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社會主義可能在美國發芽嗎 !?

 **社會主義可能在美國發芽嗎 !?

有人問,美國最近天天鬧運動,爆發騷亂,會不會導致“社會主義”興起?會不會爆發“共產主義革命”?答案是很難、很難。

美國和世界各國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他們的社會基礎、主要矛盾,也都是不同的。

美國的農民都是田連阡陌的農場主,美國的工人都是收入頗豐的“工貴”,美國的失業者、流浪漢都是不愁吃穿、營養過剩的死胖子;這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没有挨過餓,所以完全體會不到什麼是“階級仇恨”。

美國是各“體外循還”的國家,不是靠美國底層人民養活他們的資產階級;而是靠美國金融資本剝削全世界,去養活他們的底層人民。所以,美國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他們一没有這個意識,二没這個需求。甚至可以說,美國底層人民和美帝國主義是“利益共同體”。美國人民不是韭菜,韭菜在美國之外。

恩格斯早在1858年就指出:“英國無產階級實際上日益資產階級化了”,在英國社會,“除了資產階級”,就是“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和資產階級化的無產階級”。所以會這樣,因為英國是“一個剝削全世界的民族”,英帝國主義用剝削其他國家得來的超額利潤收買了英國的整個無產階級。

今天的美國同樣如此,美國是個剝削全世界的國家,用剝削全世界的超額利潤收買了美國的無產階級。在這個吸血全世界的超級大國中,無產階級和美國窮人實際上充當著壟斷資產階級“超額利潤”的分贓者。美國無產階級因為這種“分贓”而滋長了社會主義、享樂主義,放鬆或放棄了對本國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轉而和資產階級一起,仇視、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

美國紅脖子、黑人、白左LGBT(指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别)會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嗎?完全不可能,因為它們正是帝國主義的寄生蟲,正是資本主義養育出來的“玩物”。在長期的打壓和洗腦下,美國底層民眾已經失去了鬥爭意識和鬥爭經驗,他們只懂得種族、膚色、地域、男女、環保、動保……他們不明白什麼是“階級矛盾”。

美元霸權帶來的鑄幣税、專利税讓他們可以輕鬆吸血全世界,低廉的物價、充足的食品供應、高福利、長達數十年的“反共教育”,讓美國人民完全失去了社會主義的認識土壤,無法產生“階級意識”,也無法產生民眾的大團結。

美國底層民眾被允許上街遊行,被允許打砸燒,群眾鬥群眾,破壞公共財產,這看起來“自由”,實際上是一種“奶頭樂”,發泄無意義的情绪而已。一旦美國出現有綱領、有組織 、成體系的運動,就會被迅速鎮壓,比如歷史上的馬爾科姆和“黑豹黨”。

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美國底層民眾可能比美國資產階級更加仇恨東方,因為他們和美國資產階級没有利益糾紛,但和東方的這個“世界工廠”有了搶飯碗的利益糾紛。在美國統治階級的宣傳下,這些不知道中國在哪裡的红脖子,都會不由自主地把一個地球那邊的國家當做自己的敵人。

美國小朋友可是在公開的電視節目中自然而然講出:“殺光中國人,我們就不需要還錢了!”威然這是個不著調的節目,但美國底層人民就是日復一日看著不著調的反智電視節目長大的。

要讓美國爆發社會主義運動,爆發共產主義革命,得先讓美國衰落下去,得讓美國四分五裂,失去霸權,爆發經濟危機,得讓美國窮人没飯吃没錢花,真的窮下去,讓美國產生真正的“階級矛盾”。





TikTok的峰迴路轉 ( 沒有國家的平台,個人在外都只是待宰的羔羊 )

 TikTok的困境與峰迴路轉

川普7月31日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 說到TikTok( 抖音 ),我們正要禁止它在美國運營)。我有這個權力。我可以動用行政命令……換句話說,我們要禁绝,要禁絕。”另據《紐約時報》報導,微軟正在語字節跳動(抖音母公司)商談關於收購TikTok事宜,交易金額數百億美元。不過,双方都没有回應收夠細節。TikTok由網紅晉身為政治紅。

TikTok在2016年進入美國市場,它完全是按照美國法律注册、運營的,在内容發布方面接受美國政府監管以及自我審查。

TikTok不僅是科技領先,打臉美國 ! 更因為Tik Tok是中國企業在海外風行度最高最成功的國際互聯網企業,而互聯網事業只有中美兩國在競爭。紮跟年輕人的Tik Tok能將川普選舉造勢強勢打臉,那麼會不會有人再用TT引發阿拉伯之春的美國版,顛覆美國。這是美國最憤怒與恐懼的。

新事務的發明者,往往無法完全預測到其發明的新媒介會對社會有什麼樣的漣漪、溢出影響。如古騰堡也没想到,他死後近五十年,他發明的鉛活字印刷術被馬丁·路德用來印刷《九十五調論綱》,開啟了宗教改革運動。

TikTok的算法推送、短視頻和洗腦音樂,讓人上瘾沉迷的地方。這樣的平台,天然有利於洗腦、組織和煽動,互動部分甚至連串聯功能都能滿足。而這款App表面上可是一款分享美好生活的App,顯得相當人畜無害。但今年實在太特殊了,美國疫情爆發,經濟下滑,種族歧視的暴亂齊來,在此期間人們的怒火被點燃,社會運動愈演愈烈,繼續下去會發生什麼?誰知道?

在麥克盧漢那句“媒介即信息”面前,TikTok是不是真正的美國公司,重要嗎?即使真正掌控TikTok的是美國公司,它就没有上述哪些特質了嗎?即使TikTok被閹割甚至封禁掉,它的模式也不是難以模仿的,整個山寨版的、功能差不多的ZigZag怕也不難。

TikTok成長速度相當迅速,對中國企業來說,這是迄今最成功的一款國際化產品,也是迄今最遭Facebook嫉恨,進而各種抹黑、栽贓的一款產品。相關統計顯示,TikTok下載量全球第一,超過 Facebook、Youtube、WhatsApp、Instagram等美國應用程序,美國政客看在眼裡,急在心頭。Facebook現在估值7000多億美元,可想而知Tiktok的遠大前景。

喜不喜歡抖音小視頻APP是一回事,但如何看待美國動用公權力封殺中國互聯網企業是另一回事。不是市場經濟嗎 ? 那些曾經為美國打壓華為、中興等企業尋求各種理由的人,現在怎么解釋 TikTok 的遭遇?

美國各大利益集團圍獵TikTok的4大原因,分别是:

1, 美國遏制中國科技崛起;

2, 美國財團搶奪短視頻“金礦”;

3, 美國要繼續把持國際輿論;

4, 川普為個人選舉造勢。

其中的一、三點是是帶有美國國家意志的戰略性原因,這決定了想從根本上破解 TikTok 困局的難度極大,除非美國國家戰略發生改變,或是中美有著重大利益交換。

但可以從二、四兩點入手,多爭取一些轉圜與迴旋餘地,從而為進一步纏鬥爭取時間。

我們要分析特朗普目前最大的利益與最害怕的東西是什麼。當然是獲得連任與連任失利。就公司言,辦法只有一個,具體六個字:一拖(法律戰)、一拉(助選戰政治獻金)、一打(資、支助拜登)。

美國極限壓力下,字節跳動下跪了

字節跳動已同意剝離TIKTOK美國業務。

這時的TikTok 張一鳴簡直是漢奸嘴臉,無恥到極點。可是跪舔也没用,人家就是看你不順眼,就是要掐死你。抖音嚇得腿都軟了,連發兩個聲明,表明自己和中國毫無關系,是一家國際化公司。

第一,TikTok從來没有與中國政府共享數據。

第二,我們已經向你們公開了審核政策和算法源代碼。

第三,我們堅決遵守你們的法律,我們一直很乖的。

然後,迅速就把位於美國總部辦公大樓上LOGO中的中國漢字給拆了。為了“全球化”和“去中國化”,甚至準備把總部遷到英國,把數據存放在愛爾蘭。你們不是怕客户數據信息有可能被中國政府利用嗎,我把總部和服務器都搬出中國,這樣你們放心了吧。

就想問一句,張一鳴你還當自己是中國人嗎?還把我們當自己人嗎?你們這麼做的時候,考慮過我們政府的感受,考慮過我們公眾的感情嗎?又對得起現在中國政府和民間社會對你的那份支持嗎?有人憤怒得主張TikTok公司應該強制改組,財產沒收,張一鳴驅逐出境。

猶未晚也

國內憤怒、指責的輿論鋪天蓋地壓來,被罵醒、打醒的張一鳴,終於選擇用法律來捍衛TikTok,不再一味的委曲求全!

用法律手段來與川普的蠻横無禮作戰,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字節跳動充分利用好了律師這根杠桿,利用美國大選的黨爭,是完全有可能翻盤的。2014年三一重工起訴奥巴馬政府並勝訴,已經有過成功的案例!

美國的法律程序向來冗長,一個大案子審個十年八年都很正常。字節跳動起訴川普政府,把官司打到底,以拖待變,機會無限。

川普强取豪奪TikTok的舉動是非法的野蠻强盗行徑。違背了美國的法律和國際法,只要官司打起來,無論是美國國内、中國國内及國際社會的輿論都會傾向TikTok。

逼售TikTok“,還想抽取佣金,這是一個非常糟糕、可笑的先例。大家都知道特朗普這麼幹很過分。因為理論上其他國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手法封殺美國公司。

比起華為的硬頸精神,TikTok還有大段距離的,估計頂不了多久就會再次跪下。畢竟,不同於華為的任正非,張一鳴的背後還有很多【外國資本的壓力】。資本為了利益最大化,最後也會選擇出售TikTok。對於TikTok和張一鳴的堅持,大家並不怎麼看好。張一鳴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峰迴路轉

 TikTok可能被禁止出售

太好了 ! 8月28日,大陸商務部、科技部發布條整之後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調整後的《目錄》第二項限制出口部分第(十五)計算機服務業增加了“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

作為一家迅速成漲的創新型企業,字節跳動在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多項前沿技術,有的技術可能涉及調整後的目錄。如目錄在限制出口部分計算機服務業的信息處理技術項下,新增的第21條關於“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第18條關於“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等控制要點,就可能涉及該公司技術。

因此,政府可依據此項規定,禁止抖音出售。為中國新科技出海,護駕保航。

任何國家的重大、核心利益( 領土、主權、科技... ),最終只能靠法律和武力來保障。現在,國家禁止技術出口,張一鳴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了。

禁止技術出口目錄,不僅是張一鳴拉長與美國企業談判的理由,還是張一鳴應對來自股東的壓力一張護身符。

對美國企業,張一鳴可以說:sorry,那個技術出口需可的申請程序還没有下來,我們改天再談。

對股東的施壓,張一鳴可以說:你看,不是我不想賣,是國家不讓賣。你們找我也用……

這下,張一鳴裡外又都好做人了!畢竟,天大的事兒,有國家頂著呢。

TikTok不是一起單純的政治事件,還牽扯著複雜的商業利益。投資字節跳動的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Tiger Fund(老虎基金)、GA(泛大西洋資本)等西方財團,在這件事上,没有犯錯。此外,這些財團,與中國關係密切。中國政府,不會無緣無故讓他們蒙受損失,進而影響它們投資中國的信心。

所以,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我們不會輕易退讓,也不會輕言“玉石俱焚”,更不怕“玉石俱焚”。因為,潭判如戰場,妥協換不來想要的結果。

字節跳動,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

所以,任何氣業或個人就别以為自己有多牛逼,就想著脱離國家,通過賣身實現國際化了。没有國家的平台撐著,個人啥也不是,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戲還沒完 !

附記 : 更深層的問題

國際互聯網的底層技術幾乎全部掌握在美國人的手裡。熟知的中國互聯網巨頭幾乎都是在美國底層互聯網技術發展出來的。這意味著字節跳動没有掌握互聯網的核心技術(當然,這也不是一家内容平台應該主攻的方向),是依靠著美國人提供的底層技術支持發展壯大的,一旦環境突變,美國人完全可以耍流氓關閉這些技術支持,讓所有依賴於美國底層技術的中國企業全部歇菜。

「雪人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在IPv6的時代突破IPv4 13台根伺服器的限制,改變當前網際網路「單邊治理」的格局,引入更多根伺服器運營者進行「多方共治」,實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網際網路」的願景。截止2017年11月27日,在與現有IPv4根伺服器體系架構充分兼容基礎上,「雪人計劃」在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德國、法國等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台IPv6根伺服器架設,形成了13台原有IPv4根加25台IPv6根的新格局。其中中國部署了4台根伺服器,由1台主根伺服器和3台輔根伺服器組成,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伺服器的困境。

「雪人計劃」目前所做的所有測試都是基於目前IPv4的架構下的拓展,而並非另起爐灶,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域名管理系統和根伺服器;換句話說,IPv6根伺服器並非完全獨立,而是繼承了IPv4中F根伺服器中的基礎數據,包括所有頂級域名的數據。就「雪人計劃」本身而言,並沒有完全動搖美國在網際網路中地位的根基。美國已經意識到網際網路單邊管治的時代已經結束,很早就作為一份子參與了「雪人計劃」的測試。

可以這麼說,「雪人計劃」是中國對下一代網際網路戰略基礎設施的謀篇布局之作!路還很長。


**新事務的發明者,往往無法完全預測到其發明的新媒介會對社會有什麼樣的漣漪、溢出影響。如古騰堡也没想到,他死後近五十年,他發明的鉛活字印刷術被馬丁·路德用來印刷《九十五調論綱》,開啟了宗教改革運動。互聯網企業的開展、運用的範疇,互聯網企業的開展、運用的範疇想必也早就超出原設計者的思考範圍,且正負雜陳。其實不只是科技,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例如,孔子一生克己復禮想恢復周制,却一手締造了士人的軍功集團;曹操一生唯才是舉選拔寒門,却一手締造了門閥集團;隋煬帝遏制門閥奪回皇權,却締造了更為强大的科舉集團。都超出原來的設想。

站在歷史的角度,没有什麼力量能阻擋人類發展和前進的車輪。就算陳勝吳廣失敗了,還有項羽劉邦,就算曹操劉備孫權失敗了,還有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就算楊廣李世民武則天失敗了,還有朱温李克用和黄巢。這就是歷史的進程。



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借鑒歷史---赫魯雪夫發跡到殞落的權鬥

借鑒歷史---赫魯雪夫發跡到殞落的權鬥

 1952年10月,蘇共召開第19届代表大會,斯大林向代表們建議,廢除總書記的職務,並且取消政治局,重新選舉中央主席團做為決策層,然後從中央主席團中選舉常委會 5 人,斯大林、馬林科夫、貝利亞、布加寧、赫鲁雪夫負責國家的一切事情,最終拍板的是斯大林。

職位不能給斯大林榮耀,斯大林反而可以決定職位能否存在。這就是地位。

晚年的斯大林非常自信,已經不像年輕時一樣在辦公室奮鬥到深夜。他經常在晚上召集親信到别墅看電影,美國西部牛仔電影是斯大林的最愛,看著浪蕩不羁的牛仔,斯大林仿佛看到曾經流放西伯利亞自己。

電影往往在凌晨左右結束,此時厨師會準備一桌豐盛的宴席,斯大林和親信們一邊喝酒一邊說話,很多國家大事就在觥籌交錯間敲定下來。宴會結束,一般要到凌晨5點左右。親信們回家補覺,慶幸又是没有出錯的一天,斯大林睡到中午才起床辦公,等到晚上又是happy的一天。

1953年2月28日,斯大林召集馬林科夫、貝利亞、布加寧和赫鲁雪夫到私人别墅,和往常一樣電影喝酒吃飯一條龍,瘋到凌晨6 點才散伙。

臨出門前,斯大林還用手指戳赫鲁雪夫的肚子,用烏克蘭語叫他“米基塔”,活像好基友在打情罵俏。第二天,赫鲁雪夫守在電話旁邊,繼續等待斯大林的召喚,結果等了半天都没消息,赫鲁雪夫有點不開心:“ 難道我被抛棄了?還是領袖有了新歡?”

等赫鲁雪夫和其他常委接到電話,急忙衝到斯大林别墅的時候,才發現健壯的領袖已經不省人事,毫無知覺的躺在沙發上。醫生告訴他們:“斯大林同志腦血管破裂,身體右側中風,恐怕日子不多了。”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

統治蘇聯29年的斯大林驟然去世,又没有留下一個培養多年的接班人,給蘇聯中樞造成巨大的權力真空。

由於廢除蘇共總書記,蘇聯權力最大的職務是部長會議主席,類似於總理。另外,斯大林多年利用秘密警察執行大清洗,秘密警察屬内務部,也成為讓人聞風喪胆的超級權力機構。誰奪走這兩個職位,便是蘇聯下一任扛把子。

斯大林去世以後,貝利亞推舉馬林科夫出任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又推荐貝利亞接管内務部,並且做部長會議副主席,哥倆狼狽為奸,成為斯大林去世後最有權勢的人。

至於赫鲁雪夫只撈到書記處書記的職務,由於没有總書記,那麼黨的日常工作便由赫鲁雪夫主持。雖然没有前兩人風光顯赫,但是能掌管黨的全部機構。接管國防部的布加寧,成為赫鲁雪夫的盟友,而布加寧有兩個特别牛逼的下屬: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朱可夫元帥。也就是说,赫鲁雪夫有軍隊支持。

基本態勢已成形。要不再戰戰競競受制於人,就要向權力最大的位置衝擊。幾經盤算,赫鲁雪夫向馬林科夫一番耳語:

“内務部有多恐怖你知道嘛,多年想抓誰就抓誰,萬一貝利亞用内務部針對你我,如之奈何?而且貝利亞的權勢熏天,根本看不起你,這還能忍嗎?”

馬林科夫略一受激,脫口回應說:“幹掉他。”

不久後的一次會議上,赫鲁雪夫批評貝利亞是特務、内奸和野心家,属於混入蘇共的敵人,不打倒不足以安慰斯大林的在天之靈。聽到赫鲁雪夫開炮,其他人紛紛站起來檢舉揭發,没多久功夫,就把貝利亞鬥臭、鬥垮。主持會議的馬林科夫按下桌上的電鈴,朱可夫帶著十幾名士兵衝進會場,把貝利亞當場帶走。臨走時,貝利亞一口咬定馬林科夫是同黨,你們既然要抓我,那就得把馬林科夫也抓起來。和貝利亞的糾纏不清,遂成為馬林科夫的污點,讓他在其他人面前總感覺低人一等,也不敢利用權力頤指氣使。

随著貝利亞被捕入獄,内務部的高級官員紛紛落馬,權力也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再也没有以往那種說一不二的權威,而且做什麼事情,都要向主席團和書記處匯報。貝利亞的權力,大部分轉移到赫鲁雪夫身上。

布加寧和莫洛托夫等人地位雖高,却没有多少真正的權力,屬於聽指揮的那種類型。於是,赫鲁雪夫從主席團的邊緣人物,迅速成為主席團話語權最大的人。1953年9月,蘇共決定重新設立第一書記,並且選舉赫鲁雪夫出任這個職務成當家人。没有赫鲁雪夫的簽字,任何命令都没有合法性。

赫鲁雪夫用權力鬥爭的勝利,重振了黨的領導權威,也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赫鲁雪夫生於1894年,從小生活艱苦,給别人家放過牛羊,文化程度也不高,14歲的時候跟随父親遷居烏克蘭,在一家德國人開辦的工廠裡做鉗工。“十月革命”以後,赫鲁雪夫加入布爾什維克黨。

1918年夏秋,他被派到察里津参加戰鬥,而察里津戰役的領導就是斯大林。由於地位相差太多,二人並没有產生直接聯繫,但這次並肩戰鬥的經歷是重要資產,足以讓斯大林確信,赫鲁雪夫就是一路追随自己的嫡系。

1920年,革命戰爭摧毁無數工業和能源基地,為了支援戰爭,斯大林派150名幹部前往烏克蘭頓巴斯恢復生產,同行的還有一大批技術專家。頓巴斯被分為數個工業區,赫鲁雪夫憑藉戰功和資歷,成為鲁欽科沃區的主席,負責管理16個礦井。他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奮鬥,第二年就把鲁欽科沃區帶到一流水平,煤炭開採量在頓巴斯各區裡排名第一。

1924年,赫鲁雪夫被調到新成立的行政區做書記,從此離開污水橫流的工業管理崗位,正式踏上仕途。那年他才30歲。

遇到貴人

1928年科西奥爾當選烏克蘭共產黨總書記,他對黨組的組織部很不滿意。那組織部可是篩選幹部的部門,怎麼能搞的一塌糊塗呢?科西奥爾把組織部長叫來:“你們部門都是知識分子,作為工人階級的政黨,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工人出身的副部長?你去選幾個工人領袖,帶來給我看看。”經過仔細挑選,組織部選了6個口碑好的工人幹部,其中就有赫鲁雪夫。一錘定音,他選中赫魯雪夫他做烏克蘭組織部的副部長。

時來風送滕王閣 

赫鲁雪夫屁股還没坐熱呢,又被調到莫斯科的一所工學院讀書,做為優秀後備幹部培養。讀書的時候,赫鲁雪夫認識了政治局委員、莫斯科州委書記卡岡諾維奇,而卡岡諾維奇正好需要一名助手,便把赫鲁雪夫調到莫斯科工作。

1931年,鲍曼區第一書記的位置空出來,卡岡諾維奇告訴赫鲁雪夫:“你去吧。”再過3年,卡岡諾維奇又一手把赫鲁雪夫推成中央委員,並且接替自己出任莫斯科州委書記。這一年赫鲁雪夫不到40歲,便成為蘇聯政界的明日之星,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完全有可能和斯大林發生直接聯系。

最大的機會就是在政治鬥爭中站隊。早在斯大林鬥爭廝殺的年月,赫鲁雪夫就作為烏克蘭代表到莫斯科開會,高調支持斯大林的路線,並且投票把托洛茨基、加米涅夫等人開除出黨籍。此舉引起斯大林注意,才知道赫鲁雪夫工作履歷,產生收為班底之意,再加上卡岡諾維奇的極力推荐,斯大林便把他放到更高的崗位上鍛鍊成才。

大清洗開始以後,赫鲁雪夫極力鼓吹:“斯大林同志永遠是對的,對於托洛茨基等唯利是圖的法西斯走狗,我們只有一句話,就是處死他們。”斯大林要的就是這些話,伸出大拇指給赫鲁雪夫點讚:年輕人有眼力,加油哦。

赫鲁雪夫感受到斯大林的讚許,幹的更加賣力。莫斯科的38名高級官員,其中35個被清洗,莫斯科地區有146名黨委書記,其中136人被鎮壓。而這些被鎮壓的幹部,每一個都得到赫鲁雪夫簽發的逮捕令。

站隊正確的結果,就是赫鲁雪夫的仕途扶搖直上,1937年出任烏克蘭第一書記,1938年當選政治局候補委員,成為蘇聯地位最高的十人之一。

多年工作經驗告訴赫鲁雪夫,斯大林的鐵腕統治,本來就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用來達到目的就差不多了,怎麼可能一直在馬上治天下呢。想要下馬治天下,就必須放棄斯大林的非常手段,那麼就出現一個問題:以前的爛事怎麼辦,到底誰來背錯的大鍋?

斯大林的地位高啊,只有清算了斯大林,才可以證明以前是錯的。那誰是正確的呢?當然是敢於站出來揭發、反對斯大林的人。幾經思量,赫鲁雪夫有了清算斯大林的充足理由,他想起斯大林慈父般的笑容,長吁一口氣: 這口錯鍋太沉,斯大林同志,靠你背了。

利劍出鞘

”1956年2月,蘇共召開第20届代表大會,蘇共1355名代表、55個政黨大使、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全體領導参加會議。原本是黨的大會,赫鲁雪夫却在言談舉止間,數次批評個人崇拜現象,参加大會的人們感覺風向不對勁,這胖子可能要搞事情。

果然,蘇共代表在2月25日收到一張特製入場券,說是可以参加一場特别的會議,此外還有100多人列席旁聽,而他們是被平反的反黨分子。讓曾經的反黨分子列席旁聽,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到底要幹什麼 !?

那天凌晨,赫鲁雪夫把得到入場券的人召集起來,當眾做了一份秘密報告——《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明白了,完全是針對斯大林的。

赫鲁雪夫告訴大家:“當年引起大清洗的基洛夫案件,完全是斯大林一手策劃的。斯大林故意殺了那麼多人,這種人竟然能做蘇聯的領袖?”“二戰初期蘇聯慘敗,最大的原因是斯大林無能,幾百萬紅軍犧牲、千萬人的家園被毁 ,都是斯大林給害的。而且農業失敗讓人民吃不飽飯,也是斯大林不幹人事的結果。"反正蘇聯的任何負面問題,都是斯大林的錯。

聽到赫鲁雪夫的報告,台下的人們都驚呆了,領袖才去世3年,竟然就被翻案了?這個世界變化也太快了吧。可以前因言獲罪的人太多,萬一說錯話站錯隊,可不是鬧著玩的。心中疑懼翻騰,嘴上什麼也不說。

不過赫鲁雪夫也没讓他們表態,只是要求代表們不要把話題帶到黨外,不要讓媒體知道。然而赫鲁雪夫自己是個大嘴巴,不到一個月就把秘密抱告印發成文件,發給700萬黨員和1800萬團員討論學習。緊接著,全世界都知道了。這下可玩大了。

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撿到槍

資本主義國家發愁没理由攻擊蘇聯,現在倒好,赫鲁雪夫倒持太阿,親自遞上刀子,歐美國家趕緊接過來,然後向蘇聯集團捅過去:“啊哈,大家快看啊,蘇聯原來是這麼個玩意兒,果然,社會主義制度也是吃人魔鬼,這就是你們認定的山巔燈塔嗎?快醒醒吧。”

全世界支持蘇聯和社會主義的人們一臉懵逼,原來我們就支持了這麼個玩意兒,真替以前的自己羞愧。從此以後,社會主義的影響力一落千丈,在冷戰輿論交鋒中,再也没有翻盤的可能。

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也趕緊跟上,波蘭和匈牙利的反對派起來奪權,準備向資本主義陣營靠攏,蘇聯用武力鎮壓,才保住社會主義陣營的穩定,但裂痕已現。曾經做過外交部長的莫洛托夫回憶,原本全世界支持蘇聯的人口有70%,秘密報告以後逐漸減少到不足20%。

秘密報告徹底割裂蘇聯

赫魯雪夫應該做的是改正斯大林的過錯,而不是否定過去的一切。別人可以嘲笑辱罵,自己不行。如此才能維持內部穩定團結。

世界人民感覺蘇聯的燈塔熄滅了,蘇聯人民感覺前30年没有任何成就,想起來都是滿滿的羞耻感,從此對蘇聯體制產生懷疑。自己相信的社會主義是丑陋的,宣傳說西方資本主義也是邪惡的,那麼未來的出路在哪里?茫然了 !

於是,蘇聯國内出現一股反傳統的自由化潮流,專門和社會主義做對,一心希望擺脱之前的罪惡,讓蘇聯加入歐美國家陣營。赫鲁雪夫種下的一顆種子,多年後茁壯成長為参天大樹,讓蘇聯江山變了顏色。

幾十年後出任總書記的戈巴契夫,自稱是六十年代人,可見受秘密報告的影響多麼深刻。國內啟動"重評歷史"運動。這也是蘇共喪失信仰的根源。没有奮鬥目標,人就感覺空虚了。

政治是一門技術活兒,有的能做不能說,有的能說不能做,有的認錯不改錯,有的改錯不認錯。對斯大林的過錯,赫鲁雪夫本應該是本著改錯不認錯的態度,却偏偏來了個認錯不改錯。怎麼說呢 !? 

激烈的改革之路

憑心而論,赫鲁雪夫是想改變蘇聯的。發現了斯大林時代的問題,便想用清算斯大林的方式,徹底和過去告别,以便輕裝上陣。

他解散集中營給術百萬人平反,甄别以前的冤假錯案,給蘇聯老幹部們公正的評價,這些事情基本没什麼問題。只是赫鲁雪夫的方式太猛烈,他完全可以有計畫的慢慢來,不需要用疾風驟雨的方式結束斯大林時代。這種硬著陸的方式,後遺症太重了。

當初斯大林為了快速實現工業化,不惜極力壓抑農村經濟,用剪刀差的方式補貼工業,這才有了硬槓希特勒的鋼鐵洪流。但也導致農業破敗,生產量降低。1913年的帝俄時代,人均糧食和肉類有540公斤和31.4公斤。1952年人均糧食只有432公斤,肉類只有30公斤。努力奮鬥多年,日子還越過越差了 !

赫鲁雪夫的改革就從農業開始。1953年,赫鲁雪夫發現玉米是好東西,長勢喜人產量大,要是在蘇聯大規模種玉米,豈不是可以提高糧食產量?於是,狠狠的一拍腦門,命令蘇聯各地廣種玉米,當年只有350萬公頃的玉米地,到1960年要擴大到2800萬公頃。從字面來看,没毛病。

可玉米是乾熱作物,只有太陽照射充足的地方,玉米才能豐收。而蘇聯很多地方的太陽照射量不足,玉米根本不能結穗,更不用說什麼豐收了。折騰兒年,計畫徹底失敗,赫鲁雪夫反而榮獲“玉米愛好者”的稱號。

此路不通,那就換另一條路。

1958年6月,赫鲁雪夫命令取消農莊產品的義務交售,改為農產品採購制,也就是說,國家要用錢向農民採購農產,定的農產品價格越高,農民收入越多。此後幾年,國家收購谷物的價格提高7.48倍,收購畜類的價格提高15.69倍,所以農民收入也增加了7—15倍。赫鲁雪夫鼓勵農民發展副業,家裡重點自留地啊、養點雞鸭什麼的都没問題,給國家交够税就行。

農民有錢賺,所以這波改革還可以。有成績,就繼續深化改革。赫鲁雪夫又一拍光頭,決定把拖拉機站的機器,全部賣給集體農莊,徹底實現農業機械化。

本來拖拉機站是單獨存在的,有拖拉機手、有保養維修車間等等,農莊有需要就花錢買服務,大家各取所取。現在赫鲁雪夫要把拖拉機賣給農莊,拖拉機站改為修配站。首先,農民的錢從哪裡來?赫鲁雪夫:國家給你們貸款。

更要命的問題是,農莊買回拖拉機總要維修吧,使用要加油吧,要有人駕駛吧......現在農莊沒錢了,根本保養不起拖拉機,也没錢加油,以前的拖拉機手嫌棄農莊工資低,都跑回城裡找工作去了。於是,原本可以用的拖拉機站没有了,農莊買回來的拖拉機爛在家裡。蘇聯農業再次倒退一大截。這種沒有配套措施的改革還不如不改,以前的舊制度起碼能用,改了半天啥都没有了,鬧著玩呢?

