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環保三部曲 --- 環保本質是政治 : 植樹造林竟然是破壞環保 !???

環保三部曲 --- 環保本質是政治

"用愛發電”,好耳熟的口號;"你們大人真噁心 !" 這句話去年在台灣一度引起迴響。這兩句話正全世界當紅呢 !

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分成了兩個極端,一邊是高速發展的工業社會,一邊是落後的農業社會。高聳的烟囱,代表財富,轟鳴的機器,體現力量,棉長得鐵路,象徵榮光。但資本主義工業國家的極力發展,引發的環境問題越來越讓人們担懮。如全球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熱帶雨林消失、珊瑚礁死亡、過度捕撈、物種滅絕、遺傳多樣性減少、食物毒性增加、荒漠化、水資源日趨枯竭……

西方中產階級成了“减少碳排放運動”主力軍,因為它們在担心自己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而在中產階級的兩端,即資本利益集團和為生存而奮鬥的勞動,開始對碳排放問題有所反應。1992年各國在聯合國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约》,這只是一種回應姿態,没有任何約束力,各國減排,自願為主。西方政府的背後主導力量都是那些工業集團,金融集團,因此没有一個工業國會去自願減排。

國際社會對工業國無所作為的態度愈發不滿,於是,1997年又出台了《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与UNFCCC最大的區别在於,各工業國要將減少碳排放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而不是所謂的自覺自願。中國是協議簽署國之一,但中國在初級階段不承担減排議務。碳排放如果是一本帳,那麼歷史積累欠碳債務的是西方大國,而中國是碳債權國。

美國和日本却提出了“交易條款”,如果美國碳排放超標,那麼它可以購買其它國家餘下的排放指標,也就是工業國給發展中國家一筆補償金。 

但是歐洲認為減排是一種理念,不是錢的問題。双方爭執不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加入了美日陣營,支持“交易條款”。俄羅斯當時也支持。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被去工業化,碳排放量銳減,指標遠遠够用,如果美國日本掏錢購買它的指標,那再好不過。

2000年11月在海牙談判破裂,美歐都不願讓步。 小布什政府宣布撕毁《京都議定書》,因謂它存在“致命缺陷”。所谓缺陷,就是指美國認為“環保”不能影響美國企業生存,不能影響美國經濟發展,不能影響美國就業率。美國一家就占了全球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小布什毁約壓力主要來自美國的汽車工業資本集團,軍工資本集團,能源資本集團,而且美國參議院没有一個議員同意批准《京都議定書》,議員的背後就是這些集團。

退出《京都議定書》後,美國煤炭價格翻兩倍,而且火力發電廠還有政府補貼。7月,歐洲提議取銷對火力發電補貼,增加對無污染能源補貼,美國拒絕,指責這是干預市場行為。就美國這種態度,《京都議定書》再簽 10份也没有用,美國溜了,日本也想溜,歐洲只好讓步,2001年8月在波恩達成了一份去除法律約束的《京都議定書》,環保又變成了一個口號。

直到2015年12月12日,各國又簽署了《巴黎氣候協議》,它要求有法律約束,各國議會批准後,馬上要制定相關法律。川普上台後,又撕毁了協議,大國又得開展新一輪的政治博弈。

環保和發展是一對辯證關系,美國把加州的火力發電廠,工礦氣業全部關掉,美國碳排放量是會馬上銳減,赢得掌聲一片。但就業呢?經際呢?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那掌聲有什麼意義?西方有人把“環保”當成政治工具,當成生意來做。把一個極其複雜的政治問題,簡化成一個概念,一句口號,一尊神像。這些大人物真噁心 !

聯合國配合北歐把一個16歲小女孩捧成“環保領袖”, 對她來說是登上了神壇, 對跟著她跑的小孩來說則是祭壇。她可以得到無數獎,可以保送名牌大學,那些盲從她的荒廢學業的小孩呢?“用愛發電”能做到電力充足嗎?那是政治騙子的口號。 同樣,天天指責别人不環保,能實現環保嗎?眾星捧月另一面是千夫所指,好好讀書吧,小女孩兒!没事去種種樹吧。

“用愛發電”,好耳熟的口號,在台灣也有政客如是叫囂 !

"你們大人真噁心 !" 這句話去年在台灣一度引起迴響,說這話的女孩是剛成年的"小"大人。

桑柏格在台上對各大國領導人的怒斥,正是聯合國想做而不敢做的。當然,桑柏格自己是亞斯伯格綜合症患者,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但是她的家庭,懟此很清楚。她母親是瑞典出名的女歌手,和上流社會交往很深,對此自然知根知底。可是,這年纪最小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紀錄,誰不想要呢?

