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歷史---土地兼併VS 金融兼併;大明王朝開啟全球化
**土地兼併VS 金融兼併
中國農業社會王朝期間,導致興衰,最嚴重的問題是土地兼併,富者敵國、貧無立錐;今日英美,導致興衰,最嚴重視金融資本集中,貧富分化、兩極對立。套句陸象山的話 : 東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西海北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其實所有的人心都是相通的。土地兼併和金融兼併的原因與後果也是相通的。
馬太效應 :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反映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或名譽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在正常的情況下,當一個組織的財富愈來愈集中時,他能獲得的信息,調動的資源,積累的人脈都將呈加速度增長,使他的財富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窮人的財富增長方式是算數式的,做的是加法;
富人的財富增長方式是幾何式的,做的是冪 ( 數字得乘方 );
在沒有干預的自由市場下,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就像賣魚的,永遠都趕不上賣軍火的財富積累,也根本進不了這個圈子。而在個體所佔有的資源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群體競爭或聚集,強勢群體的聚集成一個集團,讓國家資源為這個群體而服務。
就像賣軍火的,最後出現了軍工複合體,由軍隊、軍工企業和國會議員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財富會不斷的向頂端進行聚集。
同樣,也表現在超級企業的難以打破性上。
如同表現在民國的民族企業和國際資本的對抗上,根本無力扭轉局面,國際資本的規模導致在成本上具備巨大的優勢,不僅如此,還可以輕鬆對民族企業進行低價傾銷,在摧毀某個國家的本地企業後再提升價格。
所以,當美墨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後,墨西哥的農業頃刻間被美國農業摧毀,只能去種大麻。最終,往往1%的人,聚集了35%以上的財富。
中國古代王朝,文化是農耕文化和守成思想,土地是財富最常態化的表現形式,不僅是生產資料,也是財富的象徵。農業思想深入人心,人們有了錢,就去買地去了。這個時候,我們在歷史書中經常讀到的一個詞就出現了:土地兼併。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農業稅和鹽稅,是古代王朝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
任何一個新的王朝的建立,往往發生了殘酷的戰爭,然後一切推倒重來,這個時候會帶來兩個效果。
一是人口大面積的減少,二是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電腦、手機在重啟的時候,肯定是運行的最順暢的。在最初,一切都非常美好。
50年過去了。太平盛世,那個年代夜晚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人口快速增加人,但是土地的面積卻沒有增長,人均土地就變少了。開始捉襟見肘,不寬裕了。即使有緩慢的技術發展,一直不能支撐人口的增長。一場天災或人禍,失去耕種能力的人或缺錢治病的人,就會出售更的換錢,如此土地開始兼并,失去土地得成為佃農。
富庶的人家開始請先生教兒子讀書,結果兒子不負眾望,考取了進士當官,有錢又有勢,開始結交官府,和官府的關係越來越好。開始和官府勾結,去送禮,從此,有了保護傘,就開始強取豪奪。手眼通天,在村里就是一霸。從地方縣令,到中央大員,沒有老王家擺不平的。這就是超級地方豪強。
