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第三次破圈跳升嗎 !? ;廣場協議
日本的"破圈"衝動與效果
縱觀人類發展史——無數民族或國家興衰起伏,去了又來,來了又走;有的早已淹没於歷史長河,有的如同枯木逢春,有的則是在走下坡路。
古往今來國際觀系中的體系,主要也就朝貢體系、殖民體系條約體系三種。
中華帝國是朝共體系的集大成者,日本的第一代老師,後被殖民體系摧毁。
大英帝國是殖民體系的集大成者,日本的第二代老師,後被條約體系取代。
美國則是條約體系的集大成者,也是日本的第三代老師。
這三大國際關系體系,容納了人類文明史的大部分内容。
這三大體系的碰撞,則是人類文明史最為驚心動魄的篇章。
日本歷經這三大國際關係體系,都曾扮演重要角色。日本首相在國際關係體系碰撞和改變中的歷史使命,至今仍然没有完成;此事關乎日本國運、中日美三國關系走向。
日本首相這個位置出現的時間並不算長,始於1885年伊藤博文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内閣制,到如今也才135年。這中間換了60多位日本首相,以安倍執政時間最長,2799天。
仔細分析日本歷史與國際關係體時發現,這些首相的執政路線雖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質,用一個很新潮的詞就能形容——破圈。
所謂破圈,其實也很好理解,破繭化蝶。孤懸大洋的日本,也想破圈成為霸主。只不過日本破圈的方式很特殊——
日本曾驚是中華帝國最勤奮的學生,但是在甲午戰爭中給予老師最致命的一刀,撤底摧毁東方的朝貢系統。
插刀昔日老師之後,日本成了大英帝國身後勤奮的學生;二戰時又给了老師一刀,成為毁掉殖民體系的主角之一,順便把自己也毁了。
戰後日本成為美國關係最深厚的學生,啥時候給美國一刀,目前還說不準,但它是日本首相的使命。反正這一刀插下去的時候,條約系統就得重新洗牌。
為什麼要說這事?因為日本之前每次給老師插刀,以及未來給美國插刀,都是日本首相在國際關系中必須承担的歷史使命。或者簡單說,日本首相的使命就是插刀教的教主。
至於未來給美國插刀的日本首相,是不是菅義偉,是一個概率問題。
02 日本夢
朝貢作為一種國際體係,大約成熟於隋唐時代。強勢的王朝,把朝貢思想制度化,演變為東亞國際關系中的朝朝貢系。中國是宗主國,周邊國家為藩屬國。
朝貢體系的思想基礎是傳統中國的“天下觀”,核心是“華夏中心論”。就是說中國是天下的中心,離中國越遠的地方越荒蠻。
越南、朝鮮、琉球等,都曾長期在朝貢體系中扮演藩國角色。日本則游離於這個體系的邊缘,偶爾朝貢一下,試探下虚實。
日本非常羡慕試探下這套國際關係體系中的宗主國位置,一方面對中華帝國的制度與文化全方位吸收;另一方面積蓄力量,等待機會破圈。具體套路就是嘗試拿下朝鮮、登上大陸,最终取中華帝國而代之。
從唐朝到明朝,日本試圖登上大陸的破圈計畫都以失敗而告中。日本明白在朝貢體系中,自己只能是跟随者角色,永遠没機會實現當宗主國的夢想。
時間來到清末,日本却成功破圈,在甲午戰爭中擊敗大清,成功占領朝鮮。但在此之前的兩場鴉片戰爭,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東亞朝貢體系已經被英(法)國為中心的殖民體系摧毁。
此時的日本夢也發生了變化,從追求當朝貢體系宗主國到追求當殖民體系宗主國。就是說日本要效法歐洲列强,開拓殖民地。
03 朝貢體系VS殖民體系
朝貢體系為什麼幹不過殖民體系?表面上是一個經濟問題。朝貢體系的經濟邏輯:藩國拿點貢品過來,得到面子;宗主國回饋大量的財物回去,丢了裡子。它是一種放血經濟。典型的鄭和遠航,成了國家級燒錢遊戲,不可持續,並没有真正意義上擴大朝貢體系版圖。
