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雙頭鷹的迷茫與覺醒 !?;斯拉夫派與西化派

日前,中俄天然氣管道開通輸氣,這個協議是2014年簽署的,在這之前,曾經歷了長達20年的艱苦談判。為啥談了20年,最终在2014年談成落地,這過程中,俄國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心路歷程的轉變。

蘇聯解體,到了1999年,整個俄國基本可以分成這麼幾支力量:

首先是西方派,也叫自由派,也就是跟西方打得火熱,羡慕西方先進科學文化,希望俄國也能跟西方一樣,主要包括俄國經濟寡頭和知識分子們。

其次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們,這些人主要是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官僚們,還有類似索忍尼辛那樣的懷念蘇聯的人,這些人對西方充滿警惕,他們懷疑西方不安好心,嘴上說一套心裡想一套,担心俄羅斯按照西方智褲給的方案走會掉進坑裡。

再次是俄羅斯的實力部門,軍方和克格勃這兩伙人。俄國和美國差不多,美國是軍工複合體,蘇聯的這兩伙人在政府裡的話語權很重,蘇聯後期克格勃頭子一度頻繁担任蘇聯領導人就是明證。這伙人有個專業的稱呼,叫“silovik” ,字面意思是“强人”,一般特指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克格勃的衍生品),内務部等特務部門出身的高官。

最後一撥力量,最重要却也是最無關緊要的一幫人,也就是俄羅斯刁民們,幾乎没人管他們,但是他們却有最終的决定權,非常暴躁,惹怒了可是要屠掉沙俄13萬貴族,槍斃沙皇全家,軍隊彈壓都不好使,第一個站出來鬧事的就是由他們組成的軍隊。

1999年,葉利欽經歷了10年來的各種艱辛後,身心俱疲,準備退休不幹了,能接任總統的候選人很多,但是能同實被上述四方勢力同實接纳的,只有普京一個。

西方派一直把他當自己人,因為他就是那伙人提拔的,七寡頭之一的别佐列夫斯基當初力荐普京,普京才從一個聖彼得堡地方官員直接進了中央,而且正是別佐列夫把普京拉入了葉利欽的小圈子,他們幾個平時聚在一起喝伏特加看巴雷舞劇,關系好的不得了。

葉利欽自己也看上了普京,也是因為普京是自己一手提拔,而且普京這人非常看重“忠诚”,之前頂著壓力出手救過自己的恩師,所以葉利欽覺得普京將來應該不會反攻倒算。這倒是真的,克格勃人在這方面非常講究,大家注意下,日前在俄國蹦躂的很凶的那個美女候選人謝尼婭∙索布恰克,也是普京恩師的閨女,一度甚至鼓吹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要是别人像她那樣折騰,早就...嘿嘿蒸發了 ! 註 1

俄羅斯的民族主義者們也能接受普京,因為普京自己就是俄國官僚出身,担任過聖彼得堡市的市長是自己人,尤其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經濟最好的地區,那里是普京發迹地,當地的官僚們更是無條件支持普京。

在普京執政後,大批聖彼得堡的官僚得到了提拔,比如當初的聖彼得堡副市長辦公室主任的謝欽(副市長就是普京自己),到線在都是俄羅斯最炙手可熱數一數二的大紅人。

此外軍方和克格勃,他們也認為普京是自己人,畢竟普京有漫長的克格勃間諜的生涯,普京執政後,大批的前克格勃特務進入了權力核心,也就是前面說的silovik。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的人民也認可普京,俄羅斯那十年太背了,一直在走下坡路,諸事不順,但是担任總理的普京還是頂著巨大壓力,咬著牙在車臣打赢了一場反分裂戰爭,盡管代價巨大,但是俄羅斯人認為也勉强能接受,大家都覺得車臣就是俄國最後的邊疆,一步不退,打死也不退。

所以多方妥協下,1999年12月31日,身心俱疲的葉利欽宣布不幹了,讓當時担任總理的普京接任自己。普京在上台當天簽署了第一個總統令,永久赦免了葉利欽家族,永不追責,然後他入住克里姆林宫,俄羅斯歷史上的新篇章也就開始了。

