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脫歐歹戲拖棚;洋蔥危機;墨脫大水壩 ;窮不是共產主義;反壟斷做法、美歐大不同

**脫歐歹戲拖棚

所有高調的底線,最後證明都没有底線。

原本去年10月31日,是英國脱歐的最後期限。英國首相約翰遜甚至發下毒誓:這一天不脱歐,我就“死在溝渠裡”。但結果,愣是就没脱成。英國重新大選了。終於,拖到今年1月31日,英國說要正式脱歐,下面是11個月“冷靜期”,談判離婚具體條款。約翰遜又發誓,10月15日是談判最後期限,一天都不能延長。現在已經是12月了。感覺英國真急了。談判进入了死胡同,歐盟態度越來越强硬。

脫歐最大的分歧,三個方面:

漁業、英國繼續開放200浬經濟海域,供歐盟國家捕魚。此條,法國最堅持,以否決要脅,事涉馬克龍明年選票才重要,漁獲利益並不頂重要。

公平競爭環境: 脫歐後,英國不得比如大幅削減社會福利,降低環保標準...,若這樣一搞,歐洲人還怎麼競爭?

履約管理 : 有關北愛續留歐盟問題,此舉英國將一國兩制,並有分裂危機,何況蘇格蘭也反對脫歐,預計明年 5 月再度脫英獨立公投。

英國人做事,向來拖泥帶水。從歷史看看 : 

乾淨俐落從來就不是英國人的特點。所以,你看它撤離香港,一定要埋個伏筆;撤離巴以,馬上留下個巴勒斯坦問題;撤離印巴,留一個喀什米爾,導致戰爭一場接一場……但這是一場相當危險的遊戲。

英國人,或是說盎格魯薩克遜人組成的國家的信條是 : 不求共生,但求獨活;為求自保,可負天下。壞透了 !


**印度的洋蔥危機 : 

作為咖哩食物中最重要的一味菜,洋蔥對印度吉整個南亞政壇有重要的影響。早在1980年,洋蔥價格飛漲,由於執政黨印度人民黨控制不利,民眾對此怨聲載道。當時在野黨國大黨領袖英迪拉·甘地趁勢在競選活動中將洋蔥串成項鍊戴在脖子上,並喊出口號:“不能控制洋蔥價格的政府,就沒有權力掌控政權。”然而,英迪拉·甘地的承諾並沒有落到實處,洋蔥此後依然讓印度政府流淚不斷。在1998年2005、2010、2013年接連發生洋蔥危機。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蔥消費國和第二大洋蔥生產國。由於2017的乾旱以及2018季風雨延遲,再加上隨後的洪災,印度今年洋蔥大幅減產,導致洋蔥價格暴漲數倍,過去用100盧比(約台幣40元)可以買到4公斤洋蔥,如今只能買到1公斤。

洋蔥易種植又高產,而且價格低廉,深受印度民眾喜愛。然而,擁有“國民食材”的特殊身份,印度洋蔥為何頻頻爆發危機呢?其實,問題的關鍵出在印度基礎設施的落後上。

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通常情況下,印度2到4月屬於旱季,隨後的6月會迎來雨季,降水在11月前後達到頂峰。而洋蔥作為一種蔬菜,一旦遇上潮濕環境就會迅速腐爛,今年9月,印度的雨季比往年來得早了一些,由於運力不足只能放在地裡任憑雨水浸泡腐爛,據印媒報導,僅這一項,就令印度當季的洋蔥產量足足減少了一半。

與我們從田地到菜籃子的一站式運輸不同,在印度,洋蔥從採摘到裝進老百姓菜籃子里至少要經過4次裝載、分類和包裝,這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損耗率驚人,流失超過三分之一。不僅洋蔥,印度出產的水果和蔬菜約有40%在售出前就腐爛敗壞。這是印度基礎設施落後造成的惡果。而近幾年來,基礎設施無法跟上印度經濟增長需求的現像日益凸顯,洋蔥危機只是一個側面。


**墨脫大水壩 

中國面對爭議一貫的主張就是:大家都別動,保持現狀。其實這是中方釋放的最大善意了。

誰先打破現狀誰後悔,因為中國的原則是: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基建狂魔一旦動起來,那他們只能追悔莫及。上一回洞朗地區,印軍亂動,結果這邊把大寬馬路,永久兵營修好了,先進武器也入駐了。不僅有了打印基地,還建好了一個洞朗打印村,被譽為洞朗第一村,由上海援建的,規格肯定低不了。有了村子就得扶貧,“要想富,先修路”,大寬馬路都得修起來。

