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互聯網無法取代學校教學 0423世界讀書日
為什麼互聯網無法取代學校教學
在互聯網上,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充分交流和互動,且不受時空的阻隔。現在,世界上最優秀大學的教學視頻也可以在網上找到,人人都有機會接受最優秀教師的指點。大量各行業的專家,在網上孜孜不倦地講授他們的畢生所學,不管視頻還是音頻,應有盡有。如果你想獲得知識,完全没有必要辛辛苦苦報名去學校,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那麼,那種面對面的課堂教育真的過時了嗎?
事實是,“古典式”學校教育不僅没有消失的危險,甚至連衰落的迹象都没有,還越來越重要了,從學區房的高價就可以看出来。美國照樣有學區房的概念,美國的家長們也是想盡各種辦法,花大價錢讓孩子盡入好學校,其他國家的主流人群其實也差不多。這就奇怪了,知識傳播的手段越來越高效多元,但是大家對於學習知識的地方却越來越認死理,越來越單一。對這件事的解釋恐怕只能是:在學校裡尋求和得到的,其實不只是知識,而是其他東西。在互聯網上獲得知識,非常簡單,點鍵盤、滑鼠標就可以了。但放棄和中斷學習,也是同樣簡單的。如果你去上正規的學校,那就要麻煩費事得多:要報名、考試、注册、交學费;要按時來到課堂等規矩很多。所有這些,都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為了得到一套約束辦法,讓你不能或者不捨得輕易放棄。
學習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所謂“快樂學習”、“輕鬆學習”是自欺欺人之論。學習既然是這麼辛苦的事,那除了極少数能自律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約束甚至强制,才能完成學習。强制不見得是棍棒,同齡人之間的共同學習,也是一種他律,就是靠他人來提供一種纪律,僅僅因為自尊心,你就會克制懒惰,拿起書本苦讀。可見,學校制度的核心要素不在於提供知識,而正在於提供了外界的約束和强制。至少到目前為止,學校的這種功能,還没有成熟的替代品。所以,“古典式”學校還將長期存在,它能幫助人們克服人性中的好逸惡勞,這才是學校的核心競争力。
教育是如此,職場也是如此。從技術上來說,很多公司都可以不需要員工到辦公室上班了,遠距辦公可以勝任很多工作。但為什麼很少有公司這麼做呢,一些曾經常是過的公司也纷纷回歸辦公室呢?原因就是大家在一起,眾目睽睽之下,好意思上班睡覺或者打遊戲嗎,效率會高很多。對事業成功來說,堅持比能力更重要。天才式的人物,其實很少,但很多資質平凡的人,也一樣能取得成功。他們靠的就是堅持,能力並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實際上,能力往往是堅持的結果。就像有人說的,如果能在某個領域持之以恒、堅持耕耘幾年,就能達到超過外行的水平;如果能堅持更長時間,就會達到專家水平。大多數人的失敗,不是因為天生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没能堅持下來,半途而廢。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又缺乏自律能力,很難做到堅持。解决辦法就是,主動加入一個好的約束環境,讓他律代替自律。比如說讀一個好學校,加入一家好公司,住在一個好社區,那才是更高效率提升自我的途徑和方法。也可以這樣理解,大多數所謂培養自律的辦法,本質上都是找到合適的他律。
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就會意識到,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組織起來的。連結我們這個充滿陌生人的世界的鍊條,就是責任,而不是自律。成年人區别於兒童的,就是成年人必須承担責任,所謂責任,就是别人對你的约束和要求。所以,那些願意承担責任并長期堅持的人,成功的機會當然就更大。
** 0423 世界讀書日
今天你讀書了嗎 ? 人類是什麼時候才有機會普遍開始讀書的?答案顯而易見是印刷術發明後。確實是這樣。但真正把讀書這件事變成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幾乎所有人都買得起書,即使在美國也是很遲的事情。遲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戰爭不是毁滅文化嗎?怎麼打仗還能普及閱讀文化呢?
