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東南亞的戰略博弈

東南亞的戰略博弈 ( 編輯後轉貼 )

東南亞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腹地,也是中國的南花園與屏障。因此,東南亞的繁榮安定與中國的繁榮安定有相輔相成之功。随著美國新政府開始正常運轉,圍繞著維護霸權與反對霸權主義的新鬥爭、新博弈随之在全球展開。

新年伊始,緬甸就突然發生了軍事政變,引發全球關注。

據多家外媒報道,緬甸軍方在2月1日清晨發動軍事政變,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緬甸現任總統温敏等重要領導人遭到軍方扣留。當時,緬甸首都内比都被士兵接管,電話和互聯網線路均被切斷,三周後才慢慢恢復。

其實早在軍事政變發生之前,緬甸軍方就曾聲稱要對國内涉嫌存在的選舉舞弊現象進行調查,揚言必須廢除憲法,同時軍方發言人也表示不排除武裝奪取政權的可能。而在民間,早在大選之後就盛傳軍方要發動軍事政變,到了2月1日,該來的還是來了。但昂山素姬領導的執政黨似乎未能提早重視、因應,任由軍方不滿情緒發酵醞釀,終成悲劇。

可以想見,因為緬甸特殊的地理位置,必然會成為大國角力的新戰場。而這其中,中美兩國的態度和動作尤其重要。

1.翡翠王國局勢突變牽動大國神經

2020年11月8日,緬甸舉行全國大選,由昂山素姬領導的執政黨獲得壓倒性勝利。缅甸議會一共有642個席位,其中軍方自動擁有166個席位,真正拿出來競選的席位是476個,而昂山素姬領導的執政黨拿到396個席位,與軍方结盟的反對黨只拿到可憐的33個席位。

這個選舉結果令軍方大失所望,選舉的慘敗促使軍方要采取“必要的行動”來扭轉乾坤。而以缅甸特殊的國情,從軍政府過渡到民選政府階段的軍方力量,足以發動軍事政變。

不過,有能力和有魄力發動軍事政變是兩回事。緬甸的軍方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諱發動軍事政變,背後自然少不了國際因素的存在。那誰在支持和鼓動緬甸軍方發動軍事政變呢?

人們第一個想到的“犯罪嫌疑人”就是中國了。畢竟,昂山素姬親西方勢力的代表,可以說是西方國家一手把她推向了緬甸實際掌權人的寶座的。而缅甸軍方向來與中國關系密切,有著良好合作的傳統。

可是,從官方的發言來看,中國是不選邊站,也無意介入到缅甸内部事務的。中國外交部的表態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一以貫之地執行了不干涉他國内政的基本外交原則。

之所以這麼表態,從自身利益的角度來說中國需要的是緬甸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上的重要節點和戰略支點的作用不會改變,緬甸的長期和平穩定發展的局面不會改變,中緬重大合作項目特别是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進程不會被打斷。中國無意介入缅甸内部的權力鬥爭旋渦當中。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重大利益不受到威脅。

排除中國,最有“犯罪動機”的當屬美國了。畢竟,緬甸是中美大國博弈的焦點地區之一。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後,美國的態度非常暧昧,除了發表一通對緬甸軍方不痛不癢的譴責聲明,威脅對緬甸發動新的經濟制裁以後就没有實質性動作了。

美國人真的支持昂山素姬嗎?自從緬甸羅興亞事件爆發以後,双方的“蜜月期”就結束了,随著中缅關系良好發展的大勢底定和中緬甸大合作項目的落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就更對這位曾被自己捧到諾貝爾和平獎的“民主女神”嗤之以鼻了——昂山素姬實行的對華務實路線打破了西方借助於她把緬甸打造成第二個烏克蘭的幻想,這不符合西方利益。

