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方陣之戰,錐之尖刀之刃,打造虎狼之師

公元前五世紀,波斯帝國是雄霸中東的大帝國,居魯士、甘比希士及文才武略的大流士皆赫赫有名,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皆為其所滅。今日伊朗所展現牛氣自有其歷史因素。隨著波斯帝國慢慢掌握了部份地中海的經濟路線,在商業上受到了強大競爭的希臘諸城邦,開始逐漸感受到波斯從海陸兩方進逼的危機,終於爆發了兩次波希戰爭。

第一次波希馬拉松平原戰爭( BC512~490 ) : 戰前波希雙方軍隊,十萬對一萬;希臘以方陣戰法,雙方死亡6400人對192人,大比例的反差懸殊,聲勢浩蕩的波斯軍,只能黯然返回。( 馬拉松賽跑源於此一戰爭的報捷,跑42.195公里。大流士一生光輝卻在尾巴上掉鏈為心頭痛而亡。其子,有宇宙王稱呼的薛西斯繼位。

第二次波希溫泉關戰爭( BC485~480 ) : 60萬波斯軍壓陣,斯巴達排列整齊的300步兵並肩持長矛站在一起,重劍無鋒,不畏波斯騎兵與戰車,再挫波斯,波斯彷彿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潰散。300壯士名留千古 ,1998年Frank Miller拍攝" 斯巴達300勇士 "電影,2007年上映。( 強盛一時的波斯帝國,最終滅在由希臘衍生出的馬其頓王國亞力山大大帝手中。)

布匿戰爭可以說是繼波希戰爭之後,在地中海發生的另一場大戰。布匿戰争是在古羅馬和古迦太基之間的三次戰争,布匿是當時羅馬對迦太基的謔稱。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年-前241年),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戰,接着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8年-前201年),三場中最著名的一場戰争。迦太基主帥漢尼拔( 西方戰略之父 )率6萬大軍迂迴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坎尼一戰羅馬幾乎滅亡但拒降。此戰曠日持久,漢尼拔師老兵疲,又有後勤問題,羅馬則出兵攻迦太基本土( 圍魏救趙 ),漢尼拔回軍馳援不及,扎馬一戰以 1500:4.6萬之死亡比,迦太基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领地,並向羅馬賠款。

第三次布匿戰爭(前149年-前146年),羅馬為除隱患,主動進攻,長期圍困迦太基城,最後迦太基戰敗慘遭屠城,並以鹽撒地使土地寸草不生,领土成為羅馬的一省。布匿戰爭成就了羅馬共和國。

綜觀這些戰役有三大特徵: 1. 軍隊求勝的信念被積極調動,常大比差的以少勝多。2. 希臘、羅馬以簡單方陣迎敵,甚少使用謀略。3. 似乎越打越強,總能扭轉敗局。必有其可供分析借鏡處。

希臘、羅馬等地早期發展的是工商業文明,要靠交換、貿易以獲得充分生活資源,每筆交易都是獨立完成、各自負責,每一公民皆是獨立CEO,流動性大,各形成龐大社會網,但沒有中心組織制度也沒有實質的King。公眾事由選舉產生有任期制的執政官、保民官等來執行。亞洲大陸的東方各國發展的則是農耕文明為主,人人在本地即能獲取充分生活資源。( 想想,乾隆皇帝對英國特使說" 我天朝無所不有,不需要汝等奇淫巧技之物。) 因此容易發展出一中心化之組織負責安全、資源調配等具體事務,漸漸形成專制皇權,官員各自對皇帝負責,百姓對官員負責,皇帝對所有人只有權力,沒有任何義務,社會階層化,民眾被限制安土重遷、流動性低。

人類社會結構總是菁英少而凡人多,經歷數代,財富差距加大,窮人依附富人生存。到無可忍時,窮人則會造反說把錢交出來,否則殺了你。如此的社會,富人沒有安全感,窮人看不到希望,必定是個動亂的社會。BC594希臘梭倫提出改革:,1. 廢除窮人因負債而為奴的"六一漢"制度。亦即不可用人身自由抵押債務,人皆平等。2. 把雅典人依財富多寡分為四群,各賦予相對應的權利義務,例如從事公職多寡,當馬、步、雜兵的機會。(一、 二群富人才買得起馬匹鞍具及適用武器當騎兵,三等當重裝步兵、四等當伙伕打雜。)如此,把財產權與政治權利義務相統一結合,產生" 公民兵 "制度,人人為自己與整體社會關係網負責。打起仗來最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發揮最大組織整合力量,不易潰散得以以少勝多。( 有點類似春秋早期所謂正正之旗、堂堂之陣的宋襄公作戰方式,只是加上私又財產與政治權利義務,使戰鬥力更強。 )

