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借鑒歷史---大英帝國霸權是怎樣煉成與殞落的

 英國英國--帝國霸權是怎樣煉成的

看英國作為大航海的後發國家是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稱霸遠洋獲得「日不落」帝國的入場券的;並探查到其數百年的殖民路線圖,了解大英帝國建立及統治殖民地的方式;最終見證它從巔峰到衰落的全過程。

亞歐大陸並不起眼的西北角落的英國。相信你會驚嘆這個不足25萬平方公里的島國,居然可以在過去的數個世紀裡成長為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那麼,這個國家崛起並稱霸的起源究竟來自哪裡?

後起之秀——「出身」不好也有錯

穿越回到地理大發現時代,去見證歐洲波瀾壯闊的列國爭霸史,你可能不會把賭注壓在一個叫不列顛的群島上。回望大航海時代,從縱橫世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那裡領略到帝國的恢弘與風華,也可以從荷蘭在遠洋貿易中迸發出的點滴智慧探查到現代金融體系的雛形,但是很難從早期的英國那裡探查到帝國的影子。

西班牙,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者,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6世紀時,西班牙坐擁今天除了加拿大和巴西以外的美洲大陸的土地,控制著墨西哥和秘魯豐饒的金銀礦產,是世界史上第一個真正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帝國。

荷蘭,大航海時代的「海上馬車夫」,現代金融制度的創始國,掌握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技術,壟斷著全球遠洋物流航運。

法蘭西,歐陸首強,自「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始,巴黎就是整個歐洲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後來與英國爭奪海上霸權最有力的競爭者。

同時代的英倫三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還沒有整合成為聯合王國,內部衝突讓不列顛看起來矛盾重重。英國其實是新航路開闢時代的後發國家,當它懵懵懂懂計劃出海冒險的時候,與它隔海相望的歐陸國家,有的已是稱雄世界百年的老牌帝國,有的是羽翼漸豐的新興強國,每個國家都是英國走向崛起道路上不能繞開的勁敵。不禁要問,新航路開闢的初期,瀕臨大西洋東岸的西歐國家實際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英國為什麼非但沒有趕上大航海的始發車,反而成為了遲來者呢?

首先,通過分析英國在歐洲的地理位置就會發現,不列顛群島處在亞歐大陸的西北角,實際是在歐洲文明的邊緣地帶,在英國歷史上曾多次出現如羅馬人、日耳曼人、維京人、盎格魯人的外族入侵,這種不斷被入侵、被征服的命運在英國人的歷史記憶中留下了某種憂患意識,卻是確定無疑的。1066年法國諾曼威廉對英格蘭的入侵及征服,改變了英格蘭的走向,從此英格蘭受到歐洲大陸的影響加深,而受到斯堪地那維亞的影響逐漸衰退。諾曼人的征服整個改變了英格蘭的文化,甚至是其語言。

英倫三島與隔海相望的歐洲大陸存在著時斷時續的聯繫,使得不列顛文明長期處在一種後知後覺的狀態,這就讓英國人在大航海時代初期沒能與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開闢新航路。更重要的是,在風帆時代,遠洋航海嚴重依賴洋流和季風。如果了解北大西洋的季風與洋流流動規律,就會明白,英國在大航海時代其實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不列顛群島位於北大西洋的東北角,處在歐洲大陸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正北方向。由於整個北大西洋處在盛行西風帶,使得該地區的洋流保持著有規律的順時針流動。

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英國人想要到達美洲,最便利的路線就是順洋流南下沿著西非航行,再乘著赤道區域的東北信風到達美洲新大陸,這一航線洋流平穩安全,是英國人到達美洲最便捷的通路。但問題是,該航線已經被處在更南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搶得先機,待英國開始遠洋冒險時,美洲的膏腴之地已盡歸西班牙和葡萄牙,而英國這時的國家實力還不足以和這兩大殖民帝國相抗衡,所以參與爭霸戰爭爭奪殖民地這條路似乎走不通。

那麼,英國是否可以嘗試在老牌帝國的夾縫中求生存呢?很遺憾,在這方面,英國似乎也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從16世紀開始,後起的歐洲國家,比如荷蘭,因為掌握著最先進的航海技術,所以可以在世界各大洲間自由穿梭承擔遠洋物流業務,以此也可以分得殖民紅利。英國如果想在這個層面和荷蘭競爭,就必須在航海技術和抗風險能力上高出荷蘭一籌。這對於一個後起國家,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新大陸的土地被瓜分殆盡,連接殖民地的航路又被荷蘭人壟斷。在歐洲邊緣的英國如果想要從地理大發現中分得一杯羹,在這個時候可以掌握的機會已經很少了。所以,英國的崛起道路從一開始就充滿障礙,步步兇險,那麼英國又是如何實現後起者的「彎道超車」,它的「海洋帝國」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2.逆轉——「海賊」掀翻正規軍

後世的很多社會學家把英帝國的崛起和從亨利八世開始確立的英國國教聯繫起來,認為是更重視現世生活的新教道德倫理推動國家發展。

地理大發現時代,西歐各國開拓海外殖民時都是抱著不同的動機。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在【擺脫穆斯林數百年控制後,心懷傳播天主教的虔誠之心踏上征途的】,而隨著美洲大陸的發現,傳教的熱情逐漸變成了發財的夢想。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活動屬於國家主導,民間參與的自上而下的殖民活動。隨著後來荷蘭、英國和法國跟進,殖民活動就越來越傾向於純粹的財富掠奪,民間參與度也就越來越高,待到英國開始大航海的時候,海外殖民活動已經完全由民間主導,英國政府僅僅負責對殖民活動的追認。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正是因為英國民間對於進口商品的強烈依賴。

新航路開闢後,東方的香料、絲綢、瓷器等奢侈品被源源不斷運往歐洲並在整個歐洲大陸上全面鋪開,而這其中最大的海外商品消費國正是英國。當時的英國貴族盛行將糖與古柯鹼混合飲用,同時還要搭配更容易上癮的尼古丁。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方式所必備元素——糖、古柯鹼和尼古丁都依賴于海外的進口。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只是富有精英家庭珍藏的物資逐漸成了平民百姓普通生活的一部分。蔗糖、菸草、咖啡、可可及茶葉逐步成為每個英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難以抑制的消費需求,刺激更大規模的商品湧入英倫三島,同時也推動了英國本土原料加工業和與之搭配的服務業的發展。「到18世紀70年代,85%的進口菸草和94%的進口咖啡實際上都被英國再進行出口,主要出口北歐。」純粹的消費慾望推動著整個英國的產業發展,原本地處歐洲角落的不列顛一躍成為歐洲「商品加工廠」。

這時的不列顛群島外搖曳著來自歐洲各地的商船。為牟取暴利,北大西洋上走私貿易猖獗。旺盛的國內消費需求,海外貿易又被西班牙、荷蘭等國壟斷。這一切都讓英國在初次登上大航海舞台時,扮演了一個臭名昭著的角色——海盜。

既然無法插足合法的遠洋貿易,通過暗中鼓動海盜劫掠商船確實是一條獲取財富的捷徑。所以在英國王室的默認和授權下,英國民間海盜活動猖獗,頻繁騷擾西班牙的遠洋事業,而英國皇室從中分得的海盜財富也算是其崛起的第一桶金。當然,西班牙與英國也因此結下仇怨,在這個過程中英國王室開始利用自己超脫於歐洲大陸的地理優勢,與荷蘭、法蘭西等國展開了針對西班牙的外交圍剿戰,使得西班牙在歐洲大陸到處樹敵。