剛上台的普京準備怎麼經營俄羅斯呢?對,向西方靠攏,加入西方幸福温暖的大家庭。俄羅斯人在國家地緣定位上分成兩派,就像其國徽雙頭鷹那樣,大多數的歐洲白人西方派,檯面上的人物己乎都是,有主導力量;另一種是歐亞派,兩邊都是,是少數派。隨著白種人岐視混有蒙古人血緣的韃靼人,東正教文明的斯拉夫是劣等民族,拒不認同接納,使俄羅斯人在心理情感上受創極重,迷茫了很久。現在兩派有此消彼長的勢頭。

2000年到2002年是普京和西方的蜜月期,打得火熱。

比如他和英國首相布莱爾,法國總統席拉克,德國總理施羅德都打的火熱,有事没事去找那哥兒幾個下館子、喝小酒,更重要的是,經過他的不懈努力,他和小布希的私人關系特别好,雙方暱名互稱。

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大家問小布希,“你覺得普京這人咋樣?”,布希温情脈脈的說,“我從這個人的眼睛裡看出,他是一個極為坦誠和值得信任的人。我們談得很好,我看到了他的靈魂。”坐在邊上的普京非常感動,回過頭對小布希說“謝謝您”,兩個總統的互動,場面輕鬆但又有些尷尬。

普京見完布希後,又去找英國首相布莱爾,布莱爾表達了西方歡迎俄羅斯加入的愉快心情,也表示要幫助俄羅斯盡快恢復經濟,要撮合英國最大的石油公司去俄國投資,普京非常高興,覺得人生一帆風順。

随後又去找了德國人,德國人首先表達了對兩德合併實蘇聯未加干預的感激之情,同時也表示要盡快推動【俄羅斯加入北約】。對,沒錯,俄羅斯當時正在計畫加入北約,徹底倒向西方,西方也表達了對斯拉夫野生兄弟的歡迎之情。

随後美國發生了911恐怖襲擊,美國很快就認定是阿富汗塔利班幹的,要去修理阿富汗,但要準備動員起來麻煩一大堆。需要遠渡重洋,到了阿拉伯海之後離阿富汗還有一大截,需要到阿富汗的鄰居那裡找個基地。

阿富汗周圍那幾個國家除了巴基斯坦跟美國關系還不錯,其他的,比如伊朗,還有那幾個斯坦,都很討厭美國,反而跟俄羅斯關系不錯。小布希他正在愁怎麼解决,普京跳出來,自告奮勇說是要去說服那幾個斯坦,因為他門曾經都是俄國的附庸,羅曼諾夫宫廷一般把它們統稱為突厥斯坦。

這事遭到了俄國政府高層的一致反對,尤其是軍方和克格勃他門那伙人,天生仇美,覺得這事根本没必要管。

為此,普京費盡千辛萬苦,終於說服他們幫助美國人,把塔吉克斯坦的幾個機場租給美國用於轟炸阿富汗。此時美俄的關系達到了歷史新顛峰,僅次於二戰時,他俩同仇敵愾一起對抗纳粹的情誼。現在看是引狼入室 !

不僅如此,普京還關閉了兩個蘇聯時期的海外軍事設施,分别是位於越南和古巴的兩個偵聽站,這兩國家都一度讓美國痛苦不堪,普京這樣做,示好的誠意一覽無遺,美國人也表示收到了俄國人的誠意,石油大亨出身的小布希請普京到自己在德州豪華的家族農場裡,随後普京要求小布希夫婦去他在聖彼得堡的家裡,一起觀看俄羅斯人傳統節目《胡桃夾子》。

一切都其樂融融,眼瞅俄國真要加入西方了,那個時候中國正在和俄國談天然氣管道協議,這事的優先等級自然低的不得了,俄羅斯也心不在焉,成不成沒關係。

俄羅斯一直都納悶,為啥西方總要排斥它,剛才才歡度良辰,一回頭就發現周邊多出幾根刀棍棒,這是怎麼了 ?原來,正當普京和西方領導人談笑風生的時候,不帶通知,北約已經把前蘇聯的幾個小兄弟拉入了伙。

