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將星殞落 --- 戰神、人屠說白起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實,後人紀錄、解讀則稱之為故事。歷史事實含有大量的細節串聯、推擠互動,但後人只能直述地把它變成情節簡單的故事。於是真相的因果關係被掩蓋,歷史故事不是事實真相,因此歷史沒有真相。事實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當事人的心理思維、利益糾葛、猜測懷疑、社會條件等,本是在漆黑無序不可測的摸索前進,絕不像後人讀史就像看著水族箱裡的魚,一切動態盡在掌握中的清晰。再加上著史者、讀史者都難以逃脫自身所處時代的侷限而夾雜自我偏好與道德判斷,忘卻當事人所處時代的侷限。若能設身代入當時情境,可能會發現當事人的"荒謬、殘酷"所作所為或許有其"不得不"的無奈。因此,讀史要先排除道德判斷,同時要排除陰謀論之預設,或許能稍窺歷史堂奧真相。

白起為將37年,身經70餘戰役而從無敗績,因此居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而被譽稱為"戰神"。他又為什麼會在準備金盆洗手的長平戰役中,背信坑殺趙國降卒40餘萬而得"人屠"之惡名。長平之戰是一特殊事件激發的。公元262年,秦伐韓取野王,上黨郡危,韓王決定割上黨郡賂秦以息兵,並派馮亭為郡守貫徹。馮亭反以上黨郡獻趙,趙孝成王喜得無故之利,忘卻了也可能是嫁禍拉趙抗秦的燙手山竽,派年近七旬老將廉颇據守抗秦。虎口奪食,秦昭王甚怒之,決定伐趙,派年僅28的王齕為將。秦因商鞅變法,趙因胡服騎射,是當時兵力最強之兩國。長平戰役第三年中後期的關鍵時刻,秦趙兩國皆已呈國疲兵困馬乏之態,秦施以反間迫趙退廉颇換趙括,秦也密換白起擔任統帥,趙括突圍失利,兵敗被殺,趙軍40餘萬降秦,邯鄲大恐。試想,面對此況,白起只有三種選擇。1.  全面收編,納入秦軍。2.放回趙國,繼續以秦為敵。3.  盡殺之,畢其功於一役以絕後患。第二方案最不可行,不然所戰為何 ? 第一方案風險極大,容易激起兵變,且40 餘萬人的糧食後勤何來 ? 第三案安全易行無後顧,也最符合軍公爵制的要求,然最殘忍並得惡名。況白起在長平戰後建議宜將剩勇追餘寇,趁勢打邯鄲,一舉消滅趙國,如是,他只能為秦國背歷史惡名,不得不坑殺趙卒。還有其他可行之道嗎!? 國際事務,尤其是戰爭,最忌以道德論之。惟他不知道秦王為何決定退兵休整。

對照讀史記與戰國策發現同異處。略同的是,白起在長平戰後建議剩勇追餘寇,打邯鄲,一舉消滅趙國。秦王不同意,原因一是丞相范雎受蘇代遊說,怕白起功高蓋過自己而失相位,乃密謀議趙割讓六城池換秦班師回朝,二是秦王也想挫一 挫白起的傲氣。如此給了趙國喘息的機會。年後,未得城池被戲耍的秦王要白起攻邯鄲,白起抗命,稱病拒絕,說秦今攻邯鄲,六國合縱實未易也。秦王派王齕主攻,戰勢不利,白起遂面諷秦王,不聽我言今如何 !? 秦王雖怒,仍想強令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稱"病篤"而再次拒絕,秦王乃貶白起為士卒並令白起離開咸陽,遂有人告發白起在旅途中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逼迫白起自殺,戰神、將星殞落於杜郵。白起就個人言,功成、名就、身退本是最好的選擇,但他的功業是建立在國家的基礎上,當國家面臨存亡之際,他是否應該挺身而出 ? 出於公心,或是出於潔身自好,成為他艱難的抉擇。要不在泥濘裡苟且偷身;要不在光環裡壯烈犧牲,性格使白起選擇了犧牲。

差異的地方是,秦王與白起的對談,戰國策記載較多,白起說我知道,我去打邯鄲,即使敗了你也不會殺我,若我不去打,即使我無過,將來你也會殺我。但是我接受,因為我絕不能承擔亡師敗軍之辱。要知道白起是軍人,是從無敗績的名將,百戰不殆成為他當下最大的包袱。他愛惜自己的羽毛、榮譽勝過生命,這不是完美主義的性格使然,還有甚麼能使他寧願一再抗命,犧牲生命也要護惜 !?  

白起死前手捧著秦昭王送來的王者之劍仰天長嘆: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又醒悟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白起為自己的報應找到了充分說服自己的理由,他沒有對不起秦國和秦昭王,而是對不起那些在長平已經放下武器卻被集體活埋的四十萬趙國俘虜。白起當已起立地成佛之心!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 起遂自殺,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 商鞅只為自己的信仰,終身就像拉著兩根平行線,一根是拉著大秦號船的牽繩前進,另一根是套在脖子上的絞索,牽繩越前,絞索越緊,離人性也越遠,終至無悔而死亡。戰國策 秦策 : 惠王裂之,而秦人不憐。"憐與不憐"說明人民的評價差異,也間接證明當時人寫史已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寫,非國家君王角度。司馬遷評商鞅刻薄寡恩甚為適當 ! 

附記 : 

商鞅也稱衛鞅、公孫鞅;白起亦稱公孫起。同為公孫家後人,兩人皆極度自信又極度自負,為追求功業生涯的完美,拒絕向君王妥協,導致了悲劇的下場。或許在他兩人看來,正確、完美比苟活著更有價值 ! 史記稱商鞅殺人太盛,日達七八百人,渭水為之嫣紅,不知他臨死前是否醒悟到為一己之理念而殺殘,有贖罪之心否 !?  

從白起坑趙卒,引發千古道德責難。對照今日看美國欲阻絕移民、歐洲拒難民於境外,甚至緬甸政府屠殺羅興亞種族等,都只追求國內政治正確,平日高喊的人權口號都要向權力低頭,掌權後的翁山蘇姬成為變色的"人權都死"的變色龍。當事不關己就會以人道、人權概念加以譴責,但當身臨其事時,想法與做法可能就"不得不"的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為何 ? 避害與自私天性,為維護自身利益使然。假如北韓發生戰爭,有一萬難民渡海來台,請問接還是不接 !?

今在山西長治、高平一帶有一八義村,村民半數姓趙、半數姓秦。雖無正史記載,但事實恐更可信。相傳,趙括領軍後,趙國王與將皆主張主動出擊。趙括乃派軍越過丹河攻擊秦軍,秦軍佯敗佯退,首戰告捷,趙舉國歡騰,打破秦軍不可被戰勝的神話,士氣高漲。趙括決定舉全軍之力與秦決一死戰,沿秦軍退路高歌猛進追擊。路程中逢有八位徹自上黨之人,攔路告訴趙括,秦軍退卻然隊形整齊,士氣高昂,毫無戰敗之惶恐,恐有詐。情報真實與否暫不論,但秦軍佯敗之說一經傳開,對趙括是一重大打擊,對軍心士氣也是一重大挫折。開弓沒有回頭箭,對亟需求勝的趙王與趙括更是不能採信,乃以妖言罟惑軍心而殺之。史書記載,秦軍戰線深入拉長、補給越難,秦派兩支奇兵,一支迂迴斷趙軍糧道與後退之路,原本抗秦的百里石長城,成為阻絕趙軍退路的高牆,一支沿山壁將趙軍分割為二,首尾不相顧陷入死地,徹底被圍,秦出主力圍殲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