1588年,英國皇家海軍在格瑞福蘭海戰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西班牙帝國的不敗神話就此被改寫了。到16世紀末,英國開始保持對西班牙的海軍優勢,打通了南下好望角的航路。

在英國史里,1588年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一直被視為英國崛起的開端,這實在言過其實了。要知道,當時的西班牙是稱雄海上兩百年的傳統強國,任何一支艦隊的失敗都不足以動搖其帝國根基。所以西班牙帝國的衰落實際上是任何一個帝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一方面,西班牙自恃國力強大,在歐洲各地區都採取無節制的軍事冒險,同英國、法國以及奧斯曼帝國多有戰爭,消耗了國力;而另一方面,作為第一代「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在管理殖民地的方式和能力上依然十分原始,依舊是專制國家的少數精英奴役多數民眾,一旦宗主國軍事實力開始衰落或者產生矛盾,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細若遊絲的政治聯繫就會開始動搖,這就會進一步加劇殖民帝國的衰落。

但是,即使西班牙讓出了海上霸權,並不意味著英國可以順利登頂取代西班牙的地位,因為它還必須面對兩位更具威脅性的對手——荷蘭和法蘭西。那麼,英國又是採取何種手段成為新一輪大國崛起的霸主呢?

3.帝國的利器

1688年,這年夏天,整個英國政壇都在風傳詹姆士二世正在籌劃恢復天主教信仰。為了阻止國王的政治野心,一個由商人、青年軍人和新教貴族組成的政治聯盟發動了政變,兵不血刃地驅逐了詹姆士二世,進而邀請荷蘭執政即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奧蘭治親王——威廉登陸英國為王,史稱「光榮革命」。這一歷史事件被視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誌,但「光榮革命」還有一個更為深遠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英國稱霸的起點,所以1688年不啻為大英帝國的「崛起元年」。

我們不妨將這時的英國比作一家公司,公司的股東因為不滿CEO詹姆士二世的宗教政策,於是將其轟下台,引入了新的CEO荷蘭的威廉參與管理。而這位新CEO可不是空手而來,他實際是帶來了新的團隊和融資,更重要的是,他帶來了全新的產品專利——現代金融體系。

倫敦在很長時間裡都是世界金融中心,殊不知現代金融制度其實是由荷蘭人一手創立起來的。由於荷蘭在大航海時代長期經營遠洋物流,所以在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國際貿易刺激下,荷蘭人很早就開始了金融創新。最早的保險商會,最早的股市以及近現代的國家稅制和債券體系幾乎全部是由荷蘭人開創的,這一切都是自由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石,以至於對當代世界都有著深遠影響。

在1688年的英國,荷蘭威廉親王執政,徹底改變了英國國家發展軌道。以英荷政治聯盟為基礎,荷蘭商人成為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大股東,英國人也首次接觸到荷蘭重要的金融機構和先進的金融制度。【到1694年,英國成立英格蘭銀行,這家負責管理政府借貸和國家貨幣的金融組織幾乎完全「山寨」了85年前荷蘭人創製的阿姆斯特丹銀行。】而荷蘭式的公共債務體系及消費稅制度,英國人也在之後逐步在其本土建立了起來。可以說,是荷蘭人的智慧創立了現代金融體系,而英國是其集大成者。

這種先進的金融管理體制對於國家實力的支持,在之後英法爭霸戰爭裡,得到最淋漓盡致的體現。當歷史車輪轉動到1757年的時候,一場決定世界命運的戰爭——七年戰爭,在歐洲大陸上全面點燃了。一邊是歐洲大陸首強的法國,一邊則是稱雄遠洋的英國,誰能夠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誰就可以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者。對於當時歐洲的賭徒來說,法蘭西一定是最優選項,因為當時的法國不論是人口還是軍事實力都在英國之上,但是誰能想到這場大戰,最終居然是以法國大敗虧輸為結局的,為什麼偏偏又是英國人笑到最後呢?

法國較之英國看似有更多的人口,更大的經濟規模,且海軍和陸軍勢力都很強大。可是,法國的國家財政體制卻非常落後,王國的稅收可以建立起奢華優雅的凡爾賽宮,但卻不能通過國家專制權力轉變成為持續作戰的資源。反過來看,荷蘭模式已經完全融入到英倫三島的骨子裡。七年戰爭期間,「英國擁有的1/3的戰爭經費都是通過融資獲得的」。通過向投資公眾銷售低利率債券的方式分攤了戰爭的成本,現在看似已經稀鬆平常的債券制度,在當時可是非凡的創新。通過這種方式,英國不但可以維持一支龐大的海軍,更可以保證長時間戰爭消耗。

所以,英國在戰爭中占據了絕對的時間優勢,法國則禁不起戰爭的拖累,在七年戰爭中迫切要尋找與英國決戰的機會,在行為上越來越冒險,最終喪失了戰爭主動權。

「1615年,英倫諸島還是一個經濟上缺乏活力、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二流國家。而200年後,大不列顛卻掌控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他們掠奪西班牙、偷師荷蘭人、擊敗法國人、劫掠印度人。現在,他們成為最高統治者。」英國近200年的殖民霸權就此拉開序幕。

二、帝國折翼:美利堅——英國人下的蛋

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歷史持續近200年,而在這個過程中,英帝國攫取了全球陸地面積的1/4,幾乎完全控制了通達世界各地的遠洋航線。然而,由於殖民擴張時間跨度大、涉及地域廣、且每塊殖民地發展形態都有很大差異,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並認識大英帝國殖民歷程,我們首先要來了解大英帝國的殖民路線圖,然後再來回顧英國在北美的殖民活動及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1.帝國領地——不列顛的殖民路線圖

在地理坐標學裡,地球坐標中的0度經線(本初子午線)是穿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條經線。本初子午線的東西兩邊分別定為東經和西經。這一地理規則是在1884年10月13日被正式確定下來。我們如果利用這條本初子午線作為軸心,將地球劃分為「西半球」和「東半球」,就會發現英國數百年的殖民活動在這兩大半球上,正好也被清晰地劃分為兩大部分。

帝國版圖(公元1921年)「西半球」主要是前期的美國及後來的加拿大,殖民活動集中在北美大陸;「東半球」的經略重點則是在印度和北起埃及南達好望角的東非廣大區域。而這兩個半球的殖民活動在性質上也有不同,「西半球」主要是人口遷徙殖民,重在對於新大陸土地的控制;「東半球」除澳洲屬於人口遷徙移民,則更多的是貿易擴張及資本輸出,重在對財富的掠奪。英國殖民地在歷史上,雖然地域廣大,建立時間不一,但是大體可以劃分為這兩大類。

另外,通過分析大英帝國的殖民領地還會發現,其「東半球」的土地面積明顯大於「西半球」。但在殖民擴張的初期,大英帝國就像是一隻巨鳥,兩翼分別向東西兩個方向同時展開。為什麼最終會出現「東重西輕」的狀態呢?

