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輪台罪己詔 ?

輪台罪己詔 ?

在中國歷史早期上,漢武帝的形像並不好,基本上就是窮兵黷武的暴君形像,和秦始皇並稱。但是後來呢,漢武帝的形像好多了。因為他晚年的時候發布過一封詔書,叫《輪台詔》。當時有大臣請求在西域的一個叫輪台的地方屯田,漢武帝說算了算了,這些年打匈奴,把國家折腾得够嗆,然後說了一些自我批判的話,這就是《輪台詔》。

武帝晚年改錯一事,正式史書當中只見於《資治通鑑》,在《史記》、《漢書》這些漢朝歷史的權威正統史料中,並没有相應記載。按說,這是重大政治路線地調整,班固寫《漢書》時不可能遺漏。《漢書》中確實記錄有改變政策的《輪台詔》,但並没有放在《武帝紀》中,而是放在了相對不重要的《西域傳》中,這就很奇怪了。

一向被認為是“罪己詔”的《輪台詔》,仔細看其中的内容,其實只是有關西域輪台地區軍事布署的局部策略性調整,並不是根本大政方針的改變。所以,班固才把它放在《西域傳》中。那問題來了,《史記》、《漢書》中都没有記載這件事,只有《資治通鑑》中有,司馬光是根據什麼史料寫的呢?原來,司馬光所根據的史料是《漢武故事》、《趙飛燕外傳》這樣的野史、小說。司馬光也是一代大儒,竟然在編寫那麼重要的《資治通鑑》時,引用如此不靠譜的 “史料”,是不是工作失誤呢?也不是,因為司馬光本人就曾經說:《漢武故事》語多誕妄。”可見,像漢武帝晚年認錯、政策大調整這事,就是他老人家生生加進去的。漢武帝這個勇於改錯的形象,就是司馬光“製造”出來的。那司馬光為什麼要這麼幹呢?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是在宋神宗搞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整整十幾年,王安石在開封汴梁搞變法,而司馬光是變法的堅定反對派,自然就要坐冷板凳,所以在洛陽編《資治通鑑》。你可想而知,司馬光在些書的時候,難免要把自己對當時政局的看法隱晦地體現在書裡面。怎麼體現的呢?王安石鼓勵神宗皇帝搞變法,目的是為了富國强兵,但實際上也對民間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騷擾。而司馬光是典型的傳統儒家,一向主張政府不要折騰,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那正好在編撰教導皇帝的《資治通鑑》中寫到漢武帝,就可以做文章了。你看,漢武帝折騰老百姓,窮兵讀武,窮奢極慾,但是晚年還不是要後悔,要發《輪台詔》這種“罪己詔”?

西漢的漢匈戰爭持續的時間非常長,前後130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是最重要的一段,但是漢武帝並不是這場戰爭的終結者。真正結束戰爭要到漢宣帝時期,也就是漢武帝的孫子,才最終打赢了匈奴。所以在漢武帝晚年,國家雖然殘破,但是這個戰爭動員體制一旦開動起來,皇帝也不可能說叫停就叫停。這一點可以從後武帝留下來的執政班子看出來,那麼大的國家,換政策肯定要換執政班底。但是漢武帝臨終托孤的,還是霍光、桑弘羊、金日憚那些人,他們都是漢武帝戰爭政策的支持者。真正要切換到另外一種政策,就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那要等到漢元帝時期,打赢了仗才有可能。所以,漢武帝晚年就算是有點後悔,最多也就是個人情緒,至於國家政策的轉變,事實上當時也没有可能。

我們再來看人的因素,不同時代的人,不同階層的人,他們的道德感是不同的。在漢武帝那個時代,根本就没有什麼“主權在民”的觀念。整個國家都是帝王的私人財產,他是要拿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漢武帝的人生目的是什麼?就是打敗匈奴,這是他畢生的夙願。所以,榨取民間的財力,供给軍隊打仗,只要不是鬧到民間要造反,危及他皇權地位的程度,他是不可能停手的。在法國有一次,拿破崙去参加宴會。席間就有人談到法國歷史上名將蒂雷纳元帥,有一位女士說:“蒂雷纳元帥當然是偉人,但是如果他不火燒普法爾茨的話,我會更喜歡他一點。”這是三十年戰爭時期的一件事,當時法軍統帥蒂雷纳,在德國普法爾茨搞過一次焦土政策,造成了一次大災難。拿破崙聽到之後,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如果火燒普法爾茨,對於蒂雷納的目標達成是必需的,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就是某些大人物思考問題的方式。他們對於功和過,善與惡,目標和手段的理解,在另外一個維度。你可能覺得很殘忍,我們内心的道德感會有一點受不了,這都没問題,可以討論。但是,如果我們今天的人,用私人的道德觀和是非觀,來理解歷史上的人物,那至少有一個後果,就是我們讀不懂歷史。(帝王的道德從來不與眾人同。一家哭VS一路哭 )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說免費、補貼

羊毛出在豬身上然後把狗給擠死了  說免費、補貼   

互聯網時代有一個獨特的商業現象——免費。用免費或者補貼的方式創業,也是這些年的主流。其實這是個必然。只要出現了大規模迅速讀寫的設備,不管是早期的磁帶,還是後來的光牒,還是現在的互聯網,免費這種現象的出現就不可避免了。雅虎的楊致遠和費羅首創了免費的互聯網服務並且找到了廣告,這才讓互聯網成為一個開放、免費的工具,互聯網成了一台巨大無比的複印機。

這批企業的成功,帶動了一個巨大的免費浪潮。先進企業取得成功的模式,成為後進者效仿的對象嗎?你收費,我就免費。你免費,我就補貼。於是出现了這麼個現象,羊毛出在豬身上然後把狗給擠死了。對用户免費,對廣告商收費,然後把原來這個行業裡的企業擠垮。一個個互聯網領域,信息服務,安全服務,社交,通訊全部被攻陷。第一批這麼幹的企業,普遍是比較成功的。那這種模式究竟好不好呢?

說不好吧,它幾乎是互聯網創業的標準模式,從最早的雅虎,到後來的谷歌、Facebook、騰訊、百度,都是靠這種模式起家的。說好吧,這些年真靠免費模式成功創業的企業,實際屈指可数。大部分公司采用同樣的商業模式,都很快死掉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還順帶出了一個怪現象,就是創業便成了一個風險很高的事。

過去200年,人類經濟一直處於急速膨脹的過程中,財富規模不斷擴大,那做生意的空間應該越來越大才對啊。創業怎麼會變成一件風險很高,九死一生的事呢?有一個觀察這個現象的全新的視角是過去我們都以為,成功企業採取的經營方法和競爭手段,天然就是初創企業學習的對象。但是,這一次不同。互聯網企業採取免費的策略,它針對的對象有兩個。

第一是原來采取收費方式經營的那些傳統企業,通過免費的方式把他們擠垮。

第二就是防止後來的企業抄他們的後路,消滅新創者於萌芽。

攔住初創企業崛起的兩個機制:

第一,都免費了,初創企業維持生存和發展業務呢?靠廣告?廣告天然是需要規模的,那當然就是頭部企業的優勢。小公司無法聚集起規模的流量。所以,免費這種模式,天然是頭部企業的護城河,攔住的就是小公司。就拿2016年來說,全球互聯網產業的收入不過3800億美元。這其中,Google 一家就占了近1000億,接下來的亞瑪遜、阿里巴巴、Facebook和騰訊這四家又占掉了1000多億,你如果再把第二梯隊的加進去,基本上就没有剩什麼了。如此,哪有初創企業的盈利空間?免費模式在讓很多消費者享受到不要錢的服務之後,也讓行業的總收入規模大幅減少。頭部企業獨享免費红利,把也想走這條路的初創企業的未來给奪走。

大企業攔住新創企業崛起的另外一個機制。就是讓初創企業提供的服務變得没有用。創業圈子裡,經常有人拿着企劃書說,我的這個產品設計比微信好,比淘寶好,所以,我能擊敗騰訊和阿里巴巴。這就是看問題的視野太狹窄了,不是說他們的產品設計有問題,而是產品設計得好,也没有用。因為免費模式的產品,不是使用的那個App,它真正的產品是用户和用户的數據。它通過免費把用户吸引來,然后把用户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或者是把用户在上面的數據做開發,再賣给别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你買了產品但是不需要付錢,那麼,你就是產品本身】。用户不一定是因位產品好而留在那裡的,而是因為用户的數據、社交關係和使用習慣留在了那裡,再想遷移,成本太高了。

舉個例子,前些年用功能手機的時候,換個手機很方便,把SIM卡拆下來裝上就行了。而現在智能手機時代,換手機,是要把上面的軟件重裝一遍,而且必然要承担部分數據資料丢失的損失,成本太高了。既然價格是零都没法做生意,我倒貼錢是否可以。答案還是否定的。

比如,从2004到2010年,微軟花了大力氣試圖在搜索上和Google競爭,當時它的現金儲備比Google多好幾倍,因此它採用倒貼錢的方式鼓勵大家使用它的搜索服務,大每搜索一次可以獲得五美分(1.3元台幣)的變相獎勵,變成積分購物。結果是除了每年燒掉十幾億美元的市場推廣費之外,對市場占有率的提升没有任何幫助。看,不僅初創企業這麼做不會成功,就是像微軟這樣的巨無霸也搞不成。

基本上說,做市場有需求的東西總是能賣掉的。如果免費是唯一的道路,那為什麼蘋果公司的產品不僅不免費,而且賣得還很貴呢?如果免費是趨勢,為什麼恰恰是蘋果公司,而不是Google和Facebook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公司呢?世界的變化往往是出乎人的意料的。過去,我們覺得小公司學習大公司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現在大公司的打法,恰恰是針對小公司的。這是市場競爭格局的一個巨大新變量。可是大量新創企業根本没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發生。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活著是為什麼

活著是為什麼

人活這一輩子,到底是什麼東西在驅動?當時僅僅在維也纳,就有三位心理學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釋。最著名的是弗洛伊德,他認為人生就是要追求快樂,内在的驅動力是性。還有一位心理學家也很有名,叫阿德勒,他認為人生是為了追求財富和權力,内在驅動力是自卑。第三位是弗蘭克則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發現生命的意義。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個重要發現。

看一個例子 : 

《三國演義》裡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周瑜打黄蓋。黄蓋為了詐降曹操,讓周瑜當眾痛打他一頓。黄蓋挨打的時候,心裡肯定没有什麼屈辱感,反而會很興奮。那用心理學理論怎麼解釋?弗洛伊德說的,為了快樂?肯定不是。阿德勒說的,為了財富和權力?當然更不是。唯一的解釋是,他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讓他當下受的這番皮肉之苦有了意義。其實現在生活也一樣。辛苦工作是為了撫養孩子的時候,苦和累是常態,為什麼能挺下來呢?心中有一個非凡的意義。( 責任和意義的區別 )

人對意義的需求頗為强烈。人類根本就無法忍受無異議。古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受到的懲罰。把石頭推上山,但石頭永遠都會在快到山頂時滚下來。讓西西弗斯在這種無效又無望的勞動中消耗生命,希臘眾神認為這是最嚴厲的懲罰。這種懲罰是如此之可怕,以至於最殘酷的苦役營裡,囚犯幹的活兒,盡管非常繁重,但都會多多少少有一些用處、有一些意義。比如建造工程、道路、開掘礦產、開墾荒地等等,監獄不會讓囚犯去做“西西弗斯式”的勞動。管理者本能地意識到,那樣折磨囚犯太嚴厲了,那樣的監獄也是無法管理的。

集中營里的犯人,整天缺吃少穿,還要被迫做高强度的體力勞動,還要担心時時刻刻被送進毒氣室,應該是天天愁苦度日?不,很多犯人在做工作的時候,特别認真負責,比在外面的时候還要加倍努力。因為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成了他生存唯一的意義,他只有抓住這一根救命稻草,人才能活得下去。弗蘭克醫生是從集中營裡走出來的人,他深深知道在那種極端環境下,生存的唯一方法是找到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1944年底的時候,弗蘭克的集中營裡傳言:1944的聖誕節,纳粹就會被打敗,他們會被解放。好消息傳播開來,那段時間,人們的精神狀態都非常好,也没有了跟纳粹的對抗,很多人就像變了一個人。結果聖誕節一丁點動静都没有,希望破滅了。有人馬上說,不是聖誕節而是元旦,我們會被解放。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也是可怕的謊言,因為到了那一天還是什麼動静都没有。這一下子,集中營里很多人精神崩潰,就都死了。其實再挺五個多月,他們就真的被解放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意義的重要性。意義不需要太長遠,從長遠看人都是要死的,所以人生没有什麼終極意義。意義就是自己為自己創造的東西,是生活的支撑。

弗蘭克就用在集中營里摸索出來的這套理論,發展出了心理治療上的“意義療法”。簡單說,就是幫助精神崩潰的患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比如,有一位老先生,和妻子感情非常好,但是妻子不幸去世。老先生陷入悲傷不能自拔,求助於弗蘭克的心理診所。弗藍克問他:“如果先去世的是你,你的妻子會怎樣?”老先生答道:“她會比我更悲傷、更痛苦。”弗藍克說:“看,現在她免除了這種痛苦,你替她受苦了。代價是你活着,并陷入深深的悲傷,你的悲傷是有意義的。”老先生的痛苦馬上就減輕了。因為他一旦相信了這個說法,無邊的苦海就變成了一種替妻子受苦的奉献。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福無双至禍不單行。什麼是禍不單行?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會遭到兩個層次的打擊。第一個是挫折痛苦本身帶來的,比如疾病的折磨、工作的辛苦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層,那就是因此而感到的沮喪、羞耻、失望甚至绝望。第二層打擊往往更沉重。因為這第二層打擊的本質,是支撑你原來人生的意義突然中斷。面對無妄之災的時候,意義發生中斷,你能不能果斷放棄原來的意義追求,從零到一,重新找到一個新的意義?這才是真正的難題。弗蘭克醫生的意義療法,就是為這一刻準備的。( 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活出生命的意義 自由意志還是環境決定大腦 ?

活出生命的意義   自由意志還是環境決定大腦 ?

《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作者叫維克多·弗蘭克,奥地利猶太人,是一名心理醫生,在1942年被抓進納粹集中營。包括那個最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營。1945年二戰结束,弗蘭克幸運地活下來,返回維也纳,繼續做心理醫生。這一年,他只用9天的時間,寫完此書。從一個心理學家的角度,對人在極端絕望的環境下的心理發展做出觀察是很罕见的。

剛入集中營時,囚犯的反應是極度的驚恐。弗蘭克剛到奥斯維辛集中營的時候,納粹軍官就做了個手勢,把人群分成了兩隊。傍晚時他問另外一隊的人去哪了?有一個難友就指着一個烟囱說,他們已經進了焚尸爐。這是一個多麼極端的體驗。這樣的恐怖,伴随集中營的種種殘酷逐漸展開,人的心理會迅速發生適應性調整,進入心理學上被稱為的【暫緩性幻覺”狀態】。比如被宣布處决的人,在行刑前的最後時刻會產生死刑可能暫緩執行的幻覺。

随着集中營的現實變得越發殘酷,囚犯們的幻想一一破滅。這時候,囚犯們又會產生一種奇異冷酷的幽默感,並形成一種【旁觀自己】的視角,對自己未來的遭遇甚至還有點好奇。

一位更早被抓進集中營的朋友给他們這些新來的人說點注意事項。這位朋友對眾人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天天刮鬍子,用玻璃碴也好,用最後一片面包換個刀片也好,一定要每天刮臉。這樣才能看起來更年輕,臉色更好。只有看上去能幹活的人,才不會被送進毒氣室。”說到這裡,這人指了指弗蘭克,對其他人說:看,他就是這樣的人。這樣境中,任何人聽到這種話,一定會嚇得魂飛魄散,或者勃然大怒。但弗蘭克當時的反應却只是笑了笑,這種反應就是 “旁觀自己”的視角,是不正常的反應。

接下來囚犯的心理將進入第二階段,那就是冷漠、遲鈍、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囚犯們日夜所想的,就是吃、穿、睡等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發生在眼前的折磨和暴行、凍餓而死的囚犯屍體、難友的痛苦,都引不起他們的興趣。情感已經麻木,看到什麼都只會呆呆地站着不動,不再有厭惡、恐懼、憐憫等情感,對一切都無感。當外界的壓力太大,完全無望擺脱,而且還會長時期持續時,人就會用冷漠的外壳把自己保護起來,讓情感變鈍,盡量減少外界對自己的刺激。這很可能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在艱難還境中求生的重要技能。【現在網上一個小事,往往就能掀起軒然大波,其實這是社會富足的結果。社會環境真要是非常糟糕,大家反而是要啟動自我保護機制,不去關注那些負面消息了。】

