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美國為何總是 先制裁,後許可,背後的故事;高處不勝寒

美國為何總是 先制裁,後許可,背後的故事

前年美國開始制裁華為,就曾一再延期90天達 5次之多;20200915正式禁絕後,又另開小門,開放微軟與超微的出口臨時許可。美國在幹什麼 !?

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是制裁華為、中興等中國一系列科技企業的操盤手,是最近幾年美國最“當红”的“明星部門”,預算年年大幅增長。尷尬的是,這個“重要部門”,似乎不太有人願意領頭。現任負責人2019年11月才獲得任命。中間的職位空缺時間長達15個月。

為什麼美國斷供芯片,又“斷而不絕”?為什麼主導制裁的部門不好當差?

出口管制是美國保持技術領先優勢的主戰場,核心是任何企業不得將美國原產技術生產的管制設備出口到美國禁運的國家或企業。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負責的正是軍民兩用物品的出口管制。一旦一家企業被工業和安全局列入“實體清單” ,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都不能再與該企業交易。

指控晉華竊取了美光的DRAM技術。

福建晉華的32納米DRAM技術製程是與台灣第二大代工廠聯電合作進行研發的。在“制裁”來臨時,双方已經有了一批專利成果。關鍵,DRAM技術並不是美國原產。聯電在美上市公司曾專門發布過一份聲明,回應美國所謂的原產技術之說:2010年之後,美光科技通過先後購買台灣的半導體公司瑞晶電子(Rexchip)和日本的半導體公司爾必達(Elpida),才獲得了25纳米DRAM的相關技術。完成了自己的DRAM產品技術的搭建。

換句話說,美光並不是DRAM技術真正的確立者,而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通過資本運作收購獲得了這些技術。“原產技術”,只是說詞,背後是武力。

美國制裁的要害之一,一直都是半導體產業鏈的最重要一環——芯片。只不過,這樣的制裁,在美國引來的是懮心忡忡。因為斷供,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公司今年業績大幅跳水,2020財年二季度,淨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29%。同期,那家起訴福建晉華的芯片巨投美光科技淨利潤也同比下降75%。

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網站上發布了一份報告,主要内容是分析美國在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報告說 : 

出口控制將導致許多外國的公司選擇為中國提供設備和其他物項,美國產業界則將損失數百億美元的年收入。這些收入原本是美國公司開發下一代芯片的研發資金。由於資金減少,美國半導體產業將在下一輪全球競爭中敗下陣來,未來的客户甚至將不願選擇美國的設備和其他物項。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這個惡性循環,像射擊之後的後坐力,正在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遭殃。負責出口管制的始作俑者——工業和安全局,也在所謂“國家安全”和產業發展的天平上,越發難以拿捏。

工業和安全局一直都想搞清楚一個問題,到底哪些技術出口會影響所謂“國家安全”。因為審批和實施制裁管制,很難且是雙刃劍。

本世紀初成立的工業安全局,初衷是應對當時美國境内外頻發的恐怖主義威脅,阻止殺傷性技術流入恐怖分子群體及高風險國家。看起來似乎非常正義與合理。但現在,這個看似正義的初衷也變味了。

工業安全局官網上,列了最新的“實體清單”列表,一共414頁,涉及近80個國家。 這哪還和跟反恐有什麼關系。

目標没那麼清楚的時候,狙擊手最可能暴露在風險之中。

該局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量子計算、3D打印、物流技術、生物技術等14個領域的產品和技術都納入到出口管制目錄。担心,很快就來了。

《紐約時報》拿到了2019年1月谷歌、通用、高通等公司提交的意見函。他們建議盡可能縮小管控範圍,因為工業和安全局擬定的許多新興技術,已經在國外的企頁和研究型大學中成形。嚴格的限制可能最終會危及美國的技術發展。

高通在信中寫道:【歸根結底,對美國的國家和經濟安全而言,外國使用美國的技術產品比美國被迫使用外國的產品要好得多。谷歌也說,禁止華為使用安卓系統,迫使鴻蒙壯大,將危及美國國防安全。】

【不管制會危害國家安全,管制也會危害國家安全】。難呀 !