2.帝國的人——北美如何走向繁榮

1580年代,目前已知的英國在美洲大陸上成功建立的殖民前哨,是一個囚徒在維吉尼亞建立的詹姆士鎮。這位名叫約翰·史密斯的偉大先驅者,同樣也要和自然災害、瘟疫及原住民做殘酷鬥爭。與他一道的100多位移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銳減至38人,在之後10年內詹姆士鎮一直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最終,約翰·史密斯通過調和與當地印第安人的關係,強制執行殖民地的法令,扭轉了維吉尼亞的命運。即使如此,約翰·史密斯一直在抱怨殖民地的人民都是斯圖亞特王朝的「社會渣滓」,一群懷揣發財夢卻毫無技能的狂徒和與他一樣的亡命徒。

前期創業的艱難,令英國移民者望而卻步。事實上,在英帝國的殖民早期,如果不是走投無路,幾乎沒有人願意去美洲大陸的北部,因為那裡幾乎就是死亡之地——貧瘠、荒蠻、沒有希望。( 古巴曾經把大批罪犯,強盜、妓女、遊民...等人渣偷運到美國邁阿密,這些人及其後代,居然把邁阿密建設成繁榮的美國第四大城市。)

這種悲慘的狀況在1620年11月9日,被一艘名叫「五月花」號的移民商船改變了。這艘商船承載著149名乘客,抵達比維吉尼亞更北部的寒冷海岸。經過與他們先輩們相同的苦難後,這批移民居然成功地在現在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紮根繁衍,1640年前後,新英格蘭地區逐漸繁榮起來。到美國獨立戰爭前期,英國北美殖民地的經濟水平幾乎已經可以和英國本土平起平坐。歷經近200年的北美殖民活動終於修成正果,成千上萬的來自英國的移民者在付出辛勞、汗水甚至生命為代價後,終於在北美東海岸站住腳跟。那麼,「五月花」號到底為英國北美殖民地帶去了怎樣的奇蹟種子呢?( 注 1 )

北美殖民地對於早期英國殖民者來說,一直都是墊底的殖民選項。大航海初期,西班牙統轄的墨西哥和秘魯遍地都是銀礦,很多英國人都心懷「淘金夢」去那裡討生活;之後,英國在印度的勢力開始抬頭,更多英國人則加入東印度公司,作為其中的水手、職員或者冒險家到達富庶的東方。而當時的北美貧瘠荒涼,瘟疫流行,往往都是亡命之徒的被迫選擇。

而北美這種絕望的境地,得以改變的契機實際來自英國本土。17世紀,英國大批天主教改革派因為英國宗教改革被驅逐海外,這就是後來歷史上的清教徒。這批英國的棄兒被迫遠渡大西洋,心懷自由理想來到了北美大陸。「五月花」號恰恰就是其中一艘承載清教徒的移民商船,149名乘客中約有四分之一屬於清教徒。清教徒群落是一群以信仰為紐帶的組織社群,為北美帶來了必要的生產技術以及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源,這就又增強了北美人民的凝聚力,從而全面拉動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

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征服北美是英國殖民史上首次壯舉,英國終於在海外有了一塊穩固的殖民地。然而,就在大英帝國剛要張開帝國的羽翼,準備起飛時,美洲東海岸突然爆發了疾風驟雨的獨立戰爭,那麼導致英國痛失北美十三州的歷史原因又是什麼呢?

3.美利堅是如何誕生的

英國的早期北美殖民活動,實際上是與英國本土的中央集權體制的確立同步進行的。英倫三島在長時間內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三股勢力,英格蘭和威爾斯相對關係比較親密,而北部的蘇格蘭卻長期和南部的英格蘭矛盾重重。所以,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崛起的克倫威爾征服蘇格蘭後,倫敦政府就開始鼓勵民眾北上移民蘇格蘭,進而是與英倫三島隔海相望的愛爾蘭。這種殖民模式被英國人自己稱之為「種植園」模式,殖民者都是「良谷」,當地人都是「稗草」,通過這種方式,英格蘭將自己的勢力在整個不列顛群島上全面鋪開,形成以倫敦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

而之後英國開始經營北美殖民地,採用的也是「種植園」模式:大量英國本土移民渡海來到美洲後,「栽種生長發芽」,改造新世界。這就意味著,英國在東海岸建立的殖民地基本都是以本土英國人為主體的,原住民在其中不占主流,後來的加拿大、澳大利亞也都是採用的這種模式。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種植園」模式應該與大英帝國本土有更緊密的聯繫。事實上,獨立戰爭前的北美十三州,北部「自由州」需要英國本土的資本,南部「蓄奴州」則依賴英國本土市場,而且北美十三州完全是一盤散沙,缺乏與還在上升時期的英帝國對抗的實力。但是,為什麼最終美洲大陸的十三個殖民地偏偏選擇脫離英國,並成為美利堅合眾國呢?

多數人對於美國獨立戰爭的理解,往往是從北美殖民地這個角度去看問題,認為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是因為七年戰爭後英國轉嫁給殖民地的經濟負擔導致的。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把角度轉換到英國來看,就會發現美國獨立實際是英國主動放棄的產物。

1688年的「光榮革命」,直接導致了英國本土中央集權的衰落,議會地位大大提高。受此影響,美洲東海岸的殖民地議會也隨之坐大,而代表倫敦王權的殖民地總督制度開始衰落。殖民地議會通過頒布法律重申《大憲章》中所謂【無代表就不納稅】的精神,希望爭取更大自治權力。而形勢發展到1739年的時候,殖民地實際上已成為「獨立王國」,加之殖民地經濟地位的提高,就使得殖民地的議會越來越傾向於與英國本土議會建立平等關係。簡單來說,殖民地的上層階級更希望自己與倫敦的貴族們是一種類似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關係,而不是後來那種英國與印度式的主僕關係。

這種心理狀態在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中可以得到最好體現。英國議會在七年戰爭後,開始在北美殖民地徵收一種印花稅,徵稅範圍包含了從報紙到撲克牌的一切商品,雖然這類稅制看起來很苛刻,但實際上英帝國所能分得的利益很少,還不到西印度稅賦的一半。但是即使如此,也遭到北美的抵制,所以此後幾年內,英國對殖民地的稅制已經被壓縮到了茶稅這一項上,而且也已經將出口到北美的茶葉稅降到每磅3便士。然而,茶稅越低,波士頓地區的茶葉走私者們就越沒有牟利的機會,在這種並不光彩的利益矛盾驅使下,才鬧出了「波士頓傾茶事件」。

4.成為帝國——首先要學會放手

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法國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援下,應得勝利。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北美獨立戰爭結束。大英帝國喪失了經營一個多世紀的北美。北美十三州實現了自新航路開闢以來,世界上第一塊成為獨立國家的殖民地。這對於還在上升時期的英帝國不啻為奇恥大辱。

多數人對於亞當·斯密的了解來自他的那本《國富論》。作為微觀經濟學的開山之作,亞當·斯密在書中主張用「看不見的手」——市場,來引導經濟生活生產與分配。所以,很多當代人往往會根據亞當·斯密的自由市場經濟思想,片面認為他的政治觀點是主張小政府,政府應該是市場的「守夜人」,不應過分干涉經濟生活。這種觀點沒有錯,但是對亞當·斯密的政治主張卻做了扁平化處理。

事實上,亞當·斯密並沒有過分拘泥於政府到底是大還是小,而是把政府執政效率作為研究重點,通俗地說,關於政府,亞當·斯密主張簡政放權。早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亞當·斯密就提出把中央政府控制殖民地的政治經濟大權逐步下放到殖民地議會手中。在政治方面,將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附庸關係轉化成以英王為紐帶的帝國聯盟;而經濟生活上,中央政府應給予各殖民地以極高經濟自治權,任其自由發展,並通過自由貿易實現帝國與殖民地的經濟依存關係。