倖存的囚犯面臨最後一關,是從集中營出來以後的日子。他們面臨的考驗,是能不能順利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巨大的心理壓力突然消失,其實很危險,類似潛水員上岸後可能會有“減壓病”。換了一個更好的還境未必適應的了。被解放的囚犯需要努力重建正常的倫理道德觀念,回歸各種生活常識。的確有一些被解放的囚犯,用加倍的暴力和残忍報復社會。能過這一關不是很容易。

回顧弗蘭克說的這幾個心理階段,其實在提醒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迷信自由意志。一般都以為,是我們的大腦在控制我們的行為。我們總是想像自己,在什麼情况下,會做出什麼樣的决定。大腦在控制我們的行為,那誰在控制大腦呢?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環境。人是一種會預期的動物,我們最大的能力就是能够想像一個情境,但是最大的風險也在此。在特定的還境中,會形成特定的想法,如果不真的置身於那樣的環境,我們無法預料自己真正的想法。

我們可以決定自己明天怎麼做,但是没有辦法决定自己明天怎麼想,就是這個意思。在特定的還境中,我們有可能為了適應那個還境,讓自己變得不可理喻、殘忍、脆弱、愚蠢,麻木,並且把自己的一系列表現解釋得合情合理。有一句話說:【上帝的規則,是先给痛苦,然後给出路。而魔鬼的規則,是製造麻煩,然後把麻煩合理化而無出路。】

現代很多人都很忙,忙起來的時候,都想歇會兒,都想離群索居,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個人待着。但不少都因為過這種生活,而有了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先兆。因為人不能和正常的人群失去正常的聯繫。一旦離開人群,進入一個自己也不能控制的還境,我們會怎麼想,進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其實我們自己也無法預料。

**自由意志  

2016美國大選,民主黨希拉蕊這一邊,勢在必得。主流人群的支持也比較多,競選經費比較充足。而特朗普基本是是單打獨鬥,籌款也不是很順利,所以在廣告投入與投放策略大為不同。

希拉蕊主要是投放傳統大眾傳播媒體,是大面積地狂轟濫炸。但是特朗普主要是精準投放,也就是針對一個特定的地方做小規模投放。這麼做的好處是比較省錢,效果好也不引人注目。具體操作是 :

一.  精確 : 直接直接投放到一個村莊、一幢公寓樓。比如說,在一個海地移民的聚集區,投放估告說 : 希拉蕊的基金會在海地發生地震之後扣留善款;在一個黑人聚集區,投放廣告說希拉蕊說了黑人的壞話,等等。

二. 準確 : 美國政治中的那些爭議性話題,無非是勞工政策、禁槍、堕胎之類的。希拉蕊做大規模投放,說來說去還是這些老掉牙的觀點。但是一個具體的選民,他關心的不見得是這些話題,可能是對一個明星的態度,可能是他討厭自己社區裡一新建大樓的樣式,可能是一個附近的刑事案件等等。那特朗普的這種精準廣告,可以針對這些話題發言,討好選民的效果就非常好。所有這些都是暗流湧動,潤物無聲的。直到投票之前,希拉蕊也不知道,自己的地盤已經這樣被鬆動了。

這件事,本來只是美國政治,或者說營銷技術的一個變化。但是它讓我們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自由意志”到底還存在不存在?承認 “自由意志”為前提的當代人類文明的基礎,是不是正在發生動搖?什麼是“自由意志”?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是不是可以決定自己的行動。其實這個事一直是有爭論的,一些科學家認為,根本没有自由意志。人的所有行動,都是大腦裡化學反應的結果。一旦這個化學反應程序被外界因素干擾,比如喝了酒、吸了毒,人的行為都會發生改變,所以哪裡有什麼自由意志可言?

當然,這只是過去的一派觀點,主流社會並不承認。例如,一個因一時情緒激憤衝動而殺人的案子,辯護律師說,嫌犯當時是是“激情殺人”,情绪失控。嫌犯只是大腦化學反應的奴隸,不應該承擔這麼重的道德責任。但主流觀念還是要承認自由意志,情绪失控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必須為自己情緒失控的後果負責。自由意志是不是存在,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它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原則。

現代社會的基本假設是,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政治、經濟、司法各項制度,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就拿民主制度來說,它的基本假設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意願,每個人的意願都一樣重要、都可以自由表達,這才有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如果有的人没有自己的意願,或者這個意願可以被他人操縱,那一人一票不是就變得非常荒唐了嗎?但壞消息是,這個荒唐的情况可能正在發生。(賭濫票就是 )

過去一百年,政客和商人都在琢磨一件事,就是怎麼影響選民和顧客的意願。他們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没有一種方法敢宣稱自己是絕對奏效的。現在不同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讓操縱的意願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可能,越來越確定。自由意志的未來,因此也就變得非常可疑。比如說遊戲--王者歸來,據說日活數是8000萬。這本來沒什麼,它是一個輝煌的商業成功。嚴重的是,有上千萬人,每天會在遊戲上面消耗6 個小時以上,這個就有點可怕了。遊戲這種娛樂方式和看電影不一樣。如果一次玩 6 個小時遊戲,結束的時候一定不會是神清氣爽、心情愉悦的感覺,而是陷入深深的疲憊,甚至是自責。痛恨自己管不住自己,但是没辦法,下次還是要玩。

要知道,現在的遊戲產業,已經不是簡單的娛樂業了。那麼大的經濟利益,已經讓遊戲業變成一個龐大的人性實驗室。無數的心理學家、計算機專家、人工智能朱家,在利用那些精準的算法工具,一點點地分析每一個用户的人性弱點,誘導你逐漸深入遊戲,欲罷不能。

一位遊戲業的朋友說,遊戲業就是小動物研究中心。這個小動物指的就是人。到底是你想玩遊戲,還是遊戲商在誘導你玩遊戲,界線已經變得非常模糊。商業也是一樣,你在購物網站上的每一個動作都在被人工智能追踪。透過大數據的作用,你是什麼人,行為習慣是什麼,人工智能一清二楚,甚至比你自己還清楚。那呈現在你的頁面上的廣告信息,就是最大概率你會購買的商品。到底是你自己想買,還是購物網站在誘導,這個界線也已經很模糊。信息傳播也是,你在新聞APP上看消息,你手指的每一次滑動,都會被追踪。下一條推荐給你的信息,就是人工智能計算的結果,目的只有一個,繼續看下去。到底是你自己在看新聞,還是新闻APP在推着你看,這個界限也在模糊。前面特朗普團隊的廣告投放方法,就是這個效應在政治上的表現了。是你在投票,還是算法在利用人性中的缺陷在驅動選民投票,這個界限也是模糊的。這個趨勢如果發展下去,所謂的民主選舉,就會變成兩種技術力量之間的比拼,和公眾的政治意願就已經没有什麼關係了。

假如你参加一場選舉,喜歡某一被選舉人,但是他的對手通過人工智能送了一條消息說,根據大數據監測,你的一個仇人也喜歡這個被選舉人,你確定還要選他嗎?你改主意的概率是多大呢?如果改了,這是你“自由意志 ”的结果,還是被操縱的節果?民主政治的基礎就這樣被動搖了。當然你可以抗爭說,我有理性、認知升级,我用自律的精神來反抗技術對我的影響。或許你可以,但是絕大部分人做不到,他們會越陷越深,無力自拔。

這幾年人工智能的話題非常熱,但是大家討論的,往往是集中在人工智能帶來的商業機會有多大,什麼樣的工作崗位會被替代等等。其實,人工智能對人類文明最深刻的影響,並不在這些方面,而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熟悉的,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的這個文明基礎即將不復存在。當我們確實面對着一個完全陌生的未来世界,失去自由意志是好事還是壞事 !?赫拉利的新書《未來簡史》,那裡有更加系統、更會讓你大跌眼鏡的預言。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人為什麼會生病

人為什麼會生病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原因多了去了,病毒感染、基因遺傳,還有現代化引發的文明病,比如近視眼、高血壓之類的,病因不是已經很清楚了麼,怎麼還治不好?没有這麼簡單。仔細想想,疾病其實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首先,人體是一部非常强大精密的機器。比如腎臟,一台冰箱那麼大的人工腎,只能完成腎臟的一小部分功能。再比如心臟,質量最好的人工心臟瓣膜,也只能用個幾年,可天然的心臟瓣膜,能在一生中柔和的開閉25億次。再看看大腦,能把生活中經歷的許多細節編碼記憶,在幾十年之後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檢索出來,比計算機運算速度還要快。再比如視覺,當我們看到一條毒蛇,從毒蛇的影像落在視網膜上,到視網膜通過視神經向大腦输送信號,再到記憶中樞,反應出來這是是毒蛇,最後做出逃跑動作,前後還不到一秒鐘。

身體是一部如此强悍的機器,它還有一個特點:幾乎没有一個零件盡善盡美,還有一大堆低級的設計缺陷。進化既然能塑造出像眼球、心臟、大腦這麼精巧的器官,為什麼没有安排好措施預防近視、心肌梗死、老年痴呆症呢?大腦的精密程度和腦血管的狹窄程度比起來,就像是在一台奔馳上,用了一根塑料吸管當油路。再比如眼睛裡面有盲點,胃酸水平過高會導致胃潰瘍,免疫系統雖然强大,但是對抗感染的時候又經常失敗,而且好像還很弱智,還會攻擊我們自身的细胞,引發像濕熱、關節炎、甲亢之類的疾病。

再比如,既然DNA的双螺旋結構,能紀錄上萬億個細胞的設計方案,可當我們的手指受傷了,為什麼不能像海星這種低級生物那樣,重新長出一根來?類似的疑點還有很多。總之,核心的問題就一條,自然選擇既然能塑造出這麼强大的人體,為什麼偏偏要留下這些小瑕疵?這些導致人類生病的低級漏洞,為什麼没有被自然選擇淘汰掉?《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解釋。他說,人體,其實是一場精心安排的妥協。很多設計缺陷,其實都是為了更高的收益,而做出的一種無可奈何的讓步。

因為生物進化不像現代工程那樣,要先經過專家認證,做出一套十全十美的方案。它是邊施工邊設計,根據環境需要,隨時做一些缝缝補補。比如人的食道和氣管,是被吐槽最多的一個設計。因為食道是把食物送到胃裡,氣管是把空氣送到肺裡,按理說,井水不犯河水,可偏偏這兩根管道在咽喉交叉,造成重大的交通隱患,每次我們吞咽的時候都必須把氣管關閉,否則就會嗆著。據說每年都有好幾千人吃東西被噎死。看起來很不合理?但是換個角度,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看,它又非常合理。

因為最早期,陸地上没有生命,只有一些微小的生物生活在水裡,它們根本用不着喘氣,水中的溶解氧從體表渗透,就滿足了呼吸的需求,不需要氣管。後來隨著演化,身體越長越大,而且上了岸了,自然渗透不够用了,呼吸系統才應運而生。那剛開始的時候,怎麼會馬上近化出一整套呼吸系統呢?慢慢來可不行,喘氣這事,一分鐘也等不得,不可能一開始就單獨開辟一條呼吸通道。所以,只好就地取材,因陋就簡,給進食的管道加一個功能,讓它喘氣,這樣最省事。後來才漸漸分化成食道和氣管。所以,他們倆並不是設計在一起的,而是它們壓根就是親兄弟,後來分家了,住在隔壁而已。這個設計一旦形成之後,要改就麻煩了。

再比如痛風,我們都知道是由尿酸水平過高引起的,而且在所有的靈長類動物裡,人類的尿酸最高。為什麼?其實背後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長壽。有研究表明,尿酸似乎可以保護我們的細胞,避免氧化傷害,減緩衰老。所以,自然選擇在我們的祖先當中選擇了那些尿酸水平高的存活下來,哪怕是這些人更容易得痛風。

如果有老天爺的話,老天爺也很為難,他没有辦法設計一個完美的方案,他總是在兩害相權取其輕。有人打過一個比方說 : 如果要設計一輛新車,只要是一個專業的汽車設計師,這不是大難題。如果加一個要求呢?給你一部舊車,上面的零件一個不能少,都要用到新車裡去,那只能做修修補補的簡單改進版,這樣想造一台功能强大的新車,這就比登天還難了。老天爺就是解這道難題的設計師。性能改進的同時,留下大量的缺陷也就在所難免了。

很多低等動物都不需要交配,就可以單性生殖,甚至無性生殖。這個巨大的繁殖優勢,人為什麼偏偏没有呢?這背後也有一筆帳。要知道,人類進化歷史上最大的敵人,可不是獅子老虎,而是病毒。双方一直在做軍備競賽,人類不斷進化出更發達的免疫系統,病毒也在不斷變異,想方設法攻破防綫。假如人類是單性或者無性繁殖,基因就會變得非常單一,病毒只要攻破一個人的防綫,就等於找到了所有人的弱點,没准一場流感就能把整個物種全殺光。但是,有了兩性繁殖之後,人類的基因就變得很多樣,每個人的基因都不同,病毒想一次全攻破,也就没那麼容易。例如, 1950年代,人們吃的是大麥克蕉,香蕉是根球直接發芽長新苗,所以基因非常單一,就被一種真菌完全消滅。我們現在吃的香蕉是在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的華蕉,種植範圍極廣,現也面臨真菌的威脅。但科學家束手無策,這就是單一繁殖的大缺陷。只能碰運氣,看在其他物種上能否找到足以低抗哪種真菌的基因,來移殖改造。

總之,每一個缺點,都是為了更高的利益。這就是經濟學上講的,凡有收益,必有代價,這個原理在我們身體上的體現。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因為我們要變得强大,所以,我們便得脆弱。聽起來不符合邏輯,但這正是自然選擇運行的規律。在變强的時候,能不能看到那些正在變得脆弱的所在?被强者欺壓的時候,能不能看到它的軟肋?看,其實很多人生的洞見,都可以從這個規律推演生發出來。

附記 : 

最近坊間一本"改變未來的秘密交易",讀起來令人惶恐,其中第五、六章談到疾病與藥品的共生關係,在資本主義逐利的前提下,如果只有生病的人才吃藥,根本無法養活龐大的生技產業、製藥公司。不是你有病,是資本主義社會讓大眾有病。任何場合、各類情緒表徵如喜悅、恐懼而產生的任何冒汗、心悸、暈眩或其他強迫行為,都可以被定義為創傷、疾病。

於是想盡辦法來擴大吃藥的群眾基礎,常見手法是逐漸降低疾病的認定與診斷標準如過動、自閉、強調疑似與感染的高機率、在食品上故弄玄虛"製造"疾病恐慌,新增加可能原本不是病的病等等。多胖是胖 ? 現在BMI值標準,使世界百米短跑冠軍BOLT也超重;血壓120就算高血壓;顧客養生瘦身注定一再失敗,減肥公司確保一再賺錢;肥胖、百病元凶是糖,卻讓脂肪等背黑鍋來護糖,結果推低脂食物=含糖食物=肥胖,肥胖成流行病;降血脂藥拿來當糖吃;賣沒生病就是有效,生病則怪罪到其他地方的養生產品;運用各種方式蒐集每個人生理生活方式如呼吸分析、去過幾次麥當勞等數據,研判潛在疾病等等。總之,社會已經被塑造的過度依賴藥物,身在其中的你我,就需要藥物治療,若拒絕,那又是另一種疾病。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池塘論證 說 道德綁架

池塘論證 說 道德綁架 

道德绑架就是拿一個你不敢公開反對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左右你的行為。道德绑架的極端形式,就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個問題:如果母親和女朋友同時掉河裡了,你先救誰? 不論選擇哪個答案,都會陷你於不仁不義的境地。這是双重的道德绑架。歷史上有一個很好的案例 :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孟子對曰 :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 孟子沒有被齊宣王的道德陷阱綁架。不必譴責那些實施道德绑架的人,而是要分析一下,為什麼不能跟隨别人的道德要求來行動。下次再遭遇道德绑架的時候,也許就能更好地應對。

先看一條外國的公益廣告說 : 記者採訪一位市民:我們州去年因車禍死了200多人,你覺得每年死多少人比較合適?你能接受的數字是多少?市民想了想說:50個吧。好,拿到這個數字之後,記者就提醒他轉身。市民一轉身真就看到了50個人,都是他的妻子、父母、孩子、兄長、朋友之類的。他愣了,這時候記者又問他:你覺我們州每年因車禍死多少人比較合適?他馬上說 : 零 ,應該是零。一個都不該死。