北約的勢力範圍陡然擴張到了俄國的腳跟前,就在2002年,北約一口氣擴招了七個東歐國家,包括三個前蘇聯加盟國,勢力範圍直指莫斯科城下,却不接受俄國加入。

北約表示要在這些國家部署新式武器,還聲稱不是針對俄羅斯,這不止是欺負俄羅斯虚弱了,還是在侮辱俄羅斯智商。2003年德伊拉克戰爭,這件事把北極熊給逼到牆角了。

為什麼要打伊拉克 ? 為了美元石油。因為“美元石油”是一種綁定關系,沙特等產油國只接受美元支付,其他國家得先拿自己的工業品去換美元,再拿美元去買石油,你不用美元,就買不到的石油。只要石油是必需品,美元就是必需品。

但是伊拉克叙利亞是傳統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一直對美國没啥好感,而且伊拉克的薩達姆高調表示要去美元化,用歐元或其他貨幣、貴金屬來交易,這對“石油美元”也是一種實質的威脅。

所以打掉伊拉克,不止穩定了“石油美元體系”,還可以拔掉了俄國在阿拉伯半島的一個釘子,再來就可以收拾叙利亞,最後拿下伊朗,俄國勢力範圍就徹底退出中東了。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了,歐美為什麼這麼死心眼、這麼壞,非要至俄羅斯於死地 ?,俄羅斯都窮的趕不上一個廣東省了,西方就是不放過他呢?這個問題要拉長視角來看。

俄熊一直都這樣,今天被打趴下,縮回北極去冬眠,一段時間没留意,一回頭發現這家伙已經大到離譜完全失控了。2001年美國外交雜誌有篇文章就非常有說服力,作者說:拿破侖戰爭前俄國一直都是個三流角色,但是在擊敗拿破侖後,一下子成了歐洲一極。随後又瘋狂擴張,直到在克里米亞被英法聯軍擊敗,消停了半個世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熊以舉國之力打不過德國東線的幾個軍團,但是在20多年後,蘇聯紅軍大兵壓境,席卷半個歐洲。俄羅斯有資源,而且資源儲量在全世界排名前三,有人才,俄羅斯的術學物理一直都是頂尖的存在,華為的很多關鍵技術突破就是俄羅斯天才數學家們的工作成果,這一點任正非有篇文章說得很清楚。更關鍵的一點是,俄羅斯是打不死的,跟個"小强"似的。【西方如是看俄羅斯,從過去200年來俄羅斯對中國的歷史,中國是否某程度也有同感。日前的合作,背靠背,是現實需要,內心要借鑒、要提防。】

這個背景下,歐美從來没有放心過它,一直覺得它遲早有一天會重新緩過來,然後到處擴張。所以俄羅斯一厢情願極力想加入西方,但是人家壓根兒就是要弄死它,具體的操作是這樣的 :

當前,反導彈系统要架設到俄羅斯門口,還要清理掉俄羅斯在海外的所有盟友,比如伊拉克,叙利亞等等,叙利亞的事一直鬧到现在還沒能解決。最關鍵的目標是要對俄羅斯二次肢解。

先煽動車臣人暴動,車臣戰爭對俄羅斯的傷害很大,那是在俄羅斯最虚弱的時候,差點把俄羅斯給搞垮。即使戰後,車臣人發動了一系列的恐怖襲擊,比如歌劇院恐怖襲擊事件,貝斯蘭中學人質事件,都是那種一口氣死好幾百人的大慘案。而車臣人背後是同為伊斯蘭的中東大國,中東大國背後站的就是美歐。

其次歐美長期在煽動格鲁吉亞鬧事,要把格鲁吉亞也拉到北約去,最終導致在2008年奥運會開幕式那天,俄國和格鲁吉亞打起來了。北約還要把導彈防禦系統部署到格鲁吉亞、波蘭、捷克去。

更大的舉動是策動烏克蘭革命,烏克蘭從來都是俄羅斯的傳統地盤,丢掉了烏克蘭之後,俄羅斯的腹地就暴露出來了。有點像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守江必守淮”,烏克蘭就是俄羅斯的“淮”,烏克蘭如果跑了,那俄羅斯基本裸著站在西方面前了。

而俄羅斯一直在迴避缺乏緩衝區這事,當初在1941年,戰爭一開打,蘇聯紅軍的飛機就被納粹悉數炸在跑道上,導致領空完全洞開。俄鑼斯後來一直在防止這種情况,担心如果出了事,自己還没來得及環手就被打趴了。俄羅斯當時可以說是到處起火,危險得很。

