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一篇改變歷史的文章 【李斯諫逐客書】

一篇改變歷史的文章 【李斯諫逐客書】

曹丕在典論論文裡說,"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楊雄稱詩賦文章謂" 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 ..."。兩者的觀點南轅北輒,固有其時代背景差異,也有個人所處地位不同使然。綜觀千古文章無數,棄置敝屣的實在所多有,能影響當世又流傳千古的只鳳毛麟角,而【李斯諫逐客書】一文,是其中翹楚傑作。

秦國的強勢崛起,敗趙、伐楚、辱魏所戰皆捷,六國震驚,合縱既無功,遂各自想辦法來推遲可預見未來災禍降臨的時間。韓國的辦法是派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為秦修渠300里,引涇水入洛,目的是以重大工程耗時耗工費財來弱秦。然計謀暴露,秦欲殺鄭國以洩憤,鄭國說" 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耗時十年,渠修成,灌溉良田,秦益發富強。此期間,秦宗室大臣百年來因飽受客卿之壓抑,皆進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祇為其主遊間秦耳,請一切逐客。贏政或剛歷呂不韋、嫪毐之苦事所煩,遂下令逐客,李思亦在被逐之列。

李斯或恨時運不濟,帝王之術才華不得施展,功不成名不就,抱已不能再壞的心情,寫了篇諫逐客書,對秦的富強過程,從人與財兩方面層層剖析、條條說明,反覆論證,切中贏政的雄心,並質問客何負於秦 ?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全文行雲流水、辭藻瑰麗自不待言,入情入理,铿鏘有力才是主要。秦王乃廢逐客之令,復李斯官。李斯由廷尉而丞相,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李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秦國統一後,他建議嬴政使用皇帝稱號,並制定了一系列的禮儀、律法制度,被任命為秦王朝第一任丞相,他又協助始皇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以及車軌,制定秦朝法律條文,廢除分封制,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郡縣制度。加強了秦朝的中央集權,穩固了秦朝的統治根基。李斯有才、贏政有度,成就李斯千古一相之譽。

歷史不能假設,但仍可設想。若沒有李斯,秦或許仍能滅六國、創帝國,但時間的長短,過程的差異必然有所不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或許也會施行,但以什麼為標準就難說,今日是否會被髮左衽、行蠻夷之文!? 王綰、淳于越曾與李斯在秦王面前爭論施行封建或郡縣制,也就是分權與集權之爭,若沒有李斯,後世百代是否能猶行秦政法 ?當然同樣,若沒有李斯,焚書坑術士是否就不會發生、趙高矯詔殺扶蘇之事是否仍會施行 ?秦朝是否就不會如此快速滅亡,上蔡黃犬之嘆是否可免 ... ? 太多太多的潛在拐點都可能會發生,歷史的走向也必然會不同。

窮然後工的諫逐客書成就了李斯、成就了贏政、成就了百代秦政法、但或許也同時加速了大秦帝國的毀滅。暫不論毀譽如何,這篇文章的影響力超過百萬雄師,稱得上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絕非童子雕蟲篆刻,也非壯夫而不能為,傳頌千古豈是偶然 !?

附記 :  

用鄭國渠重大工程耗時耗工費財來弱秦的策略,用現代經濟學觀點看恰是財政刺激政策,加速秦國壯大。但在當時尚是寡民的粗耕農業社會,財富增長速度極慢,且驗證統一後,阿房宮、馳道、長城、靈渠等大量工程並舉,致役民太盛而引發農民起義抗秦,而非貧窮,說明鄭國渠弱秦的策略並非完全不可取。

清代末年的客卿 : 

蒲安臣原為美國駐華公使,在華退休後,清政府因缺肥外交人才,遂聘請他為代表,身負清朝使命,擔任全權大使出訪歐美,最後死在德國。

英國人赫德,曾担任晚清海關總税務司達半個世纪之久(1861年-1911年,另在任内創建了税收、统計、浚港、檢疫等一整套嚴格的海關管理制度,他主持的海關還創建了中國的现代郵政系统 )。成為中國當時最廉節最有效率的官府,也是清代末年財政最穩定的財源。


讀郁離子( 千里馬)篇 :

郁離子之馬,孳得駃騠焉。人曰:「是千里馬也。必致諸內廄。」郁離子悅從之。至京師,天子使太僕閱方貢,曰:「馬則良矣,然非冀產也。」置之於外牧。
劉基的千里馬故事烙上了時代印記,反映出元代統治者按照種族、地域而將人民強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是一種極不合理的歧視政策,根本就是漠視或扼殺人才,有匪我族類,其心必異之狹隘地域觀;人才出不了頭,怎能期待國家社會能有長足的進步與發展?此篇與" 李斯諫逐客書 " 有異文同功之妙,只是秦王接受了勸告,仍重用人才,遂一統天下;元順帝依然固執階級制度,終致滅亡。

千里馬的遭遇有如才智之士在世上的遭遇。用千里馬比喻人才,歷代早就有許多故事,如:九方皋相馬(列子.說符)、驥遇伯樂(戰國策.楚策)、買駿骨"千金市馬骨(戰國策.燕策)等,還有韓愈的雜文.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岳飛的良馬對。它們分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才智之士的遭遇,說明了發掘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武則天問武承嗣說" 誰是忠臣、人才 "? 武承嗣說" 凡是對我好地人都是忠臣、人才"。武則天說" 你這是什麼話 !" 嗣所答雖有些發噱,其實反映了事實,彼此不認識,不了解,誰知道誰是人才!? 所以才有" 地雖生爾才,天不與爾時之嘆。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之怨。最說明伯樂難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