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國境、 雞冠之旅, 相約、情醉大興安嶺

旅遊,對曾經幹過五年領隊、導遊的我,早已不再有什麼激情。但今年七月盛夏,禁不住一直是地理概念上" 巍巍大興安領,夢幻呼倫貝爾 "的招喚,去作了趟國境線雞冠之旅,一來避暑,再則圓心靈招喚,體驗之夢。

位於蒙古高原亞寒帶東側的大興安嶺,是歷史上諸多少數民族的發源地。經歷史考證發現嘎仙洞正是鮮卑族的祖廟發源地,草原長調呼麥馬頭琴,低吟縷縷高亢悠揚,傳唱千年的鮮卑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最彰顯草原民族的曠達與真誠。其他稍晚的契丹、蒙古、女真,滿洲也都源自這裡。此處,許多地名也都是源自他們原本語言的發音,如莫爾道嘎源自鄂溫克語,碧水之意,也是成吉思汗初出征的地方,海拉爾是蒙語本意是野韭菜,室葦是蒙語,意為森林等,各少數民族從洪荒落後到昌盛文明的發展歷程,早已與為主體的華夏漢文明融合為一體,成滔滔江河,澎湃奔騰。

飛機抵達呼倫貝爾市的海拉爾機場,初見其風情與一般內陸機場差異不大,車行轉瞬離開市區,越行車流益少,隨即動則數公里筆直的國、省道,最能享受奔馳的樂趣與快感。呼倫貝爾市,因呼倫湖與貝爾湖而得名。其面積超乎想像,達26.3萬平方公里( 7.5個台彎大 ),這才見識大陸之大。人口僅270餘萬,絲毫沒有擁擠的感覺。只是不禁想問當地人,他們在零下40多度的冬天是怎麼過的 !? 此處與俄羅斯、外蒙古邊界線長達1723公里,四季皆有其奇美處,七 、八月是屬熱帶魚人們唯一適合的旅行季節。沿途也偶見三兩背包客,鐵馬揮汗奮力踏進。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路上,唯一 最好的存放地是記憶,因此需要細細品味。這裡藍天湛藍,雲羅錦霞層層片片,上下交輝,無垠飄散,真個野曠天低,江清月近,景色天成,悠然意遠。額爾古納河及其數不清的支流婉蜒其間,三伏七月,北地草長,雜花生樹,群燕亂飛,呈現江南姹紫嫣紅的婀娜水鄉景色。登高一覽濕地無邊,與常見影片中的亞馬遜河濕地連綿景象一般俊美,是世界的一片肺葉,草原也隨之鋪向天際,是牛羊好牧場。沿途路邊,片遍油菜金花與翻風麥浪綠田交錯編織似錦,綻放著嫵媚,煞是美麗驚艷,也給養蜂人家提供絕佳駐足點。

進入多由落葉松與白樺樹組成的七月森林帶狀路,滿眼見綠。松樹棵棵皆筆直高聳,樺樹株株則數幹同生,夫妻樹、三姊妹、一母四子...比比皆是。一路上 ,鄂溫克馴鹿人搭建的搓蘿子,圓錐形樹皮屋仍偶入眼簾。除了棒打狍子杓舀魚與糜鹿外,野生動物如狼、熊與猞猁等則只有有緣人才能偶遇,人獸兩驚是可預期的。這裡空氣中沒有PM2.5的困擾,含氧量極高,任意大口呼吸,芬多精環繞,可洗滌身、心 、靈。深山大澤,茂林曲澗,在落日餘暉裡停車遠眺層巒疊翠,松濤佳景,涼風習習,急躁疲憊的心情頓時放緩,整個生活步調在這兒再也不必三更燈火五更雞的爭分奪秒,時間廉價了。此時此景與范仲淹岳陽樓記所述雖異,然 " 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的境界則相若同樂。

