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雜記五 漢奸 婁昭君 中國 冒頓 馬燧 螳螂娶妻 死五胡亂華

* 黃泉: 古代認為天地玄黃,泉在地下,故稱為黃泉。

* 公主: 秦法規定,皇帝的女兒結婚,因地位關係蓋稱下嫁,且必由官場地位最高的丞相,太尉與御史大夫,所謂三公一起來主婚方成。"公主"一詞由此而來。

**皇帝的姊妹稱長公主;姑姑稱大長公主。

**蕭牆: 環繞皇帝、太子、皇太后三殿間的一道牆稱之。【禍起蕭牆】

** 胭脂: 漢逐匈奴,佔據河西走廊,匈奴婦女哀怨傳唱 "亡我祈連山,使我牲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奪我金神人,使我不得祭於天。"焉支山有<紅藍花>,可調製鮮艷紅色顏料,加上油脂即可抹面美容,胭脂一詞由此而來。

**胭脂井;南陳陳後主叔寶,國亡時與愛妾張貴妃,孔貴嬪躲在井裡,隋軍本以為只有叔寶一人,但拉起來感覺特沉重,都曰南人瘦,唯叔寶獨胖 ? 拉上來才發現是三人,引為笑談。據說當時張麗華的胭脂蹭在井口,乃名胭脂井。

** 張麗華是隋煬帝指名要寵召的美女,但被主帥高熲以亡國之妃,留之禍害而竣拒,效太公蒙面斬妲姬,當場殺之。隋煬帝甚恨。

** 二百五 : 明清的時候,500兩銀子為一封,250就是半封( 瘋)。宋朝,米芾給趙佶寫字,賞了900兩銀子,米芾高興的快發瘋。900兩在宋朝就是傻的意思。

** 死; 雖說死是人世間最公平的一件事,但人在處理死亡事件時,卻刻意製造差異,在稱呼,過程 ,儀式...仍有階級意識。古代帝王皇后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平民曰死。階級殘餘現代仍有,只是變形為紀念館,堂,碑或基金會模式,當然墓地之大小,葬儀之奢簡則與財力有關。

** 傾國傾城: 李延年為妹妹寫"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漢武帝聞之而納為寵妃李夫人。李夫人生病,拒絕漢武探視,願和武保留最美形象。貳師將軍李廣利亦為其兄。

** 九牛一毛: 司馬遷為李陵叫冤,觸怒漢武而被宮刑。羞憤的他一度想自殺,突然明了,在帝王至上時代,並無人權可言,平白冤死在人看來" 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乃效法周公,孔丘,屈原,孫臏,左丘明等憤而著作,完成史記(中國第一部傳記體通史)一書,使得本"大勢已去"(勢 本指睪丸)的司馬遷,能立在歷史高峰處高唱"人故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智劫生辰綱 : 生辰綱不是人名、地名、也不是山嶺名,是運送大批壽禮的車隊稱之。宋朝,把官方大宗物資運輸稱為綱,因為徽宗時,運奇石名木到京稱為花石綱。

** 漢奸 :  君子有窮途,小人無絕路  ( 窮通有時,君子認命 )

汪精衛,清末,刺殺戴灃;袁世凱當朝,上表稱臣;曹錕當政,買票賄選;孫中山時,胸佩黨徽,口唸遺囑;介石掌國,偽南京政府投日。死前說,【我沒有賣國,我賣的是我自己的歷史。我政權統治下的領土都是被佔領區。】

投(親)敵並為其服務者稱為奸,漢朝的奸就稱漢奸。史載漢朝第一個漢奸是宦官中行說。他不情願的被指派為隨和親公主出塞之一員,力抗無效成仇恨,乃說" 陛下一定要逼我隨行出塞,漢朝恐從此要不得安寧了。" 果然,漢朝吃了不少他帶來的苦頭。漢代以後,漢字擴大解釋為漢民族、中國,非僅漢朝。