殖民體系的經濟邏輯:宗主國要從殖民地吸血;不論是政治軍事手段,還是經濟手段,都要不停地掠奪。它是吸血經濟,雖然殘酷,但可持續。典型的歐洲大航海,獲利頗豐,並推動了殖民體系走向高峰。
經濟問題的實質是文明周期問題。殖民體系的英國建立在工業文明之上,朝貢體系的大清建立在農耕文明之上。日本看到殖民體系的好處,便開始搞明治维新,脱亞入歐。明治维新的標誌性人物之一,就是伊藤博文。他多次去歐洲考察,先後從經濟、政治、體制上推動日本變革。
《大日本帝國憲法》、《民法》等奠定日本歷史基調走向的律法,都是伊藤博文主持修訂的。1885年日本内閣制誕生,也是革的一部分。伊藤博文因此出任第一任首相。某種意義上說,日本首相出現的歷史使命,就是帶領日本告别艷羡了千百年的農耕文明朝貢體系--脱亞,向嶄新的工業文明殖民體系邁進--入歐。
伊藤博文在内閣首相(第2次担任首相)的位置上化身插刀教教主:發動甲午戰爭,第一次睹國運,成功擊敗清帝國,實現歷史性破圈。日本由此登上亞洲大陸,並把朝鮮半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真正開啟殖民地征程。
04 夢斷
朝貢體系中,日本没機會當宗主國。殖民體系中,日本嘗到了當宗主國的甜頭。
於是日本決定一條路走到黑,開始發動日俄戰爭,第二次睹國運,又赢了;部分外東北領土成為其殖民地。
随後日本變得貪婪無比,製造九一八事變,把中國東北變成其殖民地;最後喪心病狂地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妄圖拿下整個中國,終於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日本雖然占領了不少殖民地,嘗到當宗主國的快感。但在殖民體系中,日本仍然受到很大制約,確切說就是缺乏能源。於是出於戰爭需求,日本被迫最後一次賭國運,發動太平洋戰爭,到東南亞那邊去搶資源;相當於給英國老師插一刀。
從甲午戰爭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半個世纪的時間。日本首相從伊藤博文到東條英機,雖然派系各不相同,但目的都一樣,就是推著日本在殖民體系中狂奔。最終奔向一條不歸之路。
戰爭的結果,就是日本被中、美、蘇、英徹底擊敗,一夜回到解放前;之前占領的土地全部吐出來。
關於二戰有很多種解讀,但是,從國際體系來講,是殖民體系崩塌,條約體系崛起。不論是戰敗國日本,還是戰勝國大英帝國,都無一例外地失去了絕大部分殖民地。
條約體系取代了殖民體系,國際關系由此而進入條約體系時代。
日本在殖民體系中嘗到了甜頭,也吃足苦頭,現在正在條約體系苦悶中。
05條約體系甜與苦
條約體系大概可以追溯到17世紀。
1618至1648年,歐洲進行了殘酷的30年戰爭。交戰双方從1643年起開始和談,到1648年10月簽訂和約,史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它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條約的形式確定了為護領土完整、國家獨立和主權平等的國際法原則。第一次提出了主全國家的概念,確定了以平等、主權為基礎的國際關系準則。
根據這一條約,獨立的諸侯邦國對内享有至高無上的國家主權,進行外事活動。
條約體系的實質就在於,基於國家主權的世界秩序開始形成。這種精神最初看起來猶如理想主義色彩濃厚的烏托邦,並不被廣泛認可。歐洲各國依然在全世界爭搶殖民地,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息,最终引發兩次世界大戰。
但是在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家發現,還是條約體系更實際一些。於是殖民體系崩塌了,美國和蘇聯成了條約體系的最大受益者。蘇聯解體後,美國成了條約體系的最大受益者。
