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張作霖反制曹錕賄選之啟示

曹錕賄選一事,學校課本都讀過。當年他賄選,張作霖看不慣,站出來反制。張作霖對國會議員們說" 曹錕怎麼可以用每人一萬銀元賄選呢? 他賄選,我反賄選。他給你一萬銀元,我也給你一萬銀元。我這一萬元是有意義的,是請你做一件正義的事,做了這件事,你並未少拿一萬銀元。我這一萬元維持你正義的形象、道德的風骨與原則,他的錢可不能要。"。表面上看是件選舉趣聞,但深入一探,則另有深義。

照說,國會議員不賄選是天職,可是他盡到天職,合乎道德正義,卻因而失去了一萬元。這似乎不合人情,做好事不應該有損失,維護正義道德也不應有損失。損失的錢,我補給你。想想看,我們自己是否也常以個人尊嚴、道德標準、國家立場、社會正義等大帽子來責人該如何如何,而未設想他人實況。道德只能自律,不能被用為責人的鞭子。

舉個例子,約10年前,日本人願意支付當年被強迫做慰安婦的尚存少數阿媽,每人50萬元,條件是承認當年是自願的,變相收買。若僅僅用個人尊嚴、道德、國家立場、社會正義來勸說這些貧困淒慘老人拒收,是不合人情的。50萬元,對某些人說來可能是大數目,極有用。現在拒絕了,將來可能5千都沒有。解決辦法是要既能拒收,又得到50萬。於是,李敖拿出私人珍藏品一百件,拍賣募款,給阿媽們每人50萬元,既維護了道德、尊嚴、正義,又阻絕日本陰謀,這才是有主張,有辦法。

儒家就陷入此一窠臼,很多立論說法是高調理想主張,但提不出具體辦法來實踐。讀讀< 禮運大同篇>,就是典型的有主張,沒辦法。論經濟方面那更是嚴重。讀讀漢朝<鹽鐵論>,其有名傳頌至今的<桑弘羊之問>、<延和殿之辯>,如何富民強國 !? 儒家至今不敢面對,因沒有具體辦法。儒家的經濟辦法只有三項: 以農為本、輕徭薄賦與克己復禮,講均貧。對小國寡民的原始經濟或許有一定意義。由漢至今已2000年了,從未解決過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