自漢後獨尊儒術,士人逐漸走向犬儒,文化深層次本已欠缺人權觀念,帝制的絕對君權扭曲、漠視生命的價值,什麼天聽自我民聽;水能載之水能覆之;民為貴...,都是說給帝王聽的,不是賦予百姓的。南宋理學的偏頗, 元的忽視, 明的閉關海禁, 清的文字獄大盛, 禁錮了思想的天馬舒發, 而成醬缸糟糠,扭曲心靈。

明哲保身的" 煩惱皆因強出頭,是非只為多開口。" 內向沉穩是最大優點,毛遂自薦是自大另類。"只許成功,失敗則多不能坦然接受,看不得他人好。輕的自我消沉,重的造就陰暗心理 。故小人、漢奸多。伯嚭害子胥、龐涓殘孫臏 、郭開讒廉頗李牧、李斯毒韓非、溫體仁陷袁崇煥、世凱賣六君子、康生誣同儕... ,歷史上太多太多類似慘劇不停上演。性格不改,悲劇不斷。表現在外的漢奸出現,不外下列五種方式:

漢奸的出現,不外下列五種方式:

1. 自願式的,基於信仰(主義、制度、生活方式...),認同或投機。如自願投清的明朝學士范文成。

2. 仇恨的被逼,如上述漢的中行說,明之宦官喜寧。

3. 自覺或不自覺的利誘陷阱式: 財富、官位、公民權等。如洪承疇。

4.: 把柄威脅的: 較為隱密,有些是代背家人犯罪,難確定。

5. 綜合式 : 近年的吳石、陳儀、林毅夫、張憲義,王作樂( 我國曾與利比亞要合作發展衛星遙感技術,王洩密給美而被迫中止。 ) 等。前三者投共,雖不合漢奸定義,至少是在(棄)職叛逃,後兩者合乎漢奸定義。

淺談林正義(誼,毅夫): 1979年我正在金門南雄師駐防,一日師裡突然接獲金防部命令,全師連夜移防駐守金東。納悶了幾天,才確切知道是因為當時軍中少有捨棄臺大,中途轉唸陸軍官校,成為焦點明星,刻意培養的青年軍官,畢業不久(顯然國防部刻意違反畢業兩年之規定)即就讀政大企研所,畢業後很快發布為上尉馬山連連長的林正義,叛逃對岸。

35年過後來看,林毅夫的戰地敵前(當年仍是 )棄職潛逃,以他的家世(宜蘭貧苦農家)、年齡、職務來看,內部仇恨逼反,應不成立;也還沒有被對岸利誘,或把柄威脅的可能性與價值。竊以為他之叛逃應屬基於某種信仰、認同或投機的因素為大。當然,鑒於過往中共長於早期培養,深入潛伏,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可能性極低。潛伏於胡宗南的熊向暉、潛伏於重慶中央黨部,特字號國民黨員,兼蔣委員長會議談話記錄速記員張安娜,就是最好的例子。

設想,若他一直在台灣幹軍職,重點栽培,將軍唾手可得,什麼樣的層級就很難說,李陳上台後,軍方用人風氣疋變,能力哈哈哈,以政治是否正確為標準。他或讀書走軍中文職或退伍入大學教書,至多也就是教授或院士到頂,以台灣的政治格局,有再大學術本事,發展必然受局限,幹世界銀行資深副行長或副總裁是不可能的事。他在大陸鄧小平甫宣佈走改革開放路之始,又逢文革動亂,人才教育斷層之時間點,27歲的青年才俊自有著宣傳、統戰及培養之價值。當然自身也努力,隨著中國之崛起,藉著飛馳之勢,是華人目前仍屬少數走入由西方掌控的國際組織頂層官員之一,對自己而言,當然可謂是功成名就,當年的抉擇風險極大,有了豐碩回報。

年齡漸長,兩岸關係緩和,思鄉之情日濃,遂透過各種管道表達回鄉之意。就個人人情上言,完全可以理解、同情。但就軍人身分言,則完全無法接受。先暫不就兩岸至今未簽署和平協議,仍屬內戰階段論,軍法威信不容開善門與褻瀆。就情理上說,若只因他是世界名人,就不論是非網開一面,那對整個台灣軍方、所有因他案受牽連之人員,與和他有同性質而沒沒無名受嚴懲的軍人,是多麼的不公平,情何以堪。若兩案簽署和平協議後,我則贊成讓他回台,經過一定行政手續後,特赦。

