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的怪圈;打臉經濟學;互聯網主權
日本經濟的怪圈---首相的難題
日本年年放水,但是年年通貨緊縮,以至於任何上台的日本首相都會把解決通貨緊縮視為第一要務,當年的安倍經濟三支箭,就是直指通貨緊縮以及日元幣值過高的問題。
在父子首相、祖孫首相頻出,世襲政治成為常態的日本政治生態中,菅義偉於20200914當選日本第99任新首相,0916正式就職。作為草根出身的“三無政治家”(既没有地盤、沒知名度,又没錢)頗為獨特。他能給日趨保守的日本政治注入獨特的、新鮮的内涵,還是過渡的安規菅隨 ?
通貨緊縮是比通貨膨脹更難處理的問題,良性的通貨膨脹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美聯儲就把通膨定在2%,由此可見2%的通膨屬於良性,但是即便是1%的通貨緊縮都是很大的問題,通貨緊縮帶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延遲心理的消費不足。
貨幣是一市場交換的媒介,一個正常的市場經濟應該是這麼運行的:
銀行貸款-----企業生產----個人收入----銀行除蓄----銀行貸款。以此往復。
但這是理想情况,由於消費不足,有時候需要政府財政公共投資循環,即:
財政支出---公共事業投入---個人收入福利---個人消費---税收收入。
這種循環主要是政府通過公共投資來刺激需求,這種循環很多國家也在用。
但是日本的循還更奇怪,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企業為了消除資產負債表的問題,開始大量減少銀行借貸,導致民間投資嚴重不足,而且由於日本銀行不斷的QE,導致日本市場資金氾濫,流動性過剩,所以日本銀行現在的問題不是“找不到儲蓄”,而是“手裡錢太多,貸不出去”。
由於日本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為了解決赤字問題,日本又必須增加國債來支付持續增加的社保費用和債務,於是日本還有這麼一種循環:
銀行----國債----社保開銷----個人儲蓄----銀行。即銀行買政府國債,政府獲得資金投入社保開銷,居民從政府發的社保獲得資金,存入銀行。
銀行----國債----財政赤字----國債支出----銀行,即,銀行買政府國債,政府獲得資金來清償財政赤字和國債費用,政府支出的錢再回流到銀行。
這兩個資金循環根本没有介入到實體經濟,政府大規模的舉債,不是為了投資和消費,而是為了償還過去的債務,當然會形成通貨緊縮。
最終的結果是,這齣遊戲使日本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國債。而銀行之類的金融機構享受到了資金回報,而資金根本没有流入到實體經濟,大量的資金湧入金融市場,造成日本實體經濟的貨幣流轉不足。
這已不是因為日本的貨幣政策,而是因為日本國内出了問題。如,人口負成長及高度老齡化、日本財團式的企業與自家銀行交叉持股的複雜關係等。一些問題在財富成正常增量狀態時都被遮掩淡化了。現在是QE紙幣增量持續,可是存量呆在銀行金庫內太多,需求減少,通貨緊縮的問題就出現了。
“消除通貨緊縮”本身不應該成為一個政策目標,“通貨緊縮”是國家經濟運行出現問題的一個表象,這正如各位感冒一樣,感冒的“打噴嚏,流鼻涕”這是症状外向型的表現,實際上可能是因為病毒入侵人體導致的,因此 通過消除“打噴嚏流鼻涕”,來表象性解決感冒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單存依靠貨幣政策是不足以扭轉大局的。貨幣政策有自己的極限,超出這個極限就不是動動貨幣就能解決的問題了。資金不流入實體,是日本没有形成良好的投資渠道,没有形成更多的創新,也没有新的產業出來,只有新的產業出來了,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預期回報,資金可能才會轉入到新產業。奇怪的是像已成熟的移動支付、電子政務等數字經濟,為什麼在日本發展不起來 !?
日本在傳統產業可以說已經做到了極致,日本的汽車,機械,化工等產業在世界上是一等一的,但是新產業的落後導致日本陷入了金融的惡性循環,其實歐盟也有這個問題。
這就是一個缺乏内在需求性驅動的典型,歐洲的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和没有新產業有很大的關系,没有新產業就無法吸引新的資金,資金就會一直在金融部門來回流轉,而無法介入到實業,為了經濟向上,歐盟必須强力要求各國財政介入公共投資。如歐洲數據機構終於要求臉書不得將數據傳送到美國,說明,歐盟已經開始重視數字經濟問題。( 附記 )
日本的新首相不應該和安倍一樣,來回的在貨幣政策上打轉,而應該機極的推動新的產業,必要的時候使用行政命令。
**打臉經濟學
按照西方按照西方經濟學的經典理論,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來自於央行的貨幣超發。當整個勢場中的商品數量不變時,錢多了、自然會引發商品價格的上漲,錢印得越多、物價就漲得越多。
可現實的“打臉”來的太快,只是大家還難以接受。過去近十年的經濟生活現實,已讓經濟學的這一經典解释面臨崩潰。
自2007年以萊,美國、歐洲、日本、英國四大經濟體的央行資產負債表分别擴張了695%、312%、483%和931%…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讓稍有緩和的印鈔動作再次加速。
如果按照經濟學的貨幣-通脹理論,在如此大規模的印鈔刺激下,貨幣似乎已經泛濫成災、這些經濟體的物價也早該漲到天上去了。實濟上近十年,這些西方國家不僅没通脹、反而還在通縮的困境中苦苦掙扎,不管是最終消費價格指數的CPI還是生產價格指數的PPI,都在反應這種現實。
這就是西方經濟學面臨的尷尬處境:央行自2008年開始大幅度印鈔放水,可物價就是漲不起來!說好的印鈔放水會引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呢?
