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淡看--- 國共往事;菸酒院士 : 謝劍平、王莉;科技紅利;賣國勾當;努力了,還是苦

淡看--- 國共往事

陳賡是黄埔軍校一期畢業的。當時有“黄埔三傑”之說,比較公認的說蔣先云、陳賡和賀衷寒。陳賡在黄埔畢業後一直受到蔣介石的賞識。蔣介石把陳賡調為總司令部的警衛連連長。

1925年10月第二次東征期間,有一次第三師和廣東軍閥林虎的隊伍相遇,在華陽附近被圍,情况危急。陳賡見狀上去背起蔣介石就跑,背了三里多路,一直跑至河邊上船擺渡過了河,方才脱顯。蔣介石知道是陳賡實實在在救了他一命。仗著這一層關係,如果陳賡待在國民黨裏,可謂“前程似錦”。

但陳賡從内心看不起蔣介石。2005年一位退到台灣的國民黨軍人回到大陸,和陳賡的家裏人說,陳賡當年看不起蔣,其實是缘於一件小事,他嫌蔣介石在作戰指揮間隙還打開收音機聽上海的股市,認為蒋不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

陳賡離蔣而去時邊了一個什麼理由?就像我們慣常的理由一樣,老母病重,需要照顧。陳賡就這樣走了。

1931年陳賡在鄂豫皖蘇區作戰,在第四次反圍剿中身負重傷,他被秘密轉移到上海,正好趕上了顧順章叛變。顧順章把陳賡給指認了,蔣介石一聽說把陳賡抓了,大喜過望,他想把他勸過來。

一天,蔣身邊的人興奮地跟陳賡說,校長要來看你。陳賡堅持不見。來人說,委員長已經走到們口了,你不見也得見。蔣介石進來後,陳賡在病房裏抓起一張報紙擋住臉。蔣明白了,陳賡不想見他。

蔣只好離開,到了病房的走廊盡頭還大喊,怎麼就這樣了呢,怎麼就這樣了呢!蔣介石一輩子殺共產黨人無數,但他唯獨放了陳賡。他知道,殺了陳賡,無法向歷史交代。

**1938年,陕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張國燾叛逃。

周恩來帶著李克農追,一路從延安追到武漢,苦口婆心勸張國燾。但他未回頭。張國燾叛逃的實候距離中共勝利還有十一年。1947年,張國燾任軍統中將,是戴笠手下的特務。

1947年至1948年,張國燾劍中共即將獲得全面勝利,立刻急於撇清與國民黨的關系,成立第三黨,他想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調和。但是大勢已去。1949年,張國燾跑到香港,1976年死於加拿大多倫多養老院。

張國燾最後的神志中,他是否記得1935年6月、四方面軍在川西會合,他騎一匹白色的高頭大馬,意氣風發,在十餘騎警衛簇擁下飛馳兩河口,毛泽東率領全體政治局委員走出三里路,立於濛濛细與中恭候的情景?

張國燾與毛澤東在當時共產黨內是被認為都具有反骨的人。叛與不叛無法以對錯來論。惟革命事業,勝者全是,敗者全非,歷史地位截然不同。

**1921年,共產黨創黨的13個代表,自己走掉的、被擋開除的有7各 : 1922年陳公博脱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脱黨、1924年周佛海脱黨,1927年包惠僧脱黨、1930年劉仁盡被擋開除、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其中陳公博、周佛海投靠汪精衛當了大漢奸,抗戰勝利後被國民政府判處死刑。

王盡美1925年犧牲、鄧恩銘1931年犧牲、何叔衡1935年犧牲、陳潭秋1943年犧牲。從頭走到尾的只有兩個人:毛澤東!董必武!


