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獨尊某術就是意識形態;台灣陷入塔西佗陷阱

獨尊某術就是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因為偏聽偏信,所以是一種偏見,易不自覺的造就趨害避利。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

漢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九十一年,這一年的七月十七日,漢帝國儲君、太子劉據經長安覆盎門倉皇出逃,拖家帶口隱藏到湖縣(今河南靈寶市閿鄉縣)的泉鳩里,收留劉據的主人家境貧寒,以販賣草鞋來奉養劉據。之后,劉據派人聯络湖縣富裕故舊導致消息泄露,八月初八,湖縣地方官圍捕劉據,太子自知無法逃脱,衛免被捕受辱,随緊閉房門,自縊而死,劉據身邊的兩名皇孫一同遇害。

曹魏景元三年,即公元二百六十二年,同樣是盛夏時分,在都城洛陽的東市刑場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劊子手持刀肅穆測立,堅斬官則在不遠處的凉棚下於桌後端坐。刑場周圍,黑壓壓地圍聚著聲援嵇康的三千太學生和眾多的民眾。嵇康將琴放在膝間,彈奏起自己平生最喜歡的《廣陵散》。守場的兵丁,被悠揚的琴音吸引,三千太學生,更是聞聲而泣涕。一曲彈畢,餘音繞梁。嵇康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唉,可惜啊,《廣陵散》從今天開始,就要絕迹人堅了。”曲終人散後,嵇康被斬首。

以上兩個歷史場景,只是發生在中國悠久歷史長河的小小片段,它們甚至連長河裡的一朵浪花都算不上。這兩起事件都發生在河南,但更重要的共同點是,這兩個重大歷史事件中共同隱藏着中國歷史興衰變化的内在規律。本文將這兩個場景背後的歷史事件為切入點,破解華夏興衰的政治密碼。

先看太子劉據的悲劇,追根溯源,在於巫蠱之禍。那什麼是巫蠱之禍呢?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在位後期發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所謂巫蠱,是一種巫術,當時,人們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傳统迷信認為巫蠱之術可以直接害人。這在今天看來完全荒唐的迷信活動,却造成了漢武帝一朝最大的政治災禍。

巫蠱之禍始於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事件的巔峰是公元前91年太子劉據撲殺江充,引發長安兵變。太子為何要撲殺皇帝寵臣江充呢?原因是,漢武帝派與太子有嫌隙的江充徹查宫廷内部巫蠱,江充害怕太子登基以後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乘漢武帝離宫之際,大肆搜查太子東宫和皇后寢宫,並在太子宫中掘蠱,聲稱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太子驚恐之下,為避免被江充栽贓陷害,與自己的老師少傅石德商議後,決定先下手為强,於是太子派人冒充漢武帝使者,撲殺了江充,為繼續肅清江充餘黨,太子派人打開武器庫,武裝手下們客,並調集了長樂宫守衛,開始反抗。

江充黨羽蘇文等逃往甘泉宫,向漢武帝告發,稱太子謀反,漢武帝遂令手下召太子覲見,準備親自過問,但使者謊報軍情說太子造反,漢武帝大怒之下,派遣懷揣私心的丞相劉屈氂出兵平叛。太子没有退路,準備調長安北營兵馬對抗朝廷軍隊,但遭北營將領任安拒絕,無奈之下,只能謊稱漢武帝被困且可能已經遇害,武裝長安數萬多流民以及皇宫護衛等力量,抵抗朝廷正規軍,但是,随著皇帝詔令送達長安,太子軍隊瞬間土崩瓦解。

漢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九十一年的七月十七日,劉據經長安覆盎門倉皇出逃,拖家帶口隱藏到湖縣(今河南靈寶市閿鄉縣)的泉鳩里,收留劉據的主人家境貧寒,以販賣草鞋來奉養劉據。之後,劉據派人聯络湖縣富裕故舊導致消息泄露,八月初八,湖縣地方官圍捕劉據,太子自知無法逃脱,衛免被捕受辱,随緊閉房門,自縊而死,劉據身邊的兩名皇孫一同遇害。劉據被迫出逃,最後在湖縣自缢身亡。