亞當·斯密為處理北美十三州問題設計出的政治方案,實際上就是數百年後大英國協組織的初創草圖。但是很遺憾,經過數年獨立與反獨立的戰爭,北美與英國已經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與仇恨,最終英美帝國聯盟成為泡影。但是作為一次政治教訓,大英帝國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一旦發現「種植園」模式的殖民地逐步走向成熟、出現獨立苗頭,就開始主動下放權力。通過鼓勵殖民地自己組成責任政府,在政治上確立英國本土和殖民地的平等地位,從而緩和了殖民地與本土的矛盾。最早的愛爾蘭,後來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等,都是這種政治理念推廣的結果。( 注 2 )

通過這種方式,大英帝國逐步轉型成為當代的大英國協,並依然保持著與這些國家政治及經濟上的密切聯繫。同時,大英帝國本土的「無代表不納稅」的政治理念開始在全世界普及,一個處在歐亞邊緣的非主流政治形態卻成為當代代議制政治體制的起源。

當然,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確實給當時英帝國以很大的打擊,英國在「西半球」的「種植園」模式殖民地從此就衰落了。然而,大英帝國的殖民航程才剛剛起步,在之後200年內,一個從東方崛起的超級帝國即將冉冉升起。

三、失落的世界:大英帝國在東方

導讀:在當代英國人的英語語境裡,提到「Asia」所代表的就是南亞次大陸,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這與美國人會聯想到中國或者日本有本質不同。南亞長期屬於英國的殖民地,堪稱是「大英帝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而大英帝國經略印度數百年,自然在文化上也留下了印度的記憶,所以英國在東方的殖民活動,印度應是研究的重點。

我們首先來了解英國在「東半球」的殖民發展歷程,並詳細分析大英帝國在進行殖民地現代化早期犯下的罪行與錯誤。

1.帝國領地——經略東方

大英帝國在「東半球」的殖民核心是印度地區。這裡所說的印度實際上包含了現代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巴基斯坦及孟加拉國三國。針對該地區的殖民活動,歐洲的其他國家在地理大發現早期就已經開始。【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將地球劃分為兩半,印度所在的半球屬於葡萄牙的勢力範圍。所以,葡萄牙是最早對印度殖民的歐洲國家】,法國和英國隨之跟進,也逐步在印度設立據點。但是,早期西方殖民主義者在南亞活動非常有限,並沒有深入南亞內陸,究其原因,是因為這時南亞地區處在一個統一帝國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莫兀兒帝國。

在16世紀初,一支來自中亞的蒙古軍事集團南下侵入南亞次大陸,建立了莫兀兒帝國,並在之後一個世紀裡逐步統一了整個印度,形成了一個可以與清帝國及奧斯曼帝國媲美的區域性強國。整個帝國上層是穆斯林,而帝國的統治基礎卻又是印度教徒。在帝國早期,穆斯林統治者還可以通過宗教寬容實現對印度的控制,但是到了莫兀兒帝國中後期,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矛盾日漸加深,從而釀成莫兀兒帝國內戰,整個南亞次大陸再次陷入分裂。

這時候,英國在歐洲已經通過七年戰爭占據了對歐洲各國的海上優勢,並將法蘭西在印度的勢力全部清除,使英國獲得了獨占印度的殖民權力,加之印度已經四分五裂的大小土邦,也給了英國以可乘之機。窺伺印度已久的英國開始逐步介入印度事務,並最終取代穆斯林貴族成為印度的統治者。

大英帝國一旦奪取印度後,下一步就會把連接英國本土與印度航路上的重要據點加入到殖民擴張的日程內,這其中包括了南非的好望角,夾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的蘇伊士地峽,以及扼守北非和南歐咽喉要道的直布羅陀海峽。英國在占據這些有利據點後,既可以保證往來印度的航路安全,也實現了對國際重要航道的壟斷,之後對於馬六甲海峽和澳大利亞的控制基本也算是這種殖民擴張戰略的補充。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擴張,到19世紀末,大英帝國已經建成了一個環印度洋的殖民地帶。

過程中,大英帝國在東方的殖民活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早期英國殖民活動採用的是與荷蘭及西班牙相同的方式——由王室特許經營的東印度公司來全權負責對印貿易,東印度公司則在印度沿海地區設立據點,組織殖民活動。但是,這種經營特許的殖民擴張,往往都局限在沿海地域,帝國勢力想要深入印度或者非洲的內陸,就一籌莫展了。

事實上,新航路開闢時代,西方航海家的最大成就在於通過遠航航海實現了對於世界各大洲的基本輪廓的全面了解,但是諸如亞洲、非洲的內陸區域的地貌、風土人情,還基本處於空白狀態。所以,到了19世紀中後期,大英帝國裡的各派精英——王室、殖民主義者、銀行家及宗教領袖就開始鼓動部分教徒深入非洲及印度傳教,探索未知世界,擴張帝國勢力。大批教徒和冒險家也各自懷揣著發財、獲得榮譽或者傳播文明的理想開始掀起了新一輪的地理大發現活動。我們首先要來了解其中最偉大的一位冒險家——利文斯頓。

2.帝國的人——生命的壯闊

1813年,戴維·利文斯頓出生於蘇格蘭地區的一個茶販子家庭。在他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在作坊內做學徒,然而,這個男孩很快就顯露出不凡的天賦和旺盛的精力,在做學徒過程中,他痴迷於讀書,自學了拉丁語和希臘語。在他25歲那年,他報名成為一名傳教士,並在兩年後獲得了外科醫學院的醫生執照,並在同年被正式任命為傳教士。

起初,利文斯頓計劃去中國,但是鴉片戰爭中止了他的計劃。於是,他改變自己的遠行目的地,說服傳教士協會去南非,並開始了他為之奮鬥終身的改造非洲的生涯。

利文斯頓第一次非洲傳教,歷時7年,在這個過程中他經受了無數次瘧疾的打擊和非洲土著居民的襲擊,走訪大量部落,憑藉自己的醫生身份,飽含熱情地傳播基督教福音。同時,他利用自己的語言天賦,學會了當地語言,並「嘔心瀝血地為當地人翻譯了《聖經》」。然而,第一次非洲遠行是失敗的,利文斯頓的執著與堅忍沒有換來一位非洲土著人對基督教的皈依。到了1848年,他終止了自己傳教士的角色,變成了一位探險家。由此開始,利文斯頓憑藉著勇氣和對地理發現的好奇心,開創了一個又一個地理學界的奇蹟。

1849年,利文斯頓成為第一個穿越中非沙漠的白人、第一個發現恩加米湖的白人,也是第一個橫穿非洲大陸的白人。到1855年11月,利文斯頓迎來了他探險生涯的巔峰——第一個發現非洲最大瀑布的歐洲人。當他首次看到河流從斷崖翻騰落下,猶如無數顆彗星飛奔的壯闊景象時,他毫不猶豫地將其命名為維多利亞大瀑布,「作為我忠誠的表示」。

1856年,利文斯頓回歸英國後,他在非洲的地理髮現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滿足。在之後十幾年內,他又多次去非洲探險。致力於商業開發贊比西河和廢除非洲奴隸貿易。但是,利文斯頓的自我犧牲精神和悲天憫人沒有換來非洲大陸走向文明。他在1873年與世長辭,死後與牛頓、達爾文一樣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戴維·利文斯頓幾乎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典型代表,他的身上結合了「對啟蒙運動所宣揚的科學的崇敬,及復興加爾文主義的使命感」。這是一個既有科學精神又有聖徒般信仰的英國人,他代表了英帝國在鼎盛時期的氣象——雄心勃勃,心懷信仰以及改造世界的勇氣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利文斯頓還有著那個時代賦予大英帝國人民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在大英帝國剛剛踏出國門,開始展開海外征服的時候,帝國的一舉一動都是赤裸裸的財富掠奪,毫無道德感可言。但是,當歷史進入19世紀後,已經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的英帝國,開始在全球引領廢奴風潮,「他們不僅夢想著統治世界,還要救贖這個世界」。帝國的榮耀感和對自身文明的自信,使這時的帝國子民空前狂熱和生氣勃勃,利文斯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隨著歷史發展,利文斯頓神聖的使命和情懷很快被人遺忘,並成為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代名詞,隨後英國人的傲慢和對傳教的狂熱最終點燃了亞非地區的反抗怒火,也逼迫大英帝國最終撕下殖民者的偽裝外衣。

