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有一個段子說,我們常看到蜘蛛在牠結的網上,以逸待勞等待獵物,並羨慕蜘蛛是蛛網上唯一能活動自如的主宰者,但很少會有人注意蜘蛛結網與護網的辛勞與風險。把蜘蛛換成人們也很貼切適用,差異是黏在蛛網上的是死亡的俎上肉,而人網上的則是以編網人為中心的活棋子兒,彼此相互合作,也相互利用,分進合擊達成編網人的目標。當然要編成一張大而堅韌的關係網絕非易事,要耗盡心力與財富,甚至更大的犧牲且未必成功。歷史上,編網最成功的要數呂不韋,他為實現培養帝王賺天下無盡倍數巨利之目標,棄農耕販珠之百十倍小利,散盡家財全心投入,什麼安國君,華陽夫人,趙姬,子楚(異人)等都是他的棋子兒,為它出力,朝他預定的目標奮鬥,兩次幾乎網破人亡,但終能補破網遂成心願。結網過程是辛苦的,護網風險是極大的,但果實極為豐碩甜美。他最終的結局想必不如其預想,然其奮鬥過程卻是自我實現的適意。

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在編網,網網看起來都相似,但網的大小,網絲的韌性則個不相同。結的是蛛絲網,則只能捕獲蚊蠅小虫賺碗安穩飯;結的是尼龍絲網,則能抓魚撈蝦,飛禽走獸無一不獲,餘財豐厚;若結的是以情義,混雜權利名位的網,則能招人用人,其獲益已非財之一字能描述,當然亦可能網破人亡。如此,付出的大小與風險,利益成正比。試想,蛛絲網上來了隻纏黏不住的大螳螂,那麼蜘蛛的選擇有三: 一,棄網逃跑,他處結新網。二,與螳螂奮戰護網,至死方休被螳螂吃掉。三,是與螳螂合作,受其保護成為螳螂網的表層一部分。此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理論,可無限延伸至政經商界,國際關係都適用。

近20年來,網路是個時髦且影響深遠的詞彙。尤其是通信互聯網的發展,無遠弗界,人類生活互動方式與內函各個層面都產生顛覆性的變革。網路的發展以運用方便為著眼,安全防護面較弱,致利弊參半。人們隱藏在網裡,打破權威對信息的控制,用假名大膽吐真言,說假話看禁書等,充分滿足在現實社會中,得不到的衝擊體制外的滿足感,或迷戀在網路某一小領域裡,稱王稱霸的快意感。保守的阿拉伯世界,因互聯網串起了茉莉花民主革命浪潮;維基解密,掀揭了各國政客們爾虞我詐的秘密交易黑幕;伊朗因電腦病毒入侵,使濃縮鈾提鍊進度大受影響。其他網路駭客犯罪,大如侵入各國防機構,公司組織等竊取國防,商業情報的駭客攻擊,足以癱瘓正常運做;小如個人財產隱私等,均有被盜領暴光之風險(註一)。因此,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必須謹慎運用。

現今社會,人與網的關係太密切,運用的好,就是蛛網上的蜘蛛來去自如,運作的不好,就可能變成網上的俘虜,俎上肉。個人的關係網可因通信互聯網而擴大強化;也可能因通信互聯網之攻擊而瓦解,令人又愛又恨。網的發展將更日益多元深入化,此一趨勢短期間內不會改變。惟有當人們普遍對網路感覺到倦怠,網路的發展才會出現轉折。那麼如何揚其長而避其短,則考驗著每一個網人的智慧與選擇。

註一: 數年前,轟動世界的艾山吉維基網路揭密案, 頓使被揭者醜態畢露 ,惡行盡出,使人們對網路安全提高警覺。各國施行網路作戰,對此大家雖已是心知肚明,卻仍震驚於世界的"稜鏡門"事件,揭發坐實美國利用網路科技,監聽全世界通訊,以竊取情報 。揭密主角司諾登霎時成為全美公敵 ,並強力壓迫各國不得收留,務必遣返美國。並一度攔截滯留中南美洲某國總統專機檢查。 司諾登也揚言還有更勁報的機密資料待爆, 一來恐嚇美國 ,二來是拋出誘餌 。盱衡各國實力,最後他停留在蘇俄國際機場中轉區,並申請政治庇護,蘇俄以美俄間沒有引渡條約,接受庇護,可在境內旅行與工作。我們有理由相信,俄國會要司諾登全盤交出所握有的相關機密,作為交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