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資本主義的下坡路;資本主義的模式;打臉經濟學

資本主義的下坡路

9月27日,英國政府下令,“不許反對資本主義”。

英國政府要求各地各級學校在教學活動中“不得使用反資本主義”及宣揚“資本主義社會將走向終結”的教材,包括課外書籍、影視作品等作為輔助教學資料等。

什麼叫“意識形態壁壘”?什麼叫“上綱上綫”?這才是真正的扼殺思想自由,這才是真正的上綱上綫,很多人喜歡吹嘘西方“言論自由”,結果天天被打臉,人家連“反對資本主義”都不允許,教科書裡講都不讓講。

難道說,西方資本主義横行數百年,今天已經失去了“道路自信”了嗎?有問題,就要讓批評,就要解決問題,就要改,不能諱疾忌医……把教材裡的“資本主義”删掉,就代表資本主義的問題不存在啦?不讓大家談“剝削”、談“階級”,剝削和階級就不存在了嗎?這是掩耳盗鈴。

如果一個制度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破壞社會的公平、阻礙人類的進步、吃盡了勞苦大眾的血肉,只肥了少數毒蛇猛獸……這樣的制度不該被批判嗎?

不要覺得資本主義在近代以來順風順水,創造了社會財富,推動了生產力發展,就認為資本主義是完美無缺的制度,咱們不能只看到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那些富豪,不能只看到發達國家上層階級的紙醉金迷,却看不到落後地區、不發達國家、第三世界人民的苦難。

資本主義的一切,似乎都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上,看不見的手,不會調餘補缺,只會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在看似合理的温水煮青蛙的過程中,窮人和弱者會失去一切......所有的巧取豪奪、損不足奉有餘,似乎都有著法律依據,因為法律保護著“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資本的積累,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痛苦是大多數人的,初期,尤其是弱勢的農民。

且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已经成了全球的癌症,每到一定階段,都會出現金融泡沫、生產過剩、消費不足、技術革新失去動力,大家陷入内卷和存量的厮殺爭奪,富人的資產不斷增加,窮人不斷破產,盆富差距無限擴大、底層生存環境惡化......從而導致世界性的動盪和衝突。

更重要的是,一國之内是無法建成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想要續命,必然要走向全球擴張的道路,既然是“損不足以奉有餘”,那麼就必然要從更落後的地區、更不發達的國家去掠奪、壓榨,這就是現代資本主義所做的事情,他們從第三世界掠奪資源、人才,傾銷商品,用世界貨幣掌控第三世界的金融命脈,用跨國資本掌控大型企業,剝削廉價勞動力,廉價收割優質資產,無需戰爭,就可以源源不斷從全世界吸血。資本主義無法擴張,國家就百弊叢生,看看英、美今日的社會現象。這就是全球化的壟斷資本主義,也叫“帝國主義”。

英國幹的這個事兒,也是這個意思,英國曾經靠資本主義成為了“日不落帝國”,但在全球資本主義的狂潮中,英國也在今天失去了當年的地位和榮耀。然而,他們不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端,却直接把這幾個字打上馬賽克,假裝看不見。

這樣的資本主義,已經成了至高無上的“自由宗教”、“禮教大防”了,不許質疑,不需批评,不讓深入討論……我們讀史書,都明白什麼叫做“氣數將盡”,快了,快了。

**資本主義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英美為代表的盎格鲁-薩克遜模式,一種是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莱茵模式,這兩種模式天差地别。

盎格鲁-薩克遜模式,又稱為英美模式,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為基本理念,尤其要突出自由競爭,强調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勞動者享有有限的法定勞動所得和社會福利,公司注重短期目標,證券市場在公司投資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作用。

莱茵模式,是以自由經爭為基礎,國家適當調節,以社會安全為保障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主張在國家制定的秩序框架下實現競爭,强調社會公平和集體利益,有一套嚴格的勞工權利和福利制度,勞工参與企業決策,公司注重長期發展,公司和銀行之間的關系密切,但是證券市場的作用相對於較小。

除開這兩種模式以外,還有所謂的“東亞模式”,世界銀行在1993年出版了《東亞的奇績:經濟增長與公共政策》一書,定義了東亞模式,世界銀行總結了四條經驗:

第一:堅持宏觀管理的重要性,保證穩定的商業環境和低通貨膨脹率,有利於鼓勵固定資產投資,實施謹慎的財政政策,並輔之以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其他措施等;

第二:建立强有力的政府管理體系,保證長期增長意願的實現,追求產出與就業的快速增長以及工商業與政府之間的互動;