2014年,俄羅斯為生存發起絕地反攻,先拿下了烏克蘭東部做緩衝區,也叫“烏東”。還搶回當初赫鲁雪夫送給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赫鲁雪夫年輕時就在烏克蘭放羊,對烏克蘭充滿感情,一時衝動,就把克里米亞給了烏克蘭。2014年普京又把克里米亞搶回去了。

烏東戰役的事,到現在為止已經衝突了五年了吧,各自都不讓步,據報道應該是這些年最殘酷的戰爭,双方在用現代化武器肉搏,傷亡極大,到底傷亡了多少人,各方都諱莫如深。

克里米亞事件是個大分水嶺,如果說在那之前,俄羅斯跟西方還是以“靠攏”危主,對抗為輔,對抗性在逐步加强,在克里米亞事件之後,俄羅斯徹底被西方給轟出來了,随後60多次制裁,也讓俄羅斯暫時死了心。如果不是歐洲冬天太冷,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氣,歐美真能把俄羅斯困死。

當時有報導說,2014年年底的時候,整個新西伯利亞幾乎所有的超市裡的東西都被搶購一空,當時真有末日來臨的感覺。俄羅斯挺了過來,想像的末日沒有來臨,內心也就踏實了。再後來老百姓聽說又要制裁,還都比較納悶,怎麼不能一步到位,搞這麼多次,成"狼來了"的疲倦感。

也就在那時,俄羅斯四處張望,發現唯一平等對它的,就是長期被它吞併國土的中國,俄羅斯無奈向現實低頭,太需要外來的經濟援手了,所以就在那一年,僵持了20年的那個管道協議迅速就簽了。

随後的五年發生的事大家都看到了,美國聯合沙特對石油進行增產,石油價格下跌,而俄羅斯又是嚴重依賴石油外貿的國家,所以經濟一落千丈,外匯差點耗盡,中間又出了一次兵,去叙利亞參戰,保住中東最後遺個支點,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從2000年制定“親西方”政策,到2014年徹底失敗。随著這種潰敗的出現,俄羅斯高層内部基本清理掉了“西方派”,普京自己也從一個狂熱的西方派變身成了一個俄羅斯民族主義者,不再妄想融入西方了,因為人家根本不要,只是想試圖肢解它們,拿走它們的礦產資源,掠奪它們的財富,永遠成為一隻羊。

很久沒聽到梅德維杰夫的出現了,懷疑是不是被趕出了核心層。他就是這個背景,俄羅斯政府的“自由派”,他們的路線失敗後,這條路線的鼓吹者和執行者也都被冷落了。

這場浴血重生,使俄羅斯也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涅槃,重新調整了戰略。徹底不再信任西方,開始謀求獨立的探索之路,畢竟他們那麼大的體量,說只想要温和地做隻兔子,誰也不會相信。

有一篇文章說,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和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一樣,徹底改變了俄羅斯的國策,讓俄羅斯從西方轉向了東方。

此外,從川普上台前美國人就反復說起一件事,這幾十年讓中國過得太輕鬆了,偷偷摸摸就發展成了個超级强權(superpower),那可不,他們一開始追著本拉登打,然後追著伊拉克、俄羅斯往死里搞,完全忽略了韜光養晦40年的中國,一直在勤勤懇懇地謀發展。

接下來肯定是鬥爭中求合作,拍案而起或者跪舔都不是好套路,繼續勤勤懇懇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才是王道,但是也要不卑不亢,他們敢搞事我們就敢接招。很多人已經把這種狀態叫“新冷戰”。這樣我們也需要重新審視和各方的關系,對於俄羅斯,兩個歷史事件應該有很大的啟發:

北宋聯合金國滅了遼,金國滅遼後南渡黄河,順手把北宋也給滅了。

南宋聯合蒙古滅了金,然後自己直接面對恐怖的蒙古鐵蹄,挺了半個世紀也被滅了。

俄羅斯和遼金一樣不是善茬,不過我們一定要避免兩宋的悲劇。

註 1 ::

