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信心”本位美元的终结!達利歐的帝國興亡觀

 **“信心”本位美元的终结!

飽受美國疾苦的世界各國人民,一定很想知道,美國究竟何時才會出局?何時才能讓出一片藍天,把對價值觀、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和貿易規則的選擇權還給地球人?

答案是,這要取決於美國的歷史遺產——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何時會失效。

只要美元還是世界儲備貨幣,亞洲國家的廉價商品,就還會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為美國岌岌可危的社會秩序提供終極保障——即便這種保障,不符合這些亞洲國家自己的長期利益和生存基礎。

只要美元還是世界儲備貨幣,美國在海外所有的政治、外交機構和軍事、準軍事設施,就還能繼續履行它們的職能——即便這些職能,是在損害其所在國家的利益、和破壞那裡的地區穩定。

那為什麼大家如此忌憚美國,卻又擺脫不了美元呢?

因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國際貿易。順差國也好、逆差國也好,大家都需要國際市場上的能源、原材料,和商品。想要繼續過日子,就必須不停地出口換匯。而這個“匯”,就目前來講,最主要的構成還美元。

所以,不論美國在國際上如何興風作浪,倒行逆施,只要美元一天不倒,美國就一天不會被斷供,從而也就不會停止它的一切霸權行為。

當然,這個邏輯反過來,也成立。

當美元失去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之時,美元的國際購買力,即使不被清零,也會被大打折扣。

失去了國際購買力,衣食住行都高度依賴進口、並且平均每年都有5千億美元貿易逆差的美國,將如何滿足民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駐紮在世界各地的800多個美國機構和美軍基地,以及游弋在全球各個角落的美艦隊,將如何獲得補給?換句話說,美元一旦失去特權,用不了多久,美國就會失去社會穩定的基石,和維護霸權的機器。

到了那個境地,再多的意識形態嘴炮,也無法讓美國翻盤。美國將會徹底走出國際舞台;美國國內的社會秩序,也將會陷入無底的深淵。所以,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判斷美國存亡與否所需要的唯一一個技術指標,就是美元世界儲備交易貨幣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看到這裡,有人或許會問:美元的地位難道是可以被動搖的嗎?

我們不禁要反問:在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完全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前提下,在魔幻估值的美國金融市場離開外資就無法生存的背景下,在產業空心的美國經濟體嚴重依賴巨額逆差才能運行的條件下,美元哪裡還具備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資格?

我們在上面說了,美元特權,是美國的歷史遺產。美元當初,是如何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

兩次大戰,把歐洲的黃金,都打到了美國;也把歐亞大陸的產能,都打了個稀巴爛。當時要錢沒錢、要物資沒物資的國際社會,只能同意由黃金儲備一家獨大的美國來管理和發行世界儲備和交易貨幣。可見,半個多世紀以前,賦予美元內在價值的是當時公認的財富媒質黃金。而美國能得到那些黃金,也是出於歷史的偶然。

在一系列的偶然條件下,全球的產業中心和金融中心,才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破天荒地被移到了歐亞大陸以外的一個大號島國上。美國這個尚未擺脫原教旨主義的清教徒國家,也突然一下子被賦予了管理世界儲備貨幣的重任。

其結果,就是短短的70多年過後,美國政府,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負債體,沒有之一;華爾街,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賭場,沒有之一;美國經濟,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逆差消費體,沒有之一。

這個最大的負債體,全然沒有償還能力,但它卻負責發行和管理世界儲備貨幣。這個最大的賭場,估值嚴重泡沫化,但它卻是美國實體經濟的融資池和美元匯率、乃至世界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這個最大的逆差消費體,只能靠上面那個賭場吸納的賭徒而過活,但它反過來卻又是那些賭徒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個荒誕的矛盾體,就是美國這個貨幣金融管家,交給全人類的答卷。然而在許多尋常人的眼裡,似乎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麼不妥。只要付給債主的利息不停,借條也都可以隨時贖回,或者能在二級市場變現,那麼讓債王來管錢,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賭徒們一直都能賺錢,也能保證外國賭徒都不離場,那麼依靠賭場來融資和金融維穩,又有什麼不妥呢?