一直在美國國防部任職,專門研究博弈論的謝林說 : 他得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如果科技脱鈎,追趕的那一方反而有更好的優勢和積極性,更快地趕過和超越】。

美國最担心被趕超,對“新興及基礎技術”自然也格外上心。2019年11月,工業安全局為此專門組建一個新興技術咨詢委員會,對新興技術進行識别、分類和審核,最終確定一個清單。通用、波音、谷歌、高通、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的高管悉數在列。

對於出口管制這個主題,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的老總應該還心有餘悸。上個世紀末,衛星產業像今天的芯片產業一樣,被美國視為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1999年,美國出台了針對衛星技術出口的規章。結果,事與願違。

波音以及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因為担心這些限制會削弱它們向海外發獲的能力,將衛星製造業務轉移到了海外。最終,美國在衛星產業的市場份額急遽下降,從全球主導地位下降到了今天的約50%。

2013年,美國向中國放寬了衛星技術的出口限制,所謂的“國家安全”成為了過去時。射出去的子彈没有擊中,反倒傷及自身。 

制裁還是不制裁,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問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報告的名字很諷刺:【《出口控制:美國的另一項國家安全威脅》】。

美國經常以國家安全之名,随意使用出口管制措施,四處制裁。到頭來,真正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可能是美國自己。


**高處不勝寒

最强大卻變成最缺乏安全感的國家

美國越是强大,就越是變得多疑、恐懼。為了把來自外界的所謂威脅消滅於萌芽之中,動不動就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或是制裁孤立打壓。雖然一直在努力消除外界對美國的安全威脅,可是一個不小心就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也就有了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也就有了反恐擴大化。重創了基地組之後,又冒出了個伊斯蘭國。為了使中東更符合美國的安全利益,先後製造了叙利亞危機和伊朗危機。不可否認,這些都與美國的國家安全息息相關。

然而,目前的情况却是:在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精力之後,中東局勢似乎並没有按照美國的思路發展,美國的中東安全戰略可以說基本上是以失敗而正在告结束。因為奥巴馬時代就開始了從中東的“ 勝利大逃亡”,而近來美軍也宣布,要加速從中東地區撤軍。然而,美國的安全問題,並不局限於來自中東的恐怖主義和混亂局勢。在其它方面的安全危機也越來越多。

在軍事上打壓俄羅斯,在經濟上打壓中國及所有經濟發達國家,發動全球性貿易戰,成了美國的當務之急。

對外没有安全感,對內實際上也没有安全感。或者說,美國社會更是存在著眾多的安全問題。正在發生的反種族運動,嚴重破壞了美國的治安。而原本反種族、反暴力執法運動,却正在演變升级。美國警察的暴力執法,就像美國政府暴力維護世界秩序一樣。都必須是先發制人。這就是一種强者生存的思維定式。

而美國内部的種族歧視,也正像美國岐視與美國不同意識形態與價值觀的國家一樣。歧視是骨子裡的東西。這也是一種思維定式。因此,美國自身的不安全感,和國際不安全感,是有著密切的聯系的。在應對和處理方式方面,自然也就高度的相似。

可以說,美國的不安全感,正是由於美國的霸權思維所帶來的。而美國内部的不安全感,則主要源自於種族歧視和資本主義制度體系。美國的不安全感,就像被網住了一樣,更像是緊箍咒,越是挣扎就越緊。而美國的霸權,就像握在手裡的沙子,握的越緊,流失的越多。

缺乏安全感,自然就多疑恐懼。越是多疑和恐懼,攻擊性心理就越强。而攻擊性越强,就會製造帶來更大的不安全感,惡性循環。美國的安全危機,實際上就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副產品。霸權主義不放棄,安全感將永遠缺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