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歷史看朝鮮戰爭的意義;李明博進監坐穿牢底
從中國歷史看朝鮮戰爭的意義
人類歷史上,中國屬於出道即巔峰。
数千年前一片蒙昧的時候,中國的三皇五帝創文字定制度,開啟輝煌燦爛的中國古典文明。此後經例夏商周和秦漢帝國,中國始终代表人類的正確發展方向,由于文明發達和技術先進,可以碾壓周邊民族,每個朝代只要不作死,基本能躺赢,完全不需要玩命生產技能。
到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唐朝,中國進入歷史的最高峰。
歷史是一條抛物線,巔峰過後就是衰落。“安史之亂”不僅打斷大唐的國運,也讓中華民族的運道腰斬,導致“安史之亂”以後的中國王朝,再也没突破那道國運天花板。
所謂“國運天花板”,是一個國家發展到某個階段,必然會遇到來自内外的挑戰,闖過去海闊天空,闖不過去就被鎖在一個低維度的水平,只能勉強支撐。
而且唐朝以後,中國的文明和技術向周邊擴散,周邊國家的文明提升一大截,導致中國一家獨大的優勢不復存在了。( 今日美國產業也走上了這條路 )。
宋朝在高梁河戰役失敗,徹底放棄闖關,躺平挨錘。明朝原本有機會闖過去,可惜倒在了土木堡。至于清朝,很難用單一維度來評價。說它慫吧,確實打下一片秋海棠的國土,說它强盛吧,也簽定了不少賣國條約。
但是總體來說,清朝是滿蒙的國家,對中原漢族是保持打壓狀態的,所以清朝前期闖關成功,中期以後開始內捲退縮。
熟悉的波瀾壯闊,所有的屈辱和淪喪,都集中爆發於此時。如果說“安史之亂”前的中國處於歷史巔峰,那麼1200年後的民國就是中國國運的最低點,也是中華民族從未有過的至暗年代。
想在那個年代重新站起來都不容易,更何况完成民族崛起走向復興。
1949年初,共黨中央發布《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明確表示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必須取消,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必須實現,這個立場是堅定不移的。解放軍打過長江後,英美國家在長三角的特權全部取消,把百年積弊清掃乾淨。
但其中有一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國民政府府和蘇聯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毛澤東不太好直接和蘇聯翻臉,而且共產黨已經確定“一邊倒”的外交路線,只能找蘇聯做靠山。於是兩項工作合二為一,關鍵點就是蘇聯的態度。
該條約主要是這幾項特權:共同經營中長鐵路;大連為自由港,蘇聯進出口貨物免關税;恢復蘇聯對旅順海軍基地的使用權;外蒙古必須維持獨立的現狀。
蘇聯得到中長鐵路的經營權,就可以在東北暢通無阻的運送軍隊和物資,得到旅順海軍基地的使用權,又能常年駐紮一支龐大的軍隊。這樣連接起來,足以統治東北全境。至於外蒙古,表面上說維持獨立,實際上没有其他選擇,只能跟著蘇聯混。於是,外蒙古和東北基本離開中國,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斯大林說:“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等待這一天,已經等了40年。”可見蘇聯是蓄謀已久。
國民政府被迫出賣國家主權,換來蘇聯支持國民黨政府抗日、不支持中共武裝革命的承諾。斯大林很滿意,蔣介石也很滿意。如果事情順利發展下去,中國估計要徹底失去東北了。然而蔣介石為了找更硬的靠山,選擇跟着美國混。斯大林氣炸了肺,實在没有辦法,才允許解放軍進入東北,企圖藉中共的力量維護蘇聯的東北特權。
當時,整個長城以北都是蘇聯的地盤,而且旅順海軍基地卡在渤海灣,什麼時候惹惱蘇聯,海軍和空軍分分鐘兵臨北京城下。其實就在1947年初,蘇聯在旅順部署了第39集團軍、一支聯合艦隊、5個空軍師,這支由陸海空組成的武裝力量非常强大。這就讓剛成立的共產中國,提前進入“天子守國門”的窘境,類似於明末的崇禎皇帝一樣。
1949年12月,毛澤東前往蘇聯訪問。要重新簽定中蘇條約,收回蘇聯在中國的特權。這次談判的成敗,事關中國的百年國運,稍微草率一點,剛剛完成民族解放的中國,也就止步於此了。
因為中國的傳統是“守在四夷”,也就是國境線推到能力範圍的極限,有什麼事情都在境外解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干擾内地的發展建設。
談判非常不順利。毛澤東剛開口說談談條約吧。斯大林馬上接話:《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是根據雅爾達協定簽署的,也是得到美國和英國同意的,我門決定不改動條約的任何條款。哪怕改動任何一款,都能给美國和英國修改其他條款提供藉口,很可能千島群島和庫頁島也保不住了。也就是說,蘇聯吃到嘴裡的肉,不準備吐出來。這也是既得利益者的通病。
從斯大林角度來說,也可以理解。東北和外蒙的安全緩衝區,以及大連港和旅順基地,都是蘇聯隊日宣戰才得到的,毛澤東跑到莫斯科就想要回去,斯大林心想,憑什麼?
