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從背景與格局看刺馬案 ( 胡佛祕聞 )

清朝同治年間,兩江總督馬新貽當街被刺殺,朝廷兩派欽差大臣查訪卻都草草不實結案,欽差回京中途報病並主動辭職,可見內情真相恐是是不敢查、不能查,被視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2005年紅及一時的電影"投名狀",說的就是此案,但只是民間版本,強調漁色負友,行俠仗義,惜絕非真相。

馬新貽進士出身,但名次有些吊車尾,朝廷裏又無強近之親,初期仕途頗為不順,又兩次丁憂,惟幸適逢太平軍作亂,就參與清軍剿滅太平軍,靠軍功與貴人袁甲三( 袁世凱的祖父 )提拔,很快晉升為知府掛道員銜。但蘆洲兵敗,又遭頓挫。太平天國終於被湘軍剿滅,朝廷憂喜參半,憂的是湘軍勢力涵蓋江南半壁,三總督、九巡撫盡為湘軍將領,湘軍也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太平軍。雖然主帥曾國藩憂諂畏譏,主動裁減湘軍,朝廷仍是不安。因此慈禧要找一位熟悉南方,不屬於湘軍,但懂湘軍而又沒有派系的人到江南作為耳目與白手套。馬新貽雀屏中選,拔下曾國荃的浙江巡撫授予馬新貽,不久又升任閩浙總督,到京陛見時與慈禧密談,據馬新貽兒子說,出宮時汗水濕透朝服,臉色慘然。馬於上任前先回山東老家荷澤祭祖,並告訴家人說" 此次任職吉凶難料,若有不測,不得喊冤上告,要忍氣吞聲夾起尾巴做人以求安生"。真是,別人看來他是坐著火箭升官,他自己知道是被綁在導彈上飛向安慶這危險是非處。到底慈禧跟他談了些甚麼 !?

上任途中,又有上諭馬新貽改派兩江總督,原總督曾國籓調直棣總督,一時官場譁然,李鴻章明說馬新貽威望太淺,德不配位,兩江從此多事矣! 一語成讖 。皇恩深厚,國士待之,只能國士報之。馬到任後,首先奏請朝廷准許撥款組建五營獨立於湘軍外的新軍以整頓長江防務,朝廷立准。一增一減已經使被裁撤又領不到資遣費的湘軍不滿。另外馬新貽為維持社會秩序,大力取締打擊已被裁撤又無業的湘軍遊民,更是火上加油。官場頓時明瞭,馬新貽是被派來牽制湘軍,同時徹查太平天國聖庫財富的流向。站在湘軍立場看,朝廷不給養、不發餉一切靠自籌,浴血賣命穩固了半壁,主帥裁軍抱怨幾句就算了,朝廷說裁就裁可就是解磨殺驢,要爭個說法。霆字營軍士譁變就是一個警告。

同治九年(1870年8月22日)上午,馬新貽自校閱清軍場回衙途中,突然被人刺殺,得手後犯人並不逃逸,反大喊"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好漢一人做是一人當"。這違反人性的舉動與申明引人聯想翩翩,到底是誰養? 誰用? 為誰頂罪?任職僅僅兩年,刺馬案驚動朝廷,官場耳語飛揚,朝廷為穩定政情,立調曾國藩回任兩江,知道只有曾國藩能壓住湘軍不藉機造反。並派漕運總督張之萬為欽差大臣會銜曾國藩親查。曾國藩接令後,以直棣有事未了為由遲不上任,朝廷催派急於星火,年底方回兩江。膽小怕事的張之萬,或已洞悉案情之複雜背景,草草審查後以兇手張汶祥僅以個人原因刺馬,並無他故,判張汶祥凌遲死罪。朝廷對此結案報告極為不滿,先厚葬馬新詒,同時又派有"青天"之稱的刑部尚書鄭敦謹為欽差親查,務必水落石出。鄭欽差尚未開始審訊,民間有關刺馬案已有多種說法:

