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新戰略機遇;脱歐是英國的新起點or終點;
疫苗的新戰略機遇
中國興,則發展中國家興;發展中國家興,則全球興。
十多天前,阿聯酋衛生部發表聲明稱,由大陸國葯集團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正式在該國注册。在III臨床實驗中,這款疫苗對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圍86%,符合中國食品药品監督管理局和世衛組織推荐的50%的基准。
僅從數據有效性來看,雖然國葯疫苗低於輝瑞mRNA疫苗的95%,Moderna的mRNA疫苗的94.5%,以及俄羅斯疫苗的92%。但優勢却是相當獨一無二的 :
產能上 :美國目前是所有西方國家中疫苗產能最大的,但因為川普不願意自己任期内最重要的成果,被拜登政府用來打開外部局面,因而在本月八號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本土供應商必須滿足3.3億美國人的疫苗接種需求後,才能向其他國家供應疫苗。
而按照歐洲當前疫情惡化態勢,企業也肯定會優先保障本土供應。
可靠性 :相較於已經有百多年歷史的滅活疫苗,歐美國家採用的主流疫苗mRNA是一個新技術,缺乏歷史積累。
不是說新技術不好,但按常理一支疫苗從研發到大規模上市,短則需要八到十年,長則二十年可能性也存在。新冠疫苗研發的時間本就非常緊迫,因此, 採取擁有大量積累且在臨床實驗中,對已知潜在風險有針對性研究檢驗和規避的滅活疫苗,一定比之前從未大規模上市使用先例的mRNA更可靠 。
歐美疫苗接種者多次出現不良反應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實,大陸疫苗早自2020年6 月份起,就已經對數以百萬計的高風險工作人員及軍隊成員施打,除少數有短暫發熱現象外,沒有重大不良反應發生。
運輸儲存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mRNA疫苗的對生存環境的需求非常苛刻,它只有在细胞分裂的時候才會發揮有效性。一旦細胞分裂完成後,mRNA就會在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掉,而由於細胞分裂時間很快,所以mRNA的生存時間遠低於滅活疫苗。
比如莫德納公司的疫苗需在零下20℃運儲,有效期半年;辉瑞的疫苗需在零下70℃運儲,有效期半年 。如果放在零上温度的環境,前者最長壽命只有五天的存活期,後者僅為24小時。
中國的滅活疫苗是多少?2℃~8℃避光保存,冬季無需冷凍運儲,有效期半年!
大多數對疫苗有迫切需求但又無法自行生產的第三世界國家,温度都比較高。非洲全年平均氣温20℃以上,冬季均温5℃以上;東南亞冬季均温15℃~26℃;中東冬季均温15℃。
要知道,一台超低温保存負86℃的DW-86就要5萬多RMB,且每台能存儲的疫苗只有100支。照發展中國家這麼龐大的人口基數,不算疫苗成本,只算購買疫苗存儲的設備成本,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第三世界國家唯一能獲得大規模新冠疫苗的渠道,只有年產能高達13億支且疫苗運儲條件相對寬鬆的中國!
在抗疫成果決定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越是能廣泛向全球供應的疫苗,就越會成為國際舞台上稀缺的戰略物資。這就意味著,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陸能在有關第三世界國家的國際事務上掌握很大的戰略主動權 。
歷史證明,鄉村包圍城市戰略,將是大陸多維度上突破美國的桎梏重要法寶!
發達國家占據了擁有絕對財富和資本的城市,然後利用資本築起了一道以產業鏈控制、大宗商品定價權、輿論操縱、規則主導為壁壘的堅固防禦工事 。硬攻的結局很可能只有一個:覆滅!
但若是從類似於農村的第三世界國家出發就大不一樣了。
首先,這個世界發達國家人口少數,發展中國家人口多數,得第三世界者既得天下之民心;其次,發展中國家為人類生存需要的工業產品提供了絕大多數的原材料;最後,同是被剝削者,天下苦秦久矣。具體來看,我們通過第三世界突破美國桎梏的領域,除了之前提到過的輿論層面,還有非常多。
*比如鐵礦石定價權
在實現鐵礦石全由人民幣為结算貨幣之前,中國取得鐵礦實定價權的路子,無非就三條:
1、把國内鋼鐵生產商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用買方市場優勢壓價;
2、直接入股線有世界級礦企巨頭;
3、開發擁有大量礦產資源的第三世界國家,通過擴大上游出貨量話語權,來實現下游銷售定價權的控制。
第一條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搞,到現在還没有具體結果,至於原因想必各位心知肚明,第二條就更别想了,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與美國是鐵桿盟友關系的澳大利亞兩家,必和必拓與力拓的美國投資機構金融控股比例都在40%以上;即使是關系稍遜一些的巴西Vale也有20%的持股比例。你想,它會給中國翹動的機會嗎 ?