只要美國人都有吃有喝,長年的巨額逆差消費都有人埋單,那麼即使美國的資產都漸漸被外國人買走,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原來,繼黃金之後,美元又找到了新的錨定物:信心。

只要表面上一派歌舞昇平,那麼大家就有理由相信,系統的內部也是一片井然有序。以美元為根基的這個金融系統,就是一部財富永動機。不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美債都是最最優良的資產,美股都是只漲不跌的財富。外國人的閒錢(外儲、國際游資),永遠都會青睞這些美元資產。

只要美債不死、美股不滅,那些由美國巨額逆差所催生出來的國際閒錢,就會緊緊擁抱美元資產。因此,美元的匯率也會永遠保持穩定,這部金融永動機,就一定會千秋萬代。

看吧,政治的“歷史終結論”雖然破產了,但是好像金融版的“歷史終結論”,還是被美國給實現了。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美元幣值本身恆久穩定的基礎之上的。早已錯過了良性出清的機會、而已成為行屍走肉的美債和美股,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救助是無限大的。這就必然導緻美元的發行量最終失控。

於是,當美元的發行量越過了一個臨界點,導致市場一邊倒地看跌美元的時候,手上沒有它國外匯儲備的美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外國的股東和債主們爭先恐後地拋售美債、美股,和美元。

為什麼美債和美股也會被株連?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市場已經嗅出美元不是在經一次歷週期性的貶值,而是已經徹底失控。既然一個貨幣已經行將就木,以它來計價的資產留著還有什麼用呢?做紀念嗎?

如果在這個時候美聯儲加息、縮表,華爾街拋售海外資產呢?

這樣做,的確可以炮製出對美元的需求,為美元兜底。可是這樣也必然導致那些外國的賭徒們為了填補這一需求,而同樣去拋售他們手中的美債和美股。要知道,2008年的時候,美國是撿了一條命回來的。

只能膨脹、不能收縮的美債,和只能上漲、不能下跌的美股,這兩隻怪獸今天的體量,已經不能和2008年同日而語了。不要說全球縮表,就是印鈔速度慢一點,都有可能導致它們兩個轟然倒下。

那就讓它們倒下唄?留著美元,東山再起,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債倒地不起,整個西方金融系統就崩潰了。這就等於,美元出局的最終效果提前達到了。美股倒地不起,勢必會引發競相拋售的連鎖反應,引發美國經濟和稅收的雙重猝死,一舉刺破信心泡沫。其結果,到頭來還同上。

其實,美債、美股、美元,是一個三頭的“連體嬰兒”。一個死,全都死。美國一直在做的,無非是用其中相對健康的一個——美元的生命力,去延長另外兩個早已瀕死的——美債和美股的生命。

不能不說,冷暖自知的美聯儲,已經把它能做的,都做了。延長“連體兒”壽命的任務,完成的很不錯。然而,無論它再怎麼努力,“信心”本位的總崩盤,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了。

美元,對美國來說是歷史遺產。但對美國以外的廣大世界來說,美元,就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庚子僅是開胃菜,大餐在辛丑。不出差錯的話,2021,很可能將會是後美元時代的元年。

下面這場浩劫,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來說,將是一場劇烈的金融動盪。而對美國本土來說,它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會有救世主嗎?這個我們不敢肯定。但是我們知道,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早已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口號。

辛丑年對人類的命運意味著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


**思考題

美國的《外交事務》說美元霸權地位既對世界不利,也對美國不利,因此美國應該單方面放棄美元霸權,降低美元匯率,使得美國出口更具競爭力,美國工人也能因此受益。IMF應該構建一個貨比籃子,或者創建一個新的國際貨幣機構進行監管。

美國有人都這麼表態了,我覺得中國還是應該有所覺悟,早做打算,不要再把“出口多少多少”標榜,該提高匯率的提高匯率,該解除绑定的解除绑定,該減量生產就減量生產。

僅在11月,中國貿易順差就從去年同期的371.8亿美元飆升到754.2億美元,這是自1981年1月邊致這各數據以來最大的順差,這是好事嗎?當然是好事,說明中國制造業地位無可替代,美國人所謂的“把中國剔除世界產業鏈”現在看起來滑稽無比,而越南,孟加拉國之類的國家根本無法替代中國在世界產業鏈中的地位。

但是我們也要考慮一點,3 月份美國無限度的QE,巨量的美元衝擊著世界,大宗商品的漲價吞噬著中國企業的利潤,大筆的順差除了改善就業情况以外,其他作用很小,中國目前也不需要那麼大的順差來平衡國際收支。

如此大的順差如果繼續下去,只會幫美國人壓低物價,而由於巨量的接受美元,反而會鞏固美元在世界貨幣中的地位,美元今天在世界貨幣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三個原因,一是消費端,這一點美國自己搞定,一是生產端,就是中國,一是資源端,也就是沙特之類的石油輸出國。大宗商品定價是美元定價的。

我們没有義務,也没有必要幫美國人穩定美元的霸權地位,過去綁定美元,是因為中國經濟還很弱,没有今天世界工廠的地位,且那會的美國還是比較正常的國家,不像現在QE個没完没了,現在美聯儲限的QE,美元都快成金圓券了,美聯儲那邊敲幾個數字,然後美國人就跑到中國工廠拿貨,這種情况是可持續的嗎 ?