林案,國防部最先以死亡結案,並發放撫恤金。當時或有顏面、軍中士氣或真為改名(林正誼)誤判非係同一人之考量。直到2002年國防部才發布通緝令。這使我想到,明末薊遼總督洪承疇兵敗被俘,後投降大清。此同時,崇禎皇帝正在為洪承疇操辦隆重之喪禮。真相大白後,明朝真是情何以堪。

**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抓到北洋軍閥齊夑元,說他是漢奸。被槍斃前,齊燮元氣勢不撓,大罵說:「蔣介石是漢奸,他親美;汪精衛是漢奸,他親日;毛澤東是漢奸,他親蘇。我不是漢奸!」這一漢奸鑑定論,發人深省。齊燮元實非漢奸。但要做漢奸也得夠資格呢,李登輝就不是漢奸,他是日本人呀!李敖
以此標準,看今日台灣,滿街都是漢奸,只有主張大一統的不是漢奸。

** 王昭君 VS 婁昭君: **

毛延壽惡點,致昭君(明妃)出塞的故事,眾必耳熟能詳,深一層看,在君權至上且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對人性的舒發,人權的爭取,即使是現代女性也不禁要說一聲讚。她是否情願選秀入宮,史無詳載,推測應是強制徵召。

1. 對抗流俗,拒絕賄賂毛延壽,維護人格的尊嚴。

2. 對自己的容貌有絕對的自信心,相信必有出頭的一天。

3. 三年多的深宮牢籠,孤燈照壁,冷雨敲窗,未使她消沉墮入秀女在皇帝死後將被殉葬或入寺為尼的悲慘命運,主動爭取生命權與愛情。

4. 和親詔下,主動應詔前往。呼韓邪單于一見,目不轉睛;漢元帝一見,捶胸頓足。昭君被封為公主,元帝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昭君懷抱琵琶,"馬後桃花馬前雪"的絕塵遠去。(昭君出塞當年夏天,漢元帝即崩,不知此"恨"之力道影響有多少? 同時也不禁要為出塞時間點之恰當,為昭君慶幸。)

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生有一子,與呼韓邪長子復株累單于育有二女,她的兒孫女為兩家和平呼號奔走,死於公元前19年,享壽33,葬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她,"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戈"。平熄了蜂火,銷毀了刀槍,馬放南山,牛羊遍野。 "若以功名論,衛霍何足道"。

杜甫有詩云"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翦伯贊贊王昭君: " 漢武雄圖載史冊,長城萬里盡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50年"

**  東晉的富家小姐婁昭君,巧遇身材偉岸,衣著落拓,尚未發達時的高歡,一見驚為天人,高叫"這就是我要嫁的男人",在她資助下終喜結良緣。為了丈夫的事業前途,當高歡有需要與柔然和親時,她不慮風險,慨然讓出正室寶座,使高歡無後顧之憂,娶柔然公主為正妻。高歡也不辜負她,日後發達成東魏的"執政者",要不要逼讓禅位稱帝,決於高歡。兩人育有四個皇帝兒子,次子高洋篡東魏,改元北齊。

婁昭君自我掌控人生,勇於追求愛情,為丈夫事業毅然暫時退卻,其回報是豐碩的。身處於亂世的東魏與北齊,做了一輩子的皇后與太后,有夫有子如斯,就一個亂世女人而言,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北齊是歷史上最糟糕的朝代之一,但這是男人的惡,與女人母親沒有直接關係,亦無損其偉大。)

歷史上晉惠后羊憶蓉,四廢五立;隋煬蕭皇后,隨朝浮沉,都是五朝皇后,唯都有任人擺布,生張熟魏之嫌。婁昭君一姓五世為后,較羊蕭猶勝一籌。

** 中國一詞,自1949年兩岸分裂後,受意識形態及外來勢力之影響,爭議不斷。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民勞>,謂"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漢書地理志謂"昔周公營雒邑,以為在土中。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師。"故周天子分封各諸侯國於東西南北四方(土),京師雒邑居天下之中,故曰中國(土)。到東周時,東戎、西夷、南蠻、北狄漸次興起,中國(土)之範籌為區分華夏與夷狄,稱呼的區域擴大至華夏各諸侯國。