廣告創意很好,效果也很感人。誰都不希望自己的親人死於車禍,作為有道德感的人又怎能容忍别人死於車禍呢?所以,不論想什麼辦法,都應該把因車禍死亡的人數降到零。這種推理方式,在道德世界裡當然是成立的,孔老夫子說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道德准則,都是可以這樣推己及人的推出來的。問題是,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目標,真的能實現嗎?直覺上我們都知道,不太可能。不然市民不會先說可以接受50個死亡。無常就是正常。

於是就有爭議說:正因為在現實中難以實現,所以才要强調道德,要在道德的督促下,向盡可能完美的方向去努力。聽著很有說服力吧 ! 不對。如果真的按照道德的要求、督促下堅決地向“零死亡”的目標挺進,那結果一定是社會大災難。想兩個辦法,一,是不計成本,所有人上街都開重裝甲車。這下死不了人了,但是車買不起,油花不起。二,是不允許開車,大家都走路,交通死亡也會降到零。但是没有汽車,多少急症病患者將因為得不到急救而死去?整個社會的效率會低下到什麼程度,多少財富會灰飛煙滅,多少人會因此陷入貧窮?看,如果真按照一個人也不能死的道德指引,只有上述兩個可能結果,社會成本劇烈提高和社會效率劇烈下降。現在社會根本無法承受。

這個例子說明,道德可以是我們每個人行動的指引,但是它不能用在對社會目標的指引上。為什麼不能用?我們再來看一個思想實驗就清楚了。道德绑架之所以能成立,之所以乍一聽很有道理,是因為它有一套看上去很嚴密的邏輯。

在倫理學史上有個著名的“池塘論證”,說 : 中產階級把錢花在打扮自己、吃得更好、買好車好房是不道德的,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正在挨餓。假如有一個小孩子落水了,如果救他,可能弄髒你的衣服,那麼你該救他嗎?答案顯而易见,再貴的衣服也無法與一個生命的價值相比。不救這個孩子,就會對他的死負有道義責任。好,結論來了,如果這套衣服值200美元,而你不用這200美元購買食物和药品,送给那些世界上正在挨餓的孩子,就等於你看着他們活活淹死。所以,對於他們的死,你也就負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沉重呀 ! “ 池塘論證 ” 在全球產生過巨大影響。到現在很多慈善公益機構在募捐的時候,還是在用這套邏輯勸募。

這種邏輯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人人都少吃一根冰棒,就可以讓全市的清寒孩子吃上免費午餐;只要每人捐出一塊錢,就可以捐贈五輛救護車;只要每天節約一張纸,一年就可有多少面積森林免於被砍伐。但是實際上,如此推論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這些推論的邏輯都是,我們每個人只要損失一點點,凑起来就能解决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所謂 “ 只要人人都奉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更美好的人間。” 實際上,這可不是一點點。社會目標是無限多的,要解决的問題是無限多的,而每個人的資源恰恰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資源,解决無限多的目標,這本身就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利他行為、道德行為,都是有具體情境的,這個情境是不能放大的。道德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精神現像。在進化過程中,人要處理的社會問題是非常少的,通常就是身邊幾個人的問題。所以,道德最擅長調整的,也就是這種熟人社會的、人數規模小、非常具體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問題。一旦放大到大規模陌生人協作的現代社會,很多現行的道德直覺是處理不了的。比如,我看見一個人挨餓受凍,我就要出手幫他。但是如果我一出手,旁邊就有人說:來吧,全世界此時此刻還有 1000萬人正在挨餓受凍,趕緊的都一起解决了吧。做得到嗎 ? 在火車上見義勇為,提醒了失主,抓住了一個小偷。旁邊如果有人說,此刻世界上還有100 萬起犯罪行為,麻煩你也解决一下。也是做不到。

孟子說,君子遠庖厨,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其中就隱含了道德的情境性。換句話說 : 没有進厨房,没看見、沒聽見宰殺過程狀況,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吃它的肉。道德責任是不可以無限擴張的。理解了道德的來源和特性,就知道什麼叫道德绑架了。它就是在幹兩件事 : 

第一,把具體情境下的道德,抽象為没有具體情境的道德原则。

第二,是把對身邊的人,對具體情境的有限道德責任,擴張為無限的道德責任。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愛是最高精神層次的導引。生活上,我們只能在具體道德情境裡做選擇,無法承担所有維度的選擇。道德是個好東西,但是它進化的速度太慢了,範疇僅止於特定情境。每個人都應該自律遵守道德,但是道德解决不了現代社會的所有問題。

附記 : 

善意的初衷 ( 道德情境 )

一些十幾歲的來自四川窮鄉大凉山的孤兒,被一個格鬥俱樂部收養,每天進行格鬥培訓。輿論就炸鍋了,很多善良的人都覺得,這不是“非法收養”嗎?這不是利用孤兒牟利嗎?這不是“剥奪未成年人受教育權利嗎?於是輿論群起而攻之。結果大凉山當地政府壓力就很大,要把孩子領回去,據說要安排他們重返學校。初衷很好很善良吧?

但是只要深想幾層,就知道這事没有這麼簡單。回到那麼貧困的大凉山區,這些孤兒真的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嗎?他們的生活來源怎麼辦?它們虛無的道德善意能解決窮困的實質問題嗎 ? 格鬥赛事,其實是一種非常正規的賽事。孩子在這個行業裡成長,真的就比進什麼國家辦的少年體校更殘忍嗎?為什麼那些孩子自己反而不願意回去?回到大凉山,真的是這些孩子最好的出路嗎?

一個善意的初衷,在社會事務中一旦如你所願變成現實,結果未必那麼良好。社會事務和個人事務,最大的區别,就是因果關係極其複雜。所以,用動機分析,用善良與否來判斷社會是餓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美式帝國

美式帝國  

十九世纪的最後十年,是美國從區域性的强國,轉變為世界帝國的關鍵十年。回看美帝國的形成方式,和人類歷史上的其他帝國很不相同。它不是通過佔有大量領土和人口,而是僅僅在世界上控制一些點,比如一些島嶼,建立軍事基地,通過强大的軍事實力,在全球投放其商品、服務、資本、制度、文化和影響力。說白了,美國不是“佔有模式”的殖民帝國,而是堤供公共服務品的 “影響力”模式的殖民帝國。為什麼會這樣?有幾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就是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在北美洲大陸上的擴張,是同質化擴張,可以大踏步地前進。但是如果在全球範圍内大量擁有殖民地,就會帶來人種、文化、經濟發展水平都不一樣的大麻煩。這些原住民會接受美國的政治制度嗎,會成為真正的美國公民嗎?殖民地越多,帶來的風險就越大。好不容易通過幾個世纪構建出來的美國精神,就難免會被稀釋,有可能重蹈羅馬帝國分崩離析的覆辙。舉個中國的例子,戰國時秦國憑借武力統一了全國,軍事上秦國確實厲害,但是在政治制度和統治策略上没有做好準備。结果是統ˇ一全國之後不到20年,帝國分崩離析,連老家也沒能保住。

第二個理由是財政負担。有一個詞叫"擴張悖論"。歷史上的那些大帝國基本都是領土擴張模式。新占領的地方,要統治、要鎮壓叛亂、要保衛,這都是要花錢的。然後還會出現一個可怕的自我激發效應,就是領土擴大之後,會造成軍事防衛的新難題,這些難題只能靠進一步的擴張來消除。一旦走上這條路,帝國就成了癌细胞,永遠要擴張,要繁殖。最後,維持這些領土的成本,遠遠超過這些新領土帶來的收益,而且騎虎難下,最後導致帝國衰落,這就是所謂的 “擴張悖論”。英國後期就是最佳例子。

19世纪末,美國也曾走上全球擴張的道路。但是他們看到前面帝國的教訓,就想着能否"只要擴張的好處,不要擴張的成本"。搞出這種 “不求擁有,但求所用”的美式帝國主義。擁有更多是人類的本能。像英國,19世纪初的時候,它思路也是只占有港口、島嶼和沿海地區,然後通過海軍和商船把把這些點連起來,有錢賺就可以了。但是後來,從1800年到1900年這一百年裡,大英帝國的陸地面積增長了7倍,統治的人口增長了20倍,從一個典型的海洋帝國,變成一個陸地帝國。這就是過度擴張的陷阱,鬥不過自己的深層人性,英國人躲着躲着,還是掉進去了。( 日本向中國滿蒙一帶擴充,也同樣導致由海洋帝國轉型為陸國模式,戰略思想也必須隨之更改,稍不慎就落入轉型陷阱。)

美國之所以能克服這種天生的占有欲,主要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是美國的地理條件太特殊了。一個超大型的國家,國土廣袤,有驚人的自然資源和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美國即使不全球擴張,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海外市場再重要,在高峰時期,也只消費了美國產出商品的10%。直到今天,全球化程度這麼高,國內市場對美國來說仍然是第一位的。這個特殊條件就使美國對搞一個全球帝國的興趣没有那麼大。

那第二個原因跟美國國家的性格有關。美國的商業文化太發達,有强烈的實用主義精神,是一個“成本敏感型”國家。傳統歐洲列强不僅要利益,而且更要面子。 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圍繞利益來的,對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係就特别敏感。商業利益的最大來源不是靠武力、佔有,而是靠完整的市場機制、通路平台、公平商業貿易法規、仲裁機構等服務品,並確保其被各國共同遵守與運作順暢、安全。

舉個例子,美國和菲律賓的關系。1898年美西戰爭,美國從西班牙手裡搶佔菲律賓。當時很多美國人就强烈反對吞并菲律賓,最著名的一個就是《海權論》的作者馬漢。他看起來是一個擴張主義者,但他堅持認為:美國没必要吞併整個菲律賓,只要一兩個島嶼搞海軍基地,保持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有效存在就可以了。但是當時的美國總統麥金莱,動用了全部政治資源,拼命說服参議院,通過了吞并菲律賓的法案,何況有夏威夷的先例。但菲律賓和夏威夷不一樣,人口非常多,而且原來就有反抗西班牙的起義軍。美國人一來,起義軍就把槍口指向了美國人。1899年2月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吞併菲律賓的前兩天,衝突就爆發了。1899年,美國在菲律賓的軍隊是3萬人,但第二年就不得不增加到6萬人,而且鎮壓手段也越來越殘暴。有一次,有一小隊美國軍隊,被起義軍抓給圍殲了。一位美國將軍居然下令,處死了當地所有10歲以上的男人。這個消息傳回美國國内,輿論譁然。朝野上下迅速達成共識,還是要搞“不求擁有,但求所用”的擴張模式。

當時還有一件和中國有關的事,就是1899年,美國在中國提出的“ 門户開放政策”。甲午戰爭之後,西方列强已經看出清朝的腐敗,列強默契協議要把中國瓜分。德國搶了青島和膠州灣;俄國搶了旅順大連;法國盯住了廣東、廣西和雲南;日本盯住了福建;英國搶佔整個長江流域。這個時候,美國突然對列强發出了兩份著名的“門户開放照會”,要求貿易機會均等,而且要保全中國的領土完整。美國之所以這麼做,是符合美式帝國主義的邏輯。中國那麼大的市場是要留着做生意的,怎麼能分割得七零八落?那市場就沒了,美國不要殖民地,歐洲列强也都别要。

無論是一百年前的美國,還是今天的中國,這種超大型國家的崛起過程,都是一個個的特例。美國當年的經驗中一些像制度、成本和戰略等反復出現的、規律性的要素,可能永遠值得我們思考。

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技術壟斷與人才外流 從台積電案例看大陸中興電七年禁令

技術壟斷與人才外流   從台積電案例看大陸中興電七年禁令

台灣近年教育界的教授、校長、學生;半導體業的人才;各行業的青年創新人才被大陸大量磁吸,造成產官學界驚恐,空洞化噩夢隱現。人才是台灣唯一的資源,但人才的養訓用要有系統化完整配套措施;但如何留住人才、吸引外部人才則更複雜得多。不妨看看工業革命先驅--英國的經驗與教訓。

英國爆發工業革命之後,掌握了全世界最先進的紡織技術。而周邊的國家,比如法國,就很眼红,想盡各種辦法,要把技術弄過來。英國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則嚴防死守。於是,幾場關於技術的攻防大戰,就此上演。

第一個戰場,是挖人大戰。技術掌握在人的手裡,竊取技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挖人。尤其是當時的機器設備還不夠標準化,與其去偷一張設計圖纸,還不如直接找一個懂技術的人。於是獵頭、技術間諜漫行於市。尤其檔不住英奸獵頭,比如有個人叫约翰•霍克,本來是英國人,但是後來當了法國人的技術間諜。他在英國秘密招了一大批紡織技術工人進入法國,這些工人成了火種,把機械紡織技術傳遍了整個法國。英國報紙《世鑒日報》評價霍克說 : 他對英國造成的破壞和傷害,可能比英國失去美洲還要大。

第二個回合,是比待遇。就像當時美國的賓州就規定,只要有人能造出英國的棉纺設備,就給巨額獎金,不管是什麼身份,偷渡、流亡都行,只認技術。英國的防反措施也極為嚴密,技術人員偷渡視同犯罪,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外面的誘惑?大名鼎鼎的美國工業革命之父,塞謬爾•斯莱特,就是這個時候前往美國的。没用幾年就建造出了和英國一模一樣的紡織流水綫,自己也成了紡織大王。

技術流失,還有第三種方式,英國這回是毫無防備。之前,英國只是對紡織技術嚴防死守,對另一些相關技術,却没那麼重視。殊不知,這些技術拿到别的國家,足以使其脫胎換骨。如開運河技術。英國是個島國,海岸運輸業可以通過潮汐進入很多河道,一直深入城市。既提高了速度,也節省了運輸成本,但是,蒸汽機的發明,鐵路就成了運輸的命脈。運河技術在英國人眼裡一下子就不值錢了。這可就又便宜了美國。如於1825年建成的伊利運河。這是第一條貫通美國東海岸和西部内陸的運河,加快了運輸的速度,運輸成本也降低了20倍。同時,作為伊利運河的港口城市,紐約也摇身一變,成了新的世界經濟和金融中心。包括後來華爾街的崛起,也要得益於伊利運河。

總結一下,200年前的英國本來是技術大國,但是這個優勢陸續失守。基本歸結為三個原因。

第一,不論管的多嚴,總擋不住别人來挖人挖技術。看看台積電的案例 !

第二,只要待遇够高,利益够大,是攔不住自己人往外跑的。用道德勸說,愛國心制約是蒼白無力的。

第三,即便努力做到了前兩條,别忘了,每個國家有各自的特點,你不在意的技術,對别的國家來說很可能是大寶藏,此之毒药彼之蜜糖。你嚴防死守到最後,也没准守錯了地方。

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也還是這套思路,嚴防死守技術。結果也應該是英國的那個結果。兩百年了,這種故事没有變過。如,美國對大陸中興通訊技起七年禁令,陣痛肯定是會有的,傷害能持續多久,還不好說。看看超級電腦芯片的例子,反而是臨門一腳,把大陸自主研發的速度加快,提早完成。

台灣產業發展單一且規模有限,市場又淺碟,難容多元性的人才,在開放講求流動性的社會,要留住人才就是一個大問題。有沒有別的思路 ? 有的 !

那就是向相反方向跑,乾脆把技術公開了。最典型的就是埃隆·馬斯克,2014年他就宣布把特斯拉的技術專利全部開放。他為什麼這樣做?是為了佔領道德高地嗎?那對一家商業公司來說,未免代價也太大了。好不容易確立的技術優勢,就這麼放棄了?所以背後肯定是有理性算計的。核心原因是兩個 : 

第一,是市場發展的速度在變化。200年前,英國人的纺織技術外流,那就是真實的損失,是競爭力的喪失。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從開拓到成熟,迭代非常快。一個市場成熟的標誌,就是頭部的企業往往享有極大的红利。公開所有的專利,就是要讓更多企業投入電動車領域,一起把市場做大,把電池、充電樁等等基礎設施做好,把上游的供應商的力量吸引過來,把用户教育好來買電動車。特斯拉作為旗艦企業,自然會有極大的利益。

第二,是現在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也在發生變化。工業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資本和技術。而現在是人。只有聚集了最多有創新力的人,才能持續創新。那怎麼吸引有創新力的人呢?光靠待遇是不行的,還得讓人看到自己加入後的願景,這是創新力的源頭。所以要公開一部分技術。所謂,要金子,不如要點金術。同樣,要技術,不如要能源源不斷產生新技術的人才,未來的技術才是决勝的關键。公開技術,看起來是損失,其實既鎖定了其他公司的技術發展路線,還吸引了業内第一流的人才加入,其實是一筆再合算不過的買賣。擁有優勢,和快速持續地擁有優勢,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表現出來的動作也完全相反。一個是控制技術的流出,一個是乾脆公開技術。

要做到反方向有一個前題,技術必須是完全自主的,假如是靠專利授權、有條件轉移的外來技術限制,這條路就還是不通的。有一句話說:一個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個更深刻的真理。這個思路是否有足夠的啟發。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認真 李叔同

 認真  李叔同  

話說1918年民國的文壇,發生了一件大事,著名的文藝家李叔同,削髮為僧出家了。當時很多人都很震動,比如林語堂就說,“這個遺世而獨立的人,終於拋棄了這個時代,跳到红塵之外去了。”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震動呢?因為李叔同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做出這件事的人。李叔同,也就是後來的弘一大師,我們最熟知的就是他寫的那首歌《送别》,“長亭外,古道旁,芳草碧連天”。這分明是一各深情、敏感、才氣縱横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句子。這樣的人,怎麼繪出家當和尚呢?