**植樹造林竟然是破壞環保 !???

當巴西燒毁森林時,他們說這樣將造成水土流失,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土地荒漠化。而當中國植樹造林的時候,他們又說這樣也不對,還不如讓土地繼續荒漠化。邏輯不矛盾嗎 !? 

上期的世界級權威雜誌"自然"刊登了一篇重要文章,該文作者質疑中國政府的植樹造林行動將會給自然生態帶來極大的影響。作者說,種樹需要澆水,而中國政府正在種植上百億棵樹木,由此帶來的水資源消耗將會是巨大的。所以這種植樹行為,將造成水資源破壞。但問題是,植樹是一次種植永久受益的事情,植樹的水帳單不能這樣算。我們不能只計算種樹要澆多少水,更要計算植被成林之後的生態修復總帳。

"自然"高學術的刊物,竟然刊登這種不嚴謹的文章,是被政治利用,是西方學術權威在自毁長城 !?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家特洛伊·斯特恩伯格也表示:消滅沙漠?中國人的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在沙漠裡種樹的行為有點愚蠢。真是個只會亂叫的野獸。

在此之前,中國正面臨廣泛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問題。由於植被的砍伐和過度放牧造成的損害,很多原有的森林和草場都變成了沙漠,並且不斷向外擴張。然而自1978年開始,大陸就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生態修復工程,彌補過去錯誤的政策。在悄無聲息中實施這項國家級戰略計畫以來,已經在中國北部13個省種植了660多億棵樹,這些修復的植被擋住了沙漠的擴張。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土地沙漠化依然每年要擴大一萬多平方公里,但到了2017年,中國國家林業局通過遥感衛星統計測算,中國沙漠已經開始每年縮減兩千多平方公里了。

過去荒漠化十分嚴重的大西北地區,随著植樹造林項目的推進,已經出現了巨大的改變。過去常年乾旱、留不住水的地區,正在變得更為濕潤。大量植被的出現,極大豐富了該地區的降水量以及空氣含水量,並且和荒漠比起來,有植被的土地更能有效地將水保留下來,避免迅速渗透蒸發、減缓水土流失。因此從總帳上看,植樹造林的水帳單顯然是正向收益的。近年來,随著生態修復的成效越來越明顯,我目睹內蒙的庫布齊沙漠已經消失,變成了森林和灌木林,當地農民開始在修復後的土地上種植經濟作物,取得了經濟增長和生態修復的双豐收。

既然植樹造林的好處如此顯而易見,那麼前幾天還為巴西森林被燒而哭爹喊娘的歐洲政客,為何此刻又在對中國植樹造林指手畫脚呢?如果燒樹是在破壞生態,種樹也是在破壞生態的話,那是不是只有畫樹才够環保呢?就像西方人那樣,什麼都不幹,就包裝一個女童來進行毫無頭腦的“嘴炮環保”就能参與角逐諾貝爾獎?

其實,西方政客嘴上說的環保,内心裡想的却是利益。環保牌現在已經成為西方某些無耻政客手裡的一張政治欺詐工具。目前西方各國都在為自己利益玩弄和操縱環保議題,合則用不合則棄,相當無耻。

以前美國是氣候協约的支持者,但眼下美國正面臨極為嚴重的工業產業空心化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必須要重振製造業。而重振制造業,就需要加大碳排放空間。所以美國不得不退!

美國是世界上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此前美國躺著用金融吸血的方式在全球賺黑心錢,以“保護環境”為由禁止開採這些煤炭,並且要求中國也如此照做。但問題是,美國早在幾十年前就搞完基礎建設了,而當時中國的基礎建設正在如火如荼。

因此美國當年的無理要求被中國政府給頂了回去,美國就誇大宣傳中國環境污染問題,妄圖煽動中國掉入"去工業化"的陷阱。但随著局勢的變化,美國自己的經濟不行了,因此美國取消了煤炭開採使用的限制。從此閉談環保,滿嘴只談發展和美國優先以及再次偉大。

歐洲非常反對美國這樣做,歐洲一直用環保牌來敲打美國,其實並不是因為歐洲在意美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而是因為歐洲煤炭資源少。由於歐洲廣泛使用水電和天然氣,二氧化碳排放壓力不大。因此環保條款越嚴苛,對歐洲就越有利。這樣既可以有效杜絕美國製造業再次崛起、還能有效地抑制中國發展。著眼點也並不全然是為環保。