展望未來,中印關係也並不樂觀。莫迪獲得了超高的支持率,主要靠三大法寶,第一是經濟發展;第二是宗教,第三是狂熱的民族主義。

但是現在,隨著疫情在印度的再次加劇,經濟前景非常不樂觀。很有可能靠狂熱的宗教情緒和民族主義維持印度的凝聚(不分裂),那麼中印關係很難好轉。且一旦煽動起了狂熱民族主義民粹,那麼莫迪的外交政策也會被綁架,繼續在反華的道路上前進。

莫迪是1950年的,比拜登年輕8歲,關鍵還可以連選連任。總之,未來一二十年,中印關係都很難回頭,雖然未必是壞事,但要有這種判斷和準備。為啥說未必是壞事呢?( 有兩個國家我們關係不能太差,但絕對也不能太好了。一個國家是印度,一個國家是越南。)一方面這兩個國家跟中國都有領土或領海糾紛,另一方面在這兩個國家,民間都有比較強烈的反華情緒。

中國目前正在搞一帶一路倡議,在大規模的輸出基建。如果我們關係太好,幫他們搞好了基礎設施,好多企業過去投資,那麼很可能導致某些低端產業轉移。關係還不太穩定的情況下,相當於資敵。所以目前搞點摩擦蹭蹭也挺好的,只要把握好分寸即可,只是蹭蹭只要不進去就沒太大問題。

【因為有很多事,只有關係不好的時候才好做,比如南海填島,杜特爾特上台後,不管事真心還是假意,改善了中菲關係,不好意思再填黃岩島了吧。

兩岸關係也是如此。國民黨在台上的時候,一喊“九二共識”,我們這邊就得出台惠台措施,香蕉爛了我們還得搶著買。菜菜在台上,我們反而可以做些事情。

中印關係也是如此,關係好有關係好的好處,關係不好有關係不好的好處,有些事情我們可以趁機做了,比如西部基建,比如加強中巴、中錫、中不、中尼、中斯關係等。】

 11月26日,《中國能源報》發表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在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成立40週年紀念大會的講話部分內容。提到:黨中央關於製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還說,我認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不僅僅是一項水電工程,而應該是'五大工程'。”所謂五大工程是: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是生態工程、國家安全工程、民生工程、國家重大的能源工程、國際合作工程。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已經在雅魯藏布江幹流上建了水電站了,名叫藏木水電站, 2015年10月13日開始全面運營,年均發電量25億度。這次說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指的是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墨脫水電站。雅魯藏布江在這裡轉了個大彎,然後幾經輾轉後經巴昔卡出國境,進入印度。也就是所謂的藏南問題,藏南地區被印度非法佔領的面積大約有6.5萬平方千米(有說6.3的,有說6.7的)。

雅魯藏布江在我國境內的年徑流量是1400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四,僅次於長江、珠江、黑龍江。但由於黑龍江是中俄界河,所以我們獨立可用的徑流量,雅魯藏布江排第三。

這個徑流量還是很客觀的。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後通水五年,累計才調水300億立方米,已經讓1.2億人直接受惠,服務了4萬億的GDP 。若每年讓1400億的水資源白白流走,太可惜。每年能抽調400億,給大西北乾旱地區,那麼完全可能讓荒漠變綠洲、塞外變江南,帶來的生態價值不可估量。

在雅魯藏布江急轉彎的大峽谷50公里範圍內,落差2000米(三峽大壩落差才113米),匯集了7000萬千瓦的可開發資源。什麼概念?也就是如果都開發了,每小時可以發電7000萬度,每天18.9億度,每年7000億度。

三峽電站34台機組2020年首次全開運行,總功率2047萬千瓦,每天發電4億千瓦時,每年可以發1700億度。

由此可見,如果把雅魯藏布江大轉彎附近的水能好好開發一下,至少可以頂得上三個三峽,相當於每年可以省下2.3億噸標準煤,可以減少8.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常說,“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但是對印度來說,要反過來。與其給印度輸出基建,不如單純給印度輸出水電。輸出的基建在人家國土之內,話語權也掌握在別人手中,建好之後人家翻臉了你血本無歸啊。

如果只輸出水電,那電廠在我們這邊,主動權和話語權也在我們這邊。想什麼時候檢修就什麼時候檢修。参見俄羅斯怎麼整烏克蘭、格鲁吉亞和歐盟的,敢惹老子,老子就漲價,再不行就斷氣。手裏的王炸多了,對方才會客客氣氣,爭議問題才好解决,没有王炸要努力創造王炸。

不給印度用也沒關係,周圍的國家多了去了,緬甸、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我們自己用也不錯,特高壓是我們的一絕,西電東輸不是難事。

再則,對西南地區的經濟帶動作用。這麼大一個工程,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可估量。羅斯福為什麼要在經濟危機期間大興土木?那就是靠投資拉動經濟。