**我們總在說美國頹勢盡顯,快不行了,可為什麼不行呢?

答案是資本意志裹挾政府意志!

具體來講: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的,而壟斷可以使利益最大化,在資本的操控下,政府任由資本無序擴張到壟斷地位且不承担社會責任。而這一切的一切也與企業不願意在走科技進步的路線有關。所以,在過去那個以技術為王的美國時代,就算潛在内部矛盾再多,也抵不住世界各地人高唱著:千萬里我追尋著你。

随著美國資本擴張到全球壟斷性地位後,他們便把技術興國抛諸腦後。在資本逐利性的驅動下,大量能覺定技術迭代和解決就業崗位的產業鏈被轉移出去,美國的企業家們不再醉心於用另先科技賺錢,而是利用WTO的全球化性質,制定出一整套具有世界性約束的產業規範,再利用領導者的地位從中抽取大量分成。

随着歐洲、日本、中國在技術領域的迎頭趕上,美國能抽取的產業分成越來越少,這時有人說總該換終思維行動了吧?没有,所謂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企業在嘗到壟斷甜頭後,是很難再回到艱苦歲月的征程上來。就像B737已經有五十多年歷史需要新產品替代了,可波音為了省錢仍要榨乾最後一滴價值,即便魔改的Max型號已經音為技術問題死了數百人。

美國科技早就在資本壟斷的甜蜜陷阱中喪失了發展動力,而技術一旦停滯,不論是對於國家抑或是企業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慢性死亡!

**達利歐的帝國興亡觀

帝國一共三個階段:上升,頂峰,下降。每一個階段是導致下一個階段發生的原因,其中在上升階段:

足夠強大和有能力的領導提供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

良好的教育;堅強的品格,文明和強烈的職業道德,反應在低腐敗和對規則的尊重。人們能夠團結一致的共同工作。如此,導致 :

一個很好的資源分配系統。而該系統則導致該國會接受最好的全球思維,這又會導致他們在全球市場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力,由於有了更大的競爭力,帶來的收益高於支出,則導致他們強勁的收入增長,而強勁的收入增長使他們可以增加投資,改善基礎設施,教育以及研發,使得他們擁有更高的生產率。

當他們達到更高的生產率水平的時候,他們可以更有能力進行研發新技術的時候他們會獲得新技術。而新技術在商業和軍事上都有很高的價值,當這個國家通過這些變得更有競爭力後,他們會獲得在世界貿易上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由於在世界上擁有更大的份額。

他們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來保護他們的貿易線,影響其他國家,通過在經濟上的優勢,他們就可以發展世界上領先的金融中心,例如荷蘭帝國的阿姆斯特丹,英帝國時期的倫敦,現在是紐約,下一個可能是上海,由於金融的崛起,會導致他們擁有強大的股票市場,貨幣市場和信貸市場。作為貿易和資本流通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其貨幣自然而然會成為全球交換媒介以及首選的財富儲備,因此該國的貨幣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

但是注意了,每一個“好的”上升階段的事情,都暗含了下一個下降的種子。由於繁榮導致人們收入增加,導致人力成本昂貴,競爭力下降。

成功的國家會被新興的國家所模仿,會獲得比原先國家更大的成功,新興帝國會通過複製成熟帝國的模式,變得比成熟帝國更成功。

富裕了幾代人後,年輕一代往往沒有那麼努力,隨著時間流逝,繁榮社會的人們會想要更多的休閒時間以及更多的奢侈品,國家會變的虛弱和過度擴張,這會導致其脆弱。

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國家,會借入過多的資金,導致其陷入更多的債務,雖然短期內增強了其帝國的消費能力,但是長遠的看,其財政卻被削弱了,借貸和支出常常被用來國內過度消費以及維持帝國所需要的戰爭開銷,這種借貸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可以被自我強化,當最富的國家開始向窮國借債的時候,這就是財富轉移的早期的跡象。

