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有主張,要有辦法;中巴友誼五部曲

有主張,要有辦法< 張作霖反制曹錕賄選之啟示 >

1913年10月6日一大早,所有的議員們都早早來到國會準備投票。其實在開始投票之前議員們都已經被施壓過了,施壓的人可不是孫先生而是袁世凱。孫先生是有民望,但手裏没有槍。而袁世凱雖然没有什麼民望,但手裏却有槍啊。槍桿子裏出政權。袁世凱的意思是,各位必須投我,選别人那就不行。

為了確保議員們按意圖投票,等到議員們都進門之後,大門就被人從外面給鎖上了,然後門口突然一下湧來了黑壓壓的好幾千號人,喊著今日選不出員總統,就別想出來。經國兩輪投票,都未選出袁世凱,但關在室內已數小時,很多人生理上已熬耐不住,最終還是屈服,袁世凱當選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

曹錕賄選一事,學校課本都讀過。當年他賄選,張作霖看不慣,站出來反制。張作霖對國會議員們說" 曹錕怎麼可以用每人一萬銀元賄選呢? 他賄選,我反賄選。他給你一萬銀元,我也給你一萬銀元。我這一萬元是有意義的,是請你做一件正義的事,做了這件事,你並未少拿一萬銀元。我這一萬元維持你正義的形象、道德的風骨與原則,他的錢可不能要。"。表面上看是件選舉趣聞,但深入一探,則另有深義。

照說,國會議員不賄選是天職,可是他盡到天職,合乎道德正義,卻因而失去了一萬元。這似乎不合人情,做好事不應該有損失,維護正義道德也不應有損失。損失的錢,我補給你。想想看,我們自己是否也常以個人尊嚴、道德標準、國家立場、社會正義等大帽子來責人該如何如何,而未設想他人實況。道德只能自律,不能被用為責人的鞭子。

舉個例子,約10年前,日本人願意支付當年被強迫做慰安婦的尚存少數阿媽,每人50萬元,條件是承認當年是自願的,變相收買。若僅僅用個人尊嚴、道德、國家立場、社會正義來勸說這些貧困淒慘老人拒收,是不合人情的。50萬元,對某些人說來可能是大數目,極有用。現在拒絕了,將來可能5千都沒有。解決辦法是要既能拒收,又得到50萬。於是,李敖拿出私人珍藏品一百件,拍賣募款,給阿媽們每人50萬元,既維護了道德、尊嚴、正義,又阻絕日本陰謀,這才是有主張,有辦法。



**中巴友誼五部曲

1951年5月21日,中國和巴基斯坦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然中巴關系最開始是貌合神離的,現在是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長達70年的交情裡,5段特别的經歷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段:巴基斯坦和美國的蜜月期

1947年,被英國人統治了90年的大印度一分為二,誕生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因為宗教關係與領土分割問題,双方是懷著你死我活的心態分的家,而仇恨是英國人统治期間慢慢積累下來的。分開後巴基斯坦心裡清楚自己幹不過印度,所以很想找個大國當靠山,那時候剛建國的中國還比較弱,美國人忙著冷戰看不上巴基斯坦。

1953年艾森豪威爾上台,他琢磨著弄一個遏制蘇聯的包圍圈,巴基斯坦因為地理位置好有幸被美國選中。當年5月份艾森豪威爾派國務卿杜勒斯到巴基斯坦跑了一趟,双方相談甚歡,一年後《巴美共同防禦援助協定》簽下來了,但這不是巴基斯坦簽下的唯一協定。

1954年巴基斯坦加入了美國主導的“東南亞條約組織”,1959年巴基斯坦和美國簽署了《巴美双邊防禦協定》,尤其是這個協議出現後,美國就在巴基斯坦有了軍事基地,直到現在還有,只是用的比較低調。

雖然中巴兩國在1951年就已經建立外交關係,但是巴基斯坦更偏愛有實力的美國,比如從1954年到1965年美國给巴基斯坦提供了13.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和3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當時我國做不到。從1953年到1960年的那8年時間裡,巴基斯坦一直反對我國加入聯合國,在民族問題和領土問題上緊跟美國的態度,巴基斯坦不是現在的“巴鐵”。

第二段:印巴戰爭後終於開竅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於1962年爆發,當時美國給印度送槍送炮送糧草,印度仍然慘敗,首都新德里的居民都開始挾著貴重物品外逃。在援助敵人印度的時候,美國同時警告巴基斯坦,不要趁這個機會對印度下手!待遇上的巨大落差讓巴基斯坦寒了心。以為自己跟美國鐵,其實相比的美印關係則更鐵。