2018年那場決定世界鈷權的腾科礦場爭奪戰, 要不是宗主國總統是鐵桿親華派,要不是民主黨急於獲得自由港背後十多萬張選票,日本未必會輸給中國。
也就没有今天美國在鈷權喪失後的捶胸頓足:在中美圍繞獲取鈷礦的戰略資源競爭中,中國放眼長遠、“國家主導”的政策技高一籌;美國則因為“自由放任”的路線“落入下風”,面臨供應短缺或中斷的風險。( 鋰電池的原料 )( 摘自美國政客新聞網12月1日評論 )
也就是說,擺在我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去非洲、南美洲那些欠發達國家獲得原始礦產開發權。在疫苗和基礎設施援助的雙層蛋糕下,我想,除了那些被美國代理人完全控制的國家,没有人能拒絕。畢竟谁最先走出困境,誰就最容易獲得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青睐。
*比如擴展高端產業市場
我們一直說高端工業有多關鍵多重要,但你技術上突破它是一回事,能不能獲得國際市場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中國的高端工業製成品走不出國門, 就不能通過它在國際市場上赚取的巨額利潤補貼本土服務業市場和高薪服務業就業規模的擴大,進而就會導致國内大循環的格局被嚴重拖累。從别人嘴里搶肉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那群人還是流氓海盗頭子。)
這些年,中國做得最好的高端工業製成品就是手機,我們諸多企業抓住了傳統手機轉向智能手機的機遇,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但千萬不要忘了手機市場的特徵:
十五年前,世界手機市場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天下;十年後迅速被三星、蘋果所代替;在此五年後,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中國手機迅速崛起,並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手機行業替代速度快的本質是通信技術的成長周期短,用户可接受程度快,這就是為什麼華為一直在强調要有憂患意識的原因。
更為關鍵的是, 現在手機市場不論是國内還是國外,内卷化相當嚴重,各大巨頭護城河越來越低,用户需求越來越高,可支配利潤遠不如前 。 對於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而言,手機只是開胃菜,真正要做的是那種周期常、利潤高、用户依賴性大的生產商驅動行業。
而這類行業的准入門檻遠不是手機能同日而語的。就像商用大客機,中國要進來分蛋糕吃,波音空客肯定一千個不願意,C919到目前為止還没有拿到歐美民航局的適航證,那產業保護壁壘之高,不是一天兩天能打打下來的。
像日韓東南亞這些民航交通發達,但航空工業薄弱的市場,想進去也不容易。因為客機技術成長周期慢、使用壽命長、運行系統複雜、從飛行員訓練到維修,甚至是機場一些特定設備别人一直是在空客和波音的平台上發展起來的,資金燒掉了一大把,不是你說產品過關就能賣得出去的。
最後還是要依靠那些波音空客涉足較少的發展中國家,通過他們做大規模,再用底層的量變去影響上層的質變。
為什麼波音737Max事故後中國民航局一紙停飛令就掀起全球趴窩浪潮?靠的規模優勢!
*比如產業轉移的主導權
随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疫情對世界分工體系的打擊,全球範圍内的供應鏈重構已成必然。
對中國而言,除了扎實推進相關卡脖子科技的突破,還需要利用自身掌握大量中低端產業的優勢,積極在發展中國家布局,建立起一套以中國為核心的新全球分工體系,以此掌握產業轉移和供應鏈的主導權。
簡言之,深陷資本剝削和内卷化的發達國家早已是一片紅海,第三世界國家才是決定下半葉世界經濟發展高度的藍海。而想要進入這片藍海需要兩條船, 一條船是支撑起經濟常期循環發展的基礎設施,一條船是為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駛出新冠病毒魔海的疫苗!