**1949年蔣介石檢討失去大陸原因,全是政治原因,没有一條是軍事原因。蔣介石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在這一刻終於知道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他將共產黨的優點概括為七:

一是組織嚴密; 二是紀律嚴厲; 三是精神緊張; 四是手段徹底; 五是軍政公開; 六是辦事調查;七是主義第一。 

七條之後,蔣介石又補寫,“幹部不准有私產”,並把它作為中共最重要的優點。這幾條最後聚焦到“民心”。這補充的一條或許與自己"聽股市分心"有關。


**典型在夙昔 VS 菸酒院士 : 謝劍平、王莉

1951年,大陸中科院選址,梁思成建議設在北京黄寺,那裡是中軸線,氣運加身。 

然而科學家拒绝了,科學與尊崇氣運無關,做研究還是要離高校近些,遂搬至中關村。彼時,中關村還是一片蒿草池塘、雞犬稻田,入夜,風吹獸鳴,農民在牆上用白灰畫圈,恐嚇西山的狼。 

中科院在保福寺鄉建了一棟混凝土樓,樓不掛牌,只設一個“918信箱”,多年後,人們才知那是“原子能樓”。 

原子能樓斜對面四百米外,土坡之上,中科院蓋了三棟家屬樓,稱為“特樓”。那三棟特樓,成為中國最頂級科學家的棲身之所。三棟樓都是蘇式風格,灰磚黑瓦,窗櫺狹小,房間隔牆用蘆葦填充,用脚能踹出破洞。唯一先進的是衛生間設有浴缸。

1955年,首批院士選聘時,特樓中科學家們一片平靜。物理化學家柳大綱,曾参與評選工作,得知他為候選人後,兩次提出,把自己從名單中去掉,理由是資格不够。 

錢三强夫人、被稱為“中國居里夫人”的何澤慧,當選後直言:我才不稀罕什麼院士呢。

當年,錢學森给在美國的師弟郭永懷連寫兩封信,邀其回國,信中稱中科院“才是真正科學工作者的樂園”。 

我們已經為你在所裡準備好了你的辦公室,是一間朝南的在二層樓的房間,淡綠色的窗簾,望出去是一排松樹。

接信後不久,郭永懷動身回國,住進"特樓"。他在信上所說的辦公室中日夜忙碌,没什麼時間看松樹,連從美國帶回的新唱片,都無暇拆封,最後直接送给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一次,他和家人去看世乒賽比賽,看一半就匆匆回單位,“看中國隊為國爭光,十分著急,要馬上趕回去工作”。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特樓孩子們爭相傳閱號外。郭永懷女兒說:是誰研究了原子彈,真想给他獻束花。她並不知道父親正是参與者。 

四年後,郭永懷奔赴青海,参與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返京時遇難。飛機失事瞬間,他和警衛員僅僅擁抱,用燒焦的身體保護裝有數據的機密公文包。 

柳大綱,致力于鹽湖研究,常年出差西北,兒子追憶他:幾個月看不到人,回來时像愛斯基摩人。 

作為指導老師,柳大綱很少在他直接指導的學生論文上署名,他認為理所應當。他常愛唸陸游的詩:"俠氣崢嶸蓋九州,一生常耻為身謀" 。

2002年,老院士秦伯益在《光明日報》刊文《院士不是花瓶》::

院士做科研之外,頻繁被請去當評委,或者做顧問。

頒獎會上請我给獲獎者發個獎,讓群眾鼓鼓掌;聯誼會上一些不相識的人請我站立中央,讓他們輪流照照相;無非都是迎來送往,逢場作戲;耳邊盡是阿諛奉承之詞,嘴上都是不關痛癢的畫。“終身榮譽”倒像一只花瓶,供人觀賞。

老院士最後主動申請退休,並留下名言:院士不能永保青春,但是必須永保清白。

1999年,廣東梅州卷烟廠推出五葉神香烟,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廠,就此上演逆襲奇迹。香烟加入了神農萃取液,而液體的發明人謝劍平,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媒體嘩然,近百位院士,聯名致函中國工程院主席團,請求重審謝劍平當選資格。鍾南山受訪時質疑稱:他研究的神農本草液,讓脊家烟草企業賺了大錢,已經形成經濟利益了,怎麼還能稱為是基礎研究?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她没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人民網發文質問,為什麼默默工作、不善交際、敢講真話、貢獻卓著的人會落選院士? 