李叔同,1880年出生在天津巨富家庭。李叔同是他父親的五姨太所生,五歲喪父,十幾歲的時候,因為家庭變故,他和母親搬遷到上海生活。他家在上海有錢莊的,所以可以任意支取生活費用,手頭相當擴绰。加上又有才學,所以很快就成了上海灘上的風流公子。1905年,李叔同25歲去日本留學。他在上野美術學校學習油畫,同時又加入音樂學校研究作曲,業餘還研究戲劇,组建了中國最早的話劇社。他的興趣之廣,對幾乎所有的西洋藝術都有所涉獵。辛亥革命之後,李叔同回國幾經輾轉,後來安頓下來,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担任音樂和美術教師。在此期間,各各方面的藝術創作都很多,一直到1918年突然出家。

李叔同在那個時代,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物。這個人幾乎把每一樣都做到極至。中國古典的詩文、金石篆刻、書法,他是稱絕一時;西洋的繪畫、音樂、話劇,他都領風氣之先。所以,這樣的風流才子突然出家,過起了“青燈黄卷伴古佛”的生活,才讓當時的人無比驚訝。剛開始,李叔同身邊的人以為他只是一時心血來潮,還想勸,多次要求他還俗。他的夫人帶着兒子,來勸說他,他剛開始是拒絕會見,後在朋友苦勸下相見一面,但只是双手合十,口唸佛號,其他就不發一言。甚至有家信來,他也讓人在信封背後寫上“該人業已他去”幾個字,將信退回,連字迹都不給親人留。李叔同出家,出得極其堅决。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三個解釋。

第一種說法,是說他因為家境破敗,心灰意懒才出家。作家郁達夫說過,杭州有兩樣東西最多:蚊子,和尚。大多數和尚都是窮苦人,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但是這個說法用在李叔同身上,顯然不妥。確實,李叔同家道中落,但他從日本回來時已經成名,随手寫一幅字,繪一幅畫,生計是没有問題的。更何况,李叔同出家後,修習的是律宗最講究戒律森嚴,生活非常艱苦。所以,李叔同肯定不是因為物質生活上的原因才出家的。

第二個說法,是說李叔同的儒家理想破產了,對辛亥革命之後的現實失望了,所以才看破红塵。這個說法聽著有理,其實也不成立。美學家朱光潛曾說,李叔同是“以出世的精神做著入世的事業”,他出家後做了大量愛國護生運動的事。到了1941 年,抗戰時期,弘一大師還寫過一幅横卷:“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12個大字。這種入世精神,一般的儒家學者都未必做得到,怎麼能說是理想破滅呢。

那第三種說法,是來自於李叔同的學生豐子愷,就是那個著名的漫畫家。他說,人生有三層境界。第一層是物質生活,一般人都停留在這一層,第二層是審美生活,第三層是靈魂生活。李叔同才氣大,所以拋棄了物質生活和審美生活,直入頂層,去追求靈魂生活去了。這個解釋,對於信仰佛教的人來說,當然很圓滿。但是,還是覺得有點隔膜。

要解答這個問題,還是得回到李叔同的人格特質。豐子愷說李先生“ 每做一種人,都十分像 ”。作詩就好好作詩,繪畫就好好繪畫,寫音樂就要寫最好的,演話劇就親自上場,甚至扮演女角兒也一絲不苟。簡單的說,就是兩個字,認真。李叔同成就的背後,不僅是才華,還有認真。

舉個例子。有一次,文學家夏丏尊,李叔同的同事,兼職担任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校的舍監。有一次,有同學的東西被人偷了,明顯是内部人作案。但是不管怎麼查,始终没人承認,夏丏尊就問李叔同怎麼辦?李叔同說,你就貼一張布告,限某日前竊賊來認錯,否則本舍監只有一死謝罪,我就自殺。李叔同還强調:必須是認真準備實踐這個承諾,你認真,這個布告才有效力。這種随時随地,都要拿命去認真,這種認真程度也實在是駭人聽聞。

豐子愷回憶李叔同出家之後,有一次到豐子愷家做客。他在坐藤椅的十候都要先輕輕搖動,然後再慢慢坐下去,每次都這樣,豐子愷就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椅子裏頭,兩根藤條之間,也許有小蟲藏在裡面。我突然坐下去,恐怕把它們壓死。弘一大師出家24年,修習的是戒律極其嚴謹的律宗,一舉一動,都有規律。不是這樣嚴肅認真到了極點的人,恐怕做不到。

關於為什麼出家,李叔同自己其實是有解釋的,那篇文章就叫《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1918年的十候,夏丏尊看見李叔同住在寺廟里,就對他說:“你不如出家得了。”可能本來只是一句無心的戲言,李叔同一想,對,那就出家得了。本來也有心理上的準備,特殊機緣下的一句話,讓他下定决心,然后那 “認真”二字就起作用了。這一認真就是餘生的24年。可見,出家這件事對李叔同來說,不需要更多的理由。認定了這件事,認真去做就够了。

今天我們回顧這一樁就事,是否會有這個感覺。一個人做了一件事,外人總會有千奇百怪的解讀。你覺得他是心灰意冷,是理想破滅,或是更上層樓。不管是善意的,惡意的,是獵奇的,高大上的,還是低俗的,這都是通用的、别人能够理解的理由。也許到頭來,這都是强詞奪理。實際上,每一個人生奇蹟,背後都是一個個性的奇蹟。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有無窮無盡的深深根植在他個性中的原因,無法用任何一個他人能理解的蒼白理由來解釋。

英國詩人華兹華斯說,“春天草木中的一陣顫動,將比所有博學者,教會人們更多的道德善惡。”為什麼?因為草木的任何一次顫動,都有無數的變量。而簡單的道德善惡評價,只有簡單的變量。對於他人的個性和選擇,解釋往往太過多餘,我們學會欣賞和尊重就好。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為什麼互聯網無法取代學校教學 0423世界讀書日

為什麼互聯網無法取代學校教學  

在互聯網上,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充分交流和互動,且不受時空的阻隔。現在,世界上最優秀大學的教學視頻也可以在網上找到,人人都有機會接受最優秀教師的指點。大量各行業的專家,在網上孜孜不倦地講授他們的畢生所學,不管視頻還是音頻,應有盡有。如果你想獲得知識,完全没有必要辛辛苦苦報名去學校,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那麼,那種面對面的課堂教育真的過時了嗎?

事實是,“古典式”學校教育不僅没有消失的危險,甚至連衰落的迹象都没有,還越來越重要了,從學區房的高價就可以看出来。美國照樣有學區房的概念,美國的家長們也是想盡各種辦法,花大價錢讓孩子盡入好學校,其他國家的主流人群其實也差不多。這就奇怪了,知識傳播的手段越來越高效多元,但是大家對於學習知識的地方却越來越認死理,越來越單一。對這件事的解釋恐怕只能是:在學校裡尋求和得到的,其實不只是知識,而是其他東西。在互聯網上獲得知識,非常簡單,點鍵盤、滑鼠標就可以了。但放棄和中斷學習,也是同樣簡單的。如果你去上正規的學校,那就要麻煩費事得多:要報名、考試、注册、交學费;要按時來到課堂等規矩很多。所有這些,都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為了得到一套約束辦法,讓你不能或者不捨得輕易放棄。

學習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所謂“快樂學習”、“輕鬆學習”是自欺欺人之論。學習既然是這麼辛苦的事,那除了極少数能自律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約束甚至强制,才能完成學習。强制不見得是棍棒,同齡人之間的共同學習,也是一種他律,就是靠他人來提供一種纪律,僅僅因為自尊心,你就會克制懒惰,拿起書本苦讀。可見,學校制度的核心要素不在於提供知識,而正在於提供了外界的約束和强制。至少到目前為止,學校的這種功能,還没有成熟的替代品。所以,“古典式”學校還將長期存在,它能幫助人們克服人性中的好逸惡勞,這才是學校的核心競争力。

教育是如此,職場也是如此。從技術上來說,很多公司都可以不需要員工到辦公室上班了,遠距辦公可以勝任很多工作。但為什麼很少有公司這麼做呢,一些曾經常是過的公司也纷纷回歸辦公室呢?原因就是大家在一起,眾目睽睽之下,好意思上班睡覺或者打遊戲嗎,效率會高很多。對事業成功來說,堅持比能力更重要。天才式的人物,其實很少,但很多資質平凡的人,也一樣能取得成功。他們靠的就是堅持,能力並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實際上,能力往往是堅持的結果。就像有人說的,如果能在某個領域持之以恒、堅持耕耘幾年,就能達到超過外行的水平;如果能堅持更長時間,就會達到專家水平。大多數人的失敗,不是因為天生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没能堅持下來,半途而廢。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又缺乏自律能力,很難做到堅持。解决辦法就是,主動加入一個好的約束環境,讓他律代替自律。比如說讀一個好學校,加入一家好公司,住在一個好社區,那才是更高效率提升自我的途徑和方法。也可以這樣理解,大多數所謂培養自律的辦法,本質上都是找到合適的他律。

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就會意識到,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組織起來的。連結我們這個充滿陌生人的世界的鍊條,就是責任,而不是自律。成年人區别於兒童的,就是成年人必須承担責任,所謂責任,就是别人對你的约束和要求。所以,那些願意承担責任并長期堅持的人,成功的機會當然就更大。


** 0423 世界讀書日  

今天你讀書了嗎 ? 人類是什麼時候才有機會普遍開始讀書的?答案顯而易見是印刷術發明後。確實是這樣。但真正把讀書這件事變成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幾乎所有人都買得起書,即使在美國也是很遲的事情。遲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戰爭不是毁滅文化嗎?怎麼打仗還能普及閱讀文化呢?

1940年时候,美國軍隊規模只有十幾萬人。但在“二戰”時期,美國參戰兵力高達 1400萬。一千多萬年輕人,從平民突然變成了士兵,又是在戰場這種壓力極大的地方,精神生活怎麼辦?怎麼給他們提供一種便捷的、通用的、省錢的娛樂活動來提振士兵的士氣?這個解决辦法當然就是讓士兵在前綫讀書。所以,在二戰初期美國政府就把圖書看成是一種戰略物資,和槍砲、食品、药品、交通工具一樣重要。

槍砲等這些都可以用工業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的,但書不一樣,虽然可以用印刷機大量印刷書,但是一來印什麼書呢?二來,就算選的書,大家都很喜歡,但是總不能每個人都看同一本書吧?這本看完了還看什麼呢?書要有選擇,品種還要多,這就不容易了,經常到書店買書就有這痛苦經驗。剛開始的解决方案,是發動老百姓捐書。羅斯福總統親自站台發動捐書,到處都貼著捐書活動的海報,小學生都敲鄰居的門收集圖書。好消息是,僅僅用了5個月就蒐集了1000萬冊書。壞消息是,美國人的藏書快枯竭了。

1000萬册,數字聽起來很大,但美國當時有1.3億人口,這麼全民動員,也才捐出了1000萬册書,說明當時美國的民間藏書量其實不大。也側面印證了,此時即使已經有了印刷機,即使在美國,全民閱讀的風氣也没有開始。這1000萬册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都是精裝的,那個時候還没有平裝書。士兵需要輕裝行軍,但是精裝書很沉,尺寸又大,随身帶着很不方便。内容也不未必合適。所以,這批書到底有多少真到了戰場上,真正被士兵閱讀了,也很不好說。

於是,美國軍方就要生產一種專門供士兵閱讀的書,這種書後來被人稱作“軍供版圖書”。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平裝本的書。軟皮的,可以放進衣服口袋的那種。( 台灣當過兵的都知道,我們部隊連隊書箱也提供一些軍版圖書,就是仿效美國當時做法。)

平裝書現在看沒什麼,但是在當時,這對出版業是一個很大的顛覆。當時人觀念裡的書是大,厚,精裝,這才是當時人認為書應該有的樣子,書應該有書的體面。現在要打仗了,士兵看的書就不能有那些講究了。得輕薄短小。當時可只是為戰爭所迫,不得不因陋就簡。還有一個問題,給士兵看什麼内容的書呢?為了解决這個問題,一個70多人的專家讀書小組被成立起來,研究應該讓美國大兵們讀些什麼書。

二戰前,圖書主要是給上層社會讀的,當然就是文學、哲學、法律、神學,等等。而現在,要滿足普通士兵的閱讀需求,那題材就自然放寬了很多,甚至之前根本不可能會變成書的那些内容,像笑話集、漫畫等等也印成了書,送上了前綫。比如,"大亨小傳",中國作家老舍的"骆駝祥子"都入選了軍供版圖書。其中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但是一直默默無聞。是二戰的時候,因為前線士兵閱讀,表示戰後要學習蓋茨比才火紅起來的,進一步推動這部小說在國内的銷售。只有新一代的讀者才能成就新一代的經典。

二戰結束的時候,書這個東西,無論是樣子還是内容,不管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整個面貌就全變了。戰後,軍供版圖書並没有退出書籍舞台,而是轉型開始服務普通民眾,雖然平裝書的利潤低,但銷售量大,利潤也就上来了。1943年美國圖書銷售量只有4000萬册,到1947年就翻一番,到1952年,甚至增加到了2.7億册。可以說,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把書籍重新發明了一次。閱讀的風潮也被帶動起來。

很多真正偉大的事物,都會被發明兩次。第一次,是讓它在技術上成為可能,就像書是因為印刷機。第二次,是讓它真正成為普通人也用得上的東西。而随着技術和商業的進展,這些事物還會被不斷重新發明。就像計算機,發明計算機的馮·諾依曼那一代人,和使大多數人都買得起用得上的家用電腦的人,是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這一代人,都很偉大,都是計算機的發明家。

只有讀不到的學問,沒有沒有用的學問。今天是2018年的世界讀書日,你讀書了嗎 ?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帝國制VS 封建制

時間的積殿  說制度改革

有句話說得比較殘酷,真正的社會進步是要靠死人實現的。老觀念的人死了,新觀念的人成了主流,社會才得以真正進步。

過去,一說到秦朝的滅亡,基本上就是說它統治殘暴、嚴刑峻法。賈宜的《過秦論》、杜牧的《阿房宫賦》都是如是說,後來的王朝也大多以秦朝為反面教材,生怕自己重蹈覆輒。不過,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視角,重新來看待秦朝滅亡這件事。簡單來說就是,秦末起義的那些人,反抗的不僅是秦朝的統治手段,更是在反抗秦朝的國家制度。秦朝失敗的原因,不僅是嚴刑峻法,更是它的帝國體制。秦朝的失敗,不是一個帝國的失敗,而是一個體制的暫時受挫。

先看秦朝搞的“帝國制”和此前的“封建制”的區别。

封建制就是,過去天子受限於徵稅、動員等技術限制,只好把土地分給幾個諸侯分層代管,雖然名義上是從屬,但實際上是大家各過各的,而且世襲。帝國制則完全不一樣,從中央到地方,每一層的官員都是政府直接任命,没有世襲的機會。在封建制下,中央和地方是聯盟的關係,而帝國制則把全國都統籌為一個國家機器。

第一次搞帝國制的就是秦始皇。秦國用武力把六國都征服了,設計一套帝國制度,取代施行了一千年的封建制度,立刻要所有人都接受和執行。事實上哪有如此簡單,觀念的轉換與挫敗利益集團的反撲,怎麼可能說變就變?最簡單的就是,幾輩子的齊國人、楚國人,怎麼一下子變成秦國人,情感上肯定無法接受。楚雖三户,亡秦必楚這句話最能說明此點。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都是打著楚國的旗號。