但是從毛澤東的角度來說更理直氣壯,東北和外蒙本來就是中國的,是蘇聯用武力搶走的,還好意思問憑什麼,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耻之人。
双方談判幾輪都没結果,毛澤東很生氣,住在别墅不出門。
事情正在起變化。
美國扶持的國民政府失敗,導致美國失去東亞的地盤,此時,美國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挑唆中國和蘇聯的關系,不希望中蘇合作。所以美國的外交重點是拉攏中國,並且讓蘇聯產生猜疑。如果能讓中國和蘇聯的關系不愉快,美國也能稍微彌補丢失東亞的損失。
於是美國說不援助蒋介石了,發表白皮書,台灣是中國領土,解放軍想收復就動手吧。於是,古寧頭戰役爆發。
做為美國異父異母的親兄弟,英國可能得到某些暗示,準備和缅甸、印度一起承認中國的外交地位,同時有家英國媒體報導:“毛澤東訪問蘇聯,結果被軟禁在莫斯科。”斯大林聽到消息,慌了。蘇聯竟明目張胆的幹髒活兒,如果英國媒體的報導持續發酵,蘇聯以後還怎麼混?名聲臭了,隊伍就帶不動了。
這也是為什麼重慶談判的時候,蔣介石不敢對毛澤東下手,項羽不敢在鴻門宴上殺劉邦,現在斯大林也不敢軟禁毛澤東。
而且英國和美國極力向中國抛媚眼,蘇聯却讓中國坐冷板凳,換做其他人可能就有别的想法:要不再和英美接觸一下?斯大林怕的就是這個。
於是斯大林請毛澤東趕緊出來闢謠,順便表明中國和蘇聯的關系,毛澤東抓住機會:“那就談談條約的事情吧?”“談,怎麼談都行。”毛澤東抓住機會借力打力,終於攻下一城。
不過談歸談,蘇聯的要求極其苛刻,總是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中國也希望在談判中收回失去的權益,導致中國不同意蘇聯草擬的方案,蘇聯不同意中國草擬的方案。到1950年1月底,双方談判没有絲毫進展。
僵持中,中國方面突然提出,談談外蒙古吧?
外蒙古涉及蘇聯的安全緩衝區,斯大林不可能同意回歸,根本不願意多談。但是他也有點担心,如果中國經常用外蒙古來說事,在國際上總歸影響不好,讓其他國家說中蘇之間有領土纠纷。
周恩來提出一個解決辦法:既然外蒙古已經在1946年公投獨立,那麼中國可以正式承認,但承認外蒙古的外交照會,必須做為新中蘇條約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中國是以外蒙古換東北。雖然吃虧了點,但是没别的辦法,外蒙古都公投獨立了,那是人家自己的選擇,再加上蘇聯非常蠻横,中國又打不過蘇聯,只能認栽。斯大林想想,没問題。
於是在外有英美拉攏、内有利益互換的條件下,中國和蘇聯終於完成談判,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收回失去5年的東北利益:1952年底前,蘇聯將中長鐵路無償移交中國,蘇軍從旅順海軍基地撤退,對日和約締造後必須處理大連港的問題。
但條約裡還是留下一個bug: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經中國政府提議及蘇聯政府同意,中蘇兩國可共同使用旅順海軍基地,共同對侵略者作戰。這兩句話很重要。
這條規定給斯大林留下一條缝隙,讓他在不久後萌生重新奪回利益的行動,引起一場驚天動地的世紀大戰。
蘇聯夢寐以求的東北和旅順不凍港,到手僅僅 5年就丢了,對於一貫擴張成性的沙俄--蘇聯來說,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於公於私,斯大林都要找回場子。他想到了朝鮮的金日成。