3.文明衝突——「『羅生門』引發的血案」

大英帝國在海外殖民過程中,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否認的。早期大英帝國的奴隸貿易,使得非洲損失了大量人口,而19世紀之後英帝國開始主動終結這一罪惡,並以世界霸主的身份開始督促其他國家廢除奴隸制;但是同時,英國在殖民擴張中又開始干起了毀滅文明、走私文物的勾當,在中國火燒圓明園,在雅典盜取巴特農神廟的文物,再有就是鎮壓了印度及非洲的反英起義。這些罪行都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但是關於19世紀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卻留下一個歷史疑案。

英帝國從17世紀開始就在印度大肆活動,在幾個世紀裡,殖民活動主要是通過貿易實現財富掠奪,利用印度各派勢力的矛盾在其中獲得政治利益,這一切都沒有刺激印度產生有威脅性的反抗活動。為什麼偏偏到了19世紀中葉,印度突然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英大起義呢?我們都知道這場起義爆發的導火索是「塗油子彈」事件,而該事件的歷史細節又是怎樣的呢?

1857年,英國人開始給在印度本土招募的士兵配發疑似用牛皮製作的新徽章,緊接著在印度北部就開始風靡的「塗油子彈」事件:由於印度教將牛視為聖物,穆斯林則認為豬不潔。而英國配發給他們的子彈包裝上恰恰塗有牛脂和豬油,而在使用時土兵(印度土兵,主要是印度教徒及穆斯林)需要用嘴撕掉子彈末端,於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士兵抵制使用這種子彈包裝,從而引發英國鎮壓。隨著這個事件的發酵,持續三年的印度民族反英大起義就爆發了。

但是關於這場英印衝突的導火索,卻留下很多歷史疑點。首先,截至1857年,英國侵入印度已經幾個世紀之久,不可能對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基本禮儀禁忌一無所知,為什麼會愚蠢到用這種低劣的方式刺激印度土兵呢?另外,即使傲慢的英國人要強行推行這種宗教歧視政策,也不應直接在軍隊中普及。要知道印度土兵是維持英國統治的基石,他們大部分都是來自印度幾大教派中的武士階層,選擇成為武士都與他們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一旦因為宗教政策刺激了印度土兵就等於動搖了整個大英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基礎。

事實上,「塗油子彈」事件在歷史上本就是一個「羅生門」,東印度公司一直否認使用過這類新的彈藥包裝,並且也嘗試緩和衝突,但最終都沒有阻止大起義的爆發。那麼,到底這個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後有什麼樣的隱情呢?

4.文明傳播——己之所欲,慎施於人

在近代化開始前,非洲和印度地區都保留著野蠻的宗教元素,比如印度教徒中有殺女嬰的傳統,這種惡行直到現在依然存在,再有就是東非地區部落內部奴隸制。英國在這兩個地區致力傳播基督教,根本目的是希望將這些地區改造成為世俗化的「文明」社會。從更深層角度分析,大英帝國在19世紀中後期已經開始向現代國家轉型,【對殖民地的管理形態也逐步由貿易壟斷轉變為資本輸出】,所以,大英帝國迫切需要將殖民地的人民也納入到全球化進程來,將「未開化」的東方人改造成為可以為大英帝國服務的工具。因此,在現代化進程初期,英國人自負地認為通過傳播基督教,將殖民地子民全部納入到「上帝」的管理之下,的確是一條全球化的捷徑。

但是這就必然會帶有宗教歧視和文化偏見的色彩,之所以在非洲沒有引發較大幅度的反彈,主要是因為非洲基本都是散居部落,原住民的文化相對比較原始,面對英國人時,更多是敬畏而非反感。但是,印度的宗教文化錯綜複雜,一旦英國人開始進行現代化的干涉,就會引發英印矛盾。比如,英國政府在1813年頒布了新的《東印度公司法案》,傳教士開始在印度大肆活動,並逐步干涉印度民間各項宗教活動——阻止活人祭祀,反對奴隸貿易,鼓勵本土印度人基督教化。我們通過利文斯頓在非洲傳教的失敗教訓就可以知道,這種直接且粗暴的「文明推銷活動」,在推廣過程中很難能激發其他民族的興趣,反倒會引起印度民眾對於英國人的不信任感。

當然,印度普通民眾對英國的懷疑還不足以直接導致衝突的發生,基督教在印度的傳播更直接導致了印度上層階級的恐慌。印度在歷史上一直保留界限分明的種姓制度,上層種姓的婆羅門和剎帝利是不能容忍基督教福音派在印度傳播眾生平等的觀念,這就等於把他們趕下了印度教的神壇。所以,在這種對現實威脅的恐慌及不滿情緒醞釀幾十年後,印度最終以大規模武裝衝突的形式表現出來。

1859年,英國平定印度起義,存在數百年的東印度公司也被英國政府裁撤。理想主義式的現代化改造在「東半球」的帝國領地上破產了。然而,大英帝國新一輪文明征程才剛剛開始,到此為止,已經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阻止「天之驕子」的豪邁步伐了。

四、天之驕子:縱橫四海

導讀:我們了解了大英帝國在「東半球」早期交錯著野蠻和理想主義的殖民活動後,接下來我們要重點來看19世紀中後期,大英帝國在殖民地掀起的新一輪近代化狂潮,並認識和理解大英帝國對於當代世界產生的最深刻的三大影響。

1.產業「大躍進」——金錢永不眠

從19世紀中葉開始,大英帝國開始在亞非殖民領地內大興土木,在之後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大英帝國以奇蹟般的速度改造著古老的亞非大陸。

1851年,英國鋪設了第一條跨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電纜,還不到30年,大英帝國就利用跨海電纜將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非洲連為一體。這就是19世紀大英帝國的「信息高速公路」,由此打破了信息傳輸空間障礙。

1826年前後,英國本土的鐵路才剛剛起步,到1888年,印度的鐵路里程總長度已經達到了38400公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6年前,清帝國才剛剛擁有第一條英國人修的唐胥鐵路,並在很短時間內被拆毀。

偉大的工程不僅僅包括這些,近代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還有可以治療瘧疾的西式醫院都開始在亞非大陸上出現,「印度平均壽命因此增加了11年」。散布在東非大裂谷周邊的上千個部落王國在1880年後20年內被改造成為數十個城邦。

而這一輪的近代化進程在1869年達到頂峰,這一年的11月17日,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帝國與印度的海上距離被縮短了8000千米。為此有12萬埃及民工付出自己的生命,英法合資的蘇伊士運河公司也花費了高達1860萬鎊的建設費用。