美國結盟巴基斯坦只是為了圍堵蘇聯,美國援助印度是為了圍堵我國,可是印巴双方却在期待美國幫助自己成為地區强國,然後弄死對方,理念的差異遲早會讓美國人自己玩砸。1965年第2次印巴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同時停掉了對印巴的援助,只為了迫使双方停火。

為了對付來勢洶洶的印度,巴基斯坦向我國求助,於是數十架戰鬥機、上百門火炮、三百多輛坦克送過去了,甚至還派出參謀人員到前線幫忙。第二次印巴戰爭後巴基斯坦就開竅了,它理清了中印矛盾,看清了美國的企圖,更加明確了印巴之間的水火不容,美巴關系開始鬆動,中巴關系却更進了一步。

第三段:做中間人促成基辛格訪華

1963年8月,中巴兩國政府簽訂了《航空運輸協定》,從此巴基斯坦就有直飛中我國的航班了,這可是第1家從非共產主義國家飛到中國的飛機,它的意義是我國有了一個對外的聯繫窗口。

1969年尼克森上台,美國注意到中蘇關系急轉直下,美軍也想離開越戰的泥潭,於是有:中美建交一起對付蘇聯。秘密溝通了幾次後,尼克森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吉到北京面談。美國直飛我國的第一架航班在1981年才出現,基辛吉要來北京只能在巴基斯坦中轉。為因應向全世界保密,白宫特地給基辛吉安排了一場公開的東南亞之行,先到越南進行所謂的調查,做象徵性訪問。

1971年7月1号基辛吉離開了華盛頓,3號離開了越南、4號離開了泰國、7號還在印度,8號晚上抵達巴基斯坦,在8晚宴上,基辛吉假裝肚子疼,病遁。第2天一個浩浩蕩蕩的車隊開往山區别墅,只是基辛吉已在凌晨4 點悄悄的飛往北京。基辛吉團隊在北京待了48個小時,跟周總理舉行了6次會談,双方明確了1972年的尼克森會訪華。事後基辛吉掐著時間原路返回了巴基斯坦,直到7月15號中美双方才發表了此次訪華公告,這個消息震驚了世界。

第四段:打通喀喇昆仑公路

我國於1963年就提出修喀喇昆侖公路的時間。因為既然空中通道打通了,那麼陸地上也要搞通,這樣中巴友谊就能牢牢維繫了,而且還能把影響力拓展到南亞,以及保護勘定不久的中巴邊界。

初聞提議,巴基斯坦舉國興奮,因為此路既有巨大的經濟價值,也有巨大的戰略安全價值。原本双方商定的是自己修自己國内那部分,修好後接通完事,但是這條路要通過高原、冰川和崇山峻嶺,巴基斯坦不但技術上搞不定,兜里還没多少錢,還很担心美國人認為中巴在聯合搞印度。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修路計畫就被擱置了,一晃就是兩年多,如果不是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可能還會擱更久。戰爭援助的延誤巴基斯坦這就意識到了那條公路的必要性。

1966年中巴兩國簽署了修建喀喇昆侖公路的協定,依然是各自修各自那部分。1968年我國那部分已經通車,而巴基斯坦一直就没有開工,不得不请我們幫忙,於是我國從1968年到1971年,援建了巴基斯坦境内的142公里。

結果1971年11月份印巴又打仗了,巴基斯坦更加没能力修完剩下的部分,在時任總統布托的央求下,我國只好答應繼續幫忙一起幹,從1974年6月份開始幹到1978年5月份,喀喇昆侖公路全線通車,幾乎都是我國主導修的。為了修這條路,巴基斯坦方面犧牲了810名工人,我國犧牲了142名工人,還白送了3 億人民幣。這世上就没有無緣無故的愛,"鐵關係"來自上一代人用生命和金錢付出的代價。

第五段:聯合研製梟龍戰機

梟龍戰鬥機一開始叫做“超-7”項目,原計畫是“超越殲-7”。早在1992年,巴基斯坦就為這個項目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但談判進展的很慢,一直到1998年双方才簽署了合作開發梟龍戰機的協議。雙方各投資50%,俄罗斯米格設計局也参與設計,飛機用的發動機也由俄羅斯提供。2006年裝了武器系統的梟龍戰機試飛成功,2007年第1批梟龍戰機已經交付給巴基斯坦空軍使用。

2011年5月1日,美軍私下潛入巴基斯坦境内擊斃了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這讓巴基斯坦方面很不高興,但又無奈。兩周後,總理吉拉尼訪問中國。

中國呼籲美國尊重巴基斯坦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同時宣布50架升級了電子設備的梟龍戰機會盡快發貨。目前在巴基斯坦空軍服役的已經有120架,還在不斷生產交付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