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大明帝國財政、 大明寶鈔對市場經濟的影響

*大明帝國財政

農耕帝國的財政基礎,就是土地。搞清楚全國的土地和人口,這是中國古代中央財政的基礎。洪武十四年,開始編訂天下的“黄册”,就是户口登記册。這以後朝廷收人頭税的基礎就是這個“黄册”。黄册編訂完,六年後,朱元璋又開始編訂“魚鱗册”,就是帶圖的土地登記册,因為土地一塊塊的,在圖上像是魚鱗,所以叫“魚鱗册“。

現在大明朝的家底兒清楚了,全國户籍、人口、土地面積有零有整的精確。這是那個時代的大數據工程,很了不起。但是問題來了,這户籍、人口、土地,都在時時變動中。朱元璋說,每過十年再幹一次不就得了。朱元璋自己苛刻嚴謹能行,但後代的那些膏粱子孫皇帝做不到。做不到,又不能違背祖訓,就把10年前的數據再抄一遍好了。上上下下睁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算是清查過了。

明朝二百多年,也有真普查的,但是數據就是越查越少。到了萬曆年間,土地只有朱元璋時候的一半了。土地又没長腿還能跑到哪裡去?說白了就是每次清查的時候,地方官是能少報點就少報點,因為以後交税的任務會少一點。就這樣,大明王朝的財政基礎,越來越縮水。

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看,明朝財政是最保守,最簡單的。就是人口税和土地税,加上一點鹽茶專賣的收入,所以,政府的收入基本是固定的。明代工商業其實非常發達,但是因為朱元璋給明代財政定下來的小農基因,導致政府没有能力對變化無常的工商業收税。王朝越到後期,支出總是越來越大,僅僅養活明代皇室的那筆錢就大得嚇人。軍事支出要是再一起來,這個僵化的財政體制,根本就對付不了。

萬曆張居正改革最大的政績,就是整理税基,清查人口和土地。就是把朱元璋幹過的事,再幹一遍。結果出來了,全國土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雖然比朱元璋的時候還少一點。但是比明孝宗的時候多了將近一倍。朝廷對於全國土地有了全新的掌控力。這就是讓他名垂青史的“一條鞭法”。朝廷和老百姓之間的税收關系變得更簡單。不再分什麼土地税、人口税、勞役、灘派。所有這些通通按照土地數量來交。朝廷只要銀子,一年一次,其他什麼糧食、布匹,一概不收,大家交税方便,朝廷的行政效率即使退化,也能征收上。

果然,明朝的財力大增。據說,張居正死的時候,北京的糧倉裡裝滿了够吃九年的糧食,府庫里面也堆滿了銀子。但是,也因為張居正的改革,歷史為大明朝打開了一扇通向地獄的大門。這項改革讓王朝征税太方便了。

萬曆44年,努爾哈赤七大恨祭天,東北的局勢惡化。明朝的軍費要增加了。怎麼辦?明朝的紙幣信用早就崩潰了。所以,搞小規模通貨膨脹的手段,明朝政府手裡是没有的。但是他有另外一個工具,張居正改革留下的一個高效税務系統,可以随時加税。萬曆44年,户部尚書李汝華請求除了貴州和北京周邊,全國所有地區,每畝加收三厘五毫銀子,這就是200多萬兩銀子的總收入。第二年,再加,每畝再加三厘五毫,再搞200萬兩。第三年,再加,每畝再加二厘。加起來這就是明末所謂的“遼餉”,為了應付遼東事務而加的税。

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麻煩事更多。但是不怕,有了張居正的這個高效的收税系統,加税就好了。這個心理和有紙幣的國家無法克制印鈔票的冲動是一樣的。所以,重真時期,又有了“剿餉”和“練餉”。每次加税之前,崇禎皇帝通常都要真心誠意地說,没辦法,國家要用錢,再苦吾民幾年。每次都不好意思,每次都忍不住,一直加税到民窮財盡,國破家亡為止。

一個高效的工具,可能是一個讓你沉迷其中的工具。一個救命的手段,也可能演化成致命的手段。權力给自己開出了一條筆直寬廣的大路,然後一路狂奔,直到在道路的盡頭撞得粉碎。


*大明寶鈔對市場經濟的影響

中國用金屬鑄幣,是從秦始皇之前就成熟的技術。歷朝歷代都鑄造銅錢。怎麼到了銀本位的時代,反而不鑄造銀幣了。中國人用銀元,用的都是海外流過來的洋銀,要不怎麼稱銀元是“現大洋” !