對於一個和自己利益相左的政治人物或勢力,西方人向來說丢就丢,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但是,美國並非對此撒手不管,相反在暗地裡加大了對緬甸局勢渗透的力度。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随著“中國介入緬甸局勢幫助軍方‘鎮壓民主’、軍隊和技術人員抵達機場”等謠言的持續發酵,美國正在加大力度破壞中緬兩國的關系和信任,並希望通過搞亂這各國家來徹底毁了中缅經濟走廊的建设。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緬甸局勢表面上趨於平静的背後,表面下依舊暗流洶湧。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緬甸的軍方發動軍事政變以後,似乎一切迅速歸於平靜,為什麼中國對緬甸局勢的走向不太担心呢?這要從緬甸的基本國情和目前的發展階段說起。

眾所周知,緬甸獨立建國以後,有很長的一段時期都是軍政府執政。和大多數人們印象中軍政府獨裁统治,造成無盡黑暗和社會動盪。不同的是,緬甸軍政府的存在是國家存在的必要前提條件。

二戰以前,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被稱為“英屬緬甸”。英國殖民緬甸的時候,采取所謂的“均勢政策”,打壓主體民族,扶持少數民族,刻意制造緬甸内部的矛盾,讓其相互制衡,沒有矛盾就製造矛盾,沒有少數民族就自外地引入,原屬於孟加拉穆斯林數十萬人被英國引入佛教緬甸,稱羅興亞人並刻意扶持,製造種族與宗教摩擦,達到所謂的“均勢”,從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到了二戰獨立以後,英國人走了,但是留下來的矛盾衝突並未消失。目前,緬甸的主要民族是緬族,占總人口的比例約為68%——這個比例雖然高,但是遠不足以對其它民族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這就造成了緬甸内部的分離主義勢力力量不小,爆發動亂的機率很大。

而緬甸的少數民族因為歷史和殖民原因,大多分布在易守難攻的山地叢林當中。這就造成了緬甸的7省7邦,中央能够實際控制的區域也就是主體民族生活居住的地區,大多數的少數民族聚集區名義上歸中央政府統治,但自治的權利很大。

現階段的緬甸和民國實期南京國民政府與各地方軍閥的關系很像,在國家還没有實現實質意義上的完全統一,還有西方國家這樣的外部勢力介入的情况下,缅甸軍政府就是維持聯邦政府不至於解體的必要條件。

那麼,一個長期没有實現統一,西方國家因為自身利益又頻繁發動經濟制裁的國家,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能高到哪里去?

換句話來說,緬甸軍政府的獨裁统治不是造成緬甸經濟發展落後、人民生活困苦的唯一原因。假設没有一個强有力的军政府維持緬甸的基本和平穩定,恐怕緬甸早就分崩離析,人民因為戰亂流離失所淪危難民了。

當然,打仗很專業的軍政府對於經濟建設不一定也很懂。像中國共產黨這樣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全能型執政黨不是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能有幸培育出來的,從解放前的革命戰爭實期到解放後的經濟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大戰略没有失誤,戰術策略失敗也能及時糾正,實為罕見。

而緬甸人民就没有這麼好的運氣了,緬甸軍政府在經濟建設方面確實不是一把好手。再加上外部經濟環境被西方國家人為限制,使得緬甸長期處於全球最貧國家行列。

但是自從緬甸開始結束軍政府獨裁統治時期,逐步向民選政府過渡以後,緬甸的經濟開始大幅增長了。這一切難道真的是西方的民主自由所帶來的嗎?

錯!西方在此時候把昂山素姬推到政治舞台的中央,完全是下山摘桃子的行為,並没有給緬甸雪中送炭。給緬甸雪中送炭的是一直以来都保持了良好關系的中國。

緬甸走向民主化一方面是外部壓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緬甸軍政府要發展經濟,讓國家走向正常化的訴求所致。在緬甸走向民主化的過程中,是中國帶來的巨大投資拉動了緬甸的經濟增長,才造成了昂山素姬推動民主化以後,緬甸開始走向康莊大道的假象。否則,這也不能解釋親西方的昂山素姬為何拿到執政權以後,没有完全倒向西方,而是走了一條不選邊站的務實外交路線。

只有做了當家人,才明白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來之不易,才會看清誰才能帶動緬甸經濟騰飛。

這裡有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邏輯問題,那就是到底是西方推動的民主化進程,讓包括中國在内的國際資本帶動了緬甸經濟的發展,還是中國的投資“恰好”與民主化運動重叠?