首先要謹記,經濟學是解释經濟現象的、而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出現了經濟現象,經濟學會找出一大堆理由和原因去解釋,但不一定能找到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
如何解釋歐美日的央行超發貨幣、却没有引發通脹這一現象呢?
1.央行印錢過程中,有增量財富的產生,所以物價就漲的没那麼厲害。就像鍋裡的水多了、但米也增加了,飯就不會那麼稀。再現實的理解,就是企業拿到貸款後去擴大生產、所以整個商品供應也增加了。
2.印出的錢流入部分富人手裡,而富人的吃喝等基本消費早已滿足、再給更多的錢也不能增加消費,而普通人没拿到多印的錢、想消費却没有錢,所以即使央行印錢了也無法促使物價上漲。
3.印出的錢流入了資本市場,雖然没有推高物價上涨、但推高了資產價格的上漲啊。美國股市近十年的大牛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没有進入消費市場、進入資本市場了。
4.物價指數编制的問題。CPI和PPI的指數,是由選定的商品價格及其權重綜和計算出來的,價格只數没有上漲,準確地說是構成這些指數的商品價格没有上漲…没被選入的商品很可能上漲哦。房租構成CPI的一部分、可房價却不在CPI統濟範圍内,房價漲再高、CPI也不漲——數據顯示可就是没通脹。
5. 印錢邏輯
貸款就是印錢。央行先貸款給商(業銀)行,商行拿到錢後再代款給企業和居民,錢就這樣被印出流通到市場中去了。所以,央行印鈔需要三個條件:
1.央行得貸款給商行;2.商行願意貸款給企業和居民;3.企業和居民願意貸款。
現在的問題出在第2、3 條。
出於風險考慮,商行不願意貸款給企業和居民,這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美國表現最明顯…銀行在次貸危機中被坑慘了,所以袋款非常謹慎。但更多的情况是企業和居民不願意貸款,這在日本和歐洲非常普遍,根本原因是没有投資的機會…没有投資賺錢的機會,幹嘛還要貸款擴大生產或提前消費呢?貸款也是有成本的啊。
不管是商行不願意對外放貸、還是企業和居民不願意主動借款,結果就是央行印出的錢只是在銀行等金融機構裡沉淀、没有流通到市場中去…市場中没有錢,CPI和PPI又怎麼會漲呢?
在2008-2020年這十餘年間,美、歐、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即央行印鈔的數量)增幅分别為695%、483%和312%,可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幅責只有143.6%、39.6%和60.3%。
廣義貨幣是什麼?就是我們俗稱的M2,它主要是由商行貸款造成的……因商行貸款少,即使央行印再多的錢(基礎貨幣)也流動不到市場中去,市場中缺錢、物價怎麼漲得起來呢?
互聯網主權
美國和歐洲先引爆了網絡主權戰爭,臉書剛剛和美國政府合謀,造謠Tik tok把數據傳回中國,歐洲立馬打臉,臉書真的把歐洲的數據傳回美國了。
有人把“老大哥正在看著你”天天掛在嘴上。的確,現在老大哥在看著你,不過這個“老大哥”不是蘇聯,不是中國,不是任何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是“自由世界的燈塔”美利堅。前有谷歌棱鏡門,中有監聽歐洲領導人電話,後有臉書竊取歐洲網絡數據,總之,法西斯坐實了。
按照美國強買Tik tok的强盗邏輯,歐洲也得强制收購臉書,不光是收購,還得拆成幾塊,主權國家一家一塊。自家數據、自家人民的信息,怎麼能放在外人手裡?
從現在開始,“互聯網主權 ”正式存在了,信息網絡就是國土,大數據就是戰略資源。一個數據,就是一個人,網絡上的人也是人,不要小看一個ID,他背後也有著財富、智力、知識、計算力、購買力、政治傾向、社區影響力……千千萬萬個ID,就是礦藏、票倉、輿論陣地、資金池、……一個國家公民的數據,如果掌握在另外一個國家的跨國公司手裡,換了誰都不能放心的。
早年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精神早已蕩然無存,私有制、自由競爭、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人類社會中經歷過的所有階段,互聯網一個也少不了。
不要說國家和國家之間了,就看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商戰,哪一次不是“你死我活?壟斷、排他、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才是互聯網的本質。它天然有著“利維坦”的屬性。
( 在基督教中利維坦成為惡魔的代名詞,並被冠以七大罪之一的“嫉妒”。在英國哲學家霍布斯的著作《利維坦》中,這個詞别解釋為“強勢的力量”。該書中用利維坦影射的是由暴君統治國家,其統治不受權力分配、言論自由和宗教容忍這些概念的制約。)
再不會有“無主權的網絡”,也不會有“無歸屬的數據”,廝殺爭奪你我,正在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