明白了這一點,就能理解秦始皇很多具體動作的意義了。在硬件方面,秦始皇把文字、度量衡和全國的道路規格都統一了;他還把全國的貴族大户都遷徙到咸陽,不讓它們還在原來的地方發揮影響力;又把全天下的兵器全都收缴,防止地方叛亂。在軟件方面,他先後在十年内六次巡游全國,把原本的六國疆域基本都跑一遍,最後還死在了巡游的路上。不是因為他對旅游多有興趣,而是要讓天下人實實在在的知道,天下已經變了,不存在諸侯王了,就只有我一個皇帝。還有專門到泰山去搞封禪大典,也是這個目的。秦始皇就是帝國體制的“宣傳隊長”。

但是,不管秦始皇怎麼努力,畢竟時間太短了,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也就活了十一年,連半代人都不到,大部分人還是認可封建制。所以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各地都起義了。關於後面的這段歷史,有很多誤解。從制度轉型的角度來觀察,就都以做個新的解釋了。

首先,過去我們總以為,陳勝吳廣起義是為了反抗統治,想幹掉秦朝自己當皇帝。但實際上,這一場起義的本質,不是反抗統治,而是復興國家。陳勝起兵之後,各地都有人起兵,打出的都是當年的六國的國號,有齊國、有趙國、有楚國。他們不是要取代秦始皇當皇帝,而是要復興封建六國,是在搞制度復辟。再比如,項羽為什麼自稱是“西楚霸王”。過去總以為霸王就是稱王稱霸,天下都是他的。不對,項羽只說是楚國的王。為什麼叫西楚呢?因為原先楚國的東部,封給了臨江王、長沙王、九江王之類的,項羽的地盤只是原來楚國西邊的地方,所以叫“西楚”。那為什麼叫“霸王”呢?這就是春秋的傳統了,項羽認為自己是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主,就是諸侯中的老大而已,不是皇帝或者天下的王。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誤解。在進攻咸陽之前,劉邦項羽那一伙人約定,誰先打下咸陽,誰就當王。請注意,這個王不是天下的王,是當秦國的王。所以,劉邦得到咸陽之後,和百姓約法三章,秋毫不犯,秦國的宫殿也絲毫未損。過去總以為這是因為劉邦比較仁德,其實這是因為當上秦王怎麼會把自己的宮殿燒了 ! 但是項羽就不一樣,秦國不是我的國,所以一把火燒掉阿房宫。所有這些事實都證明,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秦國是侵略者,我們把它打倒,然後恢復封建制,各過各的日子,多美好。

但是,歷史不會永遠開倒車,帝國制只是暫時失效,接下来,自然還會有人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繼續做努力和嘗試。表面上,劉邦和秦國是敵對,但是在國家體制的脈絡上,劉邦恰恰是秦國的繼承人。他也是先佔據了關中,也是因謂後方有巴蜀作為根據地,也是再把東方六國滅了,當上了皇帝,整個過程和當年秦始皇幾乎一模一樣。劉邦的漢朝其實就是秦國的再版。當然,在從封建制向帝國制轉型的過程中,劉邦做得比較和緩妥協。

基本上漢帝國西部施行的是帝國制,在東部地區還是施行封建制。半個世纪以後,東邊的諸侯國又一次聯合起來反對帝國,這就是七國之亂。聲勢浩大,但不到一年就被平定下去。七國之亂是帝國制與封建制最後一次决戰。七國之亂以後,封建制才徹底失去元氣,後人才會覺得,帝國制是理所當然的。

從秦始皇滅六國算起到平定七國之亂為止,中國歷史從封建制轉型成帝國制,前後經歷了三次大戰,歷時70年。這麼重大的社會轉型,既不是武力能做到的,也不是設計一個制度能做到的,還有時間這個重要的因素,人的普遍轉變需要時間。秦始皇沒做成,是因為時間太短,封建制的觀念普遍在世,再强的武力也不可能立刻達到目的。只有等上幾十上百年的時間,一代代人反復努力,等到所有人的思想、文化、觀念都認可新制度,這個制度才能最終確立。台灣俗諺 : 甲緊,弄破碗,就是這個意思,給民進黨執政當局參考。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唱雙簧的美德

唱雙簧的美德  

魏徵在跟李世民之前,先後改換了五次主子,這在當時人看來,是很没有節操的行為。尤其在遇到李世民之前,魏徵輔佐的是李世民最大的政敵,太子李建成。

魏徵曾多次建議李建成先行下手,除掉李世民以消後患。只是誰也没有想到,率先發起斬首行動的居然是李世民,而且得手了。李世民其實早就知道魏徵建議的事,所以李世民一登上皇位,就把魏徵招來質問。李世民氣勢洶洶說:你當年為何明目張胆的離間我兄弟感情?還要他把我幹掉?”這應該是魏徵一生中最重要、最驚險的時刻。一句話回答不好,可能命就没了。魏徵回說:當日皇太子若聽從我的勸告,哪會遭逢今日之禍?”你看,這話說得够硬吧?明顯是不怕得罪李世民。但是結果,讓所有人訝異。唐太宗居然“為之歛容,厚加禮遇,擢拜諫議大夫”,魏徵升官了。

對此,《舊唐書》給出的解釋是:太宗素器之。意思是李世民向來器重魏徵的才能,所以魏徵得以活命。《新唐書》給出的解释是:王器其直,無恨意。意思是李世民被魏徵的直率秉性所打動,因此放了魏徵。可是這兩種解釋,現在看來,都說不通。要說李世民向來器重魏徵的才能,為什麼還要氣勢洶洶的質問?被魏徵的直率打動就更說不通,政治家要是這麼容易被打動,那還是政治家嗎?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魏徵的回答,正是唐太宗李世民想要的。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這是我們後人的結論,但當時的人可不這麼看。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殺兄害弟、迫父退位的皇帝。這樣的情况下,李世民最急迫的事情,就是要論證自己的合法性。事實上,李世民當皇帝後的一系列英明作為,除了自己確實是雄才大略之外,也有一個極為隐秘的動機,就是洗刷這個罵名。那魏徵的回答,說明了什麼?“當日皇太子若聽從我的勸告,哪會遭逢今日之禍?” 這正好說明,原來李建成集團也在對李世民磨刀霍霍,只是下手太慢,才讓李世民得了手。這句話,正好洗刷了李世民的原罪。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只有從魏徵的口中說出來才有分量,因為他來自和李世民對立的陣營。有了這句話,“玄武們之變”才有了合法性和必要性,李世民的行為成了當機立斷的自衛反擊。

李世民馬上意識到讓魏徵活下來的巨大價值。而且他還意識到,赦免魏徵,還可以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寬容和胸懷,向天下證明自己是一代明君。連魏徵這樣曾經建議别人殺掉自己的人,都被寬容了,還有誰不能容呢?我們再反過頭來看魏徵。

魏徵也是絕頂聰明的人,他知道,要想活命,要想在李世民的手下獲得一個安稳的位置,只有一個支點,就是要幫助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魏徵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工具,讓李世民能够通過自己這個工具,顯得自己像是一代明君。那魏徵該怎麼做呢?首先,他告訴李世民“忠臣”和“良臣” 的本質差别。能讓自己獲得美名,輔助君主獲得尊貴的聲譽,子孫相傳,福祿無疆的臣子是“良臣”;而而自身遭受殺戮之禍,又讓君主背上陷害忠臣的惡名,使“小家”和“大家”都遭受損失,只留下空名的臣子是“忠臣”。高明的暗示說,從今天起,我魏徵盡情進諫,就是說你不愛聽的话。因此,我的腦袋随時有可能搬家。你如果殺我呢,就是讓我成為“忠臣”,我們彼此雙輸;你如果不殺我呢,就是讓我成為“良臣”,我們雙赢。這背後的意思就是兩人成一個默契:我盡情地說,你儘量的忍。我說到最後,你忍到最後,我們都能成就美名。

理解了這一層,你才能聽懂李世民兩次對於魏徵的評價。

第一次,李世民说,“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觉其嫵媚耳。”嫵媚是形容女人的,李世民用在魏徵身上,琢磨琢磨為什麼。

第二次,李世民評價說:“我當皇帝前,功勞最大的是房玄齡,我做了皇帝之後,功勞最大的非魏徵莫屬。”奇怪,没聽說魏徵有什麼開疆拓土、出謀劃策的功勞啊。只是不斷地說李世民不該做這個,不該做那個,為什麼功勞最大呢?再琢磨琢磨為什麼。

如果故事就到這裡结束,李世民和魏徵堪稱是中國歷史上完美的君臣關係。但是,後來發生了一個小翻轉。魏徵去世之後。李世民發現,魏徵把自己上諫的奏疏,都暗暗留下了副本,并且交给史官保存。這是什麼意思?要獲得萬世美名,是我兩共同的默契,要有來有往。你進諫,我納諫,唱好一齣齣的對手戲,這才是完整的交易。現在你暗地裡留一手,那些進諫的奏疏上肯定是只寫了我不對的地方,你單獨留下來,我反而没有出場,這是什麼意思?

李世民一下子受不了,盛怒之下,令人毁掉了自己给魏徵寫的碑文。不過没多久,李世民就想明白了,没有魏徵,自己一代明君的形象也就毁了。他和魏徵的個人恩怨,遠遠不及帝國的尊嚴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所以就找了個機會,把魏徵的墓碑重修。雖然,美德的背後似乎沒有那麼美,人士或社會仍然需要這樣的美德,削減一些暴戾之氣。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為什麼科學思維厲害

為什麼科學思維厲害

2016年3月份,當人工智能Alpha Go( 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初期圍棋,不是什麼阿爾發狗 ) 在圍棋賽中打敗了人類頂尖棋手,就有人分析,人工智能的機器之所以能赢,是它計算能力强大又勤奮,每天和自己下好多萬盤棋。但是最重要的是它掌握了一種概率算法,也就是說,它在下每一步棋的時候,都計算自己在當前局面下的赢棋概率。

人類應該永遠再也不可能打敗機器了。那麼人類能够向人工智能學習什麼呢?它的運算速度和存儲量,人類肯定是趕不上機器,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機器的思維方式。注意,機器每下一手的时候,都計算赢棋概率。對它而言,每一個决策點都是獨立的,這一步和此前的那些棋没有什麼關系,它就從當下這一步出發,計算獲勝的概率。機器好像一個勤奮的傻郭靖,它雖然比人類懂得更多,但每一步都仍然是從頭推理來學習、探索,所以能下出一些人類從未想過的棋和手段。它從來不糾結、不理會沉没成本,絕不感情用事,也不會對未来心存僥倖。只是聚焦于一件事情:赢棋。它只用一種標準衡量自己:概率。

在經濟學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簡單說就是,以前花進去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是沉没的,是費用,不應該影響當下的决策。舉個例子,如果你去看電影,十分鐘後你就知道這是一部爛片。那請問你是馬上起身就走,還是堅持把爛片看完呢?可能堅持看完的多。而如果交给人工智能去决策,它每一個决策點都是獨立的,跟此前的事情或電影票錢没有什麼關系。所以人工智能肯定會起身就走,我為什麼還要在這耗著呢。看,人工智能是更符合經濟學主張,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不要讓以前的事情影響當下的决策。

人類怎麼這麼傻呢?其實這和我們大腦的運行機制有關。人類大腦的運行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們當下的判斷有很大影響的。經驗提高了我們决策的速度,降低了大腦的負擔。比如,我们曾經吃過某個地方人的虧,我們就形成了一個經驗,以後但凡遇到這個地方來的人,我們就盡可能迴避和他們打交道,還抱怨他們。所謂地域歧視、以貌取人等等,都是這麼來的。但是,從壞的一面說,這種大腦運行的方式,也讓我們成了經驗的奴隸,不能客觀地判斷當下的形勢,我們總是讓過去的東西绑架了自己。

哲學家叔本華說:“阻碍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碍,並非是事物的虚幻假像,也不是人們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們此前積累的偏見。”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温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真相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更要命的是,人類還有一種能力,就是把自己這些因位錯誤偏見而形成的觀點,解釋得冠冕堂皇,自我合理化。就像有人寫的一段話 : 很多時候,我們在重組自己的偏見時,還以為自己是在思考;在重復以往的錯誤時,還以為是在堅持夢想;在消極荒廢時,還以為是在放鬆;在傷害别人自尊時,還以為是直率;在故步自封時,還以為是在堅守;在随便放棄時,還以為是在選擇;在喝得酩酊大醉時,還以為是豪爽;在不思進取時,還以為是低调。

如果不愛一個人了,不會因為我已經為這個人付出了很多,而捨不得分手;分析一只股票,如果不看好它的未來,就會果斷賣出,不會說:“還虧著錢呢,等漲回來我再賣吧。”如果跳槽,純粹就是因為新工作崗位更適合自己的發展,而不會因為什麼和老同事的感情很好,而猶豫不决。會發現這種思維,跟科學思維很像。科學思維為甚麼强大?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解釋。

第一,科學承認自己是無知的,而不會說老祖宗、先知已經告訴了我們全部真理。科學追求的是可證偽性,願意、甚至追求被别人證明說我錯了。

第二,科學實事求是,只看邏輯、證據,不在意觀點提出者的背景和尊卑。

喬布斯有一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飢餓,保持愚蠢。這句話有各種各樣的理解,但是從上述的這個角度上,我們終於可以知道喬布斯在說什麼了。所謂保持飢餓,就是保持對世界探索的熱情。而保持愚蠢,就是不斷放空自己回到原點,放棄一切經驗和存量,像個傻子一樣,只在這一點上虚懷若谷地思考。
曾國藩說的一句話,“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說的是一個意思,曾國藩簡直就是那個時代的喬布斯。不讓過去的經驗影響現在,也不讓未來的妄念影響當下,我只純粹地關注當下的目標。做到這個境界,很難 ! 當然很難,因為它和我們在億萬年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直覺和本能正好相反。牛人之所以牛,就是因為他們能够和直覺,和本能相對抗。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為什麼孩子常和父母衝突

子女和父母的很多冲突都來自於這個等號

人類在最早没有理性思維的時候,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混沌一團的,是模模糊糊的。後來,人類慢慢產生了理性思维,才會產生語言,才會產生思想。比如我們對幼兒說,“你看,這是蘋果,這能吃;這是石頭,這不能吃。”那個孩子點點頭說,“啊,蘋果能吃,石頭不能吃。”在這一瞬間裡,小孩的頭腦中已經產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比較”,或者叫“分辨”。比較是人類產生理性思维的一個前提。如果没有比較,東西和東西之間没有分别,那世界就還是連續的,還是模糊一團的。再來,比較是在發現這兩個東西之間的相同和不同,所以一旦有了比較的概念,就有了相同和不同的概念。

原始人在學會數水果之前,必須先把不同的水果给抽象成是一樣的,"抽象成是一樣的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通過比較,認為這些水果都是相同的,就相當於擁有了“相同”的概念。而相同的概念放到數學裡面就是等於的概念。所以,數學裡的等號它不是憑空規定出來的,它是我們用比較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後,自然而然的結果。等號是比較的結果。再繼續往深裡想。我們在做比較這件事的時候,其實它還暗含了一個前提,我們“比的是什麼”。

父母管教孩子時常會說: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學習比你好,還比你聽話,好好跟人家學學。孩子聽了就很不服說:那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打遊戲、踢足球還比他好呢。在這裡,孩子跟父母爭論的是什麼呢?孩子和父母都在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但是比的東西不同,父母比的是學習成績,孩子比的是打遊戲,踢足球。有錯了嗎?誰都没有錯。這兩種比法都是對的。因位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屬性,只是各挑出了其中的一個去比較,比較的屬性不同,得出的結論當然也是不同的。

那到底應該挑哪個屬性去比較呢?答案很簡單,關鍵是我們打算通過比教去解决什麼問題。我們在談論考試的時候,我們比的當然是學習成績;我們在足球場上,比的當然是踢足球的水平。說白了,我們要比較的是關鍵屬性。所以,人類在開始比較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决定哪些屬性是關鍵的,是需要比較的;哪些屬性不重要,不需要比较。

這就是子女和父母分歧的關鍵,父母並不在乎你跟别人家的孩子誰好,爭論的其實是什麼東西對你的自我評價最重要,是學習最重要,還是踢球最重要。所以,比較的前提是先確定哪些東西最重要。當我們在數學裡面寫下一個等號的時候,我們其實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我認為哪個東西最重要。比如,當我們寫上1+1=2的時候,我們關心的是數量,其它的屬性我不在乎。在幾何裡,我們說,兩個三角形全等。意思是,我只關注這兩個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狀,它們在空間裡的位置不重要。當我們學加法交換率的時候,說 1+2=2+1,這意味着我們認為加法的數量結果重要,加法的先後順序不重要。