其實,從緬甸的自身條件來看,若不是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對周邊鄰國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若不是緬甸也想從中國的發展红利當中分得一杯羹,緬甸軍政府也没有動力去推動勞什子的民主化改革。

就算緬甸軍政府不推動民主化改革,他們的利益也不會受到多大的損失,相反,推動民主化運動以後,緬甸的軍政府不但失去了執政權,既得利益受到了威脅,還有可能因為顏色革命而讓鄭個國家陷入新的動盪當中,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緬甸軍政府推動民主化,讓國家走上正常發展軌道的最大動因,還是中國願意投資緬甸,可以拉動緬甸的經濟增長,對經濟建設不太行的緬甸軍政府才會同意昂山素姬一派來執政,希望他們可以把國家經濟建設好。

不過,在激烈的權力鬥爭當中,緬甸軍政府還是與民選的執政黨分道揚鑣,用軍事政變這種下下策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任何缅甸的執政者上台,若想維護國家的基本統一和穩定,若想發展經濟赢得民心就必須和中國保持良好的關系,利用中國的投資實現經濟的騰飛。

目前,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對外援助國,更是長期對緬甸等國處於第一大投資國的地位,中國的影響力美國僅憑過去的老套路根本無法撼動。從長期來看,美國的失敗是必然的,而翡翠王國終回歸正常,分享到中國的發展紅利。

2.泰國權力鬥爭影響中美兩國的東南亞布局

泰國最近比較平静,看起來似乎没有什麼波瀾,但是從2020年國内爆發反王權運動至今,暗地里在醞釀著一場更大的“革命”。其實這一輪爆發的反王權抗議示威遊行活動早在2014年泰國軍方發動軍事政變以後,就埋下了火種。

事件的導火索來自於新任泰王馬哈·哇集拉隆功。馬哈·哇集拉隆功1952年出生於泰國曼谷的皇宫,1972年被立為王太子,協助前國王普美蓬·阿杜德處理日常事务,期間也曾代表普美蓬·阿杜德出席一些重要的國事活動和慶典。

2016年10月13日,深受泰國民眾愛戴,在國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老國王普美蓬·阿杜德駕崩,身為王太子的馬哈·哇集拉隆功随即繼位,成為新國王。

其實,作風放浪的馬哈·哇集拉隆功就因為自己的私生活不太檢點,總是爆出各種花邊新聞,有辱王室,所以一度還有他被老國王廢黜,立公主馬哈·扎克里·诗琳通為女皇的傳聞。

總之,風評不太好的新國王還是上任了。没有了老國王的管束,新國王更加放浪形骸,與其王妃詩妮娜上演的宫鬥大戲更是令王室顏面掃地。

到了新冠疫情爆發之後,馬哈·哇集拉隆功不但没有像前國王普美蓬·阿杜德那樣展現出愛民如子的親民作風,反而帶著20個嬪妃跑到德國的私人豪宅去快活逍遙。

民眾看到新國王如此驕奢淫逸,再加上此前賜封愛狗為空軍元帥等種種不靠譜的事情,積壓已久的怒火終於爆發,从2020年2月份開始的第一波小抗議浪潮到10月份第二波的最高潮,抗議民眾提出了三大訴求:現任軍人總理離職、修改憲法、改革君主制以遏制國王權力。

俗話說政治衝突的底層根源還是經濟矛盾。

作為全球最有錢的皇室,單單馬哈·哇集拉隆功國王自己所擁有的個人財富就估值高達300億美元之巨!

