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平權法案 VS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平權法案 VS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有這樣一段歷史故事,相當有意思。

說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滿臣天保和漢臣馬人榮,共同上了一道關於科場舞弊案的奏折,由於天保是滿人,馬仁榮是漢人,聯合署名時天保在前,因此寫作“奴才天保、馬人榮”。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小细節”,却遭到了乾隆的嚴厲訓斥:

今天保、馬仁榮之摺如此,朕所不取。若不即為指示,恐此後轉相效尤,而無知之徒,或因為獻媚,不可不防其漸。嗣後凡内外滿漢諸臣會奏公事,均著一體稱臣,以昭畫一!什麼意思?

為免漢臣因邀寵自稱奴才,所以今後滿漢上奏,寧可全署名為‘臣’!

顯然,即使距離清軍入關已經過去了130年,即使當年的清王朝早已將滿漢一家當做了政治口號,但是至少在乾隆皇帝的眼中,“奴才”是滿人的專屬,是信得過的自家人,而漢臣,終究是“外人”,不配做“奴才”....

乾隆如此“双標”,是因為那群漢臣不忠嗎?但是從史書中我們又分明看到,有清一朝的漢臣對於清王朝很是忠心賣力,甚至在大多數時候遠超滿臣,即使到了清末王朝覆亡的前夕,清廷對於這些“忠臣孝子”,依舊是高度警惕,視為外人。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除了蠻力,漢人的士子多又太優秀,文武俱佳,滿人內心恐懼呀 ! 從他們出生那一刻,“双標”就已經形成,而這種双標,更是非人力可以更改!

近日,備受關注的“哈佛大學涉嫌歧視亞裔訴訟案”,在開審近一年後判決出爐:

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艾莉森•巴勒斯,駁回了此案中非營利機構“大學公平錄取組織”針對哈佛大學的所有指控!艾莉森更是公開表態稱:僅管哈佛的錄取程序“並不完美”,但法院不會推翻“一個符合憲法規定的、非常好的錄取程序”。什麼意思?針對亞裔群體,哈佛大學的錄取程序確實存在不公平,但是美國憲法,保護這種“不公平”!

甘乃迪在1961年時,簽署了一個“反對歧視黑人和婦女”的行政手令,而在此基礎上,繼任美國總統的詹森則通過了一則名為《平權法案》的新法律條款。

什麼是《平權法案》?所謂的《平權法案》就是一項致力於推動美國政府和社會採取“肯定性行動”,以法律形式確保不同族裔、信仰、膚色的美國公民,能够在参與社會生產活動時,獲得平等的權利。立意良善的平權法案,在美國實際是如何被執行的呢 ? 

2015年加拿大洛杉磯分校印度裔學生卓科爾-英格姆 (Vijay Chokal-Ingam)的求學經歷,或许值得我们深思。作為第二代移民,在美國波士頓出生成長的卓科耳在其母親的影響下,自小便立志成為一名受人愛戴的醫生。他積極参加社區實踐和公益,以不錯的分數通過了一所名校的預科,從過往學長的錄取經歷中卓科爾知道,自己能够實現個人的醫學夢。

但是現實很殘酷,在投遞申請了15家醫學院之後,這名“還不錯”的學生,却只接到了兩家大學的面試邀請,而當他滿懷珍惜的去参加面試時,却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這讓卓科爾很鬱悶:為什麼同樣分數下自己的同學能够成功,而自己却被拒之門外?他仔细的研究了美國醫學院校協會的錄取數據,然後絕望的發現了一個真相:

受《平權法案》影想,美國非裔,拉丁裔申請人,最容易申請到頂尖的醫學院,白人能够得到平等的對待,同樣標準下,亞裔的錄取率只有以上各族裔的60%。事實如此:卓科爾被高校拒絕的原因,不是因為成績不够,僅僅是因為自己“亞裔”的身份!

於是他改換了策略,他把自己的中間名字改成了更有黑人味兒的“Jojo”、然後剃了一個光頭、剪掉了卷翹的睫毛、加入了黑人學生會.... 效果是逆轉的:黑人身份的申請資料為他收到了包括哈佛,耶鲁,哥倫比亞等11所名校的面試邀請,而全程刻意黑人腔調的面試口音,更是讓他最終進入了其中四所名校的候選名單!

按照卓科耳的說法,“我從未想到僅僅是一個身份的變更,錄取過程就變得如此的輕鬆和簡單,這一切簡直荒誕!”這樣的結果讓卓科爾氣憤又驚喜,於是在醫學院學習了兩年之後,這名處於“矛盾煎熬”中的學生,選擇了曝光一切:平權法案就是一項政策...我以黑人的身份,3.1的平均分就能上醫學院。而在亞裔族群中,這不可想象!如何不可想象?

一項評鑑報告顯示:以满分2400分的美國學生評估測驗加以觀察,想被哈佛錄取,亞裔生平均得分需高於白人學生140分,比西語裔學生高出270分,高於非洲裔學生450分!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的是,【對於美國政府而言,作為現有重要統治平衡手段之一的《平權法案》,是不可能廢除的!】為什麼 ? 看一個歷史例子 :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會试,因所錄取51名全系南方人,落第的北方士子聯名上書,狀告主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洪武帝朱元璋大怒,遂組織重閱試卷,但是結果表明,北方士子確實文理不佳,多犯禁忌,不應錄取...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客觀現實下,朱元璋却以“故呈陋卷”為名,流放考官劉三吾於西北、凌遲其下主考官員二十餘人、而以“文采斐然”著稱的狀元更是被革除功名,處死!作為“補救”,當年六月在朱元璋的親自主持下又重開會試,錄取六十一人全為北方人,是為“北榜”...