三峽工程總投資2000多億,但是肉爛了在鍋裡,國有企業承建掙到了利潤,拉動了建材消費,增加了農民工就業,怎麼說肥水也沒流了外。除此之外,這麼多建築物資要運到墨脫,首先要有高等級公路甚至鐵路,有了路才能致富,周圍經濟才能發展起來。

最終,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也就是中印友好問題。水壩大部分時候就像核武器,主要作用是威懾,能讓印度夜裡睡不著,談判的時候客客氣氣就夠了。另外,印度的河流短而粗,要麼是洪澇要麼是乾旱。乾旱的時候,你說我們攔不攔?我覺得要看我們國內是否也缺水,當然也要看印度的表現。

比如越南, 2016年遇到了極度乾旱(百年一遇),只好請求我們放水。瀾滄江景洪水電站放水緩解。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比以前低調的原因。不然,下回再遇到乾旱,真不放水了;再遇到洪澇,可能要洩洪了。

還有,一旦建成發出這麼多電,可以優化我國能源機構,隨著電動車技術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國能源的進口依賴,維護我國的能源安全。所以,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墨脫水電站)大有可為,利國利民利中印友好利世界和平。中印目前是不太友好的,但是最終還是要友好。中國必須把握中印友好的主動權,用真理、利益說服他友好。


**窮不是共產主義

資本主義最大的優點就是:它採取的是自由競爭的模式,國家不怎麼干預企業經營,所以它的競爭力非常強,能極大的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但是,它最大的缺點:自由競爭的最終結果必然產生壟斷,一旦形成壟斷了,那麼競爭力便可能不再增強,甚至可能出現倒退。

在蘇聯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之前,就有人給馬克思寫了一封信,問道:“您提出的與大工業工人階級密切相關的社會主義是否可以首先在俄羅斯實現?”

馬克思回答說:“應該首先在歐洲發達國家實現。”馬克思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想要走社會主義道路是需要條件的:生產力高度發達。

只有生產力高度發達以後,大家基本的生存沒有問題以後,才能進入到社會主義——當你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那麼你必然要想著去剝削其它人,就會產生很多的貪污和腐敗,最終這種社會制度必然要走向崩潰。鄧小平說 : 窮不是共產主義 。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了蘇聯的解體,才有了很多社會主義國家回歸到了資本主義制度(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它採取的制度超越了時代,其它原因都是次要因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實就是介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一種社會制度,只不過它更傾向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是私有製,社會主義是公有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公有製為主導,私有製作為公有製的必要補充”。


**當企業形成壟斷以後,怎麼辦?兩個辦法:

第一,肢解它。在美國,採取的主要是這種模式。即所謂的“反壟斷法”。

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帝國”因壟斷市場在1911年被肢解為30多個獨立石油公司;曾壟斷美國電話市場的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在1984年被分離成一個繼承母公司名稱的電報電話公司(專營長途電話業務)和7個地區性電話公司。

第二,國家對其進行控制,約束它的行為,這個也可以稱為“國家資本主義”。

我們以德國為例。

目前德國聯邦政府參股並參與經營了61家企業,主要包括:全股的德國鐵路,參股14%的德國電信,參股26%的柏林新機場以及全股的德國聯邦印鈔公司等。例如:慕尼黑機場參股26%、科隆機場參股31%、德國郵政參股21%、商業銀行參股15.6%……如德國大眾汽車。

目前德國州政府持有20%的大眾公司股份,不是最大的股東,但是大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章程》規定,州政府擁有對重大事項決議的一票否決權!

在歐洲,採取的基本都是這種模式:聯邦政府持有大公司的股份,並參與企業的經營,擁有一票否決權——這與美國是不一樣的,美國聯邦政府基本不持有任何企業的股份,也不干預企業的經營,一旦企業形成壟斷後就把它給肢解了,重新回到自由競爭模式。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資本主義三個階段的劃分:【自由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其中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是要重點打壓的——要么肢解它重新回到自由資本主義,要么國家參與企業的經營。

其實,日本採取的也是歐洲模式:日本央行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成為4成上市企業的前10大股東。


**美國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起伏過程 : 

第一階段:1968-1974年左右,美國老百姓的財富是增長的,但是美國富人的財富是下降的。

這個階段,人民財富的增長幅度超過了資本家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70年代,美國發生了民權運動,資本家不可以再剝削黑人,不得不提高黑人的工資——這讓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資本家的收入相對降低了。

第二個階段:1974-1987年左右,美國老百姓的財富是增長的,美國有錢人的財富也是增長的。

這個階段,資本家和人民都是獲利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經濟在80年代達到了巔峰,資本家吃肉,人民也跟著喝湯了。

第三個階段:1987年-現在,美國老百姓的財富是不斷下降的,但是美國資本家的利益卻在不斷上升。

美國現今的社會撕裂與亂象,就是進40年,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所造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