日本在條約體系中,被美國牢牢捆绑,扮演被美國支配的角色。不過日本依然在條約體系中享受到很多好處,主要是指在美國幫助下,戰後經濟迅速崛起;同時也受到很多牽制,就是被捆绑在美國戰車上,沒有自己的完整主權,必須服從美國的戰略利益,是個非正常的國家。
戰後的日本首相,大部分來自五大政治世家,他們對内的施政方針千差萬别,但對美國則始終如一。以安倍家族而論,從安倍外公、叔祖到安倍,都在小心翼翼地維護美國的戰略利益。
即便日本很想東亞一體化,但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就不能推動。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期間,嘗試親華,很快就幹不下去了;第二次上台,選擇單向緊抱美國大腿,順順利利打破日本首相執政紀錄。
日本首相是親華還是親美不是重點,他們的最终目的是實現國家正常化,追求在條約體系中破圈,就像當年追求在朝貢體系中破圈一樣。安倍如此,菅義偉也是如此;還有後來的其他日本首相,都是如此。
06 再破圈的動力
通過上面的描述,大家已經明白,日本首相這個位置的歷史使命,就是帶領日本破圈。
朝貢系統中,日本一直想破圈而不得;日本首相在這個位置出現之後,方才成功。
殖民體系中,日本嘗到宗主國的甜頭,一路狂奔,但最終賭輸了所有,明治维新之後破圈而來的成果化為烏有。
安倍之前的日本首相,追求破圈條約體系的動力不足。一方面是美國過於强大,日本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面,日本自己充分享受到條約體系的紅利,經濟快速發展。這個局面類似於漢唐時代,日本想的也是如何吸收中華帝國的先進文化。
等到明清時代,日本絕得中華帝國已經没什麼好吸收的,就想瘋狂破圈。
現在日本面臨的問題主要是——
人口老齡化,年輕一代越來越佛系,社會活力下降。
政治上受美國牽制太深,缺乏正常化國家的獨立自主性。
經濟高位震盪停滯,高科技產品並没有充分市場化。
這三大問題,換一個角度看,也是日本破圈條約體系的動力。那麼突破現有的條約體系,日本就能解決現存問題嗎?
答曰,至少能解決部分問題。像高科技產品,如果没有美國限制,緊中國市場就足以讓日本企業吃飽喝足嘴流油。以半導體行業而論,日本的技術加上中國的市場,就是一份史詩級的巨量蛋糕。然而現在日本只能眼睜睜看著中國市場流口水,因謂日本缺乏政治和軍事上的自主權。
現在美國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科技戰,甚至揚言新冷戰,都讓日本看到拿到更多政治與軍事自主權的歷史機遇。這些都是日本追求破圈條約體系的動力。
分析日本首相這個位置,一定不能忘記宏觀歷史格局。現在日本面對條約體系的心態,類似於明清時代的日本面對朝貢體系,破圈的衝動會越來越强烈。不論安倍、菅義偉,還是後來的其他日本首相,在吃完條約體系的红利之後,追求的歷史使命會越來越明晰。
再說句菅義偉,他現在延續安倍的政策,放在國際關系中解讀,就是守住中日經貿這個底線。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國,守住中日貿易這個底線,就是守住日本經濟的生命線。有了這個貿易底線,一旦找到機會突破中日高科技壁壘,日本就能迅速從中國市場攫取一塊大蛋糕。( 參閱" 日本三次賭國運 ")
**被妖魔化的廣場協議
1985年簽訂的《廣場協議》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為了打壓日本競爭力而迫使日元升值,最終導致日本經濟泡沫化,然後泡沫破裂。經歷過如此的大起大落,日本經濟再也没有能力挑戰美國,協議被妖魔是弱化日本最大殺手、替罪羊 ! 其實...