沿著額爾古納中俄邊界河樁柱北進,界樁另一邊的俄羅斯大娘與小伙正忙著為牲畜準備冬天地草料。我則忙於尋找花木蘭當年夜宿黑山頭的窩地,欲體驗千年前冷兵器對陣廝殺的戰地生活。古戰場的戰馬嘶號、兵戈撞擊與胡笳聲早已不聞,偶見飛鷹長鳴,掠過車頭,似乎欲為嚮導,告訴我找錯地了。剎那間,古月照今塵,這略帶滄桑味的歌詞在腦海、在口中吟唱。在界河上搭乘噴氣快艇沿蘆葦踼九轉十八彎直奔,中、俄、蒙三河中界碑鼎立處,水花飛濺,馬達聲驚醒巢中野鸕鶿與狀似黑天鵝的大雁跳飛。在蒙兀室葦一地,隔河眺望俄羅斯小鎮,由粗圓木釘成叫木格楞房屋清晰可見,人與牛馬身影也依稀可望,惟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額爾古納市與滿洲里市,俄羅斯風味建築隨處可見,五彩繽紛的洋蔥頭尖頂高聳,市面販售的俄羅斯三寶," 套娃紫金伏特加 "隨處可見,價格則三六九等不一。哈哈,"血拚" 早已不是我幹的事,看看就好。

飲食對於旅行者的身心影響至鉅,然豐儉由人,能愜意裹腹就是美食,最為實際。此次旅途中,北方菜色尤其是大盆大碗的東北菜為主,一般熟悉的家常川、湘、廣式菜色較為少見。我本著只求孰悉不輕易嘗新,若無熟人推薦,尤忌店家推薦的所謂特色菜。俄羅斯菜在此也早已中俄混搭,如咧巴( 麵包 ),俄羅斯香腸、酸黃瓜肉絲等,空有其名。正宗俄菜,除高檔飯店恐別處難尋,也沒有必要。倒是拌有薄荷、肉桂味的俄式小甜點挺對我味。最為滿意的是,夏季正是水果的旺季,杏、桃、李、蘋果、水梨、西瓜、各色紅綠紫黑葡萄,藍莓等不及遍錄,較素有水果王國之稱的台灣水果,絲毫不遜色,各擅勝場。碩大色艷,望之垂涎;果脆汁甜,聞之指動,沒有保鮮蜡皮,張口即咬。致常眼大肚子小,超量購買,過量食用。原本A罩杯的肚腩,直入B罩杯群。

北國七月晝長,0900PM太陽才下山,凌晨 0200AM東方又已泛魚肚白,0300則已透亮刺眼,難以安眠,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可是會累壞人呦。初中讀地理課本時,說盛夏到東北旅遊,夏日炎熱,沿途要吃西瓜。今日驗證所言不虛,陽光直射處氣溫亦可達35度C,一片冰鎮西瓜恰到好處。這趟旅遊,行程安排鬆散,不急急趕路到此一遊,雖不專業卻也深入,百年的歷史糾葛與民族恩怨都暫且放下,只談風月。金秋九月上旬,更有"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的另類美景。當可激發"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之嘆 !? 值得再訪。

附記:  

呼麥: 是蒙古族古老的複音/泛音歌唱形式,主要流傳於內蒙古、新疆阿勒泰以及蒙古國西部、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等地區。其基本形式是,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

額爾古納市所在地也曾是已絕跡的猛瑪象最南端棲息地,在記錄頻道看見科學家們正積極在極北處蒐集猛瑪象的遺體、基因,試圖透過科學方法克隆。聞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取代上帝,算是順天還是逆天 !?

范仲淹當年寫岳陽樓記時,其實他並未曾去過岳陽樓,僅憑滕子京寄給她的一篇" 洞庭晚秋圖 ",遂以生花妙筆揮灑而成,氣勢宏遠,景緻描述宛如親臨,讀之令人心折遐想欲立馬一探究竟。近代人李敖寫"法源寺"一書,也只是憑著幾張照片,配合豐富的歷史知識,寫出高水準的文學作品。惟作者本身或應有未能親臨體驗之憾。

室葦,既是地名也是族民。當年鮮卑人走出嘎仙洞南下大澤( 今呼倫湖 ),在此居住200餘年後,日益壯大,有逐鹿中原,問鼎天下之心,數代努力,果然建立長江以北,土地廣袤,漢化極深的北魏帝國。當年有少部分未走之鮮卑人,因時間相隔已久,漢化後的鮮卑人不願再承認與原留下的鮮卑人是同族,乃稱它們是"蒙兀室葦",簡稱室葦。

心情寫照 :  古月照今塵

一部春秋史 千年孤臣淚,成敗難長久 興亡在轉瞬間,總在茶餘後 供予後人說,多少辛酸話因果。

百戰舊河山 古來功難全,江山幾局殘 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寫不盡 幽幽滄桑史,悲歡歲月盡無情。

長江長千里 黃河水不停,江山依舊人事已非 只剩古月照今塵,莫負古聖賢 效歷朝英雄,再造一個輝煌的漢疆和唐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