其實,從太子出逃到自縊這段時間裡,就有人對太子謀反產生過質疑。壺關三老令孤茂上書漢武帝,明確指出,江充曾以諂言害死趙太子,天下人無不知曉,是十足的卑鄙小人,太子起兵誅殺江充乃被逼無奈,應該盡早停止對太子的追殺,召回太子問清緣由。漢武帝雖然有所覺悟,但並未聽從令狐茂建議,直到太子身亡的第二年,调查才發現,以巫蠱之命害人的很多案件都是不實指控。此時,漢武帝才撤底清醒過來,認定太子極有可能是被江充逼迫,惶恐不安所以才起兵誅殺江充,根本没有謀反之意。

幡然悔悟的漢武帝將上書衛太子喊冤的時值郎官田千秋任命為大鴻臚,徹查此案件,並憐惜劉據無辜遭害,特修一座思子宫,還在湖縣建了一座規來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劉據死後,被其孫漢宣帝追諡衛戾,號戾太子,因其又死於湖縣,戾字加湖字的三點水,正好組成淚字,一個淚字却扎扎實實的概括了晚年喪子的漢武帝對劉據的哀思。

巫蠱之禍的迷信布局在劉據死後第二年被破解,但漢武帝的殺戮却並没有终止。憤恨不已的漢武帝,開始遷怒於其他大臣,先是將罪魁禍首江充一家滿門抄斬,然後再將其同伙蘇文活活燒死在横橋,後再將率領軍隊擊敗太子軍隊的丞相劉屈氂腰斬餘東市,其妻梟首於華陽街。殺红眼的漢武帝更將與丞相劉屈氂、妄圖在劉據死後擁立昌邑王為太子的李廣利全家打入大牢,當時統帥漢帝國軍隊主力遠征漠北,惶恐不安的李廣利衛求戴罪立功,孤軍冒進,中匈纏單于埋伏,漢帝國精銳全軍覆沒。

從征和元年到征和三年的巫蠱之禍幾乎牽連了所有的西漢政治力量,大量上層人物在正反站台的過程中被成批殺害,前後將近四十萬人被牽連。經此一亂,對外,漢帝國耗費無數經費打造的最精銳的7萬騎兵主力被匈奴消滅;對内,巫蠱之禍和漢武帝”悔悟”後的報復、追責,導致大量政治上層人物被殺,而且戾太子劉據的自殺讓漢武帝多年培養的接班人計劃落空,劉氏接班人大量受牽連而殞落,朝中骨幹大臣也紛紛凋零,導致後來的霍光專權。不少學者認為,巫蠱之或直接導致漢朝國本動搖,實為西漢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點。

綜觀巫蠱之禍始末可以看出,這起事件雖然由江充、蘇文而起,但漢武帝劉徹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漢武帝對於正反站隊者,幾乎開啟了無差别殺戮。劉據前期蒙冤的時候,大量大臣站隊漢武帝,於是漢武帝對那些同情太子的人進行酷烈地屠殺,比如:對於漢軍北營將領任安,雖然其拒絕為太子出兵撲殺江充,但太子起兵後也未出兵打集太子,被漢武帝認為是仁安在漢武帝和太子之間騎牆,随後將仁安腰斬;劉據兵敗南逃到長安城覆盎門時,掌管門禁的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門,其放太子出逃,漢武帝為之震怒,將田仁與仁安一同腰斬;同情太子,為田仁求情的御史大夫暴勝之,被漢武帝斥責問罪,被迫自殺;劉據的眾門客,因曾經出入宫門,所以一律處死;凡是跟随太子劉據發兵的,一律按謀反罪滅族。

對擒獲劉據下屬的馬通,漢武帝封其為重合侯;對於跟随馬通的長安男子景建,因擒獲了太子師父石德,被漢武帝封其為德侯;在湖縣撲殺太子及其下屬人員者,被封為北地太守。這些人最終因為巫蠱之禍成為巨大政治利益的獲取者了嗎?