此外還要和美國競賽,赫鲁雪夫動不動就要求,某某東西要在幾年後超越美國,頗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產”的意思。可問題是,蘇聯的基本盤就在那裡,怎麼可能短短幾年時間翻倍增長呢。總之,赫鲁雪夫瞎搞十幾年,不僅没有解決蘇聯的農業問題,反而讓蘇聯農業更加混亂,還不如以前。

農業有問題,工業也不是毫無瑕疵,那麼赫鲁雪夫的工業改革能成功嗎?事實證明,工業改革也失敗了。

蘇聯工業的最大弊病,在於計劃經濟體制不靈活。這種由國家統一指揮的經濟體制,在工業化初期的粗放管理時期,可以有效調配資源,保證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用最快速度完成工業化。但是在工業化完成以後,國家經濟越來越精細化分工,就很難以一個部門來管理全國千百類經濟模式和生產單位。這就是計畫經濟最核心的問題。

赫鲁雪夫想的正是簡政放權。他上台的時候,蘇聯有20萬個企業和項目,另外還有10萬多個在建項目,如此龐大的規模,他的腦門子更加腫脹了幾分。於是,他把1.5萬個企業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管理,並且在1957年撤銷25個中央部門,113個加盟共和國部門,中央只留下航空、無線電、造船等部門。

最高蘇維埃又把全國分為105個經濟行政區,各區設立國民經濟委員會,管理行政區裡的各種企業。赫鲁雪夫以為,國家把權力交給地方,肯定很靈活了吧,以後必然會生產力飆升的。

可事實不然,這些已有路徑依賴症的榆木腦袋工人,現在没有國家部門調配資源了,企業缺的東西根本不知到哪裡去找,只能自己想辦法生產。以致某些重機械企業,還得兼職生產迴文針、膠帶,一點都不專業又重複浪費。

簡政放權不僅没有讓企業擁有活力,反而加重地方權力,導致地方本位主義逐漸抬頭。赫鲁雪夫没辦法,只能重新設立國家管理部門,這樣一來,經濟管理機構和人數擴大好幾倍,冗員更嚴重了。又瞎折騰了一番 !

赫鲁雪夫還把地方黨委分為工業黨和農業黨,這不是蘇共黨内的派系,而是真正的一個地方兩個黨委,一個管境内的工業、一個管境内的農業,分工聽起來不錯,但多頭馬車必然各自擴權、相互掣肘,亂的一塌糊塗。想辦點事都不知道找哪個門。

除了農業和工業改革以外,最要命的王炸是赫鲁雪夫還取消幹部終身制,明確規定了幹部任期和連任次數,徹底得罪了所有蘇聯幹部。還大規模裁軍,失去利益的軍官和士兵滿腹怨言,恨不得衝到克里姆林宫暴打赫鲁雪夫。

幾年折騰,赫鲁雪夫的改革得罪了所有人,基本上没有任何階層,因為赫鲁雪夫的改革而受益。於是,農民恨、工人恨、企業恨、高層恨、基層恨、軍隊恨......就算他清算斯大林給社會解凍,但没有徹底放鬆文藝管制,也遭到知識分子恨。舉國皆恨。

赫鲁雪夫的政治生涯,可謂失敗的明明白白。只要時機一到,反對者就會迎頭給以致命一擊。

運去雷轟薦福碑

到了1964年,已經没人希望赫鲁雪夫繼續執政。可是多年形成的絕對權力,讓赫鲁雪夫的威嚴極重,哪怕心裡再不滿意,大家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直到蘇共第二書記勃列日涅夫、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表太支持,主席團成員才放心大胆的秘密策劃政變,爭取把赫鲁雪夫拉下馬。

那年10月份,赫鲁雪夫到黑海邊療養,突然接到勃列日涅夫的電話,請他迅速趕回莫斯科,討論農業問題。他滿心不悅,我T M在休假啊,你們要搞什麼?勃列日涅夫:快回來吧,有事說。

赫鲁雪夫也是工作狂,又怕有人要鬧事,只好趕回莫斯科,迎接他的只有克格勃主席,他突然就意識到,那群人竟然敢不來迎接我,肯定有貓膩。主席團讓赫鲁雪夫回莫斯科,當然不是討論農業問題,而是要像討伐貝利亞一樣討伐赫鲁雪夫。

整個過程很簡單

主席團成員在會議室批評赫鲁雪夫:看看你11年都做了些什麼,搞的亂七八糟、烏烟瘴氣,還有臉坐在這裡?”赫鲁雪夫否任連連:我不是、我没有、你胡說。只有米高楊支持赫鲁雪夫,說他的成就是蘇聯的政治財富,但没人搭理米高楊,而是集中火力攻擊赫鲁雪夫。

赫鲁雪夫没辦法,當天就“自願”退休。第二天,蘇共主席團選舉勃列日涅夫出任第一書記,柯錫金出任部長會議主席。赫鲁雪夫也没有想東山再起,只是吐槽了一句:“如果他們不需要我,那就算了吧,我也不用擋他們的路了。”挺有風度的順坡下驢。

一夜回到解放前

後來,赫鲁雪夫做過的改革,基本都被繼任者改回去了,做了11年第一書記,和没做過一樣。白茫茫大地被風吹得乾乾淨淨。

赫鲁雪夫其實是個悲劇人物。他接手的是一個斯大林狂飆突進之後的蘇聯,有幾十年留下來的問題需要解決,解決舊時代的問題以後,還必須給蘇聯找到新出路。

另外,蘇聯是冷戰社會主義集團的旗艦,用來凝聚人心的就是社會主義理想,以及全民公有的國家制度。如果拋棄這兩樣東西,蘇聯便會迅速失去人心,不僅世界無產階級不把蘇聯視作燈塔,國内也會面臨反攻倒算。

要是蘇聯都拋棄了國家制度和理想信仰不玩了,那其他國家還堅持什麼呢?到時候,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都要垮掉。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所以,赫鲁雪夫的改革,根本不可能有市場經濟的選項,只能在斯大林留下的舊框架裡修修補補。

雖然美國早在羅斯福時期,就吸收了社會主義的優點,赫鲁雪夫却没有辦法在蘇聯引入資本主義的優點。赫鲁雪夫等來的是蘇聯肢解,紅旗落地。

此後27年蘇聯威風赫赫,但再也没有為社會主義制度找到新出路,因而瞬間崩解。這是赫鲁雪夫的悲劇。更是蘇聯的悲劇。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政治力介入的懸案---納瓦爾尼中毒案;强人是如何煉成的

 政治力介入的懸案---納瓦爾尼中毒案

幾乎所有的西方媒體都大幅報導了納瓦爾尼的飛機上中毒事件。他現年44歲,普京的資深政敵:9年前因反對普京坐過牢;3年前因反梅德韋杰夫坐過牢。

納瓦爾尼去遠東幹的事更敏感。他本身是反高官貪污運動的知名律師,這次去遠東伯力,自稱是調查普京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的腐敗問題。他的這個目的很容易觸發社會敏感點,因為俄羅斯腐拜問題一直是政壇頑疾。普京、盧卡申科當年就是通過調查腐拜問題上位的,給所有想上位的反對派豎立了一個逆襲的典範。

究竟是誰幹的?大概有三種可能性 :

1. 普京欲除掉政敵。可刺殺政敵這種事任何時候都是污點。普京是地球村大佬,很要臉面的,會幹這種吃瓜群眾都能想到的事兒?如果他的智商這麼低,應該混不到如今這個地位。如果普京決心在俄羅斯境内除掉納瓦爾尼,那他現在已京不可能活著了。事實上納瓦爾尼不僅活著,而且已經基本脱離了險境。普京允許納瓦爾尼去德國治病,其實相當於向第三方(德國)公開真相(檢驗 ),表示本人没幹這事兒,不要誣賴我。當然位高權重者也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得密不透風,沙特王儲派特工到土耳其肢解記者卡舒吉一事,就鬧得沸沸揚揚,灰頭土臉,滿世界皆知。

2. 俄羅斯敵對勢力構陷普京。普京的敵人大概可分為外部和内外兩類。

外部敵人,主要就是美歐,現階段尤其是美國。此處不贅述。

餒部不敵人就是反普京的利益集團。俄羅斯經濟、反腐敗搞不好,本質上就是利益集團擋路。納瓦爾尼反貪腐,就觸碰了利益集團的奶酪。2017年,納瓦爾尼發起一場全國性示威,指控總理梅德韋杰夫涉嫌貪污,最後以納瓦爾尼被捕15天告終。利益集團暗中做掉納瓦爾尼,又能把輿論引向普京,也是一個不错的選擇。普京選擇放納瓦爾尼去德國治病,相當於把他和利益集團隔開。如果納瓦爾尼留在俄鑼斯治病,又被利益集團動手做掉了,那普京跳進黄河也洗不清了。

3. 納瓦爾尼自導自演政治“碰瓷”。當國家機器密切關注一個人的時候,想自殺都難,被他人刺殺也難納瓦爾尼在前往西伯利亞期間,一直處於政府的嚴密監控中,不可能在伯力中毒。政治碰瓷,就是打悲情牌賣慘。悲情牌,我們不陌生。但這種事一旦被揭穿,對自身的聲望將是嚴重打擊。

納瓦爾尼的團隊認為,他中毒了。但又有消息說納瓦爾尼没中毒。但究竟有没有中毒,或者中了什麼樣的毒,以及毒性到什麼程度,可能會成為俄羅斯、乃至歐美政壇一個新的謎團,引發一場漫長的口水官司。

從西方的角度上,他是一個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反普京”的人物,西方媒體對於納瓦爾尼的一切消息都非常有興趣,外加上這次中毒事件---------聯想到過去俄羅斯出逃的一系列人中毒案,外加上普京的KGB出身,這難道還用得著解釋嗎?正如同納瓦爾尼支持者以及發言人所說的,這不就是普京幹的嘛?難道還有錯?

發生在2018年,定居英國的前俄羅斯特工斯克里帕爾與女兒在倫敦中毒身亡,引發的口水戰到現在還没平息。英國人認為是俄羅斯特工暗殺了斯克里帕爾父女。俄羅斯人認為是英國特工殺了斯克里帕爾父女,然后構陷普京。

在俄羅斯,每年都有很多針對商人、政要或社會名人的暗殺事件。

2013年,曾經身為俄羅斯“七大寡頭”之一的别列佐夫斯基客死倫敦。2015年,俄羅斯前第一副總理涅姆佐夫在莫斯科身中4 槍身亡。這些案件,只有少數能偵破,大部分都會成為“無頭案”。對作風彪悍的俄羅斯人來說,暗殺是清除對手最簡單的方式,也是從帝國時代延續下來的粗野落後的方式。

民國之初,宋教仁遇刺,大家首先會聯想到是袁世凱幹的,因為宋教仁的政治理念和袁世凱不同。但宋教仁最終死於何人之手,至今是謎團。除袁世凱外,嫌疑者還有當時的北洋總理趙秉鈞、國民黨首領孫中山,以及陳其美。就像台灣的幾個懸疑命案,甚至一個博士學位真假案,即使有無數的調查、推論、懷疑、指責,但永遠無解。

各種推論或許都沒錯,都有可能,但就是沒證據。一旦政治或國家黑手介入,就變成"此題無解"的懸案。若再以意識形態來推論,可能驢頭不對馬嘴,益加荒唐。

** 德國政府2日表示,導致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尼昏迷的原因是中毒,而且是前蘇聯時期研發的神經毒劑「諾維喬克」(Novichok)和2018年 3 月斯克里帕爾父女中毒案的毒劑是一樣的。 

這樣的"老"毒劑,是誰,從哪裡得到的 ? 陷入羅生門 !


**强人是如何煉成的

世界没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没有無緣無故的愛。

大部分政治强人初期都以救世主的面孔出現。希特勒之所以能在德國呼風喚雨,是因未1929年的經濟為積讓德國經濟崩潰,希特勒拯救德國於水火。羅斯福為什麼能在美國連任四任總統?也是因為他把美國從1929年的經濟危機中拉了出來。歷史上的商鞅、王安石,現代的普京、艾爾多安、盧卡申科亦如是,曾拯救自己國家於貧弱亂世之中。

改革和革命一樣,不是請客吃飯,需要有可行的套路才能走向成功。套路往往是以霹靂手段打擊少數族群的豪強與既得利益者、沒收財產分土地,方顯菩薩心腸的積極保障中下層群眾在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利益。

如此便穩住了經濟局面,也收攏了群眾民心,塑造了自己的絕對權威。新一代政治强人誕生了。某種意義上說,強人初期往往都有大功於國家,但時間過往,新一代群眾沒有相等的感受,再則權力也可能腐蝕了強人及其周邊的人。一旦有任何因素造成經濟下滑,及外力刻意的唆使推波,反對派的抗議怒火就爆發了。

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初相識,卻又似曾相識;無須外尋;功不唐捐;桃花源VS方舟;總統夢 ! (I have a dream !)

 **明明是初相識,卻又似曾相識

釋迦牟尼的一句話:伸手需要一瞬間,牽手卻要很多年,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今生只是「過客」

佛說:人生也是一次隨興的旅程,身體是靈魂借住的客棧,對於茫茫的無涯的時間而言,今生只是過客。要有很深很深的緣分,才會將同一條路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去了又去,同一個人見了又見。有過"明明是初相識,卻又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嗎 !

一直相信,這世間有一種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裡;有一種感情,不是朝夕廝守,卻是默默相伴。今生相逢便是緣分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的今生的擦肩而過。今生相逢便是緣分,何苦去怨恨,何苦去仇視。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我們應好好珍惜。


**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只能享受一個季節熱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告别。

人生之路,無法預知自己會和哪些人相遇,也無法欲判他們會以怎樣的方式離開。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不可預見的結果到來之前,好好相惜相依。

人生最可貴的,從來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不問明天如何,安享當下之樂的知足。


**無須外尋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王聽說有一個漆園小吏很有才華,就想把他接到身邊出任相國。他讓自己的近臣,帶著重金前去禮聘。没想到,小吏把快樂當成人生的終極追求,根本不為所動。不管如何勸說,只是全身心的釣魚,就是不肯出山。見禮聘的人不肯回去,他笑著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只活了三千歲的神龜,死後被供奉在祠堂上,受很多人朝拜。你們說是死後被供更開心,還是活在泥漿里摇尾巴更快樂?”答案顯然是在泥水中摇尾巴比較自在。這名笑著解悟了人生真諦的小吏就是莊子。

清代學者胡文英说:“莊子眼極冷,心腸最热。”生活的複雜,在莊子的熱腸裡,冷眼旁觀,由此創造了一個内心真正喜悦的境界。這境界有成熟的智慧,豁達的眼界,覺悟的思想,也有超脱的心態。是“無為”,是“齊物”,是“逍遥”,是“遨游”。但在當下的生活,人們雖然衣食無憂、安居樂業,却變得越來越不快樂。許多人一邊在世俗中奔波忙碌,一邊又在急切地尋找快樂的身影。其實,快樂就在人心中,無須向外尋找。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法華經》中有句話:“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意思就是每天都努力一點點,你的辛勤不會荒廢,最終會有所成就。日拱一卒的真正含義,是强調安排好進度之後,每天穩定輸出。既不可用力過猛,一下用盡全部的精力;也不可因為用力過猛,就心安理得的中斷努力。

有人問郭德鋼:您說相聲,萬一有一天江郎才盡怎麼辦?郭德剛說:“我們說相聲,學的是技術,練得是手藝啊。這和炸油條一樣,一個炸油條的會担心自己江郎才盡嗎?把相聲當手藝,不當才氣,才氣會盡,手藝只會越來越精進。”確實,想要成長為頂級高手,不能依賴妙手偶得的靈感,也不能依賴與生俱來的天賦,更多的還是要依靠不斷精進的手藝,或者說你的專業水平。

道理很簡單,每個人的一輩子,獲得偶然性的成功並不難,難的是讓偶然變成必然。真正的高手,都是手藝人。


**桃花源VS方舟

在中國,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桃花源和西方人方舟的做法完全不一樣,人們因為外間的紛亂和戰禍而避居桃花源,自力更生,自得其樂,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有聲有色,幸福美滿。在這片土地上,没有貴賤之分,没有貧富之别,只要是桃花源中人都能够獲得一樣的安全和幸福。這篇遊記看上去只是陶淵明的刺世之作,實際上也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那種刻骨的平等基因。

在西方,當世界末日來到時,人們知道要建造方舟,有資格的人會進入方舟避難,至於其他人,死絕了也没問題。這是西方宗教聖經留给人們的指示。能够進入到方舟之内的人,非富即貴,或者具有其特殊性。普通的平民只能在方舟之外掙扎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目前的西方現狀也是如此,大富大貴的人既可以躲避在門禁森嚴的島上或郵輪上,或者開闢出一塊私宅莫入的安全之所。還可以利用手裡的金錢購買最好的醫療服務,從而讓自己獲得最大的安全。這些條件都是老百姓無法享受的。所以說,西方的方舟其實已經建造完成,如今漂浮沉淪在外苦苦掙扎的不過是那些無錢無權無資源的老百姓而已。

西方的方舟和中國的桃花源,恐怕是未來一段時間裡中西方社會裡的不同特徵表現。


**總統夢 ! (I have a dream !)

宋楚瑜和拜登除了年紀相同,再就是都有一個強烈的總統夢。

宋楚瑜生於1942年 3 月,比拜登長 8個月。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政治學博士。有關他的黨政經歷及涉及的個案、趣事、軼聞,國人雖多是霧裡看花,也都能說個一二,就不贅述。宋楚瑜和拜登除了年紀相同外,再就是都有一個強烈的總統夢。宋楚瑜四次角逐中華民國總統、一次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1999年,第一次失之交臂,非才不如人,其餘則每況愈下,慘不忍睹。時不我待是最大的痛 。

喬·拜登

1942年11月,拜登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克蘭頓,一個愛爾蘭裔天主教家庭。

1965年,大學畢業,主修歷史和政治學,後又在雪城大學攻讀了法學博士。據說,在大學期間21歲時,他就對自己的女友說,“我在30歲時會成為參議員,而且我還會成為美國總統。”

1973年1月,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参議員之一。有目標的人,很可怕。直到今天,仍是特拉華州在任時間最常的參議員。

在攻讀博士的時候,娶了第一任妻子,那莉亞。有兩男孩、一個女孩。當選參議員還未上任,妻子帶著孩子外出購物時,發生了嚴重車禍,妻子和還是嬰兒的女兒當場死亡,兩個兒子重傷。深受打擊的拜登曾想辭去公職,但被說服留任。他在自己兒子的病床前宣誓就職。車禍發生5年後,拜登迎娶了現任妻子,又有了一個女兒。

1987年,年少得志的拜登,第一次向總統寶座發起衝擊。演講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被人發現,演講稿竟然剽竊了當時英國工黨領袖尼爾·金諾克的演獎稿。羞憤之餘黯然退出。

2008年,拜登再次向寶座發起衝擊,可惜在民主黨内部就没有獲得支持。後來,加入了奥巴馬的競選班底,出任奥巴馬政府的副總統。

2020年是第 3 次攻擊總統寶座。

人權鬥士

拜登反擁槍、支持女性權利、支持同性婚姻等更加開放的政治觀點,容易吸引少數人群的選票。他深入黑人社區,特意邀請弗洛伊德的弟弟站台。找牙買加和印度人混血的有色人種卡瑪拉·哈里斯( 賀錦麗 )當副手。

1970年代,聯邦政府通過一項不分種族的“校車計畫”,拜登則明確反對這項校車計畫。算是他時代人權烙印的敗點。

戰爭販子

2002年,拜登投票支持布希政府入侵伊拉克。不但没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軍還付出死亡9200人的代價。拜登曾被兩名退伍老兵當面質問:“我們為什麼要投票給一個支持伊拉克戰爭的人?”拜登解釋,他的大兒子博·拜登也曾在伊拉克服役一年,退役幾年後,2013年不幸身患腦瘤,並在2015年去世。

大嘴巴,多次“禍從口出”,還愛對女性"動手動脚"。

在和奥巴馬爭奪總統提名時,他曾說:奥巴馬是一個主流的美國黑人,長得又帥又聰明,"肯定有故事"。這種戲謔黑人的口吻非常令人不滿。

在一檔直播節目上,拜登對黑人主持人說:如果你不知道支持我還是支持特朗普,那麼你就不是黑人。這句話引發了美國黑人極大不滿。

另外,有無數照片都顯示拜登對於女性經常做一些不夠尊重的行為:貼近女人,撫摸她們的肩膀,親吻頭髮,甚至用鼻子蹭别人的鼻子。他認為自己的肢體語言充滿感情,從來没有過不當行為。他過於關注自己表達,而忽略了女性的感受。

若大選日,拜登獲勝,將成為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年的當選人,和他30歲時最年輕參議員,相得益彰,成為完美人生。或許還為未來美國第一位女總統鋪架好康莊大道。若因時不我待而競選失敗,總統夢碎,但打過美好一仗,也不負50年從政的自我期許。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刺猬法則的距離;遺失了愛的初心;梧桐自招鳳凰 ---說人脈;最終歸宿都是庸俗

 **刺猬法則的距離

由於天氣寒冷,刺蝟只能靠攏,受傷,散開,再靠攏受傷......循環往復。最后,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够互相取暖,也不至於傷害同伴。於是,生物學家把這個現像稱之為:刺猬法則。

簡單的說,刺猬法則强調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距離問題。

人生有度,過之則災,因此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更要把握好距離的問題。親疏有度,最能維持友誼長久。

朋友之間,保持距離是珍惜

你把人家當摯友,人家當你是過客。人心不同,有時候選擇與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是為自己和友情最大的保護。

親戚之間,保持距離是尊重

與朋友相處難,與親戚相觸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尺度把握的好是關心,把握的不好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最後落得一個裡外不是人。

别人的家事是别人的隱私,千萬不用以血缘關系作為理由去随意插手。

愛人之間,保持距離是新鲜

夫妻間没有距離感的相處方式才是婚姻的火葬場。很多人認為,夫妻本是一體,可以随意翻看對方的手機,可以随時窺探對方的隱私。一旦伴侣拒絕就是不愛了,不愛了,就意味著對婚姻的背叛,其實這樣的相處方式才是毁滅婚姻的罪魁禍首。

過去的事已是歷史,過去的人已成故人。不糾結過去,把握現在。

夫妻之間要保持半張床的距離,親密又不失個人空間,才是聰明人的處理感情問題最佳的做法。

子女之間,保持距離是愛護

父母最大的謊言就是為了你好。絕大多數中國父母的縮影,用著“為了你好”這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肆意插手著子女的生活。

孩子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自己過去肯定也曾反抗過,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雄鷹只有在天空才能翱翔,獵豹只有在草原才能奔馳,孩子只有闖一闖,犯幾次錯才能成長。

保持一張嘴的距離,不要說得太多,不要操心太多,就是維持親子關系的最好的良葯。

朋友之間,保持距離是珍惜;親戚之間,保持距離是尊重;

愛人之間,保持距離是新鲜;子女之間,保持距離是愛護。


**一語道破真相---夫妻在瑣碎中遺失了愛的初心

夫妻兩人同在一張床睡覺,却東一個,西一個,誰都不願轉過身去給對方一個擁抱;同在一張桌子吃飯,却互不搭理,各自低頭玩手機。不管是無休止的爭吵,還是無話可說的冷漠,都是婚姻中煎熬的痛。

白天好夫妻,晚上好鄰居,把家生生過成了寺廟,東邊住著方丈,西邊住著師太,各自念各自的經,遺失了愛的初心。

婚姻没有對錯,有的只是彼此包容;没有輸赢,有的只是兩敗俱傷。

**梧桐自招鳳凰 ---說人脈

張三在一家大連鎖店當經理,後決定離職,自己開店。創業前,以各種名義組織餐飲聚會,拼命拉攏可能用得上的人,投資的,技術的,管理的,準備得很細緻。建立了通訊錄長長一串的人脈清單,自信地想:“以自己在餐桌上打下的人脈關係網,正好可以放手大幹一場。”

當他正式要動用人脈開展店務時,發現事情不像他想的那麼樂觀。有人不接電話;有人找理由說忙;有人乾脆直接拒絕參與。他從一個朋友口中得知真相:“你没有錢,更没技術,說白了就是没有硬實力,人家憑什麼幫你?之前答應是應付你身後的平台,不是因為你。”

人脈對接的是台面下的資源實力,不是台面上的夸夸其談的熱鬧敷衍。

有人曾告誡年輕人:“在自己還没有足够强大、足够優秀時,先别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参加各種各樣的聚會,應該多花點時間讀書、提高專業技能,多見見你的客户。”

只有你有用了,人脈才會有用。没有硬實力,圈子雖好,你融不進;機會再好,你把握不住。如果自己不强大,社交其實没有什麼用,只有資源的等價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人脈關系,無法强融,只能同頻共振。

所有與優秀者的不期而遇,背厚都是實力的不言而喻。當你有硬實力時,人脈會不請自來。沒有硬實力,人脈就是個笑話。你與人脈的距離,隔著的是一個優秀的自己。梧桐自招鳳凰。

關於朋友聚會,有人說得透徹:真正重要的人,我們會時刻保持聯系,一直疏遠的人,也不會因為一次聚會就變得親切。聚會剩下的意義就是:在平庸無聊的生活裡,潦草、短暫地、口是心非地抱團取暖。


**人最終的歸宿,都是庸俗。 

過去討厭别人臉上的訕笑、討好、慫、俗,現在全出寫在了自己臉上,有過之無不及。

生活這把殺豬刀,最先殺的就是人身上的銳氣、傲氣、不服氣,然候再給你抹上泥土味的庸俗器。

人活到四十歲,誰不得卑躬屈膝幾回。

求職面試,你不得壓低聲音說話?孩子上學,你不得給老師笑一個?陪客户吃飯,怎麼不得站起來敬杯酒?...

你心氣再高,高不過粗礪的現實。你骨頭再硬,硬不過日子裡的難。

人生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錘來錘去,全都錘成俗人。

大體就以四十歲為界。三十多歲,還有很多桀驁不馴、狂放不羈、硬著脖子不服的,過了四十歲,基本都被生活治理得服服帖帖。

服了,也俗了。主要有這麼三種表现:

滿腦子雞毛蒜皮,一肚子酒色財氣。誰都不敢得罪,也誰都很難親近。除了打麻將時喜歡亂叫吃碰,其他事情都高度謹慎克制。這樣好不好,不知道,但就是這樣。人總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庸俗,是成年人的最佳保護色,也是普通人的最優生存方案。

既是表態也是檄文---崔天凱演講全文

 **既是表態也是檄文---崔天凱演講全文

8月13日,應美國布鲁金斯學會會長艾倫邀請,崔天凱大使同20餘名學者及有官人士就中美關係舉行視頻交流。崔大使發表主旨講話,全文如下:

感謝艾倫會長對我的邀請,也感謝布鲁金斯學會長期以來對中美官系的關心和支持。

日前,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將軍不幸逝世,中方對此表示沉痛哀悼。多年來,以斯考克羅夫特將軍為代表的有膽識、睿智的政治家引領中美關系走過風風雨雨。在世界大變局中,他們給予人們靈感和力量。他們樹立的榜樣將鼓舞我們不懈努力,確保中美關係繼續行進在正確軌道上。

當前,中美關系正在朝錯誤方向發展,有人將其形容為“自由落體”。兩國關系一直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與困難,但如今令人警惕的是,有人企圖否定兩國幾代人通過數十年艱苦卓絕努力取得的成就,蓄意將雙方推向對抗和沖突。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遭受重挫的情况下,各國尤其是大國亟需開展合作,上述局面則對合作構成嚴重干擾。中美關系惡化還重創全球經濟信心,給兩國和世界人民都帶來嚴重後果。

美國一些人熱衷搞大國競爭和戰略對抗。回顧本世紀以來發生的“9·11”恐怖襲擊、國際金融危機以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這三大危機無疑都是戰略性的,但已非傳統意義上的安全威脅,無一能靠傳統的大國競爭工具箱解決。世界已經變了。大國之間固然會有分歧甚至競爭,但這不是對抗的理由。今天,推動大國合作的力量遠遠大於推動分裂的力量。搞污名化不會令任何人偉大,搞“意識形態十字軍東征”不能解決當今世界任何問題,注定遭到失敗。

也許有人認為,搞對抗有助於遏制中國發展,甚至更迭中國政權,這是痴心妄想。歷史反覆證明,外部壓力只會使中國人民更加團結、中國社會更加凝聚、中國經濟更具韌性。一些人如此沉迷於“冷戰”一詞,或許是認為它們曾赢得冷戰,但不應忘記世界為40多年冷戰付出的代價。即便冷戰期間也發生過朝鲜戰爭和越南戰爭兩場熱戰,使美國及相關國家付出慘痛代價。我們不應讓歷史重演。如果中美關系的負面趨勢繼續發展,中國可能面臨更多困難和挑戰,但“新冷戰”的發起者也必須仔細掂量自己將付出的代價,以及給世界帶來的災禍。“(喪)鐘為誰鳴”,將來會有算賬的一天。

當前中美關系的根本問題在於:在中國與現有國際秩序深度融合的情况下,美國能否容納中國,與一個歷史、文化和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從中美開啟關系正常化進程直至建交開始,雙方已作出選擇,即兩國必須和平共處、共同演進、管控分歧、擴大合作,發展全面、穩定和建設性的關系。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否定歷史,導致兩國關系沿著危險的道路滑下去。

中國始終是國際體系的積極參與者、支持者和貢獻者。同時,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大國,融入國際體系不可避免為之帶來一些變化,國際體系也要相應作出調整。這如同化學反應一樣,完全自然、合理。但中國無意對現有國際體系進行“革命”或自己創建全新體系,而是希望在融入、適應的同時積極推動,根據形勢變化進行相應改革。美國是否願與中國等各國共同努力,確保國際秩序和全球體系符合國際社會所有成員國需要,携手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還是任由局面失控,沉迷於大國競爭的零和遊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國必須作出根本性的選擇。

“後疫情世界”建設為中美合作提供了難得良機。那將是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技術進步等因素導致國際經濟結構和供應鏈深刻調整,經濟指導思想也將發生變化,對公共衛生等社會問題、如何應對傳染病蔓延的關注上升。新形勢下,國際社會應加强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並對全球治理體系進行改革,特别是在公共衛生等社會領域。面對重要任務和嚴峻挑戰,中美應作出正確選擇,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基礎上,不僅為構建“後疫情世界”新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發揮積極作用,而且發展更穩定、更具前瞻性和更强有力的中美關系。

中方一如既往致力與美方一道克服困難、面向未來,構建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近期,中方已就此發出一系列清晰信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杨潔篪發表長文,從縱觀歷史的角度闡述對中美關系的看法。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等多次發表講話和接受採訪,重申中方堅定致力於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發展。我們期待得到美方積極回應。

也許有人認為中方在等待今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我願聲明,中方没有等待,更不願在等待中浪費時間。預測或影響美國内政走向遠非中方所能,中方既無意願、也無興趣卷入其中。大約半個世紀前尼克森總統訪華時,曾引用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今天,我們仍願只爭朝夕,随時随地與美國現政府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希望美方一些人盡快擺脫恐懼和偏執,因為這正使他們失去常識,甚至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

中美兩國社會各界應高度警惕任何試圖將中美關系推向對抗沖突的險惡圖謀,堅決防止“麥卡錫主義”回潮,積極擴大交往合作,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歸正道。( 大陸駐美大使---崔天凱 )

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蘇聯的“重評歷史”---讀之令人毛骨悚然;白俄羅斯之亂 ;2020泰國之亂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但是比忘記更加可恨的,是扭曲和褻瀆。

蘇聯的“重評歷史”---讀之令人毛骨悚然 

1987年,作為宣傳部長的雅科夫列夫在公共場合宣稱共產主義是烏托邦,並稱十月革命是“少數暴徒發動的政變”、”“魔鬼之歌的序曲”,並說“列寧是接受德皇資助從内部瓦解沙皇統治的德國秘密代理人”。

其助手阿法納西耶夫拼命點頭,又加了一句:“蘇聯的歷史是靠使用武力和暴力寫成的。”7月,《消息報》及時獻上文章稱“蘇聯過去的中小學歷史教材,每一個字都充滿了謊言。” 無恥的扭曲和褻瀆。

蘇聯教育主管部門迅速做出決定,取消當年中小學歷史課考試,並要求全國所有學校的蘇聯歷史課本在1989年全部銷毀。到1989年12月,蘇聯教育委員會取消了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的所有馬列主義課程。 

1988年12月,蘇聯停止對西方电台的干擾,美國之音、自由歐洲、自由電台、BBC、德國之聲、日本HNK、德意志電波等電視台蜂涌而入蘇聯,蘇聯歷史上的英雄比如卓婭、馬特洛索夫都被批倒,並且向蘇聯人民講述歐美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雅科夫列夫另撥款400萬外匯盧布,進口了20種西方國家的報刊雜誌供大眾閱讀。 

1988年這幾波衝擊,使蘇聯原先的意識形態嘩啦啦摧枯拉朽一樣垮掉。在新的語境下,列寧成了德國人的走狗、斯大林是一個殺了3000萬人的屠夫、共產主義是人類的幻象、蘇聯是一個充滿了暴力歷史的黑暗國家...... 否定過去的一切 !