與泰國王室所擁有的的巨大財富相比,普通百姓的生活就只能用清苦來形容了。雖然說泰國的人均GDP達8000美元,經濟總量约5000億美元,看起來比很多鄰國都富有,但是巨大的貧富差距是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

根據泰國國營企業與政策委員會前任會長Mr. Banyong Pongpanich的介绍,目前泰國已經成為全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2016年高居第3名,2018年則位居榜首。而2020年以來爆發的疫情,大大打擊了泰國的金融業、旅遊業、製造業和出口貿易,受傷最嚴重的還是犁民百姓。

自從1932年泰國(當時還叫暹羅)軍方發動政變,逼迫拉瑪七世放棄實權,建立君主立憲制度以後,泰國的國内就分裂為了三大政治勢力:以王室和軍方為主的保守派;以大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學生群體為主的中間搖擺派;以新興資產階級(泰國工業化過程中產生的全球化紅利受益群體)、地方豪强和農民為主的激進改革派。

過去的數十年當中,被軍方連續發動軍事政變而感下台的他信和英拉都是激進改革派的代表政治人物。2014年民選的英拉總理被軍方感下台以後,為了保證既得利益,王室和軍對利益代言人聯合炮制了“2017版憲法”,該憲法大大降低了激進改革派和中間搖擺派通過選舉獲得執政權的可能性。

憲在,已經被廣為詬病的新國王種種倒行逆施的騷操作,直接引爆了這一輪的“革命”。和很多地方出現動亂與“革命”相似的是,泰國這次爆發的反王權運動也出現了外部勢力干涉的迹象。

比如一位叫布莱恩·帕特里克·科恩(Brian Patrick Kern)的美國人就被拍到出現在泰國這次的街頭運動當中,他在業内被稱為“暴徒軍師”。

據網友們的分析,他的公開身份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其真實身份却一直樸朔迷離,很可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外圍。至於說臭名昭著的CIA幹的那些噁心事,懂的人都懂。

根據網上曝光的部分資料顯示,此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潛入中國,在學校當任外教,却向學生鼓吹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可想而知最後在内地混不下去了。此後,他就“流竄多國教學”,總是在教學時掺雜私活,鼓吹和平演變、顏色革命的那一套理論。

2009年實,他正式移居中國香港當英文教師。在教英文的同時,他還開設了一年制的“人權课”。這項課程有7個項目,主要内容為親美反華、妖魔化中國、船授學生示威技巧等。在2019年的香港街頭暴亂當中,他也是“身先士卒”,在前線指揮、参與了多起街頭運動。

有這樣一份特殊背景和精力的人來到泰國,可想而知他會做什麼。目前此人依然在泰國留有踪迹,要知道曼谷可是除了香港以外最有名的亞洲情報交流中心了,他和他的同事們在籌畫著什麼嗎?

我們之所以關注泰國的局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作為美國表面上的“盟友”,泰國私底下與中國關系甚密。作為東盟内部有名的“和事佬”,中國與東南亞諸國的矛盾和分歧,都是泰國在其中運作,把爭端都限制在東盟或亞洲的框架裡,不讓美日印澳等國有插足的機會。

大國新博弈之東南亞的震盪!

在中國向東南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實候,泰國也是一個風向標和樣板工程,只有泰國保持和平穩定,避免動盪,這種國際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說,美國在東南亞一以貫之的搗蛋隊長角色,在缅甸、泰國等重要節點國家上的布局,都是我們所要警惕和防範的。

這些國家最大的戰略價值就是地缘政治上的大國博弈利益,特别是美國通過對這些國家施加巨大的影響力來阻止“中國侵略性勢力的擴張”,而我們則是要突破美國精心構建的反華包圍圈,打破其戰略圍堵的野心。