劉據冤情被揭露以後,漢武帝追悔莫及,便轉手報復當初那些奉命撲殺劉據的人,丞相劉屈氂、將軍李廣利等相關人物,被以各種理由被殺或被迫自殺,牽連甚廣;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参與鎮壓太子被封為重合候的馬通等,因江充被滅族而心懷恐懼,合謀持刀入武帝卧室行刺未遂,被漢武帝處死;在湖縣撲殺太子及其下屬者,剛被封為北地太守的人,緊接著就遭滅族。

從本質上講,下達命令追殺劉據的人是漢武帝,後來屠殺誣陷和聽令薇剿劉據的人依舊是漢武帝,無論正反如何站隊,刀始終握在漢武帝手中。丞相劉屈氂、將軍李廣利這些人,不過只是在為漢武帝的昏聵決策背鍋,從始至終漢武帝都未承認害死太子的巫蠱是錯誤的,證據就是漢武帝以劉屈氂妻子,指使巫師惡毒詛咒漢武帝為名,處死了劉屈氂夫婦。

對漢武帝來說,如果不采取酷烈的屠殺政策,而是兼聽則明,不對太子下死手,只要父子碰面,那麼巫蠱之禍就決不會釀成如此巨變。所以,若論巫蠱之禍的不斷擴散的罪魁禍首,非漢武帝莫屬。從前期撲殺太子劉據就可以看出,漢武帝做事非常決絕,下手毫不留情,即便弄清真相,却至死都没有從政治层面為劉據平反昭雪。由於漢武帝在劉據死後一直没有为其平反,繼任者更是不敢為劉據這場赤焰舊案平凡昭雪,直到太子孫漢宣帝親政,才將祖父劉據追復封為太子,並上戾字諡號。

【清君側誅殺衛氏一族】

回顧這一系列慘劇,不禁要問,歷史上獨尊儒術、崇尚禮法的漢武帝,為何要因漏洞百出的謊言對太子突然下狠手?至於太子有無謀反動機,其實是顯而易見的。漢武帝對劉據從小就開始培養,早就内定为皇帝繼承人,只要太子無重大過失、不起兵,鐵定是下一任皇帝。虎毒尚且不食子,漢武帝此舉究竟有何深意呢?

回過頭來再来看巫蠱之禍,其實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01. 任用江充徹查巫蠱

江充此人劣迹斑斑,在和王朝封國趙國時期就曾經害死過趙國太子劉丹,害死太子已有前科。對此,令孤茂曾上書漢武帝時曾經明確指出,江充前科天下無人不曉。既然無人不曉,漢武帝肯定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情况下,漢武帝為甚麼還要派遣與太子不和且有迫害照太子前科的江充去宫中徹查巫蠱呢?

02. 提前剷除衛氏一族

劉據起兵撲殺江充,其實並不是巫蠱之禍的開端,早在公元前91年八月太子被撲殺之前的當年正月,就爆發了公孫賀父子巫蠱案,這才是巫蠱之禍的開端。因被人誣告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稱其與陽石公主私通,並讓巫師在漢武帝前往甘泉宫的必經馳道上埋下木偶人,惡毒詛咒途經的漢武帝,導致公孫賀父子被冤殺,同時還牽連陽石公主和皇后衛子夫所生的另一個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全部被殺。劉據生母為皇后衛子夫,舅舅就是大名鼎鼎的衛青,公孫賀為劉據姨父,衛青的長子衛伉是其表兄弟,他們同屬衛氏一族。至此,衛氏在漢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損失殆盡。

當年七月十七日,太子出逃常安城,武帝即刻派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命收回用以幫助劉據起兵、象徵皇后實權的皇后璽綬,衛皇后也因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以死明志,自殺身亡,至此,衛氏一族在宫廷的勢力被鏟除。

從漢武帝猜忌衛青到衛子夫自殺,漢武帝將衛氏一族在朝堂和後宫的勢力全部剪除。也就是說,劉據在起兵前六個月,就已經被漢武帝剪除了在朝堂和后宫的所有政治盟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江充剛剛宣布在太子和皇后寢宫發現巫蠱,太子劉據就開始惶恐不安,其害怕自己會像姨夫公孫賀和表兄弟衛伉一樣被殺。這也解釋為什麼漢武帝令與太子不睦的江充在后宫徹查巫蠱,其目的並非針對太子一人,而是針對皇后衛子夫,這是剪除衛氏一族在后宫勢力的重要舉措。