蘇聯擊敗過納粹德國、創造過經濟奇蹟、送第一個人類上太空的種種成績,數年間被全部抹除。以雅科夫列夫領導的思想衝擊,使很多蘇共黨員羞於見人,光1988年,蘇共1900萬黨員終500萬人退黨。軍隊的思想也產生了動摇,軍人們不再相信蘇共,入黨人數1988年下降了21%,1989年下降了23%,不少軍人主動退黨,交出了自己的黨員證。

1990年,戈巴契夫與雅科夫列夫手牽著手站在歷史前,打開了意識形態的最後一扇大門。戈巴契夫批准了《新聞出版法》,宣布新聞自由。這等於激活了私人媒體,誰有錢就可以辦報紙和電視台,蘇共掌握的報刊迅速縮減到僅占1.5%,到處是私人媒體的天下,幾乎所有節目都站在了自由派一邊,將社會主義抨擊得一無是處。蘇聯,以及後面的俄羅斯的意識形態,從此再也回不去了。

毛骨悚然之餘,想到我們歷史課綱的去中國化,會步上蘇聯的後踵嗎 !?  


**白俄羅斯之亂  

最近白俄羅斯爆發了一場類似於烏克蘭巨變的顏色革命,這場顏色革命將如何影響白俄鑼斯的命運、如何影響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關系、如何影響歐洲的地缘政治,還有待觀察,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關係將發生變化,白俄羅斯人的命運將發生改變。

這次白俄民眾之所以走上街頭,是因為他們認為,已在位26年的總統顱卡申科操控大選,讓自己以壓倒性的優勢赢得第六次勝利,是典型的戀權強人。 

强人是如何煉成的

世界没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没有無緣無故的愛。

大部分政治强人初期都以救世主的面孔出現。希特勒之所以能在德國呼風喚雨,是因未1929年的經濟為積讓德國經濟崩潰,希特勒拯救德國於水火。羅斯福為什麼能在美國連任四任總統?也是因為他把美國從1929年的經濟危機中拉了出來。盧卡申科亦如是,曾拯救白俄於貧弱亂世之中。

當年蘇聯解體,且經濟上搞休克療法,從蘇聯獨立出來的白俄面臨巨大的困境。【所謂休克療法,其實就是把國有集體資產廉價出售给外資和資本家,形成外資操控的寡頭壟斷。原本令人厭惡的特權依然横行。特權横行又導致腐敗横行。】白俄面臨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債務增加、失業率大幅上升,百姓遭殃。白俄貧困率從1990年的1%迅速攀升至1995年一季度的36%。白俄到了歷史的低谷,也就是到了最需要英雄的時刻。

盧卡申科出生於1954年,農家子弟,念過大學、當過兵、搞過基層管理,工作風格强悍。他和普京一樣,都不贊同蘇聯解體,但無能为力。

在最亂的1993年,39歲的盧卡申科成為白俄反貪汙臨時委員會主席。經過他的一番鐵腕調查,宣布所有政府高層都涉及貪腐。盧卡申科一下子成了敢於和貪腐鬥爭的猛士,迅速成為政治新星,在1994年的總統大選中獲勝。

改革和革命一樣,不是請客吃飯,需要有可行的套路才能走向成功。

盧卡申科的套路便是減緩私有化進程,以漸進式的改革取代激進改革。他搞出一個“社會市場經濟”概念:以出口貿易、住宅建設、糧食生產作為經濟支柱;同時在社會保障體系上延續部分蘇聯時代的政策,積極保障中下層群眾在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利益。

如此便穩住了經濟局面,也收攏了白俄的民心,塑造了盧卡申科的絕對權威。於是在1996年,白俄修改憲法,盧卡申科獲得了絕對權力。白俄一代政治强人誕生了。某種意義上說,盧卡申科有功於白俄,但時間過往,新一代群眾沒有相等的感受,再則權力也可能腐蝕了盧卡申科及其周邊的人。在疫情造成經濟下滑,及外力刻意的唆使推波,反對派的抗議怒火就爆發了。

歐美民眾抗議,不論多麼激烈,但大家都知道不會改變國家走勢。白俄這輪抗議雖然還没出現火爆場面,但很可能改變這個國家的運行軌迹,並且把俄羅斯牽扯進來,從而影響歐亞大陸的格局。

這場危機表面看是圍繞白俄羅斯大選而引發的内部危機,但由於歐美、俄羅斯各方角力,使得這場顏色革命在短短幾天内就迅速發酵升温,升級為白俄羅斯全國性的抗議浪潮,歐美各國迅速發聲,不僅有德、法、歐盟及美國這些國家的身影,而且還有立陶宛、波蘭、烏克蘭等地區國家的身影。有"歐洲北韓"綽號的白俄,貧窮是一個最容易被攻破的弱點。一根胡羅蔔就會產生巨大波動。

西方瞄准白俄羅斯,不過是北約東擴的一部分而已。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脱维亞、爱沙尼亞)早已被拿下,烏克蘭前幾年也被拿下半個,東歐現在僅剩白俄羅斯還是俄羅斯的地盤,所以這裡成了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北約必然爭奪的一個國家。

對俄羅斯來說,白俄羅斯丢不得,否則俄羅斯就得直面北約。為何俄羅斯寧願事實上分裂烏克蘭,不顧西方全面制裁也要拿走克里米亞,就是因為俄羅斯面對北約東擴必須守住這些點,否則接下來俄羅斯就有分裂壓力。在地緣政治的博弈中,俄羅斯家門口鬥爭激烈,普京就必須“拒敵於國門之外”,俄羅斯已經没有後退的空間。白俄羅斯作為俄羅斯與西方的戰略緩衝,克里姆林宫丢不起,所以普京會不惜一切代價保住白俄羅斯。

克里姆林宫網站稱,“俄方重申準備好依據《俄白建立聯盟國家條約》以及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向白俄羅斯提供必要的協助,以解決出現的問題。”俄羅斯為了保住烏克蘭的緩衝,不惜分裂烏克蘭。那麼,白俄羅斯呢?哪怕用軍事手段,普京也不會放棄白俄羅斯,所以普京已經向盧卡申科承諾,如果需要,將向白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

如果真的爆發這樣的衝突,倒霉的會是誰呢?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小國,這四個國家中任何一個管閒事的,都可能被俄羅斯痛揍一頓。

當然,這一切都是美國想看到的,美國就是要在歐亞大陸製造衝突,爾後推動西方對中俄的新冷戰。所以,如果東歐軍事衝突爆發,美國是最高興的,因為這樣不但可以牽制俄羅斯的精力,讓俄羅斯更加無力支持叙利亞戰事,同時還能借機逼迫歐洲盟友提高軍費。

這一切,都是美國的圈套,但歐洲國家正在掉入這個圈套!東歐如果大亂,倒霉的還是歐盟!歐元會暴跌,歐盟經濟會雪上加霜。

蒼蠅不叮沒有縫的蛋

過去兩年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關系有些嫌隙。如果大家還記得,白俄羅斯政府曾經要求中國將白俄羅斯的國名改為白羅斯,很顯然這是去俄羅斯化。後來,這事不了了之,很可能是在俄羅斯的干預下暫停了,但那已經證明了兩國關系已經心生嫌隙。

生嫌隙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也有政治因素。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在西方權力制裁經濟很困難,所以2018年俄羅斯降低了對白俄羅斯的原油折扣,這讓兩國關系開始惡化。當然,俄羅斯降低白俄羅斯的石油折扣並非完全經濟原因,也是要逼白俄羅斯加快推進聯邦一體化進程。白俄羅斯為了表達對俄羅斯的不滿,還驅逐了一名俄羅斯外交官,並與西方國家開始暗送秋波。

盧卡申科有些類似土耳其的艾爾多安,是強人+ 狐狸的滑頭,遊走在大國間玩平衡,一旦失手,下場會很悲慘。為何這次西方如此自信可以顛覆白俄羅斯?就是因為他們看到了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關系已經不睦,這個時候正是顛覆白俄羅斯的好時候。


**2020泰國之亂

今年2月起,泰國的政局就開始快速惡化,過去泰國的政治遊戲是“紅黄對抗”,但今年泰國的主要抗議者非紅非黄,而是一群青年人。他們年輕,他們憤怒,他們要徹底改變泰國那荒誕的“軍隊與皇室捆綁體制”。

2019年泰國大選,由三方勢力角逐,分别為 1,公民力量黨(軍方勢力)2,為泰黨(他信勢力)3,未來前進黨(新興勢力)。最後结果是,公民力量黨,843萬票;為泰黨,792萬票;未來前進黨,626萬票。

未來前進黨成立不到一年,就拿下626萬票,成為泰國第三大黨,這個以推翻軍政府統治為主要目標的政黨,深受年輕人支持。然而樹大招風,竄升的太快未必是件好事,成為軍政府打擊的對象。

“塔納通”是未來前進黨的創辦人,一位41歲的年輕富豪,他叔叔曾是泰國的工業部長。“塔納通”是泰國的青年偶像,能說會道,白手起家,人氣很高的“平民億萬富翁”。

在軍政府眼中,“塔納通”創黨一年,就獲得如此高的得票率,那再過幾年還得了。2020年2月,軍政府找了個理由,說未來前進黨领袖“塔納通”,提供給政黨的運作貸款是違法捐贈,一狀告上了泰國法院。

于是泰國法院宣判,未來前進黨違法捐贈政治捐款,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解散未來前進黨,並且黨魁“塔納通”,十年内不得再参與政治。

可在大批支持者眼中,自己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政黨,居然以吃相如此難看的方式解散,這引爆了大規模的青年抗議示威。即便根據泰國法律,在疫情期間聚眾游行,可能會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但是上街的民眾依然很多。

泰國年輕人普遍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絕望,這也是這個新勢力抗議的根本原因。旅遊業支撑着泰國20%的GDP,疫情衝擊下泰國旅遊業遭受重創,今年預估全年GDP將下跌8.1%,年輕人失業率不斷攀升,一畢業就失業,就算找到工作的工茲也大不如前。而軍政府的貪污腐敗依然如故。

而更讓泰國年輕人憤怒的是,他們那位全世界最富有的國王,居然在泰國疫情最嚴重的时候帶著後宫20位娘娘妃子,跑到了德國巴伐利亞,位於風景秀麗的阿爾卑斯山脚下的聖内比契(Sonnenbichl)酒店“避難”。

該酒店本來因為疫情根本是停業不開門的,但泰國王室"溝通"了當地的議會,議會特許該酒店營業,讓泰王和嬪妃以及一群下人入住。他們包下酒店。當然這不是給泰王面子,而是泰王用了“鈔能力”。德國地方議會表示,“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

國家正在遭受大難,國王居然帶著娘娘們跑到德國繼續享受奢華生活。這看在人民眼裡有多憤怒,不言而喻。更何况泰國的年輕人不像他們的父母輩那樣崇敬國王,他們從來不看電勢上那些歌功頌德王室的老派節目,他們的信息來源是互聯網,他們更受到現代思想影響,相信國王並非不能打倒的,泰國没有國王,也是可以的。

「End 112」泰國版的" 2 條 1 "

泰國法政大學的反政府示威活動中,許多人戴上帶有「End 112」字樣的口罩,表達終結〈刑法112〉不敬罪的抗爭訴求,因而受到政府嚴重關切,並且已被鎖定調查名單。泰國政府屢屢利用〈刑法第112條〉的不敬罪,打壓異議者。泰國各地也傳出禁止學生集會的消息,從而引發更大範圍鎮壓的擔憂。

這是2014年泰國政變以來,規模最大的學潮抗議。全球也陸續出現聲援行動,如在台泰人即群聚於台北車站大廳,跨海支持泰國民主運動。泰國社會各界固然有同情與支持青年的聲音,但對於君主制的存廢仍舊沒有一致共識。學運抗爭的當務之急,是要避免現下抗爭,避免進一步釀成當年法政大屠殺事件重演,才有未來可言。

只不過現在在泰國,别說打倒國王了,就是罵國王和指責國王,那都是入獄的重罪。泰國有專門的“冒犯君主罪”,該罪明文規定,凡是侮辱、誹謗、威脅國王、王后、王儲等皇室成員的人,都將面臨 3-15年監禁。可在真正的執行層面,更為嚴苛。

2015年9月一名泰國男子在臉書上發表文章和視頻,批判泰國王室。兩個月後,男子被捕随後被起訴。2017年法院判決該男子35年監禁,法官說本來該判他70年的,念在他被捕後認罪態度良好,所以減刑一半,關35年就行了。

就是這種荒誕的狀况,讓年輕人非常不滿。但要打倒皇權,就必須先推翻軍政府,先推翻那個“軍皇捆綁的體制”。只有推翻軍政府了,新政府上台才可能修改法律,最終剝奪國王那不合理的權力和財富。

但軍政府為了保障政權穩固,從根本上改了選舉的遊戲規則。議會席位從原來的500席,增加到750席,這新增加的席位議員,不是人民選舉的,而是完全由軍政府來指派誰去做。那軍政府必然指派親自己的人去當這 250席的議員。那麼到大選的實候,其他政黨都是從零開始,可軍政府的政黨,就是從250 開始,起跑線就比你高250,這樣的大選你還怎麼赢。

選舉的遊戲規則一改後,想要通過大選直接把軍政府選下去,就非常困難了,更加上軍政府對於新興的政黨使用各種手段打壓。未來前進黨,一年内竄升為泰國第三大黨,可如今被軍政府絞殺,被强制解散。年輕人的憤怒明顯的寫在臉上,而軍政府的無耻也一樣清楚的寫在臉上,他們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所有問題,但你又能奈我何?” 

附記 :

2006年9月19日,總理他信去美國参加聯合國大會,就在這當口,軍方在國內發動政變。14輛坦克駛入曼谷街道,包圍政府大樓,上百名士兵衝入大樓並且很快把裡面的一干人等全部控制。期監没有遭遇到任何反抗,政變進行的非常順利。軍方宣布解散他信的腐敗政府及泰愛泰黨,軍方接管政府,成立“泰國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

當時人在聯合國的他信,如此對美國記者說:“我在聯合國参加大會時還是泰國總理,可離開時就失業了”。被軍事政變後的他信“流亡英國”,但依舊遠程参與著泰國政治。英拉依靠著個人魅力和過去哥哥的政治舊勢力,以及一大票支持他信的北部鄉親,於 2011年再度當選為泰國總理。

上台僅一年,保皇黨的黄衫軍再次首都集結聽令,聲勢浩大的抗議英拉濫權舞弊。支持英拉的平民紅衫軍也再次出擊,紅黄雙方重演 6年前戲碼,面對抗議群眾的尖瑞對立,英拉用出的方法也和她哥哥一模一樣,就是宣布解散議會,提前大選,再次尋求民意支持。

不過這回在大選前,泰國最高法院八名法官裁定,英拉濫權成立,英拉於是被迫下台,草草結束了她僅僅兩年的總理生涯。随後英拉和她哥哥一樣,流亡海外,2019年獲得塞爾維亞公民身份。

**「End 112」令人想起戒嚴時期的《懲治叛亂條例》,是刑法第100條的特別法,也是對付政治犯的特別條款。其中第二條第一項將刑法明定的內亂、外患罪,加重至唯一死刑。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短文集錦 : 阿茲海默和帕金森;太平島靠大陸而存在;光碟餐桌;三則意識形態的荒謬

 **年紀已長的隱憂---阿茲海默和帕金森

一本《殯葬人手記》如此界定“死亡種類”:

*聽診器和腦電波儀測出的死亡,叫“肌體死亡”;

*以神經末端和分子的活動為基準確定的死亡,叫“代謝死亡”;

*親友和鄰居皆知的死亡,叫“社會性死亡”。

可以說,阿茲海默(AD) 症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讓一個人先經歷“社會性死亡”,然後才是生理上的“肌體死亡”和“代謝死亡”。AD症就如鈍刀割肉一樣,緩慢而殘忍地把患者“殺死兩次”。一個家庭如果有了患AD症的親人,不但要遭受情感的折磨、開始一場“漫長的告别”,還意味著會被硬生生切走一大筆積蓄。對於整個社會資源而言,這也是一場“洗劫”。

AD症患者的最大特點——遺忘。普通人只是記不清前幾天做某件事的一些細節,但AD症患者會把整件事都忘掉。比如,他可能忘了鑰匙是幹嘛用的,忘掉跟某個人打過電話...接下來,患者逐漸情緒失控,又哭又鬧、吵吵嚷嚷,變得不可理喻;逐漸喪失語言和行走能力.....。

還有帕金森症也令年長者煩惱。其最大特點是---無法控制的發抖,後續現象和AD症有雷同處。

當前應對AD症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早預防。很多AD症患者都具有“三高”、肥胖等症狀,這些症狀跟不運動 、不動腦、生活封閉、無社交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目前只有一種葯物獲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但是,該葯物只在短期内有一定療效且昂貴。

中國國產AD症新藥完成3期臨床實驗實在是一件大事!在這次試驗成功前,16年了,這次的科研成果為AD症葯物研發踏出了一條新路,未來AD藥物可能成為白菜價,是患者之福。


**太平島往事---太平島靠大陸而存在

1974年南越與中共在西沙發生戰鬥,南越吃了敗仗,中共在西沙海域站穩腳跟,讓台灣當局頗感棘手。根據參謀總長賴名湯日記1974年1月20日記載,心中為南沙我駐防部隊很不安,距台灣相隔八百多海浬,鞭長莫及,如果中共攻擊,我們毫無辦法。賴名湯當時的憂心,到了隔年,越戰結束後,越共解放越南全境,頓時對南海可能產生威脅。

1975年4月底,越戰結束,越共迅速占領南越所控制的敦謙沙洲、鴻庥島、南子島,這些都在太平島鄰近海域。當時台灣正逢國喪,蔣中正總統病逝,蔣經國在5月9日邀集軍方高層研商南沙問題。根據賴名湯日記,5月9日傍晚5時,蔣經國(時任行政院長)召集國防部長高魁元、賴名湯,下令研究南沙撤退問題。賴名湯認為當時蔣經國的想法是要撤守,但是他對蔣經國說明,以軍事立場而言,應立即撤退。但就政治和人員的心理而言,撤退可能會有反應與指責,值得考慮。最後蔣經國的決心,仍是要即刻撤退。

5月10日上午10時,蔣經國又改變心意了。賴名湯向蔣經國報告南沙問題,提到越共占領南越的小島後,大陸新華社曾有聲明,稱北越占領了那些島,可見大陸與越共有矛盾。蔣經國聽到新華社的聲明後改變想法,命令賴名湯派遣國防部作戰次長宋心濂到南沙視察後,再做決定。

5月11日下午3時30分,賴名湯請海軍總司令宋長志商談南沙問題,決定派宋心濂、陸戰隊副司令黃光洛搭乘軍艦,到太平島詳細考察,了解能否死守,有無困難,然後再向蔣經國報告,做最後決定。5月14日,賴名湯日記寫下,兩艘驅逐艦正在往南沙途中,希望不至於遭受任何的攻擊。

5月18日,宋心濂從南沙回到台灣,隔日向蔣經國提出了南沙一般狀況的報告,根據賴名湯日記的描寫,蔣經國聽完報告後說,南沙究竟如何,目前暫時不談,以後再說。短短十天之內,蔣經國改變原先撤退的想法,讓中華民國保住太平島至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fYisxyY4E  越南人登陸了,快來救太平島 


**穿上西裝就不是海盗了?

海盜刻板印象,幾個人駕著掛著骷髏旗的小船,幾把AK47、頭戴棒球帽、身穿黑背心、一條红短裤、一雙人字拖。若換上西裝或軍服,幹同樣的勾當,就不是海盜了嗎 ?

8月13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政府近日在公海扣押了4艘駛向委内瑞拉的伊朗油輪(露娜(Luna)、潘迪(Pandi),白令(Bering)和貝拉(Bella)號),目前正被押往德州休斯敦,預計油輪停靠後,美國政府會派出高官前往查看。美國司法部拒绝透露事件更多細節。美聯社表示,美國政府没有使用武力,用軍艦喊話並以制裁並進行威脅後,船東、船長、承保人,同意船上貨物物被美國没收,變成美國財產,美國司法系統之前已經完成了起訴書和扣押令。

伊朗和委內瑞拉往來關美國什麼事 ? 典型的海盜 ! 

伊朗不是其他國家,伊朗必定會做出報復,之前英國政府因特朗普政府施壓,在直布羅陀海峽扣押過伊朗的油輪,後來伊朗做出了報復,在霍爾木兹海峽扣押了英國的油輪,雙方針鋒相對,最終英國政府不得不妥協,釋放了伊朗的油輪。伊朗採用的是梨岸結算機制,也就是說這批貨已經屬於買方國家了。美國搶劫其他國家的石油當然不是窮瘋了,美均搶劫伊朗賣出的石油,醉翁之意不在酒。

現在的特朗普希望伊朗對此進行報復,從而讓特朗普有理由再次對伊朗發動打擊,從而引發一場衝突,甚至是戰爭,以此來渾水摸鱼,挽回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劣勢,甚至以此延長自己的任職時間。

什麼失道到寡助

美國提案要求延長針對伊朗的武器禁售令,但20200814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表決,俄羅斯和中國投反對票,歐洲盟友 11 國在投票中棄權,只有美國和多明尼加贊成,與提案通過的九票門檻相距甚遠。美國再度遭遇尷尬的外交挫敗。


**中國是日本、韓國乃至歐盟等國家的希望。

自二戰後,美國主導世界局勢,冷戰蘇聯解體後,美國更是一家獨大,對一切潛在勢力予以無情打壓。對歐盟、日本、乃至德國、俄羅斯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愈發增其狂妄、驕縱,予取予求。

今日對中國打壓,似乎踢到了鐵板。以中國的體量與巨大政、經、軍、心的實力,美國已黔驢技窮。若中國扛不住美國的打壓,在可預見的未來再無可抗爭美國的國家,世界將持續被美國蹂躪強姦。只要扛住了,美國的心理會瞬間崩潰,囂張氣焰會迅即黯然。那些被美國控制的非正常國家如日本、韓國、中南美國家乃至歐盟都將得到解放,得以自主。

中國在抵抗美國打壓的過程中,一定是孤獨、艱困的,那些已習慣被蹂躪的國家,雖內心不滿,但絲毫不敢得罪美國,他們只會等著撕咬失敗的落水狗而首鼠。


**中東地缘政治正在發生歷史性巨變!

20200813,以色列和阿聯酋宣布關系正常化。此前,阿拉伯世界中,只有和以色列接壤的埃及和約旦,與以色列有外交關系,阿聯酋是第三個,且都是遜尼派;更具有象徵意義的是,阿聯球是第一個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海灣國家。以色列正在攻破反以最堅決最核心的阿拉伯海灣世界。中東地缘政治正在發生歷史性巨變!

這對雙方都是個聰明的決定。以色列看清了自己所依靠的美國正在日益衰弱,不可久恃。自己800萬人口,夾在5 億阿拉伯人口的包圍下,風險極大,沒有一天安生,現在既能搞好外部環境有利生存發展,又加大遜尼、什葉的裂痕,何樂不為 !?

阿拉伯也看清了,自己本已是懷"壁"其罪,致各方覬覦。人口雖多,但宗教的派系的世仇遠大於外在威脅,不可能做到團結一致對外,既然消滅不了以色列,不如接納他,侷限住他的地盤不再擴張。得以好好享用天賦來發展經濟。

至於,那個更大的同宗教不同派系的外族---波斯伊朗,只能以後再說。


**目前全球有兩個國家在抵制“中國製造”,這裡的“中國製造”包括硬件和軟件。一個是發達國家的美國,一個是發展中國家的印度。

印度封閉,我們要開放

印度抵制中國制造和中國互聯網應用,對其自身發展一定是不利的。因為印度弱,中國强,保持和强者的接觸,對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很重要,如果是担心本土企業在競爭中落敗和被消滅,可以給予弱勢的本國企業一定扶持,但絕對不是讓外國企業退出本國市場的競爭。

企業競爭力太難獲得了,要培育其競爭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强大的陪練。每一個世界冠軍,背後都是必然参加了各種世界大賽,經歷了和頂尖選手交手的歷練。

對中國的抵制,在短期内可以給印度本土企業帶來收益,他們會和其他外國企業一起填補中國企業留下的市場空白,但對競爭力的提升沒有助益。

成功需要朋友,巨大的成功需要敵人---美國

美國對中國從產業鏈與科技企業兩方面的抵制,由於美國强,中國弱,似乎是一個單向打擊的故事,但是事情並没有那麼簡單,因為我們在某些領域也是强者。

科技戰不只是美國在阻止中國獲得先進零部件,美國自己也拒絕了中國的先進產品, 拒絕了華為的5G技術。由於中國的全產業鏈能力,美國對華為的抵制在對華為造成重大傷害的同時,也增加了中國在關鍵領域投入。我國企業的去美化要遵循底線思维,要以所有進口產品全部有國產替代為目標,但是時記採購中仍需遵循競爭力原則,在保證有國產可用的基礎上,開放使用先進進口產品。


**光碟餐桌

全球糧食產量排名順序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印尼、阿根廷、俄羅斯、法國、加拿大、越南、德國。

2019年中國主糧( 稻米、小麥)6.64億噸,加上油料作物超過 7 億噸。美國糧食產量約4.4億噸,大豆等油料作物產量約1.1億噸,共計約5.5億噸。糧食產量是全球的24%。人口占全球人口22%的中國,24%的糧食產量養活22%的人口,應該說中國的糧食生產並不存在大的安全問題。印度13.2億人口,產糧才3.1億噸,人均只有235公斤。固然也够吃,但經不起任何天災人禍導致的欠收的潛在危機。

如果算人均產量,則與美國差距很大。美國人均產量超過 1 噸,中國則約半噸。所以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糧食出口國,而中國每年還要進口糧食。盡管如此,中國產糧活自己根本不是問題,人均約半噸的產量够吃。所以請不要炒作什麼中國即將糧食危機的危言聳聽了。進口量有很大一部分是大豆,為養殖畜類,提供蛋白質。

如何真正讓節約糧食成為人們的意識、理念與習慣,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市場的手段,一是法制的手段。道德勸說無效 !

前者,停止一切糧食進口,在確保不出現糧荒的前提下,人為制造糧食供應緊張。只有糧價上漲。糧食值錢了,吃一餐飯吃得人心痛,節約的意識才可能被喚醒。

後者,對餐飲業和用餐的消費者同時立法約束浪費行為。比如立法規定就餐時剩範剩菜必須吃完,不吃完就得加倍付費。同時也要求餐飲經營者在客户點餐時也要及時提醒是否够吃,未及時提醒者要加倍罰款,罰款直接從客人消費額扣除。以此鼓勵經營者和消費者在節約糧食問題上互相監督。

**中國雖然是全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第三大出口國,同食也是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之一!中國的對外糧食出口成分當中,幾乎没有玉米、小麥等出口,“第三大”的頭銜完全是靠水果以及部分耐儲蔬菜扛起來的。

我國每年被額外損耗和浪費掉的糧食總量超過3500萬噸。這是個什麼概念?這是每年糧食總產量的6%,大概是1億人的全年口糧。這些糧食足够養活整個德國,或者22個芬蘭,或者所有因飢荒造成的非洲難民。

最主要進口的糧時是大豆。當今世界主流大豆貿易分为兩種,其一為國產大豆,其二則為美國、巴西的轉基因大豆。國產大豆約2000萬噸,主要以食用加工為主,平時吃的豆腐以及黄豆就是這種。8000多萬噸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其出油率遠高於國產大豆,所以以壓榨為主,也就是各種食用油。榨完油後剩餘的豆粕,則是畜牧養殖業的主要飼料來源。

可以這麼說,中國80%的肉蛋供給量是攥在人家手上的。只要人家玩斷供,你很可能就没得肉吃!美國之所以强行壓低對中大豆出口價格( 比非洲還低),就是為了徹底控制我國養殖業供給鏈。所以才會有前些年“抵制轉基因食品”的風潮席卷全國。

美糧產量不及中國,但美國農牧產品的生產結構與我國有根本性的不同,可耕地七倍於中國,休耕地大,其農產品成本低的令人髮指。季辛吉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整各個人類。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繆 !



