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漢文化面對西洋文化,漢化神力依舊犀利否 !?
當漢文化面對西洋文化,漢化神力依舊犀利否 !?
在兩千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看,先後有四次以少數蠻族入主中國,南北朝的鮮卑族、金朝的女真族、元朝之蒙古族與大清朝的滿族人,其治國對漢文化態度雖異,但結局都相同 ---被漢化。漢化就像河流無法擺脫大海的吸引,向日葵不能拒絕太陽的召喚之不可抗拒。漢文化何來此能力 !?
北魏,初期鮮卑人憑藉著武勇與樸實性格走出大山,既覬覦錦秀山河又羨慕漢人的廣大財富。南進步伐越近長江,其企求漢化想當如是的心越強。到拓跋宏時就決定"棄胡入漢",做"刨根嫁接式"的澈底漢化改革。藉皇權強力鎮壓,並殺逆子立威。先進用漢人改革吏治,剷除保守勢力、遷都洛陽使鮮卑人無地可牧,改習農桑,再禁胡服、胡言、胡俗、與漢人通婚、改胡姓為漢姓,如拓跋改姓元、獨孤改姓劉、步大弧改姓陸等。但第一個抓螃蟹的人難免被蟹蜇。
拓跋宏的主動式深度漢化改革,涉及民族心靈、精神、祖先歸屬意識,其代價是巨大的、過程是艱辛的、收穫是豐碩且影響深遠的。只看一項數據,就能證明: 西晉太康鼎盛時,全國編戶245萬餘戶,人口1600餘萬;北魏520年時,編戶500萬餘戶,人口3000餘萬。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數量之多寡,與國力消長有著絕對關係。他萬萬沒有想到,暖風習習的漢文化已使鮮卑子孫陷入溫柔鄉而不自覺,精悍氣日消、浮華氣漸長,北魏鮮卑貴族的奢靡之風較西晉漢人無差,很快,北魏滅亡了,鮮卑族成為一個空洞的歷史名詞,在華夏大地再也不見一絲氣息。
七百年後,以2500人起家的女真人入主中原,他們目睹鮮卑的前車之輒,不想愚蠢的重蹈。但漢化的吸引力是不需宣導,漢化色彩很快已濃重的塗抹在女真貴族與平民生活上。第35年上台的金世宗深以此為憂,強力扭轉漢化傾向,禁漢姓、漢服、漢語、漢文也不得與漢人通婚。惟漢化的力量遠遠大於皇帝的權力命令,女真是屬於被動式漢化。先後滅遼臣宋的女真很快喪失了蠻性與堅韌,踵鮮卑之路,成為稍晚崛起蒙古人蔑視的對象,在蒙古鐵騎衝擊下不勘一擊。
文盲的成吉思汗深刻認識到文明對尚武氣息的損害,他是抗拒漢化最堅定的守門人。除禁止漢人的一切,更原本打算每攻占一地就把人殺光,摧毀一切房舍與莊稼,把遼闊中原變成一片放牧的大草原。幸虧有耶律楚材的強力諫阻,才沒有使這一恐怖想法實現。但他仍無法禁絕基於人性想追求漢地所提共的溫柔甘美物質生活享受的本能,蒙古人精神內核仍然日益弱化。成吉思汗矯枉過正的作法也未能保證其帝國的長治久安。尚武進取精神的喪失固然是草原民族統治失敗的原因之一,但拒絕借鑑累積千年的漢人治國經驗與技術,只固守極為粗放的草原本位制度,馬上得天下、馬上治天下,採游牧分封傳統治理方式致效率低下,內部權力紛爭激烈,地方勢力極易尾大不掉,國祚不長也是必然。