第三:實施政府機極干預的工業化政策,增加出口中的工業產品份額,並採取其他配套的金融、財政、 外貿政策來促進出口 ;

第四:政府清楚地表明企業獲得政策支持的條件,並在目標不能完成的時候將廢止這些支持

中國模式是東亞模式的一個子集,目前看來,東亞模式是二戰後最成功的模式。二戰結束以後,真正從發展中經濟體躍升為發達經濟體的,只有韓國,新加坡,香港和台灣,其他國家要麼就是老牌歐洲發達國家,例如英法德意,要麼是資源類國家,例如阿聯酋,沙特之類的。

在2008年之前,如果比較一下從1980年到08經濟危機爆發之前,可以明顯看出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經濟成長度比莱茵模式更快。

莱茵模式的德國和法國分别為1.93%和2.19%,而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英美分别為2.36%和2.98%,美國一枝獨秀,從1980年到2008年,26年有18年好於莱茵國家,而英國自1983年起,除了個别年份外,一直表現出比較强的增長率。

而這段時間剛好是世界經濟的擴張期,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在經濟擴張期的時候,盎格鲁-薩克遜模式是要明顯强於莱茵模式。

在2007年的《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期刊第四期裡面,一篇文章《盎格鲁-薩克遜模式與莱茵模式的比較----20世纪80年代以來德法英美經濟表現與成因分析》盎格鲁薩克遜模式優於莱茵模式的原因在於:

第一,全球化衝擊,英美國家推崇放鬆管制,放任自由,国內經濟受政策秩序約束小,國内市場更好依靠自身靈活性適應市場,而莱茵模式不够全球化。

第二,結構性差異,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國家的福利更少,更强調個人責任,而莱茵模式高昂的福利模式導致高税收,高成本,高國債,低競爭力,陷入惡性循環。

第三,勞動力市場,盎格鲁-薩克遜模式市場管制比較輕,而莱茵模式更强調保護勞動力,如此,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靈活度更高。

第四,公司治理。盎格鲁-薩克遜模式以股東利益至上,而莱茵模式是利益相關者至上,平等對待資本和勞動力。莱茵模式的國家,股權集中度高,銀行是公司大股東,而盎格鲁-薩克遜模式,股權分散,證券業發達,公司不依靠銀行融資,而是依靠證券市場融資。

而2009年在《世界經濟與政治》期刊發表的《金融危機與“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衰落》,其論證反過來了,理由是:

第一, 過分强調個人利益,忽視社會整體利益。

第二,不平等現象突出,社會貧富分化嚴重。

第三,工業薄弱,物質生產萎缩,金融衍生品交易和股市交易惡性膨脹,使得經濟淪為賭場經濟。

第四,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加强。

第五,聯邦政府負債累累,赤字巨大。

所以整個事件就很幽默了,在2007年被强調的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優点,到了2009年,全變成了缺點。

經濟學呀經濟學,真是左說也有理,右說也有理。倒是中國有一句古話點破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與禍並不是絕對的,它們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

盎格鲁-薩克遜模式是不是就此完蛋了 ? 但是從目前的趨勢來說真是挺危險的,其核心問題表現在:它本身的不可持續,它的核心問題在於貧富差距擴大。貧富差距擴大帶來的問題是:購買力不足。

假設一個國家總裁富有100萬,一共有10個人,分配是:

盎格鲁薩克遜模式:其中2個人有80萬,平均每個人40萬,有8個人共享20萬,平均每個人2.5萬。

莱茵模式:每個人都有10萬。

那麼莱茵模式的購買力是要比盎格鲁-薩克遜模式要强得多的,論證很簡單:假設一輛車價值5 萬,在同等財富情况下,盎格鲁薩克遜模式只有2個人買得起。但是莱茵模式裡,10個人都買得起。一個能在莱茵模式下存在的汽車廠,很可能在盎格鲁-薩克遜模式下就活不成。

當新時代來臨,出現新的生產力革命,帶來增量財富暴增,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靈活度是莱茵模式没法比的, 也是因为如此,在莱茵模式下的國家,往往抓不住新的機會,而盎格鲁-薩克遜模式却可以。

問題就在於:如何定義目前的時代,現在的時代,是不是一個新的工業革命爆發的時代?如果不是,如果現有的科技停滯狀况没有改善,那麼盎格鲁-薩克遜模式的國家,在存量競爭、購買力萎縮的前提下,又靠什麼來維持?