**三則意識形態的荒謬

谷正綱去外國,當得知出訪地給的草帽是大陸產的,也顧不上那麼多禮儀,馬上把草帽從頭上拿下扔掉,寧願曝曬烈日之下,也要彰顯反共決心,搞得地主莫名其妙。谷正綱反共是有名的,不扔草帽,大家可能敬佩其反共意志;一扔草帽,就暴露其反共超乎尋常。草帽不是中國共產黨做的,而是其大陸同胞做的,甚至可能是其貴州安順的親人做的,而其扔草帽扔的就是其父老鄉親,不是中共,反共反到自家人身上。

郝柏村接受鳳凰衛視《問答神州》欄目專訪時談起抗戰歷史,做為抗日老戰士,自然而然哼起《義勇軍進行曲》,並解釋,「那時候到處(全國各地)都會唱,全民,無論男女老幼都會唱。所以今天說把這個當做國歌,結果把這個真實的(抗戰)歷史掩埋起來了,這很矛盾。」沒想到這下子炸鍋了,引來昧於歷史的反中意識形態者一片撻伐,指責郝柏村邊拿台灣的退休金,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其實,郝柏村並不是要將《義勇軍進行曲》當作國歌來唱,只是將其當作一個談話題材,而且帶點悵然,即使這樣,他自己萬沒想到,他這位堅定反共的人,到老了會被誣為效忠中共。

民進黨內一位取得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的政治人物拋出了「屈原是楚國人不是中國人,屈原是楚獨分子」的言論,意圖借古喻今,為其是「台獨」分子,進而推論出其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找到歷史依據。忘記歷史等於背叛,但是比忘記更加可恨的,是扭曲和褻瀆。


**美國如何對待戰場逃兵 VS 降兵

在法國瓦兹·艾辛(Oise-Aisne)戰爭公墓中,至今埋藏著6253名在歐洲戰場陣亡的美軍官兵尸骸。在埋葬設計上,這些陣亡美軍被分别安置在A、B、C、D四塊區域中,並每年接受來自大洋彼岸的紀念和哀悼....

然而,鲜為人知的是在瓦兹·艾辛戰爭公墓的ABCD四個墓葬區之外,還存在一個被地圖所刻意忽略,位於邊角地帶的“E區域”。那裡,埋著94名二戰中因為“戰場逃逸”而被處死的美國軍人。

根據規定:美國國旗不得通過這個區域、他們的骸骨永遠不得遷葬回國、另外,遮些“逃兵”,都是臉朝下被埋葬的。

中國過往一直偏向拒絕接受降兵,但對逃兵一事卻頗為寬容;美軍相反,可以接受降兵,因為力有不逮、彈盡援絕何必送死,留下有生力量,他日或將再起。逃兵則是擅離職守,貪生怕死,應該嚴懲,即使死了,也要羞辱千年,沒有死者為大的說法。

短文集錦 :設計好的世界; 評價解放軍;台灣經濟躺在大陸懷裡;中美的代理人戰爭

 **這個世界,原本是已經被設計好了。

自二戰後,美國通過霸權主導全球貿易,負責印錢和探索前沿科技;西歐各國雖然實力大損,但底子還在,負責生產高精尖的機械儀器車床;日本負責半導體、汽車等重工業;四小龍和四小虎,主要承接勞力密集型產業;南美是美國的後花園,淪為產品傾銷地;加拿大提供能源,墨西哥提供毒品和偷渡劳工;中東出口石油,澳洲出口礦石,非洲出口原料;至於印度……提供IT民工。蘇聯倒下後,更是騰出一片紅色市場,這些東歐國家都進入資本主義陣營,俄羅斯也淪為「資源输出大國」。美國下的其中一步重棋,是讓中國加入WTO,負責出口初級工業產品,同時承接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這樣,大家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產業鏈,分工明確。全球經濟得以大幅增長,各國商品自由流通,歐美資本家獲得大量利潤,老百姓也享受廉價商品,發展中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後,跟著蓬勃發展,美式文化在全球流行。全世界看上去都能得利,一片繁華。但忽略了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逐利下贏者通吃,潛伏的嚴重弊端與公平性破壞。

果然,現實非常骨感。過去幾十年來,福布斯榜上的資產增幅驚人,全世界的貧富差距却越來越大,底層的人民生活水平,甚至在倒退。20200713 ,聯合國發布了《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况》提到,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飢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一千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六千萬,數字一直缓慢上升。由於疫情原因,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會新增超過1.3億人。

世界沒有照美國人的設計走,而美國的野心太大、貪欲太重,致美國的設計反噬了自己。


**交過手的外籍將領如何評價解放軍

在韓戰被志願軍抓或的第一批美國俘虜中,有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南朝鮮軍6師2團軍事顧問賴勒斯,他接受志願軍審問時感嘆:“你們的打擊好像從天而降,我一抬頭就看見你們的士兵鋪天蓋地而來,邊跑邊射擊。你們的軍隊訓練有素,戰鬥力很强,就是裝備原始落後。如果有美軍的裝備和海空軍,將會是世界無敵的一流軍隊。”假如裝備對等,結果將會怎樣?

軍旅作家張正隆就此問題採訪過不少志願軍老兵,都牛氣回答:不用對等,只要有美軍一半的海空實力,過江咱們就往南推,把“聯合國軍”、美軍推到巨濟島,推到大海裡了!

親歷朝鮮戰場、後來成為美國著名軍是歷史學家、軍事戰略磚家的貝文·亞力山大在其《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書中寫道:“最令人感到沮喪的是,紅色中國人用少得可憐的武器和令人發笑的原始補給系統,居然遏制住了擁有大量現代技術、先進工業和尖端武器的世界頭號强國。” 

在雪馬里戰鬥中被志願軍俘虜的英國軍官法勒·霍利克,後來成為北約北歐軍隊總司令,官至上將,他有句發自肺腑的話:“我當了一輩子步兵,同德國步兵、中國步兵打過仗,也看過美國步兵、蘇聯步兵打仗。德國步兵很優秀,但最優秀的我認為是中國步兵。” 


 **台灣經濟躺在大陸懷裡

儘管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考驗,台灣經濟卻更加依賴中國大陸市場。據大陸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兩岸貿易仍逆勢成長百分之七點八,成為疫情之下,大陸主要貿易夥伴中,為數不多雙邊貿易還能維持正成長的。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上半年兩岸進出口總額達到一一二六點七三億美元。其中,台灣自大陸進口成長百分之七點九,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百分之七點七,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超過五七八億美元。

台灣投審會今(2020720)日公布統計數據,陸資來台投資方面,上半年投資件數56件,減少9.6%,投資額4,955萬3,000美元,年增4%。6月,陸資投資件數為9件,增50%,投資額213萬3,000美元,下滑89%。

台資對陸投資方面,上半年核准件數245件,年減13%,投資額31億7,006萬美元,年增52%,投審會表示,成長主因是去年上半年投資額為近17年來同期間最低,基期較低所致。6月,赴陸投資件數31件,下滑6%,投資額4億9,711萬美元,成長186%。天天報導台商回流,怎麼看起來不是事實 ! 

台灣經貿對大陸的依賴度高達44.5%,年順差約1000億美元,對其他國家多是逆差,沒有大陸的順差,什麼公勞軍健保早垮了。身體緊靠著大陸,還要草螟鬥雞公,智者不為 ! 


**伊、以若開戰,將是中美在中東的代理人戰爭

現在面對制裁和疫情肆虐,伊朗這個雅利安主體國家如果亡於猶太復國主義之手,那麼伊朗再次復國的可能性將微乎其微。關於這一點,可以参考烏克蘭,作為斯拉夫人發源地的烏克蘭,現在政府的總理和總統都是猶太人,而施行的政策更是一步步在削弱當地斯拉夫人意識。兔死狐悲!即便伊朗不在乎一世的生死存亡,畢竟當年他們亡於阿拉伯大食帝國後最終也成功翻盤,但猶太復國主義是精力兩千多年的流亡,他們是不會允許雅利安人火種繼續傳承的。

現實中,伊朗從建國伊始就一直在打擊對抗以色列;歷史上,當年希特勒推行雅利安人種族優越論,並屠殺猶太人,伊朗附議。就這一點,猶太復國主義也不會放過伊朗。不管是從現實還是歷史角度,雅利安文明一直都是猶太復國主義的死敵,這是毋庸置疑的。最近,伊朗的很多敏感設施突發神秘的爆炸和火災。地球人都知道,這是伊朗遭受了來自邪惡勢力的降維式軍事打擊,而且根本没有還手之力。這背後最大的嫌疑對象就是猶太國家以色列和猶太人遙控的國家--美利堅。

伊朗雖然艱困,但精神意志強悍。以導彈打下美國RQ4無人機,創下世界首例;導彈攻擊美軍在伊拉克軍事基地,死傷嚴重,川普卻謊稱沒有,不敢反擊;以反人類罪通緝川普;扣押美國軍艦,令美軍官兵赤膊下跪甲板等,這事沒國不敢想像的羞辱。伊朗就這麼做了。現在,中國與伊朗的25年4000億合作協議,正在伊朗國會審議中,以色列已表示嚴重關切、美國則表示絕不讓中國殲10系列戰機賣到伊朗。

一旦通過,中東的局勢、軍力平衡將徹底顛覆,中國在中東這各大國試練場,將扮演舉足輕重地位,話語權大增。未來伊、以若開戰,將是中美在中東的代理人戰爭。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愛琴海的恩怨情仇

愛琴海的恩怨情仇

令人神往的愛琴海夾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那片迷人而神秘海域上點缀著2500多個島嶼,其中的2400多個屬於希臘,剩下的刨去意大利人的十多個,土耳其人到手的只有80來個。希臘的11段線話到了土耳其家門口。對於這個"分配"的結果,土耳其人埃爾多安耿耿於懷。

他的那雙欲望之眼和手無處安放,希臘的領海從北到南全都延伸在土耳其的家門口,比如距離最近的卡斯特洛里佐島,跟土耳其陸地只有兩公里距離,游個泳都能不小心進入希臘領海而遭到驅趕。想拿却拿不到,不拿又横在眼前,這太讓埃爾多安和他的支持者們難受了。

要是在過去那些野蠻好鬥的年代,美麗的愛琴海和那2400多個島嶼希臘根本守不了3年,就都落到虎視眈眈的鄰居土耳其那裡了。可是多少年過去了,這些好看的領土一直是希臘的,鐵了心要恢復奥斯曼帝國荣耀的埃爾多安一定恨的難受:這麼弱的希臘憑什麼占著那麼多的島嶼呢?

自二戰結束以後,這個世界就徹底變文明了,所有的領土都在一些强國的見證下被各種各樣的協議給固化了,如果違反協議就會有很多國家反對,随之而來的是各種制裁,嚴重一點的還會被安排軍事入侵,前後這麼折騰一下,經濟得倒退好多年。正是因為違反協議的成本太高,埃爾多安這樣的狂人也只能一忍再忍,怎麼都下不去手。

1994年《聯合國海洋公約法》正式生效,其中規定各國領海基線以外的12海里等同於自家領土;24海里以内可以執行反走私反偷渡法律;200海里以内屬於專屬經濟區,可以勘探和開發自然資源。要是希臘嚴格執行這條公約,土耳其估計能變成一個內陸國,所以這個公约土耳其至今都没有簽字。不簽字就不承認公約規定的領海範圍,土耳其也就有了一些可操作的空間。

土耳其的動作不太明顯,但是行動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蠶食”。克里米亞戰爭之後的土耳其人,俄土戰爭之後的土耳其人,歷次巴爾幹戰爭之後的土耳其人,還有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土耳其人,以及二次大戰之後一直無法加入歐盟的土耳其人,恐怕都没有放棄蠶食地中海上那些漂亮島嶼的念頭。

土耳其人需要耐心等待兩個條件:一是機會,二是領導者。假如現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這個領導者的話,那麼持續 8 年的叙利亞戰爭及其引發的難民危機就是一個機會,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强化了這個機會,過去幾年地中海不斷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讓土耳其人的想法進一步加深:難道機會真的來了?

在8月10號的一次演講中,埃爾多安用他那尖銳高亢的聲音對台下的芸芸眾生說:我們不能允許某些國家無視土耳其這樣的大國,不能允許他們把我們土耳其囚禁在海岸以内;地中海沿岸國家應該手拉手心連心,為各方利益找出一套突破的方法。這樣的演講既鼓舞人心又具有煽動性。一個世紀以來土耳其人就喜歡聽這樣的講話,更喜歡把講話精神付諸實際行動。

土耳其的實際行動是派出了石油勘測船,到愛琴海上某些島嶼的周圍忙碌,去尋找可能存在的石油和天然氣,只要一座鑽井平台随著日出從海面上升起來,一塊土耳其的領土就從那裡誕生了,這塊領土周邊的海域它也就能繼續拓展了。全程陪著土耳其勘探船的是土耳其的軍艦,勘探船開在哪兒軍艦就跟到哪兒,這些軍艦讓希臘政府很頭疼,因為土耳其勘側的地方距離希臘本島超過500公里,但是距離土耳其也就幾十公里,土耳其那邊的人員調動和補給非常方便,可是希臘人想去阻撓就特别費事了。

8月6号希臘和埃及簽署了海上邊界協議,有了這個協議,兩國以後在東地中海的資源開發就很少出現爭議了。得知這個消息的土耳其很憤怒,越俎代庖地說“希臘和埃及從來都没有海上邊界,它兩這一次弄出來的邊界位於土耳其的大陸架上,這個侵犯了我們的利益”。

希臘政府心裡很慌,雖然彼此都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土耳其的軍事實力在北約號稱第二,美國大哥它也不放在眼裡。北約內鬨怎麼辦 ? 要是擦槍走火動起手來,希臘會輸的很難看,希臘政府現在能做的就是故作鎮定,盡全力找歐盟幫忙。目前歐盟除了譴責以外,暫時没有實質性的行動,倒是自認歐盟掌門人的法國總統馬克隆,已經公開表示了對希臘的支持,同時派出更多的軍艦到東地中海幫希臘撑腰。

跟在歐盟身後支持希臘的還有以色列、埃及和美國,如果把土耳其的勘測看成是它對外擴張的開始,那麼它的擴張之路顯然充滿了艱辛,土耳其依然像一戰時期那樣被人給圍堵著,或許幾番嘗試以後,土耳其會更加堅定地擁抱俄羅斯和穆斯林世界,國家也會變得更加宗教化。歐盟和土耳其還有一個中東難民的情節---60億歐元擋住300萬難民不入歐,太小兒科了。土耳其動輒拿開放難民入歐來威脅歐盟。

土耳其越是走這條路,歐洲國家就越是怕它,彼此的對立情緒也會更濃,導致土耳其的外部環境越難,從而陷入對抗的死循環。強勢的埃爾多安一心戴著土耳其做中東“一哥”,他不喜歡也不會幹那種委曲求全低三下四的事兒,所以土耳其和歐盟的對立與衝突只會越來越多,终究有一天變成規模性衝突。法國、土耳其、希臘版三國殺,或許會在地中海激情上演,也可能只是演戲。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東羅馬帝國就是拜占庭帝國,那是希臘人非常驕傲的過去。拜占庭帝國後來被奥斯曼帝國所滅,希臘人随後被突厥人統治了400多年。在希臘人看來這是野蠻人對文明人的侵略,所以己百年來一直在反抗,哪裡有反抗哪裡就有懲罰,反抗有多久懲罰就持續多久,所以希臘對土耳其的仇恨和畏懼算是自古以來就有的。

在1853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在18世紀前後持續了241年的10次俄土戰爭中,在1912年爆發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和1913年爆發的第二次巴爾感戰爭中,在1914年爆發的第1次世界大戰中,希臘人都毫不猶豫地站在土耳其對立面作戰,而且它確實也押中了寶,迷人而神秘的愛琴海連同那2400多個島嶼就是這麼來的。

西臘與土耳其,有世仇也有新恨。前段時間埃爾多安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回清真寺,希臘和俄羅斯的抗議最大聲,其實,希臘人最想拿下的是伊斯坦堡,然後把它的名字改回“君士坦丁堡”。可是對面的土耳其人想擴大自己的領海,想擁有更多的島嶼。所以它兩之間的衝突是長期的,目前集中在油氣資源的糾紛層面,以後還將涉及到領土範疇,屆時卷入衝突的就不止是希臘和土耳其了,可能是歐盟和中東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00813的報道,希臘“利姆諾斯”號護衛艦8月12日與土耳其“凱末爾”號護衛艦在地中海東部發生碰撞,而後雙方均努力保持克制態度,避免事態擴大。估計,爾後類似這樣的衝突意外會不斷發生。

地中海東部( 愛琴海 )的國家主要包括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亞、希臘、土耳其等國。黎巴嫩不過是法國的前殖民地,如今和法國並無特殊關係。貝魯特大爆炸後,馬克龍高調操作,目的何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從側面给出了答案:“地中海東部,任何人都不要自高自大,不要再作秀了。”表面上是諷刺馬克龍作秀,内涵非常豐富。

附記 : 

20200907 現在北约内部紛紛在站隊,大量的北約國家支持希臘,表示將捍衛歐洲的主權,尤其是德國、法國更是直接譴責土耳其,力挺希臘,法國更是派遣了艦隊前往爭議海域為希臘撑腰,可以說法國這個時候很希望希臘能够頂住土耳其咄咄逼人的壓力。

法國總統馬克隆曾經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北约正在腦死亡,他說美國一直想要退出北約,同時土耳其和希臘兩各北約成員國幾乎開打,北約這樣下去,一是讓俄羅斯受益,二是讓美國坐山觀虎鬥。

此時,美國的態度就非常微妙,但是川普商人的本色開始顯現,他表示了對土耳其的支持,甚至希望土耳其多從美國進口先進武器,川普為了出口武器不惜犧牲歐洲盟友的利益。



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辜鴻銘訓斥毛姆、怒懟伊藤博文,港台廢青們好好看看!

**舉國媚外不自信的氛圍下,思念 辜鴻銘

辜鴻銘是個混血儿,1857年7月18日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他的父親辜紫雲是祖籍福建泉州惠安的華人,母親是葡萄牙人,養父母是英國人。出生、成長與歐洲的學習經歷,讓辜鸿銘獲得文、哲、理、神等13個博士學位,加上漢語,他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共計10種語言。

辜鴻銘是100多年前的人物了,很多人已不再知道他,略微知道他的,也多是些可笑的印象,比如他在民國還留著辮子、用茶壺茶杯的比喻為納妾辯護,以及牙尖嘴利,什麼人都懟都罵等等。他的形象,貼著“迂腐”、“守舊”的標籤。但是,我們真正了解辜鴻銘嗎?這些標籤,又如何能够解釋:一個中西混血兒,在中國國運衰微的年代,為何却對中華文化擁有那麼堅定的自信?

辜鴻銘自述說: 我青年時代基本上在歐洲度過,因此我剛回國時對中國的了解反不如隊歐洲的了解,但非常幸運的是,我回國後不久,就進入了當時中國的偉人、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幕府,我在那兒呆了多年。張之洞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學者,同時也是一個目光遠大的政治家。由於這種契機,使得我能够同中國最有修養的人在一起朝夕相處,從他們那兒,我才對中國文明以及東方文明的本質稍有解悟。”

傳統的科舉出身的中國古代官員如曾國藩等一樣,無論官做到多大,都特别在乎自己官員之外的另一個身份:學者。他們的最高價值追求,是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張之洞對辜鴻銘練好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學的“童子功”,起了很大作用。當然,辜鴻銘對於塑造張之洞的“洋務”形象,也起了巨大作用。

尤其是在辜鴻銘所處的年代——中國國運式微,淪落到了歷史的最低谷,任人輪番欺侮,奮起反抗則被欺侮得更厲害,建建開始不敢反抗,很多國人的心理也從“自大”過山車般地墜落為“自卑”。其實百餘年來,都有這種現象:有些出過國喝了點洋墨水的,回國後,把自己的文化踩到脚底下;有些没有出過國的,也往往一厢情願地陷入對西方的美好想象。簡而言之,中文底子没打好,對西方又一知半解的,最容易文化不自信。但是,辜鴻銘,一個精通西學的人,一個有著一半西洋血統的人,却偏偏倔强地認為:中化文化從來不低人一等!

1921 英國毛姆拜訪辜鴻銘的故事,收錄在他的訪華遊記《中國剪影》中,題為《辜鴻銘訪問記》。   毛姆寫道,他來中國時,提出想見辜鴻銘,於是相關人士給辜鴻銘寫了個條子,約辜鴻銘出來見毛姆,但如石沉大海,辜鸿铭根本不睬。毛姆只好親自寫信,要求登門拜訪,獲許后,他在客廳坐了一會兒,辜鴻銘才出來,出來就訓毛姆:“你們英國人以為中國人就是苦力或者買辦?只消招招手,我們就得來?”

此時的辜鴻銘已經64歲了,在毛姆的筆下,他是這樣的形象:“他是一個老人,身材高大,有一條灰色的小辮子,和一對亮而大的眼睛,眼下有重叠下垂的皺皮。他的牙齒折斷而變色。他身材極瘦,他那細而小的手,已經枯萎而像爪了。他的裝束很随便,身穿黑長衫,投戴一頂黑色的小鸭舌帽,衣帽都是很不宜於穿戴了的,深灰色的褲子在脚踝的地方以襪帶繫住。”但這樣一個貌似語時代脱結的老頭兒,一番話下來,却讓毛姆畢恭畢敬。《辜鴻銘訪問記》中寫道,辜鴻銘這麼教育毛姆:

“你們憑什麼理由說你們比我們好呢?你們藝術或文字比我們的優美嗎?我們的思想家不及你們的深奥嗎?我們的文化不及你們的精巧,不及你們的繁富、不及你們的細微嗎?呶,當你們穴居野處茹毛飲血的時候,我們已經是進化的人類了。你可曉得我們試過一個在世界的歷史上是唯我獨尊的實驗?我們從來不以武力管理世界,而用智慧……”

毛姆不是受虐狂,他拜訪辜鴻銘,不是為了挨這頓訓斥,而是因為彼時辜鴻銘大大有名,當年西方流傳:“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辜鴻銘當時在國外多有名?其一,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給他寫信,探討如何在物質主義大舉侵蝕的背景下,堅守中國文化所說的“道”;其二,1913年,辜鴻銘和泰戈爾一起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兩當時被譽為在西方最有名的兩位東方人;其三,林語堂來到著名的德國莱比錫大學留學時,他獨的學校必讀書目,就有辜鴻銘的作品。

辜鴻銘的“中華文化救西論”,在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他的代表作《中國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義》)中,辜鴻銘寫道:托爾斯泰就像中國的老子一樣,看到了現代文明的弊病後,認為所有的社會制度與文明均有根本性的錯誤,就想抛棄文明,去當一個隱士,但是,“同樣是看到了社會與文明造成的苦難和犧牲,孔子却認為錯誤不在於社會與文明本身,而在於這個社會與文明的發展方向上,在於人們為這個社會與文明打下了錯誤的基礎。孔子告訴中國人不要抛棄他们的文明——在一個有著真實基礎德社會與文明中,人們同樣能够過上真正的生活、過著心靈的生活。實際上孔子畢生都致力於為社會和文明規定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給它一個真實的基礎,並阻止文明的毁滅。” 

辜鴻銘認為,中國跟西方不一樣,没有西方意義上的宗教,但儒學能代替宗教感化人,“在歐洲,政治成為了一們科學,而在中國自有儒學以來,政治則成為一種宗教。”他的一些觀點,放在今天,仍然不過時。

甲午戰爭後,日本權臣伊藤博文到中國漫游,在武昌時,辜鴻銘作為張之洞的幕僚,送给伊藤一本剛出版的《論語》英譯本。伊藤嘲諷說:“聽說你精通西洋學術,難道還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於兩千多年前,却不能行於二十世紀的今天嗎?”辜鴻銘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數學家的加減乘除,在數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並不會三三得八。”伊藤一時語塞。

1924年,辜鴻銘受邀訪問日本,他在日本刊物上撰文寫道:“這養育滋潤我們的東方文明,即便不優越於西方文明,至少也不比他們低劣。我敢說這個結論的得出,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因為現代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有著貶低中國文明,而言過其實地誇大西方文明的傾向,我想在日本大概也是這樣。實際上,中日兩國的青年都是通過望遠鏡來觀察西方文明的,因而使得歐洲的一切都變得比實體偉大、卓越。而他們在觀察自身時,却將望遠鏡倒過來,這當然就把一切都看小了……”

辜鴻銘認為,日本從明治維新後迅速崛起,不是因為放棄了傳統文化,恰恰相反,是堅持了日本文化中的根本:

“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極其貧乏的小小島國,但是明治维新以來不過五十年的時間,就如蛟龍出水,迅速升騰為世界五大强國之一,整個世界都維之震驚和讚歎。然而,日本是怎樣取得上述奇迹的呢?這是很容易回答的,那就是日本人依托在東方文明優越之處的基礎上,而這種文明的精神一直為日本人如同血肉一般代代相傳。不錯,日本是採用了西方的物質文明,但是,像鐵路、飛機、軍艦等西洋諸物,充其量不過是没有生命的機器而已。如果日本人没有一個偉大的靈魂,那麼又怎麼能够極其有效地操縱這些無生命的東西呢?換言之,日本所以能有今天的强大,其原因不在於採用了鐵路、飛機、軍艦等西洋物質文明,而在於日本民族固有的偉大精神的蘇醒和發揚,這偉大精神,就來源於于古老的東方文明。說實話,如果日本人丢棄了東方文明的寶貴的神髓,那麼,日本就成不了强國。” 

“器”與“道”的關系,是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密碼。《易經》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抽象的法則規律;而器,是具體可感的物體。辜鴻銘一向認為,中國的困境,只是「器」的層面落後,中國的「道」,並不落後,中國文化推崇的「義」「禮」並重,甚至能拯救深陷於物質實利主義的西方。他在《中國人的精神》的序言中,分析了一戰期間德國軍國主義的來源:對強權的迷信和崇拜。他還預言:如果不消除這種強權崇拜,就會給德國帶來滅頂之災。果然言中。

從歐洲學成回到馬來西亞後,辜鴻銘一度在新加坡殖民地政府工作,對中華文化了解並不多,直到他碰到了一個關鍵人物:馬建忠。馬建忠也是一個學貫中西的高人,留學法國期間,曾借鑒拉丁文的語法研究古代漢語,寫出了中國第一部較系統的語法《馬氏文通》,他還是韓國國旗的設計者。馬建忠的哥哥馬相伯,是復旦大學的創辦人。

馬建忠在新加坡初遇辜鴻銘時,給他講中國的“四大發明”,獎兩千年前的“百家爭鳴”,告訴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學習了解,就得到中國去。辜鴻銘因此放棄了政府工作回到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而後傳播中國文化。

當時中國的大門不是主動打開,而是被西方列强野蠻粗暴地踢開。對於中國來說,外面是一個難以理解的世界;對於西方來說,這是一個神秘的國度,他門的眼光,是獵奇與歧視的。美國傳教士明恩溥(阿瑟·史密斯)在中國多年,曾推動將清王朝支付給美國的“庚子賠款”用來在中國興學、資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他也寫過介紹中國的《中國人的特性》一書,書中談到中國人缺乏精確習慣、好面子、不誠實等20餘條“特性”,大部分内容是貶低中國人的,但這本書對西方認識中國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就是當時民族孱弱的悲哀。誠如馬克思所言:“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必須被别人表述。”

辜鴻銘極為厭惡明恩溥此人此書,曾在多個場合批評:怎能如此肆意糟蹋中國人!他努力向世界表述真實的中國人,通過《中國人的精神》一書,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闡發中國傳統文化的永恒價值。

辜鴻銘認為,要評價一種文明,必須看它“能够生產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評那些“ 被稱作中國文明研究權威”的傳教士和漢學家們,“實際上並不真正懂得中國人和中國語言”。辜鴻銘指出:中國人的性格及其背後的中國文明有三大特徵——“深沉、博大和純樸”,還要加上“靈敏” 。

他認為:美國人博大純樸不深沉,英國人深沉淳樸不博大,德國人博大深沉不淳樸,法國人不博大不深沉不淳樸但靈敏,只有中國人全部具備。因此,中國人給人留下的總體印象是“那種難以言表的温良”,中國人身上的“獸性” ,要比西方人少得多。

他曾用毛筆來形象比喻中國心靈生活與精神文化的智慧:“中國的毛筆或許可以被視為中國人的精神象徵。用毛筆書寫繪畫非常困難,好像也不容易精確,但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得心應手,作出美妙優雅的書畫來,而用西方堅硬的鋼筆是无法獲得這種效果的。”

《中國人的精神》1915年在北京首次出版,並很快由德國學者奥斯卡·A·H·施密茨譯成德文,一時轟動西方。用今天的話來說 ,辜鴻銘是個傑出的“外宣專家”,他致力溝通中西文化並訴諸於翻譯事業,將中國經典古籍《論語》 、《中庸》、《大學》等譯成英文,同時將自己的思考,寫成一本又一本著作,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寫成,使西方人了解中國的孔孟哲學、精神道義,了解中華文化,進而尊重中華文化。在《論語》的譯序中,辜鴻銘聲稱:

“我們只想在此表達一個願望,希望那些有教養有思想的英國人在耐心讀過我們的譯作之後,能够反思一下他們對中國人已有的成見,並能因此修正謬見,改變它們對於中英兩國人民與人民、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態度。”

辜鴻銘是研究清末與民國初年思想學術不可繞過的一個人物,學者黄興濤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文版序言中寫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近代西方,特别是二十世纪前20餘年堅,論名頭之響,聲譽之隆,都没有一個中國學人可與辜鴻銘相提病論。”辜鴻銘的意義,還在於他身處那個“全盤西化”之聲甚囂塵上之時代,他發出了另一種呐喊。學者鍾兆雲給辜鴻銘作傳,書名是《辜鴻銘全傳:改變崇洋媚外的中國》。

但是,辜鴻銘又是孤獨的,清朝早已亡了,他還留著辮子,這是他的“行為藝術”,也是一個老人對於時間的倔强。他曾對毛姆說過:“你看我留著髮辮,那是一個標記,我是老大中華的末了的一個代表。”

在今天,揣摩辜鴻銘的心理,應該是孤傲、蒼涼與逆反的,他因為孤獨,甚至走向了一個極端,顯示出時人難以理解的怪異來,例如ˇ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糟粕,他也叫好。辜鴻銘有他的各種局限,今人也無法超越歷史來苛求辜鴻銘,但無法否定的是:在中華民族近代最耻辱的那段歷史上,辜鴻銘是一個對中華文化充滿强烈自信的愛國者。

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辜鴻銘那個年代的中國。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數典忘祖的台灣、香港“廢青”們,跳梁小丑而已,最終只會淪為歷史的笑柄。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玉璽造就的文化大一統;三國與曹魏、司馬;狡兔三窟的大押注

玉璽造就的文化大一統

據說1949年蔣介石來臺,就是坐艦黎玉璽上校的軍艦至基隆,當時老總統在艦上點名,第一位點艦長,黎喊玉璽在,蔣大悅,即便江山不在玉璽仍在握,正統呀。自此,就不停破格提拔,黎玉璽很快就成為海軍總司令、參謀總長一級上將。

1803年,拿破侖指著地圖說:“這裡躺著一位沉睡的巨人,讓他睡下去吧,一旦他醒來,將會震撼世界的。”

