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社交關系的圈子,才是政治人物的殺手鐧---說袁崇煥

 社交關系的圈子,才是政治人物的殺手鐧---說袁崇煥

袁崇煥該不該死 ? 死得冤不冤,一直是兩極化爭議。

很多人說朱元璋是貧民出身,所以恐懼群僚害他,廢丞相也是為了鞏固權力。

其實,丞相分權的制度源自唐朝,當時是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并立,分别負責决策、審核和執行,這樣就從制度上保證,丞相不會威脅到皇帝的權力。但是經過北宋的一番折腾,到南宋的時候,門下省倂入中書省,順便剝奪了尚書省的權力,實際上三省合一,所以南宋的丞相權力很大。比如秦檜政19年、史彌遠獨攬大權26年,甚至可以操縱廢立皇帝。

緊接著元朝來了,中書左右丞相統領六部,直接管理天下事務,權力大到皇帝說話都不好使。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之後,把中書省也廢了,宣布大明朝以後没有丞相,而且以後的皇帝都不許設立丞相,大臣要是敢請求立丞相,斬。

雙頭政治只能產生動盪不安。

朱元璋立國後發現,元朝滅亡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丞相比皇帝權大導致衝突不斷,另一個是元朝的接班人不穩定。他為了解决遺留幾百年的制度問題,直接把丞相職位給廢了,把所有全力歸於皇帝一人之手,而且規定了嫡長子繼位制度,基本上穩定了明朝的政治格局。

但是解決了舊問題,又產生了新問題。

朱元璋屬於天賦異禀型人物,在高强度工作之外,找了幾個秘書,平時負責抄抄寫寫,有問題的時候提點建議。這也是明朝内閣的雛形。随著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内閣制度被固定下來,大學士做為皇帝的親信,也逐漸得到重用。

朱元璋和朱棣的猛人時代結束以後,後世皇帝由於能力和精力不足,做不到大權在握獨攬朝綱,便給了内閣大學士票擬的權力。意思就是,皇帝不知道某件事情如何處理,就發給内閣大學士,讓他們把處理意見寫在紙上,给皇帝提供参考意見。慢慢的,内閣大學士就掌握了決策的權力。

皇帝的權力被分割,怎麼辦,政治鬥爭是髒活兒,皇帝總不能親自下場搏鬥吧?於是明朝皇帝又把批红權交給太監,也就是代替皇帝用紅筆寫下命令,並且蓋玉璽生效,如果太監不同意,還能發回内閣重擬。到後來明朝的政治就變成,内閣大學士有政令決策權,太監有否決權,六部有執行權。把内個和太監的權力合二為一,便是真正的皇權。

明朝大臣法律上的權力很小,可一旦内閣首輔和掌印太監達成共識,權力就大的像 9 千歲。比如得到太監支持的張居正,比如通過鬥爭壓倒内閣的魏忠賢......他們都是自己決策自己同意,除了不姓朱,基本和皇帝没什麼區别。

除了廢丞相,朱元璋還留下一系列遺產。他把一半土地分給軍隊,讓軍人們平時種田戰時打仗,不用朝廷掏軍費,而且軍官和士兵都是世襲的,免去招兵的麻煩。朱元璋在財政方面的做法是低税率,說是要藏富於民,意思是人民富裕,朝廷自然也富了,根本不必用行政手段去民間搶錢。

種種迹象說明,朱元璋的治國理想是用小農經濟的方式,把明朝固定在低維度的水平,大家有田種有飯吃,皇帝和人民相伴到地老天荒,完全不知道還有經濟規律這回事。随著明朝承平日久,人民過上了好日子,心思活絡的人已驚不靠種田維生了,而是奔走在大江南北做生意,市場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當維護小農經濟的制度,遇上逐漸壯大的市場經濟,必定是鑿枘不合,激發衝突。

明朝立國100多年後,毆洲大航海也發展起來,那些船對把美洲白銀運回歐洲,然後再到東南亞買香料,以及到明朝買絲绸。於是美洲白銀經過歐洲人之手,迅速向明朝的江南流動,不僅改變了明朝的流通貨幣,也讓江南地主富的流油。

