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科技立國

科技立國  

西方崛起的關鍵就是工業化、製造業。日本崛起,因為他從西方學到了這個。今天中國為什麼崛起?因為我也學到了工業化,掌握了工業化能力。全世界上能掌握工業化能力的就20個國家,就1/10國家。很少,很不容易的。一個國家没有工業能力,你再有錢,人再多也是挨打的。看看中東阿拉伯世界就是活生生例子,它們被稱為土豪,人多資源豐富又多金,但被工業化的迷你國--以色列打得團團轉,為什麼 ? 沒工業化呀 ! 不服不行。

工業化經歷了蒸汽機、內燃機與正在進行的計算機三次,我們抓住了第三次的尾巴,還能在5G技術上名列前茅居領導地位。為石墨烯、AI、基因工程、量子通信與可控核聚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佔據有利位階。

一個國家如果成為了以科技為基礎的工業國,那麼它再怎麼都不會太差。例如意大利,一個很多笑話和被吐槽的國家,但是别忘了,即使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意大利仍然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如果對意大利的了解超過意大利麵,那麼就會知道,意大利的汽車、機械和化工產業都是十分强大的。例如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豪華汽車,都是意大利品牌。實力夠吧 !

同樣還有德國。即使經過兩次大戰的失敗,德國仍然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因為德國的汽車、電子、機械、化工、光學等等許多產業都非常發達。

同樣還有荷蘭。即使自從英國崛起以來就退出了大國爭霸的舞台,還在二戰當中一上來就被德國推倒占領了,荷蘭仍然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這是因為,荷蘭的食品、化工、煉油和電機等等產業十分强大。與芯片相關的一個重要的例子:荷蘭的ASML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機巨頭,最先進的半導體加工技術都要用到ASML的光刻機。能買到就要謝天謝地,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總體而言,十九世紀時的列強、工業國現在仍然是科技先進的工業國。工業國跟農業國有質得區别,因為科技能帶來無限的增長可能,而農業的增長空間十分有限。這才是基本面,好比冰山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經常在新聞上看到這些國家的各種奇葩事,比如又鬧罷工啦,政府又難產啦,這些都屬於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不是說這些負面新聞不重要,但如果只看到這些,你就遺漏了基本面,低估了這些工業國的實力,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古人把這種錯誤稱為: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舆薪。

這兩年,大家都日子不好過了,發達國家就要搶發達國家的飯碗(總不能跟印度越南去搶低端製造業吧),日本毫不猶豫就去捅了韓國一刀。韓國應聲倒地。韓國現在有六大產業,分别是半導體、汽車、鋼鐵、建築、造船、石油化學,而半導體最重要,帶動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現在日本已經下定决心要吃下來了。而其他行業,不幸的是,大多數都跟中國產業重合,面臨著中國迫在眉睫的追趕。體量巨大的中國經濟依然在高速發展中,工業升级過程中也不可避免成為“發達國家粉碎機”,而第一個可能會被粉碎的就是發達國家金絲雀兼守門員的韓國了。中國也將會把一些夠不到頂尖行業水準的國家從高台上拉下來,原本多年不動的發達國家名單,將會重新洗牌,淘汰一些。

反過來,如果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是建立在科技的基礎上,那麼即使现在是富裕的,也並不可靠。例如拉丁美洲阿根廷和東南亞的不少國家,容易落入了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原因就是它們没有成功地發展科技。又如一些中東國家,靠賣資源就富了,但自己幾乎毫無技術能力,如果没有外國工程施工,連自己的石油都開採不出來,會羡慕這樣的國家嗎?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近百年來不懈奮鬥的一個重大成果,就是把自己提升到了高科技競爭的層次。到了這個層次,只要自己不作死,像蘇聯、南斯拉夫那樣亂來把自己搞分裂了,就無論如何都不會太差。因為,科技才是人類發展的正道,我們應該走正道。

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價值觀:科學本身就是好的。就基本的動機而言,科學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實用。但是當發現了新的原理之後,科學的用處却會遠遠超過單純追求實用的做法。科學,是人類最偉大的“無用之用”!實際上,科學對於中國人是一個新鲜事物,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要重視科技人才的吸引、培養、教育與運用。看看,華為有18萬多員工,1/3屬於外籍人士,不限區域、人種,唯才適用。研發中心遍布世界各地如巴黎、威靈頓等。華為 4 G是土耳其數學家開發的;5 G 是俄羅斯數學家開發的。不能畫地自限。

想想看,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怎麼尋找找解決方法?以前我们最習慣的思路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還有就是,發揮組織能力的優勢。或者層次更高一些,發揮信仰的力量。這些都很好,但都不是用科技來解決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的思路是,開發一個新的軟件,製造一個新機器,或者提出一個新的原理。習慣於用科學技術來解決問題,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本質特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