2012年,美國務卿季辛吉寫了一本書,叫《論中國》,在書中說近200年中國的衰落只是歷史上一個短暫的意外,並非常態。

這是拿破侖和季辛吉的看法,也是歐美主流思想家的看法。西方國家特别不能理解中國的存在模式,覬覦中國為何能長期存在異常的困惑。

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强大的中央帝國,但强大帝國這並不是中國的專利,因為西方也曾多次出現過不弱於中國的中央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拜占庭帝國还有奥斯曼帝國,這都是赫赫有名的超級帝國,但這些强大的帝國不分崩,就是曇花一現。哪怕是後來冒出的日不落大英帝國,後來也衰落了。世界上,没有永遠强盛的帝國,有興起就有衰落,發達幾百年後碰到幾個敗家子把祖業糟蹋光了很正常。

歐洲的帝國,完了之後就真的完了,没有一個復興過。不僅分崩離析,而且分裂後的帝國,其子民隊再度統一,恢復之前帝國的榮光興趣不大。

羅馬帝國的後人不認為自己是羅馬人,也没有恢復羅馬帝國的意願。一大半歐洲人都是羅馬帝國的後裔,但是你今天問他們有没有恢復羅馬帝國的想法,他大概會認為你是個瘋子。日耳曼民族的人只會為日耳曼民族而戰,没有興趣為羅馬帝國而戰。

整個歐洲的國家文化,基本都是以血缘關係為紐帶的,好一點的以宗教划分。每個民族都要單獨建國,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水火不容,這就是歐洲的現狀。

歐洲的分裂離心力,不是一般的强。就以日不落大英帝國為例,半個地球曾經都是英國的領土。但分崩離析后,没有人懷念大英帝國。甚至連家們口的愛爾蘭,蘇格蘭也要鬧獨立。

愛爾蘭人覺得英國剝削且殘酷鎮壓自己,只要獨立就能過上好日子。但對面的英格蘭人認為,愛爾蘭人懶惰又貧窮,是英國的累贅,把他們甩出去,英格蘭人就能過上好日子。就這樣,英國連自己家們口的愛爾蘭都没保住,硬生生的給分裂了。分裂後,愛爾蘭人覺得自己過的很幸福,英格蘭人也覺得自己過的很幸福,兩邊都絲毫没有统一的興趣。這是中國人無法理解的。

和長期分裂、短暫统一的歐洲恰恰相反,中國雖然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却是長期統一,短暫分裂。中國建立了多個朝代,時有興衰,但每一個衰落的朝代滅亡後,不管新的割據勢力是位於四川,還是湖南,都以統一全國為己任。數千年來,中國90%以上的時間都是統一的,都是一個完整的超級大帝國,凝聚力非常的强。這讓歐洲人非常不能理解,很神奇。

歐洲人不僅自己是分裂的,而且歐洲人出海殖民全球後,看到全世界都是由支離破碎的小國家组成的。哪怕是今天看起來很龐大的印度,英國殖民者來之前,也是分裂的,上百個互相割據的土邦互相混戰。

全世界曾經有很多龐大的多民族文明古國,但長期統一没有消失的,只有中國一家,成為了唯一的例外。西方的思想體系和文化體系根本無法解釋中國長期“大一統”的這一歷史事實。於是西方學者推出了這麼一種說法: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文明的衝突》,亨廷頓 ) 因為中國實際上是一個文明,所以才没有斷絕。而歐洲的帝國只是一個國家,所以終將滅亡。

中國的神奇之處,在於歷朝歷代,都任可自己是中國。當前朝衰落後,無論誰奪取了天下,都會宣撐自己繼承了前朝大統,而不是新建了一個國家。簡單的說,誰赢了,誰就是中國,誰當了皇帝,誰就是中國人。

唐朝的李世民,就是胡人血统,但得了天下之後,非要認李耳,也就是鼎鼎大名的老子當祖宗,宣稱自己是李耳的直系後裔,以此來鞏固政權。

而元朝由蒙古人建立,作為正統漢人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後,建國時頒布的第一道詔書,就是承認元朝皇帝為天命真子,是中華正统。他說"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起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海内土疆豪傑分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規矩,每一個新朝代都一定會在法理上認可前一個王朝,先確認前朝的正統性,再證明自己是前朝最合法的繼承者。如此,中國怎麼滅,這肯定滅不了啊。

為什魔歷朝歷代非要承任自己是中國,而不是另立國統。這就要說到秦始皇了。嬴政被稱之為始皇帝,那是名副其實。他統一中國的時間很短暫,秦帝國比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什麼的要短暫的多,但却留下了極其寶貴的體制遺產。

始皇帝一掃六合之後,除了車同軌、書同文之外,還有一個獨特的貢獻就是用和氏璧雕了一塊傳國玉璽,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然後說得玉璽者得天下。玉璽初始目的雖然是证明自己乃是受命於天,但間接效果是給了全中國的諸侯們確立了天下這個概念。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因為玉璽在自己手中,為了證明自己統一天下的合法性,再次把這個概念强調了幾百年。最後,全中國人都信了。漢朝末期,為什麼袁術拿了一個玉璽就敢稱帝,宣稱玉璽在手,天下我有。後來,他被諸侯合力剿滅,至少說明袁術真的相信得玉璽者得天下。

秦朝+漢朝的合力,數百年的大一統宣傳之後,真的制造出了一塊永久性的虚擬玉璽。前朝衰落後,只要誰能用事實和實力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就從道義上暫據了主動權,從而拿到那塊虚擬玉璽。然後全天下都會望風而降,傳檄而定。新皇認可這些地方投降後就會效忠自己,地方上也會認可自己投降後就會被新皇當成子民來對待,大家不會彼此猜忌。

登基之後,新皇會再度强化宣傳一波天命所歸的概念,宣布自己從法理上繼承了前朝的一切,這樣更有利于自己的統治。天下一統之後,新皇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更是要强调大一統概念。如此,天天講、日日說,科舉更把這觀念深入士子的骨隨,一代代傳遞下去。

秦朝開個好頭,後面的皇帝把這個制度嚴格遵守强化了2000多年,最終形成了中國的獨特傳統。毛澤東說:“百代都行秦政法”, 非虛言也 ! 

歐洲以血缘關系和宗教關系來做為國家的核心凝聚力,而中國則以中華文化作為國家的核心凝聚力。中國或許會短暫衰落,但永恒不滅,就是這個原因。秦帝國、漢帝國、隋唐帝國、宋帝國、元帝國、明帝國、清帝國,這本來是多個不同的强大帝國,但是在中華文化裡,他們都是中國,只不過換了個皇帝而已。

别的國家,都是崛起和衰落。但中國不一樣,中國没有崛起一說,我們一直雙自己是在復興。

没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凝聚力,有中國那麼强,一個省就堪比歐洲一個國。廣東人和湖北人,它們没辦法用方言交流,放在歐洲這根本的就是兩個民族,但在中國,他們都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歐洲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中國那麼多省份還能認可彼此,中國人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愛爾蘭就在英國邊上,大家一衣帶水當了幾百年同胞,還硬生生的分裂成了兩個國家,覺得分裂會讓自己更幸福。

如果一個國家内部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不足,那早晚會分裂。但中國却是從東北到海南,整整一個大陸的幅員内,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讓西方人感到極度不可思議。別看美國大,它是以利益為膠黏的邦聯國,各州自主性極強,一旦失去共同利益膠,很快會崩解;印度的凝聚力是印度教,各土邦其他都是獨立的;歐盟也是靠生存競爭與經濟利益而生成,僅完成貨幣統一,其他都是鬆散獨立的,大一統是鏡花水月。

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他們肯定不會認為是自己不行,而是會認為中國是個怪物。全球都是分裂的中小國家,你中國憑什麼這麼統一,大到讓人恐懼。但這就是中國的傳承,中國的文化,歷史留下的獨特遺產。 中華文化具有極高的包容性、同化力,只要認可了中華文化,那你就是中國人,不分血统,不分宗教。

這樣的强大,是永恒的强大。如果當年是由中華文明來管理大英的日不落帝國,就算衰落,也還是日不落帝國,最多換一任統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這個意思。 


**三國與曹魏、司馬

三國形成的由來 : 

1、東漢的崩潰:皇位繼承危機。起因:漢靈帝生前没有立太子 

1.1爭奪勢力:

1、 外戚:皇后或者太后的親戚,在漢靈帝年幼時把持朝政;

2、 宦官:内廷侍奉的人員,親近皇帝,成为漢靈帝奪回大權的心腹;

3、 士人:壟斷官職的世家大族,他們和宦官集團有激烈的衝突。 

1.2 漢靈帝之後的皇位之奪戰:

1、何皇后:嫡長子劉辯,得到外戚何家和士人集團,還有十常侍的支持;

2、董太后:漢靈帝喜歡另一個兒子劉協,得到宦官蹇碩和外戚董家的支持;

结局:蹇碩被除掉、董太后被逼死,劉辯繼位。 

1.3 除去宦官:

1、袁紹的士人,依附大將軍何進,希望調集軍力,解決十常侍;

2、何進接受袁绍意見,又做得大張旗鼓,致宦官有所準備;

3、十常侍殺何進,袁紹帶兵剿滅宦官集團。

結局:被征調入京的董卓,成了最大的赢家。

2、東漢滅亡的三步曲:

2.1  武降董卓主政:廢除劉辯、另立漢憲帝劉協,遷都洛陽;

2.2  袁紹等地方實力派崛起,擁兵自重,實現割劇;

2.3  曹操做大,狹天子以令諸侯,將朝廷從文到武換血成自己的手下; 

3、延缓曹操稱帝的兩次戰爭:

3.1、漢中之戰。公元217年,曹操跟劉備爭奪戰略要地漢中。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結果曹軍失敗,丢掉了漢中。之後,劉備自稱漢中王,以漢中為屏障,鞏固了他對四川的桶治。對此,曹操無可奈何。 

3.2、襄樊之戰。公元219年,關羽進攻襄陽和樊城,創造了水淹七軍的經典戰例,曹軍慘败,軍心動搖,曹操被迫親自救援前線。這次戰役,曹操心力憔悴。返回洛陽的第二年,他就病逝了。

一、司馬家族背景

地缘:公元179年,司馬懿出生於河内郡温縣。河内郡的轄區,相當於今天河南省北部的焦作、安陽一带。在漢代地理版圖中,它位於黄河以北、太行山脈以南,恰好是天下的中央,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於經常爆發戰爭,河内郡民峰彪悍,境内豪强縱橫。

由武轉文:

高祖司馬鈞:在東漢安帝時,多次参與西北方面的戰事,累積軍功,做到了征西將軍。曾祖司馬量:出任過豫章太守,也就是今天江西南昌的地方長官。祖父司馬儁:司馬氏已經是河内郡的大家族,並開始重文輕武。

父親司馬防:十分注重威儀,保持著儒者風範。二子司馬懿: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整個家族已精從武將世家,變身為儒者之家。在老家河内郡,享有很高的聲望。

二、從地方走向全國

公元208年,29歲的司馬懿進入曹操的政治團體,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從那時起直到逝世,司馬懿經歷了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個時代,成為曹魏政全的“四朝元老”。正是他的深耕,使司馬氏家族的社惠地位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曹操時代:嶄露頭角 

1.1進入曹操陣營後,司馬懿担任丞相文學掾,負責為曹操起草文疏、管理文件。司馬懿能獲得這個職位,幕後推手是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 

1.2 打造人際關系,司馬懿從結交丞相府的同事入手,結交了陽俊、崔琰等人,又和陳群還有荀彧交往甚好; 

1.3個人能力出眾,在軍司馬的職務上,司馬懿展現了卓越的判斷力。預言了襄陽戰敗,又建議固守樊城,很有遠見;

1.4 處理曹操喪事十分得宜。

2、曹丕曹睿時期:

2.1從魏王長史,成為曹魏朝廷的尚書右仆射,掌管朝廷的機密,還成了撫軍大將軍,在曹丕對東吳作戰中保障了後援;

2.2 成為顧命大臣,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死前,他安排了四位顧命大臣,輔佐兒子曹叡。這四個人是:陳群、司馬懿、曹休和曹真。這樣的安排,使司馬懿直接進入魏明帝曹叡的核心圈;

2.3 公元231年,曹叡削弱司馬懿權勢,把司馬懿派往陝西,掌管西北地區軍政,專門對忼諸葛亮。熬死諸葛亮、平定遼東,聲勢大振。

2.4公元239年,年僅三十多歲且精明的曹叡,居然比六十歲的司馬懿先走一步。從208年加盟曹魏政權,到239年曹叡逝世,司馬懿積累了三十多年的人際網絡,和魏國核心貴族聯姻,為司馬師娶夏侯尚女兒,在曹魏政權内,可謂根深葉茂,支持者眾多。

3、曹芳時期:建立司馬氏專權 

標志性事件:高平陵之變

公元249年,大將軍曹爽帶著天子曹芳離開洛陽,去魏明帝的陵墓高平陵,進行祭拜。司馬懿趁洛陽空虚,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政變的结果,司馬懿誅殺曹爽,控制了曹魏政權。世家大族與功臣集團心向司馬,不滿曹爽專政,彷彿呂氏子弟專政,被周勃、陳平政變拔去一樣。

司馬懿當政後,不顧輿論,殺掉曹爽,清除曹爽黨羽。宗室受到嚴重削弱,再也發揮不了作用了。同時,司馬懿控制住中樞機構和禁軍,將中央决策權握在手中。進而,他讓司馬氏家族的成員,占據關鍵職位,取得全國的軍政大權,把天子架空。

三、司馬氏專權:  

公元251年,司馬懿逝世,终年73歲。他的長子司馬師出任大將軍,成為司馬氏家族的新掌門。從這一年起,司馬氏家族取代曹魏宗室的步伐,逐漸加快。

1、司馬師時期:

他選拔人才、任命官員。由於曹魏政權的重要官職,都握在司馬師手上,他就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利用這個豐厚的政治資源,將官職分给功臣子弟和世家子弟。這些人的父輩還對曹魏政權感恩戴德,但到了他們這一代,官職都是司馬師給的,他們的效忠對象,也就慢慢發生了變化。

2、司馬昭時期

公元255年,司馬懿次子司馬昭,出任大將軍,成了司馬家的掌門。

弑君:高貴鄉公曹髦曾嘆" 司馬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曹髦率親兵攻打司馬昭府第,結果,兵敗被蔣聰殺。曹髦之死震驚朝野,一時間,司馬昭背負了極大的輿論壓力。朝野上下,都有了改朝換代的心理準備。但大家希望,過程是和平的,就像曹魏取代冬漢那樣,通過禪讓,而不是暴力來完成。殺死曹髦,直接違背了支持者的願望。

伐蜀:司馬昭決定,討伐蜀漢,轉移國內輿論壓力。司馬昭的想法是,消滅蜀漢政權後,自己的權威將大幅度增長,足以壓服反對勢力。

公元263年,魏國大舉進攻蜀漢。初戰告捷,司馬昭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天子的任命,當上晋公。一年後,蜀漢滅亡,司馬昭趁機接受晉王封皓。他同時追封司馬懿為晋宣王、司馬師為晉景王。從稱王到稱帝,只差一步了。

西晉建立:司馬昭死後,長子司馬炎繼任晉王。在荀勖和羊祜的協助下,司馬炎威逼魏元帝曹奐禪位,取代了曹魏政權。公元265年,司馬炎登上帝位,史稱晉武帝。西晉王朝拉開了帷幕。


 **狡兔三窟的大押注

政治大家族和你想得不一樣

古今中外都一樣,政治單一押注是極其危險的事。錯了,輕則事事被掣肘,諸事不順、官司橫生。重則,身毀家亡,從此在政治上消失。看看歷史上,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的政治大家族是如何分散押注,永保常青。

如果論其多頭下注,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莫過於諸葛家族的“龍虎狗”,卧龍諸葛亮是蜀國的丞相,諸葛瑾是吳國的丞相,諸葛誕是魏國的大將軍。兄弟們分仕三國是否刻意的安排,但肯定有默契,這是家族在亂世傳承的一種必然選擇。這多頭下注的背後,最直接的就是能够搞起家族的特有價值。

譬如夷陵之戰之前,强烈反對開戰的諸葛亮和諸葛瑾兩“鴿派”就作為劉備和孫權兩位君主之間的秘密談判通道。諸葛瑾還代表孫權以劉備集團老朋友身份寫了一封奉勸其懸勒馬的秘密信函。甚至劉備死後的吳蜀罷兵聯盟以及多次聯合北伐,也是諸葛亮和諸葛瑾(諸葛恪)家族的暗中聯絡。而名垂千古的“後出師表”,没有出現在魏蜀兩國的文獻中,却被吳國記錄了下來,大概率應該是諸葛亮通過諸葛瑾的秘密通道,給正在籌備北伐的東吳重臣們“ 展示”的一份家書。

而同樣,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掌蜀漢大權之際,曹魏一方的高級官員的諸葛璋,就像“司徒王朗”那樣奉命暗中寫信勸說諸葛亮投魏。同樣,家族之間的聯系,往往也是保存各個分支的重要手段。

譬如說諸葛瑾一支因諸葛恪的失敗被滅三族,但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喬被過繼給了諸葛亮,從而得以幸免遇難,而憑藉著“諸葛亮”孫子的身份,又被過繼回來續上了諸葛瑾一脈的香火。

同樣,諸葛誕一脈鬥爭失敗被滅族,但諸葛靚一支在吳國混了下去,等到未來西晉東渡的時候,以諸葛恢為代表,諸葛家族又再次崛起成為了與王謝相仿佛的東晉頂級家族。

而這些套路,在各個頂級家族之間都玩得很溜,譬如穎川荀氏、河内司馬氏,在袁曹之爭、曹魏代漢和司馬代魏的過程中,也都是將籌碼分散開來,兄弟們分别支持不同的利益集團。

官渡對決時,荀湛和荀彧分别是袁紹和曹操的首席謀主,曹魏代漢時,荀彧和荀攸分别支持漢、魏,司馬代魏時,司馬懿的親兄弟司馬孚却站在了魏國這邊。

所以,如果站在一個更全面的角度來看,並不存在押寶誰的可能性,很多大家族都是在多邊下注。從個人的角度可能是毁滅之災,但是從群體角度却是最優解。

不只政治家族,小國家何嘗不是時時要為選邊站隊而押注大國選舉。1948年,美國杜威和杜魯門競選總統,國民政府押注杜威,結果失敗,杜魯門獲勝。杜魯門任內對國民政府有多大的惡意報復,很難評估,心中不滿的冷笑鄙視是肯定的。但對國民政府言已是一身冷汗,可以確定的是,事後的補救肯定是事倍功半。

同樣,2016年選舉,日本押寶希拉蕊,結果失敗,事後看看安倍晉三做低服小、讓利補過,諂媚巴結的狼狽樣兒,受盡了委曲。這一次, 安倍變聰明多了,學司馬懿生病,吐血呢 ! 無法表態 !

再如站在沙特的國家角度,押注川普的薩勒曼家族能够幹掉押注希拉蕊的艾哈馬德家族,沙特依然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站在海灣國家集體的角度,押注川普的沙特能够圍剿押注希拉蕊的卡達,但海灣國家依然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甚至沙特放縱小弟阿聯酋選擇跟以色列修好,但是沙特依然自己站在反以色列的前線,也是一種多面下注,從整體的角度都是最優解。

只不過,細化到個人的層面,多面下注就是無法執行。往往會兩面挨巴掌,不討好。

譬如普京、納坦雅胡和小薩勒曼等就只能押注川普,他們都表明希望川普當選。所以接下來就必然還會有猛烈的助攻,幫助川普取得巨大的勝利。

附記 : 

20200823,特朗普最有影響力、任職時間最長的顧問凱利在推特上宣布,將於本月底離開白宫,一時震驚了整個白宫。與此同時,其老公建制派( 指華爾街、軍工集團、好萊塢、矽谷 )大佬喬治,這位反川普的"林肯計畫"組織者也宣布辭職,兩人都說要把精力放在家庭上。其實,看看夷陵之戰的諸葛亮諸葛瑾兄弟紛紛回避就會明白,這對分屬於川普鐵桿共和黨建制派的夫妻,都選擇了戰前規避,愛惜羽毛,保留青山為爾後再戰。

他俩的對立面上,玩民主黨套路的女兒在Tiktok上直播,公開懟川普,還組織參與了“拯救TikTok”的推特話題,錄製了多個嘲笑川普及TikTok“封禁令”的視頻。這一家子如諸葛三兄弟般分開站隊的騷操作,不得不慨讚嘆,人性相同,有錢有勢人家的玩法和套路如出一輒。


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美國盎格魯老白男的罪與罰 !

 美國盎格魯老白男的罪與罰 !

轉貼《天下雜誌專欄·陳文茜》—誰是美國人

「今晚最新消息,另類右派、白人種族主義大遊行!請看這個畫面:遊行群眾高喊:猶太人無法取代我們!亞洲人無法取代我們!⋯⋯西裔人無法取代我們。」

2017年8月12號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周遭發生了一起白人種族主義者與反種族主義者的群眾衝突事件,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製作一部紀錄片「分裂的國家」,一開頭引用這一段抗議畫面,稱:川普玩弄自己族群基本盤的結果,將一個美國分成兩個世界。

共和黨民調專家的評論:美國在南北戰爭、大蕭條的時候,可能更分裂:但那個時候的人們,都對未來保持希望。⋯⋯但現在,這麼巨大的鴻溝,不可能了。

人對於歷史,往往挑選著記憶,對於當代發生的事,又過度誇大。我們總以為自己經歷的是惟一,是最殘酷的,甚至是某一個特定的人造成的。

美國正式分裂成兩個社會、兩套價值:總統只為其基本盤而服務,的確從川普當選總統宣誓那一刻開始。

但川普的當選,是美國白人種族危機感的結論,而不是原因。白人的種族危機感,在過去廿年早已存在,在歐巴馬任內進入高峰,在未來三十年內,只會愈來愈強。

它不會隨著川普落選,或是任期結束而落幕。

即使拜登當選下屆美國總統,試圖在國內倡導多元價值,種族宗教和諧,拜登只是緩和了暫時的氣氛。甚至,因為川普本身可笑詭異有點丟人又無能處理COVID-19的形象,才幫助民主黨僥倖當選。一切只是偶然。

「誰是美國人?」就和當年德國問:「誰是日耳曼人?」一樣,這樣的「排斥性愛國主義」,將主導未來美國政治至少三十年以上。而且伴隨資本主義的分配不均,全球化枝幹裂解,彼此相互依存,終而取代任何民主價值,成為美國最核心的概念。

這個以白人新教為核心的價值觀,自美國立國以來即根深地固至今。只是當美國白人的人口降至60.1%:尤其七十年前美國狂喜擁抱的全球化中世界領導者的身分,全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一一瓦解。

白人的危機感,如今已是火山噴發,再也壓不住了。

金融海嘯潮退後,那些認為自己才是美國人,其他美國「公民」是威脅者的白種人,突然窺見了自己族群及宗教未來的「死亡」。三十年後,他們不再是多數人口,三十年後美國國會刻上的「In God We Trust 」,可能被要求拿下。三十年後美國總統宣誓就職儀式,可能不再對新教聖經宣誓。他們的國家將沈淪至永恆的黑暗,現在已經走在迷失的路上。

川普總統是上帝的旨意,他是帶領者,帶領美國回到當年的價值,「沒有任何人可以摧毀我們」「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一個民族正在宣告,向上帝宣誓,美利堅的豐富,不會死亡,不會毀滅,我們現在如陰影籠罩,但我們將擁抱陽光」「去xx,你的xx,混蛋x傢伙,蓋上我們的高牆」。

川普宣稱的這堵牆只在美墨邊境嗎?它更重要的是蓋在美國內部,蓋在美國與亞洲、與拉美、與羅馬天主教廷、與歐洲⋯⋯之間。

美國人對於國家認同的重要性,在不同歷史階段會不斷移動。美國富裕強盛的時候,例如二戰之後,尤其1960年代之後,次國家認同(我是紐約人、加州人、德州人)、雙重國家認同(我是德裔美國人,愛爾蘭裔美國人,希臘裔美國人),尤其跨國認同,開始和國家認同並駕其驅。

但911恐攻及金融風暴,改變了一切。2001年紐約象徵世界地標的雙子星大樓倒下,美國愛國主義佔了全面上風:再到金融海嘯,正如巴菲特的名言,潮退了,美國人發現「他們是沒有穿褲子的民族」。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內部分成兩種聲音:

1)1%VS.99%:檢討資本主義、華爾街、及貧富差距。這股力量主要是年輕世代,他們自2008年先支持黑色皮膚的歐巴馬、討厭希拉蕊:接著2016年支持Bernie Sanders:2020年力量更大,民主黨的兩個左派候選人加起來的支持度,已經遠遠超過拜登。

2)但請別忘記,希特勒是在大蕭條中崛起的政治人物,他的國家主義聲浪旗幟一出,一舉打敗了從左到右的傳統力量。美國自建國以來,歷經了南北戰爭、數次本土性金融風暴,1895年GDP首度越大英帝國,1944年美元正式成為國際貨幣、1945年成為從軍事到經濟、外交、文化⋯⋯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近三百年的風雨也好,光榮也罷,美國人的實質認同一直都停留於盎格魯-新教文化的美國信念。它包含了英語、基督教、宗教使命感,當然也隱含了對非英語、非基督教及非白人種族的排他性。

這樣的核心價值,近三百年來是區分美國人與其他族裔的主要特徵。這群「真正的美國人」害怕來自拉丁美洲與亞洲的新移民潮。

在最新完成的人口統計,美國白人只佔有60%左右。亞裔是過去十年美國境內人數成長最快的族群,總數達2280萬,比十年前多了三成。拉丁裔佔總人口18.5%,近1/5,非裔美人佔12.5%。

危機就在遠方。

同一份人口普查,16歲以下的青少年白人人口,已經跌落到青年總人口半數以下。二十五年後,美國的主要人口,不再是白人、不再是基督上帝的子民。這個時間表,幾乎和香港結束「一國兩制」的時間表差不多。香港青年世代以絕望的手段抗爭,美國的白人,尤其帶著宗教使命感,他們怎麼不會「憤而起義」?

請別搞錯,他們效忠的不是川普,而是美國的核心價值。

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杭廷頓寫了一本充滿美國危機意識的書籍:「The Challenge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在他的分析中,那些擁抱世界主義、跨國認同的美國人,多半是菁英份子。他自認是以「愛國主義」的身分寫這本書,但雖然他強調了法律、平等、自由、個人權利等價值,這些偉大價值實現的前提是:美國人應該重新承擔起復興「盎格魯—新教」文化的責任。

他的論點,我閲讀之後,莞爾一笑。

我一生從不相信愛國主義者,而他也如此坦率說出了許多美國人不敢直視的真相。他再度証明我一貫的論點,當一個人宣稱他有愛國主義者時,小心,他的思想裡,必有毒素。

杭廷頓論點最大的價值是告訴那些被洗腦的人們「美國絕不是民族大熔爐」,以及金融風暴如何加深了美國人認同的危機感。

除了和他們價值完全不同的中國在2008年崛起成第二大經濟體(其實總GDP目前只有美國的一半,人均GDP剛突破一萬美元,只有美國人均65895美元不到1/6)之外,最重要的是那群還在堅持跨國認同、全球化的,全是菁英。他們都是1%,或是替1%服務的人,他們或是窩在華爾街,把美國人的錢洗出國外,或是已把工廠外移至亞洲。接著再簡化,這些人和中國勾結,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他們合夥「殺死了美國」(Death By China)。

2020年中,美國紐約時報來到一個佛羅里達州的小村落。一個由多數退休白人組成的群村,白人在此佔98%人口,這裡也是川普的地盤。高爾夫球車是他們的標準交通工具,打高爾夫之外,喜愛高談闊論發表政治見解。

這裡的人時間一到,即回家看FOX News。他們認為「自由派思想」已經入侵美國大學校園,讓美國逐漸崩毀,社會道德徹底淪喪,你看我們以前是⋯⋯和現在相比,美國快要變成⋯⋯如羅馬帝國,毀滅了。

看起來頗有教養的他們,喊出「白人力量」,「USA!Trump」。在他們眼中,川普和美國信念是劃上等號的。

而在美國所謂「自由派」和我們這裡的意思不同,它代表「左派」,也就是:共產黨思想。

之後川普把「白人力量」「USA!Trump」的遊行活動影片擺上自己的推特,並且加了一句「感謝群村居民支持!」隔幾個小時,各方批評而至,川普刪除推文。

但真正的情緒和信念,是不會被刪除的。它只會隨著白種人愈來愈少,中國經濟一直沒有崩潰,美國的工作勢必無從增加⋯⋯所有國內、國際、及科技發展因素合起來,危機感愈演愈練。

那是一個無法阻止的Space X,墜落海底,再回收,再度發射。

川普現在似乎在全球受盡罵名,他是美國最反移民、反其他族裔、縦容白人力量的總統嗎?

當然不是。美國歷史上,簡直數不清。所以近日,雕像一個一個被拆除。

但所有的意識型態都不是砰地一聲崛起,它如火山灰火,悄悄耳語,淡淡堆起,然後才震驚了現實世界。

民族國家一直是19至20世紀核心的概念,「地球村」只是某一個西方經濟擴張最繁華時期,短暫的誤會。美國只要衰敗,它隨時要收回。

人類史上第一個提出「地球村」詞彙的是麥克魯漢(Macluhan,1962)。前所未有的科技、生產鏈改變了人類,繁榮了亞洲,榮耀了美國軟實力,但也削弱了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地位。

美國汽車必須和德國汽車、日本汽車、義大利汽車⋯⋯比技術,比價格,比造型。美國製造業必須和亞洲勤勞且聰明認份的勞工,比成本、比效率,比能力。美國在生技、人工智慧、石化產業、鋼鐵技術,⋯⋯仍然遙遙領先世界,但那不足以養活所有美國人,尤其美國白人。

當Facebook 等社群媒體出現,同溫層出現,那古老的白人力量號角,透過非社會的社群媒體凝聚,少數人獲得不成比例的聲浪,然後跌跌撞撞地又把我們打回形塑19-20世紀的民族宗教認同。

一個世紀,一場夢。

二十世紀,兩場大戰,一場冷戰。死亡近億人口。

二十一世紀,難民潮又達到二戰後最高峰?Who cares?西方誰在乎?他們不是美國人,尤其多數不是基督徒。

人類從二十世紀爬出壕溝,翻過沙包,腕上錶針,滴滴答答,歷史學家不能回答的問題,白人的力量幫你回答了。

曾經跨越冷戰的柏林圍牆倒下,它曾經帶給世人的希望,民主、自由、和平全消失了,剩下塗鴉。

只有塗鴉。

2020 變臉的年代;國間土耳其,狗中哈士奇;人體器官買賣---美軍;韜光養晦---中國的忽悠

**2020 變臉的年代

波索納羅1955年生人,2018年巴西總統大選的時候,因其犀利的語言和强硬的政策,被政治觀察家譽為“巴西特朗普”,高喊:巴西優先!讓巴西再次偉大吧!在一場競選活動中突然被“刺殺”,刀扎進波索納羅腹部,随後被立即送醫急救,入院時醫生说他“商情嚴重”,因腹部静脈破裂,腸道受損而失血過多。

這場“遇刺”基本上奠定了波索納羅的大選勝局,競爭者的其他競選活動也都一個個停止。巴西所有的媒體和原本中立選民的同情心,都聚焦到了波索納羅身上。2018年10月28日,波索納羅以55%的高票當選巴西總統,且於2019年1月1日上任。

既然是巴西特朗普,那對中政策自然是極不友好的。他在政治、經貿問題上對中國都很不友好。對中國資本大舉進入巴西非常不滿,對中國人收購“巴西礦產公司”和“巴西基礎建設公司”的做法,更是嗤之以鼻。

2003年以來,中國投資巴西總額大約在1300億美元,其中2016年中國洛钼集團,以17億美元收購了巴西一座“钼礦"。钼,在工業生產中很重要,添加於鋼材裡可以使鋼材更輕更硬,巴西的钼產量更是占到世界的85%。波索納羅說,我對我們國家珍貴的“钼礦”被中國人收購,深表遺憾,這應該由我們自己來開發的。

同樣是2016年,中國三峽集團出资14.8億美元,獲得巴西兩座最大水壩的經營權

中國海航則收購了巴西第二大飛機場的控股股權

巴西中央電力公司的“私有化計畫”一公布,中國人就積極参加

波索納羅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我們必須要小心中國,中國不是在買巴西的產品,而是要買下整個巴西,這是中國對巴西的經濟侵略!