不過值得咀嚼的是,一次會試的所謂“弊案”,却由此成為定例,從此以後南北學子分開考試、分開錄取,而有明一代的科舉制則被划分為了“南榜” 、“北榜”、“中榜”,明廷甚至明文規定了各地的錄取名額,各州縣均有一定的配额,即使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縣,也會有人才被錄取。

難道朱元璋不知道這樣處理有冤情、不公嗎 ? 當然知道,雖說士子是主考官錄取的,但狀元、榜眼、探花確是自己欽點的。那這樣做,目的何在 ? 為避免一路哭,只能選擇一家哭 ! 

無論美國也好、還是其他什麼國也好,諸如《平權法案》這樣對小弱族裔進行偏斜的法例,是極具存在必要的。法律的最終職能是為了維持社會正常運轉,考慮到客觀現實的政策偏斜,對於維持國家穩定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絕對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但是回到美國身上看 :

作為占人口總數75%的白人族裔,固然應該讓位於13%的非裔和7%的拉丁裔,但是同樣屬於少數族裔,以華裔和印度裔為主要構成,僅占人口總數5%的亞裔,憑什麼要大幅度讓位95%的美國人?只有歧視兩字能解釋 !

歧视!

美國華裔士兵陳宇暉被虐殺慘死,涉事美軍士兵只被判罰一個月禁閉相比,升學歧視算不上慘!

與美國華裔僅占人口總數1.4%,却在美國年均12%的刑事案件中成為被害人,以至於“中國人是最好的搶劫對象”甚至成為美國犯罪心理學共識相比,還要顧忌表面形式的升學歧視,簡直就是恩賜!

電視節目公開侮辱、社會輿論嘲諷調侃、發展門檻拔高歧視,坐個飛機都被優先驅趕拖走...美國社會一切一切針對華裔,針對亞裔的歧视性準則,早就成維美國人的“心中共識”...

這種局面或許永遠無法得到改變,道理很簡單,相較於其他族裔,美國亞裔的競爭實力,實在太過强大!據美國唯一3A評級的富國銀行調查數據顯示:

2018年,亞裔美國人家庭收入中位數為87431美元,白人家庭收入中位數為66042美元,拉丁裔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3675美元,非裔家庭收入中位數為36490美元。這些亞裔中,以華裔、日裔、印度裔為主而構成的上層階級,數據則更為光鮮。相較於其他族裔,華裔以平均10萬美元的年收入和超出美國社會平均水準的高等受教育率,冠絕美國各少數族裔!

被稱為“DNA之父”的詹姆斯·杜威·沃森的貢獻是堪稱“偉大”的,但是就這樣一個科學家,却猶如400年前的伽利略一般,因為自己的科研成果遭到了迫害,被冷泉實驗室解雇除名。沃森說:在智商測試中,黑人和白人的平均智商是不同的。我想說的區别是,它是遺傳的....

英國阿爾斯特大學名譽教授,人類智商領域資深研究學者理查德.林恩教授的研究結論同樣顯示:不同人種之間是存在智商差異的,其中以中華儒家文明為核心的東亞三國平均智商最高(達到了105),西非赤道幾內亞地區智商最低(低至60)。從每年奧數測驗比賽,如不看國旗,只看參賽者外貌,會誤以為是華人 1 隊、2 隊、3隊、...在比賽,也可旁證。

事實如此:不同的人種間天然的存在平均智商差異,而智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影響這個族群的未來發展!這或許是美國盎格鲁-薩克遜—猶太統治集團,如今一切歧視性政策的根本原因:

【對於亞裔乃至東亞人種隱藏於更加强大的文化、傳承之下的先天智力因素,他們感到了恐懼,這是一種對更加優勢的智力人群可能動搖其人種統治地位而發自内心的恐懼....】在這一點上,拉丁裔及非裔則不會為其帶來如此的優勢和壓迫。

由於廣義的亞裔構成實在太過複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為美國亞裔族群的主要構成部分,具有高度文明共向性、約占美國總人口數1.4%的華裔族群,至少在可以預見的很長時期内,都不可能被美國主流社會所真正接納。他們可以工作、生存、但一切活動一定會受到限制和提防,對於狹義上的“真正美國人”而言,他們將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中國人的烙印,而他們,也將随時淪為國際競爭大背景下的犧牲者和被懷疑者....他們,終究是不被美國社會所接納的“外人”!

那群選擇了脱離中國的華人及其後代們,在時間與空間的阻隔下不可避免的與中華文明逐漸脫離...。我們是誰?我們的家在哪裡?隔閡、彷徨、茫然、甚至就在此刻,無數的ABC們(美國華裔二代)正在各種隱性歧視的夾缝中,時刻感受著“中國人不對,美國人不親”的緩慢痛苦...

當然,一切都是個人選擇,無法可涉,他人自然也不好評價,但是有一言敬告,那些將要出去,或者已經出去的人:

我們,繼續守著這片土地,承繼先祖5000年的榮耀,哺育華夏萬世輝煌!

你們,選擇離開,自此與中華脱解,漸行漸遠....

“留下來的人”敬祝“離開的人”前程似錦!

“離開的人”還請他日相逢時,莫要欺瞞留下來的人 說,我是中國人呀!

附記 :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兒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兒是地獄。這是1993年那部著名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的篇首台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