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八股文的另一面 不為天下先

八股文的另一面  

八股文格式死板、内容乏味、思想空洞、嚴重束縛人們的自由發揮。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都以八股文為主。這麼不好的考試方式,為什麼會堅持這麼長時間呢?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解釋總是說 : 是封建統治者要束縛人的創造力,或這是中國文化 劣根性的體現。但是這些解釋很情緒、蒼白且不對題。先認清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技術限制,政府面臨的現實條件是什麼,再來論斷。

寫文章本是為了表達或敘述某個觀點,可八股文不是為了表達。八股文的好壞,根本不看你到底寫了甚麼,因為所有的內容都不能超過古人聖賢已經說過的範圍。更重要的是形式,也就是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這八個部分,所以叫八股文。每個部分要講究對仗,音韻,甚至字數都規定好了。八股文壞的不是形式,爭議的是内容。其實現在 SCI 的論文形式上比八股文更死。

八股文是科舉制度下的文體。科舉是要在大一統的帝國内選拔人才。所以,考試形式必須適應中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文化基礎、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的基本現實。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地域遼闊就意味着信息傳播不便。所以,科舉考試的内容和形式就盡量不要調整,要長期固定甚至僵化,因為任何變化都要經過很多年才能傳遍全國。一項全國性的考試,其内容和形式就不能超出各地的“ 公約數 ”,不能帶有明顯的階層與地方特色。那除了流傳千年的四書五經之外(八股文實際上只考“四書”),還有什麼呢?

有人批評八股文,不考實際的學問。可是考實際學問,就没有辦法在各地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就拿農業來說,北方和南方的農業差異彷彿夏蟲不可語冰。考那裡的呢?其他諸如兵制、行政管理、司法審判、財政預算等,各地的差異就更大了。根本不可能在一張考卷上出題考全國的人。除此以外,朝廷還要考慮嚴重的貧富差異。考試的内容太多元化,或者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素質,那些貧寒子弟根本就出頭無望。即使狹小、發達如台灣,現在我們還說城鄉差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公平性問題。在大陸,一個山溝農村的學生說,高考最公平的地方是,没有難題怪題。只要有教科書和練習題集,肯下笨功夫,同樣有機會考取大學。城裡的孩子條件好、見識廣,但是這些在高考考場上不起決定性作用。當年的科舉考試也一樣。窮人與社會底層能通過科舉翻身的機會確實是最大的。

乾隆60年的科舉考試,考生70歲以上的有122人。堅持三場都考完的高達 80多人。這些耄耋老著已不再是為個人謀官而試,他們拚的是科舉及第後帶來的自我實現、光宗耀祖的家世榮譽。這也側面說明科舉對當時人才的絕對吸引力。魏晉陶淵明似的隱士、竹林賢士在科舉後都銷聲匿跡轉奔科場。從幾個例子的策面來看嚴謹刻板的八股文,到底能否衡量考生的人文知識素質。五言絕句,短短的20個字,流傳下來意境恢弘、才氣高妙,刻劃人性入木三分,洞察社會鞭闢入理的千百首,發揮的餘地似乎未因用字數量、上下對應的限制而限制了發揮;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陳寅恪仍用最少數字的對對子方式出題,他出 : 孫行者,答案可以是胡適之,也可以是祖沖之等,考生全面知識素質一測及知,沒有人說題目不高明的。演講比賽同樣限定題目與時間,不是要限制選手的發揮,目的是使評審者能在最短時間就能看出參賽者的水平高低。

人文知識素質的高低與安邦治國的政治才能雖非全等,但絕非沒有關係。一個愛讀書、文思清晰、對文字敏感度高的人,就概率言肯定比這幾項都差的人在智力、能力上要高上一籌,心理素質也會較強些。當然會讀書未必會理事,這個落差祖先們是知道的,他們對趙括紙上談兵的誤國、李白劉永長於詩詞醇酒,而拙於安身立家是知之甚詳的。所以對率取者,即便是狀元,也要先從最基層逐級歷練,層層考核,方得大用。歷史上看,能幹至宰相者除人品、心術衡量外,辦事才能都還是受肯定的。人才需要歷練,科舉是人才選拔的敲門磚,八股文是工具,選拔出的人才是否運用得當,發揮預期的效果,還要與配套的任用與考核一併來看,有偏頗差池,不能只怪八股。就如同不能責怪鋼琴老師挑選學鋼琴的孩子,偏向選手指頭教長的孩子,或許有遺珠之憾,初期又能怎麼判斷挑選 !?