此前中國一直反對氣候協定,現在我們是氣候協定的支持者。兩個原因。第一:這些年來,大型基礎建社已經搞得差不多了。同時,正在進行產業升級,要將高污染低收益的低端產業關停,用高效更環保的替代項目,搶佔產業鏈的制高點,以追求更高的利潤。第二:中國支持的這份氣候協定,不是按照此前西方提出的“每個國家保持同樣的污染物排放量”,而是要按二氧化碳的歷史排放總量和人均排放來計算。過去西方工業先行者的污染累積帳不能一筆勾銷。

英國目前是碳排放協定的主要推手,英國目前已經没有任何戰略優勢,工業明珠也已被摘走,國力急遽衰落,其所謂的高端奢侈品品牌也必將随之淪為雞肋,那麼他們今後靠什麼活呢?既然自己躺下,那就拉上旁邊人一起躺下,而碳排放斜定就是英國妄想鎖死他國發展空間的重要武器。

要發展經濟就必須要擁有足够的碳排放空間。按照目前的協定,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間相當有限,一旦超標我們就要花費鉅額資金從歐洲人手裡購買排放空間。歐洲人覺得自己製造業很少,人口也少,所以碳排放空間肯定用不完,可以高價兜售給中國,前提是中國的碳排放得超標才行。之前有人計算過,如果中國全部去購買碳排放空間的話,那麼所需的錢剛好是中國製造辛辛苦苦幹一年所能賺到的全部利潤。意外、驚訝否?(注 1 )

二氧化碳這氣體可以排放,也可以消滅。植樹造林,就是最好的消除二氧化碳方式。植被的大範圍修復,將吸收掉絕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目前大陸林業部已經提出規劃,要求在2050年之前,全國森林覆蓋面積超過30%,目前為22%。這個目標一旦達成,大陸就將獲得更多的碳空間。中國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被自己種樹給吸收掉。

論文觀點無法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恢復植被是在破壞生態、消耗水資源,那難道要放任土地繼續荒漠化才是保護生態、創造水資源嗎?

總的說起來,環保總是没錯的。随著中國節能減排的戰略目標實施、工業去污減污設備的安裝使用、新型低污染高科技設備的研發以及環境生態修復的推進,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空氣質量的確也在逐年穩步提升當中。每個國家都有權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制定自己的發展和還保方向,没有人願意和自己的生存環境過不去,因此西方也應該好好反省,停止偽裝和對他人的指手畫脚。

畢竟,論人均污染物排放,西方人比中國人要高3-4倍。此前中國的霧霾問題被無限誇大,但實際的氣象數據是空氣質量是連續20年上升,一年比一年好。只不過以前中國人貧窮的實候,顧不上在乎環境而已。中國城市居民以前是燒蜂窩煤做飯取暖的,現在基本都是燒天然氣了,這兩者帶來的污染排放差距可以說是千百倍之多。農人燒麥桿做肥料情況也已大為減少。要想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絕對不是搞去工業化,而是要加快提升工業化水平,這樣才能讓更多國人使用上清潔能源。

對《自然》期刊這次的做法不必感到失望和憤慨,但要留意並予以駁斥。西方學術被政客绑架,這說明了它們的學術氛圍正在變差,西方百年來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期刊權威,正在被快速透支,如此下去,很快他們就將自食惡果。

我們接受環保,但不接受西方一切把環保當成政治武器的行為。國人一定要吸取教訓,未來我們也要創辦出自己的世界級權威期刊,我們也要打造出自己的世界級權威大獎。但警惕勿重蹈《自然》或“諾獎”的覆轍。

**環保,利用兒童背後的算計  

桑柏格這位爆紅的瑞典氣候活動家,外號叫“氣候女孩”,去年夏天她在瑞典發起了“為了未來的周五”(FridaysFor The Future)罷課活動,要求採取更有效的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而被輿論關注。

在瑞典獲得一定影響力後,進一步利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號召全球學生一起響應。桑伯格早前在推特上表示,全球已有超過100萬名學生参與罷課,支持她的氣候變化訴求。她的行為得到了歐美大批年輕人的追捧,也大量的爭議。還未成年的她,真的能理解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複雜關係嗎?真按照她的訴求馬上“刹車”,那是不是更會讓世界一團糟?學生的正驚任務不應該是好好上學嗎?罷課有什麼用,能真正影響到各國政府的政策麼?