兩年後,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前往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有人問她是否因落選院士才出走。她否認,說“能第一個搞明白東西已是最大賞賜,名利只是副產品,不應該是追求”。

2021年的院士增選工作,赫然可見貴州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入推薦名單。儘管只是貴州科協提名推薦,尚未入圍進入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名單,更遑論當選院士。但貴州省科協的提名就已讓人表示無語,王莉也背了個大黑鍋。

一年一度的院士增選工作,是大陸科學院最受關注的一件大事,能夠入選兩院院士,是一項崇高的榮譽,也是對這些專家過去為大陸科學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高度認可。中科院不能成為官員與資本家穿插鍍金的園地。

事實上,爭議已由來多年,商業浪潮之下,院士頭銜光環時常超越科研本身。有貢獻、有骨氣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而財大氣粗的菸草白酒卻院士輩出,無疑是科學的恥辱和悲哀。

*台灣中研院

胡適、吳大猷、梅貽琦、傅斯年等老一輩的中研院院士都有令人津津樂道,信手拈來的或是科研成果、或是傲骨精神、或是垂範後代學子的生活、學問典範...等。

現在那些人是院士,幾乎一概不知,社會也不在乎 。只有等某些負面事發後,才知道前副總統陳某、前部長杜某...是院士;被股票事宜纏身的翁某是中研院前院長.....,既未聞重大學術成果,也未見任何典範垂式,更未聞傲骨,只聞官位、意識形態或金錢醜聞鍍身。

當年傅斯年經過調查,搞清孔祥熙的罪證之後,把國民參政大會上炮轟孔祥熙,蔣介石為了保護他,還親自找傅斯年談話,結果一樣不頂用。沒辦法只能讓孔祥熙下台。

孔祥熙之後是宋子文,宋子文是蔣介石的小舅子,而且傅斯年和宋子文私交也不錯,但是一樣,因為宋子文把經濟搞的一塌糊塗,傅斯年又發表了一篇將千古流傳《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的文章,又把宋子文給搞下去了,就這樣兩任行政院長在傅斯年的炮轟下都下台了,傅斯年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炮。

傅斯年其實主要的成就還是在教育上,他堅持維護學術自由,堅決要求黨政軍的手不能進入校園,教育如果無相當的獨立,是辦不好的。不能把把大學當作培養工具的搖籃,反對政客和不學無術的人混跡到大學裡,對於托關係走後門上學的更是強烈反對。


**靠知識科技吃飯,整整多一代人

台灣去年人口自然減少7,900人,香港少6,700人,南韓更驟減32,700人、日本更是已連續多年以50萬人以上計的數額減少。人口淨減少問題的時間點,比原先預估早了十年,將不利於東亞長期經濟成長展望。

大陸去年新生兒人數也大幅減少,去年新生兒人數減少15%至1,003萬人,死亡人數則逼近1,000萬人,兩者相當接近。1990年1 月1日,上海出生嬰兒2784人。2000年1月1日,上海當天出生1148人。2010年1月1日,上海當天出生380人。2021年1月1日,上海當天出生27人。甚至不及1990年當天的零頭。年輕人不願生,不敢生,不能生,成為我們面臨的前所未有的人口困局。2020的疫情或許是重大影響因素。

一邊是出生人口的銳減,無論如何獎勵生育,甚至在放開二胎的政策激勵之下,也未能挽回出生率持續下跌的大趨勢。另一邊却是,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所占群體的比重持續增大。

此消彼漲之下,東亞國家初期的人口红利,終將過去。勞力吃飯幹到50歲左右就要離場,靠知識科技吃飯,幹到80歲仍有餘溫餘熱,整整多一代人。因此要積極提高人口素質,提升產業結構,改吃科技紅利。