正是通過“八股取士”這種死板的考試制度,創造的階級流動姓,使中國這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實現了各個地方、各個階層的人都有機會躋身為國家領導階層。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考試制度在這個龐大國家的深層,建立起了持久的内在聯繫。在中國國家體系的維持上,在各地人們之間同屬一個國家的認同感上,科舉制度及八股文的作用是怎麼高估也不為過。那這種死板的考試形式會不會束縛人們的思維呢?這方面的危害其實被誇大了。明清兩代那麼多能人都是靠八股文選拔出來的,比如王陽明和曾國藩等,他們並未在八股的氛圍裡而禁錮了自己的思想。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都有這樣的體會。招人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是傾向于招那些有經驗的人,而傾向學習能力好、溝通能力强、對自己要求嚴格、有自我驅動能力的人。因為創業公司本來做的就是全新的事情,經驗這個東西是有益還是有害,說不清楚。但是面對任何新的情况,都能找到方法、訴諸行動、不丢目標的人,才是創業公司需要的。優秀的大學生,比行業裡的老鳥好用。這種優秀的人,不管面對什麼樣的題目,哪怕是八股文,也一樣可以坐得住、下苦功,最後考出好成績。這樣的人走入仕途,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任務,也一樣會表現優秀。

有時候,一個群體長期施行一個看起來似乎是愚蠢的措施、行為,很可能就是他們在生存的具體情境中被逼出來的唯一選項。所以,别覺得他們是愚蠢。因為别無更加選擇,所以恰恰是智慧的。

附記 : 

唐朝的科舉,除了明經與秀才科外,還有"賓貢"一科專供非本國人士參加考試任官使用。楊堅初創時就已經有,後因戰亂停止一段時間,直到大唐盛世時,各國人士雲集長安,才再開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最能說明。

八股文最壞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SCI論文形式上比八股文更死。宋朝考策論,考生的以充分發揮,就實際的多。

  *不為天下先VS 英雄烈士

英雄志士,或因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或因欲建功立業,留名青史,也因功高震主、小人誣陷等原因而身首異處。如商秧的車裂、李斯的腰斬、吳起的亂箭、文種伍子胥的自裁、晁錯刀鍘、于謙的西市,岳飛的絞殺、袁崇煥的凌遲、譚嗣同朝衣西市...太多太多,都是血淚,血腥滿襟的英雄烈士。

歷史上各朝,第一個揭竿起義的英雄豪傑,最終竟都是為人做嫁衣,沒一個能登上九五坐穩。看反秦的陳勝、吳廣;反漢的張角;反隋的楊玄感、李密、竇建德;反唐的黃巢;反元的韓山童、劉福通、陳友諒、張士誠;反明的李自成、張獻忠;反清的洪秀全,從黃巾到明末流寇,燒殺搶掠,但共同的口號都是替天行道。他們都是木秀於林,而被棒打出頭鳥的悲劇英雄。那些不為天下先的追隨者們,暗中截留成果坐大,往往能笑到最後。如劉邦、劉秀、曹操、劉備、孫權、楊堅、李淵、朱元璋、毛澤東等是典型"惦惦甲三碗公"的老子之徒。

*大陸的高考爭議 

這幾年,高考的發展趨勢和八股文正好相反的,這是很多人呼籲和推動的結果。各地高考越來越强調地方特色,越來越多強調學生的所謂“综合素質”。這種發展方向看似正確,但是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情况差異巨大,社會階層也差異巨大。只有堅持全國的統一性,才能確保人才通過高考在全國範圍内的流動和交流,維持整個國家的内在聯繫和國家認同。不誇張地說,如果高考的全國統一性消失了,中國各個地方的内在聯繫會被嚴重削弱。

我們不能把高考僅僅看作是教育的一個環節,高考是國家治理中的關鍵,事關國家的完整統一和治理水平。其次,雖然不必恢復到八股文那樣死板的形式,但高考仍然要盡量維持簡單、明晰的考試内容和形式。一言以蔽之,永遠要確保,學生只靠幾本教科書、只比拼硬功夫、笨功夫就能取得好成績。和科舉一樣,高考不是教育工具,高考是人才選擇的工具。它把各個社會階層裡奮發向上,能坐得住、下苦功夫的人挑選出来,保持這個社會的活力和公平。這才是高考在當前中國社會的真實作用。

【過去有一句話:窮文富武。意思就是,讓子弟練武是有錢人家才能做的事。請名師、建場地、置辦兵器、飲食影響等等,都絕非小家小户人家所能承担。學文則不然。只要刻苦用功,有幾本書、能吃上饅頭就行。没有刻本書,手抄本也可以。這就给窮人家的孩子能够参加科舉,創造了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