如果說疫苗是駛出疫情魔海的“船”,那麼阿聯酋就是這條船上的“槳”。請看看阿聯酋的人口結構——
阿聯酋虽然是阿拉伯國家,但由於政府實施積極的人員引進政策,其人口結構高度國際化,單以比例而非數量論,甚至比號稱移民王國的美利堅還國際化。
根据政府部門統計,阿聯酋人口總共為977萬,本土居民一百多萬,外國移民一百多萬,外籍勞工則高達637萬,外來人口占比79%。按區域划分,輸入最多的是東南亞、南亞、非洲、南美以及部分歐洲地區。世界上大部分人種都聚集在此。這就意味著, 只要中國疫苗在阿聯酋的大規模免費供應中生效,那就基本上獲得了全球性成功!
再加上國内强大產能,中國必然能全盤赢下以疫苗為主的戰略物資軍備競賽。
新時代的大門已經打開了,希望那些飽受帝國主義欺凌的國家能明白一個道理:中國興,則發展中國家興;發展中國家興,則全球興。
附記 :
歐美防疫失敗的原因之前分析過,大致有三點——
其一,過度自由主義,人們不受約束。即便封城或封國,也是形式大于實質。
其二,服務業占比過高,强力封鎖導致經濟數據大幅縮水,政要們投鼠忌器。
其三,黨派博弈激烈。兩黨扯皮,疫情斷不至於如此嚴重。
由於疫情無法控制,以至於很多人把希望寄托於群體免疫或疫苗普及。然而遺憾的是,2020年最後一個月,英國出現了傳染性更强的變異病毒,並且向全世界傳播。倫敦開始封城,日本開始封國。
為什麼大家又開始封鎖了?因為新冠病毒的變異,會讓群體免疫的思路破產,讓疫苗普及更為困難。
**美國疫苗之所以没有採用安全的滅活疫苗,不是因為美國的技術才用mRNA,而是因為新冠的滅活疫苗需要用到P3實驗室,美國的P3實驗室不能進行快速的產業化改造,也就是說美國没有能力快速生產出新冠滅活疫苗。在這種情况下,為了更快開發出新冠疫苗,美國不得已用了mRNA技術。mRNA技術是由一位華人科學家在4年前研發出的新技術,只在癌症病人身上用過,在此之前從未在健康人體上使用過,新冠疫苗是第一次在健康人體上使用。那麼,基於mRNA技術的新冠疫苗,到底是不是會有很大的副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風險顯然是不能排除的。
現在控制疫情在西方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和意識型態問題,因此哪怕疫苗有了,打不打疫苗還是個政治問題和意識型態問題,所以新冠疫情结束恐怕至少需要數年。
**脱歐是英國的新起點or終點
約翰遜的"耐力脫歐遊戲"終於撐不住,1224 終於棄守了 !
平安夜分手,首相先生在社交媒體上激動地宣布 :
我們已經奪回了對我們的資金、邊境、法律、貿易和漁業水域的控制權。該協議對英國各地的家庭和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夢幻般的消息。我們簽署了有史以來第一個零關税和零配額的自由貿易協定。
聽起來是不是有幾分像脫殖獨立成功,正籌備“開國大典”的味道?想想又何必當初 ? 忘了初衷 !
為了纪念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他還在平安夜發了一張振臂高呼的圖片!其實,脫歐這波分蛋糕過程中,英國做了不少讓步。之所以讓步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如果强硬,只能硬脱歐。失去歐盟的零關税和零配額准入待遇,損失更大。
二,英國這次出現傳播性更强的變異病毒,讓英國充分意識到歐盟的重要性。歐盟各國紛紛拒絕英國航班入境,而英國很多生活用品都靠英吉利海峽隧道運輸ˉ。
法國隊隧道加强管控(甚至封鎖),英國社會運作就受到影響。這種情况下,英國意識到對歐盟的依賴,不可能不計後果硬脱歐。而英國在漁業方面的讓步,主要也是法國受益。
但從更大的層面看,英國脫歐對歐洲乃至世界格局影響頗大。
回顧歷史,會發現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關系頗為複雜。
如果追根溯源,英倫三島算是歐洲人的“新大陸”。說起新大陸,一般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歐洲人移民美洲,一番屠殺、開荒之後建立美國。
實際上美國只是新大陸二代,新大陸一代是英國。
建立英國的主力並非當地土著,而是伊比利亞半島過去的難民,是羅馬帝國過去的征服者,是維京海盗,是盎格鲁·撒克遜冒險家……雲集了歐洲所有種族。前後千年時間,不列顛島都是冒險家的樂園。經過千年的屠殺、征服、殖民之後,融合而成為英國人。
