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值幾個師 !? 他和中國是互相成就的 !
錢學森值幾個師 !?
錢學森和中國是互相成就的。
歷史上有人說過:“錢學森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值五個師”。有人就問了,放到現在的話,錢學森值美軍幾個師?
美軍現在就10個作戰師......那麼錢學森差不多能頂美國陸軍一半的戰鬥力了......
但是賬不是這麼算的,美軍在二戰時期,歐洲戰場投入了61個師,太平洋戰場一共投入了21個師,按照美軍的编制,每個步兵師差不多14000人,加上各自的航空營、炮營,5個師大約七八萬人。雖然這已經是當時頂級的戰鬥力了,但看起來還是没有什麼可怕的。因為當時說這話的人,並没有估計到錢學森對於未来的影響力。
說“錢學森到哪兒都值五個師”的人,叫做丹·金布爾,當年是錢學森的好友,馮卡們火箭公司的高管,說這話的時候,他已經是美國海軍部部長了。以他當時的專業素養、對於美軍實力、錢學森實力的判斷,差不多是準確的。
因為以當年中國一窮二白,一個徹底的農業國的現狀,金布爾認為這樣的國家根本無法發揮錢學森的作用,一個火箭天才、一個空氣動力學專家,一個麻省理工终身教授,到一無所有的中國去,幹什麼?種蘋果嗎?
火箭和航天都是系統工程,他需要實驗室,他需要儀器,他需要一整個專業的團隊,他需要優秀的年輕人才,他需要無數個各領域的工程師、科學家、產業工人......當時的中國都没有。
但是,美國人還是低估了錢學森,更低估了中國,如果錢學森是個印度人,或者回到國民政府時代,很可能真的什麼都做不成,但現在這個中國真的不一樣。
當時中國的領導人懂得他的價值,明白他對於未來的意義,錢學森也願意為了這個光明的新世界全力以赴,没有體系,那就搭個體系,没有設備、儀器,那就造出他們,簡陋歸簡陋,能用就行;没有科學家、工程師、產業工人,那就自己教出一批年輕人,從最基礎的物理、數學開始教。
美國人對錢學森建設新中國的熱情和創造力,低估了社會主義的動員能力,也低估了一個被壓迫了兩百年的民族,獲得新生後爆發出來的勃勃生機,錢學森和新中國是互相成就的。他在美國,可能確實是五個師,對於中國來說,五個師哪裡够。
錢學森一手打造了中國的導彈工程和航天工程,鑄劍在手,為萬世開太平。王維古詩《老將行》中寫道:“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是的,錢學森在中國能抵得上百萬雄師!
1955年冬,陳賡和錢學森有一段對話:
“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
“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好!就要你這句話!”
1956年,錢學森受命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担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参與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结合”試驗,参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畫。後來,他就是中國“導彈之父”,“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在中國,就是一整支火箭軍、整個東風家族、整個長征系列、獨一無二的超高音速武器.......他是一切有關 “戰略威慑”和“星辰大海”的基石。
為什麼幾十年來世界風雲變幻,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内戰、中東戰亂、顏色革命、非洲戰亂......為什麼這多年來,戰火都没有燒到中國本土?哪怕就是我們武器代差最大的八九十年代,哪怕是當年我們海軍、空軍遠遠落後於世界,甚至不如日本、台灣的年代,都没有人敢對中國本土動武?
就是因為導彈+核武器啊!就是因為錢學森、鄧稼先、于敏他們鑄成的“劍”啊,有劍和没有劍,就是兩個世界!
兩彈一星的威慑力,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的威慑力,讓帝國主義國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乖”,我們有原子彈,有技術領先的氫彈,有能够讓它們打遍全球的彈道導彈。現代戰爭不是兵對兵、將對將、不是飛機對飛機、戰艦隊戰艦,而是整個體系的對抗,但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的出現,為我們赢得了“還手”的機會,因為你哪怕再强,强到和三體人一個水平,我都有直接抄了你老家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美軍只敢欺負阿富汗、伊拉克的原因,因為阿富汗、伊拉克没有能够威脅到美國本土的武器,而我們有!
國家的安全,就來自於這把劍!
今天,大家都知道中國有DF17了,這是當代軍事裝備中大網紅,美國人都没有。這個家伙,學名叫做“乘波體導彈”,也叫“超高音速武器”,這是第一種有高超音速滑翔體的中程錢學森,彈道多变,可以在大氣層中“打水漂”,末端突防速度20馬赫,也就是说,“無法防守”。起碼目前來說,全世界都没有可以攔截它的東西,我說得再直白一點,《三體》中有個“水滴”,這就是我們的最初版“水滴”。
這個武器,也只有我們有!這就意味著,離中國1500公里範圍内的所有美軍部署的NMD、TMD系統全都失效了,航母也在DF21D、DF17的威脅之下,美國在亞太的“包圍圈”,將會漸漸失去作用,我們會逐漸掌握主動。
DF17區别於傳統,錢學森最大的特點是獨一無二的“錢學森彈道”。這是錢學森先生上個世紀40年代提出了一種新型導彈彈道的設想,即“助推—滑翔”彈道。這種彈道的特點是將彈道導彈和飛航導彈的軌迹融合在一起,使之既有彈道導彈的突防性能力,又有飛航式導彈的靈活性。軍謎稱之為"水漂彈" ! 當年,錢學森提出了“錢學森弹道”的設想,今天,他的後輩們沿著他的足迹前進,實現了夢想,
2019年大陸國慶閱兵,東風17驚豔登場亮相的時候,人們都會想起那首詩——“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今天,中國的“長征系列”不但能够把衛星送上天,還能搭建自己的“北斗系統”,還能够送飛船、探測器去遠航,向著遙遠的火星飛去。
今天,我們的“東風快遞”,不但能够使命必達,還能够數公千里外準確擊中一艘海上的移動目標;還能够幾千公里外兩發同時打中一個移動的目標。
錢學森没有見到這些,但是這些是同一顆樹上的果實,是他種下了這棵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