在此之前,衛氏一族勢力龐大。漢承秦制,皇帝下設三個重要官職,太尉主管軍隊,丞相總攝國務,御史大夫掌管監察。衛氏一族中,軍方有衛青、霍去病勢力,文官朝廷有丞相公孫賀和親太子的御史大夫暴勝之,后宫有衛子夫皇后。試想,如果没有剪除衛氏一族,那麼,僅僅依靠軍方衛青、丞相公孫賀的勢力,劉據就可以起兵成事。

反過來,仔細觀察巫蠱之禍就會發現,從頭到尾,漢武帝殺掉的幾乎都是受到猜忌的衛氏一族。抛開衛氏和太子是否有反心的事實,只論權術的話,不難看出漢武帝剪除衛氏是多麼政治正確。

【為何拒绝為戾太子昭雪】

漢武帝為蒙冤而死的太子特地修建了思子宫,又在湖縣建了一座歸來望思之台,寄托哀思,但漢武帝並不認為衛氏一族是冤枉的,且始终没有给劉據上諡號,也没有给劉據政治上平反昭雪,很大程度就是碍於太子兼具衛氏和劉氏共同身份,如果给太子昭雪,那麼,就等於承認了以巫蠱之名觸覺的公孫賀父子、衛伉、衛子夫等也是蒙冤的,也必須同樣昭雪。但漢武帝並没有給衛氏一族平反昭雪。

在漢武帝看來,無論太子是否有反意,只要太子起兵,即使是子盗父兵,足以證明其剪除衛氏一族是正確的。從權術上看,可以說是成功的。劉據雖然是劉氏皇族血脈但他同時也是衛氏一脈,漢武帝只寄托對劉據的哀思,却不為衛氏一族昭雪,實現了完美地切割。

劉據的死看似意外,實則必然。因為太子的衛氏一族的身份,漢武帝對太子的猜忌從七月九日到十七日,短短的八天之内就從一粒種子長成了参天大樹,漢武帝也將太子起兵當作是衛氏一族在政治上被絕殺以後的負隅頑抗,才有了漢武帝撲殺太子的殘酷與狠絕。

不管發起的原因是什麼,巫蠱之禍幫助漢武帝全面產除了衛氏一族在軍對、漢廷和后宫的全部勢力,藉為太子劉據報仇,又反手一刀殺掉了居心叵測的丞相劉屈氂和軍事首腦李廣利等人,以莫須有的巫蛊之禍,一舉清除了朝堂上對漢武帝皇權威脅最大的左右文武首腦两股勢力,同時,還在巫蠱之禍的過程中,成功測試了滿朝文武的忠誠度,這就是詭詐的帝王術。從頭到尾,權術爭奪中,最大的赢家始终是漢武帝。

其實,剪除衛氏一族,除了歷史上公認的表象因素,衛氏一族功高蓋主、勢力龐大之外,還有一個顯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漢武帝與太子劉據的政治主張不同。

關於漢武帝,歷史上大家熟知的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某一個學派立為治國根本。據此,很多人就認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指導思想一直都是儒家,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在漢武帝之前,中國經歷了諸子百家的爭鳴時代,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戰爭,各种治國思路都在實踐中被反赴檢驗。最終,法家脱穎出,以務實幹練成為所有諸侯國的核心治國思路,而秦國正是以法家思想為基礎進行革新,最終统一了六國。

秦朝以法家為治國思想,秦滅以後,漢朝建立,山東舊貴族勢力開始抨擊秦為暴政。在這種情况下,實行法家治國顯然是不可能的,甚至法家在政治上的任何得勢都會上升到政治不正確的高度,這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共識,典型例子就是漢景帝誅殺法家晁錯,就是迫於其他諸侯國對法家可能復辟的担心,在那個年代,七王敢於說誅殺晁錯並將其作為政治旗幟來施壓朝廷,可想而知,對法家的否定已經成為共識。

但是,當時儒家也没有成為漢初的治國方略,原因也很簡單。秦漢之前,儒家治國没有一個成功案例,春秋戰國時代的霸權也没一個是靠儒家崛起的。所以,經過春秋戰國時代的普遍變法,普遍認同法家是富國强兵的不二法門,也正因如此,漢朝在輿論上否定秦朝的基礎上,並没有以儒家理論治國,只能選擇第三條道路---道家,將道家無為的黄老之數,定為治國方略。

