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原來國際問題邏輯是這樣的 ( 香港反送中動亂背後的邏輯 )

原來國際問題邏輯是這樣的 ( 香港反送中動亂背後的邏輯 )

80年代末蘇東巨變,美國和中國失去了共同最大的威脅,中美之間那段超甜的蜜月期也就結束了。此後,中美之間時不時會出現矛盾,而每次將兩國關系拉回甜蜜期的,都是繼蘇聯之後美國要面對的新的敵人。譬如90年代初,中美關係進入低谷,但是1993年,歐盟成立在次年確定將歐盟的單一貨幣改為歐元,成為美元霸權最大的敵人。因此,美國為了對抗歐盟和歐元這種潛在敵人,就必須一邊拉攏更多的朋友,一邊對敵人進行威脅打擊。

在經濟上,美國在1995年不僅搞了北美自貿區,也給了一份中國加入WTO的“路線圖”,讓中國在這一場歐美之間的博弈中,“一邊倒”的向美國開放。在外交上,美國通過一場科索沃戰爭,將原本跟美元1:1的歐元,一口氣砸跌了30%,壤冉冉升起的歐元喪失了跟美元全球爭霸的能力。而這場美歐爭霸也讓夾在中間的我們抓住了機會,完成了國内的改革並通過WTO接軌了世界。而就在中國完成跟美國的世貿談判。一年後,宣揚取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的小布希上台,中美關系又迅速惡化。

不過在2001年爆發的911事件,讓中美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恐怖組織。面對這個共同的敵人,美國、歐盟以及中國在聯合反恐上面ˇ達成了默契,輿論上的配合讓美國將重心從歐洲轉移至中東,這為歐洲和中國爭取到了非常寶貴的戰略機遇期,中歐經濟在這段時間進了高速且高質量的發展,甚至各方玩家一起在混亂之後的中東跑馬圈地。随著恐怖組織的逐步被消滅,中美矛盾又從次要矛盾逐步上升之時,2008年全球經濟危急爆發,為了對抗這個資本主義自誕生以來的宿敵,中美歐三方又一次聯合了起來,通力合作一起應對危急。

可以說,中國大部分的中產階級都是趁著這一波的機會富裕了起來。可是随著美國從經濟危急中走出來,經濟問題不再是主要矛盾,歐美與中美的矛盾再一次爆發,此時虚弱的歐盟以及被重返亞太包圍的中國,為了避免成為美國的戰略目標,於是在2016年拉著其他國家一起搞了巴黎協定對抗全球氣候變暖。歐盟和中國都需要給美國找一個可以共同對抗的敵人,於是G20國家們一起給奥巴馬帶了一個高帽子,甚至送了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回顧歷史後會發現,自從與美國對抗了半個世紀的蘇聯解體,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後,每隔一段時間,美國就要找一個對手作為主要矛盾,以傾瀉其旺盛的精力。而這些第二梯隊的國家,總會想辦法聯合起來或者相互拆台,以避免自身成為美國的直接矛盾,甚至利用轉移美國的矛頭來獲益。是故,歐洲各國在製造俄羅斯成為敵人上,幾乎就是在搞接力賽,想盡一切辦法讓美蘇之間出現對立。譬如英國連續搞了白頭盔的双面間諜毒殺案,法國帶頭派航母對叙利亞空襲,兩國更是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川普和普京的會面,德國甚至更是堅定購買俄羅斯的能源,來給俄羅斯這個宿敵輸血。因為他們明白,只要俄羅斯這個美國的老對手不垮台,他們就很難成為美國的主要攻擊和勒索目標。

同理,日本在釣魚島甚至南海搞的那些陰謀詭計,本質上的思路也是如此,希望把我們頂在前面來吸引美國的火力,成為美國的主要對手,自己好在後面悶聲發財。面對超級大國的美國,其他國家想要一條心是很難的,而這就是外交上合縱與連橫之間的趣味所在。所以,我們和著名的攪屎棍英國,往往是既有著合作又有著鬥爭,一方面在華為問題上,英國堅定的支持了我們(也有讓我們頂在前面的算計),另一方面在香港問題上,英國又在很噁心的引禍水東流。没辦法,各方在面對美國威脅之際,大家都是既有鬥爭也有合作,如果不能合作給美國挖個坑搞出個敵人,那麼很可能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了。這就是國際問題的邏輯。 

從1993年的歐盟,2001年的恐怖組織,2008年的經濟危機,2016年的全球暖化問題,從這幾個美國對手出現的時間節點來看,可以說是每隔七八年,美國就會出現一個巨大威脅的對手,而這個時間點,很巧合的又是美國總統換屆周期。據此,我們可以明白,這些對手並不是受美國威脅的國家們造出來的,而是伴隨著美國國內兩黨之間的競爭和實力上的此消彼長而出現的,各個國家不過是利用美國每一任總統政策與利益上的差異順水推舟而已。這就是為什麼卡特說,美國是最好戰的國家,243年來只有16年是和平的,制度使然是原因所在。

那麼,美國的下一個敵人什麼時候會出現,最早應該在下一届美國大選結束之後的2021年年初前後。為了爭奪總統寶座則可能會提前,如經濟危機,為了實現利益則可能拖後,如恐怖主義或者環保危機。對於川普來說,目前經濟乃至外交政策上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避免在明年的總統大選之前出現摧毁他的經濟危機。這是他在貿易、能源、利率、外交等一系列政策上戰略的主旨,

**美國強行廢中導條約,俄羅斯被迫接受,北約只能再被綁架

6月26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通過了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的法案,交由俄總統普京簽署。普京於當地時間7月3日正式簽署了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的法律。一時間,歐洲上空烏雲密布。消息一出,北約國家在當天立即開會討論應對措施,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在會後表示,如果俄羅斯不能在5周内恢复履行《中導條約》,北约將以“慎重的防禦性態度”採取一切行動。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則迅速進行回應,如果北約敢於踩取行動,那麼俄羅斯將以對等的軍事措施予以回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