波索納羅雖然不喜歡中國,但却深得中國傳統藝術“變臉”的精髓,變得是又快又狠,在短短幾個月裡,他就從一個最反華的巴西特朗普,變成了國際上“新親中派”的代表人物。發生了麼事 ! 

兩件事 : 

1. 之前左派政府執政,給人民發放的福利過高,嚴重拖累政府预算。所以波索納羅上台後,為了減少政府赤字,開始大砍社會福利,其中就包括事關民生的教育經費,憤怒的人民走上街頭,抗議波索納羅,並將其比喻為吸人民血的魔鬼。随著反對聲浪越來越大,波索納羅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是政府没錢,赤字高漲,又該怎麼辦?此時,中美貿易戰幫了他。中國暫停採購美國農產品及能源產品,轉而向巴西購買。這對他的執政危機來說,可謂是天大利多,政府赤字得到填補,經濟回暖,極大緩解了内部示威抗議的壓力。波索納羅雖然親美,但在現實利益面前也只好低頭。

中國一直是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國,2018年中國占到巴西貿易總額的26.7% ,占比將近三成。而同年,美國與巴西的貿易額,僅佔總額的12%。2019年,光是上半年的1-6月,中國占巴西的貿易額就達到了巴西總貿易額的27.6%。巴西35%大豆、24%原油、21%礦時賣給中國。至此,波索納羅的“對中態度”猛然來了個180度華麗轉變。原本大選前的反華候選人,成了大選後的親華總統。

2. 突發在亞馬遜的大火。地球之肺的大火今年特别猛烈的主因是:波索納羅大幅削弱對於雨林的保護預算,同時他還大力支持農民繼續採用“刀耕火種”的方式清理土地,加速了森林砍伐面積。大火燒毁了巴西在國際上的形象,燒斷了巴西和國際間的關系,形成孤立。歐盟、德、法譴責尤重,歐盟還加碼威脅說:如果巴西不能處理亞馬遜大火,那巴西和歐盟要簽訂的《共同自由市場協議》就簽不成了。

大火燒的波索納羅成為國際上的孤家寡人,而在這時,向他伸出援手的依舊是中國。中國首先公開支持巴西對亞馬遜雨林的主權問題,同時也打算進一步加强與巴西的經貿關系,加大購買巴西的鐵礦石。中國的態度很明白,你和歐盟鬧翻了,還有中國市場。中國先後兩次在波索納羅面臨政治危機時伸出援手,讓波索納羅深表感激,他在随後的一場峰會上大力的感謝中國,他說 : "中國對於我們的公開支持,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我們和中國的關系,不是金錢關系。中國對巴西的支持,意義非常重大"。

2019年10月25日,巴西總訪問北京,正式開始了對於中國的國事訪問。此時的中國,是波索納羅眼中最值得合作的朋友,是最需要加深戰略關系的伙伴。拜求中國加大對巴西的投資。若不是精神分裂,就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啊。

當今世界的一個趨勢是,随著保護主義和孤立主意的抬頭,各國家間維持關系的法寶,都逐漸朝單純的利益靠攏。各個國家間的關系都變得更加脆弱,今天你有利益,你就是我的兄弟,明天你對我没用了,我反手就是給你一巴掌。即便是美國和歐盟,美國和日本,這些我們過去認為無可動摇的盟友關系,在今天也都變了。誰都可以是朋友,誰都能成為敵人,國際社會關系越來越不穩定,變臉秀頻仍,也為整個世界的動盪,埋下隱患。

受新冠疫情肆虐的巴西,接受中國開發的疫苗到巴西災區做第三期臨床實驗( 雙盲測 ),並與中國簽訂協議,一旦開發成功,巴西能成為轉讓生產的第一批優先使用國家。對待這類國家,就要胡蘿蔔與大棒交互運用,讓它在危急時感覺有靠山、甜頭,在它得意張揚時,狠狠打下,讓它感到徹心刺骨的痛。

其實變臉的不只巴西的波索納羅,看看澳洲總理莫禮遜不也是一樣。他們會不停的反反覆覆,唯利是圖,持續不斷變臉,想淨拿好處,但他們會像吸大煙一樣,不自覺的越陷越深,被中國經濟捆綁成為附庸。


**泛突厥和新奥斯曼主義

【泛突厥主義和新奥斯曼主義看起來很像,但是實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泛突厥主義强調的是突厥人身份,偏重於種族問題,而新奥斯曼主義强調的是奥斯曼帝國,偏向於民族問題。泛突厥派的主張是突厥人的聯合,而新奥斯曼主義則是整個帝國民族的土耳其化,因為土耳其是整個奥斯曼帝國的基石,奥斯曼主義的目的,是讓帝國各族人民喪失其民族身份,完成奥斯曼化,少數族群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但不能保持自己的語言。

以目前的情况看,泛突厥主義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土耳其國力有限,指望控制整個中亞乃至影響到中國,正面與俄羅斯和中國相撞,這不是今天土耳其的國力能承受的起的,而且泛突厥主義實質上有很强的國際主義色彩,指望不同國家的聯合,這和現在民族主義思潮回流是相悖的。

而新奥斯曼主義就不一樣,過去奥斯曼帝國控制下的領土,今天基本上都是小國或者中等國家,實力不强,外加正發黨執政這麼多年,宗教主義一直在回潮,本土化的伊斯蘭主義者更傾向於從土耳其的主體性視角看待國際關系。

非常蝙蝠的土耳其

俄羅斯最投大的問題就是北約東擴,這也是美國頂在俄羅斯脖子上的一把尖刀。如果俄羅斯利用土耳其出兵利比亞的契機,離間了美土關系,那麼北约就可能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分裂,不排除土耳其退出北約的可能。

而只要土耳其退出了北約(這就是為什麼土耳其出兵利比亞可以與英國脫歐相提並論的原因),那麼美國苦心積慮三十多年策划的北約東擴,就將徹底失去意義,因為有了土耳其這個蝙蝠盟友,俄羅斯向南可以自由進出地中海,在北邊可以通過北溪線與德國和歐洲暗通款曲,而在東方則可以與東方大國背靠背。這樣一來,美國對俄羅斯的封殺和圍堵就失去了意義。一句話,一個土耳其抵得上北約東擴的波蘭、立陶宛等小國加起來的總和。

即使土耳其不退出北约,只要土耳其軍隊在利比亞打響戰爭,那麼土耳其與以色列、希臘、埃及、美國和歐盟的矛盾就不可調和,留在北約也會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這對俄羅斯更有利。

目前的土耳其和美國關系頗為緊張,如今美國國防部開始正式討論要把部署在土耳其的五十枚核武器運到意大利 。為此,意大利民眾正在抗議。

埃爾多安在購買第一批S400之後,緊接著又宣布要購買第二批及俄羅斯戰機的意願,更讓美國人冒火的是埃爾多安還拿S400和美國的F16戰機搞對抗演練,並對美俄雙方都提交對抗數據。要知道,如今在世界各大地區,美國的F16,F15等第四代戰機還是空戰的主力軍。美國的F22不對外賣,F35交貨時間很長。而S400防空系統却早已經成批量的開始外賣。土耳其這一招,讓美國損失慘重。最起碼印度是不會再購買F16的生產線了,要知道,如果F16被S400吃得死死的,那印度擁有F16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前幾天,土耳其甚至把手伸進了地中海對面的利比亞。這讓北非老大埃及非常惱火,看樣子,如果埃爾多安一意孤行的話,埃及和土耳其這兩個地區大佬之間恐怕就會爆發一場爭奪寶座的衝突。真是"國間土耳其,狗中哈士奇" 。

**一般西方資本主義人的心態很矛盾。在政治上,他們想要保持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傲慢與自我優越感,還想以“高高在上”的視角俯視和批判中國,所以一旦出現類似香港這樣的熱門話題,他們就會立刻“順桿爬”以刷出自己的存在感。而在經濟上,他們又無法忽視自己逐漸乾扁的口袋,想要搭上中國的這趟騰飛的高速列車,以不斷刺激發展本國經濟。

二戰時期的意大利就是一副“小人嘴臉”,想要抱緊法西斯德國的大腿而從中獲利,但當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却是各種投降,被很多人調侃為法西斯盟軍的“豬隊友”,對德國喊得最多的就是“大哥,救我……” 。没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些意大利人依然難改“趁機撈一把”的小人本性。意大利剛卑微吃下吃下中國給的一口熱乎飯,這個意大利民粹政府就開始“放下筷子罵娘”,真是吃相難看、丑態畢露。

**早該發脾氣了 !

毒品犯罪活動能在菲律賓扎根多年,屢禁不止,要說没有菲政府内部人员参與其中誰都不信。據菲律賓缉毒署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已有5000多名毒販被擊斃,將近17萬毒販被抓,而在這17萬毒販中有600多人是政府官員。

菲律賓參議員、前司法部長德·利馬因涉嫌長期参與毒品交易被逮捕,且不得保釋。引來美國國會立法干涉。

老杜怒了,第一時間對美國作出報復性反制措施:

1、禁止美國參議員帕特里克·莱希和理查德·德斌入境菲律賓;

2、對美國發出警告:菲律賓可能會取消美國公民入境30天免簽的待遇;

3、正式拒絕訪問美國的邀請;

美國川普政府多次邀請老杜訪美,但老杜就是不去,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美國太遠了,我没錢去;美國太冷了,我不習慣;去美國我不喜歡做長途飛機....,現在正式拒絕。

杜特蒂是明白人,因為道理很簡單,若中美在南海爆發軍事冲突,菲律賓可能成為中美的直接戰場,到那時倒霉的是誰?肯定還是菲律賓。杜特蒂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他上任後立刻調整了ˇ對華和對美策略。對美,疏遠;對華,親近。最終的結果是,中美在南海實現了平衡,美國成了南海的“過客”,菲律賓則得到了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惠。

**中國拒絕參與美蘇軍控談判最關鍵的一點,美國人替我們說了,那是2017年時任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說的,“如果中國是《中導條約》締結方的話,中國近95%的導彈力量將違反該條約。” 看,美國人的目的是要中國自縛手腳、自廢武功。

所以啊!美國人壞吧!一旦中國的中程陸機導彈被限制了,我們戰略對抗的能力,基本上就没了!

**鑒於日本的崛起,很多人覺得當時如果清朝和英國簽了約,然後學習日本忍黑船之辱,奮發圖强,這樣清朝是有可能完全改便命運的,這種說法完全是不靠譜的。

英國和清朝之間的矛盾在於貿易逆差,這是根本原因,日本和美國没有那麼大的貿易逆差,因此只要對於美國來說,就是找了個落脚點而已,各國對於日本也没有那麼大的貿易需求,畢竟日本很小。

所以當時帝國主義所有的眼睛都盯在中國身上,日本當時的外交環境是相當寬鬆的,對於歐洲列强來說,日本這個市場,有最好,没有也無所謂,人口和財富都比清朝差得遠,何必費心費力?

這一點我們回看21世紀中國的崛起,中國崛起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中國有一個寬鬆的外交環境,連布里辛斯基這個人眼睛都一直盯著俄羅斯而不是中國,外加上911,美國人的精力基本上都被本拉登牽走了。

很多人責怪普京,為什麼俄羅斯在21世紀後没有能够更快的發展------外交還境太惡劣了,小布希和普京關系算是很不錯了,結果小布希直接廢除《反導條約》,且告訴普京,說要在波蘭和捷克建設反導體系,理由居然是防禦伊朗的導彈。小布希擺明就是侮辱普京的智商。

**持劍行商  

用軍事力量保障企業海外投資,商旅航道安全

近十年中國在世界上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商業失敗,兩次都在非洲,一次是利比亞,中國在利比亞投資數百億美元,美國、法國等北約國家一陣狂轟濫炸,不僅摧毁了卡扎菲政權,而且摧毁了中國在利比亞的商業利益,中國損失十分慘重。一次是在蘇丹,由於蘇丹有大量能源資源,中國投資巨大,美國不甘心讓中國獲得利益,策動了蘇丹内戰,最後蘇丹陷入分裂,能源蕴藏量豐富的南蘇丹被分裂出去,中國損失慘重。

中國在中東堅持“不尋找代理人,不搞適力範圍,不填補權力真空”三不原則,在中東海域的活動主要就是防海盗,為地區安全提供公共產品。

**營造寬鬆外交環境

鑒於日本的崛起,很多人覺得當時如果清朝和英國簽了約,然後學習日本忍黑船之辱,奮發圖强,這樣清朝是有可能完全改便命運的,這種說法完全是不靠譜的。

英國和清朝之間的矛盾在於貿易逆差,這是根本原因,日本和美國没有那麼大的貿易逆差,因此只要對於美國來說,就是找了個落脚點而已,各國對於日本也没有那麼大的貿易需求,畢竟日本很小。

所以當時帝國主義所有的眼睛都盯在中國身上,日本當時的外交環境是相當寬鬆的,對於歐洲列强來說,日本這個市場,有最好,没有也無所謂,人口和財富都比清朝差得遠,何必費心費力?

這一點我們回看21世紀中國的崛起,中國崛起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中國有一個寬鬆的外交環境,連布里辛斯基這個人眼睛都一直盯著俄羅斯而不是中國,外加上911,美國人的精力基本上都被本拉登牽走了。

很多人責怪普京,為什麼俄羅斯在21世紀後没有能够更快的發展------外交還境太惡劣了,小布希和普京關系算是很不錯了,結果小布希直接廢除《反導條約》,且告訴普京,說要在波蘭和捷克建設反導體系,理由居然是防禦伊朗的導彈。小布希擺明就是侮辱普京的智商。

韜光養晦---中國的忽悠

中國經濟崛起的烟霧彈,這個烟幕彈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外國戰略代理人章家敦為中國製造的,他不知疲倦地日復一日地告訴美國人,中國將很快崩潰,無需担心它的崛起。在他努力製造經濟烟幕的同時,中國成功地壓制住了經濟指標,尤其是GDP規模和人均GDP。( 中國GDP被嚴重低估)

2005年,中國人均GDP為1500美元,GDP約為 2 萬億美元。當時,中國領導人自信地宣布,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國内生產總值達到4 萬億美元。這一忽悠使美國人鬆了一口氣:中國要花上一個世紀才能趕上我和我們的五眼伙伴……耶! 考慮到這一點,美國決定重點制裁俄羅斯,遏制羅歐盟的增長,並控制中東。

從2000年到2012年讀有關中國的世界新聞,會發現有成千上萬篇關於腐敗、丑聞、經濟危機、股市危機、鬼城的文章。然而,中國當局從未試圖消除人們的疑慮,無論是假新聞還是假新聞,都在製造“互聯網烟幕”……

温總理2009年給奥巴馬一個驚人的數字,中國的失業人數達到了2000萬。讓美國人相信,美國根本不需要多做什麼,中國很快就會分崩離析。果然,國務卿希拉蕊中標,跟著唱衰中國。

最後的烟幕是地緣政治,反應式的被動外交。雖然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但它極少像安理會其他成員國那樣行使否決權,而是與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東盟+1,2,3等國家悄然結成同盟和朋友圈。

軍事、經濟、互聯網和地缘政治烟幕的結合,導致美國在1990年至2014年的過去24年裡放鬆了對中國的警惕,【外在寬鬆,給了中國寶貴的時間和空間】,讓中國在新的領導人上台後不再能够隱藏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實現了和平發展。

就這樣,兔子在老鷹的注視下變成了大象。再也韜晦不得,就要有所作為得主動式外交,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等式典型代表。

**克拉運河的忽悠。20年前,中國倡議在泰國開鑿克拉克運河是一政治作為,其目的在激活東盟分化,如此,美國就難以主導,中國插手的機會就來了。開運和投資巨大,費時甚長,可供節省運費有限。在運輸安全上,這筆巨資不如投建多艘軍艦來維護運輸安全。

**誰是武統論的國際「炒」家---美國的陰謀

對美台來說,認為兩岸「武統」的發動者肯定是中共。然而,在背地裏真正的「炒」家,恐怕另有其人。

放眼美國在國際的操作,利用武力、軍事言論,對一地進行分化並汲取政治利益,是常用的手段。以被稱為「火藥庫」的中東地區為例,因當地具備石油利益,也是大國博弈的熱門地帶。美國利用其複雜的民族關係操作矛盾,一方面對當地輸出軍火取得經濟利益,一方面實現壓制對手國的目標,取得政治利益。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美國在背後支持克里米亞脫離俄羅斯獨立,除了向烏克蘭輸出軍火之外,也透過經濟制裁給予俄羅斯壓力,這場戰事讓美俄爭鬥白熱化,俄羅斯最後動用軍事處理。

在中美角力日益顯著的今日,海內外不少輿論認為台灣可能會淪為「克里米亞第二」。如2018年4月英國《衛報》刊出文章《中國會把台灣變成下一個克里米亞嗎?》即認為中共會如同普京動用武力收復克里米亞一樣收復台灣,也加深了台灣社會對於武統的疑慮。

儘管台灣與克里米亞背景不同,難以相提並論,但美國在當地矛盾中扮演的推手角色,台灣是應該觀察注意的。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2019年12月2日在華盛頓的一場交流對話上,表示兩岸要和平統一不可能,並提醒各方要進行軍事準備。看見了麼,美國才是最大的"武統"推手。果然,台美間的攻擊性武器交易,大幅增加。這是要台灣去當橋頭堡,砲灰。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世界真相就是一部分人的生存和發展,總要伴随著一部分人的犧牲,因為資源的固定有限。

如果公平競爭,後發的落後國家是没有活路的。因為自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殖民掠奪之後,歐美資本主義其實已經斷絕了其他99%文明的活路。他們靠屠殺、種族滅絕、掠奪、戰爭紅利完成了原始積累,所以他們可以靠雄厚的資本發展工業,搞技術革命,搞社會改革,給自己的民眾以高福利。而其他文明,早已成了他們的原料產地、奴隸作坊、子宫、和垃圾場。

後發國家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出賣本國主權,讓他國駐軍,甚至被操控内政外交,換取宗主國的信任和支持,獲得貸款,得到一部分技術轉移,如日本、韓國、台灣;第二個辦法,就是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是没有辦法的辦法,大國是不可能成為附庸的,人家也不信任,你又不肯被肢解,又不肯成為殖民地,那麼你只能是敵人和對手。它不會給你任何支持,甚至還會對你進行技術封鎖、貿易制裁。

在這情況下,要獨立自主搞工業化、科技創新、勞動力培訊教育,都是需要錢的,需要密集海量的資本。没有錢,怎麼辦?只能靠自己人割肉出血幹髒活兒、累活兒,犧牲環境等來完成原始積累了。

有一句話 :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短期的“仁政”,換不來絕大多數人的幸福;轟轟烈烈的事業,也伴随著幾代人的犧牲。後人評說的時候,只記得“偉大”,或者只記得“殘酷”,都是片面的。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世界的真相,坦然面對。並脚踏實地,艱苦奮鬥,選擇正確的道路,去一步一步改變世界,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讓理想通過自己而實現。

**政治的本質是槍桿子裡出政權;金融的本質、人民幣國際化的本質,是槍桿子里出信用、出資本、出秩序!

資本永遠選擇勝利者。不被資本打敗,就是資本的“朋友”。資本就是這樣,誰頂得住,它就不惹誰,它需要的永遠是弱者。資本如此,國際社會何嘗不是如此!

**目前,中國與俄羅斯、伊朗協作,建立穩固聯盟,再拉攏土耳其,不僅可以有效防止美國死灰復燃,還能防止失去美國壓制的歐洲衝進中東搶奪貨幣霸權。

同時,中國主導下的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因為經濟實力不足,根本没能力穿上貨幣霸權這套神級裝備,且三方是相互鉗制的關系:土耳其雖然有控制四海之地潛力,但能源管線却捏在俄羅斯和伊朗手裡;俄羅斯雖然有能源,但是向歐洲突破的海上通道和陸地通道却捏在土耳其和伊朗手裡;伊朗雖然有油氣資源和通道,但是去歐洲的通道却捏在俄羅斯和土耳其手裡。中國與三方同時結盟,以一帶一路將四方利益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則四方利益共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布里津斯基早就警告美國,不要讓中俄伊朗三國聯手,現在連土耳其都可能會加入,這將對美國全球戰略造成重大衝擊。

**蘇聯解體後,印度欠接手的俄羅斯110億美元債務,當時盧布狂貶,印度落井下石,趁機强行用盧布還債,最後實際用約300萬美元還掉了這110 億美元的債務。 

但毛熊可不是好惹的,有仇報仇,90年代末期,印度又開始向俄羅斯購買武器。結果,俄羅斯給印度下了套,從改裝、升級、零配件等各方面猛坑印度,印度只有哭著去找其它國家買點武器來壓價,這就是印度武器今天“萬國造”的來源。

**人體器官買賣---流著鮮血的恐怖藍海市場---血手,又是美國

歐洲情報機構秘密報告披露,美國軍醫在伊拉克的死者和傷員身上截取人體器官進行販賣。美國軍醫組成的縱隊,緊隨在每一次軍事行動的美軍後面,在軍事行凍結束以後,立即進入戰場,從那些剛剛死亡的人身上尋找可以移植的人體器官,甚至重傷的人也不放過。人體器官販賣到西方後,利潤可達幾十倍。

由英國軍情局一手建立的白頭盔組織,在叙利亞以人權救援組織的名義制造虚假的化武襲擊證據,最終使美英獲得了莫須有的理由强行發動戰爭,空襲叙利亞。

在戰爭中,白頭盔組織和相關戰地醫院,利用隊叙利亞反對派的救護機會,趁機對陣亡者和受傷未死者禁行人體器官摘除,就地為國際跨國資本的億萬富豪進行更換器官移植手術。年輕力壯的器官是億萬富豪的最愛,畢竟衰老的器官普遍存在病變。如此駭人聽聞的慘劇,難以想象國際跨郭資本已經邪恶到什麼程度。

人類文明原本就包含死亡文化,能够平静地接受死亡,是人類的幸福。如今,億萬富豪不斷依靠更換器官追求永續存活,這將是人類互相毁滅並走向最終滅亡的一個誘因。例如,2017年3月20日,美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家族現任族長大衛·洛克菲勒去世,享年101歲。大衛生前是世界上最高齡的大富豪,在99歲的時候成功移植了第六顆心臟。不禁要問,器官從哪來的 ? 為什麼他能先後換 6 次之多 ?若是財富,那麼就表示有市場供應。市場的貨源又從哪裡來 ? 器官移植存在很高的機率發生排斥反應,事前的選型配對需要相當的樣本量以供選擇,這是世界性的難题!正因如此,才會有各種為逐利的人口販賣和失踪事件發生。

世界最大的人體器官交易黑市網絡,是美國軍方構建和經營的。在美國人體器官交易網絡的訂單,需要美國駐叙利亞、利比亞、阿富汗的軍對控制當地黑幫物色供體,再由美軍提供交通工具運往美墨邊境,在邊境當地的醫院完成器官交易。

在美國地下交易市場,人體每個器官都有明碼標價。一個卵子捐贈者可獲得平均6000美元,售價高達10000美元。幹细胞移植手術價格可達80萬美元,骨髓捐贈者只獲得大約3000美元。最需要的移植器官是腎臟,在美國高達262000美元,腎源的等待時間平均約680天,手術價格大約40萬美元。心臟價格為28萬美元,心臟移植的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手術,價格最高達150萬美元,移植的器官很少能够持續 8年以上。肺是最脆弱的器官,捐獻者去世幾個小時後,它們就不工作了。因此需要極强的時效性,甚至不排除活體摘除,所以價格很高,帶氣管的兩個肺高達50萬美元,移植手術非常複雜杂,整體價格高達120萬美元。最貴的是人體皮膚,一英寸10美元,經過加工後製成人工真皮,主要用於各類整形手術。

去年甚為熱賣的一本書" 改變未來的秘密交易",就提到人體基因改造與器官移植。原來此行業早已成為美軍與黑社會留守建構成市場,明碼標價,只是似乎只針對富豪級人士,一般人無緣、也沒能力問津,只能哀嘆" 人權 "是假的。太可怕嘞!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大外交》;美國的傳統文化是什麼--“掠奪”和“暴力”;美國體內長腫瘤了

 《大外交》一書的作者是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

外交四原則:

國家利益至上原則、勢力均衡原則、大國協調原則,集體安全原則。

優先關系:在這四條原則中,最核心的是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其餘三個原則,都是為了為護國家利益,才衍生出來的。 

國家利益至上原則:

誕生:三十年戰爭--歐洲列強爭霸戰 1618~1648,主權國家雛型誕生。

人物:法國黎賽留樞機主教,結合伊斯蘭教奧斯曼帝國,把原本宗教屬性的戰爭轉變為反同為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國家利益之戰。

標誌事件:威斯特伐利亞和會---國家主權神聖不可侵犯。

突破點:國家主權得到確認,國家間外交出現,宗教和貴族關系的考慮,讓位於國家利益。法國與哈布斯堡的爭霸。

結果:法國成為歐陸強權 

勢力均衡原則:

誕生:遏制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太陽王的戰爭

人物:英國國王威廉三世

標誌性事件:九年戰爭

突破點:歐洲各國之間,一旦力量對比發生有利於某一個國家的變化,其他國家就立刻把自己的力量投到另外一側,以此維護大國之間的力量均衡;就像天平失衡時,向輕的那一側投入砝碼,平衡就會重新恢復。

結果:18世紀“外交革命”後,英法爭霸百年  

大國協調原則:

誕生:拿破侖戰爭

人物:梅特涅

標誌事件:維也納會義

突破點:恢復法國大革命前的局面,在外交上遇到事情,由幾個正统的王朝商量著來,奥地利、俄羅斯、英國、普鲁士四國同盟,把外交从談判桌和戰場上,搬到了皇上、大臣們的密室中,大家不需要實際下注,只需要在紙面上亮明自己的力量和訴求,地盤和利益根據各自權力的大小有序分配,誰也不要有非分之想,這樣就没有必要非得兵戎相見了。

結果:歐洲百年和平,啟發了後來的國聯和聯合國組織

集體安全原則:

誕生:二戰趨於尾聲

人物:羅斯福

標誌事件:雅爾達會議

突破點:集體安全體系的参與者,對破壞和平的行為,看作對所有國家共同的挑戰,所有國家,對違反安全原則的侵略國,進行集體制裁,以此保障所有國家的生存,維持國際和平及秩序,美蘇英中四大國做國際警察,國際上出了什麼問題由這四國商量著來,談妥了,由四大國的武裝力量負責統一執法,位國際社會提供集體安全。

結果:安理會誕生,世界總體和平維持至今。1990海灣戰爭是典型事例。 

歷史上外交原則失效的原因:

1、大國自我膨脹,讓外交成為國家間爭霸的工具,最後,戰爭就成了唯一的外交手段;如德國。

2、外交被理想主義的原則束縛了手脚,主導外交原則的大國,不敢使用戰爭威脅、經濟制裁等等手段,治服那些挑衅了原則底線、甚至跑出籠子的國家,结果,原則顏面掃地,俱樂部關門大吉。 

案例:

大國膨脹:德國

威廉二世破壞俾斯麥的三皇(德奧餓)同盟,與英國爭霸,在喪失外交優勢的情况下,最終引來德奧對抗英法俄協約的一戰。 

道義高於力量:美國的民族自決

一戰後,威爾遜的國聯用自由民主的方式處理外交,結果没辦法限制法西斯國家如日、義、德紛紛退出的侵略,( 一戰,德國投降,部分原因是德國相信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原則,結果,德國被出賣了。德國人遂選擇了希特勒 ) 最終在二戰中失去了作用。

* 21事紀的大國膨脹是美國。大國本來就是原則條約的制定者與破壞者。例如,自己不加入還楊國際法公約,卻頻頻以該法要求中國遵守;二戰後的國際政治環境、金融規則等都是由美國領導下制定的,當環境改變,不利於美國,美國就退約、退群,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事後會衍發出無限多的衝突與騷亂。


**美國的傳統文化是什麼?“掠奪”和“暴力”

從美國人踏上美洲大陸開始,就是以侵略、殺戮和掠奪起家的。所以,美國的國家文化基因就是“掠奪”和“暴力”。

美國在1783年獨立後,開展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西進運動,通過屠殺,搶占印第安人的土地,來完成“天賦使命”(Manifest Destiny),其領土逐漸從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西進運動是美國時現大國夢的領土擴張史,也是北美野牛和印第安人的“血淚苦難史”。

美國的星條旗上,有50顆小五角星,這50顆小星,幾乎每顆星都記錄著美國巧取豪奪的歷史。

說巧取,是因為美國確實有不少州是通過交易獲得的,比如1917年,2500萬美元從丹麥手中得到維京群島。1876年,用720萬美元,從俄國手中買得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

說豪奪,是因為有不少地方是通過胡蘿蔔加大棒,在威逼利誘中成交的。如 1853年 1000萬美元從墨西哥“購買”了亞利桑那州南部希拉河流域;1903年 1500萬美元從法國手中“購得”路易斯安那面積約215萬平方公里;1810年侵占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達的西部,1919年500萬美元將東佛羅里達强行購買等等。當然也有許多國土,直接通過戰爭獲得。如1846~1848年對墨西哥發動侵略戰爭,墨西哥正式割讓格蘭得河以北的墨西哥全部領土,包括了今天的加里福尼亞,内華達、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四州以及科羅拉多和懷俄明州的一部分。

美國國旗曾修改28次,大多數是只增加星數,最後一次是在1960年修改的,因為1959年併入了夏威夷州。這就意味著,美國的國土擴張從未停止,在短短一百多年間,國土面積擴大到獨立初期的3倍多。

這樣看來,川普有意購買格陵蘭島( 221萬平方公里 ),要將美國國旗旗上的五角星增加到51個,還真的有歷史依據,而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心血來潮。

那麼,美國文化基礎之上的政治,又是什麼政治呢?

