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華為的危機、轉機與台積電

華為的危機、轉機與台積電

華為被制裁已經三週了,美系公司已經全面對華為斷供,而且各大國際技術組織(WIFI聯盟,SD存儲卡協會,藍芽技術聯盟,JEDEC固態技術協會)也恐懼於美國的司法威懾,在評估期間先後暫停或者部分暫停了華為的會員資格。不過有意思的是,可能是評估完了覺得好像没啥法律風險,於是瞬間又陸續恢復會員資格。而那些對華為斷供的公司:

1:没有任何公司敢於發公告說自己對華為斷供了,而是是通過内部郵件或者是合作方公司第三者對外界披露。恰恰說明對自己的客户斷供是有損商譽的行為,即使是在壓力下的不得已,也間接說名華為客戶的重要性。

2;一些公司被傳聞對華為斷供,例如德國英飛凌,日本松下,日本ˇ東芝等,纷纷發公告說斷供與事實不符,台積電更是聲明繼續保持對華為的供應,並同時相應的暫時減少對其他公司的供貨。

首先要知道,華為戰略核心業務核心是ICT的基礎設施與通信網絡(運營商通信設備+企業IT設備),而非是終端消費者的智能手機。ICT基礎設施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極大影響一個國家經濟和軍事發展前途命運,最明顯的是有没有發現,近幾年中國手機直播,移動支付、移動購物等蓬勃發展,其背後就是穩定電網、4G為首的通信基礎設施發展的帶動。在該領域華為已經處於絕對的全球領先地位,華為絕大多数的專利和技術都在該領域,而該領域具有極强的技術屬性,全球僅剩的主要競爭對手只有愛立信,諾基亞、中興三家,再加上個三星。行業外的公司想進入該領域的難度極高。那些過去大名鼎鼎的高科技公司如朗訊,阿爾卡特,北電網絡,摩托等都俱往矣 !

從技術上看,現有做通信設備的廠家,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等等,都能很容易的做出硬件配置不錯的智能手機,而反過來要專業手機廠家做通信設備,在技術上是千難萬難。比如要讓聯想,魅族,小米,OPPO, VIVO ,LG,松下,索尼甚至蘋果,短時間内做出有市場競爭力的5G通信設備是非常困難的。美國政府和軍方都反復的强调5G技術的重要性,美國在5G網絡上一定不能落後,其中的原因是ICT基礎設施是否先進會極大的影響社會的運行效率,進而能够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和軍事能力。從未聽聞強調美國手機不能落後 !

對於通信設備和網絡,對華為來說好消息是不存在類似於終端業務上必有的 “操作系統生態"問題,華為的管理設備的軟件也是由華為公司提供的,公司自身的通信業務軟件就是生態。華為顯然不像終端手機廠商那樣,需要依賴於安卓的生態。再則,通信設備體積和重量遠大於終端產品,芯片對於製程的要求不像消費者業務那麼高,例如華為5G通信基站研發的天罡芯片,就不像麒麟980芯片,巴龍5G基帶芯片一樣强調要七奈米的製程。5G通信設備是全新研發的產品。相信華為在初始設計上就采取了基於非美系零部件的思路,因此,華為5G設備的自主能力是最高的,唯有自主化方可有力的保證5G設備的正常供貨。

華為的終端業務,從海外市場開始,會首先面臨較大的下滑和陣痛。终端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谷歌操作系统為首的美系生態暂停服務,如旗下的youtube,谷歌地圖,gmail,以及Facebook(旗下還有whatsApp,Instagram), twitter等市場的應用,面臨消費者使用習慣與依賴性,並考慮切換成本的考驗。華為手機如果喪失了安卓系統的使用權,可以立即内推出"鴻蒙"自有操作系统,可以兼容安卓的應用,但是這些火熱應用的生態服務,却是短期内無法實現替代。三星在2009年也曾推出自有的BaBa操作系統,終未能推廣。

值得欣慰的是擁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本土市場,並不受美系生態應用的影響,實際上這反而成了華為在國内推行自主操作系統的契機。中國市場太龐大了,根據IDC的數據,2018年中國市場銷售了3.98億部智能手機,要知道在2018年,能賣出1億部手機,銷量就是全球前五位了。目前來看,已經有部分的中國應用生態開始影響全世界,最為火爆的就是抖音的海外版本Tik Tok,各種國產手機遊戲,阿里的速賣通等等。谷歌等美系公司多年前的退出或者無法進入中國,没想到某種程度上反而在今天保護了華為,因為中國本土十幾億人並不使用美系生態應用。