白銀刺激的絲綢出口,導致江南冒出無數手工作坊,很多人也不種田了,專門到絲綢作坊里打工,賺的錢比種田都多。這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人心永遠滿足不了,窮的時候想吃飽飯,吃飽飯了想娶老婆,娶到老婆想賺錢,可一旦賺到錢了又想要權,有權的還想長生不死。明朝後期的江南富人就是這樣。

土豪積蓄了海量才富,却不能影響國家政策維護自己的利益,朝廷堅持的小農經濟政策,又和江南的實際不符合,不管從哪個方面說,江南商業型地主都要起來奪權,然後操作一些減商税、提拔官員等政策。

而且明朝市場經濟的發展,造成一些和小農經濟不兼容的事情,比如拜金主義、奢靡浪費、縱情享受等等,大家紛紛感嘆人心不古。社會無形中分化對立。類似於現在的炫富、拜金等等,和傳統美德完全不搭邊,很多人也在吐槽人心不古,其實這都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和道德没關系。

江南文人看不下去,他們想進行改革,把社會風氣拉回淳樸的小農經濟時代,他們提出的口號的道德......只要人人有道德,世界一定會好起來的。這種奪權+改革的雙重產物,便是代表江南商業地主利益的東林黨。

當然,東林黨不都是江南商業地主,其他地域的政壇大佬,也希望加入東林黨改革朝政,他們其實是有共同訴求的政治團體。但是有希望改革的,必然有極力保持現狀的。

那些内閣的閣老們,基本是占田數萬到數十萬畝的農業大地主,他們才不想改變現狀呢,哪怕要改革,也得按照他們的方式改。不可能東林黨說保護江南商業利益,閣老們就拱手讓出蛋糕。

於是,一方是代表江南商業地主利益的東林黨,一方是代表小農經濟大地主和其他地方利益的舊勢力,從張居正死了就開始鬥,一直鬥到崇禎上吊才罷休,而袁崇煥就是黨爭的犧牲品。明末黨爭爆發了。

1620年萬曆皇帝駕崩,僅僅一個月後繼位的泰昌皇帝也死了,新皇帝是16歲的木匠朱由校。就在此时爆發了“移宫案。”魏忠賢想讓泰昌皇帝的妃子李選侍住在乾清宫,兩人一起企圖挾皇長子自重,順便奪下批红權把持朝政。

東林黨的楊漣、左光斗不允許,太監要是掌握朝政,東林黨喝西北風。不過他們兩個是衝在前面的,背後是東林黨的大學士和尚書在推動。東林黨人用祖宗家法之類的理由,逼迫泰昌皇帝的妃子搬走,然後扶持朱由校登基繼位。

政治鬥爭勝利了,東林黨人紛紛上台,占據了大部分朝廷的重要職位。不過東林黨也逃不出"真香定律"。被人追著打了幾十年,好不容易大權在握,還不把政治對手往死裡整?改革,他們早就忘了。東林黨利用“移宫、红丸案”等事件,追著以前的政壇大佬打,凡是不屬於東林黨的官員,一律貶謫回家。

東林黨坐大,其他則式微,危矣 ! 明朝的權力分别在内閣和太監之手,現在東林黨掌握了内閣的決策權,那麼能和東林黨對抗的,只有掌握否決權並且有皇帝支持的太監。而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名字叫魏忠賢。被東林黨打的抬不起頭來的官源,紛紛投靠魏忠賢,逐漸形成以魏忠賢維核心、太監勢力為中堅、朝廷反東林黨官員為外圍的閹黨。

皇帝朱由校也發現,東林黨人太可惡了,每天不是講道德就是整人,正事一件都没做成,那要東林黨有什麼用?此時的朝廷力量對比已經很明顯,東林黨得罪了同僚、得罪了太監、甚至得罪了皇帝,失敗是持早的事情。

魏忠賢帶著實力强大的閹黨出馬,殺的東林黨一敗涂地,風光掌權的好日子結束了,太監本身就代替皇帝掌握政策否決權,以及朝廷大小事務的最後決定權,現在魏忠賢打倒東林黨,又把内閣的決策權拿下來,合在一起就是真正的皇權。魏忠賢成為大明朝的實實的九千歲。