這幾年非常明顯看出來盎格鲁-薩克遜國家發生了不小的震盪,不管是美國的川普上台,還是英國脫歐,都是目前的盎格鲁-薩克遜模式下出現的問題,反映到政治上的一種現象,從某種方面說,是一種“節流、止損式自保”。

這種“節流、止損式自保”,表現在美國對移民的嚴苛的限制,以及英國對於難民問題的極度反感,甚至不惜以脱歐來應對,也就是說在今天的美国,“移民美國”不再被視為資產,而被視為負債,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也就是美國自身的生產力無法再有效的提高,現在是分大餅的時候,屬於零和博弈,你多一點我就少一點。既然如此,當然要停止移民了。

至於美國,聯想到前幾年川普又開始減税,導致貧富差距再一次擴大,不得不說,它又多走了一段彎路了。


**打臉經濟學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經典理論,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來自於央行的貨幣超發。當整個市場中的商品數量不變時,錢多了、自然會引發商品價格的上漲,錢印得越多、物價就漲得越多。

可現實的“打臉”來的太快,只是大家還難以接受。過去近十年的經濟生活現實,已讓經濟學的這一經典解釋面臨崩潰。

自2007年以來,美國、歐洲、日本、英國四大經濟體的央行資產負債表分别擴張了695%、312%、483%和931%…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讓稍有緩和的印鈔動作再次加速。

如果按照經濟學的貨幣-通脹理論,在如此大規模的印鈔刺激下,貨幣似乎已經泛濫成災、這些經濟體的物價也早該漲到天上去了。實際上近十年,這些西方國家不僅没通脹、反而還在通縮的困境中苦苦掙扎,不管是最終消費價格指數的CPI還是生產價格指數的PPI,都在反應這種現實。

這就是西方經濟學面臨的尷尬處境:央行自2008年開始大幅度印鈔放水,可物價就是漲不起來!說好的印鈔放水會引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呢?

首先要謹記,經濟學是解釋經濟現象的、而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出現了經濟現象,經濟學會找出一大堆理由和原因去解釋,但不一定能找到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

如何解釋歐美日的央行超發貨幣、却没有引發通脹這一現象呢?

1.央行印錢過程中,有增量財富的產生,所以物價就漲的没那麼厲害。就像鍋裡的水多了、但米也增加了,飯就不會那麼稀。再現實的理解,就是企業拿到貸款後去擴大生產、所以整個商品供應也增加了。

2.印出的錢流入部分富人手裡,而富人的吃喝等基本消費早已滿足、再給更多的錢也不能增加消費,而普通人没拿到多印的錢、想消費却没有錢,所以即使央行印錢了也無法促使物價上漲。

3.印出的錢流入了資本市場,雖然没有推高物價上涨、但推高了資產價格的上漲啊。美國股市近十年的大牛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没有進入消費市場、進入資本市場了。

4.物價指數编制的問題。CPI和PPI的指數,是由選定的商品價格及其權重綜和計算出來的,價格指數没有上漲,準確地說是構成這些指數的商品價格没有上漲…没被選入的商品很可能上漲哦。房租構成CPI的一部分、可房價却不在CPI統濟範圍内,房價漲再高、CPI也不漲——數據顯示可就是没通脹。

5. 印錢邏輯

貸款就是印錢。央行先貸款給商(業銀)行,商行拿到錢後再代款給企業和居民,錢就這樣被印出流通到市場中去了。所以,央行印鈔需要三個調件:

1.央行得貸款給商行;2.商行願意貸款給企業和居民;3.企業和居民願意貸款。

現在的問題出在第2、3 條。

出於風險考慮,商行不願意貸款給企業和居民,這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美國表現最明顯…銀行在次貸危機中被坑慘了,所以貸款非常謹慎。但更多的情况是企業和居民不願意貸款,這在日本和歐洲非常普遍,根本原因是没有投資的機會…没有投資賺錢的機會,幹嘛還要貸款擴大生產或提前消費呢?貸款也是有成本的啊。

不管是商行不願意對外放貸、還是企業和居民不願意主動借款,結果就是央行印出的錢只是在銀行等金融機構裡沉淀、没有流通到市場中去…市場中没有錢,CPI和PPI又怎麼會漲呢?

在2008-2020年這十餘年間,美、歐、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即央行印鈔的數量)增幅分别為695%、483%和312%,可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幅則只有143.6%、39.6%和60.3%。

廣義貨幣是什麼?就是我們俗稱的M2,它主要是由商行貸款造成的……因商行貸款少,即使央行印再多的錢(基礎貨幣)也流動不到市場中去,市場中缺錢、物價怎麼漲得起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