從上述得知,衡量華夏與夷狄之別,不是以地域而是以文化為要素。只要認同華夏文化,奉行周禮的都是華夏中土;反之,不認同華夏文化,不論位在何處皆是夷狄。故中國一詞傳統上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區域,國界概念,數千年來,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名號。數次的大一統融合,到清朝時,各民族融合成中華民族之過程已基本完成,中國一詞的含義與區域也因而大大拓展並趨於固定。

清朝,自鴉片戰爭後,在外交上自稱為中國與西方往來,但其國號仍是 "大清"。 辛亥革命成功後,才正式以中華民國為國名,簡稱中國,昭告世界,普獲各國承認,現今中國既是文化概念也是主權疆域國名。1949年後,政治上雖分裂為兩岸,但中國的內含與區域並未改變,只是各分治一部分。

坑殺VS 阬殺 

坑:洞穴  阬: 高大的門樓,與"京觀 "的意思相同。

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阬殺趙降兵40萬,為大規模殺降之始。(項羽殺秦降兵20萬,湘軍殺太平天國降兵。)

坑殺 : 必先挖或找幾個極大洞穴,山谷才行。

阬殺 : 是先把俘虜屠殺,將屍體堆高並用土夯實,形成金字塔式的土堆,稱京觀或武軍,以誇耀武功同時震攝敵人。兩者形式不同,均極殘暴。現多用坑殺代阬殺。

草原之神 冒頓 VS 上帝之鞭 阿提拉  ( 匈奴草原英雄 )

冒頓是第一位影響華夏歷史走向的草原人物。匈奴興起於戰國後期,強盛始自秦帝國時期,冒頓創立統一強大之匈奴帝國;略馬邑,佔晉陽;侵西漢,困劉邦於白登,用陳平計始脫逃,開漢公主和親 之策略;寫信調侃污辱漢后呂雉,致埋下漢武復仇種子,進而造成一連串民族向西大遷徙,形成西方所謂第一次"黃禍".....他及其子孫對中土騷擾橫行了三百年,後因分裂成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投降漢朝,北匈奴歷經西漢四次,東漢竇憲一次猛烈攻擊,終在東漢和帝(公元91年),自阿爾泰山遁走西逃。盧綸寫<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蒙古草原的匈奴時代結束。

帝國消失但餘脈尚存,桀驁不馴的民族性依然沸騰,鐵騎的馬蹄朝中西亞,歐洲大草原奔進,造就了一部長達四百年的壯烈遷徙史詩。在公元374年,匈奴人進入歐洲多瑙河,奔騰飛躍,走南逐北,歷經70年之開拓,立足於歐洲佔地四百餘萬平方公里的匈奴大帝國,由<上帝之鞭>阿提拉於公元444年宣告建立。

阿提拉不改其先祖擴張之雄心,把匈奴"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 之軍事策略發揮致極。向東打進東羅馬之君斯坦丁堡,直逼希臘。被打矇絕的羅馬人稱阿提拉為"上帝之鞭 "。(東羅馬人認為自己犯錯太多,所以上帝派阿提拉率人用鞭子教訓他們。) 向西則越過阿爾卑斯山直搗西羅馬帝國心臟_義大利,迫使羅馬教皇利奧一世趕往阿提拉軍營議和,願以北義大利所有城市修道院之財富交換撤兵,阿提拉同意並提出一附帶條件,要一位美女,西羅馬皇帝的妹妹奧諾莉亞,阿提拉後來也果然死於女人之手。

(阿提拉與教皇兩人騎馬對談,成為天主教聖跡光輝的油畫。)