之所以選擇道家,原因是法家没有自己的哲學體系,它直接借鑒了道家哲學體系,哲學上兩者是一體的。儒家對所有學派都口誅筆伐,但唯獨對道家禮讓三分。所以,漢初在權衡以後,決定選擇道家黄老之術為治國方略。這是封建社會中道家第一次作為治國方略登上歷史舞台。所以說,在漢武帝之前,中國封建社會治國思路是法家和道家為主。

事實證明,黄老之術是高明的,對外和親示弱,換取發展時間,對內輕徭薄賦,快速恢復國力,文景之治就是黄老之術治國的輝煌結晶。這期間,竇太后是一個重要人物,她是漢武帝的奶奶,歷經三朝,特别是在漢景帝一朝,大權獨攬,始終踐行對外示弱,對内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的黄老之術的治國理念。用現代化來說就是韜光養晦。

漢武帝是公元前141年繼位,迫切想要北逐匈奴建功立業的漢武帝與竇太后治國理念完全不同,但是在竇太后壓制下,漢武帝繼位以後6年内只能繼續踐行黄老之術。公元前135年,竇太后離世,這代表漢初黄老之術的治國理念走到了盡頭。竇太后離世後第二年,公元前134年,欲帶領漢朝北擊匈奴建立不世武功的漢武帝拿到了帝國大權,迫不及待地下詔征求治國方略。照代表漢武帝將全面改變帝國治國方向,然後,儒家公羊學派代表人物—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帝制神學體系,被漢武帝全盤接纳。獨尊儒術用現代化來說,成為一種意識形態。

漢武帝上位後獨尊儒術,實際上撇棄了漢帝國早期休養生息的黄老之術,治國思想從道家轉向儒家。之後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漢武帝舉帝國之力北擊匈奴,打通河西走廊,衛青霍去病更是率領漢家兒郎殺得匈奴血流成河,直打到肯特山封狼居胥。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貫通絲綢之路,為中國迎來第一個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點是必須要肯定的。

但是,太子劉據的政治主張卻與漢武帝不同,太子待人寬厚,其主張更與竇太后幾乎如出一轍。太子主張,漢朝經歷對外外戰爭以後,國力損耗巨大,應該停止對外戰爭,對内休養生息,其主張幾乎完全恢復文景之治時代的黄老之術治國思路,太子劉據的黄老之術與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是相左的。

如果這一切僅僅只是太子的主張則罷了,但太子背後的衛氏一族幾乎囊括了軍方、丞相、后宮這三個權力中樞。假設太子上位,得到衛氏一族支持,那麼,必然會在漢帝國内部重新實行道家黄老之術。這代表,漢帝國治國方略在漢武帝之後將再次改弦更張。對漢武帝來說,自己以獨尊儒術替代了黄老之術,才取得了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豐功偉績,如果劉據再回到黄老之術的治國道路上,不就等於否定了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及由此帶來的豐功偉績,這才是漢武帝猜忌劉據的種子。

同時,歷史上皇帝與太子治國理念不同的案例很多。比如,以法家立國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其武功與漢武帝不遑多讓,但秦太子扶蘇的治國理念却是儒家理念。要知道法家商鞅變法時期,阻力最大的就是儒家甘龍為首的舊貴族,正是掃平了舊貴族勢力,秦國才得以一統天下,如果扶蘇上位,不就等於否定了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嗎?這或許也是秦始皇猜忌扶蘇的種子,證據就是秦始皇離世前巡遊天下,帶在身邊的是胡亥,而不是遠在九原的扶蘇。

從歷史上來看,每次出現治國思路的轉變,往往帶來的都是腥風血雨,比如秦末戰爭、楚漢戰爭以及七王之亂。所以,劉據的改弦更張會不會同樣帶來否定漢武帝的腥風血雨呢?在漢武帝看來,一定會,畢竟衛氏一族控制軍方、内廷、后宫三大權力要害。這才是漢武帝巫蠱之禍中圍剿衛氏一族的根本原因。同樣。今日的大爭之世,意識形態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究竟誰對誰錯】那麼,單論政治主張,劉據與與漢武帝到底誰是對的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分析:

01. 國力衰退,才政崩潰

漢武帝在位晚年,漢帝國財政幾乎崩潰,多次遭到兵敗,階級矛盾日益加深,僅關東流民就多達二百萬,多地爆發儂民起義。巫蠱之禍清除了衛青在漢軍中培養的公孫賀以及衛伉等軍中骨幹,其中公孫賀曾出任輕車將軍、騎將軍、左將軍,七次出擊匈奴,憑累累軍功封為南奅( 音同泡字)侯。正是因為滅了這些能征貫戰的將軍,才導致漢武帝只能在衛氏一族被剪除的征和三年,啟用統軍極其平庸的李廣利率領7萬漢軍出征匈奴,最終全部戰死漠北,帝國精銳幾乎全軍覆没。

可以說在漢武帝晚年,漢帝國國力耗損巨大,帝國已經危機四伏,漢武帝依仗的赫赫武功也在7萬也開始凋零成昨日黃花,漢帝國仿佛重新回到了漢高祖劉邦建國初期的態勢。這一切都證明,漢朝如果不能够再次休養生息,西漢由盛轉衰將無可避免的。 

02. 輪台罪己詔

在明白太子劉據是被冤殺後,漢武帝開始深徹反省,並全面接受了太子的治國主張。公元前89年,劉據死後第三年,漢武帝發布輪台詔,停止在西域輪台屯田的建議,這是公開否定主戰派將領要求全面擴大在西域對匈奴戰爭的建議。輪台罪己詔中,最緊要的部分在於“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仔細看這個主張,與太子輕徭薄賦,停止征戰,休養生息的主張完全一致。一系列的對外戰爭全面停止,漢朝重新回到了文景之治時代休養生息的黄老治國道路上。正是劉據的死促成了漢武帝晚年幡然悔悟,才讓漢朝在巫蠱之禍動搖國本後開始逐步恢復國力。

03. 劉據之孫成就盛世

公元前91年七月,太子出逃長安的時候,留下了劉據唯一的血脈—劉據之孫劉病已,當時他只有幾個月大,劉病已在家丁保護下投奔祖母史家,漢武帝林死前遺詔命掖庭撫養。公元前73年,霍光廢海昏侯,劉病已被立維皇帝,更名為劉詢,他就是歷史上的漢宣帝。

西漢名義上是在漢武帝時期達到鼎盛,實際上達到鼎盛的是漢宣帝時期。這位流落民間的皇子深刻體會到民间的疾苦,啟用那些老百姓任可的官吏,對外戰爭及其謹慎,采取以夷制夷策略,對内漢主掌外儒內法兼用,反對專任儒家,這點與其祖父劉據主張完全一致,與漢武帝獨尊儒術截然不同。

在漢宣帝治理下,西漢到達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在位期間,清除霍光勢力,重視選賢任能,賢臣廉吏輩出,形成“麒麟閣十一功臣”。漢宣帝歷經圖治,減輕人民負担,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其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经經濟繁榮、四夷賓服,綜合國力最為强盛,史稱“孝宣之治”。

在漢朝,只有那些對國家有大貢獻的皇帝才配享有廟號,西漢只有四位皇帝享有廟號,他們分别是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劉詢的廟號為中宗,意為中興之主。劉據身故,但其孫却將其政治主張發揚光大,漢宣帝將中國帶上了華夏第一個盛世頂峰。

04. 獨尊儒術導致西晉滅亡

中國歷史上關於五胡亂華的原因分析很多,比如少數民族入侵,司馬家族無能等,但這些都只是表象,以少數民族入侵作為原因明顯站不住脚。為何三國時代諸侯混戰,却没有少數民族入侵。事實也確實如此,曹操滅烏桓,蜀漢諸葛亮討平孟獲,公孫瓚北擊匈奴,說明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随便一個諸侯都可以吊打周圍少數民族,那為什麼統一三國並繼承三國武力的西晉,建國不久很快就被少數民族攻破呢?