是資本主義化的財團政治 !——誰的勢力强誰就當選。

是資本財團的利益政治 !——選舉獲勝的目的是為了本財團獲取更大的利益;因此,美國的政治,實際上是被跨國財團、軍火商和軍工複合為核心的資本大鳄控制的政治勢力,甚至為了軍火貿易不惜頻頻發動戰爭的政治 !

是資本主義的忽悠政治 !

一切為了忽悠選民拿到選票成功當選的政治 ! 是為了落實競選承諾,“看情况而定”的投機政治?。

看,川普和希拉蕊在電視辯論中甚至說了這麼一句話:

“所有政客都是資本家的狗,希拉蕊收過我的錢所以要給我幹事,在場這些和我辯論的人,幾個没收過我的錢? ” 當時全場都傻眼了。川普戳破了這層紙 。


**美國體內長腫瘤了,可病灶就長在醫療體系上!

2019年,美國聯邦政府的才政開支一共有4.407萬億美元,其中有兩項支出是最大的部分。這也是造成美國日趨衰弱的核心原因,一班認為的過度擴張與窮兵黷武軍費開支,只是表象原因。

其一是退休人員的社會安全保險(Social Security)1.046萬億美元,占財政總支出的23.73%;

其二的是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項目,合計是1.037萬億美元,占聯邦財政總支出的23.53%,未來成長趨勢最大,啃噬美國這棵參天大樹。

這兩部分消費力進入市場後,都會有一大部分成為國際貿易的需求端,成為推動國際貿易的核心力量。從今天的中國和印度已京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醫藥中間體、原料葯、成品葯的供給端,這是經濟全球化之後歐美醫療產業基地外置之後的必然結果。緊接著的是國防支出與債務利息支出,分居三、四。

然而,目前風向變了。美國向柯達注資7.65億美元,同時也向三十多家本土醫療企業注資,可以預計的是,美國醫療產業或許能很快朝自給自足邁進,減輕或擺脫對外的依賴。但這對美國與美國人民反將是更大的痛苦。

原因有二: 

1. 體制問題。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前者是資本主義派,主張小政府,削減社會福利,各自努力;後者有社會主義成分,主張大政府,強化社會福利,照顧底層。看杜魯門、克林頓與歐巴馬三位民主黨總統都曾對美國醫療問題提出改革,但換屆後,又都被共和黨政府否決,反反覆覆,沒有進展。川普否定奧巴馬健保方案是現在進行式。

2. 因為美國的製藥、醫療與醫保,在官商兩道旋轉門互轉與併購下,早已成為寡頭壟斷的吞金巨獸,貓鼠不分、蛇鼠一窩,專門狂吸民脂民膏,是社會的大蛀蟲。20200810剛來台灣的美國衛生部找阿渣爾,原任美國禮來製藥董事長,最能說明。

美國醫生對病人反覆檢查,從不做肯定性的診斷,醫生開的處方,不是療效最好或價格較平民化的藥,一定是最新最貴與藥商回扣最大的藥品。原因是醫怕醫療糾紛---挨告,二是,自肥也肥醫療體系。

據統計,美國38%的人有公共醫保、50%的人有商業醫保,另12%約3000萬人是沒有任何保險照護。有醫保著也要忍受冗長時間的排隊與等候,掛急診又超貴;沒醫療的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說不完的羅馬帝國興亡;耶路撒冷三千年;香料傳奇--地理大發現的推手

 說不完的羅馬帝國興衰 

第一,羅馬之後,没有誰再把地中海周邊統一起來。在西方人看來,曾經的羅馬在這一點上有些神乎其神,所以,在進入現代之前,羅馬的歷史,一直是西方世界關注的焦點。 

第二,羅馬帝國衰亡的過程很長,從公元二世纪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講到公元十五世纪,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破。這期間横跨了十三個世紀,對應中國的歷史,要從東漢算起,一直數到明朝中期才算數完。 

《羅馬帝國衰亡史》的創作:作者吉本,前後花了二十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六卷七十一章的内容。書中除了羅馬帝國這個主題,還叙述了與羅馬相鄰的眾多地區和民族的情况,能够駕馭如此複雜的歷史情境,吉本在歷史學家中間,也就享有了特殊的地位,在講英語的國家,没有哪一本歷史書,有《羅馬帝國衰亡史》這樣的份量,也没有哪一位羅馬史學者有吉本這樣、廣泛持久的影想力。 

簡明羅馬史:

1、公元前四世紀,亞里士多德寫《政治學》的時候,他考察了希臘周邊上百個城邦,却未曾提到過羅馬。

2、公元前三世紀,羅馬的共和國,突然崛起,成為意大利半島上的霸主。

3、公元前二世紀,共和國的軍團,殺出半島,已是所向披靡。

4、公元前一世紀,也就是中國的西漢時期,羅馬逐一征服了地中海周邊所有地區。

5、内戰:羅馬共和國的軍團,以勇武、好鬥和兇残著稱,他們打遍天下無敵手,就開始染指羅馬政壇,手握兵權的將領們自相殘殺起來。公元前二世紀末,内戰一次又一次爆發,前後持續一百年。

6、帝國建立,内戰中,一個徹底改變羅馬的人出現了,他叫屋大維,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是羅馬著名政治家凱撒的侄子。公元前27年,屋大維在内戰中勝出。他創立了羅馬帝國,維持了地中海周邊的四百年的统一。這四百年中,前兩百年,羅馬帝國基本穩定,算是空前絕後的太平盛世。 

羅馬帝國衰亡的第一個原因:帝制限制了人們的自由 

帝制的運作改變了什麼:

1、共和制的分權的局面結束:羅馬城邦實行共和制,最顯著的特點是没有君王,政治由貴族主導,幾大家族相互競爭。在人口有限的小鎮子裡,想要稱王稱霸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羅馬却有更進一步的制度性安排,來防止一人獨大。 

2、軍權凌駕在議會之上:

軍團指揮官帶兵常駐在外,不把政府放在眼裡。屋大維雖然一再聲明維護共和制度,對元老院表現尊重,施政大事還是要請貴族代表們討論通過,雖說大家都知道,討論歸討論,但是通過不通過,元老們說了已經不算了。 

3、皇帝成為權力的來源:屋大維實要求士兵向他宣誓效忠,軍餉與獎賞都以他的名義發放,退伍時分配的土地與安置費由他安排,將官的位置更是由他親自任命。元老院的貴族很清楚屋大維是獨裁者,但是共和制度,在那個時候,意味著羅馬軍團自相殘殺,許多名門大户在殘酷的政治鬥爭裡,已經斷子絕孫,幸存下來的人早已接受獨裁者的現實。 

4、批判:

制度既要有秩序,也要有“合乎理性的自由”。共和制度下的羅馬没有秩序,以致天下大亂。帝國制度下的羅馬恢復了秩序,但是皇帝大權一把抓,不將元老院放在眼中,只是維持一個“自由的表象”。帝國初期,君主的絕對權力握在賢明的皇帝手中,没有被濫用。但是,那只是因為皇帝個人的性格,以後的君主患一副脾氣,就難免變成暴政,將帝國引向衰敗。帝制成全了羅馬的盛世,也壓抑了人們精神的活躍,成為後來羅馬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羅馬帝國衰亡的第二個原因:蠻族的挑戰 

防務沉重:在北邊,帝國有兩條邊界,一條是萊茵河,另一條多瑙河,二者加起萊有四千公里。河的北邊是化外之地,占去歐洲的大半,是日耳曼蠻族的天下。在東邊,羅馬帝國的邊界已經答到兩河流域,也就是現代的伊拉克與叙利亞之間。那裡的情形是兩強對峙,一强是羅馬帝國,另一强是位於波斯的政權,前有安息帝國,後有薩珊王朝。 

沉重的防務需要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羅馬的邊防軍,最多時達到五十萬人上下。帝國的才政之中,軍費開支占到70%。後世再出現這麼大規模的軍隊,已經是千年以後的拿破崙戰爭了。

羅馬帝國不能看做是一段時間、特定區域的一個過往帝國史。由於羅馬帝國延續的時間太長,即使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其幽靈仍瀰漫籠罩著歐洲乃至更個西方。俄國沙皇的稱號就是凱薩,自認為是羅馬的承繼者,認為羅馬帝國並未亡國。更重要的是,在羅馬推行的各種政治制度、軍事組織、宗教遞嬗、經濟與文化發展,對今日世界仍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政治與宗教。

【另可參閱邏輯思維 39;52】


** 耶路撒冷三千年

01 耶路撒冷衛何如此重要?耶路撒冷和三大宗教有何關系?耶路撒冷都上演過哪些衝突纷爭?

02 書中金句

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屬於任何人,但它又存在於每個人的想象當中,這是這座城市的悲劇,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

人性本惡,所有文明道德和善,都是數千年不斷積累發展的成果。

在耶路撒冷,真相通常遠不如神話重要。

03 耶路撒冷與三大宗教有著怎樣的關系?

耶路撒冷歷史的基本框架:

一、猶太教、基督教還有伊斯蘭教的誕生與發展

二、三大宗教信徒之間的衝突

三、耶路撒冷與三大宗教的關系

猶太教:

1、公元前1000年,大衛统一猶太民族,定都耶路撒冷,大衛的後繼者所羅門建造聖殿,安放約櫃,聖城誕生。

2、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侖人攻破耶路撒冷,第一次摧毁聖殿,流放猶太人。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耶路撒冷和聖殿。

3、公元前一世纪,羅馬人將巴勒斯坦納入囊中,羅馬人扶持的猶太人國王大希律王讓耶路撒冷成為希臘羅馬世界的一座雄偉奇觀。

4、公元70年,下層猶太宗教狂熱分子反抗羅馬統治,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攻破,第二次摧毁聖殿。

5、公元130年,羅馬皇帝哈德良拆毁耶路撒冷,再次流放猶太人。在今後將近兩千年的時間裡,對於重建聖殿的期盼,成了猶太教的重要部分。

基督教:

1、公元30年代中期,猶太人耶稣在聖城耶路撒冷受難。

2、公元一世紀中期,使徒保羅在地中海東岸向外邦人傳播基督教。

3、公元四世纪,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耶路撒冷得到修缮,成為基督教的聖城。

伊斯蘭教:

1、根據伊斯蘭教的《聖訓》,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上七重天,得到啟示,成為繼摩西、大衛、所羅門和耶稣之後的先知,並相信末日審判只會出現在耶路撒冷。

2、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得到啟示的地方,繼承者在此建造了阿克薩清真寺。耶路撒冷在穆斯林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確認。

第二個部分:耶路撒冷上演過哪些大規模的衝突呢?

兩個圍繞耶路撒冷的衝突,與三大宗教分立有密切關系:

 第一個衝突,十字軍東征,它的参與者,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起因:

1、1004年,阿拉伯統治者捕殺基督徒,取締基督教的節日,在耶路撒冷關閉教堂,把它們改造成清真寺;  

2、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宣誓要征服耶路撒冷,解放在耶稣受難之處興建的聖墓大教堂。

過程: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勢力和伊斯蘭勢力,呈現出“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局面。來自歐洲的十字軍勢力,與穆斯林的王朝不斷鬥爭。

结局:1291年,歐洲基督徒在中東的最後一個據點,被穆斯林攻占,失去了宗教熱情的西歐基督徒,才徹底放棄對耶路撒冷的企圖。

第二個衝突,巴以衝突,是現代猶太民族與阿拉伯民族的較量。 起因:

1、猶太人流散全世界,成為少數民族;

2、近代反猶主義興起,猶太復國主義誕生。

過程:

1、猶太復國主義者返回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借助英帝國主義的幫助,準備在巴勒斯坦建立獨立國家; 

2、英國人在巴勒斯坦維持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平衡,在兩者之間相互應付,無意幫猶太人建國;

3、1947年,聯合國主持巴以分治,規劃耶路撒冷大區成立特别國際政權管理。

結局:

1、1948年以色列建國,阿拉伯聯盟入侵了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耶路撒冷大趨被分割;

2、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占有全部耶路撒冷地區。猶太人和穆斯林的衝突延續至今。

3、 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計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

4、 12月7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除美國之外的14名成員國皆譴責川普的決定,但該動議被美國否決。無論如何,此舉為原本已動亂的中東再添一把乾柴。


**香料傳奇 --地理大發現的推手

一個美麗的“歷史誤會”:哥倫布當年遠航並非為了探尋新大陸,而是謂了找到去“就大陸”印度的新航路,最終目的是尋找香料發財。香料不僅是“地理大發現”的催化劑,在某種程度上,它也参與塑造了世界史。

第一,香料到底有哪些魅力,讓古代歐洲人欲罷不能?

1,口味。

古代歐洲人飲食中用得最多的東方香料是胡椒,而最早習慣性食用香料的是羅馬人。

古羅馬時期,胡椒被用於蔬菜、魚、肉類調味。羅馬人吃肉的時候,都喜歡蘸哲用香料做成的沙司吃。旅行者把胡椒做成香料酒,而另外一種“香料鹽”,則 可以幫消化和促進腸胃蠕動。

2,展示品味和財富。

羅馬人把香料當成理想的禮物,農神節的一個習俗就是給别人送胡椒,人們藉此巴結他人,或者顯示自己的慷慨。

而喜歡炫富的羅馬有錢人,餐桌上更是少不了香料。羅馬權貴對東方香料的窮奢極欲,引來了不少批評。羅馬的歷史學家李維甚至認為,羅馬的衰落就是從厨師的地位提升開始的。

3,包治百病的藥。

中世紀的歐洲人認為,己乎没有什麼病是香料不能治的。

以用途最廣的胡椒為例:它是治療關結痛和痔瘡的首選葯材;倒入耳中可以治耳朵痛;它還可以治療喉腫、牙病、肝痛;拌以動物油就可以治心肌絞痛;像咳嗽、肺病、水腫、痢疾等一切“邪氣入侵”的病,它都可以祛除。

4,精神魅力。

古羅馬人用香料向諸神獻祭。

西方自古以來也有用香料保存屍體或者火化屍體的傳統,認為桂皮象徵著永生。

基督徒相信,香料能幫他們復活,此外香料還具有救贖作用。

不過也有基督教衛道士認為,香料惠把你的各腫欲望勾引出來,影響靈修。然而對香料的抵制不但没有損害香料的名聲,反而增加了香料的吸引力。

第二,歐洲人對香料的執著,如何促進了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

香料的這些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它的難以獲得。羅馬人開辟了和印度的直接貿易,東方香料從印度出發,横跨印度洋,穿過红海,抵達埃及,然後再經尼羅河北上到出海口,跨過地中海到達歐洲。路程漫長,這注定了它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

随着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中世紀,羅馬人的香料交通網被阻斷了,歐洲的香料消費急遽萎縮。雖然阿拉伯人很快接續了羅馬人的香料貿易,但香料一路上被層層加碼了。

到了15世纪,西亞北非還在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中,歐洲人想要避開這片區域找到印度。

哥倫布:他認為,地球是圓的。東方的物品不一定自東方來,西方人也不應當花那麼多錢去填異教徒的口袋。既然地球是圓的,香料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來,繞過地球的背面從西方來,人們要去印度群島尋找財富,那只要從西班牙一直往西走就OK了。结果他發現了美洲。

達•伽碼:往東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跨過印度洋。1498年5月17日,他的船隊成功到達印度的“香料海岸”。 他帶著好消息回到了歐洲,從此以後,各國陸續在印度這個香料帝國建立貿易據點,近代香料國際貿易體系開始形成。

荷蘭東印度公司:17世紀中葉,荷蘭人從印度人手裡偷掠了香料,又用暴力趕走了歐洲的競爭者,壟斷了香料貿易致富。

普瓦夫爾:18世纪70年代,這個法國冒險家帶人從荷蘭在印度的香料基地偷走2萬株肉豆寇苗和300株丁香幼苗,帶回法國種植。香料的大面積擴產就成了不可阻擋之勢。 

香料促成了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又反過來促成了香料地位的衰落。當香料逐渐成為人們買得起和熟知的東西,它身上的神秘色彩就一層層地褪去了。


**金雀花王朝( 約南宋至明初期間的240年,英國第三個王朝)的國王從諾曼王朝手里繼承的是一個四分五裂、流血漂橹的殘破國家,随後却將它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帝國,其版圖在巔峰時刻從蘇格蘭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在這部史詩式的叙述歷史中,丹•瓊斯提出了一個觀點:都鐸王朝的君主們遠遠比不上之前的金雀花國王們,如開創者亨利二世、獅心王李察、失地王約翰( 因失去法蘭西領地,於1215 被貴族逼迫簽定大憲章 )等,那些同樣血氣方剛、英勇無畏而足智多謀的帝王。一連串出於四例爭奪的戰爭中,摸索出來一套現今以妥協為基礎的議會政治與法制觀念,保障個人生命與財產自由。

相對於中國是一群菁英們,以高理想的道德為出發點要來設計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被大多數國家沿用至今。現在對比看起來,太輕忽人性的私慾與惡,反治絲益紛,設計出來的制度與設計初心南轅北轍。

西方傳統權力掌握在國王、貴族、教會與平民四方手上,相互制約博奕,有事商量著辦。威爾斯親王是英國王儲、太子的正式稱謂。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科技的危機與轉機 ---華為結硬寨,打呆仗

 科技的危機與轉機 ---華為結硬寨,打呆仗

之前,華為什麼都想到,就沒想到芯片自製,成了目前擋路的大石頭。

2018年大陸科技日報所列的35項容易被卡脖子的科技,經過兩年努力,很多已被突破,足以並駕、有些仍待繼續努力,芯片系統仍是最大難點。

以集層電路為基石的信息化社會是一個倒三角形,最上層是增值服務,代表廠商如阿里、騰訊、支付寶、抖音等,市場價值份額巨大,中國表現良好;第二層是電信運營,大陸三大運營商也是佼佼者;第三層電子系統,如華為、台積電、海爾、中興、思科等巨頭並駕。上三層屬於信息化社會產物,大陸趕上風頭,基本表現良好,居引領地位。第四層集成電路如台積電、三星、高通、海思、最底層是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如ASML、中微等,市場份額不如上三層,但居高科技關鍵基礎設施的紮根地位,屬於工業化社會產物,大陸只趕上尾巴部分,缺課甚多需要補,否則就會被卡脖子。

在芯片製造技藝上來說,它不是科學需要更多的探索,而是更多的應用。因為它已經被證明,並在科技與市場證明了可行性。只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與時間就一定能行。別人已經把路探好了,可能還不止一條,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路線,但有條路存在本身就是重大提示。何況還有很多公開信息得以參考。別人都做出來了,我們還能想不到嗎 ? 就技術上來說,有些訣竅要靠自己不斷的試錯與修正來掌握。

技術的進步很大程度來自市場應用需求,社會需求的推動勝過許多大學與科研機構。目前中國芯片不是不會做,而是做得不夠好。中國恰好是最大的市場,擁有最大的人才庫與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一定能很快攻關完成。

第三方研究機構 Canalys 今日發布報告稱,2020 年第二季度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首次奪冠,超越了三星。這標誌著 9 年來第一次有除三星或蘋果外的廠商領跑市場。但這絕不是躺著贏的。

躺赢是什麼意思?是第二次華山論劍,武功最高的周伯通被老婆嚇得跑路,逆練九陰真經的老毒物瘋了,老叫花和黄老邪一個捧徒弟,一個有意讓女婿成名,所以郭靖就"躺贏"天下第一了。

但仔細梳理,周伯通控制不了情緒,老毒物走火入魔,不都是自己有缺陷麼?你看人家郭小俠,從七怪武學、到全真内功、到降龍十八掌、再到九陰真經、左右互搏,也都是自己一步一個脚印苦練出來的。多少聰明伶俐的人,都没有他的“呆功夫”、“笨功夫”……人家從來没有依賴過外力,絕境中還能自創武學,所以,他這個天下第一,不能只說是歷史的進程,而忽略了他個人的奮鬥。

華為這一年多以來遭遇的壓力和打擊,換了其他任何一家公司,可能早就躺下了。然而華為還活著,不能說活的很好,但好歹活著,没有變成法國阿爾斯通,没有變成日本東芝半導體。華為在想盡一切辦法自救,没有向邪惡的帝國主義美國屈服。

雖說2020年的全球疫情、世界局勢變化,客觀上給了華為“額外的機遇”,中國人民、中國消費者的眾志成城,其他國產廠商在國外攻城掠地、蠶食三星、蘋果市場份額,都給了華為擴大基本盤的機會。但能有今天的形勢,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疫情對大家是公平的,每個企業,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影響,但制裁,是只針對華為的。如果華為不是產品足够硬、5G通信技術足够先進、技術人才資源儲備足够多,對形勢的惡化早有準備和預計,早就在第一波制裁的時候垮掉了,哪裡還會有今天這個“逆襲”?

相比其他公司,華為要全能得多,但美國政府愣是要把華為逼成無所不能的公司,逼著華為把所有通信互聯網的產品做全做盡。一旦華為做到這一點,那真的是要吃乾抹净,那最倒霉的將是美國公司。因為,相比美國公司喜歡高利潤而言,滑為的利潤追求要低得多。而且,相比美國是很多家公司做不同設備、不同系統後組合在一起,華為則是把系統、設備、通信網絡全部拿下,那所產生的威力,將不是美國的公司所能扛得住的。華為的狀態就是中國的狀態,美國搭壓華為讓華為不得不變得更强大,中國也一樣。美國,這是在掘斷自己的後路。

高通急了

《華爾街日报》援引高通的一份簡報稱,高通正在游說美國政府允許其向華為出售芯片。該公司表示,美國政府制定的出口禁令“不僅不會阻止華為獲得必要的零部件,反而可能會將數十億美元的市場拱手讓給高通的海外競爭對手” 。高通說得對不對?說得很對。他失去的不是華為一家,小米、OPPO等的客戶也會失去。

然而,美國政客認為殺死華為就能阻止中國進步,這種想法本就非常天真,因為華為只是中國的一個企業,中國是一個和美國一樣有深厚的體系,難道美國没有了高通、思科、蘋果,美國這個國家就徹底不行了嗎?何况,華為也不會坐以待斃,未來一旦美國逼出一個全能華為,那真的是美國自己制造的最强大對手。

華為的LOGO,是一朵菊花,這令我們想起那首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黄金甲。

凛冬已至,能够活下來的,才是最後的赢家。今年二季度這個市場份額“第一”,在一兩年之内,可能會有反復,但大家要看到這個趨勢,這不只是華為的趨勢,而是整個中國科技、中國製造的趨勢,不用担心我們在某些關鍵領域的不足和落後,要相信大力出奇迹,要相信世界的重心正在離開北美,轉向東亞。

不要担心什麼西方國家、五眼聯盟的針對,他們對於世界人民來說,也是少數。就算只看中國市場,中國產能,我們就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有全球最强的生產力,内循環做起來,中國依舊能够穩步向前。我們的工業總產值是美國、日本、德國之和,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大世界。歷史上,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靠的就是結硬寨,打呆仗,一步一腳印。任正非也用同樣方法。

附記 : ://www.youtube.com/watch?v=MTw537QkTrw  除了芯片,中國還有哪些技術,會被美國“卡脖子”?

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德、日再次崛起的原因---拿國家安全來換取經濟發展

 德、日再次崛起的原因---拿國家安全來換取經濟發展

德國和日本是二戰戰敗國,為什麼它們的經濟能在戰後很短的時間内再次飛速的發展起來?這是偶然還是必然?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網絡上流傳最廣的原因是:日本和德國都有“匠人精神”。例如,很多人聽過或看過“德國在青島下水道百年油紙包”的這個“毒雞湯”。“德國油紙包”就成了德國匠人精神的代表。後來,這件事被辟謠了!

當然了,在網絡上分析德、日本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日德是多麼的重視教育、有信仰、是“民主”國家等等……這些可能會對日德戰後經濟有所幫助,但是絕非主要原因。

其實,日德經濟能在二戰後飛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有四個:

第一,它們在戰前就已經進入工業社會,具有完備的工業基礎。德、日在19世紀中後即已進入了工業社會,積累了大量的人才、技術和管理經驗,所以日本和德國才能在戰敗後再次快速的發展起來。

第二,占了“美蘇爭霸”的光。二戰後,美國和蘇聯就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開啟了爭霸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和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在這個星球上開啟了長達40多年的爭霸模式。日本和德國都是美蘇爭霸的前沿陣地:美國和蘇聯都在這兩個地方囤積了重兵。為便於對抗,美國和蘇聯在東德和西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當地生產必要裝備,這些都促進了德國的經濟發展。

再加上,駐軍的吃、喝、玩、用等一切,小小的德國承担著兩個超級大國對峙需要的海量物資,經濟發展焉能不快?

日本雖不是美蘇爭霸的最前沿,但是日本得到的好處更多、更大。二戰時,蘇聯的海軍相對比較薄弱,所以無法和美國爭奪日本,於是双方將爭霸的前沿陣地轉移到了朝鮮半島。美蘇在歐洲對峙只是“冷戰”,但是在朝鮮半島却形成了“熱戰”——雖然蘇聯没有和美國發生直接的大規模的軍事冲突,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代替了蘇聯和美國在朝鮮發生了一場大戰。

日本立刻就變成了美國在遠東的兵工廠和前沿基地。戰爭對纖維、金屬乃至汽車等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國將大量的訂單給了日本,加速了這些行業迅速恢復。比如,1950年7月31日,美第八軍後勤部向豐田公司訂購1000輛軍用卡車,1951年3月1日又從豐田手中訂購了各種卡車3679辆。《豐田汽車二十年史》如此記載了這段歷史:“我公司正是因美軍的訂貨而擺脫了危機。”朝鮮戰爭是上天對日本經濟的恩賜。

第三,依靠戰爭賠款,占領了其它國家的市場。

戰後在是否要德國戰敗賠款的問題上,當時就有很多人提出了異議。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人物是英國經濟家凯恩斯。他一針見血的指出:

如果希望德國支付賠款,就要允許它大規模出口,而德國的出口必然侵蝕英法的國際市場。於是,德國越能支付賠款,就越會削弱英法的製造業,等德國支付完賠款,英法的末日也就到了。結果,完全被凯恩斯給說中了!德國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和商品快速的占領歐洲市場,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

日本在二戰後的經濟發展,也是同樣如此。

朝鮮戰爭結束以後,日本各行各業的產能開始大量過剩,想要保持經濟繼續擴張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占領別國市場。然而,由於二戰剛剛結束不久,整個亞洲的反日情緒非常嚴重,日本商品根本就賣不動。

彼時,亞洲國家也因為戰爭的破壞,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急需購買大量的物資發展經濟,於是日本采取了一個非常聪明的辦法:利用提供廉價商品來代替戰爭賠款。

如果日本賠給他們錢的話,那麼就有兩種選擇:

1 : 亞洲國家拿著賠款去日本購買各種物資、商品和技術,這就等於多此一舉嗎?還不如上日本直接賠償東西。

2 : 亞洲國家拿著賠款去其它國家購買物資、商品和技術。

對於日本來說,當然希望大家選第一種了。選第一種,日本不但提供全套服務,而且價格便宜。比如日本對緬甸的2億美元戰爭賠款,就換成了向緬甸提供運輸設備,包括公共汽車、小轎車、鐵路火車及其他能源設施(如緬甸首都仰光的巴鲁河水電站)等等,全部技術人員和成套設備均由日本提供。

再則,日本賠償給戰勝國的不是美元,而是日元。日元不是國際貨幣,其它國家是不認的,所以你拿到日元以後只能到日本購賣東西。

想想,用日本的賠款購買了日本物廉價美的商品,這些商品的技術服務、零部件供應、標準都是日本的。日本生產過剩的問題解決了,還得以持續高速發展。那些受償國的工商還能發展起來嗎?以後就都得依靠日本。這個影響至今猶存。相對,中國沒有要日本賠款,這方面的後遺症就輕些。

就這樣,日本依靠戰爭賠款出口成套商品、技術和服務,不但很快償還了戰敗國賠款,而且還順帶占領了整個亞洲市場。

第四,以“放棄”國防為代價,發展經濟。

由於德國和日本是二戰戰敗國,所以它們在軍事上被“閹割”了,不得發展軍事重工業和重典航空業,這讓它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發展經濟上。

本質上來說,這是拿國家安全來換取經濟發展。在和平時期這没有問題,但是一旦發生戰爭,它們就是“養肥的豬”,任人宰割。

果然,看看德日,嚴格來說都不是"正常"國家,國內都是遍布美軍基地、核彈,外交上是美國的尾巴附庸,毫無獨立自主可言,若發生戰爭,它們就是前沿基地成砲灰,可謂外表光鮮亮麗,內心乞丐般的委屈而不敢言--。

李顯龍文章---囈語

李顯龍文章---( 一個蕞爾小國的哀號與夢囈之語 )

“近幾年有一種議論,說下個世紀是亞洲太平洋世紀,好像這樣的世纪就要到來。我不同意這個看法。”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1988年向來訪的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表達了這一觀點。30多年後,鄧小平證明了自己的先見之明。幾十年來,亞洲取得了非凡的經濟成就,如今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區域。在這10年内,亞州經濟體的規模將超越世界其他經濟體的總和,這是自19世纪以來從未出現過的情况。然而,即使到今天,鄧小平的告誡依然讓人警醒:亞洲世紀既非必然實現,也非命中注定。

亞洲之所以繁榮,是因為二戰結束以來一直維持著的“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提供了有利的戰略環境。然而目前,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引發了有關亞洲未來和新興國際秩序形態的深刻問題。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東南亞國家尤其感到担懮,因為它們處於各個大國利益的交匯點上,必須避免被夾在中間或被迫作出令人不快的選擇。

亞洲的現狀必須改變。但新的格局會帶來更多的成功,還是會帶來危險的不稳定局面?這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分别和共同作出的選擇。這兩個大國必須制定出一種共處模式,在一些領域保持競爭關係的同時,不讓兩國之間的矛盾危害在所有領域的合作。

亞洲國家視美國為在本區域擁有重大利益的常駐大國。與此同時,中國是隔鄰的區域大國。其他亞州國家不希望被迫在兩者之间作出選擇。如果任何一方試圖迫使亞洲各國做出選擇一如華盛頓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或是北京尋求在亞洲建立一個專屬勢力範圍一美中將走上一段持續數十年的對峙之路,使長久以來預期會出現的亞洲世紀岌岌可危。

美利堅治世的兩個階段

20世紀亞洲的“美國治下的和平”有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第一個是在1945年到1970年代,也就是冷戰的前幾十年,美國及其盟友與蘇聯集團爭奪影響力。盡管中國在朝鲜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同蘇聯聯手對抗美國,但其經濟仍然是内向型和封閉的,與其他亞州國家的經濟聯系也很少。與此同時,亞洲其他地方的自由市場經濟體正在騰飛。先是日本,然後是香港、新加坡、韓國和台灣等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美國使亞洲的穩定和繁榮得以實現。美國倡導建立一個開放、一體化和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並提供一個安全保護傘,使區域國家能够在此基礎上合作與和平競爭。美國跨國企業在亞洲大量投資,帶來了資本、技術和創意。随著華盛頓促進自由貿易和向世界開放美國市場,亞洲與美國的貿易逐渐增長。

