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前,美蘇經濟金融博奕的過程
大國的毀滅---糧食危機、財政虛空、金融瓦解
工業革命以後,现代化重工業當仁不讓的成為大國爭霸和擴張的基礎配置。同樣的,任何後發國家想要爬到食物鏈上層完成國防和工業體系建設,也必須要先工業化,蘇聯自然也不例外。
蘇聯的無產階級政權建立之初,内部面臨生產力水平低下,工業基礎薄弱的問題。外部澤是英法德美日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列强虎視眈眈,各種經濟技術封鎖想要把蘇聯工業扼殺在搖籃。
當時的蘇聯還是個農業國,已不可能再走西方前期殖民掠奪與奴隸生產的方式籌集工業化資金,只能從國內農業部門抽調資源進行工業化( 大陸50年代總路線問題也是為這個 )。只有短期集中所有資源發展以國防軍事為中心的重工業,才能和西方列强抗衡。而且因為西方陣營的圍追堵截,客觀條件上當時的蘇聯也没辦法按部就班從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依序發展。
在這個背景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超高速工業化發業展計畫產生了。連續幾個五年計畫的超額完成,使得蘇聯快速成為能和美國抗衡的工業化强國。片面地注重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因而造成市場上的貨物不够,貨幣不穩定。”蘇聯的軟肋就是來自糧食問題。
其實蘇聯原本是產糧大國,即使在沙俄實期,也能毫不費力的實現糧食自給。20世纪初,俄國還占據了世界糧食出口總量的45%,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就是因為軍備競賽,蘇聯的重工業尤其是軍工開始過度發展,輕工業和農業才被忽視了。糧食產量降低,國家儲備糧食持續减少,填飽國民的肚子已經變成了六十年代蘇聯不得不面對的頭號問題。
自己產量不够就只能從國際市場上購買,然而國際商品結算貨幣是美元不是盧布,想進口糧食就得有足够的美元外匯儲備。没有足够的美元,蘇聯只能開始抛售黄金儲備。單單1963年因為農作物減產要進口糧食,就用掉372.2噸黄金,占蘇聯黄金儲備的三分之一。
蘇聯當時國運當頭,正在發愁怎麼解決糧食問題的時候,天上的餡餅來了。1973年,第四次中東第四次戰爭爆發引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输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油價開始暴漲。蘇聯則恰好因為六十年代在西伯利亞發現大油田導致了石油產量持續上升,從年產不到2 億噸上升到6 億噸。
暴涨的油價讓石油收入從天而降,之前蘇聯頭疼的外匯儲備和糧食問題居然輕而易舉的解決了。石油產量和出口量的快速增長給蘇聯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美元外匯。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西伯利亞優質油田石油大量產出造就了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繁榮。
除了進口糧食,蘇聯也開始大量進口設備,很多國内有能力生產的設備也開始進口,錢多,自己造哪有買省事。錢多,70年代初制定的發展科技,生產民用產品,提升工業競爭力出口創匯的經濟改革計畫也就此搁置。掉入資源陷阱終而不自覺。
蘇聯還利用這筆石油收入到處支援第三世界國家的小兄弟,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柴契爾夫人曾描繪了蘇聯的如日中天:“借助計畫政策,加上獨特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刺激手段相結合,蘇聯的經濟發展指標很高。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過去比我們高出一倍。如果再考慮到其豐厚的自然資源,如果加以合理地運營,那麼蘇聯完全有可能將我們擠出世界市場。因此,我們一直採取行動,旨在削弱蘇聯經濟,製造其内部問題。”