普京1991年辭去了情報機構工作的職位,同年被當時的列寧格勒市長索布恰克看中,被任命為市長外事顧問,這是普京從政的起點。

1991年8月19日,當時的蘇聯元帥和克格勃發動政變,當天索布恰克從莫斯科非往聖彼得堡,聖彼得堡的克格勃已經下令在機場逮捕索布恰克,普京提前獲知消息,找了幾個心腹直奔機場,把車子直接開到飛機舷梯下面,接走了索布恰克,打了克格勃一個措手不及。

索布恰克對於普京整體評價很高,舉止得體,不吸烟不喝酒,律己甚嚴,索布恰克離職後,普京本來可以繼續留在聖彼得堡,但是普京追随索布恰克辭職,在職期間,普京和切爾諾貝爾金來往甚密,組織了切爾諾貝爾金創立的黨派“我們的家園–俄羅斯”在聖彼得堡的分支機構,甚至担任了彼得堡黨主任。

從這裡看的出來的是,普京的上台,實際上並不是斯拉夫派提拔的結果,而恰恰是西化派提拔的結果,這可真是歷史的諷刺。

**斯拉夫派與西化派

Slavophiles這個字意思是“斯拉夫派”,“Zapadniki”的意思是“西化派”。這兩派别是19世纪兩種截然不同的俄羅斯哲學體系,曾經在俄羅斯内部形成激烈辯論,辯論的焦點在於:俄羅斯將會往何觸去?

誰也没想到的是,辯論持續了百年,所有俄羅斯的政治派别和政治人物,幾乎都可以歸類為這兩個派別。

19世纪上半葉,由于西歐各國基本上已經進入工葉革命實代,而俄國依然是一個非常落後的農業國家,俄國和西歐差距越萊越大,也是因為如此,導致在俄國國内的精英階層出現了分歧。

其中西化派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恰達耶夫認為,相對於世界其他民族,只有俄羅斯民族對於世界毫無貢獻,而且俄羅斯民族也没有從世界上學到什麼,俄羅斯民族對人類精神進步没有任何貢獻,且一直在玷污它。因此親西方派認為,西方文明高餘斯拉夫文明,俄國必須全面學習西方才有前途。

而以貴族資產階級為代表的斯拉夫派則堅決反對西化派的言論,斯拉夫派肯定了俄國自身的發展,肯定俄羅斯民族的自身優越性,否定斯拉夫文明不如西方文明,斯拉夫派的這種學說漸漸淀下來,成為了俄羅斯的一種民族主義學說。

斯拉夫派的核心在於村社,俄羅斯的土地制度和西方的土地制度不一樣,西方的土地制度是私有制,而俄羅斯的土地制度是村社公有制,也是因此如此,斯拉夫派認為,在這種土地公有制下,存在人和人之間的兄弟友愛以及整體利益高餘個人利益的觀念,使得俄羅斯民族不沉迷瑜物質世界,不像歐洲人對於物質有那麼强的渴望。

村社是自然形成的,曾經是俄羅斯農村的最基本組織形式,這是由於俄羅斯長期居於寒冷地區,外界交通不便,一方面需要自給自足,一方面需要小團體裡面的共同協作,比如說勞動組合,共同耕地,公共基金等等。

酖個的俄羅斯在如此殘酷的環境根本是不可能生存的,俄羅斯人只有作為集體的一員才可能存在,這就是位什麼俄羅斯比较推崇集體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種村社是土地所有制,同實也是一種社會性結構,俄羅斯民族精神是個人,家庭和社會之間的有機聯繫,而這種村社精神又和東正教掛勾,東正教不强調理論,但是强調虔信,尤其是强調聚合性。

聚合性是俄羅斯東正教一各極强的特徵,在金帳汗國統治时期,東正教會布道和祈禱的方式來加强俄羅斯斯各民族團結,在1607年,維季米特里二世在波蘭大貴族的支持下開始向莫斯科進軍時,莫斯科被波蘭侵占,斯摩棱斯克被波蘭攻陷,瑞典向俄國宣戰,攻占諾夫哥羅德的時候,又是東正教會牧首赫爾莫根和謝爾蓋三修道院院長季奥尼西振臂高呼,組織義軍挽救俄國,在其後的拿破侖戰爭,甚至衛國戰爭時期,東正教都證明了其擁有巨大的民心、威望,證明了其巨大的聚合力。

而這種東正教聚合力和俄螺斯的村社文化融合在一起,鑄造了今天俄羅斯人獨特的集體主義汗愛國主義的精神。從這個角度再去看俄羅斯,俄羅斯歷史上的種種,比如說蘇聯農業集體化,集體農莊之類的東西,就很容易想得通了,這就是變相的村社文化。當然,不是說親西方派就没有地位了,梅德維杰夫现在不是還在高位麼?