現在的美國,越來越習慣於通過破壞秩序來敲詐勒索,維護自身已經開始遙搖欲墜的霸權體系;而從歷史上看,民主黨比共和黨對搞亂全世界的“業務”更拿手也更歹毒,我們不得不防。

應該說東南亞國家内部非常複雜:這裡既有社會主義國家又有資本主義國家;既有佛教的國家,又有伊斯蘭教的國家;既有已經步入高收入階段的發達國家,又有一大批仍然在温飽線上垂死挣扎的落後發展中國家。

而且,東南亞各國内部、與鄰國之間都有着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爆發點,在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發展红利或許還可以減緩和掩蓋這一類的問題,但是在遇到類似金融風暴、重大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衰退以後,這些問題極有可能集中爆發,若還有外部勢力干涉,將會走向失控。

未來這一地區會更加動盪不安還是在中國主導建立的亞太經濟圈、環太平洋經濟帶的帶動下實現經濟騰飛,我們拭目以待。

其實,除了緬甸、泰國,還有一個中南半島的支點國家需要我們密切關注,也是中美兩國戰略博弈的焦點。中美在東南亞角力的主要戰場就在中南半島上。

在這片區域,缅甸、泰國和越南之所以成為戰略支點,和這幾個國家的規模大小、歷史文化傳統、所處的戰略位置不無關系。

從整個東南亞的國家影響力和發展潛力上來看,越南和泰國都是新興經濟體,軍事實力相對較强;從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緬甸長期親華,地處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的咽喉位置,泰國長期中立,地處馬六甲海峽北端,越南曾經和中國親密無間,後來投靠蘇聯的懷抱,最近又與美國眉來眼去,還非法占領我國南海島礁最多的國家,關系錯综複雜,不可小覷。

越南這各國家,從中國的角度看可為是愛恨交加,五味雜陳。

歷史上,越南曾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在未來的某一天,咱們再來一個“自古以來”也完全不意外,畢竟越南從秦朝開始,就成為一個地方郡縣。雖然說中原王朝歷經更替,但是越南這裡却没有多大的變化,一直叫交趾。

直到明朝中後期,越南的獨立傾向越來越嚴重,到了清軍入主中原以後,混成了一個藩屬國。近代以來,越南受到法國殖民者的蠱惑和欺騙,在1881年中法戰爭中,越南出賣中國,讓清軍戰敗,被迫簽署了《順化條約》。

越南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獨立,結果還没高興多久就迅速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二戰時又被日軍占領,可謂是剛出狼窩又入虎口。

二戰結束以後,越南的獨立和戰爭史,大家就比較熟悉了,總歸一句話就是中國傾力幫助越南,越南反咬中國一口,被千年主宗國教訓做人後,再次選擇模仿(抄襲)中國的成功經驗,逐漸走向國家正常化。

所以,中越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系,讓美日等國看到了見縫插針的機會,而越南近年來的發展動向也讓西方國家動了和平演變的歪心思,試圖在“中南半島小霸王”策划顏色革命,製造第二個烏克蘭或敘利亞。這是最值得我們警惕,中國要一個均勢和平的東南亞,而不是一個越南小霸凸出。

1.越南的壯志雄心與現實的繼羈絆

2月1日,越南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首都河内閉幕。本次大會選舉產生了越南共產黨新一届中央領導集體。大會上,越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阮富仲多次提到“興國渴望”,可以看成是越南版的民族復興。

為了實現越南版的民族復興,越共十三大給出了國家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2025年短期目標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即到2025年,建設成為擺脱中等偏低收入、沿著現代工業道路邁進的发展中國家;到2030年建黨100周年時,建設成為具有現代工業的中高收入發展中國家;到2045年建國100周年時,建設成為高收入的發達國家。

這次大會上,阮富仲再次被推選為越共總書記,在打破傳統有關國家領導人任職的限制以後,他重申要繼續在懲治腐敗、改革越共等問題上繼續領導全黨、全國走向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進程。

這仿彿在越共身上看到了太多中國的影子。確實,作為中國的鄰國,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又長期受到中華文化的巨大影響,越南很多時候都是模仿、参照中國的發展經濟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我們常說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那越南何嘗不是“摸著兔子過河”呢?