英美削弱蘇聯經濟的努力並没有成功。石油價格持續10年維持高位造就了蘇聯經濟的持續繁榮,趕英超美的速度日益加快。1975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上升至美國的80%,軍事上已經全面超越美國。比如戰略導彈蘇聯這一年有2402枚,超過美國40%,戰略核力量的開支是美國的3倍。
蘇聯軍對的擴張速度也很快。1978年,美軍有210萬人,蘇聯則有440萬人,美路軍擁有坦克10500輛,蘇聯有有50000辆。在石油價格高長2帶來的巨額收入支撑下,這一階段的美蘇爭霸中,蘇聯一直保持進攻狀態,四面開花。靠近蘇聯的歐洲是爭霸的重點區域,美蘇都集結了重兵。
同一時期的西方因為石油價格高長、能源短缺、生產力衰退陷入全面滯漲。經濟危機衝擊下,美國的收支平衡日益惡化。不但軍事力量被蘇聯趕上,越戰也嚴重受挫,陷入持久戰的泥潭。隨著危機愈演愈烈,越戰變成一場越来越打不起的戰爭。
美國開始收縮戰線也就成了必然。尼克森在這個階段調整了全球軍事部署,收縮了亞洲兵力,從越南開始撤軍。原因只是口袋的錢不够了。其實七十年代初不管是美國從越南撤軍,還是向中國示好,中美建交都是因為類似的經濟問題。
有一句話叫没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用在國與國關系上可能更加恰當。中美關系轉折点其實發生在1969年3月,蘇聯炮轟珍寶島的時候。尼克森訪華更明面化了。
當時,中蘇關係從貌合神離正式轉向全面對抗,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曾經陳兵百万,考慮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在蘇聯咄咄逼人的攻勢下,中國在1963年4月召開的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做好充分準備,準備他們(美帝、蘇修)打常規戰爭,也準備打核大戰。最重要的信耗就是,中國的從一個一告變成兩個,從原來的“美帝”,變成了“美帝和蘇修。”
美國人迅速捕捉到這個信號,當時美國正在衰退,拿出大量金錢對抗蘇聯和打越戰的壓力就够大了,再和中國搞下去顯然不划算,利用中蘇關系惡化“聯中制蘇”就成了最佳選擇。
這是一個双赢的策略。對美國來說,因為經濟實力不濟,急需一個蘇聯的鄰居來牽制蘇聯的擴張。和中國結盟以後,重心就可以完全回到毆洲去。對中國來說,因為中蘇關係轉向全面對抗,中國需要時刻防备蘇聯。遠方有一個朋友對蘇聯警告,讓它不輕舉妄動也是非常好的選擇。双方的利益點一拍即合,成危當時最佳的合作對象。
所以我們才看到在中蘇對抗的第二年,尼克森通過巴基斯坦總痛業海亞—汗轉告中國政府,美國準備改善兩國之間的關系。這才有了後面的中美乒乓外交和尼克森訪華。
美國和中國改善關系以後,得以在亞洲抽身。騰出手促成了第四次中東戰争,並在之後的數年徹底分化了阿拉伯聯盟,把沙特從蘇聯陣營爭取到自己一邊。這為80年代美國發動對蘇金融戰奠定了基礎。
1980年,蘇聯的石油天然氣出口金額已達到經合組織國家出口額的67%。不過鉅額的石油收入不但没有解決蘇聯經濟的不平衡,反而加重了這種不平衡。因為天降横財,蘇聯没有重新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科技生產民用產品,提升工業競爭力出口創匯的經濟改革計畫被擱置不說,糧食也越發依賴進口。
1970年,蘇聯進口谷物僅220萬噸。1985年,蘇聯進口的谷物已經達到4560萬噸。市面上近四成的糧食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短短十擠年間,蘇聯從一個能够自給自足的產糧國變成糧食進口國,全世界六分之一的糧食都要被蘇聯進口來填飽老百姓的肚子。
一個占地球陸地面積六分之一的帝國,人口不到三億,居然要依賴越來越多的糧時進口才能養活自己,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蘇聯這種依賴石油價格的經濟非常脆弱,想滿足國內糧食需要,首先需要用石油出口換取巨鵝美元外匯,再用美元大量進口糧食,一旦油價下跌美元不足,糧時進口就没法保證。