古代的朝廷,也許代表不了農民的利益。但古代的皇帝,邏輯上往往代表農民的利益。都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當多數農民活不下去,王朝的日子就到頭了。土地兼併,皇帝是最怕的,但是卻並沒有法子。
在幾千年的歷史裡,古代中國一直沒有形成有序的金融體系,商業稅從來沒有成為財政收入的主線。如有明一代,白銀幾乎取代了銅錢,但國家既不產白銀也不做銀幣,對財政完全失去了控制。
農業稅是都是按土地來收稅的。是國家財政的來源與穩定的根本。徵收糧食,是古代王朝的關鍵。本來,古代中國中央集權的最大優勢,是能夠在100戶的村子裡一戶一戶的把農業稅收上來,那個時候,皇帝是最快樂的,但是那是在開國時代。
百年後,土地被兼併在少數人身上,他們有都有家人做官有功名,不用繳稅或者可以少繳稅,稅收落在少數人頭上,未達到一定額度,只能加稅。碰上有事,要搞基建、賑災、軍餉...沒錢。於是要丈量土地搞改革。
可是一看,皇家子孫的不能動,愧對祖宗;軍政大員的也不能動,會動搖國本...皇帝發現,自己成了最孤獨的人。偶爾有幾個"光桿"大戶以為可以開刀,剛表示一下意思,立刻壓力山大撲面而來,原來都是外戚的父老親眷,又動不得。
中國歷代的王朝,都知道要改變土地兼併,於是有了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草擬的一條鞭法、清朝康熙年間的攤丁入畝制度的先例…. .這個時候的皇帝,會有幾種選擇:
第一,學王莽,暴風驟雨式的改革,直接跑步進入「社會主義」,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直接充公,私人不得買賣,平移物價,結果太急太快,最後搞得一塌糊塗,得罪利益階層太多,還沒搞好,自己先掛了。
第二,學光武帝劉秀,自己革自己的命,征討數十年後,裁撤4百餘縣,精簡數萬官員,解放奴婢,重新丈量土地。
第三,學漢武帝六親不認,任用酷吏,偷稅的直接抄家,全力打擊豪強,打擊土地兼併,再加上推恩令土地層層分割;或者學雍正,鐵面無情,雷厲風行,攤丁入畝,地多者多納稅,地少者少納稅,無地者不納稅。給窮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鎖,剷除了官員的搖錢樹。
雍正的改革,下了狠手,但即使如雍正那樣毒辣,但是依然遭到了幾乎所有大臣的一致反對,就連平日裏分文不貪的清流也加入到反對的行列。
看看有多難,一旦觸怒到他們的核心經濟利益,連殺頭都不怕,寧死也要苦諫,找出一堆理由。「知道為什麼知識分子都罵雍正了吧」。
也有極少數好命皇帝,躺贏,出一個超級能臣,如張居正,在白銀滾滾流進的時期,重新丈量土地,鐵腕打擊漏稅,實行一條鞭法,改變極端混亂、嚴重不均的賦役制度,一律折成現銀繳納,減輕農民的不合理賦役。不過,張居正的下場也很慘。海青天是大清廉,但不會辦事弄得雞飛狗跳,一事無成。
當然,還有更多的官員如張居正這樣看到了問題,但是還沒等他們改革,已經被人幹掉了。如此,總結歷史,上述情節會在王朝100-150年左右的時候展現,越演越烈,接著就又來一個「王朝中興」。但是所有的中興,都只是緩解了社會矛盾,增加了國家的賦稅,土地兼併的問題和根源是一點都沒有改變。接下來的150年-300年的時間,土地最終的兼併和集中,只是時間問題。
土地兼併最快爆發的問題,就是利益集團的出現,最終出現大地主與大官僚高度捆綁的利益集團,甚至與皇權不相上下。當利益集團可以藐視中央權威的時候,王朝的宿命就已經不可逆轉。
到了王朝的最後100~50年,皇帝想重整吏制,已經是孤家寡人。例如,崇禎成了大明最窮的人,穿的衣服恨不得打補丁,卻永遠是入不敷出,王朝掙多少錢都不夠花的。
而這個時候的江南,卻是富甲一方,醉生夢死,夜夜笙歌。大臣們從大地主到縣令到朝廷,早已是鐵板一塊,結成了無比堅固的利益集團。
這個時候,王朝的所有問題集中爆發 ::土地兼併;氣候變化;蠻族入侵;特權階層腐化;社會起義;貧窮動亂.....
崇禎一眼看過去,幾乎所有的官僚都對自己畢恭畢敬,但眉眼中卻分明有著譏諷 : 大不了我換個地方打工,我看你怎麼辦。無奈之下,寫下絕筆書:
朕涼躬聖意,有傷天德,死去無顏見祖宗。故去面冠,以髮覆面,任賊分割,無傷百姓一人!