所以,數學裡的等號有特别大的權力。當我們說數學兩個量相等的時候,實際上就等於向所有接受這套數學規則的人宣布,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討論這個因素,别的因素我們不討論,因為它不重要。總結 : 一,理性思維的前提是比較,數學中的等號可以看成是比較的結果。二,數學裡的等號非常重要,當我們說這兩個東西相等的時候,已經暗含了一個重要的判斷,判斷重要與不重要。這個判斷的過程其時就是我們常說的抽象。

等號是一個巨大的權力,這個權力不止存在於數學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個巨大的權力。比如,看漫畫和看漫畫是不一樣的,有的漫畫思想深刻,有的漫畫很膚淺;玩游戲和玩游戲也不一樣,有的遊戲藝術價值非常高,有的遊戲就很平庸。可是在一些大人的眼裡面,看漫畫和玩遊戲都一樣,都叫做浪費時間,這些遊戲和漫畫之間是劃等號的。這個等號的背後,其實包含了非常重要的價值判斷,我們和父母的很多冲突都來自於這個等號。

孩子是父母所生,但他們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他們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父母往往出於關愛與期許而忽視了孩子的本性。父母對孩子的教養,除了愛心與責任外,所能依恃的不外保護兼壓制的力量;教育投資兼控制的經濟能力;與人生經驗的傳承與指導。這三項都會隨著孩子的日益成長而遞減,第三項在現代快速變遷的社會能發揮多大的指導效能頗令人懷疑,根據非正式調查,父母給孩子的未來規劃之路,絕大多數是以不通甚至悲劇收場,孩子怨懟,父母愛心嚴重受挫,上一代的經驗到底對孩子的資產負債比是多少還很難說。父母愛心無類、但不能忽視孩子個別差異與時代變遷的實質,到底應該扮演工匠還是園丁、還是兩者兼具,現代父母要好好思考。

附記 : 

佛家對智慧的解釋是 分別智、平等慧。文中談到的比較、分辨、判斷都是屬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智的範疇,所以容易起衝突。平等慧則是脫離自我為中心的角度來看事," 看漫畫和看漫畫是不一樣的,有的漫畫思想深刻,有的漫畫很膚淺;玩游戲和玩游戲也不一樣,有的遊戲藝術價值非常高,有的遊戲就很平庸。" 這樣心態就會平衡許多。有句名言,“一個人同時保有兩種矛盾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等智慧的表現。”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實事求是 VS 價值判斷

實事求是  VS 價值判斷

實事求是看起來好像並不難做到。無非就是擺脱空洞的意識形態爭論,從現實目標出發,制定對策或政策,真正解决現實中的問題。好像本來就應該如此。但是,如果稍微拉開一點視野會發現,無論是從縱向的歷史發展來看,還是横向地觀察當代各國,真能做到實事求是的國家和政體,其實非常少見。大多數社會都被種種虚假和空泛的問題困擾,很難集中精力和資源去解决真實的、甚至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拿美國來說,美國的制度現在很完善,但是美國的媒體和政客最經常討論的話題是該不該堕胎、私人是否該持有槍支、該不該有同性戀婚姻,甚至該有幾種公共廁所等等。左派、右派、共和黨、民主黨的區别,主要就體現在這些問題上。美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多數問題都已經達成了共識,只剩下這些可以爭論了。真的麼 ? 美國明顯落後的基礎設施、怎樣減少龐大的財政赤字、如何抑制强大的利益集團、怎樣創造就業等,這些急需解决方案的問題,誰在討論呢?所以,美國並不是没有問題,而是没有政客願意爭論這些。奇怪嗎 !?

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分歧、爭論。爭論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同解决方案之間的爭論,另一種是不同價值判斷之間的爭論。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有裁判,有結果;後者没有裁判,也没有結果。先看不同解决方案之間的爭論。它最大的特點是爭論會有結果。有了結果,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再有分歧和爭論,大家的注意力就可以轉向下一個問題了。社會就這樣一步步前進。例如當年的十大建設、翡翠水庫案等,事前與建設中,社會對其安全性、財政支出、甚至惡意的指責為富人蓋高速公路等爭議也不少,但建設完成後,看到實質的成果與效益,爭論自然就消失了。

再看不同價值判斷之間的爭論。這種爭論有兩個特點。第一,因為没有一個終級的裁判,所以永遠爭論不完。比如是否允許堕胎的問題。宗教信仰不同,這個問題可以吵上一萬年,也没有結論。第二,這種問題不需要專家,任何人都可以站隊、表態。比如同性戀婚姻、反核擁核、統獨等問題,誰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觀點,聽起來肯定也都有道理。這種問題爭論好不好?有一種人肯定說好,那就是政客。他們當然歡迎這樣的問題,這樣的話題天然地可以讓每個人都參與,而且永遠爭論不完,方便他們做政治動員。

2017年美國最熱門爭論話題之一是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煙硝燃燒至今。稍有理智的美國人都會意識到,這個話題是多麼荒謬無恥。美國干預他國 ( 包含俄羅斯及其前身蘇聯 ) 內政、選舉、搞和平演便是箇中好手,經驗豐富,現在倒好,它反過來像一個受害者一樣,指責衰落的俄國操控美國大選。其實,有多少美國人真正相信俄國有這種能力呢?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是不理性。在政治鬥爭中,這樣的題材極為難得,重要的不是事實,而是這種話題打擊異己的力度極大。新竄起的川普艷照門遮羞事件,也是極大熱點,將和克林頓、萊文斯基案相媲美。這不只是西方現代民主政治的問題,所有衰落與不成熟的政治體系,都會落入到這樣 “ 價值判斷 ” 的陷阱裡面。台灣熱衷搞什麼轉型正義、南韓熱衷搞起訴前下台總統,這都是典型落入陷阱的不成熟政治體系。

一個人當然要保持多元化的價值思考能力,但是作為一個有具體發展目標得國家、集體,陷入價值觀的爭論,那就是巨大的災難。當前產業結構、低薪社會、電力不足、人口老齡化、軍隊員額不足等等,這些問題都非常嚴重,但是政治運轉就是無法回到“實事求是”的軌道上來。官員們放着經濟發展的大事不顧,執著地說什麼自己是台獨工作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勉乎哉。

吳稚暉好打抱不平,自言畢生把「實事求是,莫作調人」當座右銘。莫作調人就是指不要陷入價值爭論。這樣的價值爭論,有一段話說的好:在人類的一切智能活動裡,没有比做價值判斷更簡單的事了。假如你是隻公兔子,就有做出價值判斷的能力——大灰狼壞,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乘法表。此種事實說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為什麼特别熱愛價值的領域。倘若對自己做價值判斷,還要付出一些代價;對别人做價值判斷,那就太簡單、太舒服了。【蘇貞昌數年前斬釘截鐵在神明面前起誓,不再踏入政壇,現正面臨黨內勸進的壓力,他除了要考慮誠信問題外,該自我作價值判斷了,而樹聽他人的價值判斷。他會嗎 !? 誠信能擋得住壓力與誘惑嗎 ?】

附記 : 

古代的皇權政治,也一再上演這樣的戲碼。最典型的是明朝中後期。比如嘉靖皇帝時代的“大禮議”,說到底,争的就是一件事:到底是管皇帝的父親是叫先皇還是“本生父”。從此開始,官員開始拉幫結派,黨争愈演愈烈,成為明朝晚期政治中的死結。當派别固化以後,後續爭論的題材總是不難找的。到了的萬曆年間,就又有了所謂“明末三案”,梃擊案、红丸案和移宫案。都是務虛不務實。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行話、黑話的社會保障功用 也是行話 專業術語

行話、黑話的社會保障功用  

說相聲的有一套外人聽不懂的行话,被稱為“春典”。小偷强盗說黑話,目的是為了掩人耳目,防止暴露。說相聲的,為什魔也要說黑話,掩人耳目呢?其實,恰恰是因為說相聲要當眾表演,春典才格外有用。當著眾多觀眾的面,有一些話不方便說,只能用别人不懂的春典說。比如,後面的演員遲到了,相聲班子裡管事兒的人就會冲台上的演員喊“嗨着點兒使啊”或者“馬後”,意思是讓他多表演一會兒,拖拖時間。如果要提前結束呢,就喊“撅着點兒”或“馬前”。不過,除了當眾掩人耳目的作用以外,春典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先說一個故事。大陸名相聲家馬立三,當年一路賣藝到濟南,已經身無分文,馬三立趕緊打聽哪而是能賣藝賺錢的熱鬧地方。當時濟南有個南崗子市場,是類似北京天橋的地方。他到了南崗子市場一看,真熱鬧是個賣藝的好地方,可是市場各處都被占滿了,他這個外來户根本没有地方說相聲。

找來找去,找到一個變戲法的。過去,說相聲和變戲法的經常在一起演出,也算是同行。馬三立站着看了一會兒,等到變戲法的演完并且收完錢以後,上前說:“辛苦辛苦!我是從天津來的,是圌(chui,第二聲)春的,這幾天念啃。您能否賞個穴?”說的都是春典,行話。圌春是說相聲,念是没有,啃是吃飯,穴是“演出的地方。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從天津來,是說相聲的,這幾天没錢賺吃不上飯了。您能不能讓我在您這兒借個地方,演出挣點兒錢?變戲法的人一聽是同行,立刻滿口應允,把場子讓出來,并且幫着向觀眾吆喝,招呼生意。馬三立說了幾段相聲,觀眾反響不錯,把這天的飯錢挣出来了。這以後,馬三立連着十多天就在這個場子和變戲法的一起演出,算是在濟南立住了脚。

顯然,在藝人中間存在一個跨地區的互幫互助的網絡。到陌生地方,僅憑同行的身份就可以得到當地藝人的幫助:包括找到賣藝的場所、分享市場信息、臨時救濟、現金資助、生活上的照料等。同行遇到難處了,盡量要幫一把。問題在於,怎麼知道是同行呢?靠的就是春典。只有正式拜師長期學藝的藝人,才能從師父那裡學會春典。會說春典,就是藝人身份的證明。如果把全國藝人的這個護幫互助網看作社會保障,春典就是社保缴費證明,憑此證明才能享受社保待遇。因此,把春典傳授给圈外人,是非常犯忌諱的行為。春典只能傳授给有明確師承關係的藝人,這一點非常嚴格。

這種互幫互助的責任雖然没有明文規定,但往往比明文規定還要嚴格。如果某人對其他藝人吝嗇,不肯幫忙,消息很快就會在圈内傳開。這人名聲就臭了,以後就難混了,不但師父師兄等人會出面責罰,更重要的是,他再遇到困難,别人也不會幫忙——相當於社保被取消了。這種社會保障體系并不是政府發明的,也不依靠政府才能運轉的。在現代官辦設保制度出現以前,社會各界其實已經演化發展出種種相當於社保的互助體系。事實上,考察歷史上的民間社會,類似相聲藝人的這種互幫互助網絡并不罕见,只不過形式各不同。

分布在各地的寺廟,另一個作用其實是佛教界的“連鎖飯店”:接待外地來此的游方和尚、居士等人。中國寺廟的第一座大殿裡面,往往是彌勒佛像。轉過彌勒佛像身後,都有一尊韋陀菩薩像,手里拿着一件兵器,叫韋陀杵。韋陀菩薩像手中的杵的情况,共分三種 :

據說,韋陀杵扛在肩上的,表明這是大的寺廟,可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韋陀杵平端在手中的,是中等規模寺廟,可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杵向下杵在地上,意思就是本寺不提供食宿接待服務。

不但是“連鎖飯店”,還有統一的星級划分標準和識別標誌。和相聲藝人不同的是,和尚外觀特殊,容易識別。要知道,任何社保體系都必須先設法解决身份識別問題。其他諸如同鄉會館、商會、宗族祠堂等,也都有為内部人提供保障,應對緊急情况的作用,當然,也各有各的身份識別辦法。在傳統社會,没有商業保險,没有官辦社保,不過大家還是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互幫互助。

我們再來看現代社會,福利保障水平當然要高得多,人類的整體安全感也提升了很多。但是,現代社會的保障其實也有問題。首要的問題是養懶漢。現代社會保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讓人孤立而不是融合,家庭破碎了。

從相聲界的春典現象来看,在傳統社會中,你要想獲得保障,首要條件是,你必須有一個辦法亮明身份。背後的潛台詞是,你必須深度地融入一個社群,獲得一個身份,尊重一種規範。社會保障,不僅是一種道德需求,它還是社會自身發展的保證。但是在現代社會福利,只要一個人符合某個標準,比如收入低於多少,他就可以不必理解當地文化、不必尊重當地習俗、不必融入當地社會、不必遵守當地規範,也可以在那裡活下去,而且活得很舒坦,活得理直氣壯。也就是說,社會保障,和社會融合分離了。這樣的現代社會保障,其實是值得我們這代人反思的。

** 也是行話  專業術語   

江湖行話,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身份識別。術语并不是故意製造人們溝通上的困難,恰恰相反,術語是為了提高内行之間溝通的效率。

首先,“術語”的本質是什麼?

術語,有如日常用的成語,是濃縮的語言。惟成語比較不嚴謹,意思往往可延伸,只要被社會認可。而術語是專業學科裡的某個概念濃縮,嚴謹且有特定語意與與範疇。術語能在短時間內傳遞明確而豐富信息,減少溝通成本。尤其是學術界更是如此。 比如,物理學的“熵”,哲學上的“存在”,法律上的“善意取得”等等,每一個術語都是一個學科歷史積累的結果。術語所要表達的内涵,遠遠超過其字面的意思。在行外人看來,這些用詞是“不說人話”,但在行内人看來,使用術語是一種非常務實、甚至是不得已的選擇。術語本來就是說给行業内人聽的,行外人本來就没打算讓你聽懂。

術語是一種高效率的溝通方式,術語還有是行内人共同享有的一套交流規範。由很多很多條術語構成的術語系統,组成了一個學科的基本規範、邏輯和共識。例如,一個學科就好比一台機器。如果每個人都生產自家規格的螺絲、零件,那麼組裝到一起將是非常麻煩的事,改進、修理也變得不大可能。但是,如果大家都遵循一個標準,那就會很方便,能够大大推動學科的進步。所以,想要進入某個學科,就要先學習相關的術語系统。回想一下,我们在學校的專業課程學習,都是從一些基本概念和術語開始的 。術許系统就像一道城門,將非本學科的行外人擋在門外,將熟練掌握該學科的内行人放進城中。

術語還有更宏大的第三個作用,它不僅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它也是反過來塑造我們大腦的工具。比如,古人看到的動物會區分為:飛禽、走獸和水裡游的。然随着生物學的發展,我們掌握了“哺乳動物”這個概念,就會把人類、狮子、蝙蝠、海豚等等這些長相完全不同的物種,看是成同一類。 人類眼裡的動物世界,立刻為之一變。再比如,生活中經常談論的“重量”、“質量”,要是學過物理學就會知道,“質量”的單位是公斤,“重量”的單位是牛顿,質量是不變的,而重量則根據受到的引力大小而不同。要精確理解這個世界,“質量”是一個更好的概念,這就是重塑我們的認知。再比如,經濟學上“成本”的概念。我們通常指的成本是“會計成本”。而經濟學上講的成本,是你放棄了的最大代價,放棄了同時間其他的選擇。這個定義方式,就超出我們日常理解很多。

術語不是普通的名词,不是给一個具體的東西取一個名字,它其實是對現象的一種高度抽象。發明了一個重要的術語,往往就是打開了人類認知世界的一個維度,反過來可以重塑人類文明。有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曾感慨的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能發明一個像‘熵’這樣的概念。但是我很可能已經没有能力做到了。”這就是術語的力量。

學習過程中,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把握這些術語和核心概念。華羅庚有一句話說 : 讀書有兩個步驟,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讀厚的過程,就是不斷搜集大量信息,但是真正要把這些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識,還要把書讀薄,也就是進行概念的抽象。然後把抽象概念透過語言實體化濃縮成術語,這才是你真正獲得的東西。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2018 0326 的關鍵日

2018 0326 的關鍵日 

貿易威脅戰烏雲瀰漫氛圍中的2018 0326發生了三件事,隱約已標誌著世界從此將走入新格局,中國的崛起已勢不可擋。

 這一天在經濟、政治、外交發生三件大事情 : 

上海人民幣石油期貨開市 : 

