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宗教世俗化改革 五百年

馬丁路德(1483年-1546年),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宗教改革,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維騰堡大教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要求學術辯論。他的思想最重要的來源是" 因信稱義",義人必因信得生。馬丁路德指出,救贖是上帝的恩典,給人類的免費禮物。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信仰,信仰主耶穌基督而獲得,《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中世紀的歐洲宗教與政治密切聯繫系源於羅馬帝國的傳統,強化了政教合一的現實,致教會生活與時代脫節,教會生活趨向政治金權化。如是,宗教問題就衍生成政治問題。1453年,羅馬帝國滅亡,歐洲的政治權力分散,皇帝、領主、議會,權力相互制衡,教皇權力凌駕皇帝,形成所謂歐洲黑暗中世紀。教會內部職務也可以用錢購買,例如,一位阿爾布特主教借了很多債,籌錢上繳給教皇,謀求美因茨地區的樞機主教,和世俗賣官鬻爵一樣。教會壟斷信仰通道,唯一具有閱讀、解釋聖經的權力,教會是信徒與上帝的橋樑。聖經馬太福音 : 上帝把升天堂的KEY交給了彼德。"這句話被引申擴大解釋成教會出售贖罪券的理論依據。出售贖罪券可能始自十一世紀十字軍的時,教會為了增加戰爭財政的來源。當時,人們普遍相信罪人死後要受一段時期的刑罰,稱為煉獄,洗清罪惡後,靈魂可以升天。如果購買贖罪券就能縮短罰期,甚至可以給已經死去的人代購贖罪券。當時一句諷刺的話說「銀幣叮噹落進箱底,靈魂跳出煉獄升天堂」。贖罪券如同天堂門票,在當時成為教廷的重要經濟來源。

羅馬教皇利奧十世,好大喜功,大規模的贖罪券出售,主要是建造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教皇遂授權各屬地主教也可以出售贖罪券,所得由雙方平分。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維騰堡聖瑪莉亞教會的門上貼出反對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徵求學術的辯論。其主要論點是:獲神赦免的唯一途徑是悔改。贖罪券僅能贖買從人來的懲罰,不能贖買人在煉獄中所受的刑罰,因為那是神所加的刑罰,教會法或者教皇無權減免。教廷震怒。

1521年1月3日,教皇發布詔書,路德被"絕罰",革除教籍。路德與支持者在城門口公開焚燒了教皇詔書、教會法、經院神學的書籍,與羅馬教會公開對抗。路德在政治上最重要的保護者是薩克森的領主腓特烈親王,他堅持需要對路德聽證以後才能夠判他是否有罪。1521年4月17日,在路德安全受到保證的情況下,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審判路得。他拒絕反悔並說:「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在路德回維騰堡的路上,腓特烈假派士兵綁架他,把他藏在瓦爾特堡,躲避追殺,隱居了將近一年。此期間,他把整本《新約聖經 》由拉丁文譯成德文,讓不懂拉丁文的普通德意志人也能夠讀懂聖經。

馬丁路德不是倡議宗教需要改革的第一人,最初也沒有要分裂教會。但由於古騰堡在德國發明活字印刷機,帶來了信息革命,使馬丁路德的改革聲音得以比其他改革家更具影響力。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產生了基督新教。路德給基督新教的重要影響,就是他“因信稱義”的主要神學理論。1527年薩克森領主腓特烈親王在"教隨國定"的原則下,將路德宗的改革教派定為官方信仰,到 1530年,德意志境內有一半的地方成為新教的領地。如今,基督新教藉政治與經濟力量支持不斷傳播,教徒遍及北歐、北美、瑞士、英國、紐澳和荷蘭。但在枝繁葉茂之假象下,教義核心面臨科技如基因、生物複製等的強烈挑戰,宗教神秘面紗或許被揭開,致年輕信仰者銳減,內腐也持續深化,令人擔憂。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不見煙硝,否定了羅馬教會的權威,被譽為“人類史上意義最重大的革命”。在歐洲,馬丁·路德改變了宗教的面貌,更為中世紀的歷史劃上句號,也為文藝複興點亮明燈,教隨國定更催生現代主權國家概念 。此外,他奠定了德語書面語的規範,如同莎士比亞把古英文彙改為現代英文,對推動德意志統一功不可沒,也影響了後來英語聖經的刊行。

1525年,路德與凱薩琳·馮·波娜結婚,他反對修士不能結婚的規定,認為禁慾無必要。兩人共有六個孩子,其中三個早夭。1546年去世。攻擊他的人說他是歐洲與宗教分裂、戰爭和叛亂的緣由,宗教改革運動風起雲湧,同時帶來思想震盪和分裂,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一起引起政治鬥爭和戰爭,如1618 ~1648 的30年宗教戰爭,是是非非還待後人評說。450年後,大西洋彼岸的馬丁路德.金,倡導黑人民權,對美國社會發展也具有重大影響,但彼此毫無干係。

附記 :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五百周年紀念,儘管這是出自於對聖經解釋的差異及對中古教會運作的批判,但後續的發展卻對歐洲政治發展造成深遠影響,不僅階層化的羅馬教會及教皇權威受到挑戰,後續宗教戰爭結束後的西發利亞條約,則是對主權國家概念的建立及當代國際關係的規範,做出貢獻。從歷史學家觀點來看,中世紀的結束有不同的認定。最早的是以十四世紀文藝復興為分界點,但這個說法缺乏確切的年代;部分則是採用拜占庭帝國滅亡的一四五三年(它也是英法百年戰爭的結束年);有些採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一四九二年;最晚的則是以一五一七年的宗教改革為中古與近代歷史的分水嶺。

文藝復興雖然代表中世紀黑暗時代的結束,但是藝術文明並未改變政治權力結構;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制度並未改變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反映的是航海技術的突破,而非人類思想的改變;唯有宗教改革挑戰了羅馬帝國將天主教定為國教後教皇對政治的影響力,隨後雙方的拉扯及角力長達一百多年,甚至間接促成部分追求宗教自由的歐洲人前往新大陸,建立了民主的美國。因此將宗教改革視為中世紀的正式結束及近代歷史的開始,至少從人類政治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最貼切的選擇。

宗教改革是信徒對教義解釋上的不同引發的天主教分裂,但它卻帶出對現有政治體制的抗議。先是在一五五五年的奧古斯堡和約中,迫使天主教會接受路德派存在的事實,允許統治者可以為其王國在兩個信仰之間做出選擇。接著在三十年宗教戰爭(一六一八-四八)結束後的【西發利亞】條約中,喀爾文派也被正式承認。不過後者更重要的意涵在於對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各王國領土疆界(現代國家的重要元素)的確認,同時在這領土內的人民所遵守的法律及效忠對象也不再是境外的另一個羅馬宗教權威,因而形成了今日主權國家的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