反過來對谷歌來說也會比較難受。谷歌其實是一家廣告公司,生態是谷歌的核心,母公司Alphabet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其中大約83%的收入來自的Google的廣告業務,達320億美元。這些廣告是通過谷歌搜索,youtube,谷歌地圖等各種流量入口實現的,且流量入口只有在安卓系統上才會低成本的實現。若在蘋果的IOS系統裡,谷歌是要向蘋果交費的,據統計,谷歌2018年支付給蘋果接近95億美元“過路費”,確保蘋果在safari裡面把谷歌搜索引擎列為默許,流量獲取的成本非常高。

全球手機的操作系統本來就是安卓和蘋果的對決,而華為是安卓陣營勢頭最强的,按照計畫本來應該在今年第四季度就超過三星,同時在高端手機市場華為占有率在不斷上升,可以說是安卓排擠蘋果系統占有率的頭號猛將。對安卓來說,蘋果的份額越低,對自身越是有利。如今禁令一出,相當於本來是麾下的頭號主力要出走自立門户,雖然短期幾年内華為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只在中國建設,對谷歌還構不成太大威脅,但是一旦羽翼豐滿,開始全球擴張,那就很難受了。

如果是操作系統和生態對華為來說主要是影想海外市場,本土市場還可以成為華為的基本盤,那麼台積電的高製程代工如果暫停服務,那就是對華為的暴擊。這是華為目前最大的隱患,目前來看,如果美國要求台積電停止對華為供貨的行為一旦發生,比如修改25%美國技術的條款,改為對中國的出口只要符合美國技術占比10%,5%,就必須遵守禁令,那也只能看台積電管理層的智慧和抉擇了,畢竟華為是個大客戶,屈服美國,不僅失去了業績量,還會上榜 "不可靠實體清單"。如果台積電最後如果真的出現了停供的情况,華為只能使用中芯國際的14nm/12nm工藝,生產2000元人民幣以下的中低端手機,回到2012-2013年以前的情况。

華為還有以下各種收入來源,並不受此次美國禁令的影響 : 

1:華為存在大量不為公眾熟知的百億人民幣規模的“隱蔽戰線”,這些產品並不依賴於美國軟硬件。例如光伏逆變器,2018年的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名就是華為,占全球22%。前十名都是來自中國和歐洲。其他還有安防產品、路由器等,都是各自年產值逾百億人民幣的業務量。

2:華為同時還是軟件、配件和廣告服務提供商。例如,除了零部件之外,華為同時還是製造工廠,具備富士康的屬性,可以提供OEM和ODM服務。各種軟件收入,比如在華為商場下載的各種遊戲,華為都是有收入分成的。以蘋果公司为例,其2018年Q3財報,Iphone收入是299.06億美元,服務收入是95.48億美元,Mac的收入是53.3億美元,ipad的收入是47.41億美元。常容易被忽視的,一部手機在生命周期裡面是會帶來配件收入的,最為常見的就是破碎的屏幕,充電器,充電線,存儲卡、耳機,貼膜等等。同時通信基站也是需要備件的。 

3 : 就是華為的專利授權收入。先看看諾基亞案例 : 諾基亞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家,而在2019年的今天,諾基亞得手機業務在市場競爭下,已經喪失了幾乎所有的市場。但諾基亞同樣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廠家之一,而現在諾基亞的通信設備業務,也在市場競爭下喪失了大量全球市場,份額大大下降。這個結果實際上可以看做是“諾基亞被斷供之後的極限損失”。但諾基亞並未垮。到今天依然存活。其目前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就是專利授權。

2017年12月底,華為和諾基亞簽訂技術授權協議。華為需要支付給諾基亞每年大約一億歐元,而蘋果每年支付給諾基亞的技術授權費用為2.5億歐元。如果再加上三星,LG,小米,OPPO, VIVO等其他全球手機公司,以及愛立信,中興這樣的通信設備公司,每年諾基亞都可以獲得穩定可觀的專利授權收入,這對諾基亞來說,可是純利潤。和諾基亞相比,華為的專利積累是超過諾基亞的,尤其是5G技術領域是處於領先地位。完全具備部分轉型為類似於高通一樣的專利+芯片廠家的能力。

華為只要在核心的通信設備領域實現了元器件自主化,在終端產品領域推出自有操作系統並且在中國市場站穩脚跟,不再" 缺芯少魂 ",那麼這一天就是華為的下滑見底的時間點,其後華為會從谷底持續的回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