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的虛擬玉璽;情必近乎痴始真;群居社會的一切都是政治
大一統的虛擬玉璽
秦始皇手下大臣尉繚子,就是提出遠交近攻的那位,在嬴政手下幹了一段時間後不想幹了,嬴政問他為啥要走。尉繚子回答:我看你面相不好,必不能容人,我先跑吧!秦始皇答應他絕不殺功臣。還有就是王翦大將軍,每次出征前都要問嬴政索要財物,自汙以求保命。這兩件事被人當成證據證明秦始皇亂殺大臣,可是秦始皇一生一次亂殺大臣都沒發生過,這些事情也只是猜想罷了,沒有做過的事也可以被當成證據?
一個歷史人物留給後人的形象基本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史書記載,一個是民間的傳說。史書主要是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生活在西漢,而西漢是劉邦推翻秦朝建立的。因此,司馬遷為了維護漢朝得來的合法性,必然會抹黑前朝-秦,就像唐朝的史書必然會抹黑隋朝一樣。不然這個漢朝的建立就有問題了,當朝皇帝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另一方面民間傳說,因為春秋戰國延續了幾百年,當時各個諸侯國的百姓已經潛移默化的在心裡有了家國情節,而秦朝建立才十十幾年,在其它六個被滅的國家的百姓心裡,因為時間太短,還沒有接受這個朝代,而且他們的國家都是被秦始皇滅的,因此抹黑貶低秦始皇是暴君、苛政、焚書坑爐等,就再也正常不過的現象。
暴君 ?秦始皇在滅六國的過程中,沒有屠過一座城,沒有坑殺過一個俘虜(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俘虜是始皇太爺爺乾的,跟他差幾輩),到是後來項羽坑殺了秦朝的二十萬降軍。試問,後世的所謂明君中屠城的事乾的還少嗎(如清軍在揚州屠城十日)?滅六國後秦始皇也沒有殺掉六國中的一位王室貴族,不但不殺,還把他們都接到咸陽,專門建了宮殿養著他們。這些都是記載在《史記》中。如果秦始皇當初把那些個六國的貴族都殺了,也不至於秦末農民起義時。
苛政 ?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國家後,為了防匈奴,修建長城是收稅了,但哪個朝代不收稅?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後代,集全國之力幹點事,沒有錢行嗎?但真的老百姓都被苛政壓迫得活不下去了?來看看後來大漢的建立者劉邦家就知道了。劉邦家世代農民,他老爹當初還罵他不務正業,整天遊手好閒,不如他大哥老老實實種田。而就算劉邦這樣遊手好閒,也沒見餓死吧。
焚書坑儒 ? 秦始皇為了統一全國的思想,的確收繳和焚燒了民間的書,但重要的書籍都統一放在了秦都咸陽的國家圖書館。後來被項羽一把火燒了。要說焚書,這事是項羽那個莽夫幹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一直想要長生不老,廣尋術士煉製不老仙丹,但有一次一個術士(據說是徐福)騙了秦始皇很多錢說是去找不老仙丹,跑了。秦始皇知道後很生氣,就把全國的術士都坑殺了。一定要搞清楚,這個坑儒,不是孔子的那個儒,是江湖術士。孔子的那個徒子徒孫被坑殺了嗎?不然儒家思想不會到現在還這麼興旺。所以秦始皇根本沒有坑儒。
功業 :
大一統的虛擬玉璽 贏政的功也很多,如
一、建立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
二,南征百越。它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將嶺南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三、北擊匈奴。四、修連各國長城。五、統一文字、貨幣,統一度量衡。
六,( 秦始皇最偉大的功業 )大一統的虛擬玉璽 : 一個獨特的貢獻就是用和氏璧雕了一塊傳國玉璽,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然後說得玉璽者得天下。初始目的雖然是證明自己乃是受命於天,但間接效果是給了全中國的諸侯們確立了天下這個概念。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因為玉璽在自己手中,為了證明自己統一天下的合法性,再次把這個概念强調了幾百年。最後,全中國人都信了。漢朝末期,為什麼袁術拿了一個玉璽就敢稱帝,宣稱玉璽在手,天下我有,然後被諸侯合力剿滅。拎不清自己斤兩是事實,但也從側面證明,袁術真的相信得玉璽者得天下。
而實際上,秦朝+漢朝的合力,數百年的大一统宣傳之後,真的製造出了一塊永久性的【虚擬玉璽】。前朝衰落後,只要誰能用事實和實力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就從道義上占據了主動權,從而拿到那塊虛擬玉璽。然後全天下都會望風而降,傳檄而定。
漢武帝最偉大功業是打敗匈奴,說明農耕民族也能打敗遊牧民族,掃除了自信心爆棚的障礙。
**情必近乎痴始真,才必兼乎趣始化
近代生活由於科技關係呈現多樣繽紛,豐富了人生也分散了人的專注力,因此少有大學問家、思想家出現。極少數的傑出人士,在一般人看來是無趣的瘋子、奇葩,因為他"癡、趣"不同。所以,不論是數理化的定理公式,或文學音樂的經典都是百年前的成果。物理學已死、不是感嘆的響徹雲霄 !
