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活字與古騰堡印刷
雕版、活字與古騰堡印刷
雕版印刷起源自唐代為普及佛經與科舉考試書籍,而活字印刷術始自北宋。照說,體量小、成本低、便於單字修補的活字印刷術在中國應該很發達才對。可是,事實情况并不是如此。根據統計,中國古代,通過活字印刷術印出來的書籍,只占到全部書籍的 2%左右,也就是說,活字印刷術是被嚴重邊缘化的,這是為什麼?
活字印刷一次要把幾百個單個的活字拼到一起,規格要極其统一,字與字之間要嚴絲合縫,不然整個版面都會参差不齊。用臘固定的要求也很高,固定不好就會凹凸不平。同時,宋代是雕版印刷術最頂峰的時候,古籍中宋版書籍的收藏價值最高。兩相比較之下,活字印刷術就遠不如雕版精緻、美觀,被邊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這是在技術層面的解釋。
並不是說活字印刷術之後就没有發展,比如明代中期就出現了銅活字技術,和木活字相比,就不再是一個個手刻,而是統一鑄模,精確度自然就提高了很多。到清代的時候,活字技術就更成熟了。兩個證據,康熙40年的時候,製作了一大套銅活字來印製了《古今圖書集成》,一共有1000卷,絕對是個大工程。到了乾隆年間,乾隆如法炮制改用棗木活字印製《武英殿聚珍叢書》,全書 134種,也是個大工程。皇家都在用,不能說技術上不成熟。那活字印刷被邊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是社會因素。
試想,活字印刷術的優點就是操作靈活,成本低。用一套活字就可以拼出所有的圖書。這是活字的優勢。但是,什麼書會用到它呢?如果是那種超大型的圖書,比如四庫全書,反正民間也買不起,只需要幾套就够,用活字印就還不如用手抄。所以,四庫全書都是手抄本。據統計,中國古代的書有51%是手抄本,超過一半。在明代文淵閣的藏書中,手抄本的數量遠遠高於印製本,占到70%。這都是那種印刷量不大的書。為什麼印刷量不大?因為那個時候,一個人寫了一本書,在當時不具備全國性的圖書發行、零售系统,廣告媒體等,沒宣傳所以沒銷售。社會系統不支持。
如果是那種印刷數量很大的書,比如儒生参加科舉都要用的四書五經類的,是不是該用活字呢?也不行。首先一個原因很好理解,一塊雕版的壽命可以印三萬冊書,在今天看也不是個小數字。所以雕版印刷够用了。但是一個商業行為,講究的是成本效益。活字印刷的優勢在經濟上更合算嗎?對,但是用社會學的視角,忽略了還要算的兩筆帳。
第一,科舉考試是一年年地舉辦的。考生是一波波地來的,但內容沒有變化。一塊雕版,一次印1000本,可以印30次。這一版印完了,刷洗乾淨、風乾,然後很好的存起來。什麼時候再需要,拿出來馬上就可以開印,没有什麼排版的事。可是活字印刷呢?每次都要拆散了重排版、校對。這筆費用也要算進來。不能單純的算印刷量,還要看印刷量在時機上的效率。
第二,活字印刷要排版、要校對,印完了這次還要把版拆掉,下次用要再重新排版、再次校對。這就產生了一個排版校對的人必須能認字。古代識字是個高門檻,識字的目的是科舉。只有那種實在混不下去,連教私塾的活兒也找不到的識字人,才會去幹排版校對的工作。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樣的人别說難找,就是找到了,工錢要得也不會低。而雕版印刷的雕版工人就不需要識字,每個字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幅畫,刻對了就行。這人才需求標準要低得多。所以,活字印刷術的市場空間就被擠壓了。
雕版印刷不是在技術本身上更成熟,而是在社會組織上更成熟。雕版印刷的用量大了,就產生了一個刻工群體。他們的分工越來越精細,有師徒的傳承,手藝越來越精湛,印出的書當然就越精美。而活字呢?一次製造完成,可以用很久,就没有辦法衍生出龐大的從業人群,活字印刷術提高的也就慢。到西方的古騰堡印刷術出來,則又是另一番場景,雕版印刷也被替代了。
發明家未必是靈光一閃的開創者,而是整合社會週邊資源的高手。一個技術從發明到成熟運用,不單是發明者一人的事,更要有商業需求與社會從業結構配合,才能日益完善被廣為接受。而古騰堡印刷促發了三個職業群體:書商、排字工人、作家。早四百年的畢昇活字印刷,因為沒有周邊資源整合者而踽踽獨行,命運大不同。把一個現象,還原到社會現實中,在社會人群的網絡中再來看它的原因,你會得出完全不一樣的解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