美國人也發線了這點。蘇聯的命門在美元外匯儲備,從雷根上台開始,圍繞著消耗蘇聯硬通貨美元儲備的措施就開始不斷實施。要消耗掉蘇聯現有的外匯儲備,只要油價下跌,外匯收入減少,蘇聯就會陷入困境。
没有足够的美元進口糧食和設備,看似强大的蘇聯經濟就會不攻自破。再利用經濟困境激化民族矛盾,就可以肢解蘇聯。以前有一本美國人寫的《雷根政府是怎麼搞垮蘇聯的》曾經詳細記載過這些細節。
我們總看到大陸不遺餘力的强調必維持持足額外匯儲備、保證糧食安全和自主、强調新能源開發减少石油依賴。這些教訓都是借取蘇聯的。
當時的美國一方面秘密資助阿富汗游擊隊,把蘇聯拖入阿富汗戰爭的汪洋大海消耗國力。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措施加大對東歐國家經濟制裁,讓蘇聯被迫拿出石油收入的一部分來支援小兄弟。單單被波蘭一年就需要4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大量的外匯儲備在這個過程中被消耗。
除了想辦法消耗蘇聯现有外匯儲備,在减少蘇聯石油收入上美國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聯合整個西方世界對蘇聯進行全面技術封鎖,以阻止蘇聯得到提高石油產量和修建石油天然氣管道的關鍵技術。產量少了,外匯收入就減少了。
西方的努力没有白費,轉折點終於來了。1985年開始,蘇聯石油產量見頂,開始緩慢下滑,美國等待已久的蘇聯產量“峰值時刻”終於來了。
之前分化的阿拉伯聯盟國家這時候也派上了用場。美國宣布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通過提供最先進的預警機和毒刺導彈和沙特结成反蘇同盟。沙特澤宣布加大石油產量兩倍以上,油價幾個月内就暴跌到10美元一桶。
對蘇聯,一個略物資幾乎完全依靠石油創匯支撑的國家來說,石油闡量和價格双殺的威力是巨大的。随著石油出口創匯收入的减少,數千萬噸的糧食進口化為泡影,財政收支也很快嚴重惡化。單單1986一年時間,蘇聯的外匯儲備就减少了三分之二。随後車諾比爾核電站泄漏和亞美尼亞大地震又雪上加霜的消耗了大量外匯儲備。
蘇聯當時的一份文件描述了財政危機有多嚴重。可自由兑換的貨幣結算非常緊張,債務超過了商品出口年度收入的兩倍,支付利息需要耗費近20億盧布,超過石油出口所獲可自由兌換貨幣全部進款。簡單說就是蘇聯石油出口收入只够長還債務利息,已經没有任何多餘外匯進口糧食、設備和其他資源。
市場物資供應急遽短缺,普通老百姓雖然不知道咋回事,但是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很快在市場上呈現。當時的報章雜誌經常有蘇聯民眾要排很長的兌購買生活用品的圖照片。
季辛吉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飢餓是最有力的武器,俄國歷史上因為糧食和飢餓引發的各種運動數不勝數。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的開端就是“麵包騷動”,誰也没想到從麵包騷動開始短短八天時間,存續300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就此轟然倒下。歷史上所有王朝更迭,往往和糧食短缺有关,蘇聯自然也不匯例外。龐然大物倒下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到處都是飢餓的蘇聯民眾,戈巴契夫不得不開始向西方政府尋求貸款。向自己的冷戰敵人借錢,就要按照它們的要求進行改革,此時此刻的蘇聯,已經完全喪失了主動權。
1990年是蘇聯最為悲傷的一年,美蘇攻守之勢開始逆轉。為獲得西方的貸款進口糧食維持國民經濟運轉,蘇聯開始按照西方的要求進行改革,大規模收縮自己的勢力範圍。
戈巴契夫甚至為此放棄了支持已久的伊拉克,同意了東西德统一,甚至同意德國留在北約。後面還有那次駭人聽聞的私有化。美國總統雷根訪問蘇聯時候曾盛讚:“由於改革,蘇聯已走上正確道路”。多假惺惺 !
