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呂不韋之死

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人,先得意於商界成大賈,轉入政界後更成功培養、營造出統一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帝王師,其相關過程起伏、功績卓偉,前述備矣 ! 這樣一位洞察時勢,精於算計之奇人,竟因一紙遷蜀詔書而自盡,其原因與心路歷程必有可共後世玩味與借鏡之處。

綜觀呂不韋之死的導火線有二:

1.造就了嫪毐集團。史書載" 始皇益長,太后淫不止 "。呂不韋為脫身免嫌,舉嫪毐為替身,太后" 絕愛之 "。雖屬不自覺,但客觀上卻營造了嫪毐集團,並與自己成對抗之勢,誠為始料所不及。嫪毐之坐大,錯在太后趙姬,但責任卻在呂不韋身上。秦國呂、嫪兩派爭雄,在國際上已是眾所周知," 戰國策 "就載:  秦攻魏,魏欲獻地以求和,就討論是要透過呂不韋還是透過嫪毐,最後選擇嫪毐,以取悅太后" 。這也說明嫪毐集團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嫪毐之亂後,在審問期間自然牽出呂不韋。

2. 敗在人性弱點。呂不韋不自覺的越位,不知所進退。呂不韋本為太后前夫,任秦國國相12年,況贏政親政前尊稱呂不韋為仲父,此期間相權是凌駕君權之上的。時間久了,忘記" 有權而不戀權,到位而不越位 "的政治警語。贏政親政後,他首先應該表示辭相,交權隱退,但他沒有;被罷黜國相,貶回封地洛陽後,應及時韜光養晦、低調做人,但他沒有。在洛陽,六國來訪使者、門客絡繹於途,張揚的很,這些使者不啻為" 催魂使者 "。這一切在贏政看來,以呂不韋之才與勢,不論是起反,或是去六國為官,對秦國與自身都是極大威脅。此時贏政唯一的選擇只有" 殺 "一項。當呂不韋接到贏政要他舉家遷蜀詔書後,他敏感的預後,知道下一步就是" 賜死 ",不如先行飲鴆自殺。

歷史上因功高而不能盡封賞,自己又不知進退,帝王只能殺之。就呂不韋言,前有文種與范蠡之先例,後有張良與韓信之史實。文種、韓信昧於君權之本質而流連,終身首異處。人皆哀之;范蠡、張良能及時隱退而全身,泛舟太湖尋黃石,史留佳名。清朝末年,梁啟操說" 吾敬李鴻章之才, 吾惜李鴻章之識, 吾悲李鴻章之遇 "對呂不韋也可稍改借用此看法," 吾敬呂不韋之才, 吾惜呂不韋之識, 吾羨呂不韋之遇 "。

"人生貴適意 ",呂不韋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就個人言達到最高的自我實現,結局雖稍有哀戚,但能及時警覺免於羞辱。一生若如是,夫復何求 !? 還是令我欽佩不已的。

呂不韋若晚死十年,秦朝歷史或恐將改寫。自秦昭王起,統一六國之步調已開始加速進行。秦以軍功爵制鼓勵殺敵,以呂不韋任12年國相惟界來看,前有白起長平之戰坑降40萬,六國震動;後有王翦滅趙魏楚,殺伐20萬;唯呂不韋任內,雖也積極主戰統一六國,但不強調殺戮。從呂氏春秋一書中得知,書中對儒家的王道、仁政還是頗為推崇,推論呂不韋之政治主張。殺伐不過重,六國雖亡,人民憤恨之心稍減,秦二世而亡亦恐改寫,影響極大。當然,歷史沒有假如,只做如是推論以為後世警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