世界變化太快,皇帝朱由校没幾年崩了,新繼位的崇禎皇帝有精神潔癖,不喜歡九千歲魏忠賢,剛登基没倆月就把魏忠賢給辦了。明朝太監的生存方式是代行皇權,也就是依附於皇帝的,他們本身没有權力基礎,只要皇帝想收回權力,一張紙條就能收回來。不像唐朝太監掌握著禁軍,殺皇帝像殺雞似的。

崇禎皇帝的盟友,就是被閹黨折騰了好幾年的東林黨。故事再次重演,凡是和閹黨沾邊的官員,又被打的七零八落,東林黨重新占據朝堂重要崗位,並且扶持起一個重量級打手:袁崇煥。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1619年中進士,被授予福建邵武知縣,幾年後提拔到兵部任職。1619年主持科舉的是東林黨元老韓爌。按慣例,主持科舉的官員是新進士的老師,在波詭雲譎的政治鬥爭中,學生必須跟着老師走,老師也要利用職權提拔學生,這樣才能形成抱團生存的政治勢力。

袁崇煥不是東林黨,却是東林黨元老的學生,也就是東林黨的外圍成員。袁崇煥被提拔到兵部的時候,韓爌正好是内閣大學士,2年後又出任内閣首輔,那時候的袁崇煥已经在關外快速升遷。

魏忠賢在九千歲的路上越走越遠,韓爌被逼辭職,東林黨其他成員也各回各家,只有袁崇煥在關外努力奮鬥著,不是閹黨不整他,實在是袁崇煥太渺小,不值得過度關注。

1626年,袁崇煥搞了一個大新聞。

那年正月,努爾哈赤帶兵圍攻寧遠城,原本明朝大佬已經準備放棄了,壓根没去救寧遠,結果袁崇煥和寧遠守將找到紅衣大炮,對著八旗軍隊猛轟過去。怒爾哈斥到底是傷、是死,扯不清,反正撤軍了。寧遠危機解除。重要的是,這是兩相對陣以來,明朝的首次勝利。2個月後,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

袁崇煥出人頭地了,理所當然進入閹黨的視線,魏忠賢發現袁崇煥是個人才,想讓他改換庭面,投入閹黨門下。袁崇煥不肯。

第二年袁崇煥又打退滿洲八旗的進攻,號稱“寧錦大捷”,魏忠賢再問,袁崇煥還是不肯,於是魏忠賢發動黨羽彈劾袁崇煥,並且在論功行賞時也不上心,袁崇換氣的要死,索性辭官回鄉。

袁崇煥辭官僅僅一個月後,天啟皇帝朱由校駕崩,再過三個月魏忠賢倒台,閹黨烟消雲散,東林黨傍著崇禎皇帝又回来了。積極推薦袁崇煥,欲平定、收復遼東之亂,非此人不可。於是,崇禎下诏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蓟療督師。

崇禎讓袁崇煥上任之前,來一趟北京,想考察一下大名鼎鼎的袁督師,结果袁崇煥在北京對崇禎吹牛逼,說只要给我說一不二的大權,五年時間,必能平定遼東,還陛下太平江山。崇禎一聽就樂了,賜你尚方寶劍,到遼東以後看著辦。

有個官員問他,五年平遼不容易啊,督師有什麼萬全之策嗎?袁崇煥哪有什麼萬全之策,無非是按照以前的辦法穩扎穩打,但是想穩扎穩打的畫,五年時間根本不够,所以他對那個官員說:五年平遼,無非是哄騙皇帝的。”嚇得那個官員出了一身冷汗。

不過袁崇煥敢哄騙崇禎皇帝,却不敢背叛自己的階級。

他去遼東之前,去拜訪了内閣次輔錢龍錫,說自己去遼東以後,一定要想辦法幹掉毛文龍。錢龍錫豎起拇指表示佩服。為什麼東林黨一定要幹掉毛文龍呢?其實還是黨爭。

毛文龍祖籍山西,爺爺是經營官鹽生意的富商,由於生意需要便搬到浙江杭州定居,逐漸成為杭州顯赫家族,給兒子娶了杭州望族沈家的姑娘,生下4個兒子,長子就是毛文龍。

成年後的毛文龍没什麼工作,便進京投奔在兵部任職的舅舅,舅舅把毛文龍介紹給遼動總兵李成梁,做了一名軍官。毛文龍熬了很多年,好不容易做到中層軍官,但和東林黨也扯不上什麼關系。天啟年間遼東大亂,巡撫王化貞收攏軍事人才,發現了毛文龍,像韓爌提拔袁崇煥一樣,拼命提拔毛文龍。從此,毛文龍時來運轉,一路升遷。