石油訂價中國要有決定權。首個交易日成交量就已超越卡達石油期貨,雖與倫敦、紐約仍有差距,然後勢(市)可期。決定國際貿易地位的產品、技術規格與訂價權三層次,中國目前獨缺訂價權,才會發生中國買什麼,什麼就貴;反之什麼就賤的窘境,有人刻意掐脖子。上海人民幣石油期貨開市是撕開了一個口子,必定會直接衝擊、撼動石油美元的核心利益。

西方26國群毆俄羅斯 驅逐外交官。

以前俄國間諜在英國被尚未證實兇手的謀害案為由,使原本有罅隙美歐26國突然格外團結,立即快速地共驅逐150餘位俄國外交官。內部深層原因有兩個。一. 碎片化、極端化與逆全球化是歐美西方問題核心之源。西方國家為轉移內部矛盾如及右派的民粹主義盛行、通俄門醜聞、難民引發的種族歧視、對立衝突、貧富差距懸殊的資本主義窘境等。二. 傳統意識形態上對克柏格治國的普京的厭惡。俄國在經濟與外交上都比較孤立,是具有代表性的最佳敵對目標。兩相不可調和的怨懟,對中國是發展的絕佳機遇。

習金會為川金會定調

習金會,堪比1914 婓迪南公爵被刺,引發一次世界大戰案。五月川金會能否順利舉行已成懸念,更別提架空中國,即使能按時舉行,效果已大打折扣。美國會否惱羞成怒,發動戰爭解決北朝鮮,則是東北亞另一個大問題。

三件大事同時發生,是偶然也是必然。美國以逆差巨大為由,發動恫嚇式的貿易戰,雖尚未正式打響,四溢得效果已在股匯市發作。逆差,是美國推動美元霸權的必然,產業空洞化是代價,怎麼可能既享鑄幣權之利,又享順差之好事。美國曾以相同方式威嚇逼迫日、德就範,食髓知味,然此次應該是踢到鐵板,沒料到中國會本著敢戰才能言和的態度,強硬回擊。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指的是中國2025中國智造高科技,美國焦慮被取代。雙方戰略意圖與可動用籌碼,彼此洞悉,美國似已有騎虎難下之勢,總統或戰或和之言論矛盾不一,幕僚似乎主張談判收場者為主流,亂了陣腳。

回歸歷史看,霸權國家皆有百年而衰之魔咒,符合富不過三代之說。美國內部之社會矛盾已迫使政治結構已由菁英階層式主導,質變轉向為族群式主導;對外同時挑戰中、俄,殊為不智;在中東、阿富汗泥淖深陷,財政赤字飛速膨脹,可謂頹勢與疲態同現,故不論美國還能風毛吒翅折騰多久,2018 0326"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轉折日。 

附記 : 

美國日前高調宣告,自1802~~2018,二百餘年來,專利權已多突破一千萬件。當日報紙同時刊登,中國在2017年的專利權就高達760餘萬件,雖說有很多是價值不高的國內專利,其在國際的專利也已遠超日、德居第二,以此架勢,國際專利件數超美是短期內可期的。

近十餘年,全世界似乎只有中國在進步,別的國家最多是在啃老本、打醬油,沒什麼新鮮事。這就是難以解說的 大勢 。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八股文的另一面 不為天下先

八股文的另一面  

八股文格式死板、内容乏味、思想空洞、嚴重束縛人們的自由發揮。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都以八股文為主。這麼不好的考試方式,為什麼會堅持這麼長時間呢?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解釋總是說 : 是封建統治者要束縛人的創造力,或這是中國文化 劣根性的體現。但是這些解釋很情緒、蒼白且不對題。先認清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技術限制,政府面臨的現實條件是什麼,再來論斷。

寫文章本是為了表達或敘述某個觀點,可八股文不是為了表達。八股文的好壞,根本不看你到底寫了甚麼,因為所有的內容都不能超過古人聖賢已經說過的範圍。更重要的是形式,也就是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這八個部分,所以叫八股文。每個部分要講究對仗,音韻,甚至字數都規定好了。八股文壞的不是形式,爭議的是内容。其實現在 SCI 的論文形式上比八股文更死。

八股文是科舉制度下的文體。科舉是要在大一統的帝國内選拔人才。所以,考試形式必須適應中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文化基礎、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的基本現實。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地域遼闊就意味着信息傳播不便。所以,科舉考試的内容和形式就盡量不要調整,要長期固定甚至僵化,因為任何變化都要經過很多年才能傳遍全國。一項全國性的考試,其内容和形式就不能超出各地的“ 公約數 ”,不能帶有明顯的階層與地方特色。那除了流傳千年的四書五經之外(八股文實際上只考“四書”),還有什麼呢?

有人批評八股文,不考實際的學問。可是考實際學問,就没有辦法在各地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就拿農業來說,北方和南方的農業差異彷彿夏蟲不可語冰。考那裡的呢?其他諸如兵制、行政管理、司法審判、財政預算等,各地的差異就更大了。根本不可能在一張考卷上出題考全國的人。除此以外,朝廷還要考慮嚴重的貧富差異。考試的内容太多元化,或者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素質,那些貧寒子弟根本就出頭無望。即使狹小、發達如台灣,現在我們還說城鄉差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公平性問題。在大陸,一個山溝農村的學生說,高考最公平的地方是,没有難題怪題。只要有教科書和練習題集,肯下笨功夫,同樣有機會考取大學。城裡的孩子條件好、見識廣,但是這些在高考考場上不起決定性作用。當年的科舉考試也一樣。窮人與社會底層能通過科舉翻身的機會確實是最大的。

乾隆60年的科舉考試,考生70歲以上的有122人。堅持三場都考完的高達 80多人。這些耄耋老著已不再是為個人謀官而試,他們拚的是科舉及第後帶來的自我實現、光宗耀祖的家世榮譽。這也側面說明科舉對當時人才的絕對吸引力。魏晉陶淵明似的隱士、竹林賢士在科舉後都銷聲匿跡轉奔科場。從幾個例子的策面來看嚴謹刻板的八股文,到底能否衡量考生的人文知識素質。五言絕句,短短的20個字,流傳下來意境恢弘、才氣高妙,刻劃人性入木三分,洞察社會鞭闢入理的千百首,發揮的餘地似乎未因用字數量、上下對應的限制而限制了發揮;1932年,清華大學入學考試,陳寅恪仍用最少數字的對對子方式出題,他出 : 孫行者,答案可以是胡適之,也可以是祖沖之等,考生全面知識素質一測及知,沒有人說題目不高明的。演講比賽同樣限定題目與時間,不是要限制選手的發揮,目的是使評審者能在最短時間就能看出參賽者的水平高低。

人文知識素質的高低與安邦治國的政治才能雖非全等,但絕非沒有關係。一個愛讀書、文思清晰、對文字敏感度高的人,就概率言肯定比這幾項都差的人在智力、能力上要高上一籌,心理素質也會較強些。當然會讀書未必會理事,這個落差祖先們是知道的,他們對趙括紙上談兵的誤國、李白劉永長於詩詞醇酒,而拙於安身立家是知之甚詳的。所以對率取者,即便是狀元,也要先從最基層逐級歷練,層層考核,方得大用。歷史上看,能幹至宰相者除人品、心術衡量外,辦事才能都還是受肯定的。人才需要歷練,科舉是人才選拔的敲門磚,八股文是工具,選拔出的人才是否運用得當,發揮預期的效果,還要與配套的任用與考核一併來看,有偏頗差池,不能只怪八股。就如同不能責怪鋼琴老師挑選學鋼琴的孩子,偏向選手指頭教長的孩子,或許有遺珠之憾,初期又能怎麼判斷挑選 !?

正是通過“八股取士”這種死板的考試制度,創造的階級流動姓,使中國這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實現了各個地方、各個階層的人都有機會躋身為國家領導階層。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考試制度在這個龐大國家的深層,建立起了持久的内在聯繫。在中國國家體系的維持上,在各地人們之間同屬一個國家的認同感上,科舉制度及八股文的作用是怎麼高估也不為過。那這種死板的考試形式會不會束縛人們的思維呢?這方面的危害其實被誇大了。明清兩代那麼多能人都是靠八股文選拔出來的,比如王陽明和曾國藩等,他們並未在八股的氛圍裡而禁錮了自己的思想。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都有這樣的體會。招人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是傾向于招那些有經驗的人,而傾向學習能力好、溝通能力强、對自己要求嚴格、有自我驅動能力的人。因為創業公司本來做的就是全新的事情,經驗這個東西是有益還是有害,說不清楚。但是面對任何新的情况,都能找到方法、訴諸行動、不丢目標的人,才是創業公司需要的。優秀的大學生,比行業裡的老鳥好用。這種優秀的人,不管面對什麼樣的題目,哪怕是八股文,也一樣可以坐得住、下苦功,最後考出好成績。這樣的人走入仕途,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任務,也一樣會表現優秀。

有時候,一個群體長期施行一個看起來似乎是愚蠢的措施、行為,很可能就是他們在生存的具體情境中被逼出來的唯一選項。所以,别覺得他們是愚蠢。因為别無更加選擇,所以恰恰是智慧的。

附記 : 

唐朝的科舉,除了明經與秀才科外,還有"賓貢"一科專供非本國人士參加考試任官使用。楊堅初創時就已經有,後因戰亂停止一段時間,直到大唐盛世時,各國人士雲集長安,才再開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最能說明。

八股文最壞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SCI論文形式上比八股文更死。宋朝考策論,考生的以充分發揮,就實際的多。

  *不為天下先VS 英雄烈士

英雄志士,或因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或因欲建功立業,留名青史,也因功高震主、小人誣陷等原因而身首異處。如商秧的車裂、李斯的腰斬、吳起的亂箭、文種伍子胥的自裁、晁錯刀鍘、于謙的西市,岳飛的絞殺、袁崇煥的凌遲、譚嗣同朝衣西市...太多太多,都是血淚,血腥滿襟的英雄烈士。

歷史上各朝,第一個揭竿起義的英雄豪傑,最終竟都是為人做嫁衣,沒一個能登上九五坐穩。看反秦的陳勝、吳廣;反漢的張角;反隋的楊玄感、李密、竇建德;反唐的黃巢;反元的韓山童、劉福通、陳友諒、張士誠;反明的李自成、張獻忠;反清的洪秀全,從黃巾到明末流寇,燒殺搶掠,但共同的口號都是替天行道。他們都是木秀於林,而被棒打出頭鳥的悲劇英雄。那些不為天下先的追隨者們,暗中截留成果坐大,往往能笑到最後。如劉邦、劉秀、曹操、劉備、孫權、楊堅、李淵、朱元璋、毛澤東等是典型"惦惦甲三碗公"的老子之徒。

*大陸的高考爭議 

這幾年,高考的發展趨勢和八股文正好相反的,這是很多人呼籲和推動的結果。各地高考越來越强調地方特色,越來越多強調學生的所謂“综合素質”。這種發展方向看似正確,但是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情况差異巨大,社會階層也差異巨大。只有堅持全國的統一性,才能確保人才通過高考在全國範圍内的流動和交流,維持整個國家的内在聯繫和國家認同。不誇張地說,如果高考的全國統一性消失了,中國各個地方的内在聯繫會被嚴重削弱。

我們不能把高考僅僅看作是教育的一個環節,高考是國家治理中的關鍵,事關國家的完整統一和治理水平。其次,雖然不必恢復到八股文那樣死板的形式,但高考仍然要盡量維持簡單、明晰的考試内容和形式。一言以蔽之,永遠要確保,學生只靠幾本教科書、只比拼硬功夫、笨功夫就能取得好成績。和科舉一樣,高考不是教育工具,高考是人才選擇的工具。它把各個社會階層裡奮發向上,能坐得住、下苦功夫的人挑選出来,保持這個社會的活力和公平。這才是高考在當前中國社會的真實作用。

【過去有一句話:窮文富武。意思就是,讓子弟練武是有錢人家才能做的事。請名師、建場地、置辦兵器、飲食影響等等,都絕非小家小户人家所能承担。學文則不然。只要刻苦用功,有幾本書、能吃上饅頭就行。没有刻本書,手抄本也可以。這就给窮人家的孩子能够参加科舉,創造了條件。】

遠見VS權謀 說大故事的埃隆·馬斯克

 遠見VS權謀 說大故事的埃隆·馬斯克

反對人工智能最著名的是三個人:物理學家霍金,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與埃隆·馬斯克。其中,埃隆·馬斯克的態度最為激烈,公開發言反對的次數也最多。埃隆·馬斯克為什麼反對?有兩篇文章。一說,是因為埃隆·馬斯克有遠見;一篇文章說,是因為埃隆·馬斯克有權謀。一褒一貶,完全相反的評價。

先看有遠見這篇。為什麼埃隆·馬斯克的想法和一般企業家不一樣?因為一般企業家的想法都是遞進的,只看眼前,有什麼現實條件件,就做相應的事。但是埃隆·馬斯克的思維方式是把事情推到極致再來看,會出現甚麼問題,然後呼籲人類去提前解決那些問題。如,

人類交通带來大氣變暖,於是有了特斯拉電動車。

人類能源石油緊張枯竭,於是有了太陽能公司。

人類的人口壓力過大,要移民去火星,於是有了火箭公司。

人類的交通過分壅堵,於是有了地道式超级高鐵。

所以,他眼光是長遠的,不被理解也是正常的。埃隆·馬斯克這些年,看起來做的事東一榔頭西一棒,但是本質上都一樣。簡直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不願意被温水煮死的蛙。

另一篇文章就寫到:埃隆·馬斯克之所以說人工智能不好,其實也是他的生意經和權謀。埃隆·馬斯克是一位極會創造故事的人。比如他的特斯拉電動車,連年虧損,產能也存疑,居然就這麼一路奔到了北美市值第一的汽車公司。這背後,大部分都是他會說故事的功勞。據說埃隆·馬斯克每分鐘燒錢 6000 美元,資金壓力極大,隨時斷鏈的風險很高。

前面注意到沒有,埃隆·馬斯克的故事是有套路的:第一步,發現人類的問題;第二步,問題很大,必須死磕;第三步,原來這事可以用高科技解決掉;第四步,投資、併購、成立公司、融資上市。理解了住個套路,你會發現在人工智能這個問題上,他也是一樣的套路。人工智能很恐怖,而且我們無法阻止它的到來,那我們應該做點什摩呢?埃隆·馬斯克的答案是,於2015年年底,創建了開放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公司的使命就是要盯著人工智能,不能讓它為禍人間,它的各項成果,要開放和分享。看起來,這家公司像是一股業界清流。别家都是不安全的,只有這家是安全的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一年多的結果是,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舉足輕重。“谷歌大腦”的工程師評論說,OpenAI现在是僅次于DeepMind(下圍棋AlphaGo的製造公司)的第二强AI公司。看,强烈反對人工智能的埃隆·馬斯克,現在是人工智能的既得利益者了。

埃隆·馬斯克用的是同一個故事,還成立了一家腦機接口公司,就是把人腦和電腦連接起來升級人腦。雖然聽起來有點科幻、遙遠,但作為技術方向,很多人覺得也值得押注。反正,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提出一個人類的敵人,然後给出解決方案,於是就又有了一筆大生意。

兩篇文章基於同一組事實,却得出不一樣的結論。每個人的做事都有動機,而且往往都是晦暗不明、混沌難分的狀態,為了利益,為了虚榮心,還是為了某種無私的情懷等。可能都有,可能不同的時機點,它們之間的搭配比例也不一樣。到底埃隆·馬斯克動機是什麼 !? 他是用遠見和技術來拯救人類的救世主,還是用故事和權謀套路來做生意的市儈之徒。到底哪個是真相?

