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兩度衝冠為國族,一身肝膽照汗青 ?

兩度衝冠為國族,一身肝膽照汗青  ?

初看這兩句恐少有人知道是誰寫的,或一看到衝冠兩字就想到吳三桂,其實這是1999年宋楚瑜到瀋陽大帥府參觀留下的題字,緬懷張少帥的兩度衝冠。

第一度衝冠指的是1929年,張學良初掌權,在大帥府老虎廳槍殺老將楊雨霆、常蔭淮以固權立威一事,第二度衝冠指的是1936年西安事件兵諫蔣介石抗日一事。這兩件事本質大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衝冠。固權立威是張學良自身、最多說是奉系內部的事情,兵諫蔣介石抗日才與國族有關。宋楚瑜硬把固權立威一事拉高到國族到境界,或是他認為楊、常兩人是受日本人挑撥有分化奉系之謀。因事涉日本,其影響就說與國族有關,稍嫌勉強。

既然是70年後評論此故事,有些事情就如看水缸裡的金魚動態,無可隱藏,歷歷在目。張學良在口述歷史說道碟血往事 : 當年決定殺楊、常二人,事前曾用拋擲銀元方式占卜,前三次大頭朝上,懷疑銀元成色有問題,再押反面,後三次是花紋朝上。此時,于鳳至哭了,她知道他要殺人了。看,這能說是與國族有關嗎 !? 為國族何需占卜 !?

1990年代,張學良多次公開說 : " 九一八事變時,我認為日本利用軍事行動向我們挑釁,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這個事件能和平解決……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了。是我自己不想擴大事件,採取了不抵抗政策。當時沒想到日本人會大規模地進攻,所以判斷,不可乘日本軍部的挑釁而擴大事件。我不能把『九一八事變』中不抵抗的責任推卸給中央政府。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助長了日軍氣焰,又發動淞滬一二八事件,國勢日蹙 。他坐不住了,或是心虛羞赧、或是怕蔣介石重蹈自己之覆輒,遂發生挾持兵諫一事。為國族最多只能算是一小半。

90年代,強人走了,國內瀰漫一片"反蔣家"之聲。張學良人已耄耋,被軟押50年,國人泛起一份同情心,同情心遮掩真相、忽視了其誤國之罪。兩次衝冠,前者只能說是張學良瑣事軼聞進不得汗青,後者進一半吧 ! 宋楚瑜或是尊重死者,或是人在大陸地盤上不得不尊重主人的歷史觀,或他的歷史觀就是如此,都能理解但無法接受。

政客們鬧遣詞用字不當的笑話不少。記得兩岸直接通航時,國府強力要求把南京列為第一波開放城市,吳伯雄到中山陵謁陵,題字並告慰孫中山說".....我們會好自為之"。 好自為之,一般是警告勸戒之語,帶有譴責的意味,怎麼會用在告慰孫中山的題字上呢 !? 貽笑大方,甚是不當。陳水扁就更多了,強為成語加新解,好在都只是發生在國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