1. 馬新貽重色負友,張汶祥行俠仗義。這說法流行最廣、電影投名狀也大體已此為腳本。最符合民間" 強盜出於賭博,人命出於姦情" 的說法。

2. 與湘軍出身巡撫丁日昌不和。丁日昌子、侄當街殺死一名水軍,丁求救總督馬新貽網開一面,馬新貽依法嚴辦,雙方結怨,教唆殺人。

3. 馬新貽調查湘軍兵餉與聖庫財務流向,引發湘軍不滿,張汶祥奉命治裁。

4. 馬新貽私下與回匪接處,張汶祥為朝廷除害。

鄭敦謹認真查案,會銜的曾國藩冷淡配合極少發話,並告訴他還是按張之萬的結案報告回奏朝廷。鄭敦謹越是深入調查越是害怕,表面上的刺殺案,已轉味兒變為是朝廷自己腐敗,導致與湘軍利益集團的政治鬥爭案,當真相真的浮現出來,自己是否真的敢辦!? 夾在中間兩頭擔驚受怕,對原本頗為佩服的曾國藩現在感到恐怖。無奈之下匆匆按曾國藩意見原結案回報朝廷。鄭敦謹拒絕曾國藩的送行宴與程儀,頭也不回的匆匆登船離去,原本是要回京,但他越想越窩囊、懊惱,恨人也自恨,自覺外慚清議、內疚神明,青天之名全毀。憤恨之餘中途就上書辭官,不再回京,次年病死。據說,張汶祥那份經官方認可的定讞文件,簽字畫押後,今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政治事件以刑事案件來調查當然不會有結果,上述民間版本或恐是出於猜測演譯、或根本就是湘軍或有心人士自編故事,誤導調查。就張汶祥言,刺馬所付代價與事由不合比例原則。刺馬案被稱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牽扯之深有動搖國本之嫌。同一時間的楊乃武與小白菜風化案,也是涉及湘軍在江南勢力過大引發在京湖南籍官員與浙江籍官員的派系鬥爭,導致20多個紅頂子被撤免、流放。中外這樣的事例現在也很多,就如國內劉邦友案、陳文成案、林義雄案、尹清楓案、兩顆子彈案等,國外如美國甘乃迪刺殺案( 華爾街、胡佛...,奧斯華的角色可能和張汶祥一樣 ) 都耳熟能詳,但真相一片渾沌。

裁軍向來是一件危險的事,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兵勇流竄一定會引發社會動亂甚至流血政變、革命。湘軍裁減案是一例。明末,李自成農民軍起義就源自當時驛站的裁撤,失去飯碗為寇;抗戰勝利國軍裁減案導致老蔣不要老毛要當記憶猶新,現在的 ISIS之迅速壯大原因之一也與伊拉克裁軍有關,即使富如美國,也曾因一戰後裁軍的補償金事件導致流血傷亡。老子說 :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但對待官兵萬不能用完就丟,還加以羞辱,當政者宜謹記。

附記:  

謠傳胡佛刺殺甘迺迪,奧斯華只是無法證實的替罪羔羊。 如果胡佛( 1928 第31任總統,之前1924年,當時還是一名司法部年輕律師的胡佛被任命為FBI前身调查局(BOI)局長,没有人會想到,他在這個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在那48年里,美國換了8位總统,16位總檢察官,但FBI局長却始终名叫J·埃德加·胡佛。他所擁有的權力是之後任何FBI領導所無法超越的。胡佛知道如何保守秘密,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僅知道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總统敢解雇胡佛,因為没有一位總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麼。這對總統來說是最大的恐嚇,例如握有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的裸照,這些秘密文件包含着許多骯髒的丑聞。然而,丑聞正是胡佛權力的來源 。他還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形象。為了避免丑聞的出現,他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全部私生活。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只有犧牲自己的私生活。據傳,他有一位同性戀男友,最有可能的就是他的終身副手托爾森,他也打了一輩子光棍。胡佛和托爾森共事40多年。他們一起度假,一起處理公務 ...1972年5月2日早上,胡佛被發現死於華盛頓家中的卧室地上。當天下午,尼克森總统在自己的日記上寫道:“他在一個適當的時候死了:幸運的是,他是在位的時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動辭職,他都很可能被人殺死。”馬丁·路德·金的遺孀是少數一個敢說出這種看法的人:“一個可悲和危险的環境终於離我們而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