謝尼婭∙索布恰克,也就是普京的恩師的女儿,典型的自由派,前段時間要和普京争總統位,後來又說克里米亞數於烏克蘭,普京也没怎麼難為她,任她蹦躂。

90年代時期,俄羅斯正在搞轟轟烈烈的私有化,當時的幾個名人,包括丘拜斯,涅姆佐夫,蓋達爾等人,就在今年11月8日,為了基念蘇聯解體,俄羅斯還拍了一部記錄片《帝國覆滅紀》,丘拜斯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直斥蘇聯人就是“懶漢和寄生蟲”。還真是死不悔改的西化派。

1991年,蘇聯通過了允許國營企業轉軌股份制企葉的法律,丘拜斯立即著手私有化方案,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方案,方案是:國家發給公民證券,證券可以兌換現金也可以用來購買股份,證券發出去以後整個俄羅斯都沸騰起來,無數人在其中套利,幾個月時間,證券兌換價格從1萬盧布直接跌倒5000盧布,電視台每天都在播放支持私有化的廣告,勸告俄羅斯民眾把證券投資於即將出售的企業。

彼時氣氛凝重,由於俄羅斯議會要在1992年12月開幕,有可能直接罷免蓋達爾,它2當時是俄羅斯總理理,而丘拜斯是第一副總理,如果蓋達爾被罷免,丘拜斯勢必難逃,丘拜斯立即聯繫了IMF和美國政府資助的顧問,制定了加快私有化的步伐。

到12月份俄羅斯亦會開幕的時候,億元對於葉利欽的改革激烈辯論, 蓋達爾下台,但是依然没有阻止私有化,丘拜斯一直到1998年才被解除第一副總理職務。而彼時的俄羅斯已經一片大亂。

我們回到普京身上,普京1991年辭去了情報機構工作的職位,同年被當時的列寧格勒市長索布恰克看中,被任命為市長外事顧問,這是普京從政的起點。

1991年8月19日,當時的蘇聯元帥和克格勃發動政變,當天索布恰克從莫斯科非往聖彼得堡,聖彼得堡的克格勃已經下令在機場逮捕索布恰克,普京提前獲知消息,找了幾個心腹直奔機場,把車子直接開到飛機舷梯下面,接走了索布恰克,打了克格勃一個措手不及。

索布恰克隊於普京整體評價很高,舉止得體,不吸烟不喝酒,律己甚嚴,索布恰克離職後,普京本來可以繼續留在聖彼得堡,但是普京追随索布恰克辭職,在職期間,普京和切爾諾貝爾金來往甚密,組織了切爾諾貝爾金創立的黨派“我們的家園–俄羅斯”在聖彼得堡的分支機構,甚至担任了彼得堡黨主任。

從這裡看的出來的是,普京的上台,實際上並不是斯拉夫派提拔的結果,而恰恰是西化派提拔的節果,這可真是歷史的諷刺。

1998年對於俄羅斯來說不是好年份,俄羅斯先後出現金融危機,生產危機,預算危機和債務危機,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以及社會危機互相交織,切爾諾貝爾金趕下台,任命了普里馬科夫政府,這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變。

普里馬科夫本人曾經担任過蘇聯家安全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蘇聯情報局局長,俄羅斯對外情鮑局局長,非常明確的,這是一個希拉維克的人。而普里馬科夫的繼任是斯捷帕申,此人担任過俄羅斯安全部長,反間諜局長,安全局局長。

斯捷帕申的繼任就是普京,而普京就是克格勃出身。也就是說證個希拉維克的起點,是在普里馬科夫。

普里馬科夫既然是强力部門出身,自然和葉利欽關系就不怎麼好,於1999年又被葉利欽解職,前後1年時間都不到,普里馬科夫之所以能够上台是由於葉利欽两次提名切耳諾貝爾金,結果議會就是通不過,這才提名的普里碼科夫。