1940年时候,美國軍隊規模只有十幾萬人。但在“二戰”時期,美國參戰兵力高達 1400萬。一千多萬年輕人,從平民突然變成了士兵,又是在戰場這種壓力極大的地方,精神生活怎麼辦?怎麼給他們提供一種便捷的、通用的、省錢的娛樂活動來提振士兵的士氣?這個解决辦法當然就是讓士兵在前綫讀書。所以,在二戰初期美國政府就把圖書看成是一種戰略物資,和槍砲、食品、药品、交通工具一樣重要。
槍砲等這些都可以用工業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的,但書不一樣,虽然可以用印刷機大量印刷書,但是一來印什麼書呢?二來,就算選的書,大家都很喜歡,但是總不能每個人都看同一本書吧?這本看完了還看什麼呢?書要有選擇,品種還要多,這就不容易了,經常到書店買書就有這痛苦經驗。剛開始的解决方案,是發動老百姓捐書。羅斯福總統親自站台發動捐書,到處都貼著捐書活動的海報,小學生都敲鄰居的門收集圖書。好消息是,僅僅用了5個月就蒐集了1000萬冊書。壞消息是,美國人的藏書快枯竭了。
1000萬册,數字聽起來很大,但美國當時有1.3億人口,這麼全民動員,也才捐出了1000萬册書,說明當時美國的民間藏書量其實不大。也側面印證了,此時即使已經有了印刷機,即使在美國,全民閱讀的風氣也没有開始。這1000萬册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都是精裝的,那個時候還没有平裝書。士兵需要輕裝行軍,但是精裝書很沉,尺寸又大,随身帶着很不方便。内容也不未必合適。所以,這批書到底有多少真到了戰場上,真正被士兵閱讀了,也很不好說。
於是,美國軍方就要生產一種專門供士兵閱讀的書,這種書後來被人稱作“軍供版圖書”。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平裝本的書。軟皮的,可以放進衣服口袋的那種。( 台灣當過兵的都知道,我們部隊連隊書箱也提供一些軍版圖書,就是仿效美國當時做法。)
平裝書現在看沒什麼,但是在當時,這對出版業是一個很大的顛覆。當時人觀念裡的書是大,厚,精裝,這才是當時人認為書應該有的樣子,書應該有書的體面。現在要打仗了,士兵看的書就不能有那些講究了。得輕薄短小。當時可只是為戰爭所迫,不得不因陋就簡。還有一個問題,給士兵看什麼内容的書呢?為了解决這個問題,一個70多人的專家讀書小組被成立起來,研究應該讓美國大兵們讀些什麼書。
二戰前,圖書主要是給上層社會讀的,當然就是文學、哲學、法律、神學,等等。而現在,要滿足普通士兵的閱讀需求,那題材就自然放寬了很多,甚至之前根本不可能會變成書的那些内容,像笑話集、漫畫等等也印成了書,送上了前綫。比如,"大亨小傳",中國作家老舍的"骆駝祥子"都入選了軍供版圖書。其中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但是一直默默無聞。是二戰的時候,因為前線士兵閱讀,表示戰後要學習蓋茨比才火紅起來的,進一步推動這部小說在國内的銷售。只有新一代的讀者才能成就新一代的經典。
二戰結束的時候,書這個東西,無論是樣子還是内容,不管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整個面貌就全變了。戰後,軍供版圖書並没有退出書籍舞台,而是轉型開始服務普通民眾,雖然平裝書的利潤低,但銷售量大,利潤也就上来了。1943年美國圖書銷售量只有4000萬册,到1947年就翻一番,到1952年,甚至增加到了2.7億册。可以說,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把書籍重新發明了一次。閱讀的風潮也被帶動起來。
很多真正偉大的事物,都會被發明兩次。第一次,是讓它在技術上成為可能,就像書是因為印刷機。第二次,是讓它真正成為普通人也用得上的東西。而随着技術和商業的進展,這些事物還會被不斷重新發明。就像計算機,發明計算機的馮·諾依曼那一代人,和使大多數人都買得起用得上的家用電腦的人,是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這一代人,都很偉大,都是計算機的發明家。
只有讀不到的學問,沒有沒有用的學問。今天是2018年的世界讀書日,你讀書了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