帝國擴張到這個地步,已經變得不經濟,無法自我支持和自我防衛,維繫帝國的成本已經超過了帝國的收入,無利可圖進一步削弱了這個國家的財政實力。

而當到達頂峰的時候,帝國開始反轉。當債務變得非常龐大,當中央銀行失去債務刺激和經濟增長的能力,當經濟衰退時,這會導致債務和經濟問題,並導致更多的印鈔,最終使貨幣貶值。

當財富和價值觀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壓力很大的時候,貧富差距就會引發更大的衝突,先是擴大,然後加劇,加劇本身會導致政治極端主義的增加,例如極端左派--- --強烈主張重新分配財富,以及極端右派----民粹主義。

而一旦富人認為他們的錢變得不安全,他們就會轉移自己的資產,他們會把資產轉移到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更安全的資產和更安全的貨幣,這種情況會導致帝國強化自我的掏空,反過來導致情況加劇,而加劇的局勢會導致更多的富人轉移資產。

由於財富變少了,那麼帝國內的分配博弈就變成零和博弈乃至於負和博弈,內部衝突越來越大,雙方民粹主義互相爭鬥,都希望控制局勢來維持秩序,在混亂時期,更集中,更專制的決策實際上比更民主的決策更可取。而此時外部情況也變得糟糕,當其他國家獲得足夠的經濟,地緣政治和軍事實力的時候,他們就會挑戰現有的主導力量,這樣敵對大國之間就存在潛在的衝突。

當帝國在海外維繫帝國的成本大於為帝國帶來的收入的時候,從經濟上就削弱了這個帝國,而這時候其他國家正在崛起,原來的霸主感到必須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因為挑戰者在經濟和軍事上對於霸主非常具有威脅性,而維繫帝國需要更多的軍費開支。但是此時由於國內的經濟狀況導致原來的霸主很難在國內徵稅,同時為了爭取帝國內部支持,還要在內部進行開銷。

挑戰者在看到原霸主國內發生這些情況後,挑戰者就有了更大的挑戰慾望,那麼原霸主就被迫在戰爭以及撤退上做出艱難的選擇。而此時如果又發生外部衝擊,例如瘟疫,乾旱,洪水的時候,又會導致原帝國螺旋式下降。

總結一下達利奧的意思,達利奧在之前寫過之前的幾個帝國的誕生,發展,衰落,包括荷蘭帝國,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他的思想有很強的“福之禍之所倚,禍之福之所伏”的觀點,禍患的旁邊總有福相倚,福的旁邊總潛伏著禍患,用中國人的話說,富不過三代。

達利奧並沒有從“道德”上進行說教,他自己做基金的,因此他對於經濟的問題更加重視,他說“沒有經濟就沒有權力”。

帝國的繁榮必然導致帝國內部人民的驕奢淫逸,統治者的進退失據,這是人性導致的,無論是中華帝國還是羅馬帝國都是如此,中華帝國歷朝歷代的歷史書都記載的清清楚楚。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國作為記錄歷史的大國,儘管歷代帝國都有史書,儘管歷代初代統治者都寫了類似於《寶訓》《聖訓》《實錄》之類的東西,但是依然阻擋不了後世統治者壓根不把這些當回事。

不但是聖訓無用,家訓也沒什麼用,中國不乏什麼《章氏家訓》 《顏氏家訓》《朱子家訓》,但是時間一長,後代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其實美國也有類似的東西,什麼“華盛頓砍櫻桃樹”,“福吉谷的祈禱”,乃至於美國建國時期的清教徒傳說,馬克思韋伯還寫過一本書《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進行鼓吹。

有用嗎?

華盛頓和特朗普,有可比性麼。

美國今天發生的很多東西,不是因而是果,從達利奧的角度來看,帝國衰落的本質還是帝國的人導致的,是人性導致的,它遵循了下面的螺旋:

帝國公民變的更驕奢淫逸更慵懶了----競爭力下降-----生產轉移到國外,借更多債-----帝國財政出現問題-----帝國內部分配問題加劇-----負和博弈資源更少----政治極化,極端左派和右派同時出現。

政治極化帶來兩種思路:

左派,主張加強分配,於是桑德斯和AOC誕生了。

右派,主張加強掠奪,於是特朗普誕生了。

這種情況和當年魏瑪德國幾乎一模一樣,魏瑪德國時期,德共的運動轟轟烈烈,而同時納粹的運動同樣轟轟烈烈,德共希望實現公平分配,而納粹則希望掠奪他國來改善本國的情況。

桑德斯主張加強分配的主張,會導致什麼?會改善美國本國的情況嗎?