1945年美國和蘇聯瓜分地盤的時候,朝鮮以三八線為界分為南北兩半,北邊是蘇占區,南邊是美占區。蘇聯在占領區選中金日成,便讓他做北朝鮮的領導,順手扶持起一個親蘇政權,做為蘇聯的外圍勢力。
原本朝鮮是統一的國家,現在却由於大國博弈而分裂,金日成做為國家領導,當然想统一朝鮮半導。但他没有毛澤東的本事,世界環境也没給他機遇,更何况韓國的背後是美國,金日成直呼惹不起。他只能寄希望於蘇聯和中國援助。
金日成數次給斯大林寫信,說我們準備向南進軍,請蘇聯老大哥援助武器裝備,在國際舞台上給朝鲜說話。斯大林没理他,朝鮮主動和韓國打仗,全世界都知道是蘇聯支持的,如果美國因此找蘇聯的麻煩,那就不好收場了。金日成無奈,只好靜待天下有變。
1950年初,金日成再次给斯大林寫信,请求同意朝鲜的作戰計畫。這次斯大林没有說什麼,非常痛快的同意了,並且给朝鮮大批武器裝備援助。
但是斯大林告訴金日成,如果朝鮮遇到强大抵抗,蘇聯不可能幫忙,你只能請毛澤東出手相助。所以朝鮮的作戰計畫,必需經過中國同意,中國不同意的話,朝鮮就不能行動。
金日成到北京問毛澤東,斯大林已經同意了,你怎麼說?毛澤東無語。
你們已經商量好了,再來問我有什麼用,大家都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朝鮮想統一,中國也不能攔著,需要幫忙就說話吧。
金日成搖搖頭,不用幫忙,我可以。
得到中國和蘇聯的許諾,金日成回到朝鮮整頓軍隊,1950年6月25日,以李承晚軍隊越界挑衅的名義,命令朝鮮人民軍向韓國進攻。朝鮮戰爭爆發。
斯大林為什麼改主意了?其實還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鬧的。因為,一旦朝鮮半島燃起戰火,美國必然要給韓國站台,而且朝鮮出兵是中國同意的,斯大林也說了,朝鲜遇到抵抗只能找中國幫忙,那麼中國很可能和美國發生衝突。
於是條約裡的bug就起作用了。認為中國恐不足以和美國正面硬槓,圍了國家安全,是不是要請蘇聯繼續駐兵旅順啊?繞了一個大圈子,斯大林終於暴露真面目了,他想要的依然是旅順的駐兵權、蘇聯在東北的特權、以及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凍港。
如果美國没有参戰,金日成順利統一朝鮮,蘇聯不能恢復中國東北的特權,那也没關系,蘇聯可以在朝鮮灣建一個不凍港。拿了大量武器裝備的金日成,没理由拒絕。
隊於斯大林來說,朝鮮戰爭有兩種結果:
美國参戰,蘇聯奪回中國東北特權和不凍港。
美國不参戰,蘇聯在朝鮮建不凍港和海軍基地。
至於戰爭結果如何,斯大林根本不在乎,只要朝鮮半島爆發戰爭,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戰局惡化。當時朝鮮人民軍已經打到釜山,差點把韓國軍隊趕到海裡,而美軍登陸的仁川,恰好在朝鮮半島的中間,於是迅速把朝鮮的地盤攔腰斬斷。
金日成和朝鮮人民軍邊打邊退,很快來到鴨綠江畔,眼看要流亡了,斯大林告訴金日成,實在不行就放棄吧,到中國東北組建流亡政府。金日成無奈的同意。
當初朝鮮和蘇聯決定打仗,中國被迫同意,現在他們又決定不打了,想把中國拖下水,毛澤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們,别折騰了,中國準備出兵朝鮮。
當時國内的普遍意見是不出兵,担心失敗。因為成本高利潤薄,那就是虧本生意。現在為了朝鮮和美國開戰,太不值了。既然國内普遍不同意出兵,為什麼毛澤東一意孤行,非要跑到朝鮮打仗?