這一輪的財富擴張可以說在規模和影響力上都是史無前例的。曾經的大航海的早期,遠行就意味著永別,現在卻可以通過鐵路、輪船和熱氣球實現「八十天環遊世界」。大英帝國利用全新的技術手段打破了帝國領地之間的孤立與隔絕,並拉動整個世界開始走到一起。但是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一系列的浩大工程幾乎全部都是來自民間募集的資本,中央政府幾乎沒有參與進來。在沒有統一的財政和工程規劃的前提下,大英帝國是如何實現工程投資與建設的呢?為什麼在19世紀中後期,大英帝國可以啟動如此之多的特大工程,撬動這一輪工業革命的力量來自於哪裡呢?這就需要我們再次了解大英帝國現代金融體系。

所謂現代金融,就是打破資本流通的空間和時間障礙,讓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資源乃至未來的預期收益都可以得到有效整合優化,從而實現資本的最大收益。一旦掌握這種能力,即使國庫空空也可以通過信貸獲得財富。時空在金融之手的操縱下,由單維平面變得多維立體,明天的財富預期可以助推今天的經濟發展,遠在倫敦的英鎊也可以操縱開掘南非鑽石礦脈的尖鎬。

在英國崛起早期,我們已經了解英國偷師荷蘭現代金融制度,並以此打敗法蘭西,成為歐洲首強。而這一次,改造殖民地的力量仍然是已被英國人操弄得爐火純青的現代金融體系,而這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

多數當代中國人對於這個家族的理解,往往認定這是一個深藏金融世界中的黃金家族,利用金融力量隱秘地操縱世界。這種「陰謀論」觀點雖然不足取信,但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9世紀時,的確是大英帝國改造亞非地區的急先鋒。

利用羅斯柴爾德財團雄厚的財富背景,帝國的精英在非洲恣意規劃金礦與鑽石礦產的開發,籌劃縱貫南北的東非大鐵路。羅斯柴爾德家族利用股份募集,將分散在民間的財富轉化成為殺人的武器,開山填谷的大型工程設施和掌握工程技術的各類人才。大英帝國再利用建成的基礎設施,將帝國的勢力楔入非洲和印度腹地,並分享民營股份企業擴張得來的豐厚利潤。金融的力量將大英帝國整合成為一個「車輪」,帝國走到哪裡就在哪裡碾過現代文明的車轍,亞非殖民地開始在經濟結構這一層面上得到全面整合。

2.以印治印——現代官僚制度的建立

南亞次大陸是世界上在自然地理條件上唯一可以和中國相提並論的區域。廣大的土地,豐富的資源,深遠的文化及繁茂的人口,讓這兩個區域都顯得生氣勃勃,但是這兩者又有很大差異。中國在歷史長河中統一多於分裂,2000多年前就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而印度則是分裂多於統一,內部多元的文化和種族讓其一直很難凝聚成一個政治實體,這就讓外族入侵印度有了可乘之機。但是想要統治這個數億人口的大國可遠沒有想像的容易。

英帝國在印度統治時間為90年左右,1857年開始直接統治之前,英帝國一直以東印度公司為基礎,對印度進行貿易掠奪。由於1857年前後的印度反英大起義,英國才改為直接的殖民控制。到二戰結束後,日漸衰落的大英帝國無力控制內部矛盾重重的印度,在1947年撤出南亞次大陸。可以說,大英帝國在印度的統治時間並不長,穩定的統治時期就更短,大約只有60年左右。

但是如果細看這60年,你又會驚奇發現,大英帝國統治印度之高效和廉潔令人嘆為觀止。以區區900名英國文員和70000名英國士兵就可以管理一個2.5億人口大國。大英帝國是如何做到的呢?

印度民族大起義後,英國就必須面對與之前北美和非洲不一樣的印度問題。如果說英國經略北美是一次不算成功的創業,那麼它在非洲的各種活動就算是對於處在完全競爭狀態下的資源整合,而到了吞併印度就類似於一次規模空前的企業兼併。面對高出自己一個數量級的人口規模和錯綜複雜的民族與宗教矛盾,大英帝國拿出的方案就是:不控制的治國理念。

1859年後,大英帝國將殘餘的莫兀兒帝國勢力和寄生在帝國體制上的東印度公司全部除去。殷鑑宗教矛盾導致的災難為教訓,大英帝國開始退居幕後,讓掌握近代治國理念的印度公務員負責對印度的直接統治。所以在之後數十年內,只有印度原來的統治者感覺遭到了排擠和壓制,而大多數印度人的生活卻一如既往。大英帝國排除了基督教福音派要求主動干涉印度的幻想,通過建立英式公務員考試體系,從印度本土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到帝國官僚系統內,讓印度人自己去管理地區事務。

當然,這種不觸動社會底層的官僚系統,無法撬動底層民眾參與到近代文明中,也使得普通印度人並未收穫近代化的紅利而富裕起來。數十年的統治期間,印度都僅僅是大英帝國的經濟政治附庸。但是,作為一種妥協的產物,大英帝國在印度建立的現代官僚體制的確保證了其在印度穩定統治,更為後來印度獨立留下了一整套可行的政治管理系統。( 注 3 )

英國對於亞非的改造遠不僅僅只有基礎設施和政治體制這兩方面,大英帝國更具衝擊力的武器早已潛移默化地開始改造帝國子民的基因,並以此將西方文明傳播到全世界。

3.玩物得志——遊戲改變世界

從19世紀開始,英國就逐步開放殖民地的高等教育機會,大批殖民地青年精英來到英國本土的牛津劍橋接受近代西方式的教育。在這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帝國子民中有後來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印度國父尼赫魯,還有那位聖雄甘地。通過之前的官僚系統和近代教育制度配套組合,英國逐步改造了殖民地上層精英,使其逐步英國化。但是正如我們剛才所說,英國在殖民地的統治智慧是不控制,在基督教福音派退出政治舞台後,到底還有什麼力量可以改造帝國底層的普通民眾呢?

我們知道在當代的大英國協組織的大英國協運動會裡,有一項必備的運動項目——板球。這種體育項目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熟悉,但是事實上,板球是在當代僅次於足球最受歡迎的球類運動,擁有20億球迷,風靡整個大英國協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還分別將其定為「國球」。

「19世紀90年代的大英帝國簡直就像一個龐大的運動場。」其中最受殖民地歡迎的板球運動,以「微妙而拖沓的節奏,防守所需的團隊精神」,使得這項運動逐步推廣到印度和南亞次大陸。從1882年開始很多年裡,「英國板球隊接連輸給殖民地球隊,但這無意卻加強了大英帝國各地區的聯繫」,板球成為了超越種族歧視的運動。

在19世紀的時候,板球的遊戲規則、禮節及協作方式就被不同區域的帝國子民所接受。基督教的福音沒有感化非洲的奴隸主,帝國的刺刀也不能讓桀驁不馴的印度教徒改變自己的信仰。為什麼是一個小小的板球意外地馴化了帝國領地來自不同文化圈和不同信仰的「野蠻人」呢?