其實隨著中國的影響力和發展成就越來越矚目,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去嘗試著“摸著兔子過河”,身體力行地踐行。

應該說越南相似的發展優勢,也會面臨很多發展與改革進程中相似的挑戰。

已經第三次連任越共總書記的阮富仲,之所以在身體狀況不太好的情况下繼續總攬大局,和他此前在越南開展的反腐風暴樹立了巨大的政治威信有關,同時也和下一代的越共領導班子還略顯稚嫩,没有像阮富仲這樣豐富的執政經驗有關。

這也反映出,在經濟發展進入矛盾集中爆發期,越南也希望通過政治穩定、反腐取得民心來順利渡過,直到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總體看來,越共借鑒和學習中國共產黨成功經驗的正面作用要大於兩國在領土糾紛上的摩擦所帶來的負面消極反應。

客觀來說,越南今日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不但在東南亞各國當中耀眼奪目,而且即便放到世界舞台上横向對比,也是值得稱讚的。

那麼,越南取得成功的法寶有哪些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越南結合自己的國情,参照了最切合自身發展條件的“中國副本”,在抄作業技能上獨樹一幟,才没有像菲律賓等國一樣滑入發展陷阱當中去——以華為師,成為了越南發展模式的最大特徵!

由於在歷史上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素有“小中華”之稱的越南,確實在很多方面和我們很相似。

比如中越兩國都是社會主義制度,都是共產黨執政,都是在社會主義初级階段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市場經濟制度;越南也在大量模仿和抄襲來自中國的IP和原創作品,例如山寨版李子柒、山寨版《還珠格格》、山寨版《神雕俠女》、山寨版騰訊QQ和微信、山寨版阿里巴巴等等。

在國家發展的重要節點和重大措施上都是“摸著兔子過河”,甚至是中國親自下場救國:1945年獨立戰爭中,中國親自下場抗法援越;在195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戰爭當中,中國在1965年至1973年之間應越南勞動黨(越共)的請求進行了一場抗美援越戰爭;1979年至1989年,为了保衛邊境的安全,捍衛國家主權,打擊越南稱霸中南半島的野心,打破越南和蘇聯聯手反華的戰略包圍圈,中國對越南展開了長達10年的邊境自為反擊戰;在1978年中國決定改革開放以後,1986年的冬天,越南也開始了自己的革新開放;2012年,中國共產黨新一届領導核心開始反貪打老虎以後,越南也開始整肅國内的不良之風,掀起一股反貪風暴。

總而言之,在經歷一段不愉快的歷史階段以後,越南在大方向是跟著北方這個大鄰居亦步亦趨,很多改革措施己乎是複制黏貼到了越南,使得越南在20世纪90年代以後,工業產值增速常年保持在10%左右,並依據自身的國情和發展條件,搞起了以外貿出口加工為主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

越南現在的發展水平接近我國的20世紀90年代。從1986年到2019年間,越南的GDP年均增速達到了6.5%,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而越南之所以可以抓住這一波歷史發展機遇期,也和經濟全球化大潮當中的幾次產業轉移有關。

二戰以後,西方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老牌工業强國發生了好幾次的產業轉移,和產業承接國/地區共同塑造了今天的全球產業格局。

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日本和德國;第二次是20世紀60、70年代,日本、德國把低端製造業轉移到了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誕生了亞洲經濟“四小龍”和“四小虎”。