**最近偶然翻找舊資料,發現國民黨在1945年後與美國簽了一系列的"賣國的不平等"條約。縱是冠以國共內戰,保衛執政,也期期以為不可,太可恨了。

1945年,國民黨和美國簽定《美國在華空中攝影協議》,使美機在中國領空作軍勢調查的充分權利。同年,國民黨和美國簽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確保美國ˇ為中國貨幣的獨佔權。

1946年,國民黨政府和美國簽訂《成渝鐵路修建協定》,確認美國擁有次鐵路的權利;同年,簽訂《中美航空協定草案》,確認美國擁有中國的領空權;同年,簽訂《中美三十年船塢秘密協定》,確認中國所有海港,美軍艦皆可自由入使用;同年,簽訂《中美憲警連合勤務議定書》,確認美國人在中國擁有“治外法權”;同年,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中國全部領土、全部事業一律對美國開放……

1949年,解放戰爭中,我軍砲擊英國軍艦“紫石英號”,自此外國軍艦不得進入中國内河。蔣家王朝覆滅,新中國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不承認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和利益。

20210326,民進黨與美國簽訂"「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也是國門洞開,喪權辱國的賣國勾當。


**危機,對窮人來說是“危”、可對富人來說却是“機”

疫情肆虐年餘,人們在心理上已有些疲憊無感,政府在復甦經濟上展現強大動力,在疫苗的助力下,一股向上向好的氛圍充斥在輿論界,在此試圖描述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狀況。

V型反轉?U型恢復?L型築低?NO!NO!NO!準確的描述應該是“K”型復甦。就像一個字母K,有的向上生長、有的向下墜落,經濟並非像撒胡椒面一樣大家雨露均沾,而是在分化,有的地方甘霖充沛、有的地方乾旱枯竭。

K的本質是分化,有的K型向上、有的K型向下。其實,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少部分人K型向上、大部分人K型向下。

這種K型復甦擴展到全球來看,大國/强國/富國可以通國印鈔發債救經濟、穩定社會,還可以通過疫苗免疫來控制疫情。而小國/弱國/窮國既不能印鈔放水來刺激經濟,更無法及時實現疫苗免疫…只能被貨幣氾濫收割、坐以等待大國疫苗救助。

K經濟的根源何在?原因或許很多,但其中的一個最重要——央行無節制的印鈔放水。每一次危機,對窮人來說是“危”、可對富人來說却是“機”。

K型走勢無處不在的世界裏,到底選擇K型上游、還是被迫K型下流呢?K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你改變不了它、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努力了,還是苦 ?

東方發達國家,為什麼他們國民比歐美國家要辛苦得多?為什麼今天科技公司都出在美國而不是歐洲?這些都是二戰後美國刻意經營的世界格局,他們通過馬歇爾計劃等,制定了一個金字塔結構的世界秩序,美國站在世界頂尖,掌握最先進的科技、金融,西歐與日韓等小弟在第二層,吃一些民用高科技和產業鏈,其它國家站在第三層,給他們提供廉價原材料、低端產品和市場。 

是全球產業鏈的分工,決定每個國家的痛苦程度。 

按照他們的劇本,中國是一直要呆在第三層,一直生產全球最便宜的衣服、鞋子、襪子、玩具,但是中國居然不按南美、東南亞的常理出牌,突然從低端流水線上站了起來,拎出兩把西瓜刀,一刀將日韓砍翻,一刀又將西歐砍翻,並且氣勢汹汹衝向老美,挾超大體量的優勢,要搶占更多的頂尖產業鏈,要給國民提供更多的高質量就業。 

歐美國家對中國的敵視來源於此,畢竟再這麼搞下去,統治全球四五百年的白人們就會失去人種優勢,以後再去東南亞,就没辦法以救世主的形象拯救失足婦女,這讓老白男們以後還怎麼活?那一身優越感以後找誰散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