大英帝國的傳統球類遊戲板球及後來風靡世界的足球和美式橄欖球,都是工業革命後的產物,這類遊戲的本質就是要培養每個人團隊協作能力,以便參與到未來的工業協作中。所以,一旦板球傳入東方,就會以自身低門檻,高粘合度和高參與度迅速受到東方民族的歡迎。

五、帝國的興衰:最後的帝國

導讀:

我們將1837年至一戰爆發前,大英帝國的這一階段稱之為維多利亞時代,作為統治世界1/4人口和土地的女王,維多利亞在她長達63年的統治期內見證了大英帝國走向巔峰的全過程。這個經歷了幾百年的積累,由無數英國民眾的夢想和成千上萬的奴隸心血經營起來的超級大帝國,似乎永遠不知疲倦。當我們透過歷史去回望那個時代,我們也許會懷疑這是否會是一個不朽的夢幻帝國。

然而,不朽只是一個幼稚的幻想,大英帝國在20世紀開始後就迅速走向了的衰落,到20世紀後半葉我們再也不能在世界的各大洋和版圖上看到大英帝國曾經巍峨的身影了,帝國的痕跡被歷史的車輪徹底碾過。讓我們在最後回顧大英帝國興衰歷程,並重新搜尋大英帝國作為最後一個稱霸全球的君主制國家留給世界的遺產。

1.維多利亞時代——「榮光!榮光!無盡的榮光!」

1897年,大英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維多利亞女王,迎來了她登基60周年的紀念日。當此之時,大英帝國走向了最鼎盛的時代:

1860年前後,帝國的領土面積已經達到了2470萬平方公里,到1909年,這個數據達到了驚人的3302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陸地面積的25%,是法國領土的3倍,德國領土的10倍。統治著4.44億人口,差不多人口也占世界人口的1/4。廣袤印度洋幾乎成為英帝國的「內湖」,環印度洋的亞、非、澳三大洲幾乎都被帝國囊括其中;在非洲,縱貫南北的東非大裂谷宛如英帝國的脊樑,北起埃及的開羅、南達南非的開普敦都在帝國治下,並扼守著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兩條航運咽喉;南亞次大陸上數億人口在孜孜不倦地勞作,為帝國提供著似乎取之不盡的財富。

大英帝國的偉大可不僅僅空有龐大的海外領地。以金本位為基礎的國際金融體系在帝國精英們的經營下,向全球擴展。以1914年為例,英國在這一年內的海外資本投資總價值就達38億英鎊。帝國不僅僅擁有「日不落」的殖民領地,還有不眠不休的金錢與資本奔流在世界各地,時而分散,時而匯聚,創造著財富的奇蹟。

世博會肇始於1851年大英帝國的倫敦,參加第一屆世博會的維多利亞女王面對晶瑩璀璨的水晶宮,難以抑制興奮地說道:「榮光!榮光!無盡的榮光!」;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來自維多利亞時代的「帝國詩人」吉卜林;維多利亞時代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書寫了震撼人心的《物種起源》;南丁格爾正在克里米亞戰爭前線照顧傷員;赫德在鴉片戰爭後,登陸古老的中國,擔任大清帝國海關總稅務司;未來的帝國首相邱吉爾還在為帝國的榮譽四處征戰。與大英帝國同時代的其他大國,奧斯曼帝國和清帝國已經失去往日的光華,德意志和美利堅羽翼未豐,即使是法蘭西和俄羅斯也不過是大英帝國在國際舞台上的配角。

這就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輝煌燦爛,難以掩蓋其身上的光華。但是在這花團錦簇、烈火烹油的繁榮背後,不祥的鐘聲已經隱隱傳來,誰能想到維多利亞女王死後,帶走的還有大英帝國數百年的帝國榮耀,這個稱雄世界的老牌帝國即將走下巔峰王座。

2.帝國的衰落——大有大的難處

大英帝國的衰落全過程並不比昔日西班牙大帝國衰落要來得體面。到19世紀末期,歐洲大陸的德意志帝國的日益強大,英德勢力對比開始出現逆轉,大英帝國為保住自己世界首強地位,不惜參與到持續數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因此耗費了巨額的國家財富,心懷護國之心的殖民地軍隊在西歐戰場上與英國本土軍人一樣身陷塹壕戰泥潭,戰爭的殘酷消磨了大英帝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並給每一個士兵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這種情緒即使是在一戰結束後也未能平復。( 注 4 )

隨後的大蕭條又重創了大英帝國的經濟,當此之時,連一直以來標榜自由貿易的英帝國也開始加入到無意義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惡性競爭中。當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在歐亞大陸上瘋狂肆虐的時候,大英帝國已經無力去協調日漸失控的國際局勢,已顯出疲態的英帝國最終將世界領導權拱手讓給自己曾經的殖民地——美利堅合眾國。英美交棒,大英帝國壽終正寢。

在大英帝國的衰落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戰後,英帝國的殖民勢力其實是大大擴張了,奧斯曼帝國在中東的領土全部被英國占為己有;雖然帝國內部存在殖民地獨立問題,但是英國同樣也有早年處理美國獨立的政治經驗,為什麼偏偏在印度問題上留下了永久的遺憾呢?明明是一手好牌,為什麼昏招連連?為什麼英國在19世紀末以非凡的姿態走向巔峰,卻又在很短時間內步入衰落呢?

大英帝國作為世界歷史上的第二代「日不落」帝國,不可避免地也繼承了與前代任何一個大帝國相似的基因。這種基因助推英國走向巔峰,但也同樣會讓其跌下輝煌的寶座。

首先,對於任何一個殖民大帝國,廣闊的殖民地都是帝國繁榮強大的來源,但同時也是帝國繼續發展的沉重包袱---統治成本。英帝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殖民地,讓它看似富饒強大,但是也埋下了禍根。帝國勢力在每一塊殖民地越是鞏固發展,英國整個國家就越會嵌入到世界各地的地緣政治里,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與區域內的其他新興勢力產生矛盾和衝突。

另外,作為坐擁1/4個世界的龐大市場的英帝國,在它的帝國領地里,享有絕對的商品壟斷權益,【財富來得越容易,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的動力就越低】。比如,到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已經在化學工業上獨占鰲頭,在印染業大力普及化學染色法,而大英帝國依然還在使用植物提取物來染布。競爭的「玩法」已經變了,大英帝國卻顯得遲鈍而緩慢。後起的新興強國開始蠶食大英帝國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優勢。

在英國崛起初期,它還僅僅是一個歐洲大陸邊緣的島國,憑藉「光榮孤立」和「大陸均勢」政策,大英帝國可以在歐洲事務中占盡便宜。但是當大英帝國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的時候,它就很難再擺出過去那種超然的姿態了。這種矛盾在歷史進入到20世紀後,尤為明顯地體現出來,先是咄咄逼人的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上啟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公開挑戰英國人治理下的世界秩序,緊接著就是德、意、日軸心國在全球掀起更大規模的戰爭高潮。

當大英帝國開始在國際事務中自顧不暇並顯露出頹勢時,第二塊多米諾骨牌就會緊接著被推倒,那就是帝國自信心的衰頹。事實上,大英帝國在一戰結束後,因戰爭導致的財政負擔並不足以壓垮帝國的脊樑。經過一戰血雨腥風的洗禮後,大英帝國的真正變化恰恰發生在每個帝國子民的心裡。維多利亞時代那種自信、狂熱、昂揚進取的民族風貌不復存在,取代它的是對未來的憂患甚至是絕望。即使是領導英國人民戰勝法西斯的戰時首相邱吉爾面對咄咄逼人的史達林,都以「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自嘲。

接下來,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心理變化就會在帝國的政策和行動上表現出來,然後更大的災難就會發生。這時的大英帝國就像是一個過度膨脹的宇宙,當它達到極限後,就開始了坍縮,它在數百年歷史中積累的治國經驗和國家資源都會癌變成帝國的重擔,國家的政策和行為開始變得越來越遲鈍、愚蠢和不負責任:先是在歐洲大陸一廂情願地執行綏靖政策,縱容納粹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然後又在二戰後匆忙撤離南亞次大陸,給印巴兩國留下數十年的克什米爾創傷。當1956年,英國最終從蘇伊士運河撤軍後,大英帝國顏面盡失。

剎那間,人們發現大英帝國已經成為歷史了。

3.帝國涅槃——不列顛的遺產

時間來到了21世紀,當恍惚間大英帝國的「王位」繼承者美國都已經露出疲態,我們是否還可以從當代世界裡找到曾經帝國的身影呢?

