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哀潘金蓮】

哀潘金蓮之遇,嫁了不該嫁的人;憐潘金蓮之情,愛了不該愛之人;惜潘金蓮之為,殺了不該殺之人;恨傳統之不公義,扭曲了人性。潘金蓮是耳熟能詳的小說人物,在父權社會衛道人士的渲染下,數百年來已成為淫蕩、無羞恥、殺夫壞女人的代名詞。

首先,在當時女性受壓迫的社會制度下,潘金蓮反抗大戶逼婚,不慕財勢,只憑這一點就先令人佩服。選擇無奈的報復性下嫁不能風流的武大,以杜糾纏。代價是長久的情感壓抑與生、心理之苦悶。鮮花牛糞能不令人哀嘆噓唏。

潘金蓮是愛情至上的主動追求者,且心思靈巧,善於營造生活情趣。當看到從不知曉有未謀面,高大威武有氣力 的小叔時," 懮飢 "的潘朵拉盒蓋被打開。不顧與武松已定性的社會關係,從偷偷摸摸的過度關懷;到曖昧言語調情,挑唆喝雙杯酒;終至嫂叔共爐烘暖,酒要雙杯,火要常熱,發嗲攤牌,要武松喝她喝殘了的半杯酒。武松則是明明白白的從閃躲裝糊塗敬嫂,終至潑酒於地拒嫂,並祭起道德大棒與拳頭表示絕決。(水滸傳第23回)

武松與潘金蓮的愛情發展本有三種可能:
1. 潘金蓮理解武松對她的拒絕,並將其感情昇華為敬重與欣賞。
2. 潘金蓮無可奈何的接受武松的拒絕,回到原來生活軌道。
3. 潘金蓮由愛生恨,並遷怒武大,投入西門慶懷抱。

由於武松拙劣的拒絕方式,雖然把潘金蓮推離了自己,也推離了武大,並使潘金蓮發現道德與自己的幸福竟是如此尖銳對立,因此,她恨命運、恨社會、恨倫理道德,遂走向最差的第三條,終投入西門慶懷抱。潘金蓮雖有不是,武松卻要負大部份責任。可憐呀 !!

武松也因哥嫂的死,而徹底成為一個無親無掛的獨行客,只能落草投梁山泊水寨。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些愛情我們不能接受,但沒有什麼愛情不能理解;總會又一些愛情我們不能報以愛情,但沒有什麼愛情不能報以溫情;總會有一些愛情我們必須拒絕,但沒有任何愛情我們可以嘲弄和譴責。若武松拒絕的方法是人情世故與人言可畏的情與法律難容的說理來拒絕,或能使潘金蓮產生顧忌,而將對武松地愛情因顧惜昇華。至少不會衍發如此悲劇。ˋ

水滸傳通篇說英雄少有愛情,縱提到如林沖自私休妻、嚴婆惜背叛宋江、李固和盧俊義老婆紅杏出牆...等情事,多是男的每日只顧打熬力氣舞槍弄棒,而疏於滿足妻子在情感與生理上的滿足所致。王矮虎與扈三娘雖也是怨偶,王矮虎卻愛風流而無此憾。潘金蓮與武大最是悲劇典型。


** 水滸的女仕們 :

顧大嫂、孫二娘 : 身活的男人婆,毫無女人味兒。
潘金蓮、潘巧雲 : 身死於禮教下的硬刀子。
扈三娘 : 哀莫心死於義下的軟刀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