普里馬科夫倡導ˇ多邊主義,推動中印俄成維“戰略三角”來平衡美國,他訪問美國之前,得知北約開始轟炸南斯拉夫,立即決定飛機半路專灣身返回莫斯科。

而普里馬科夫上台以後和葉利欽鬧得很不愉快,1年不到的時間就被解職,其主要原因是當時的俄共對葉利欽造成一定威脅,要求彈劾總統,偏偏普里馬科夫又和俄共來往甚密,葉利欽非常不滿意。

在經歷短命的斯捷帕申(因衛處裡達吉斯坦問題不及時被解職)後,普京上台,普京上台後即爆發車臣戰爭,普京手段强硬,一洗俄羅斯慘敗於上次車臣站爭的耻辱,車臣分離武装土崩瓦解,這次戰役胜利給普京帶來極大的威望。

而此時的普京的身份就很微妙了,一方面,他確確實實是克格勃出身,同時手段够强硬,另外一方面,他確確實實又是親西方派提拔起來的官員,兩面討好,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一下,自我奮鬥重要,歷史進程也很重要。

實際上迄今为止,西化派和斯拉夫派還是鬥的没完,依照俄羅斯人的說法,當年的蘇聯革命實際上就是一種極端西化的表現,馬克思是德國人,當年占據布黨上層的,有一半以上不是俄羅斯人,後來斯大林搞大清洗,直接把上層外族的幹掉了,說起來也諷刺,斯大林自己都不是俄羅斯人,是格鲁吉亞人。俄羅斯國内一直在傳言當年的斯大林清洗了猶太復國主義陰謀,信的人挺多。當然還有人說斯大林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弟----這就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了。

俄羅斯人ˇ對斯大林抱有什麼遺憾嗎?遺憾就是為什麼斯大林不稱帝,當沙皇。就是這麼諷刺。

從某種程度上說,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的抹黑是没有依據的,好像普京真的那麼反西方式的,Quora( 線上問答網站 )有個俄羅斯人貼了一張圖片,普京坐在斯拉夫派和西化派的中間,居中條停。

這兩邊分别是:

西化陣營,有安東·西盧安諾夫,瑪克西姆·奥雷什金,埃爾維拉·那比利纳領導的財政部,經寄發展部和俄羅斯央行,梅德維杰夫是其中的非正式領導人,另外還有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阿列克謝·米勒,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實際上屬於傾向西化派的,這點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

斯拉夫派,主要是軍事和情報人員組成,也就是網上經常所說的“希拉维克”(翻譯為强力集團),這個陣營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的CEO伊戈爾· 謝欽,號稱普京大腦的亞歷山大·杜金,FSB主任亞歷山大·博爾特尼科夫,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鲁舍夫。

國防部長紹伊古雖然出鏡比較頻繁,但是他屬於行政人員,而不是派系人員。

俄羅斯的民間的某些人士,比如說阿列克謝·纳瓦爾尼,一度被西方媒體炒的沸沸揚揚的,這個人其實黑點太多,在俄羅斯不受待見,舉個例子,他當年說俄羅斯國内的少數民族是害蟲,需要用殺蟲劑消滅,這麼納粹化的說法,到線在還掛在youtube上,後來又說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當然,這種說法在西方肯定受歡迎,在俄羅斯,不罵他賣國賊真算輕了。

這些東西不可能在西方媒體上看到。俄羅斯自由派那是吃皇糧的。

至於俄羅斯國内有没有反對普京的,有,只不過是嫌普京還不够大俄羅斯,還不够大斯拉夫主義。

如果我用一句話來評價俄羅斯的西化派為什麼一直不成氣候,很簡單:西毆人對於俄羅斯民族的貶低是赤裸裸的,是公開羞辱的,像盧梭寫過《社會契約論》的,大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一說到俄羅斯,他認為俄國還没有成熟到可以開化的程度,但是被彼得大帝揠苗助長,導致整個俄羅斯民族都扭曲了,因此斯拉夫人是永遠都不會開化的,因為開化的太早了。

真可谓投降都不可得,把整個俄羅斯民族的臉在地上摩擦,然後問為什麼俄羅斯對西方這麼仇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