再四百年後,與女真有著親戚關係的滿族 (後金)人又崛起於白山黑水。他們有著更豐富看前朝失敗的經驗。他們恐懼,抗拒漢化在入關之前就積極展開,因為漢人隨著金朝時代就開始大量移住,漢化已是水銀瀉地般的不斷滲入。半文盲的怒爾哈赤是漢化的排斥者,晚年有所謂殺秀才( 識字的漢人 )的顢頇舉措。繼位者皇太極則深知不借助漢人的智慧,難以實現其吞八荒之志,滿族也難以擺脫落後的經濟文化與生活方式,他是漢化的促進者。廣收降將,用漢人理政以提高效率,設八旗官學教導貴族子弟漢文化。但同時提倡" 使用滿語、不廢騎射、不改衣冠、嚴禁奢侈 " 的國策,警惕漢化的副作用。利用漢文化與保持滿族特色是大清統治之雙軌,缺一不可。後世的皇帝也都敬遵奉行。
入關後,滿族人立刻警覺到自身體量的少,與漢人體量的眾,就如同胡椒粉入湯將被淹沒化為烏有。深知"制夷要先師夷",既已征服了漢人,更要征服漢文化。所以清朝的皇帝都深通漢學,同時嚴格實施滿漢隔離政策如滿人劃地住在特定區域稱 "滿城",漢人不得入內,滿漢嚴禁通婚、滿人皆吃皇糧不得從事他業,滿族軍人無論死在何地均需遷回北京旗茔地安葬,寡婦也必須回京居住等且嚴格執行,這一切都是在為保持遊牧民族銳氣。對自身國語與騎射兩項的保護與推行更是不遺餘力,康雍乾三代,皇帝帶頭的年年秋彌狩獵最能說明,且幾代堅定、連續的有效執行是前述少數民族所沒有的。文化上編刪大書,拒絕漢文化的崇古守舊。崇古守舊的教條束縛了人的想像力與創造精神。滿族人重務實,沒有強烈忠君與二臣的觀念,不喜循吏,敢於用人之長而容其短,不吝爵賞。政治上的推展也是大力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對繼承人敢於廢嫡長子制為秘密立賢制,雍正立軍機、殺貪官、肅吏治、除賤籍、養廉銀、盈國庫、改土歸流等最為明顯。所以清朝沒有前代亡國的權臣、強藩、宦官、外戚、佞臣、朋黨等禍端。對外揚棄漢人對外的羈糜政策,敢於積極征戰擴張,抗羅剎( 蘇俄)、打葛爾丹、羅布藏丹增與阿拉部坦、準噶爾,擴張國土並進行實質統治。
漢化就像河流無法擺脫大海的吸引,滿人同蒙古人一樣,無法禁絕基於人性想追求漢地所提共的溫柔甘美物質生活享受,滿清皇室的強力抵制,就如同洶湧大江入海的波濤震天,也只是延長了漣漪平復的時間。到嘉靖年間,滿人多不會使用國語(滿語 )、書寫則更差、尚武的秋彌狩獵也被廢止了。自此,八旗兵聞鳴鏑而股顫,卻是餵鷹養鳥、走狗玩蛐蛐、文辭詩賦溜戲園的高手。爾後萬馬齊喑 ,暮氣沉沉江河日下,內憂外患紛至沓來,終究同化為烏有。
過往漢文化之所以能對蠻夷有如大海的吸引,陽光的召喚力量,基於主客體間都自覺在文明的先進與落後、體量大與小存在巨大落差。在人性趨利避害、追求更好的生存本能下,不待驅使就會本能的習得。但當面對理性與科技優勢的西洋文化時,漢化的神力是否依舊 !?