其實在毛澤東看來,中國並没有選擇的餘地。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劉少奇率團訪問蘇聯,斯大林就說了,以後的亞洲革命運動要交給毛澤東來領導。也就是說,斯大林和蘇聯是社會主義陣營的總盟主,毛澤東和中國成了東亞的舵主。做了舵主,就有保護小兄弟的責任。
現在朝鮮亡國,中國却見死不救,那麼名聲就毁了,以後誰還敢信任中國?中國需要的外交支持和經濟援助,又從哪裡來?所以出兵朝鲜是表明態度,也是在國際交納的投名狀。
另外,根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規定,朝鮮戰爭無限繼續下去,蘇聯就有理由賴在中國不走,剛談回來的旅順、大連和東北權益,便成為一紙空文,東北依然是蘇聯的勢力範圍。
如果中國没有出兵朝鮮,只有一個結果:美軍在鴨綠江畔耀武揚威,蘇聯在東北占山為王,中國成為大國爭霸的戰場,這是翻版的“日俄戰爭”。淪落為戰場的中國,不僅得罪了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失去社會主義國家的信任,半點外交支持和經濟援助都得不到,成為國際的流浪漢。所以,出兵朝鮮就是保護國家主权,也是清理百年積弊的最重要一步。
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中國出兵朝鲜,震驚了斯大林。他從來不敢相信,那個窮的叮當響的國家,居然真的敢出兵和美國作戰,而且志願軍的戰鬥力非常强,戰果非常豐厚。於是,自此他有了新的想法,既然中國已經證明實力,也納了投名狀,那就應該繼續武裝起来,替社會主義陣營駐守東亞門户。
以中國做蘇聯東方安全緩衝區,可比東北好太多了。
1951年8月,蘇聯無償贈送372架米格-15飛機,再加上之前援助的10個空軍師,讓中國空軍在成立之初,就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戰鬥力。到1954年已經發展到28個空軍師、3000多架飛機。56個陸軍師,換成蘇聯的先進裝備。
1950年2月,中國和蘇聯談判,準備引入50個工程項目。随著抗美援朝的捷報頻傳,蘇聯决定加大援助力度,對中國幾乎有求必應。戰爭結束前,中國從蘇聯引入“156項工程”,開啟轟轟烈烈的工業化進程。據估計,“156項工程”完成以後,中國的工業接近日本1937年的水平。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圖紙、技術援助、工程師援華......這種大規模的技術轉移,人類歷史上都找不出第二例。正是蘇聯的援助,才有中國騰飛的基礎與機會。( 後來大陸與美國建交蜜月期帶來工業技術第二波,加入世貿帶來第三波 。)
這些東西,都是志願軍戰士們以命換的。最重要的是,抗美援朝極大抬高了中國的國運天花板。
所有不平等條約廢除了、外國駐軍没有了、强大的敵人被阻攔在國門之外、恢復“安史之亂”後就失去的“守在四夷”、得到一套完整的工業化體系、重振民族精神讓中國人能抬頭做人......
雖然底子依然很薄弱,但在世界舞台上,已經擁有挑戰美蘇的資格。未來需要做的,無非是努力填充血肉,讓這座萬丈高樓更加强健而已。
這一切的轉折點就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改變了“安史之亂”以後1200年的中國頹勢,在最黑暗最無助的年代,上演了一場絕地反擊。( 參閱沈志華先生相關演說視頻 )
附記 :
1949年,解放軍渡江前夕,斯大林向毛澤東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划江而治。毛澤東不予理會,寫下「宜將剩勇追窮寇,百萬雄師渡大江」的豪言,順手收拾了還在睡夢中的英國船隻紫石英號。國民政府南退至廣州。美國大使卻留在了南京,蘇聯大使羅申却受斯大林之命,撤到廣州。.