**大明王朝開啟全球化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著三艘船從巴羅斯港出發,其中一艘大船載重120噸,兩艘小船載重60噸,經過七十天艱苦航行,10月12日,哥倫布跨過茫茫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10月28日,到達古巴,西班牙對南美的殘酷剝削從此開始。
1492年,是大明的弘治五年,朱祐樘嫌日本人蒙古人要得太多,取消了朝貢的許多特權,並實行了葉洪變法,在變法前,朝廷要求想賣鹽的商人把糧運到邊塞,就給他們一個賣鹽許可證,叫“鹽引”,賣鹽是暴利,搞不到鹽引的販私鹽一擔要砍頭。
明初商人們還老老實實運糧到邊疆,但從江西運糧到甘肅,路遠耗損大。後來,商人們就在邊疆花錢僱人種地,種了地直接交糧給駐防軍,弘治五年開始,朝廷要求商人們連糧食也不用交了,直接上接白銀,新法施行後,太倉銀激增至百萬兩,民間社會對白銀的需求大大提高。
哥倫佈到達新大陸後,因為敗血症死了不少人,船上食物變質,水也變成綠色沒法喝,當地土著看他們可憐,好吃好喝款待他們,哥倫布吃飽喝足回西班牙交差,按照他和女王簽訂的《聖塔菲協議》,他是所發現土地上的總督,這些土地上獲得的黃金、白銀、珍珠和寶石、香料等他都可以留下十分之一併免稅。
哥倫布第一次去尋找新大陸時,帶著西班牙王室寫給中國皇帝的信,除了生活必需品,他還帶了一些玻璃珠、小鏡子、花帽子、銅鈴、襯衫、飾針、針線、花布、小刀、眼鏡、石球、鉛球等小商品,準備到中國後跟中國人以貨易貨,因為他也不知道中國人到底喜歡什麼。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在南美,他們最早發現的美洲,為什麼殖民地不以北美為主而是以南美為主呢?難道看不到北美大片土地?只因為當時南美發現了大量銀礦。
16世紀的年代初期,全世界流行源自於中國的奢侈品,得拿真金白銀找中國人交換。只有使銀子,西班牙人才能從中國商人手裡購買他們夢寐以求的奢侈品。
16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白銀精煉術還不行,產銀量一直受限。1550年以後,汞齊化精煉法在西班牙南美殖民地傳開,白銀產量直線上升。
那時的歐洲對產自中國的絲綢、青花瓷、茶葉有著狂熱的需求,比今天女孩子愛的LV、GUCCI要狂熱得多,據阿雷茲的《葡萄牙和陶瓷》記載,16世紀80年代,里斯本的一條街上就有六家專賣中國瓷器的商店,里斯本的舊聖多斯宮瓷器室至今裝飾著200件明代後期的中國青花瓷磚。
當時南美白銀流入中國分成三條貿易線,第一條從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爾科到菲律賓的馬尼拉,再從馬尼拉到中國,因為這條貿易線的存在,1588年有一萬名中國人到馬尼拉定居,1603年達到三萬人,是最早一批往東南亞跑的華人。
第二條線叫寶藏艦隊,16世紀30年代,每年有4萬到6萬件中國瓷器運到里斯本,到40年代,里斯本的有錢人都穿著中國絲綢衣服、喝著中國的茶葉、吃飯時用葡萄牙花紋專門訂購的明朝瓷器,只有這樣生活的人才算打入了上流社會。
第三條線同樣是把白銀運回西班牙,不過部分白銀會轉運到阿姆斯特丹和倫敦,再由東印度公司運到亞洲,用以購買中國的貨物。160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就一次性訂購了10萬多件中國瓷器。
總之,美洲白銀的最終歸宿,基本都是大明王朝。中國古代在世界經濟史的地位,其實比我們想像得還要牛逼。
西班牙和中國之間熱火朝天的生意讓窮瘋了的英國人妒紅了眼,一大批英國人開始在最重要的第一條貿易線上開始搶劫,搶西班牙跟中國做生意的商船。英國人的海盜事業就是從這裡開始發跡。英國王室是會給海盜發私掠許可證,並且授勳了,在英國人眼裡,搶西班牙商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也從這裡開始,大明王朝的白銀收入,開始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這些海盜裡,最著名的就是弗朗西斯.德雷克。從1577年到1580年的劫搶活動,使德雷克一共從西班牙人手裡搶到了434萬鎊白銀,16世紀一鎊約等於0.4公斤,換算成今天的單位,約174萬公斤白銀。
據統計,西班牙從1502年到1660年,在美洲挖到的金銀佔全球金銀總量的83%,一時壕不可及,西班牙人作得要死,排斥工商業的發展,支持哈布斯堡王朝的對外擴張,花錢如流水,又被海盜時不時搶一下,最後入不敷出,被英法兩國聯手放血而死。