糧食問題還導致了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内的分離主義運動,當初加盟蘇聯的共和國紛紛開始要求獨立。它們的想法說起來也簡單,跟著大哥就是要過好日子的,現在窮的飯都吃不飽了,還不如自己單過。
加速蘇聯解體進程的是1990年3月的立陶宛獨立事件。莫斯科在立陶宛宣布獨立後開始經濟制裁,並终止了石油供應。後來為了和美國簽定貿易協定獲得援助和糧食,莫斯科又同意在協議簽訂之前立即解除立陶宛的經濟制裁和恢復石油供應。其他加盟國家一看莫斯科這麼疲弱不堪,都開始有恃無恐的有樣學樣,蘇聯就此解體了。
這場金融戰背後,一個1980年國力還是美國80%的超級大國土崩瓦解。一個有著上萬件核武器武裝到牙齒的超級大國瞬間消失。一個八十年代每四個家庭就有一台私人汽車的工業化强國,一度GDP淪落到不如現今中國一個廣東省,且還在血流不止。
有意思的是,蘇聯解體之後,倒霉的不光是蘇聯人民,整個西方勞動者也跟著倒了大霉。
當初美蘇爭霸的時候,双方陣營都不斷自我進化,競相提高薪資福利來討好勞動人民,生怕對方把自己和平演變。蘇聯搞生產資料公有,美國就給資本家上重税。蘇聯說人民當家做主,美國就提高工人工資和社會保障。所以,三十年前歐美父輩們的一份普通工作就能讓一家四口過上衣食無憂的中產生活,這也是中產階級最幸福的年代。這邊蘇聯一解體,討好拉攏自然變得没有必要,資本家們馬上把勞動人民按在地上摩擦。後面美國和西歐工人的實際收入再没有漲過。
很多人認為戈巴契夫措施不當導致了蘇聯的解體。他當然是有責任的,不過解體並不完全是他的錯,是多年内憂外患各種因素積累的結果。他最大的問題是私有化改革過於激進,使得蘇聯積累70年的財富瞬間被西方洗劫一空。
從財政收支狀況看,蘇聯解體的結局早已注定。當時蘇聯的財政收支早就無法維持原有的勢力範圍,戈巴契夫只不過是被迫廉價甩賣蘇聯的各種政治和經濟資產來延緩即將到來的經濟崩潰罷了。本質上,蘇聯是先陷入了財政危機,之後又被美國聯合沙特用一場石油金融戰打垮。蘇聯财政收支失去平衡是龐大帝國轟然解體的最重要因素。美國聯合沙特發動的金融戰也只是給這個龐然大物套上最後的绞索。
美國人管這個叫隱蔽經濟戰,雷根時期的中央情報局局漲威廉凯西是這套體系的設計者,主要手段就是鼓吹放鬆資本管制任憑熱錢進出衝擊經濟,私有化國企削弱國家抵抗外部攻擊的能力,通過金融手段征服世界。這是一種非常規戰爭,核心是通過對一個國家經濟體進行研究,找到其咽喉要害,並針對這種脆弱性,通過經濟手段進行打擊,削弱其國力,進而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上位。
以前,游牧民族征服世界,除了破壞,就是掠奪財富和工匠,還有搶走女性。搶走貴金屬、掠奪實務是為了快速歛財,平衡打仗帶來的戰爭損耗。搶走女性可以提升繁衍和種族延續能力。其實蘇聯被征服以後,金融資本在俄羅斯和東歐的被掠奪是同樣的事兒。蘇聯貨幣變成廢紙,國內資產被外國資本瓜分,科技工業人才貧困潦倒任憑外國挑選,女性則大量外嫁或者堕入風塵,這是和平年代不費一槍一彈最徹底的征服。
總有人說世界進步了,燒殺搶掠没有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一直都是個叢林,根本没有變過。
1993年,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諾夫向大家報告說:“‘瓦良格’號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問道:“為了將船完工,工廠究竟需要什麼?”
馬卡諾夫回答道:“蘇聯、蘇共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建造它、完成它。但這個強國已不復存在了。
蘇聯解體的教訓需要我們時刻牢記,因為直到今天,蘇聯曾經發生過的一切,現在依然還在全世界到處重復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