冒頓與阿提拉祖孫兩人,沖擊著秦漢,席捲羅馬帝國,橫行歐亞500餘年,終像一顆光亮無比耀眼的巨星,先後隕箬在歷史長河裡,歐洲草原的匈奴時代結束。


** 曹操 ,馬超 韓遂 VS 教皇利奧一世, 阿提拉 上帝之鞭 

離(反)間計,借力使力,勝過十萬兵。

熟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伐馬超 韓遂,由於曹操與韓遂有舊,故兩人於陣前"交馬語移時"( 兩馬馬頭交錯,融洽話京都舊故一個時辰) 。韓遂回營,馬超有疑,問二人所談何事,韓遂曰" 無所言也 ",馬超愈加疑惑,終致內鬥。一場立馬數語話舊,一句輕率應答,使原本以力,利相結合的軍事聯盟,被曹操用離間計,輕鬆瓦解。

阿提拉向西越過阿爾卑斯山,直搗西羅馬帝國心臟_義大利,迫使羅馬教皇利奧一世趕往阿提拉軍營議和,願以北義大利所有城市,修道院之財富交換撤兵議和,成功。教皇與阿提拉的立馬對談,被教廷擴大解釋( 炒作宣傳)成" 教皇的光環籠罩著阿提拉,使阿提拉受教皇之感召,心甘情願的皈依了天主教。

巧妙的擴大解釋,表面上看是小事,卻使羅馬教廷的威信大增。中世紀,羅馬教廷在歐洲的統治地位更為鞏固。( 阿提拉並未皈依天主教,他死後兒子們鬧分裂逐漸衰弱,日後皈依 。)

中國歷史上使用反、離間計,瓦解敵人勢力的成功案件不少,但運用最多,收效最大的當屬皇太極。唆使眾兄弟之怨氣,借怒爾哈赤之刀除掉太子褚英;借怒爾哈赤寵妃德因澤之口,搧枕頭風密告,代善與大福晉有染,斬絕代善繼位之可能;借群臣之力,瓦解四大貝勒共同執政之局面;借崇禎之刀除掉死對頭、袁崇煥,更是經典。


阿提拉之死VS 聖經故事< 參孫之死 > 

螳螂娶妻,婚禮,喪禮一起辦。

聖經記載,非利士人為了對抗以色列大力士參孫,就送給他一位角色如同西施的美女,美女成功套出參孫之Achilles Heel(致命弱點),知道他的力量源於他的頭髮,髮越長,力氣越大。這位美女就趁參孫熟睡時,剪光他的頭髮,非利士人遂輕易的拿下這位大力士。英國諺語" 鎖見美女自然開",何況只是嘴。這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

阿提拉同意教皇自西羅馬撤軍的條件之一是要美女,西羅馬皇帝的妹妹奧諾莉亞。如同漢朝與外和親,從未派岀真正的公主一樣,都是臨時加封的宗室大臣或民間女子。西羅馬皇帝亦未把長公主奧諾莉亞送給阿提拉,而是一位來自勃根地的19歲少女伊爾狄珂。新婚之夜,年逾天命的阿提拉恐興奮過度,不幸"馬上風",猝死於洋溢著野性之美的伊爾狄珂枕畔。( 馬上風或許是男人最浪漫又無痛苦的死法)

匈牙利是否為匈奴后嗣一直爭議不斷。官方依據語言學認定,匈牙利人的祖先是芬蘭烏格爾人之後。匈牙利是該國對外的稱呼,對內正式國名是"馬扎爾奧爾薩格人民共和國" 。在民間,有很多匈牙利男人以阿提拉命名,以為自豪。我推測,匈牙利各組成民族間,恐有一支或一部分人混有匈奴人之血液,畢竟多次的遷徙融合,早已沒有單一血統之民族。