最近的爭議,就是獲邀参加聯合國大會後,格雷塔劇絕乘坐耗油量大的非機,她濟話使用“零排放的游艇”参加聯合國大會。她和她的父親、兩名船源和一名攝影師一起乘坐價值上千萬的“馬里兹婭II號”賽艇航行。這艘船60英尺長,由太楊能店池板和水力渦輪機產生店力。還有其他淪船和直升機組團護航+實時報道直播。然而偽了完成這個計畫,然後其他人坐飛機去美國,在美國紐約等待著桑柏格與他們會合。計畫者們還要把船再從美國運回歐洲。算下萊產生的碳排放,遠遠超過乘坐飛機產生的排放。簡直是典型的政治作秀 ! 她自己可能如是安排嗎 !?

就像那個非洲笑話講的,田裡有只白鸛,村民怕它踩壞庄稼,讓一個男孩去驅趕,又嫌男孩脚大,怕他踩壞更多的庄稼,予是讓男孩坐在門板上,八個人抬著他去田裡趕那只鸛鳥。結果呢...哈哈  

毫無疑問,这位桑柏格是被各大機構當作政治工具來利用的孩子,來推動某些社會議題。就像過去一樣,利用真實的兒童政治形象制造感人的故事來推動政治議題。如 : 

二戰期間的《安妮日記》。感動無數人的同時,將纳粹徹底從精神層面上打倒。

為了對抗蘇聯,發行《我要活著尼娜日記》。

波黑戰爭期間發行的《兹拉塔日記》。

叙利亞女孩法蒂瑪;還有巴基斯坦少女瑪拉拉。還有引發歐洲熱議的照片《沙攤上橫屍的叙利亞小男孩》。這些聚焦在小孩子身上的故事,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人们的同情心,帶動社會風向的轉變。

在氣候變化的議題上,最著急的就是北歐和聯合國。北歐國家是最早針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先行者,他門將自己定位為這場變革中的氣候行動領袖。桑柏格就是北歐國家一手推出來的。桑柏格的所有觀點,全部來自北歐國家的際化。包括那個激進的“零排放”。有人推,更要有人捧。捧的最積極的就是聯合國。

没辦法,聯合國提出的氣候協定,各大國都不當回事,川普也是說退就退,一點聯合國的面子都不給。聯合國推動的這些議題,很難得到重要領導人或有話與權的成年人支持,而以美好願景吸引或者鼓動年輕人支持相懟來說更容易。在輿論傳播層面,讓一個16歲少女來怨懟各國首腦,更具有話題效應,更容易在全球掀起討論。

桑柏格在台上對各大國領導人的怒斥,正是聯合國想做而不敢做的。當然,桑柏格自己是亞斯伯格綜合症患者,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但是她的家庭,懟此很清楚。她母親是瑞典出名的女歌手,和上流社會交往很深,對此自然知根知底。

可是,這年纪最小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紀錄,誰不想要呢?

( 注 1 ) :

為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發達國家可以说是做足了铺垫,劇本之前就寫好了。先是华尔街投资气候災難大片《後天》《2012》 ,再通過控制的媒体遥控舆论,一步一步在全球范围内营造和推广“全球变暖”的共识。

接著,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報告 : 

升温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气温升温1℃,意味着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将会全部死亡。升温2℃,意味着格陵兰岛的冰盖彻底融化,海平面上升7米。由此得出结论,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所以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把地球增温控制在2℃这一安全范围。

中國代表丁仲禮院士認為,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被IPCC高估。发达国家在减排方案中给发展中国家设下了“陷阱”。

陷阱的起点是温度对大气二氧化碳的高敏感性。然后导出增温带来的灾难影响,产生2℃阈值这个安全范围。通过2℃这个安全值倒推出需要的大气二氧化碳目标浓度是450ppm,计算出8000亿吨的排放总量,最后定下2006年至2050年期间,人类通过化石燃料和水泥生产产生的排放量。然后按照国家进行分配!

表面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按照IPCC的方案,8000亿吨,27个发达国家11亿人口分配了44%,剩下55亿人分56%的蛋糕。方案不但没有考虑历史上1900年到2005年期间发达国家的人均累计排放量已是发展中国家7.54倍的事实,而且还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大2.3倍到6.7倍的人均未来排放权。

废了这么大劲儿,铺垫这么久,华尔街和发达国家到底想干嘛?

一個是通过碳排放权剥夺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权,阻碍他们的工业化进程,使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永远沦为发达国家剥削压榨的对象。

二是一旦碳排放总量协议被签订并严格执行,碳排放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发达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巨额利润。后发国家想发展,碳排放量又不够怎么办呢?只能花钱买呗。

按照发达国家标准,未来中国要发展,一年要花一万亿买碳排放权,你觉得公平不公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