《廣場協議》是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及西德5個發達國家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1985年9月22日於美国紐約的廣場飯店會務後簽署的協議。這個協議的目的是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日元及德國馬克等主要貨幣有秩序性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
之所以美個和另外四個發達國家要簽這個《廣場協議》,是因為在此之前美元確實是太强了: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匯率上漲了60%,美元兑主要工業國家的貨幣超過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前所達到的水平。美元過於堅挺,使美國的出口,特别是製造業的出口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願意簽署這個《廣場協議》,那是因為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只賠不賺:一個國家本幣匯率無論是升值還是貶值,都會對貿易帶來好壞兩方面的影響。同時,本幣升值有助於國内企業海外擴張,手裡的錢可以換到更多的美元,美元資產變得超級便宜,於是四處併購美國資產。對於經濟高速增漲了三十年,總量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來說,日元升值對這些資本而言利大於弊,此時正是雄心勃勃地走向世界得好機會。
從另一個角度看,當年與美國簽署《廣場協議》的國家不僅僅是日本一家,還有德、法、英。我們只知道《廣場協議》後日元對美元大幅升值,却不知道德國馬克和其他三國獲幣也大幅升值。我們做一個對比,1985年時1美元=240日元,三年候的1988年,日元升值到了1美元=120日元,三年内日元升值了一倍。可看看德國馬克,它的漲幅比日元還誇張。從1985年的1美元 : 3.5德國馬克升值到1988年1 : 1.6,升值近1.4倍。
如果本幣升值就會帶來危險的泡沫,那德國馬克比日元升值的幅度更大,為什麼德國没有出現資產泡沫?德國没有“失去的二十年”?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上文說到,無論本幣升值還是貶值,都有好壞兩面的影響。但在廣場協議後,日本不光要享受日元升值帶來的好處,還想抵消負面影響。日本央行在《廣場協議》後的一年半内把基準利率從5%大幅降低到2.5%,而且縱容泛濫的貨幣瘋狂投機,缺少應有的監管。當時日本的各大銀行也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担保,向債務人大量放款。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紙上帳面財富增加,刺激了消費欲望,從而導致日本消費需求增漲,熱火朝天,帶來通貨膨脹。
那個時候,在日本市場投機的資金還不光是日本央行放出來的大水,國際資本看到日元漲勢如虹,認定日元資產的投資潛力,這些熱錢也紛紛流入日本國内、火上澆油。而日本央行和其他監管部門對於這些海外熱錢同樣没加以關注,似乎還有些享受這種泡沫帶來的繁榮。
現在我門可以排除《廣場協議》和日本泡沫經濟的必然聯系,打破這個傳了多年的謠言,下面我門繼續看日本的泡沫。
日本泡沫經濟的代表不僅僅是日本樓市,更耀眼的是日本股市。在日本股市的最高階段,日本股市總市值達到美股的130%,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裡有14家是日企,想象一下當年日本經濟是多麼風光。即使是現在的中國也遠遠没有享受過日本當年的風頭。
日本股市的崩盤比樓市早了兩年,本質上是日本央行發現問題之後,果斷行動的結果,日本央行在1989年5月、10月、12月分别3次連續宣布調高利率,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指數達到最高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破裂。股市是波動性最大、敏感度最高的資產,但在這時日本房地產市場没有收到太大的衝擊,在短暂的調整後,日本房價繼續衝擊新高,一直到了兩年後的1991年,日本房價才算見頂下跌,開啟了二十年漫漫熊市。
1986-1989年期間,日本的房價漲得有多可怕呢?它在過去二十年已經累計上漲十倍的高基數之上,只用了三年十間就又翻了一番,東京等大城市三年間的漲幅更是超過200%,在日本房價的巔峰時期,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一個小小的皇居地價就可以買下整個加州。瘋了 ! 寸土尺金 !