王化貞原本是東林黨人,後來看到東林黨失勢,魏忠賢的閹黨崛起,就轉身離開東林黨,投入閹黨。如次,袁崇煥是東林黨的鐵桿打手,毛文龍是閹黨餘孽。在满朝清理閹黨的大環境下,毛文龍怎麼可能是漏網之魚?

毛文龍投靠王化貞之後,帶著192人渡海收復豬島,随後以此為基地收復了附近的很多島嶼,部隊也一天比一天壯大,最終以皮島為根據地,統率27000人開創東江鎮。相當於遼東都基本陷落了,毛文龍却能以小博大收復失地,並且以收復回來的地盤,發展成朝廷認可的軍區。

每當满洲八旗向山海關進攻的時候,毛文龍帶兵登陸作戰,捅滿洲八旗的屁股,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没辦法,只好回師瀋陽,頗有圍魏救趙的意思。所以皇太極也愁啊,給毛文龍血信說你投降吧,給你高官做。毛文龍看完就把信送到北京,皇帝感覺毛文龍是個忠臣,加封為左都督,賞銀......50兩。

袁崇煥到遼東以後,皇太極給袁崇煥寫信:“毛文龍是個禍害,只要你殺了毛文龍,我們就議和罷兵,並且把遼東還給大明。”袁崇煥想統一遼東軍權必須殺毛文龍,東林黨打壓閹黨必須殺擁兵的毛文龍,如今皇太極以議和來誘惑袁崇煥,那麼毛文龍就死定了。

1929年6月,袁崇煥以閱兵為名,到皮島見毛文龍,没說幾句話就把毛文龍綁起來,數落他有12大罪狀,用崇禎賜的尚方寶劍殺了。

此舉,得罪了一群朝廷命官。他們當然不是愛大明,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是自毁長城。而是因為毛文龍在東將鎮走私人参和皮貨,特别能轉錢。除了養活軍隊和自己享受以外,毛文龍把大半利潤都送到北京孝敬大佬,朝廷大佬幾乎都拿過毛文龍的錢。連原本要給毛文龍發的軍餉,那些銀兩還没出北京城,毛文龍就給大佬們分去大半。

崇禎暫時也不能責怪袁崇煥,畢竟收復遼東還得指望袁督師呢。不過袁崇煥囂張跋扈的帳,算是記下了,崇禎什麼時候想幹掉袁崇煥,就來翻翻舊帳。這事也就過去了,毛文龍相當於白死。皇太極卻開宴慶祝。

四個月,遼東就出事了。

由於没有毛文龍在皮島牽制,滿洲八旗可以放心大胆的向西作戰。1629年11月,皇太極帶著八旗部隊繞道蒙古,從喜峰口入關,直接兵臨北京城下,八旗兵怎麼跑到北京城下了,要是把崇禎皇帝抓住,豈不是朱祁鎮第二了?而且朝廷花了大錢建成山海關防線,交给袁崇煥统一指揮,現在怎麼跑出來了?朝廷震動,崇禎暴怒,民間謠傳,是袁崇煥放進來的。

袁崇煥也嚇得一哆嗦,趕緊帶著兵馬向北京城趕去,到了北京還没打仗,就向崇禎要求:“趕路好幾天,部隊太累了,要求進城休整。”崇禎一聽都傻了,皇帝和朝廷都在這裡,你居然還想帶兵進來,到底是休整部隊,還是向朝廷伸手要官,或者和八旗串通好裡應外合?

