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 日本 ) 鐵鎚擊水,常勝必敗 戰略的泥淖

鐵鎚擊水,常勝必敗   戰略的泥淖

讀歷史知道中國王朝遞換因地理地勢關係,除明朝驅逐元朝是由南向北外(因為蒙古本身就在北方 ),都是由北向南,而北方的根據地往往都是戰略要地山西。誰佔領了山西,誰就有機會掃蕩中原、南下牧馬。例如 : 

元朝滅南宋 : 走的是西線,從山西出陝西拿川蜀使南宋戰略大後方盡失,若不是蒙哥被流石誤擊,南宋還會早亡幾年。( 蒙哥去世前雖未能滅南宋統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對當時的世界格局,有極大的影響,蒙哥去世導致了旭烈兀統帥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而且,蒙哥去世以後即爆發了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繼位之爭,最終導致大蒙古帝國的分裂。) 

北宋趙匡胤統一中國,走的是中線,從山西過河南直打武漢,打的是黑虎窩心拳,把割劇政權東西分割逐次消滅。 

清朝滅南明是走東線,從山西經河北、過太行山入山東南下江蘇南京,弘光南明朱由崧被俘、滅亡。

翻開世界地圖,歐亞大陸東西方各有一個面對大陸的海洋國家,英國與日本。英國對歐洲大陸向來是採取扶持老二對抗老大的平衡遊戲,如結盟法國對抗德國。日本發跡晚,本亦欲效法英國,對亞洲大陸各國採取平衡遊戲,故兩國在一次大戰前關係一度緊密,結成英日同盟。但日本羨慕英國對印度的殖民利益,在加上甲午戰爭佔領滿州利益的甜美果實,一心要把中國滿州三省視為印度納入囊中,遂在二戰時期使兩國對戰略研擬大異其趣,其結果導致的命運走向亦大不同。二戰期間,英國主要對手是陸權的德國,雖然被轟炸的極為慘烈,但堅決不投降以待時機。果然,德國誤判,認為英國之所以不降,是有俄國在背後支援,就在打服法國後全力東進攻擊蘇俄,使自身陷入兩面作戰泥淖無法自拔,給英國喘息機會。日本相反,為要佔領滿州,不息改變自身海洋戰略為大陸戰略,承受對中、俄可能兩面作戰的潛在危機,而事實發展也證實,日本成為亞洲版德國。

日本當時最高戰略是要扶持偽滿州國成為其傀儡,進而移民全面佔領成為日本一部分。若日本一直堅持此一戰略目標不被一時戰場上的勝利沖昏頭,是可以成功的,看日本一直要逼中國承認偽滿州國,並在華北等成立各種自治區做為緩衝為證。但少壯派的日本軍人被沖昏了頭,隨戰役的逐次勝利,部分軍頭與野心文人如廣田弘毅等胃口越來越大,忽視了自身體量與統治成本。

當日軍進入山西,引起國民政府高度警惕,鑑於上述歷史教訓,為避免重蹈覆輒,決定快速把日本軍事北南軸線改變為東西軸線,在具國際觀瞻的上海集結重兵並擬定自沉船艦於長江口,全殲日本被封鎖在長江上的軍艦。然父子漢奸黃濬洩密,日軍艦除一艘外全數逃離,但也迫使日本將華北與本土援軍向上海集結。813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以5: 1的戰場死亡代價不僅粉碎認本三月亡華迷夢、吸引國際輿論與眼光並打出國軍能打之士氣,成功改變日本侵華軸線,廣大的戰略後方是日後持久消耗戰的本錢,堅決不講和、投降。日本卻認為佔領了中國經濟中心上海,接著拿下首都南京,還能不降嗎 !?爾後的武漢會戰,日本雖都取得各場戰役上的勝利,但泥淖卻越陷越深,日本面臨不僅是具體的中國,還有一格更難纏的虛幻敵人--時間。從日本近衛文磨1938年0116的第一次聲明 : 不以國民政府蔣委員長長為談判對象、不接受國際調停的強硬,到1939年11月第三次聲明的經濟提攜,共同反共及友好親善極盡哀求的軟弱可為明證,日本陷入必敗的戰略悲劇,吞不下、吐不出。爾後因戰略資源被封鎖禁運,搶進東南亞,冒險發動太平洋戰爭,陷入兩面作戰,雖有其不得不之原因,但皆肇因於戰略目標的不能堅守。

什麼是戰略 : 戰略,是指為實現某種目標而製定的大規模、全方位的長期行動計劃。明白的說就是立定一個長期目標堅持不變,優化配置資源積極達成。反之,雖立定目標但不能堅持,聽到讚美就沾沾自喜、聽到質疑就搖擺退縮;看到眼前利益就毫不計較後果想立刻撲上去、碰到一點困難就想要修改目標以避之而成為戰略低能。其實不只是國家,政黨、企業、個人都有同樣的問題。


附記 : 

帝制時代,國家是皇帝的私產,打了敗仗會有割地賠款議和之事,自主權國家概念崛起,國家不再是某一人的私產,國家是全體人民認同歸屬的大共同體。看二次大戰後,民族自覺意識興起,原來的殖民地大國如英國、法國、荷蘭等都不得不開始同意殖民地獨立建國,因為殖民國要面對的不再是一個皇帝、或是幾個部落酋長,而是被殖民的整個民族意識,她所要承擔的統治成本變得高不可攀,相對能獲取的利益大為減少,與其日後破臉被趕出,不如趁勢留個好印象,撈個日後彼此貿易的好條件,故二次大戰結束前後幾乎所有殖民地都完成獨立建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