中俄的感情恩怨非常複雜:沙俄占領了中國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並犯下嚴重罪行;清政府依靠沙俄來平衡日本在東北的勢力,「三國干涉還遼」時沙俄是主力;蘇俄是國民黨的天使投資人,不過國民黨在即將完成北伐之際轉身就把蘇聯给賣了;蘇聯對中共革命是假借共產革命為自身利益的"瞎"指導;抗日戰爭初期,眾列强袖手旁觀之際,蘇聯成為幾乎援助中國的唯一外力,大量蘇聯空軍與日本飛機鏖戰;大量的證據表明,朝鮮戰爭的發起斯大林有重大嫌疑,其意圖難測,似乎有美俄裂解分治中國的意思。
**李明博進監做穿牢底
李明博的政治人設是:勵志偶像,奮鬥神話,打工皇帝。
他1941年生於日本大阪,4歲回到韓國,一家人艱難度日,貧寒子弟憑著刻苦和努力,以優異成績考進高麗大學商學院。24歲進現代集團工作,29歲娶妻金潤玉,育有一子三女。
如果李明博不進入政壇,一家人也許默默無聞,但絕對是一個成功人士。41歲,李明博轉型,從現代集團高管變為國會議員,61歲(2002年)成為首爾市長,66歲成為韓國總統,入主青瓦台。軌跡與阿扁相似。
李明博涉貪腐案時間要遠遠早於他入主青瓦台,一個是DAS公司侵吞公款案,一個是“BBK公司股價操縱案”,共計16項罪名。
DAS公司1987年成立,創辦人是李明博的哥哥,掌門人是李明博小舅子金載政,也就是金潤玉的弟弟,公司主營汽車座椅,資產不過5000萬韓元(約130萬台幣)的小企業而已。
李明博成為國會議員後,有權就不一樣了,他與美籍韓僑金景俊搞了一家金融投資顧問公司--BBK。1999年,DAS向BBK投資150億韓元。(約3.75億台幣)令人啟疑竇的是,DAS這家小企業,哪來的150億韓元,孤注一擲投給了BBK風險投資這樣的公司 ? 這兩家公司的鏈接點就是李明博。
自此,兩家公司弊案,如影隨形。DAS、BBK兩家案件,最初一直被李明博勢力所壓制,朴槿惠也不想辦這些案子。文在寅上台,民間要求重啟調查聲浪高漲。當文在寅啟動對李明博調查時,連韓國藝人也出來指控李明博搞文化黑名單,2017年9月,首爾市長朴元淳(今年自殺的那位)狀告李明博犯有誹謗和濫用職權等罪。此為李明博多添了兩項罪名:濫用職權、非法藏匿證明。
韓國所謂90年代轉型為民主政治,内部政治圈實質上仍然是由財閥在操縱,而對外政策由美國擺布。
自朝現戰爭以來,韓國的政治基因就有缺陷,只是經濟上的成績暫時讓人忘記了這種缺陷。朴正熙以軍事獨裁手段,在60年代創造了連續15年的“漢江奇迹”。後來所有總統也都這麼幹的,形成了獨特的模式,但也造成了韓國黑金政治、政商不分、財閥壟斷、服從美國的畸形附庸政治,没有一位總統是清白的。
構成青瓦台的是:總統、秘書室、警衛室。
秘書本是為總統整理情報,提供建議,本身不具備權力。後來秘書室逐漸擴張為:政策規劃、經濟、外交、民政、政務、文教,福利、宣傳八個秘書長官,彷彿太上軍機處或司禮監,把内閣給架空,總理成了擺設,而總統通過秘書室擁有無限權力。彷如"宦官"政治。
警衛室也在擴大,威脅到了情報機構的地盤,朴槿惠時期最為嚴重,甚至聯親友、閨蜜都進入了決策圈。典型的外戚干政。
宦官、外戚愈是强化,政府和議會就會被弱化,甚至邊缘化。如果韓國人懂得一點中國歷史的話,就知道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崔順實比九千歲還厲害。那麼能不能用立法來限制青瓦台?在韓國不能,因為總統有否決權,而美國等西方國家,法案否決權在議會黨團手中。
而總統又只有五年任期,不得連任,因此每一任都要拼命撈取小集團利益,要想安穩渡过五年,只要把美國伺候舒服了就行。
李明博以為有美國罩著,為所欲為,丑態百出,問題是,當你没價值時候,對美國來說連狗都不如。朴槿惠的支持者,不也是天天打著星條旗, 呼籲美國出手相救嗎?韓國人是天真還是愚蠢,川普為她說過一句話嗎?這點跟台灣民進黨執政的一群傻 B的想法一樣蠢。罵為美國搖旗吶喊的附庸份子 !
美國什麼時候接納過你們了?美國什麼時候候是你們的美國了?當尾巴狗還當出主人翁意識了?當狗是要付出代價的,當了狗,你就没有了選擇的自由。從來只有主人選狗,狗什麼時候可以選主人了?
1129,韓國最高法院大法院維持二審判决,判處李明博有期徒刑17年,處罰金130議韓元、追缴犯罪所得57.8億韓元,由此李明博將於1102入獄服刑。79歲高龄,這牢底看來是肯定要坐穿了。
總統的悲劇,就是韓國的悲劇,不徹底削弱財閥影響力,不結束畸形政治環境,不把美國這個瘟神送走,就算文在寅把青瓦台風水改了,也改變不了魔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