西班牙源源不斷進入大明的白銀,保證了充足的貨幣供應,在德雷克等人沒開始搶劫西班牙人之前,大明有了一定的財政緩衝期,保證了始於1573年的張居正改革推展。
在張居正改革前,明朝的稅收制度一直很混亂,收的都是實物,這種制度有一定缺陷,一是不好保存,另一個是留給了官員可操作空間。另外明朝16歲以上男子得服徭役,官府故意在農忙時節叫農民去服徭役,逼農民賄賂他們。
明朝原先也發行過紙幣,不過那是亂搞,貶值飛快,搞得通貨膨脹,很快就廢了,銅錢又容易被仿造,這時候美洲白銀剛好源源不斷進入大明,老百姓自然以白銀當貨幣,張居正一看得了,農民交稅換成白銀,徭役也可以用白銀抵,政府再花錢僱人幹工程。期間張居正又重新丈量了全國土地,誰都別想跑,大家都老老實實用白銀納稅。史稱" 一條鞭稅法 "。
張居正死後,其很多改革方案都廢了,但白銀的官方貨幣地位從此正式確定。
那時流入中國的白銀除了美洲,還有日本的銀子。那年頭中國不跟日本直接交易,葡萄牙人、荷蘭人就主動做了中間商,兩頭賺差價,據日本學者小葉田淳統計,葡萄牙人荷蘭人那年頭手頭每年大概經手15-18.75萬公斤的白銀。
大家讀中國古代史,鮮少有洋人,到明朝時,突然澳門有了葡萄牙人,台灣有了荷蘭人,這兩波外貿人就是順著白銀貿易線過來的,大明也需要他們做中間商把白銀搞進來,所以對他們的存在是睜隻眼閉隻眼的------葡萄牙人跟明朝的關係一直還不錯,袁崇煥轟死努爾哈赤的紅衣大砲,就是找葡萄牙人買來的。
果然這世上的事情,挖到底都跟經濟有關。
這條貿易線的結果,是全世界都拿白銀找中國買東西,中國的產品賣得全世界都是,1614年,阿姆斯特丹一般人家都把中國青花瓷當作日常使用,每年還要找中國進口3.5萬公斤生絲,日本每年也要從中國進口28萬公斤生絲,京都街頭有大量的中國絲棉織品和瓷器。
中國產品在全世界打得其他國家毫無還手之力,沖垮了許多國家的工業,1594年,秘魯總督寫信給馬德里政府,說“中國來的商品比歐洲來的品質優良,價格也要低廉一些,利馬的居民都身著最精美和昂貴的絲綢衣服,利馬人叫這種衣服叫中國波布拉娜(China Poblana)。”
1637年,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就開著商船到達中國,本來想賣出點洋貨,結果一件貨都賣不出去,產品毫無競爭力,最後只能花8萬西班牙銀元買了一船中國貨回歐洲銷售。中國製造在古代時就如此屌派,400年後,中國人又回到這種全世界賣產品的碾壓狀態。
明朝確立了白銀為主要貨幣後,更加劇了後面整個國家的走向,並影響到了國內國外的華人,先說兩個細節。
明朝中後期,江南地區的蘇州、松江、嘉興、南京、湖州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絲綢業中心蘇州有50萬人口,英國的文獻裡誇蘇州是“全世界最大、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因為賣絲綢更賺錢,江南地區大量改稻為桑,栽種棉花和桑樹,江南的糧食都要依賴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當後來,白銀的流動消失後,絲綢賣不出去,1640年至1642年,穀物上漲幾倍,失去生計、身處江南的湖州30%的人口居然死於飢荒和疾病。
另外是依賴著這條白銀貿易線,大量中國人移居到了東南亞,以馬尼拉為主,明亡前幾年,西班牙過來的商船越來越少,1639年馬尼拉經濟衰敗,西班牙殖民政府要提高稅收,跟當地中國人發生了衝突,從1639年11月到1640年3月,裝備精良的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殺死了2萬中國人,當時明亡( 1644 )近在眼前,天下大亂,這事也不了了之。
依賴這條貿易線的華人,在經濟良好時,可以過上好日子,經濟一萎縮,就會慘遭屠殺,這也是近代東南亞華人,每隔幾十年就遭到屠殺的規律之一。
西班牙後來跟全世界開火,沒有錢再去買中國的商品,加上海盜的騷擾,從南美轉馬尼拉到中國的白銀線就此衰敗,日本在戰國時代統一後也閉關鎖國,不再對外貿易,兩大白銀輸出國幾乎在同時突然不向中國供給白銀。
而大明早已將白銀當作統一貨幣,自己既不產銀,也不製作銀幣,完全沒有貨幣控制權,財政危機近在眼前而不自知。
中國明朝首次的全球化,固然享受到了一時的利益,但當歐洲尤其是英國開始搞金本位制貨幣,白銀貶值,地位一落千丈,除了來源枯竭,還遭受巨大的匯差損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