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戰略受制於現實 主將受制於部下 鄉土折翼

戰略受制於現實  主將受制於部下   鄉土折翼

楊玄感河南黎陽起兵反隋,他的好友、也是功臣之後的李密,前來投奔。為楊玄感獻上頗為著名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直接迎上去跟隋煬帝打。當時隋煬帝在遼東前綫初敗。打軍心不穩的殘兵敗將,斷其歸路,最容易得手。

中策,去打關中長安,關中的戰略位置特别好,首都最具象徵意義。

下策,就近攻打洛陽,占領河南。但是李密覺得,洛陽的防務很好,糧草又多,不容易打得下來,時間一長,就不好說了。

但是,楊玄感没有聽李密的上策和中策,而是採取下策去攻打洛陽,最後果然就被剿滅了。是楊玄感愚蠢嗎?細想一下,不一定。

楊玄感起兵手底下的八千船民,都是當地人。跟着造反,只是為了討口飯吃,在那個時代,怎麼可能願意背井離鄉,遠征它方呢?他們也不是正規軍,戰鬥力肯定很弱。任何一場敗仗,軍心可能就垮了。他只能這樣,就近攻打洛陽。萬一打下來了,一方面士氣大振,可以擁有更大的號召力。同時,洛楊周圍有興洛倉、回洛倉、黎陽倉幾個大糧倉,可以吸引更多難民來投奔,這樣就能用“滚雪球”的方式迅速壯大。戰略高明與否,可以理論推導。但是每個帶兵的人,都受制於他面臨的實際情况,不是所有的高明戰略都可以實施的。

出主意的李密當了瓦崗寨的主帥,也遇到了一模一樣的情况。當時也有人建議他西入關中、占領長安,這回輪到李密來嘗嘗這個兩難的滋味了。他說“君之所圖,仆亦思之久矣,誠為上策。惟我之所部,並山東人,既見未下洛陽,何肯相随西入!”李密的顧慮和楊玄感是一樣的。主將受制於部下,戰略受制於現實,最終兵敗在洛陽城下。

因為士兵故土難離,造成局勢突變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隋煬帝本人。天下搞亂之后,就跑到江都( 楊州 )去醉生夢死,躲起來了。他身邊的禁軍官兵大多是關中人,在楊州待久了,就是想回老家,就和隋煬帝爆發了尖銳矛盾。最後,宇文化及發動政變,殺死隋煬帝後全軍北返。連皇帝的權威都没有辦法扼制部屬故土難離的思鄉情緒,更何况其他人?

再看幾百年後的李自成。李自成在1643年打下襄陽後,宰相牛金星指出直接從襄陽北上攻北京,勝利可期。但是李自成没有聽,他要回關中。因為李自成和他手下的人,尤其是高級將領,基本也都是關中人。仗打勝了,人心就思衣錦歸鄉。李自成回到關中之後就開始稱帝、封官,準備就在西安待下去了。即使是後來打下北京,把明朝的官員吊起來打,名義是追贓,實際就是要錢。然後把搜刮的金銀財寶運回關中。當時吳三桂和清兵就要聯手了,大敵當前,李自成不整軍備戰,而是忙着往老家運錢,肯定不是要在北京長待下去。這或許是李自成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李自成被部下裹挾的不得已。

相反的看,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從山西太原起兵,卻能帶領部眾離鄉進入陕西,佔領長安,最後奪得天下。原因有兩個,

第一,李淵起事的三萬人馬,是防備突厥的精銳正規軍,組織性、纪律性和普通的流民不一樣,好帶得多。

第二,李家是北周的“八柱國”之後,也就是所謂的關隴集團中人。在關中長安地區有深厚的人脈關係,回長安就是回老家。

一般總覺得人可以選擇戰略。但在真實的歷史場景中,往往是反過來的,是戰略在選擇合適的執行人。這就要說到領導力。現代,因為互聯網帶來的企業組織變革,原來的很多管理學理論往往都不再適用。但是領導力這個學科,現在反而是越來越熱。就是因為商業環境,進入了高度不確定的時代。一個企業組織,它的資金、規模、資源、戰略,任一樣都不是必勝的保證。這時團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一個靠譜的目標,領導人如果没有强悍的領導力,不能帶領團隊齊心協力往前走,一樣失敗。反過來,一個即使不太靠譜的目標,領導力過硬的團隊,或許仍能打出一片天,異軍突起。這一代創業者,和中國古代的那些將領,面對的情况是一樣的。最終的結局,不取决於明智不明智,有没有高明的戰略。而是能不能說服你的手下人,擺脱原來惰性和感情,相信你的判斷和選擇,跟著往黑洞洞的陌生地帶一起進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