1973年,英國加入由法、德主導的歐共體,英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占比日漸下降,更無力與歐洲大陸的德國相媲美。2016年脫歐公投假戲成真,至今困擾著歐盟與英國。大英國協治下的各國與英國本土早已疏遠,且不提困擾英國多年的愛爾蘭共和軍,就連英倫三島的蘇格蘭都要公投脫離聯合王國。帝國成為邪惡的代名詞,女王只是一個裝束華麗的演員,為一個江河日下的老國家固執地做著代言。帝國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英國是離開了舞台中心位置,但他創建的一些制度去至今廣為各國運作。今天世界上各國政府運作方式,來自英帝國創制的代議制政府和以公務員選拔為基礎的官僚體系( 英國仿效中國的科舉制度,加以改良並注入自身文化元素 ),這其中的「妥協」原則仍然是政府運作的基礎;帝國雖然已經走向沒落,但是以自由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國際體系還在用「看不見的手」,無時無刻地調整著世界經濟運作方式。最簡單的一個事實是:「今天,有3.5億人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約4.5億人以英語為第二語言。也就是說,地球上大約每7人中就有1人會說英文」。這絕對是大英帝國留給這個世界最顯而易見的遺產。

( 注 1 ) :

感恩節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满载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在飢寒交迫之中。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教他们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等,移民們獲得了封收,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所以,感恩節是最初到美洲的英國落難移民感謝印第安人的節日。然而,英国移民一邊過著感謝印第安人的感恩節,一邊殺光了印第安人。百餘年來,大約1億到1.5億印第安人死於非命,馬雅文化就此滅絕。所以,由美國而始的感恩節是虚偽和血腥的節日。

( 注 2 ) :

但在殖民地管理上,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方式。海外領地諸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南非,因有大量的白人移民,這些地區被稱之為「自治地」(dominion)。這些自治地的政府領導通常由當地居民投票選舉而產生。而這些自治區政府通常將他們與宗主國,即英國政府,視為平起平坐。

英國,鑒於美國獨立戰爭的教訓,對自治地(dominion)管理上採取很多懷柔寬鬆的政策,後來這些dominion成為脫離大英帝國、加入大英國協的第一批國家。

除了dominion外,英國在非洲,及遠東的大部分屬地採取總督制。比如在非洲獨立之前,許多國家,諸如加納、肯亞都是不存在的。肯亞屬於英屬東非,加納則屬於英屬西非,而這些屬地的總督(governor)必須要由倫敦來任命。在遠東的馬來亞,緬甸等地方,情況也一樣。

( 注 3 ) : 

英國人曾試圖讓一些印度的王公貴族子弟赴英留學,接受西方人權自由價值觀,以便帝國內部的融合。 這一招恰恰為其殖民統治帶來災禍。

印度獨立運動的骨幹人士諸如聖雄甘地、尼赫魯,巴基斯坦的國父真納都曾留學英國,都是學習法律的。而且,尼赫魯印度話都不會說、真納本人非常的西化,常年身著西裝,遠非人們印象中那種激進派穆斯林的形象。正是在這種西化的過程中,這些政治精英學習了西方的自由平等的理念,於是他們的獨立訴求更為堅決,更是要求印度要同英國平起平坐。

( 注 4 ) :

許多史學家都認為,導致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的第一步是從布爾戰爭開始的。在南非的布爾人與英國人因為黃金和鑽石發生利益衝突時, 戰爭於1899年爆發了。派去迎戰的英軍本以為勝利垂手可得,但布爾人的游擊戰術讓他們頭痛不已。儘管英國人動用了包括設立了集中營等種種手段,最終花了兩年時間才鎮壓了布爾人的起義。 這場戰爭代價巨大,尤其是日不落帝國戰無不勝的形象受到嚴重損毀。

殖民地,這些地區都不僅僅向英國,提供大量廉價原材料及勞力,而且他們還向英國提供了市場。 英國的工業品,在其殖民地市場似乎不受任何外來的競爭壓力。在英國順理成章的向這些地區輸出大量工業產品的同時, 它的工業生產能力以及效率都在下降,尤其與新崛起的美國和德國相比。一戰於1914 年爆發,英國隨即感受到了來自德國實實在在的壓力。 英國的戰爭運作也是嚴重依賴其殖民地的支持。

1919年,凡爾賽合約簽訂,英國取代德國控制了位於東非的坦尚尼亞,同時也取代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獲得了對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廣大中東地區的管轄。 表面上大英帝國的版圖在壯大,實際上此時的大英帝國是外強中乾,危機四伏。就在同年,聯合王國內部也出現了麻煩, 在新芬黨的領導下愛爾蘭尋求獨立。 隨後愛爾蘭的獨立戰爭爆發。 愛爾蘭共和軍運用游擊戰術有效地對抗英軍, 最終迫使英國政府承認了南愛爾蘭的獨立,只保留其對北愛13個郡的管轄權。

最讓英國丟臉的的是其在遠東戰場與日軍對決的慘敗。 英軍被派去太平洋戰場的威爾斯親王號戰艦被日本空軍擊沉,而後,香港,馬來西洋,相繼陷落。尤其是新加坡的失手讓英國丟盡了面子。擁有10萬之中的英軍向3萬日軍繳械投降實在是英國戰爭史上的奇恥大辱。這也是首次歐洲白種人在亞洲被黃種人擊敗。這似乎是在告訴許多殖民地人民, 白人至高無上的優越性是虛幻的。 事實證明,白人照樣可以被亞洲人擊敗。 這一系列事件給後來印度及馬來亞等地區的獨立運動人士壯了膽。

二戰後,日不落帝國殖民體系的土崩瓦解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對其的制約。美國是信奉自由貿易的國家, 美國的財團始終認為,英國對海外殖民市場的控制阻止了美國商業貿易在全球的擴張。 加之戰後,英國欠了美國一屁股的債, 在美國的處處施壓下, 英國也不得不放鬆其對殖民地的控制。比如說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事件裡,美國非但不支持英國對蘇伊士運河的占領,反而施壓讓其撤離。雖然表面上,英美之間的關係宣傳成親如一家,實際上,英國的有識之士都知道美國背地裡是不斷對英國做小動作試圖削弱英國,美國在戰後對日不落帝國的解體是起推動作用的。

到六十年代,隨著非洲獨立運動興起,英國在非洲的殖民也開始失控了。英國並不會像法國那樣動用武力來阻止其殖民地獨立。 這一政策其實頗為明智。法國在阿爾及利亞及越南大動干戈,但其軍事干預不但未能阻止這些國家的獨立

英國在非洲大陸上最後一快殖民地應該是羅的西亞。 儘管羅的西亞有大量的英裔白人移民定居在那裡。 最終還是在70年代末,宣布脫離英國管轄成為了一個新的國家。新國家於1980年誕生,取名「辛巴威」。

日不落帝國最後熄滅的一座燈塔應該是香港。 自1997年, 香港回歸後。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史總算是壽正終寢。實際上,出席香港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布萊爾首相,他們參加的不僅僅是交接儀式, 他們實際上參加的是日不落帝國最後的葬禮。那麼,最近的這次公投脫歐,又對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意味著什麼呢?是新生的契機?還是繼續的滑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