第三次是20世紀90年代,這次更狠,美國、日本、歐洲、“亞洲四小龍”等再把中低端製造業紛紛轉移到中國大陸,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現在,随著中國的產業逐漸完善,市場發育成熟,並開始轉型升級,第四次產業轉移也要來了。這一次,東南亞的越南、印尼、印度,還有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都有機會部分承接来自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注意,這裡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包括整個中低端製造業,由於中國產業鏈非常完整,還有巨大的規模效應比較優勢,我們的中低端製造業當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上游產業不可能全部轉移出去。

而越南就是想借著這一波的產業轉移紅利實現經濟的騰飛。畢竟,越南也算是一個人口大國——巨大的人口紅利正在推動越南的經濟騰飛!要知道在越南9600萬人口當中,50%都在35歲以下,80、90後居多,可以說是資本家和跨國企業非常垂涎的消費市場和生產製造基地。

而且,越南也因為制度優勢,相對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自己擁有更大市場吸引力。當然,伴随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矛盾和挑戰也接踵而來。

不論前景多麼光明,越南也無法回避自己有經濟和社會發展天花板的事實。由於人口和國家規模的限制,越南頂多可以承接一部分的中低端制造業,却無法和中美這樣的大國拼高精尖的高端製造業和新興科技戰略產業。

越南也無法在國際分工和遊戲規則上獲得主導權和話語權。越南只能成為中國全產業鏈和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全球供應鏈當中重要的一環,却不能取代整個產業鏈或供應鏈。

而且,越南也和過去的中國擁有同樣的毛病——對外資的嚴重依賴。一旦越南局勢不穩定或周邊地區發生戰亂或動盪,大規模的外資撤離將會嚴重打擊越南的經濟和社會穩定。

但這些還不是最主要、最致命的,最大的危機來自於執政黨的執政根基開始發生動搖!

這次在河内召開的十三大決議著重强調了要促進反腐敗、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並將“大力推進整黨建黨,建設全面、廉政、健康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政治體系”列為核心任務。中央層面如此重視反腐倡廉,是因為越南確實出現了大規模、系統性的腐敗問題。

比如,越南革新開放以後出現的大量官僚資本以及貪腐人員所貪污得來的贓款、黑錢都被大量轉移到了國外,經過洗白以後又重新進入到蓬勃發展的製造業、房地產業等資本回報率很高的產業,再次拉大了社會的貧富差距。

而且,在現行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很多非法侵占國有資產而獲得的收益很難公開化、合法化,這就造成了一批腦袋已經全盤西化的既得利益集團有改變社會體制、國家性質的衝動。

比如說越南的軍對經商問題,就在很大程度上養肥了一堆碩鼠,更在政治上塑造了一個龐大的與中央背離的既國得利益集團;不但嚴重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更因為在經商過程中,因為壟斷+國家暴力的双重屬性,造成了與民爭利的情况發生,部隊和政府的公信力被不斷侵蝕。

當部隊一門心思放在了經商撈錢的問題上,誰來提高戰鬥力,而一旦部隊成為了强勢利益集團,必然會吸收、霸占社會的大量優質資源,讓經濟結構逐漸畸形。

試想一下,如果縱容這樣的問題惡化下去,若未來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動了軍對的利益,此时已經半軍閥化的越南人民軍會怎麼辦?這將是一個嚴重的不穩定因素。

這樣的問題题,我們也曾遇到過,好在中央及時遏制住了這股不正之風,並大力整軍治軍,從嚴治黨,才讓問題逐步得到解決。除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各大既得利益集團威脅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與健康發展以外,思想建設上的問題更具有殺傷力!