我們讀千年前的唐詩仍經常拍案叫絕,因為一首好詩可以是詩人ㄧ生才情的表徵,在當時是聲譽的載體、稻糧的捷徑,因而詩是詩人的精神託付與信仰。初唐大詩人宋之問一天家中坐,外甥急呼呼地從外奔進,高喊舅舅,看看我做的詩如何 ? 唸來聽聽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宋之問聞聲讚嘆" 好詩 "。接著說,看我是你親娘舅,你這首詩就算是我的吧 !? 外甥老大不願意。好小子,不願意,那我弄死你,於是先弄昏,再用沙袋悶死,如此無外傷,好推託。殘忍,但也說明宋之問的癡情於詩,是生死大事,變成貪嗔癡。
無獨有偶,西方數學的始祖之一畢達哥拉斯較宋之問之癡情更甚,簡直是"數學邪教"的教主。我們的勾3、股4、弦5, 畢氏定理是 a2+b2 = c2
畢氏認為世界是由整數構成的。說數字 1 是萬物之母,2 是不同意見,3 是萬物的形狀、4 是正義、5 是兩偶數一奇數是婚姻...( 有點類似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法 ); 小數也是,比如0.8是4 除5 ,也是源於整數。他的弟子希帕索斯一天讚嘆老師的定理美好,順口又說那麼若a、b 都是1 的平方相加是否等於 1 的平方。( 現在我們知道弟子問題的答案是根號2的平方,展開是1.414213562731.....的非整數)。這似乎否定了畢氏"世界是由整數構成 "的信仰認知。怎麼辦 ? 那乾脆把希帕殺了吧,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懷疑英文諺語" Cut the Gordian knot"快刀斬亂麻源自這裡。
我們自古的數學如周髀算經、九章算經...是以實用目的為主,如勾3、股4、弦5、如何計算土方...用就行,不必問。西方數學要問為什麼 a2+b2 = c2 鑽"牛角尖"。
說畢氏是"邪教教主",因為它們有些匪夷所思的規定,如,不能跨門檻、不得見白公雞、不能彎腰撿東西、麵包不能掰開來吃....,這不是邪教是什麼 !?因為" 邪教 ",認死理,也才有基礎科學的蓬勃發展。
**除個人外,群居社會的一切都是政治
所有商人們都喜歡說:“我只想賺錢,不關心政治”,這其實是一句謊言,就和“文學和政治無關”、“科學和政治無關”一樣 ,都是謊言和神話。
回想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家大公司、大企業、大資本,有任何一家和政治無關嗎?恰恰相反,大資本往往都是政治組織内部孕育出來的。奴隸制時代、封建時代的商人和商隊是怎麼來的?普通百姓有資格搞商業嗎?大部分還不是奴隸主、封建領主們的武力控制庇護下的“商隊”和“商業”?管仲、吕不韋、范蠡……既是商人,也是强大的政治力量。現在跨國財團也是同一個道理。
荷蘭東印度公司怎麼來的?是荷蘭王室支持的;英國海盗商人是誰資助的?是英國女王資助的!東印度公司是怎麼運營賺錢的?靠的是火槍火炮賺錢的!東印度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是政府軍隊式的。
看看今天大公司、跨國財團的組織形式,董事會就等於“元老院”,董事長就是“執政官”,HR就是“組織部”,公關部門就是“宣傳口”,從上到下,層級分明,組織嚴密,動員能力比任何一個政黨都不差,甚至强過一些落後國家的政權。
現代大企業進行商戰的時候,輿論、公關先行,企業高管和體制内存在政商旋轉門,非常了解政策和國内外形勢,商戰追求的不是賣貨賺利潤,而是形成壟斷,大樹底下,寸草不生……所謂“商業手段”,本質上就是“政治手段”。
有人說,資本追求的只是利益,市場競爭不是你死我活的鬥争……這種想法非常天真幼稚,什麼是“追求利益”?你死我活才是最大的利益。一切資本,都是以追求無限增殖形成壟斷為目的的,没有例外。有良心發現的資本家,没有良心發現的資本。
歷史上所有的“抑制兼併”、“節制資本”、“反壟斷”,都不是針對商人、資本家個人,這和他們的各人品格無關,這和資本的根本屬性有關。
政治權力,是看得見的權力。資本的“權力”,却是看不見而更加强大、潛移默化温水煮青蛙的權力。
人們都知道把“權力關進籠子”裏,却往往忽略了後面一種權力,普通人並不覺得用錢購買一個自由人的幹活勞動是一種權力,也不覺得壟斷市場讓你不得不用一種價格購買他的商品是一種權力。他們會說,这是自由市場中的等價交換。實際上,大多數人並没有選擇。
後一種權力的强大之處,在於它們還能與文學、藝術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强大的輿論力量,靠文藝工作者的嘴和筆,靠文學電影的力量,讓大家決得一切理所當然,讓大家決得“富裕是因為才華和努力,貧窮是來自於懶惰和愚蠢……”,大家會覺得這一切“很合理”。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最大區别,就是為大多數服務,為大多數負責,所以一定會限制後一種潜移默化慢慢滋長膨脹的“權力”,讓資本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