不管是哪個原因,袁崇煥都解釋不清楚,在别人看來,貌似都有可能。崇禎峻拒,在城外,打完仗再說。袁崇煥只好出城硬槓八旗,八旗打了幾仗没打下來,感覺進不了北京城,也就撤了,一路擄掠,1930年6月才回瀋陽。

八旗撤離北京之後,袁崇煥就被抓了。抓袁崇煥是崇禎皇帝的命令。崇禎對袁崇煥很不滿意,給了那麼大的權力和恩寵,袁崇煥居然在遼東碌碌無為,而且袁崇煥還敢不打招呼殺大將毛文龍,那他想帶兵進城到底想幹什麼,或者說想殺誰?說不清楚吧,那就到監獄裡想清楚再說。

朝廷官員發現崇禎皇帝動了殺心,馬上聞風而動,跳出來檢舉揭發袁崇煥,有人說是他把八旗放進來的,有人說他私下和滿洲議和,有人說他是隱藏在大明的滿洲特務。他們的目的就是搬倒袁崇煥,驅逐東林黨的内閣大學士錢龍錫和韓爌,最終達到清理東林黨的目的。要殺袁崇煥的主力是閹黨,最起碼是反對東林黨的人。還是黨爭 !

除了殺毛文龍和入城休整的事,還有兩件事碰到崇禎的紅線。

第一件是袁崇煥私下議和。議和是没問題的,但是袁崇煥不打招呼,私自和滿洲議和。事關停戰的外交大事,只有皇帝才能決定,你袁崇煥有什麼資格替皇帝做決定?不能因為東林黨執政,你就代行皇權啊。崇禎對他越權很不滿意。

第二件是袁崇煥手令比聖旨管用。

聽說袁崇煥被抓進監獄,祖大壽害怕一起被殺,拉起隊伍就向山海關跑了。崇禎也怕他投奔滿洲,便讓袁崇煥寫一封手令,招祖大壽回來。祖大壽看到袁崇煥的手令,哭的一塌糊塗,拉起隊伍又回北京了。這叫什麼事兒,皇帝想調動部隊,還得用大臣的手令,哪怕此人在監獄裡也比聖旨管用。清朝,雍正殺年羹堯理由也類似。

如果你是崇禎,怎麼想?

袁崇煥對麾下的部隊影響力極大,偏偏又是個胆大妄為的人,敢藐視皇權私下議和,還敢不打招呼殺毛文龍,甚至想帶兵進北京城......這種人不殺留著...?崇禎這麼一想,閹黨餘孽在旁邊一鼓動,袁崇煥就死定了。

随後“袁崇煥案”擴大化,主持清算閹黨的韓爌和錢龍錫,接連離開內閣,其他東林黨成員也紛紛被貶,鬧騰了幾十年,東林黨再次一敗涂地。而接任内閣首輔的是浙黨温體仁,曾經跟過魏忠賢,算是閹黨的旁系成員。崇禎皇帝也看清文官士大夫的真面目,再次啟用太監掌權。

温體仁做了8年内閣首輔,再過6年李自成進京,1644年清朝的滿洲統一天下。

大明朝的經濟運動造就了東林黨,朱元璋留下的制度產生了黨爭,袁崇煥就是因缘際會榜上東林黨,開啟位高權重的督師生涯,最後又因為個人站隊問題,被命運狠狠摔下雲端。想讓他死的有閹黨餘孽、滿洲、崇禎皇帝,想讓他活的只有自己和東臨黨,不管從哪方面来看,袁崇煥都是必死的結局。他真的冤嗎?不冤吧。

在死後很長時間,袁崇煥的名聲都不是很大,最起碼没有達到封神的地步,袁崇煥封神還是清末的時候了。那時候的革命黨要推翻清朝,就給革命黨找榜樣如梁啟超力捧王安石,對於敢和清朝作戰的人物給以很高評價,用意嘛......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

再比如什麼願我滇人勿忘李定國、願我閩人勿忘鄭成功、願我遼人勿忘李成梁、願我......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袁崇煥也是。

最後從袁崇煥的崛起和滅亡,我们可以發現一個規律:

社交關系的圈子,才是政治人物的殺手鐧。雖說時代有變,然人性未變,這一條古今適用。

他在哪裡讀書、同學和老師是誰、在什麼地方任職、領導和同事部下又是誰......明白這些社交關系,往往就可以把他歸類屬於什麼圈子,推斷這個政治人物的前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