其真正原因就出在了獨尊之上,西晉建國以後就開始全面獨尊儒術,完全復辟分封制,在王政復古旗幟下獨尊儒術。其典型手段就是誅殺魏晉玄學派領軍人物嵇康,玄學派是道家治國在漢魏末期誕生的重要治國流派。司馬氏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避免大家非議朝政,提倡以名教治天下,主張孝道為先,嵇康却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認為一切都應該不要違背自然的本性,反對當權者把人們言行限制在儒家各種繁瑣禮節中;司馬氏要代魏自立,大肆吹捧商湯周武(因為商湯討伐夏桀建立了商朝,周武王推翻商封建立了周朝),嵇康却“非湯武而薄周孔”。

最終的结果是嵇康被殺,但就跟漢武帝獨尊儒術一樣,報應很快到來。司馬家族獨尊儒術並全面復辟分封制以後,大一統被快速瓦解,八王之亂很快爆發,随著八王之亂擊潰西晉中央政府,少數民族開始大規模入侵。從嵇康被殺到八王之亂爆發只用了三十年,再到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只用了四十年時間。仔細想想,司馬家明斬首嵇康,實際上是砍下了自己的腦袋,成為絕唱不僅是《廣陵散》還有司馬家族的政治命運。

西晉滅亡後,司馬家族得到了報應,但中國剛完成统一又再次陷入分裂的300年大動盪,如果去除西晉歷史,那麼,從東漢末年到隋唐,中國亂了快400年。這場大動盪直到唐朝建立才最終結束,唐太宗吸取歷史經驗,與漢宣帝一樣,開始推行禮法并重的治國方略,儒法并用,此後,歷代唐朝皇帝均為道教徒,重新建立道统,在唐太宗到唐玄宗幾代皇帝治理下,大唐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

唐太宗在位期間,重視選賢任能,賢臣能吏辈出,形成“凌烟閤二十四功臣”。唐太宗歷經圖治,減輕人民負担,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到唐玄宗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综合國力最為强盛,史稱“開元盛世”。

獨尊儒術為何會導致國家滅亡

總結漢武帝和西晉,雖然都爆發了諸侯國反叛的七王之亂和八王之亂。七王之亂,雖然讓漢朝受到重創,但是國家没有滅亡,西晉却因為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國家滅亡。七王之亂、八王之亂之所以结果不同,就是因為漢承秦制,故而秦制漢制核心依舊是以道家思想為基礎的法家。西晉則完全復興周禮,開歷史倒車,全面打擊法家理論基礎—道家哲學思想延伸出來的魏晉玄學。司馬昭構陷殺掉嵇康,就是要鏟除漢魏以來一直處於政治核心的道统,繼續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老路。文景兩帝没有破壞以道統為基礎的秦制主幹,雖然漢武帝曾經獨尊儒術,但是,其在劉據死亡以後幡然悔悟,重新回到道家治國路線,這才有了漢宣帝的“孝宣之治”,而西晉則在獨尊儒術、王政復古的老路上一路前行,最终復辟建國38年就快速覆滅。

獨尊某術以現代話語來講就是意識形態僵化。獨尊儒術之所以即刻會帶來國家顛覆,其原理用以下這句話就能够概括:如果尖銳的批評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許,讚揚不够賣力將是一種罪行。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當謊言盛行,災難就將降臨。

這句話在政治中的解讀就是治國方略千千萬,面對不同的形勢采取的方略也應該是不同的,如果獨尊某術,專任一家,罷黜百家,最後剩下的必然是政治謊言,誅心將會成為政治主流,所有人在人人自危下只能賣力地歌功頌德,最後必將吞下國家傾覆甚至民族滅亡的苦果。

【對今天中國之啟示】

那麼,這對今天的中國有什麼現實指導意義呢?

01. 治國要因時地制宜忌刻舟求劍

1992年蘇聯滅亡以後,中國開始實行韜光養晦會政策,很多人對此予以抨擊否定,理由是,建國以後的新中國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對美國實行强硬政策都獲得了剩利,何須忍辱負重甘受諸多耻辱?這其實是一種嚴重誤讀,如果說蘇聯解體以前,美蘇實力分别都是S級的話,那麼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幾乎吞併所有蘇聯勢力範圍,實力已經上升到SSS級。從黄海事件到銀河號事件再到台海衝突乃至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這些都是中國軍事乃至整體國力與美國差距在蘇聯解體以後極劇拉大所蒙受的屈辱。

這一點與漢初被迫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都是一樣的道理。在趙武靈王時代,其統帥十五萬趙國騎兵確實在大青山附近殺得匈奴血流成河,但當時的匈奴只不過剛剛崛起,其實力遠不如包括東北地區的東胡在内的三胡實力,等到楚漢戰爭結束,匈奴已經完全擊敗東胡、林胡一統漠北、西域,其實力已經是北方遊牧民族戰力總和,這點跟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幾乎一統全球是一樣的,匈奴戰力從趙武陵王時代的S 級别升級到了SSS級。