融合完畢的英國人開始奉行大陸政策:要登上歐洲大陸,去占領、去征服、去搶劫,和當初日本人的想法一樣。法國恰好和英國隔海相望,首當其冲。
英法進行了一場百年戰爭,消耗了無數財富和人頭,英國原本勝利在望,一不小心被一個黄毛丫頭(貞德)給攪黄了,超鬱悶。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大陸未能再次統一,根源之一便是英國的存在,把歐洲西南沿海攪得乱七八糟。但是和東方的日本一樣,英國始终未能征服大陸。
和日本不一樣的是,没能征服大陸的英國找到了新的歷史機遇:從大陸思維變成海洋思維,對歐洲大陸實行離岸平衡戰略(就是聯和歐洲大陸上的弱國對付强國,玩歐洲版的“合縱之術”)。
拿破侖强大,英國就拉攏德國與俄國去對付法國;希特勒强大,英國就拉攏法國與蘇聯去對付德國。
二戰之後,大英帝國丢了海洋霸權,成了美國的小弟。此時,繼續玩離岸平衡似乎已經没什麼意義。於是英國開始嘗試另一條路:融入歐洲。
1960年,英國申请加入EEC(歐盟前身),被法國總統戴高樂否决。
1973年,英國首相希斯重啟加入歐欧共體談判,成功。
蘇聯解體之際,EEC變身歐盟。但英國在歐盟一直有所保留。因為英國始終不願意放棄英鎊使用歐元,其實就是想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英國既想要融入歐洲大陸的好處,又想保持獨立性,就陷入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
随著經濟大周期來臨,身在歐盟的英國認為,獨立出來可能比較好一點。於是就有了2016年夏天那場公投。那麼英國脱歐這個局,輸赢幾何?
從英國層面看,脫歐會讓蘇格蘭分離意識更為嚴重。
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表示:“脱歐違背了蘇格蘭的意願。而且没有任何協議可以彌補脱歐從我們這裏奪走的東西。現在是時候作為一個獨立的歐洲國家來規划我們自己的未來了。”蘇格蘭本來就不想脱離歐盟,而是想脱離英國。
因此英國脱歐可能間接促進蘇格蘭獨立。但要說英國就這麼輸了,那也未必。如果英國脱歐引發歐盟解體,那麼英國又可以重新扮演離岸平衡手的角色,獲得巨大的收益,英國會迎來新起點。約翰遜平安夜那個誇張的形象會成為歷史經典。
從歐盟層面看,英國脱歐一旦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要知道當年東歐劇變,可是蘇聯解體的導火索。意大利右翼就主張脫歐。因為在歐盟内,意大利產業與德國高度重合;但整體實力比不上德國,在歐盟内部相當於被德國割韭菜。
面對英國離開,歐盟必須强硬,即便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否則隊伍就没法帶了。
如果歐盟解體,不僅對英國,對中、美、俄、日都是利多。原因很簡單,國際歷史上,任何大國倒下,都有利於其他國家。最近的例子,就是蘇聯解體有利於(除蘇聯加盟國)所有國家。如果歐盟挺過去,而蘇格蘭獨立,英國就輸掉了底褲。那麼約翰遜平安夜的興奮,就會成為歷史笑柄。( 據路透社報導。脫歐協議通過後,約翰遜的爸爸開始申請入籍法國。諷刺呀 ! )
**1224,英國首相約翰遜高興的宣布脫歐成功,英國自由了。但他的爸爸老約翰遜卻宣布申青入籍法國,決定脫英,重重的打了兒子一巴掌。無獨有偶,英國做吸塵器的Dyson家電公司的老闆是英國脫歐的堅定支持者。諷刺的是,1224脫歐協議達成,Dyson立刻把公司遷往新加坡,把生產工廠遷入馬來西亞。此舉表示,他充分理解脫歐隊英國工業的傷害,卻堅定的支持,目的達到後,自己又逃離至第三國避害,損國又不利己,實在是匪夷所思 !
*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超過8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75萬!從6000萬例增至7000萬例,用時16天,而最新增加的1000萬例,僅用時14天。疫苗絕對是關鍵的戰略物資。
因此,這次在全球範圍内因新冠疫情爆發的新冠疫苗生物科技大戰,其在世界的影響要比中美貿易戰、中美科技戰都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