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拳擊賽 KO 、拔河賽 相互依存

拳擊賽 KO 、拔河賽 相互依存

1972年美蘇簽訂了《反彈道導彈條約》(2001年12月,美國總統布希正式宣布退出該條約)。條約的主要内容在今天看來很怪異:規定美蘇双方,都得限制自己用導彈攔截對方導彈的技術和能力。換句話說,如果蘇聯向美國發射了導彈,美國人能用的手段很少,幾乎只能眼睁睁等著挨轟,反過來也是一樣。這個奇怪的邏輯,相當於自己和一個關係不好的鄰居,不是約定鄰居不能來我家偷東西,而是約定我們互相家門不上鎖。

過去,國與國之間的軍事戰略協定,基本上只有一個模式,那就是限制双方或者其中一方軍事武力的數量或者規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凡爾賽條約》和《華盛頓海軍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和奥匈帝國被打敗了。奥匈帝國直接被肢解,德國雖然可以繼續存在下去,但是為了避免它再一次發動戰爭,協約國對德國軍事力量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限制對方力量這個邏輯,不只是在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存在,在戰勝國也是一樣,這就要提到《華盛頓海軍條約》了。一戰後,英法美日這幾個結盟的國家也展開了一場軍備競賽,彼此都不互信。其中擴建海軍是最燒錢的。當美國宣布五年内要建造137艘軍艦的計畫。大英帝國立刻公開表示:哪怕花光最後一分錢,也要保持海軍世界第一的優勢。日本則宣布要搞一個“八八艦隊”計畫。就是說,日本要擁有兩個主力艦隊,每個艦隊的標配是八艘戰列艦和八艘巡洋艦組成,而且保持八年一次的更新速度。這樣擴建海軍太燒錢了!日本為了搞 八八艦隊,給海軍的撥款已經達到整個國家預算的三分之一,而且即使這樣都還不够。這麼玩下去的話,不用别人打,自己的財政就得先垮了。所以就由美國牽頭開了一個華盛頓會議,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簽約國海軍主力艦比例為美、英、日、法、意 : 1:1:0.6:0.35:0.35。

這才是正常的思路:過去的國際力量博弈,都是圍繞限制對方相匹配武器力量的思路展開的。但1972年的《反彈道導彈條約》,它的思路正好相反,是彼此限制防禦對方的力量,怪嗎?原因是核武器。核武器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武器,它一旦使用,就是超大範圍的無差别毁滅。一旦打起核戰爭來,誰都不可能幸存。此時,再限制對方的武力就没有意義了。問題發生了逆轉,双方要確保安全,不再是限制對方力量的規模,而是要確保我對你的威懾是有效的。這就是所謂的“保證互相摧毁”,以至於双方都不敢動手。

核武器時代相當於兩個人都已經用刀頂在對方的要害了。要確保安全和公平只能是我兩同時放下武器。這就是1972年《反彈道導彈條約》這個奇怪邏輯的來歷。不限制進攻力量,而是限制防禦力量。說這個是想闡明一個道理,什麼是“相互依存”。所有個人、企業、組織、國家,它的生存狀態,都在向相互依存的方向演化。

在最開始的時候,任何人、組織的生存,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在相互競爭的時候,著眼點也是力量對比。但是技術、經濟、社會向前演化,不管是核武器的發明,還是全球市場的發展,反正最終造成了一種狀態——他人的存在是我們自身存在的前提,别人不能生存,我們也不能生存的好。在這種情况下,競爭的方式就在悄悄發生變化,通過力量對比來衡量勝負,不再是唯一取勝方式,甚至已經不是取勝的方式。

試想,你現在把紐約佔領了,紐約的財富能歸你嗎?不會的,華爾街的生意做不成,豐富的鏈接、協作没有了,紐約的財富會瞬間消失。再比如,北上廣深的人要是把鄉下人全部趕走了,最終誰吃虧?鄉下人不能打工賺錢,自然吃虧了;但是大城市的人可能連早點都吃不上,更别說經濟繁榮了。

今天,從《反彈道導彈條約》這個故事來看,現在的競爭,其實切換了一個邏輯:我的力量强大與否已經没那麼重要,反正是相互依存的。想要勝出,只有一個辦法,我得讓所有人相信,我對你没有威脅,願意跟你合作,遇到了矛盾我願意和你談判協商,我能和更多的人組織協作。因此我不僅更有力量,我也更加安全。有一個比方說得好,過去時代的競爭,是拳擊賽,比的是能否把對方擊倒。而現在的競爭是拔河赛,繩子不能斷,每一個競爭的参與者能做的,只是讓绑在一起的價值鏈條,向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挪動一點而已。互相依存,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競爭的底層邏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