房地產作為民生必需品,它和政策、土地等因素相關度很高,因此也更容易得到控制。但日本没有去主動控制,也没有人提出“逆周期”的說法(所謂逆周期的做法就是一個東西往下掉的時候我托一下,往上跳的時候我壓一下,這樣可以穩定市場)。
相反,日本主動刺破自己已經搖搖欲墜的資產泡沫。1990年,日本央行在行長三重野康的領導下繼續加息、收緊貨幣政策,基準利率從4.25%大幅提高到6%;一年之後的1991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地價税,同時强化了特别土地保有税,目的是提高土地持有成本,控制地價過快上漲。但其實從1991年秋季起,日本的經濟泡沫已經破滅,地價税的出台造成税負加重,加速了地價下降的速度。從特别土地保有税看,征税對象主要集中在地價泡沫嚴重的中心城市,對中心城市地價下跌影響更大,六大城市地價的下跌幅度遠遠大於全國平均地價的跌幅。
所以,日本房價之所以在當時跌的那麼快,最主要的原因是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的聯合打壓。在如此狠的組合拳之下,房價不暴跌就怪了。
日本之所以選擇主動炸掉這個泡沫而不是選擇保護房價,其中很大的一個可能是因為當時日本的決策者心裡清楚,這個泡泡他們即使是想保也不可能保得住。
因為日本當時的城市化率已經接近80%,可以料定未來城市的新增人口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1991年時日本的老齡化正在快速加重.……站在1991年向後展望,日本未來的住房需求鐵定是越來越少的,所以在這樣的位置保房價又有什麼意義呢?
日本在90年代初房價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但日本房價能持續下跌二十年最大的原因就是老齡化。
還有一點可以證明日本的高房價不可能持續,那就是現在日本已經進入負利率時代,雖然當年日本用加息的方法把泡沫刺破了,但今天負利率時代日本房價還是漲不上去,說明日本的基本面確實不再能再支撑當年那種高房價了。
如果我們以股票和房價危参考,日本確實失去了二十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三十年前日本面臨一個選擇,在資產泡沫和產業進步面前二選一,日本果斷選擇保住產業發展、捨棄資產泡沫,所以我們今天才看到日本實體經濟穩固,在汽車、機械製造、半導體、光學儀器等多個領域仍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何嘗不是棄卒保車的策略。
雖然股市很難控制,但對於房地產來說,日本完全可以通過房貸利率優惠、降低房產税、減少房產流轉來鎖盤、降息等措施來稳定房價。但如果日本這麼做,就意味著在老齡化和經濟放緩背景下,强行提高全社會的運行成本和負債率,這麼做對經濟發展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經濟發展是有周期的,到了周期就應該出清一次風險。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美國次貸危機,美國刺破了次貸泡沫、美股腰斬,但新的動能在科技領域得到培養,有了這次風險出清之後,才有納斯達克指數的十年十倍。
日本在出清泡沫之後,在諸多領域也獲得了很大進,如今日本人安居樂業的成本低了很多,東京目前的房價收入比為10倍出頭,意謂著一個東京的平均收入者10年的收入就可以在東京買下一間平均總價的房子,如果是大阪,只需要6年多。(如此看來,台北的房價的確是泡沫化 )
在這失去的快三十年時間裡,日本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如今已穩居世界第一;日本保持了强大的出口競爭力,外匯儲備在過去三十年裡增漲了1200%;日本在海外的資產規模也大幅增漲,連續三十年排名世界第一;日本是發達國家中貧富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健康的橄欖型社會帶來良好治安和友好環境;日本物價二十年保持穩定,日元信用良好,它的低息和穩定使其成為國際金融市場最典型的避險貨幣......
這些成就,比維持高高在上的資產價格要有意義的多。
日本房價是一個傳奇、更是一個見證者,它見證了《廣場協議》後日本寬鬆的貨幣政策、視而不見的金融監管、以及最終醞釀出來的資產泡沫,它也見證了面對泡沫時日本央行果斷刺破泡沫、引領經濟轉型,在重度老齡化背景下不斷探索的過程。為步上陸老齡化的後進者,提供良好的借鏡與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