假設,若大清在八國聯軍時被打敗瓜分,舉國由異族統治,體諒較小的洋人會不會被同化 ? 或漢文化會不會被取代消逝 ? 個人認為,洋人雖然體諒較小,但當時主客體雙方都自覺承認洋人的工業文明與社會制度為優,所以洋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會被同化。同樣,漢文化本質最貼近自然,體量又極大,且歷經數千年檢驗具有難以替代的先驗性,縱然部分有缺失落後,也不會消逝。崇尚西洋文明者常會有想再回歸自然的呼聲,為甚麼 ? 因為西洋文明太理性、太重視個人,常與自然相衝突、脫離社會、失去目標,致使人易於產生疲勞、孤離的空虛感。當漢文化落後與缺失處補足後,漢文化將本其巨大體量與先驗性,再度發揮吸引召喚的力量。因為當基本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具有相對與自然和諧、靜態世界觀、精神上講求美食、安逸適性的詩詞風雅、書畫古玩的藝術性、慢步調的戲曲吟唱、諸多小刺激與小趣味生活方式的漢文化生活美,最適合人性需要。
看,在世界顛沛流離兩千年的猶太人,內心高傲,自視為上帝選民,又有舊約聖經的精神支柱與塔穆德德生活指導嚴格規範,少有被同化的先例。但史書記載,宋朝時隨絲路入華的一批猶太人,卻完全被漢化了,本姓列維改為李、示巴的改為石、亞當的改為艾等,成為道道地地的中國人。19世紀,猶太人哈同成為上海的名人,不僅是鉅富,也娶中國太太,從中國習俗,醉心中國文化,興學,立獎學金,效紅樓夢的“大觀園”建設了哈同花園,應該說也被漢化了。可惜他沒有親生子女,否則將更好的說明。同樣從海上絲路來華,有古蘭經信仰與伊斯蘭教法( 沙里亞 )嚴格約束的阿拉伯人,也在中國也被同化。博篤魯丁改姓白,丁姓源自賽甫丁、賓拉丁、阿拉丁等,馬姓源自莫罕默德、哈姓等極可能都有阿拉伯血統淵源。注意觀察這些少數姓氏的後人,他們常會有"返祖 "現象的面貌呈現可為證。
文化的強大有賴經濟的強大。民國初年,國事蜩塘,痛心之士恨鐵不成鋼,有全盤西化的呼聲。然細究其主要想西化的是政經制度與生產技術,在文化與生活核心的內涵卻難以割捨,如文字拼音化,在嚷嚷幾聲後就不了了之。即使是現在,華人新舊移民遍及世界 ,縱使身分上入當地籍已久,但老根的氣息從未中斷,嫁娶也多是華裔子女,較大程度的保留傳統中國生活方式,仍有過客心態。因漢文化根深,所以中國人是最難被同化的民族。反觀,凡久居中國的外籍人士,卻常會被漢文化相對的"生活美"所羈糜而流連,嫁娶華人而落地生根。中國目前在諸多領域上仍處相對弱勢時尚且如此,一旦轉為強勢,唐朝 "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的景象當可再復。
漢文化數千年來在自然選擇的剪刀下得以存留至今,必有其存在的道理,因為漢文化最貼近自然,最滿足人體內在的遺傳基因。血統是滿人的老舍寫"正紅旗下"一書,吳沃堯寫" 二十年目睹隻怪現象 ",美國人費正清編" 劍橋中國晚清史 ",都對滿人漢化的深且精有著生動的描述。漢民族是民族的大熔爐,漢文化是這口鍋裡的千年老高湯,任何異族的文化丟進來,都將被軟爛而融化成一體一味兒。但我們也要警惕外來科技文明快術發展所帶來的衝擊,要吸納其精華使成為漢文化新的有機體,方能使漢文化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若全世界都一體化了,生存的多樣化優勢就消失了,世界就真成為一大半固體化的濃稠醬缸,再也沒有激情活力。做為一個漢文化的傳承者,個人希望世界是以漢文化為上層主體,同時包容、鼓勵、尊重其他文化的差異,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如此既有群體的優勢,又有個體的特色,動靜永續並存,永保激情活力。
附記 : 在河南現有一群稱是吃黃河水長大的河南猶太人,也稱"一氏樂業人"(Isreal ),他們大多數都是宋朝來華的那批猶太人的後裔。也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到以色列尋根或求學生活的畫面。由於過去猶太人尤其是男人被納粹屠殺的太多,人口群量太小,因此他們對國籍認定的條件比較寬,父母雙方或祖上只要有一人具有猶太血統,甚至熱愛猶太文化、信奉猶太教都可以申請歸化為猶太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