敵人實力强大是客觀事實,己方百廢待興也是不爭之實,此時就只能行黄老之术韜光養晦。等到己方在韜光養晦中不斷積蓄力量,等到敵人内部分裂,就可以有所作為,甚至再次全面出击,徹底擊潰敵人。漢武帝也是因為有了文景時代的韜光養晦、積攢實力,才有了漢武帝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武功。目前的中國經過40年韜光養晦已經積蓄足够力量,我們正在等待中西方勢力逆轉的那天,對曾經讓我門蒙羞的敵人發動致命一擊!

02. 堅持民主集中制和政治協商

在大國崛起中,讀尊往往會導致國家民主決策制度瓦解。比如,漢武帝在獨尊儒術以後,直接肢解了秦建立的包括帝王、太尉、丞相等重要官員集體参與的御前會議的民主決策制度。在這個制度中,秦王在御下官員共同討論形成集體決策以後,再搬布王令全面執行,其民主不僅體現在共同討論決定,而且體現在共同承担後果上,一旦失敗就是集體決策失敗,不會讓任何個人讀自承担所有失敗結果,其典型案例就是李信攻楚。公元前225年,李信統兵二十萬攻楚,結果大敗而歸,但秦始皇並没有殺掉李信,讓他完全承担後果,而是讓他繼續統兵,此後李信跟随王賁参與滅燕和滅騎戰爭,依舊受到秦始皇重用。這點與漢武帝是完全不同的,在李陵和李廣利案件中,漢武帝都在兩者遭遇軍事失敗以後將兩者全部滅門,即殺人又誅心!

漢武帝獨尊儒術瓦解御前民主決策制度以後,内部决策民主盪然無存,選人用人完全是漢武帝個人喜好。軍事上,在衛青和霍去病之後,帝國軍對再找不出可以替代兩位帝國軍神的帥才,只能用外戚一線的庸才李廣利,最終導致喪失辱國,七萬人被殺,也成為西漢歷史上最大的軍事失敗,始作俑者就是漢武帝。

内廷方面,漢武帝實期,誅心術大行其道,溜鬚拍馬蔚然成風,諸如江充、蘇文之類的閹貨敗類,也能成為漢武帝信任的重臣,最終引爆差點擊沉漢帝國的巫蠱之禍。

今日之中國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同時,還有多黨派参與的政治協商,以群體智慧共同提出對治國的批評建議,防止民主集中制被破壞。在群眾参與廣泛評議下,群策群力共同找到適合中國14億人共同富裕崛起的盛世之路。

03. 發揚光大道統

從西漢到盛唐,中國之所以能够不斷前進,其根本在中國道統傳承始終不滅。每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都會有道統出來的人才力挽狂瀾。經歷過150年民族抗爭史,中國開始變得不斷强大,同時,中國也走在了制度建設的十字路口,最高領導人已經提出中國要晉行第五個現代化建設,也就是制度建設。綜觀世界,西方資本原教旨主義已經走到了死胡同,主要文明體中已經没有可供中國崛起参考的制度,我們必須回溯傳統,穿越歷史長河,創造出一條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嶄新道路。



**台灣陷入塔西佗陷阱

意識形態是一種偏見,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

塔西佗陷阱就是,當政府部門或某一組織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遠的不說,鳳梨與AZ疫苗的風風雨雨,誰還會相信農委會、衛生部的宣傳空話 !

意識形態僵化之所以即刻會帶來國家顛覆,其原理用以下這句話就能够概括:【如果尖銳的批評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許,讚揚不够賣力將是一種罪行。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當謊言盛行,災難就將降臨】。台灣的輿論氛圍不就是嗎 !? 

這句話在政治中的解讀就是治國方略千千萬,面對不同的形勢采取的方略也應該是不同的。意識形態僵化就如同獨尊某術,專任一家,罷黜百家,最後剩下的必然是政治謊言,誅心將會成為政治主流,所有人在人人自危下只能賣力地歌功頌德,最後必將吞下國家傾覆甚至民族滅亡的苦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