鑄造銀幣的好處很多。最明顯的好處有兩項。第一,民間交易方便了,不用每次交易都現秤剪絞;第二,國家真要有財政困難,也可以在銀元的分量,成色上耍點花樣,小小地搞一點通貨膨脹。這麼有好處的事,為什麼不幹呢?在明朝,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朱元璋不准。】

宋朝的時候,中國就已經有了紙幣。這是各領先世界的發明,但也引發了領先世界的災難。因為政府一旦有了紙幣這個工具,往往都忍不住開動印鈔機搞通貨膨脹。宋朝、元朝,一次次的劇烈通貨膨脹,就是這麼來的。

朱元璋發行的紙幣,叫“大明寶鈔”。設計得很實用。而且考慮到當時很多人不識字,還用畫圖的方式,方便民間使用。但是“大明寶鈔”紙幣根本没有準備金。如果老百姓要拿金銀找朝廷換寶鈔,朝廷非常歡迎。如果反過來想拿寶鈔找朝廷換銀子,那門兒都没有。這不就是明搶嗎?民間當然就不用這種紙幣。

朱元璋於是就規定,民間不得用金銀來交易,也不許以物易物,必需用銅錢,或者是寶鈔紙幣。但是在收税的時候,這個規定就反過來了,交税不能只交紙幣,必須有30%用銅錢或者是金銀。百姓為了凑交税用的金銀銅錢,只能花高價的紙幣去買,結果當然就是紙幣的大貶值。再則,明朝官員俸祿本就不高,朱元璋發工資的時候,也别只拿金銀、銅錢、糧食,要搭一些紙幣。一般搭三成紙幣。到了明成祖的時候,紙幣的比例就更高了。高官是四分米、六分紙幣。小官本来就工資低,所以客氣一點,六分米、四分紙幣。到了明憲宗的時候,官員的工資,一品官實際上的月工資只有20石米,比唐朝的七品官還要低。官員怎麼辦?只好靠貪污解決生計問題。這也是明代官場腐敗的一個根本原因。

這種搞法經濟能不崩潰麼?還真就没有,為什麼?因為當時的行政效率達不到完全禁绝金銀的程度。皇帝命令不許用,但民間還是偷偷地在用。到了明宣宗時期,皇帝還下令禁绝金銀的使用,民間買賣,如果用了一錢銀子,要罰紙幣一千貫。但是即使這樣也没用。到了明英宗的時候,朝廷終於放鬆了對用銀子的禁令,朝野可以名正、公然地用銀子了。

明朝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别講祖制,朱元璋定下來的事,尤其是寫到祖訓裡的事,後來的皇帝是絕不敢明目張胆廢棄的。所以,後來雖然可以公開用銀子了,但是朝廷出面鑄造銀元這個事,還是不敢幹的。這就是中國只能用碎银而没有自己鑄造的銀元,要用只能用外國的現大洋,就是這個原因。但是寶鈔廢除了嗎?没有。“大明寶鈔”在貨幣市場上已經形同廢紙。但是在皇帝看來,還是很有禮儀性的。逢年過節,皇帝還會裝模作樣地向大臣發放寶鈔作為賞賜。寶鈔紙幣作為朝廷的財政工具,這個作用是没有了。

那大明朝的經濟是不是給徹底毁了?没有。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這麼折腾了一通,大明朝的民間經濟反而空前繁榮起來。此前的漢代,會用鑄造分量不足成色不足的銅錢的方法搞通貨膨脹。宋代會用濫發紙幣的方法搞通貨膨脹。但是,大明一開始始就把紙幣给玩崩了,而朱元璋又特别自信地搞了條祖訓,不許用金銀。以至於後來的明朝皇帝,根本就没有機會重建中央財政對貨幣的信用。所以只能把貨幣的功能交給了天然的貴金屬金銀。碎銀流通的效率不高,但中央【政府能做手脚的空間也非常小,所以明朝没有通貨膨脹。】

結果是 : 

第一,明朝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偷偷摸摸搞通貨膨脹的事再也没有了。通膨是壞事,但對政府未必一定是壞事。在那個時代,這也是政府高效率地籌集資金應對突發危機的重要手段。明朝的朝廷没有這個手段。

第二,民間金融體系擺脫了政府的控制,變得更加健壯。到了明代後期,民間經濟空前的繁榮。簡直是因禍得福的事例。看水滸,金瓶梅等書中描述的明朝市井經濟足以說明。

同樣的情節大反轉,在明朝歷史上還有一次。大明初立,朱元璋恨透了蘇州、松江一代的老百姓。因為這塊兒地方原來是張士誠的地盤。張士誠很得民心。朱元璋就不高興了。當皇帝之後,就拼命給這些地方的老百姓加税。每畝要收三十五升糧食。是其他地方的幾十倍。蘇州一個府繳納的税收,有時甚至比一個省的税收都要高。

那這對江浙地區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種地肯定是活不下去的,税太重了,所以,很多人乾脆放棄了土地,去經商,有的成了城裡人,有的成了手工業者,所以,明朝的江浙地區不僅有發達的商業意識,也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江浙一帶不僅變得更加富裕,也成了文化的核心。明清兩代,江浙一共出了二百零二名狀元, 朱元璋重點迫害的蘇州府就獨佔三十五名。朱元璋當初的刻意懲罰反而成了蘇州人的機會。江浙人海派,善於經商其來有自。

這兩個初衷很壞,結果反而導致了還不錯的的發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朱元璋想要的這種超級權力,只會一昧蠻幹。第一,他只看到自己控制住了什麼,但是看不到自己被什麼控制住了。第二,他只看到自己堵住了什麼,但是看不到自己打開了什麼。【權力越强大,盲區就越多。】朱元璋越想控制的東西,他就越控制不住,反而成就了民間經濟的自由活躍;朱元璋越想迫害的人,他就越迫害不了,反而成就了蘇松二府的繁榮發達。這是始料未及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