2006年,埃隆·馬斯克就把特斯拉发展的路线图公布在了公司的網站上,叫《特斯拉的秘密宏圖》。十幾年過去了,對照看一下,特斯拉的發展完全是按照這個步驟進行的。時間的計畫點或有延誤,但是步驟没走樣。更重要的一個證據是,SpaceX這家火箭發射公司的成立時機還要早於特斯拉,它是2002年成立的。16年前,他才31歲。他這個宏圖大業就已經想清楚了,而且已經落下了第一顆棋子了。為此,他同時布局了幾家高科技公司,分别解決到火星上生活的能源、交通、通訊等等問題。這些公司都是從一個非常小的起點開始,一邊賺錢,一邊把所有賺到的錢投入研發,一步步地往前拱。

2016年埃隆·馬斯克有一次演講:讓人類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這就是他心中的終極使命。具體說,要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把100萬人送上火星生活。他要實現這個不靠譜想法的方法,就是把一個大目標分拆成可執行的小目標。看起來實現就沒有那麼不靠譜了。他所有他得幾家公司就是幹這個用的。最著名的特斯拉電動車公司。特斯拉還有一個做太陽能的子公司,叫Solarcity。只因為火星上没有氧氣,能源只能是來自太陽能,開車也只能是電動車。他還有一家做地下高速軌道交通的公司。也已經在幾個地方開挖軌道了。那就是未來火星上的交通工具。

可能對埃隆·馬斯克的計畫的可實現性仍抱有極大的懷疑。但是,一個人,傾盡畢生心力為一個目標奮鬥,他想的甚至已經不能說只是商業計畫,它是一個對人類整體命運的改造工程了,而且已經按照計劃實現了一部分。最終即使失敗,對於這樣的人,我們除了祝福和仰望,還能做什麼呢?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新科技的間接後果( 媒體 ) 副產品的非其然後果

新科技的間接後果

一本劉欣慈寫得很著名的科幻小說《三體》,書裡有一個觀點,叫“接觸符號論”。大概意思是,只要外星人一出現,他們還只是個符號,但不管他們是友好還是敵對,都會讓人類文明產生分裂。具體是這麼寫的:當人類發現三體人要入侵地球,人類就分成了兩派:一個是拯救派,另一個是投降派,一派歡迎,一派不歡迎。結果是三體人還沒到,這兩派就已經勢不兩立。這和以前的科幻片不一樣。比如《外星人E.T.》裡,外星人是友好的,我們就和他做朋友;《獨立日》裡面的外星人,想占領地球,我們就拿起武器捍衛家園。總之,人類隊外星人是見招拆招,做朋友也行,打仗也奉陪。外星人對人類的影響,取决于他們要幹什麼。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理的一個假設。但是它說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就是一個新事物起作用的方式,不一定是直接的。表面上的功能當會引發一些後果,但影響更大、更深遠的,反倒是這個新事物引起的間接反應。比如 :

媒體傳播信息主要的兩個指標,一是傳播的帶寬,也就是信息量;二是傳播的速度,也就是效率。不管多先進的媒體,也無非就是把更多信息傳播得更快而已。在實際的歷史進程中,信息傳播工具的每一次迭代,都會引發間接的社會後果,而且影響要深遠的多。在報紙出現之前,公眾輿論這東西是不存在的。因為民間想傳播一點東西,主要就靠說,但是聲音能傳多遠?而且經過七嘴八舌一轉述,肯定會面目全非。所以人們很難大範圍的普及一個觀點,更不可能就一個話題達成廣泛的共識。報紙出現了,報纸是17世纪初在歐洲開始普及,没過幾年,歐洲就出現了啟蒙運動。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通過報纸,把自由、平等、民主等等觀點寫在紙面上,再分發到各個角落,然後達成大範圍的共識。這就是公眾輿論的源起。有了公眾輿論,民間力量的集中爆發就成為可能。所以有歷史學家說,法國大革命,乃至後來一系列革命的爆發,就是有報紙的節果。但是報纸也有局限,當時是屬於菁英階層的東西。

當廣播出現的時候,又一次信息爆炸。和報紙比起來,廣播的門檻更低了。不識字、没錢買報紙媒關系,不用看,一邊幹活一邊聽也行。這麼高的渗透效果,肯定會有人利用它來搞事。希特勒用廣播搞出了纳粹獨裁政權。羅斯福也用它搞事,搞出了爐邊談話。無論是做好事,還是幹壞事,廣播都提供了一種空前强大的社會動員工具。再不久,電視出來了。電視帶來的改變,表面上看不就是有了影像嗎?遠遠不止如此。首先,電視催生了大眾文化。不管是書籍、報刊還是小說,都是書寫文化。不同類型的讀者很容易被分割,比如兒童讀物、女性專用小說。這種閱讀文化下,女性往往對男性讀物没興趣,也讀不懂。這麼一來,即使有着相似的教育水平,他們所接受的信息也大相徑庭。但是電視是老少男女皆宜,電視興起後,所有的人接受相同的信息。看同樣的電視劇,整個社會談同樣的話題,就出現了文化混同的現象。電視對一個社會有整合的作用。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收視觀看”成為了一門大生意,如奧運會轉播帶動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巨大影響。

有了電視轉播,看奧運會的人越來越多,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觀眾的需求也越來越重要,這就產生了三個後果:

第一,運動員訓練越來越專業化,政府就得给運動員補貼。這時再談業餘還是職業已經沒有甚麼意義。

第二,觀眾想看最精彩的比赛,所以最终還是得允許職業運動員參賽。

第三,藥檢越來越嚴格,但是依然防不勝防。在商業化時代,赢得比賽的誘惑實在太大,體育道德出現了嚴重重的危機。

這些後果,都是電視引發的間接後果。電視之後,互聯網出現帶來的改變就更大了,而且大多都和媒介表面的特性没大關系,是一系列間接後果。這都是我們這代人親眼見到的,我就不展開了。迭代速度越來越快,緊接在後的人工智能,才露出尖尖角就已經驚艷,對未來走向,樂觀歡喜者有之,悲觀恐懼者有之。總之,很多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總會有人說,這和我没什麼關係。按照 “接觸符號論”,它不用跟你有直接的關係,但它是一個大家都接受的符號,就很可能會讓你的生活從此天翻地覆。

最新的科技,就像是遠在天邊的外星人。它不用真的來到你面前,就可以引發整個社會的巨變,這就是間接後果。某個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不會僅僅作用于它自己的領域,遲早會引發對我們生活的深刻影響。


**副產品的非期然後果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說,别老在那兒琢磨了,先幹起來,幹起來,就知道下一步怎麼做了。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構想、計畫的时候,只能預計那些符合期待的後果,就是期然後果。只有開始行動了,才會出現非期然後果。這其實是很多創新的真相。大陸改革開放早期的特區設立、現在的自貿區試驗就是典型例子。有一本書《現代醫學的偶然發現》,看過之後會發現,20世纪以來醫學領域的很多重大發現,比如抗生素、X光機、抗抑鬱藥、化療藥物等等,還有那個著名的“偉哥”,都是在搞其他研究时候意外收獲的副產品。生活在一個協作網絡中。 自己的任何一個行動,都會觸發這個網絡其他人的行動,他們的行動是不可預測的,而且會反過來影響你的行動。這個網絡越大,越複雜,非期然後果就越嚴重。

計算機界有一個摩爾定律,就是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每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計算機的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那這麼不斷地翻倍,電腦速度會不會快得飛起來呢?事實是并没有,為什麼?因為軟件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軟件的複雜性把硬件速度提高的那部分给吃掉了。所以,IT界就總結出另一個 “ 安迪-比爾定律”。 安迪是原英特爾公司CEO安迪·格鲁夫。比爾就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盖茨。安迪–比爾定律的意思是,英特爾公司的安迪·格鲁夫给我們創造的增量,被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拿走了,硬件给我們的,軟件要把它拿走。這也是經濟學裡反覆强调的原理,人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實驗顯示,開車繫全帶在重大車禍發生時,讓死亡的概率降低。但是,車禍發生的次數却增加了,而且行人死亡的人數也增加了,為什麼呢?有了安全帶保護,人們開車不像以前那樣謹慎了,所以事故多發。人們由于激勵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同樣,單個汽車越省油,人類總體消耗汽油的總量反而越多,因為開車的人越來越多了。這也是非期然後果。

人類協作系統越複雜,計畫就越没有用。人類是唯一能靠想像來規劃自己未來的物種。所以,能做計畫,並且根據計劃來協作,曾經是我們的巨大優勢。但是,因為有非期然後果這個效應,做大型規劃的必要性越來越低。騰訊公司開發互聯網產品,有一句口頭禪,叫【小步快跑,加速迭代】。這已經是互聯網界的一個共識。產品有了基本功能,就趕緊上綫,讓用户使用,然後就會出現大量的非期然後果,再根據這些後果去修改和迭代。好產品都是這樣演化出來的,而不是事先規劃的結果。

這個時代,行動的重要性,正在超過計劃的重要性。從這個概念中,可以得到的另一個啟發是:只要有行動,就没有終點。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就好了”三個字,其實就是終點意識,就是行動要終結了。你一直夢寐以求的某種期待,如果真到了那個狀態,你會發現,還有前所未料的代價,和全新的麻煩等著你。這也是非期然後果的效應。歸結起來就是兩句話:計畫不如行動。行動没有終點,原因就是可能副產品非期然後果。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財富,要高幅度,小頻次;幸福,要小幅度,高頻次

財富,要高幅度,小頻次;幸福,要小幅度,高頻次。

財富是偶然的,很難把握。幸福是必然的,是能確定把握的。

如果你想獲得財富自由,重點不是判斷的對錯,而是能否在關鍵時刻押注、止損。財富不取决于賺錢的頻次,而是取决於一次賺錢的幅度。比如,1992年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狙擊英格蘭央行,經理人德鲁肯米勒的15億美元押注即將到期兑付,正考慮進一步加注,甚至建議把所有錢都押上,因為他覺得這是個搭機會。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索羅斯的時候,索羅斯說,“太荒謬了……你知道這種事情多久才能出現一次嗎?”所以,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的錢押上去,而是要把所有能搞到的錢都押上去。結果他們加上了杠桿,押上了100億美金,最終大獲全勝。這樣的風險,你敢承擔嗎 !?

我們一般人很難有這樣的勇氣,這不符合我們的常識的直覺。當人們在面對多個選擇時,即使明知其中一項可以獲得最大成功,他們也不願意輕易放棄其他選擇。因為我們的大腦,對於風險,天然是排斥和抗拒的。所以,能够獲得財富上巨大成功的人才少,他們能克服那種心理上的本能。等量金錢,失去的痛苦遠大於得到的喜悅。這個時代的投資巨富,基本上都是這個路數。巴菲特在2010年寫給股東的信中也說到:“好機會不常來。天上掉餡餅時,請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頂針。”索羅斯和巴菲特都是伺機而動、咬住就不放口的致命性攻擊動物。兩個認知 ::

第一,真正的財富機會,在一生中能出現的次數很少。

第二,小的成功没有太大意義。在真實的投資市場上,很多投資者頻繁買賣,賺點小錢,期待積少成多,但總體盈利不多。一旦市場下跌,全貼回去了。喜歡打麻將的人都知道,胡很多次小牌,通常一場下來不能赢錢,和一次大牌,才能奠定赢錢的局面

其實這兩個認知,背後都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總歸則,叫頭部效應,或者叫 “幂律法則”。好的就越來越好,領先的會持續擴大它的領先優勢。這個世界只符合二八定律。所以,投資只找最好的,因為最好的才能產生更多的價值。第一名帶來的收益,超過其他所有人的總和;而第二名帶來的收益,又超過了除第一名之外的所有人的總和。

但是,人生還有另一個側面,不能只要錢,還得有幸福。幸福感遵循的就是一個相反的規律:幅度不重要,頻次才重要。為什麼幅度不重要?因為人有很强的適應能力。

人往往既高估了積極經歷對提振心情帶來的影響,也高估了消消極經歷對壓抑心情帶來的影響。無論是赢得大選、找到伴侣、獲得晉升和通過考試,對幸福的影響没有想象的那麼大。研究發現,很少有經歷能對我們產生超過 3 個月以上的影響。當好事來臨時,我們會慶祝一番,然後冷静下來。當壞事來臨時,我們會哀嚎一陣,然後振作起來并接受現實。簡而言之,好的事物好不了太久,壞的東西壞不了太久。

所以結論來了。想過得幸福,别天天想那些大事,體驗一個大大的美好,不如擁有很多小美好的體驗。例如,穿一雙舒適的鞋,給妻子一個大大的吻,犒勞自己一頓美食。這些事看上去很小,但能把握且作用很大。一個每天經歷十幾個小開心的人,比只遇到一件大喜事的人更幸福。這樣就能理解,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老說自己不幸福,那未必是裝的。因為得到的美好太大,但是次數太少。追求物質,最後總是讓人有點失落 ! 因為物質是一次性占有,對幸福感提升有限。

想想看,假設公司要發给你一個獎勵,讓你選。第一個獎勵,是公司替你租一套大公寓讓你住,第二個是你可以帶着你的愛人在今後的10年裡,每年都到國外旅游一次,公司報銷。你選哪一个?

個性化 VS 社會化

個性化 VS 社會化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年輕人,都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做你自己希望自己呢?還是變成一個被社會希望的自己?也就是應該堅守“個性化”,還是完成“社會化”。個性化太過,結果可能就是與社會脫節,工作和生活都會出問題,甚至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但社會化太過,又會覺得失去了自己,在眾人人對你交口稱讚時,你却會感覺自己在面具下的不真實,好像失去了一些極為寶貴的東西。心理也會出問題。當然最好是既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個性化,成就了自己,又同時適應、完成了社會化。一般年長者傾向社會化程度大於個性化,年輕人反之,沒有對錯,這與社會環境與成長閱歷有關。

先通過《守法公民》這部電影劇情,來看看體系化與個性化的衝突。大概情節是,男主人公克莱德在家中遭到兩名匪徒襲擊,重傷後眼睁睁看着摯愛的妻子和女兒被殺害。檢察官尼克負責這個案子,被他起訴的嫌疑犯幾乎都會被定罪,有極好的聲譽,尼克自己也是引以為傲。然而,為了讓一些嫌疑犯認罪,尼克常使用美國司法體系中認罪協議這個招数,致有時罪與罰不相符。在這個案件中,因為缺乏關鍵證據,檢察官尼克和主犯達成了認罪協議,結果從犯被判死刑,而主犯獲得了輕判。尼克痛恨這位主犯但他還是做了這個選擇,整個檢察體系都認為將兩名罪犯都成功定罪是一場勝利。但檢察官的這些勝利感,深深地刺痛了主人公克莱德,憤怒的情緒使他無暇顧及追求絕對正義的成本限制,他决定自力報復。

克萊德花了多年時間準備,終於殺害了刑滿釋放的主犯,同時也還殺死了總檢察長和大法官,幾乎摧毁了當地的整個司法體系,他的目的達到了,同時克萊德死在自己安放的炸彈中。然而最终還是被尼克識破了,檢察官尼克為此報復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他說:【我年輕的時候,很想改變這個系统,想抗争,不惜代價,做到最好。但是這裡讓一步,那裡讓一步,最後陷入到這個遊戲中。現在我意識到,我很想改變的這個體系,却改變了我。】

尼克作為檢察官,他認同了司法體系的權力遊戲規則,忽略了作為一個人,尤其是受害者當事人的基本感受,例如情感。他不僅在這個案件中忽略了當事人的情感,也沉迷於檢察官帶给他的勝利喜悅和權力感,而忽略了自己與妻子女兒的生活。這樣的反思,將促使尼克無論在今後工作還是生活中,能够拿出自己更多的的本心。

我們都有幸在最近幾年見證一些大公司的突然崩塌,例如 AT&T、XEROX、諾基亞、雅虎,同時也目睹了一些大體系節點的生成,例如BAT或FAAMG。新舊大體系最大差別是,舊體制較偏重中心化如八爪魚的控制,而在互聯網上崛起的大體系,都特别重視員工的個性化抒發。個人職場發展,最初可以有兩個不同的出發點,一個是出于本心熱愛,一個是出于求生存。一個社會越是中心化、體系化,一個人就越容易做為了生存而做職業選擇;相反,一個社會越是去中心化、個性化,就越容易做為了興趣而做的職業選擇。體系化的選擇來自於一種預見、判斷:某個行業,未來會很受歡迎,求職前景都很好,所以我選擇。個性化的選擇,常常看起來是背道而馳,初期會承受來自親朋與資源短缺的極大壓力。但因為有預見、判斷力而看到了先機,又是出自本心、本能地熱愛這件事,是實踐自我的捷徑。

不容否認,在越來越萬物互聯的時代,體系化的選擇未必可靠,個性化的選擇,倒越來越能成就一些奇蹟。和一個大體系緊密捆绑在一起,甚至個人也融入群體化,當這個體系崩解時,個人也會遇到巨大困境。反之,如果個性化發展足够充分,就不會落伍。但個性化的創業,失敗率是95%以上,甚至把家庭拖垮,大V 的光芒並不容易加身。雖有一說是只要堅持創業10次,堅持的做下去,終會成功。問題是時間與資源呢,幾個人耗得起 !?

利弊總是交織,難說優劣。一個建議是,個性外向又年輕還是單身時,尚有容許試錯的本錢,不妨選擇去衝撞拚搏一番,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了,至少瀟洒嘗試過;反之,個性內向又拖家帶口,試錯的時間窗口已關閉,個人創業成功的誘惑再大,也要放棄,還是直接進入已存的大體系為佳,安穩後,或許還有騎驢找馬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