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蘋果VS 騰訊微信 贏不了也輸不得的競爭 ! ( 科技的拒絕 )


 昔日公司壟斷,今日平台壟斷。蘋果贏不了也輸不得的競爭 !

昔日成長茁壯在獨大微軟Windows系統上的騰訊QQ,曾毫不留情地把微軟交友系統MSN打趴淘汰。今日成長茁壯在Apple IOS系統上的騰訊微信八爪魚巨獸的打賞功能,面臨蘋果公司要強征30%的要求,微信悍然拒絕,不惜相互關閉來威脅。憑什麼 !?

1. 微信的客戶使用量早已超過蘋果的客戶量,成世界第一,在中國早已處於壟斷地位,全世界也快速增長中。蘋果不論手機使用量與Apple pay 使用量在中國都極低,難以撼動,所以贏不了。

2. 蘋果有殺手鐧( 可關閉微信 ),但它不敢用,會失去中國市場。何況除掉封閉的蘋果IOS系統,還有開放的安卓( Android ) 系統可共微信使用。果粉再忠誠,數量有限,何況硬體已到頂,營收再成長要靠軟體服務。應該不會像數年前,騰訊與360公司的 3 VS Q的二選一大戰。

3. 蘋果輸不得,因為一旦蘋果認輸,示範作用會使蘋果在其他國家寸步難行。強征30%打賞受益者的收入,與政府抽所得稅雷同,哪個政府會同意 !?

任何東西,一旦形成壟斷,新的競爭對手絕難撼動,這不是品質與實力的問題,而是體驗與習慣的問題,難道阿里巴巴不想爭奪這塊奶酪 ? 微信羽翼已成難動矣 ! 再如,現今使用的打字鍵盤,英文字母排放無序( 受限於當時科技,怕線路相互纏繞而做的安排 ),百餘年來無數的新式鍵盤想替代,但都無功而退,因為使用者說不方便。在大陸,微信已綁架了九億多使用者的生活、工作、交友,不可一日無微信。

蘋果與騰訊都在使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在做競爭,蘋果既然贏不了也輸不得,那麼可以預見妥協是未來唯一的選項,只是在這將僵持的過程中,如何使使用者的權益損害降至最低。ˇ你加入了微信嗎 ? 快加入! (參閱 2017 0508郎眼財經;2017 0622 57金錢豹分析 )  

附記 : 

2017年 4月底,微信的打賞功能突然遭蘋果封殺。緊接着微信改用二维碼轉帳,不到8小時就再次遭到蘋果封殺。“我的地盤,我做主”,蘋果認為微信的打賞走我的通道,就要上交30%的通道手續费。不僅如此,上周蘋果又已通知多家中國企業,要求禁用打賞功能。如果拒绝,爾後的應用將不能再升级,甚至可能被踢出蘋果商店!這些公司抱怨,我們的平台都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蘋果什麼都不做就想抽成30%!這是典型的壟斷霸權主義,而蘋果作為一家科技巨頭,竟開始學银行式躺着赚錢!

中國已成為蘋果應用商店的最大市場,超過美國!一個季度,中國人就在蘋果商店的消费高達20億美元,這正是蘋果敢向中國搶錢的資本。但是好景不長,随着技術的不断更迭,安卓系统逐漸後来居上,已隐隐有超過蘋果IOS系統之勢,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最新數據顯示,2017第一季度,蘋果在中國繼續暴跌,市場占用率僅剩9%,排名第四,前三名全為中國國產品牌。

中國消费者不怕換掉iPhone,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微信。若再激起中國人的民族主義,蘋果公司遭遇可預見的挫敗,某種意義上也是西方模式的失败。因為西方的崛起之路就是通過不斷吸取他國的鲜血来滋養自己。蘋果的此舉就是典型西方思維的結果,因為他們不是要共赢,而是自己獲利獨強,不管其他人的死活。

** 蘋果的折衷與退讓 : 2017 0918  蘋果電腦官網應用商店App Store 3.2.1第七條,已就有關「打賞」等現金禮物行為做出了最新說明。應用開發者不得從現金「打賞」中抽成,必須把全部打賞交給內容創作者。換句話說,蘋果這一政策的前提是,也不允許微博、微信等平台,從原創作者的內容「打賞」中抽成。彭湃新聞網報導,新修改的政策顯示:允許個人用戶可以在不使用應用內購買的情況下向另一個人贈送禮物。但最新規定還有一條被很多人忽略,蘋果表示,個人針對數位內容和服務的消費,不管是前設的還是後發的,仍然需要走應用內購買。

附記 : 

** 《南德意志報》指出,近期法國提出用幻影2000戰機的相關技術換取中國量子計算、通信合作機會的請求遭到了中國拒絕;

烏克蘭出售最後一艘巡洋艦的請求被婉拒;

英國提出讓中國遵循英國發動機標準,合作生產製造大飛機發動機,中國最後竟然選擇了拒絕;

美國提出把美國的部分航天技術用於中國即將建成的空間站的要求也被中國謝絕。

中國不再盲目仰視西方,不再緊盯西方,不再是歐美做什麼中國就緊跟著做什麼,中國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套軍備科技發展規劃,中國開始堅定的走自己的路,這是自信有底氣的表現。

**李約瑟曾嘆,中國古代科技發達,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 究其原因就是中國比較務實,重實際應用而忽視理論,所以"科學"不發達。中國的算學與西方的數學最能證明。

科學與科技有質的差異。科學種理論,要了解為什麼;科技只要能滿足、解決問題即可,不必了解位什麼。有理論基礎,對未來、未知產生憧景,可能會在此基礎上發明出嶄新的硬體、平台,創造出原本沒有的需求,如 IOS ANDROID平台。也就是所謂科技、硬體驅動創新。科技是在既有的硬體平台上,研發、疊加更多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覺得簡單實用即可,如騰訊的微信,可稱之為技術創新,也可稱之為商業或電商驅動的創新。當然微信的發展已漸有自成一小型作業系統的趨勢。

當然,就國家層面言,兩者兼具是最好,但這有一個時間過程。科學落後著能藉技術創新、疊加的彎道超車來追趕科學先進者,當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會激發出量值得轉換而也有科技創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