1970年代的兩件大事將亞洲的“美式和平”帶入了一個新階段: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於1971年秘密訪問中國,為美中在敵對數十年後,恢復邦交奠定了基礎; 鄧小平於1978年啟動了“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經濟起飛。到1990年代末,經濟壁壘逐漸消除,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越戰和在柬埔寨的戰爭結束後,越南和中南半島的其他國家得以把精力和資源集中在經濟發展上,並開始追趕其他亞洲國家。

長期以來,許多亞洲國家一直把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視為主要經濟伙伴,但它們現在也越來越抓緊中國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與中國的貿易和旅游業逐年增長,供應鏈也緊密结合在一起。在幾十年内,中國從在經濟上對亞洲其他地區無足輕重的國家,變成本區域最大的經濟體和主要的經濟伙伴。中國在區域事務中的影響力也相應增强。

盡管如此,“美式和平”依然發揮效用,中國地位的這些根本性變化便是在其框架内發生的。中國没有能力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也没有試圖這樣做。事實上,它採納了鄧小平的名言“韜光養晦”作為指導思想,將農業、工業和科技的現代化放在軍事力量建設之前。

因此,東南亞國家在與中國建立經濟關係的同時,也與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保持著牢固的聯繫,從而享有兩全其美的好處。它們還加深了彼此之間的聯繫,並共同努力,為植根於亞细安(ASEAN 東盟 )組織的區域合作建立一個開放式架構。亞細安在1989年成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994年成立亞細安區域論壇,以及2005年以來每年召開東亞峰會等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

中國充分参與了這些進程。每年,中國總理都會到訪一個亞細安成員國,會見亞細安各國領導人,準備充分地闡述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看法,並提出加强中國與亞細安成員國合作的建議。随著中國在本地區的利益不斷增加,它也推出了自己的倡議,包括“一帶一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些都有助於加深中國與鄰國的合作,當然也提高了其影響力。

但是,由於這是一個開放的區域架構,中國並没有絕對的影響力。美國仍然是重要的参與者,它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和《善用投資促進發展法》(Better Utilization of Investments Leading to Development Act)等倡議,鞏固區域安全與穩定,並加强其經濟參與。亞細安還與歐盟、印度和許多其他國家建立了正式的對話機制。亞細安認為,這樣的聯繫網絡為合作創造了更强有力的框架,並為在國際上推進其成員國的集體利益提供了更多空間。

至今為止,這個做法行之有效。但“美式和平”的戰略基礎已發生根本轉變。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随著中國的經濟、技術能力和政治影響力成倍增長,它對世界的看法也有所改變。今天的中國領導人已不再引用鄧小平的“韜光養會”箴言。中國視自己為一個大陸大國,也渴望成為一個海洋大國 ;它一直致力於陸軍和海軍的現代化,以使將其軍隊轉變為一支世界級的戰鬥力量。中國越來越希望保護和推進其海外利益,並確保其在國際事務中應有的地位,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與此同時,在許多方面仍然是超級大國的美國,正在重新評估其宏觀戰略。随著美國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份額的減少,目前尚不清楚它是會繼續承担維護國際和平與穩定的重任,還是會轉而采取更狹隘的“美國懮先”方式來保護自身利益。在華盛頓對其在全球體系中的責任提出根本性反思之際,它與北京的關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美中的重大抉擇

美國和中國各自面臨重大抉擇。美國必須決定,是將中國的崛起視為一種生存威脅,並試圖以一切可能的手段遏制中國,或是承認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大國。如果選擇後者,美國就必須制訂與中國打交道的方法,盡可能促進合作和良性競爭,而不讓競爭傷害整體系。理想情况是,這一競爭將在商定的多編框架内進行,并採用類似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所遵循的規則和準則。

美國可能會發現這是一個痛苦的調整,尤其是華盛頓有越來越多人認為,與北京的接觸已經失敗,有必要採取更强硬的手段來維護其利益。但是,無論這項任務對美國來說有多艱鉅,在現有的國際規則和規範體系内,盡最大努力滿足中國的抱負還是值得的。這一體系規定了所有國家的責任和限制,加强信任,幫助管控衝突,並為合作和競爭創造更安全、更穩定的環境。

反之,如果美國選擇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就有可能引發反彈,使兩國走上長達數十年的對峙之路。美國不是一個衰落的大國。它有很强的韌性和實力,其中之一就是它能够吸引世界各地人才; 在九位諾貝爾獎華裔得主中,有八位是美國公民或後來入籍成為美國公民。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活力和日益先進的技術 ;它遠不是一個波將金村庄(Potemkin village,編按:指專門用來給人虚假印象的建設和舉措),也不是蘇聯最後幾年摇摇欲墜的計畫經濟。這兩個大國之間的任何對峙,都不太可能像冷戰時那樣,在一各國家和平崩潰的情况下結束。

就中國而言,它必須決定是否要成為一個不受制約的大國,為所欲為,憑藉其絕對的影響力和經濟實力取勝,但也要冒著遭到美國和其他國家强烈抵制的風險。這種做法可能會加劇緊張和不滿情绪,從長遠來看,會影響中國的地位和影響力。這是個真實的危險: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項調查發現,加拿大、美國,以及其他亞洲和西歐國家的人,對中國的看法越來越負面。盡管中國最近努力在海外打造軟實力,例如通過孔子學院網絡,以及中資國際報紙和電視媒體等,但形式還是對它不利。

又或者,中國可以承認自己不再積貧和積弱,並接受世界目前對它抱有的更高期望。在政治上,中國不再有理由享有它在較小和較不發達時所獲得的優惠和特權,例如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慷慨條款。一個更大、更强大的中國,不僅應該尊重全球規則和規範,也應該承担起更大的責任,維護和更新中國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國際秩序。如果現有規則和規範不再適用,中國應與美國和其他國家合作,制定出所有國家都能接受的訂正安排。( 胡扯、指手畫腳 )

創建新秩序的道路並不平坦。强大的國内壓力影響太區域的勢力變化。世界各地將上演這些勢力變化,但一個關鍵的舞台將是亞太區域。美國在本區域一直擁有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為了在太平洋戰爭中打敗日本,美國消耗了大量資源,也付出了流血的慘重代價,並險些失去了三位未來的總統。它在朝鲜和越南打了兩場代價高昂的戰爭,為亞洲的非共產主義國家鞏固社會和經濟,赢得與共產主義的思想鬥争,爭取了宝貴的時間。(更是胡扯,歌功頌德。二戰後美國在亞太掠奪了巨大資源,製造戰爭動亂,罪無可赦。)

美國慷慨、開放的政策極大地造福了亞太區域,這些政策源於根深蒂固的政治理想,及其作為“山巅之城”和“光照諸國”的自我形象,但它們也反映了其明智的自身利益考慮。一個穩定而繁榮的亞太區域,首先是冷戰時期對抗共產主義國家的堡壘,然後是世界上一個由許多對美國有好友好、穩定而繁榮的國家組成的重要地區。亞太區域為美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重要的生產基地。這也難怪美國在亞洲有幾個最堅定的盟友,如澳大利亚、日本和韓國,還有一些長期合作伙伴,如新加坡。(拍馬屁吧 ! 都是選擇性的論述 )

中國在本區域也有重大利益。東北亞依然籠罩在第二次中日戰爭和朝鮮戰爭的陰影下。東南亞是中國能源和原材料的來源地、經濟合作伙伴,以及重要的海上交通線。為了保護能源安全,它也來馬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視為必須保持開放的咽喉要道。但與美國的一個關鍵區别是,中國將亞太區域視為俄羅斯所謂的“近鄰”(near abroad),因此對其自身安全至關重要。( 美國不是將整個美洲視為美國後院,看不見嗎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但他也說,亞洲的安全歸根结底要靠亞洲人民來維護。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習近平是認為太平洋足够大,可以讓美中兩國和平共處,有重叠的朋友圈和伙伴圈呢 ?還是認為它足够大,兩個大國可以將之一分為二,形成敵對的勢力範圍 ? 新加坡和其他亞太國家會傾向哪種解讀,是不言自明的。盡管它們可能對事態的發展没有太大的影響力,但還是熱切希望不要被迫在美中之堅作出選擇。美國的安保力量對亞太區域仍然至關重要。没有它,日本和韓國將不得不考慮發展核武器 ; 兩國都是核門檻國家,而這個課題也經常出現在他们的公開討論中,特别是考慮到朝鮮日益增長的核武器能力。幸運的是,這些事態發展仍然只是假設,但其前景既不利於東北亞的穩定,也不利於全球的防擴散努力。

自二戰以來,美國第七艦隊為東南亞地區的安全做出了貢獻。它確保海上交通線保持安全和開放,從而促進了貿易和經濟增長。近管中國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强,但它還是無法取代美國國所發揮的安全角色。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在南中國海與本地區的幾個國家存在海洋和領土爭端,這些國家會認為,中國的海軍部署是為了推進其海洋和領土主張。(第七艦隊只有利於新加坡)

阻碍中國接替美國在目前所扮演的安全角色的另一個障碍是,許多東南亞國家都有為數不少的華裔少數民族,他們與占多數的非華族的關系往往很微妙。這些國家對任何中國對其華裔人口有過度影響的看法都極為敏感,尤其是回想起中國在1980年代初之前,一直支持東南亞共產主義叛亂的歷史。在可遇見的未來,這些敏感因素將制約中國在東南亞事務中的角色。(較中肯)

新加坡是東南亞唯一以華人為主的多元種族國家。事實上,它是世界上除中國之外,唯一擁有如此人口結構的主權國家。然而,新加坡却為打造一個多元種族,而非華族的國民身份付出了巨大努力。而且,它還極其小心地避免做任何可能讓自己被誤認為是中國的爪牙的事情。為此,新加坡直到1990年才與中國建交,成為除文莱外最後一個與中国建交的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實質是美國類似殖民地附庸國家 )

當然,新加坡和其他亞洲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建立良好關系。它們希望得到這樣一個大國的善意和支持,並参與其發展。從飛機、手機到手術口罩,全球供貢應鏈將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中國的龐大規模使其成為大多數其他亞洲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包括美國在本區域的所有條約盟友,以及新加坡和幾乎所有其他亞細安國家。

美國很難或者幾乎不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供應國,就像美國自己没有中國市场是不可想象的一樣。中國是美國商品的第三大進口國,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但中國也無法取代美國在亞洲的經濟地位。全球金融體系主要依賴於美國金融機構,人民幣近期内不太可能取代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盡管其他亞洲國家對中國的出口超過對美國的出口,但美國跨國公司仍然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許多亞太國家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中國的大公司已開始在海外投資,但它還需要很多年,才能擁有與美國同樣規模和水平的跨國公司。這些跨國公司將全球生產鏈結合在一起,把亞洲與全球經濟聯繫起來,並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基於這些原因,亞太國家不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間作出選擇。它們希望域雙方培養良好關系。它們承受不起疏遠中國的代價,而其他亞洲國家將盡最大努力,不讓任何單一的爭端主導它們與北京的整體關系。與此同時,這些亞洲國家視美國為在本區域擁有重大利益的常駐大國。當美國總統奥巴馬宣布,美國打算對其亞洲外交政策進行“再平衡”時,亞洲國家的態度大體上支持,不過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明顯表泰。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盡管特朗普政府提出了與友邦和盟友分担成本和負担的問題,但它也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並宣布打算加强美軍的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不過,這些亞洲國家也意識到,美國是一個全球超級大國,在世界各地都有廣泛的當務之急和緊迫的優先事項。它們的態度是務實的,如果緊張局勢加劇,或更糟的是發生衝突,不能自動把美國的支持當作是理所當然的。它們準備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捍衛自己的國家和利益。它們還希望美國明白,如果其他亞洲國家促進與中國的關系,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們在與美國作對。當然,如果這些亞洲國家加强與美國的關系,它們也同樣希望得到中國的理解。( 強把自己的想法家在其他國家身上做代言,有些膨風 )

包容性的區域架構

美中並不是唯一在本區域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主要國家;其他参與者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别是日本,鑑於其經濟規模和先進程度,對本區域的貢獻良多。在首相安倍晋三的領導下,日本做出了比以往更積極的貢獻。例如,在2017年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後,日本挺身而出,推動其於11個成員國完成《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展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PP,簡稱CPTPP) 。該協定匯集了太平洋兩岸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亞太區域朝自由貿易賣出的一步。

印度也具備巨大的潛在影響力。在總理莫迪的領導下,印度作出戰略調整,宣布“東向行動政策”(Act East Policy),其他國家也期待看到這一政策付諸實施。東亞峰會接纳印度為成員國,是因為其他成員國希望,随著印度經濟的增長,它將更感悟到區域合作的價值。印度也是最初談判組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的國家之一。RCEP是一項擬義中的自由貿易協定,旨在整合亞太區域所有主要經濟體,類似於將北美國家經濟一體化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現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經過廣泛的磋商,印度去年決定不加入RCEP;其餘15國則繼續推進這項協定,可是没有印度,它不免打了折扣。

大多數亞洲國家都認識到,此類協定的價值超出了它們所帶來的經濟收益。這些平台使亞太國家能够相互合作,在彼此的成功中發展利害關系,並共同塑造區域架構和管理該價購的規則。這種區域安排必須是開放和包容的。它們不應有意無意地把任何一方拒之門外,破壞現有的合作安排,制造對立集團,或迫使各國選邊站。這就是為什麼CPTPP成員國為美國再次簽署協定敞開大門,也是為什麼正在努力組建RCEP的國家,仍然希望印度有朝一日會加入。

這也是亞太國家支持日本、美國及其他國家提出的各種“印太”構想,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等區域合作倡議的出發點。許多其他亞洲國家認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是適應中國在本區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建設性方式。如果實施得當,並遵守財政紀律,該倡議的項目可以加强區域和多邊合作,解决許多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的迫切需要。一些此類項目因缺乏透明度或可行性而受到批評,但没有理由相信,該倡議的所有項目就一定會給各國帶來不可持續的財政負担,或阻止它們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建立聯繫。這樣的後果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它會損害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哪些項目不透明,指出來呀 )

發展新的區域安排,並不意味著放棄或忽視現有的多邊機構。這些來之不易的多邊安排和機構繼續為所有國家,特别是較小的國家提供一個共同努力、促進集體利益的框架。但是,許多現有的多邊機構迫切須要改革:考慮到當前的經濟和戰略現實,這些機構已不再有效。例如,自1994年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傑束以來,世貿組織要達成有意義的貿易協定已越來越困難,因為任何協定都需要其164個成員國取得共識,而這些成員國的利益和經濟政策却是大相徑庭。自去年以來,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因法定人數不足而陷入癱瘓。這是所有国家的損失,我們應該為改革這些組織開展建設性工作,而不是削弱它們的效力或完全繞過它們。( 放棄多邊、陷入癱瘓不正是美國刻意造成的,為何不見指責 ? 聞美則跪 ! )

熱切的希望

美中兩國作出的戰略,將塑造新興全球秩序的格局。大國競爭在所難免。但它們的合作能力才是對治國之道的真正考驗,它將決定人類在氣候變化、核擴散和傳染病傳播等全球問題上能否取得進展。

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清楚地提醒我們,各國携手合作是多麼重要。疾病不受國界限制,我們迫切需要國際合作來控制這場流行病,並減少對全球經濟的損害。即使美中關系大好,對冠病采取集體應對措施,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幸的是,冠病疫情正在加劇美中之間的對抗,使不信任感加深,比看誰更高人一等,並不停地相互指責。如果疫情成為美國總統選舉中的一個主要議題,現在看來似乎在所難免,情况肯定會惡化。我們只能希望,事態的嚴重性能使人們集中心思,理智地對待問題。( 簡直是惡毒 ! 對疫情的對應,中美差異再明顯不過,李顯龍睜眼說瞎話 !)

與此同時,亞洲國家正為對抗冠病,以及克服改善人民生活,創造一個更安全、更繁榮的區域的其他諸多難題,而忙得不可開交。它門的成功,以及亞洲世紀的實現,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中兩國能否戰勝分歧,建立互信,為維護穩定與和平的國際秩序作出建設性的努力。這是我们這個時代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本文作者:新加坡總理 李顯龍。

評論 :  理解但不認同。李還在首鼠兩端、避重就輕的徘迴岐路。對中國頗多指責,對美國則避重就輕,不敢明說,典型雙標。但看今日域中,竟是誰家天下 !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退出RCEP;色厲內恁的偽大國---印度

RCEP全稱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是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已退出) 6個對話伙伴國参加。旨在通過削減關税及非關税壁壘,建立一個15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它是以東盟為主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是成員國間相互開放市場、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

相比區域外的商品就更有優勢,就能在這個大市場中占據更多的份額,同時在區域外也能因為成本優勢能去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15 個國家中日韓工業化程度很高,搞了這個協議就能在這個大區域内占領更多的市場;

澳大利亞、紐西蘭是資源型國家,指望著通過這個協議在15 國内賣更多的資源;

東盟10國經濟落後,但是勞動力與土地便宜,指望著通過這個協議讓中日韓轉移更多的低端產業過來。大家各取所需,所以對於這個協議得積極性很高。

過去有美國的干擾,進度緩慢,美國戰略收縮加上目標轉移,改走雙邊一對一的路線,對RCEP不再進行干擾,所以今年推進很快,預計在明年初就可以簽定協議。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一個幺蛾子--印度退出。

當下,印度的空氣污染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比如最近就有一條新聞 :  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印度空氣污染已經超過安全水平的20倍!一般來說,雾霾是工業化污染造成的。印度工業化水平很低,為啥雾霾也這樣嚴重?造成霧霾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是印度農民焚燒秸秆。

那為什麼印度不學中國推廣使用天然氣這樣的清潔能源嗎?因為沒錢。

印度是一個能源極為缺乏的國家,石油天然氣都需要進口,進口就要外匯,而印度特别缺外匯。印度這幾年經寄發展數據看上去很不錯,但是進出口貿易數據却很難看,是一個貿易巨額逆差國,且這個逆差持續數十年如一日,基本没有順差過。2018年,印度貨物進出口額為8367.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7%。其中,出口3246.3億美元,增長8.4%;進口5120.8 億美元,增長13.8%。逆差1874.5億美元,增長24.7%。

2018年印度出口最大的三類商品分别是礦產品、化工製品與貴金屬製品。礦產品以鐵礦石為主,這是脈資源。貴金屬製品主要就是黄金、珠寶工藝品,這個出口看上去很可觀實際印度也賺不了幾個錢。因為印度黄金等貴金屬主要靠進口,印度也就是賺點加工費。化工產品主要就是著名的印度仿制葯,這個一年可以為印度出口創匯200億美元。

大家猜猜為啥歐美製葯巨頭可以容忍印度不顧專利公然搞“仿制葯”賺錢?因為印度用自己低種姓人群為歐美葯企做新葯人體實驗。哀,貧窮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不論個人還是國家,只要是貧窮,總會有最深重的苦難。

從這個進出口結構發現有什麼問題麼?印度進口(需求)很旺盛,但是出口創匯能力太差。因為印度工業製造能力不行,没啥能拿得出手的“印度製造” 。由於長期貿易逆差,印度這個表面上雄心勃勃的大國其實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為了出口創匯,這個 3 成民眾處於飢餓狀態的國家,居然還是糧食淨出口國。

【中國耕地面積比印度還略少,但是糧食產量是印度的兩倍,每年達到6億噸。中國反而是糧實淨進口國,每年進口糧食超過 1 億噸,另外,每年還進口大量的豬肉、牛肉、家禽、海鲜等等,為了環保治理,中國還能在農村推廣煤改氣,從國外大量進口天然氣。為啥中國這樣牛逼?

因為我們工業能力强!中國制造暢銷全世界,幾十年我們長期保持貿易順差,所以,中國就可以揮舞著外匯在全世界買各種資源,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長期外貿逆差,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印度是怎麼平衡外貿虧空的?

四個途徑 :

一個是在國外打工的印度人寄回國的僑匯,每年有幾百億美元。

一個是吸引外資投資印度,2018年印度吸引外資達到創紀錄的450億美元,比過去幾年增長了250億美元。而印度能够吸引外資一個是靠不斷提升的關税壁壘,一個就是印度各種修改統計數據,把GDP數字條高。( 作假 )

再來就是外國人到印度旅游、置業產生的外匯流入。

這三部分加起來仍不夠補外貿逆差,最後就只能向外舉債。印度外債高達1.4萬億美元,超過其GDP總量的一半,每年光是外債利息就要占印度政府财政收入的20%。

【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多,外債只有1.8萬億美元。】

靠著上述4四途徑,印度勉强保持著大致3500億—4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只够印度大半年的進口結算。

所以,印度雖然大部分國民對自己的國家有著蜜汁般自信,精英階層為了政治需要也要撑著一個大國的架子,有時在南亞欺負一下巴基斯坦,甚至在中印邊境製造點事端。但是印度本質上就是一個底子很差的窮國,所有對外强硬的表態都是一種色厲內荏的表現。

没有扎實的工業化基礎,不掌握現代製造業,印度要成為夢想中的“有聲有色”的大國就永遠是痴人說夢。

印度建國也有70年,為什麼工業化水平還如此之差?

首先,工業化建設要錢,要巨額的持續的投入。錢從哪裡來?

西方列强工業化過程主要靠對外掠奪與奴隸壓榨完成工業化投入,後發國家是無法仿效這個“先進經驗”的。所以後發國家要完成工業化主要就靠自己節儉——勒緊褲帶完成工業化投入。一個指標就是儲蓄率。

收入儲蓄水平最高的10個國家和地區分别是:卡塔爾、科威特、中國、韓國、博茨瓦納、挪威、尼泊爾、台灣、土庫曼斯坦和印度尼西亞。

在二戰之後,作為後發家實現工業化的就三個:中國、台灣、韓國,這三個國實現工業化都是高儲蓄率+非民主體制。

按:亞洲二戰後工業化搞得不錯還有一個日本,日本在上個世纪60—80年代儲蓄率也很高,達到40%左右。日本雖然是搞民主體制,但是日本在二戰之前就是工業強國,工業基礎、人才基礎是其他後發國家不能比擬的。

印度就比較悲催了,建國後搞得是民主體制,儲蓄率不上不下,長期在30%左右,與中國相比差了20個百分點。民主體制又制約了政府投資的效率,所以印度搞工業建設先天性就非常缺錢、缺效率。

其次,工業化需要大量廉價的土地。

印度是一個原住民為主的人口大國,原住民國家土地問題往往非常尖銳棘手。為什麼?

比較看看美國與印度的地圖就一目了然。

美國各個州分界線非常整齊,如同用鉛筆與尺子在地簽比與圖上的作業。

而印度呢?各邦區分界線曲折而且非常不規則(外觀與中國各個省分界線很類似,確有著本質的差異,中國的大一統觀念深入骨隨)。

美國各州分界線非常整齊,是因為美國是外來殖民國家!歐美殖民者來到美洲大陸,將原住民趕盡殺絕,然後建立了美國,没有歷史包袱,相當於一張白紙可以任意規劃。所以美國不僅農業可以搞大農場,搞機械化規模化農業,同時,也可以為工業建設提供大量廉價的土地。

印度就不行了。地盤不大人口眾多,原住民為主的特徵讓印度土地關系非常複雜,印度各個邦區曲折不規則的分割線代表着複雜的歷史沿革。這樣的國家加上民主體制的土地私有化制度,讓印度很難為工業化建設提供大量廉價的土地。

這個世界是非常殘酷的,完成工業化的國家與未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就是兩個階層。

以中國為例,作為全球頭號强國,華盛頓一票政客咬牙切齒想掐死中國,但是中美貿易談判還是打打停停,為什麼?

因為中國有錢啊!我們工業產品通過全球貿易每年要賺幾千億美元順差,美國農產品、美國能源、美國波音飛機、美國汽車都指望著中國人的訂單。

而印度呢?没有實現工業化,就永遠只是一個色厲而內恁的偽大國。

莫迪執政之後,提出雄心勃勃的“印度製造”計畫。其模式就是通過提高關税壁壘來培育國内的製造業。這種模式副作用也很大,關税壁壘,其他國家的市場也相對封鎖,後果就是進步緩慢與出口銳減。不但會導致整個國家走上閉關鎖國的不歸路。短期來看,光是國際收支就要出大問題——因為,進口的資源與產品對於印度是鋼需啊。

回到RCEP協議的話題,印度為什麼突然反悔拒絕簽定協議?

這其實反映了印度一種複雜矛盾的心態。印度錯過了工業化建設最好的時期,現在就非常尷尬。一方面印度希望通過建關稅牆來發展自己的製造業;另一方面又也希望融入全球貿易體系。

印度號稱“世界辦公室”,其服務貿易有比較優勢,通過融入全球貿易體系,其服務貿易拿到的外匯可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所以,這幾年印度一直在建牆(關税)與拆牆之間反復搖擺。

印度也有"開發中國家葯房"之稱,但其原料藥物70%來自中國,占整個製藥成本2/3,且很容易被中國卡脖子。倒是寶萊塢的電影業是印度一道亮點,自主性強,口碑也不差。

實際上,印度與RCEP裡的大部分國家都簽定過FTA自貿協議,無奈印度工業太不爭氣,基本是每簽一次自FTA,印度外貿逆差就跪一次。比如與東盟簽定了自貿協議,然後來自東盟的逆差占比從7%迅速提升到12%。與韓國也簽定過FTA,然後與韓國的逆差占比從4.7%提升到6.5%。

與中國倒是没有簽訂FTA,但是中國產品戰鬥力太强悍了,羸弱的印度製造在中國權產業鏈壓迫下一敗塗地。以產業鏈最複雜的智能手機為例。最開始是中國製造,貼印度品牌出口到印度。後來升级到中國製造+中國品牌,兩年時間小米、OV等品牌把所有的印度品牌掃蕩一空,現在印度手機市場變成中國品牌+三星的天下。

這樣一邊倒的逆差印度是受不了的,所以這幾年印度拼命提高東亞與大陸工業品的關税,從百分之幾一路飆升到百分之三十,倒逼消費工業品企業在印度投資建場。這個戰略很成功,目前印度智能手機產業基本實現了組裝環節的進口替代。所以,印度参與RCEP協議談判時就是一種既想参與分肉吃,又怕自己的肉被别人吃了地矛盾心態。另外,印度最想要的勞務人口輸出完全被否決,也是退出主因之一。

RCEP協議15國基於印度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也很給印度面子,對印度做出很大的讓步,印度的關稅壁壘給予了5—15年的緩衝期。這個條件對印度是非常優惠了,莫迪也點頭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印度在二季度經濟增長突然大幅度下降達23.9%。

今年六月印度大選,在中央莫迪連任,高喊下一個五年將超英趕中,但在地方選舉上卻失利不少,經濟又下滑,國內製造業特别是一票印度國有企業跳出來鬧事,聲稱加入RCEP協議印度製造業就將淪為萬劫不復。莫迪因為經濟增長下滑支持率下降,叠加這票利益集團的强大阻力,最後就放了15國的鸽子。

其實對於中國而言,印度愛來不來不影響大局,中國加入RCEP協議真正的目標其實是要東亞這個個製造業基地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鏈條--日本。

按工業產值計算,全球排名第一是中國,日本第三,韓國第五,東亞三國懺執加起來戰全球高達50%以上。如果具體到手機、家電、電腦以及其他的機電產品,中日韓產值占比要高達80%—90%。

中國工業產值很大,但是大而不夠强,日本却非常强。目前中國與東盟,中國與韓國,中國與澳大利亞、紐西蘭都簽定了了自貿協議,整個東亞製造業鏈條就差日本。

以前中日韓談判自貿區,總是要出么蛾子,不是釣魚島出點破事、主談人突然暴斃,就是韓國法院拿著慰安婦做文章,各種民意煽動起來之後,中日韓自貿區就不了了之。這一次,通過RCEP協議,日本這個關鍵鏈條就補上了。

在RCEP協議内15國可以實現商品、資源的全流通,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東北亞製造業商品的比較優勢,在全球其它地區爭奪更大的市場,同時背靠RCEP協議的自貿區,中國也可以減少對美國貿易的依賴。

印度失去這次機會,若他日又想加入,條件優惠自然不會比照先前,利弊只能靠自己評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4GoLy4dZU4&fbclid  《楊世光在金錢爆》RCEP來了 印度退群? 工具vs.關係 誰重要? 

附記 : 

印度國内,由於担心“開放准入”制度會導致中國以當地生產商和農民為代價傾銷廉價商品,加大逆差,貿易商甚至政黨紛紛達成共識,反對印度加入。中印貿易逆差世結構性的,看看台灣和日本的結構性逆差,50年來沒有改善。

印度還提一些措施,簡單的說,印度想要中國自我進行貿易限制,同時印度還要求“接受人才跨國界自由流動”。RCEP的各國除新加坡,都不讓印度人過去工作,所以印度不簽。然而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國,而且馬上就要變成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没有幾個國家敢接納放開對於印度的簽證。

RCEP也不接受人才跨國界自由流動,IT專業人員、教師和醫務人員是印度的優勢。印度只想輸出人口。

**印度只是地理上的一個概念,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英國殖民時,也是尊重各邦國自治,並以軍力威慑及宗教來控制印度。1947年,印度獨立,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1971年,東巴基斯坦又獨立成孟加拉。印度明明是個分離主義特别嚴重的國家,幾十年没消停過,却保持完整幾十年,也算一個奇迹了。

印度主體民族僅占30%(也有數據說是46%),除了中央各邦(恒河流域)之外,四周全部是有分離傾向的邦。它們是恒河水養出來的印度斯坦族,說印地語,基本不鬧事。

另外一個馬哈拉施特邦,就是孟買所在的那個邦,由於經濟比較發達,所以這個邦雖然和中央各邦差異較大(說馬哈拉地語),但並没有什麼分裂的苗頭(既得利益者)。除此之外,那真的是遍地狼烟!看看喀什米爾、東北六邦如阿薩姆邦的混亂示威 ! 

**印度民族主義情緒下的頭腦發熱,給自己帶來了惡果。禁中國電信設備、單單使用了歐洲5G技術,諾基亞已經向印度國營電信公司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後者在9月前結清1.21億美元欠款,若不滿足要求,將全面取消技術支持,完全没有討價還價餘地。

還有,它買陣風戰機,一款四代機,法國賣給它的單價高達 2 億多美元,這比五代機F35的1.5億美元還貴,價格跟F22差不多了,關鍵是買回來就掉漆,很可能是二手貨。在如,西方賣給印度的一款芯片,由于印度排外從而减少了自己的選擇性,也喪失了市場的競爭性,原本幾美元一塊的芯片,直接給印度漲價到15美元,印度原本想驕傲的抗爭一下,結果不抗爭還好,一抗爭,只得接受了高出正常價好幾倍的19美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