從達利奧的模型中,我們可以得知:帝國本身的問題不簡單的是帝國內部的分配問題,而是“帝國公民”的問題,而一旦進行重新分配,勢必導致資產的大規模外流,尤其是富人,從而導致帝國的財政情況更加脆弱,依然是一個負和博弈的情況。

那麼特朗普的掠奪主張,可以成立嗎?

掠奪他國財富,可以改善本國情況,但是掠奪本身是有成本的,需要大規模的使用武力或者其他手段,而手段的本身是有成本的,這道理就如同大英帝國一樣。

大英帝國最後一次擴張是在布爾戰爭期間,布爾戰爭一仗,花了大英帝國2.2億英鎊,超過了地球上所有列強在19世紀的總和,當時的英鎊是金銀復本位制,拿著英鎊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的,因此可以不用考慮通貨膨脹,根據《辛丑條約》中關於中國海關銀和英鎊匯率的計算,大英帝國在布爾戰爭花費了14.65億兩白銀。馬關條約清朝賠償2億,大英帝國布爾戰爭的軍費7倍於馬關條約。

把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北京專條,煙台條約,伊犁條約,藏銀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全部加起來,也不過7.3億兩白銀,布爾戰爭軍費相當於整個中國不平等條約的2倍。

從掠奪本身的成本巨大,也是在布爾戰爭之後,大英帝國停止擴張,逐漸把殖民地甩出去,讓其獨立,不是因為大英帝國心好,而是因為大英帝國已經無力負擔越來越龐大的統治與戰爭成本。

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英帝國甚至連維持原殖民地的成本都負擔不起了,這是二戰後殖民地獨立的核心原因。

不但是英國,法國也同樣,在殖民地紛紛獨立後,法國還維繫著殖民時代最後一點參與-----西非法郎,西非法郎過去是與法國法郎掛鉤,法國廢除法郎改用歐元後,西非法郎又和歐元掛鉤。

2020年5月20日,法國宣布西非法郎終結,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就不用再將一半的外匯儲備交給法國國庫作抵押,法國政府官員將退出西非共同貨幣機構的管理層,可以預言,未來法國在非洲的參與度會越來越低。不賺錢的東西,為什麼還要維繫呢?

無論左右,似乎都走不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人在歷史上還走對路了,由於帝國繁榮的本身會導致帝國公民競爭力的衰落,美國傳統上是一個移民國家,大量的移民緩解了美國競爭力的問題。

問題在於:移民競爭力比當地居民強,移民的收入,生活條件就必然比當地居民高,就必然引發當地居民的反抗。比如說美國鐵鏽區的白人工人。在這些鐵鏽去的白人工人的努力下,“特朗普總統”就誕生了,於是特朗普順理成章的推出了要建牆,把墨西哥人趕出去,要終結全球貿易,要退群,要加關稅,要這個要那個,於是要“美國再偉大”。

美國能“再偉大”嗎?

威斯康辛州的富士康工廠開建,國家補貼了40億美元,為什麼鐵鏽區的工人不來上班呢?因為鐵鏽區的工人不僅僅是“想要一份工作”,而是想要一份“工作時間短,福利好,且工資高”的工作。

《美國工廠​​》裡面的福耀玻璃公司,一開始僱傭了美國工人,後來美國工人和管理層衝突,福耀玻璃後來實行自動化生產線,把工人都給解雇了。

表像上看,這是一個“工人權利”問題​​,但是實際上,即便是繼續把福利加碼加高,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人性貪婪,人性喜歡懶惰,人性就是喜歡不勞而獲。

你要問我的理想是什麼?我的理想就是什麼都不干,混吃混喝等死,香車美女我都要。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差不多,人性本就如此。所以為什麼一個帝國不可能長期維繫下去,“富不過三代”,它本來就不該維繫下去,它就不該富過三代。

而更有活力,更有進取精神的挑戰者出現的時候,衰老的帝國不免驚慌失措,不免這樣指責那樣指責,不免祭出所有可以保住自己位置的武器。

挑戰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重新排列,過去表面平靜的國際繼續最終會被攪動,過去表面上看“忠誠的盟友”,開始另尋他路。而無論如何掙扎,最終迎來的是帝國的終結。

人類歷史本該如此,人類歷史一直如此。( 橋水基金--達利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