現在,老一批仍然堅持社會主義路線的政治家不斷退休、凋零,未來的執政者會不會出現戈巴契夫或葉利欽式的政客,值得我們持續觀察追踪。

在對越南年輕一代的思想教育和抵禦西方文化侵略與洗腦的問題上,我覺得越南政府是失敗的,至少談不上成功。

如果你是一位遊客到了越南旅遊,雖然說會發現很多中華文化元素,發現很多越南人在追我門的國產劇,用大陸的國產品牌手機,甚至使用人民幣(中越交界地區),這是經濟發展優勢所必然。

在東南亞各國當中,越南的移動互聯網用户增速排名第二,成為了中美兩大互聯網巨頭爭相搶佔的新興市場之一。由於同屬中華文化圈,再加上中國具備了初步的文化輸出能力,越南年輕人和國内的年輕人一樣喜歡刷抖音(Tik Tok)、玩吃雞遊戲、沉湎於網絡玄幻仙俠和霸道總裁小說以及神秘莫測的中國功夫。這是我門對越南持續增加文化影響力的優勢。

但如果你在那裡生活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很多的越南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於西方國家過高的期望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是比較普遍的。

由於西方企業和品牌的進駐,大規模的物質衝擊,已經讓很多越南的年輕一代開始對本國的社會制度產生了懷疑,再加上西方媒體和網絡上的輿論攻勢,資產階級自由化之風正在蔓延。這和東歐劇變前夕的東歐各國、前蘇聯内部的情况非常相似,令人细思極恐。

記得2019年在英國爆發的貨櫃車偷渡客死亡案,最後的調查結果顯示所有的不幸死亡的都是越南籍。深究背後的原因,還是由於越南人乃至於更多的亞洲人對於西方還是處於仰視的角度,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現在還有一個新的動向就是因為促進外貿發展的原始驅動力,越南為了加入更多的自由貿易區,開拓更大的市場,越南政府在西方國家的不斷要求和市場壓力下,不得不修改了國内的法律法規,開始允許企業建立“獨立工會”,這個所謂的“獨立工會”其實就是不受越南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政治組織。

這就像上世紀末東歐劇變當中,表現異常突出的波蘭團結工會。這個“民間自發”組織的波蘭團結公會的背後,其實受到了西方國家情報部門和NGO組織的大量資助和扶持,逐漸成為一股足以對抗當局的反政府勢力。

現在,越南南道要重蹈覆轍?

其實,越南執政者目前所處的困境,最大的根源還是越共在革命成功以後並没有像中國共產黨一樣發展出具有延續性、傳承性和系統性的指導思想。

為什麼在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指導思想如此重要?如果指導思想不再具有先進性,不再與時俱進,又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呢?

因為正統的、嚴格貫徹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執政黨必定走的是群眾路線,只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保持黨本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社會主義政黨的群眾路線和西方政治長期以來推崇的精英政治是二元對立的,如果共產黨丢掉了群眾路線,那麼就會逐漸精英化和權貴化,就會遠離人民群眾,丢掉無產階級革命的初衷,改變政黨和國家性質,最後蛻變成酥修那樣的偽共產黨,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失去民心,丢掉政權。

由於歷史原因和南北地方差異的客觀存在,越南内部黨政軍各自為政,互相形成利益集團的現象已經開始侵蝕執政根基。而随著越南越來越深入到國際產業大分工當中去,國門大開,西方的文化侵略與物質侵蝕同步進行,體量規模如此之小的越南能扛得住西方國家可能發起的和平演變與顏色革命嗎?

而且,越南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已經讓社會階層固化的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總結過去爆發顏色革命國家的規律,巨大的社會經濟矛盾是最終可以演變成全面社會動亂的导導火索。

越南當局如果不在這個問題上下功夫,將來會很棘手。

當然,我們在這裡更要避免的一點就是越南當局為了緩解國内的矛盾,也開始學習西方國家對外轉移矛盾焦點。到时候,中越南海爭端等問題恐怕又會成為美國介入的契機,不得不防。

縱觀東南亞最為重要的三大戰略支點國家,既是美國渗透和介入的戰略焦點,又是我們合縱連横,發展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關鍵樞紐,相信在未來的相當一段時期内,這裡並不太平。

大陸要聯合整個東盟,一起合作發展經濟,消滅產生大動盪的不穩定因素,不讓美國有可趁之機,才能讓亞太自貿區和環太平洋經濟圈實現良性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