兩種不同理念發展出的政治制度,對軍事組織、戰技戰法影響極大。看孫子兵法 :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 不若則避之。東方軍事組織作戰以將領智識為主,戰法不外攻城、與擊潰,故需講求謀略、用勢、伏兵...。一旦將領膽怯,部屬立即鳥獸散,鮮有能獨立戰鬥者。( 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看相棋,最無戰鬥力的主帥一被將死,再多車馬炮形成廢物,也是同樣道理。西方作戰結成方陣,發揮最大組合力量,主將效用不大,無須什麼謀略。看西方早期兵書多只講如何排兵陣法、後勤補給,少講謀略。看漢尼拔迂迴穿越阿爾卑斯山從背後攻擊羅馬之謀略,在西方就被稱為" 戰略之父 "。同時期的秦始皇早已統一六國,類似的謀略早已用過數百次可為證,漢尼拔在中國只能稱" 戰略學徒 "。

綜觀中國歷史,秦朝的商鞅變法就把秦軍打造成類似公民兵的虎狼之師。從制度面看,商鞅廢井田、公產、奴隸,人皆平等並以20等軍功爵制獎勵私產,無形中把戰場上的獲勝利益與士兵個人財產多寡、爵位高低相連結,雖無希臘公民兵相同之實卻有其相同外形。再看兵馬俑之戰鬥方陣排列,也與希臘相似,所以秦軍能以一抗六,勝多敗少終能統一。自秦以降,中國軍隊就漸漸變成節度使、籓鎮的 " 私人 " 軍隊,遂有七國、八王、安祿山之亂,五代十國更不用說,皇帝輪流做,槍桿子出政權。到了強幹弱枝的宋朝,軍隊走向職業化,軍對和生產、私有財產、政治權利義務無關,甚至成為招安地痞、流氓盜匪的收容所。這樣的士兵只知道為自己生命負責,戰力必定鬆散,將領用謀只為能再集中士兵戰鬥力,但謀略越多戰鬥力反越弱。看清軍僅以20萬,就打敗明軍、李自成軍,誠如怒爾哈斥所言" 無論你幾路大軍,我皆一路向前 "。統治人口數百倍千倍的中原,豈是偶然 !?  

方陣之戰當然已被今日科技所淘汰,但東西方這種差異導致的軍事作戰理念,直到今日仍有巨大影響。縱使今日因科技發展,戰爭型態改變,講就各種衛星導引,動於九天、藏於九地( 海 )陸海空一體作戰,過去冷兵器時代的方陣排列兵力集中成尖刀,已被科技與火力發揚取代。我們當前的軍事教育似乎是火力發揚與謀略並重,尤其是陸戰;西方則強調火力發揚為主。看美國在中東的數場戰爭當可說明,看不到多少謀略,更何況在衛星監控下,迂迴包抄、誘敵深入、圍點打援等謀略很難不現原形而失效。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如何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求勝信念仍將是最為關鍵。

秦末,陳勝、吳廣揭竿為旗、砍木為兵,初期勢如破竹。史書載 : 戰將周文率數十萬農民軍一直打進函谷關直逼咸陽,後駐軍於驪山腳下戲水,軍隊就畏縮不前,沒有說明原因,為什麼不趁勝之威直攻咸陽。接著又說章邯請准二世赦免驪山刑徒和奴隸,編入軍隊擊敗周文。直到1974年三月,發現按照作戰原形陳兵,密集陣式排列的兵馬俑,人數不多,是放在地宮保護秦始皇的,它的原型當是秦京師皇宮的衛戍精銳部隊,一般不外出作戰。周文率領缺少訓練的烏合之眾農民軍,信息傳遞遲緩,數量再多,哪能當得起最精銳中衛軍的方陣攻擊,一觸即潰也是必然,這才是使周文畏縮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