五胡亂華,又稱永嘉之亂,前者指肇亂之人,後者指時間而言,惟嚴格言之,五胡亂華時期,乃自惠帝永興元年(西元三○四年)匈奴族劉淵建號稱王始,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四三九)北涼降魏為止,合一百三十六年長期之混亂。然僅就歷史事實觀之,今人稱「五胡亂華」,極不恰當。所謂五胡,乃指匈奴、氐、羌、羯、鮮卑而言。羌與氐族,大抵即今之西藏族,其聚居地厥為今之甘肅、陝西、四川、雲南等境內;至於匈奴、鮮卑,日人白鳥庫吉著東胡民族考以為即今之蒙古族,其聚居地,大抵即今之寧夏、綏遠、察哈爾、熱河、遼寧一帶,其後逐漸南移,散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省境內;羯族在五胡中乃漢化較淺之胡人,魏書石勒傳謂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謂之羯胡。故就其居住位置言,五胡民族大抵在中國西北部,自漢、魏、兩晉、隋、唐至今,彼等漸為漢族所同化,所謂「五胡」,已屬中華民族一分子,胡漢領域已不復存在。再就其時稱兵亂晉者,除五胡以外,尚有張祚之前涼、李暠之西涼、馮跋之燕等,均屬漢族人建立之國家而參與亂晉者。故侵擾者既不限五胡。

促成此次亂事之原因,一則以為八王之爭,兵財並竭,以致洛陽饑荒,兵源無法補充,而據守江南者又勤王不力,對京師未作有效支持。二則西北部諸民族生存所繫天然條件,不及漢族,故常利用機會向東南部較優之地進逼,實為事理之然。三則晉室貪圖苟安,未肯接納郭欽、江統等徙戎建議,胡人勢力因此坐大,以致不可收拾。四則胡漢互市之間,通常帶著掠奪行為,西北敦煌各地之豪族與羌胡貿易,多以侮易詐取為務,胡人常懷怨望,終招胡亂之爆發。

五胡入據中原,直接促成西晉之滅亡,且導致東晉、宋、齊、梁、陳之偏安局面。同時更造成中國歷史之長期分裂。時北方人民相繼大量南遷,遂使中原文化散播於江南,從此南方文化突飛猛進,人才輩出,漸有凌駕北方之勢。而胡族多嚮往中原文化,佔據中原後,受漢文化洗禮,促成民族融和,與中華文化之擴大。中國經濟重心一向在關中一帶,五胡入據中原後,北方人民相繼大量南遷,對江南地區,廣泛開發,使南方漸趨繁榮,經濟日益進步,江南地位因而取代關中,成為全國經濟中心。同時更造成人民之大遷徙,內地人民與南方部族如百越、諸蠻等相處融和而歸宗於中華民族。至於入居北方之胡人,與留居中原之漢人通婚,血統混合,胡人逐漸同化於漢族,使中華民族更形強大。(鄺士元)

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但也使北方遊牧民族中原漢族產生文化經濟交往。由於漢族避難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進入長江珠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進一步增進了南方百越三苗族裔與中原漢族的文化和經濟聯繫。
匈奴
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便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后赵石勒、石虎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但没多久东晋爆发一场内乱,这仅剩的一支羯族人趁乱攻下了几个城池,又开始了后赵时期的食人残暴统治,最终被晋兵灭族。

鲜卑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
羌、氐
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另外的南迁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過去歷史教科書上,總是說胡人進入中國就被漢化了,其實不然,整個中國也是不斷地接納胡人文化,改變漢人文化的性質。單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而言,五胡亂華帶來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漢代的席地而坐,逐漸演變成坐在椅上、睡在床上,進門脫鞋也變成穿鞋入門,房間的高度增加了,窗戶的位置也提高了。以穿衣服而論,寬袍大袖,改變成窄袖長衫,這些改變是兩個文化混合後的結果。
佛教在南北朝時期的迅速擴張,有不小 的成分是因為胡人統治者的接受和擁護。這種信仰的取捨與族群的認同之間的相關性,在別的國家歷史上也可以看得出來。歐洲接受基督教是在蠻族 入侵時,羅馬軍隊有不少蠻族的兵丁,他們信仰基督教促成了羅馬皇帝康士坦丁接受基督教為國教。再有一個性質不太相同的例子,近代日本併吞了朝鮮,很多朝鮮 人選擇基督教,以排斥日本式的佛教和神道教,這是一個倒過來的個例,卻也是因為族群認同而影響到信仰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