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情緒化解

情緒化解  

情绪是認知最大的敵人。脾氣一來,任何認知、理論、方法都派不上用場,這是作為一個理性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其實道理不難,只要知道自己的情绪從何而來,這個千古難題就解決了一大半了。按照哲學家的分類,我們面對世界有三種立場:物理立場、設計立場和意向立場。

1.物理立場:一是一,二是二,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我們最初的認知是包含物理立場的。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不能控制、没法改變的態度。

2.設計立場:問題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比如一個鐘錶,我們就覺得它必須是准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問題的,但問題不在於錶,而在于設計者。因為是想讓它怎麼樣,設計者有一個既定的意圖,如果不這樣,你就會覺得有問題,就有想辦法去改變它的欲望和衝動。

3.意向立場:問題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這種立場是設計立場派生出來的。意向立場和設計立場不太一樣,比如孩子對父母,或者父母對孩子,都會有一個意向立場——你該怎麼樣,如果你不怎麼樣,我會把問題的根源歸結於你,而不是我。如孩子放學回來,張嘴就是“飯做好没有”,父母就會不高興,因為父母設定的是,他應該進門就叫爸爸或者叫媽媽。但是,父母和鐘錶匠的態度不一樣:鐘錶匠是,鐘應該走得准,走得不准就想辦法讓它走得准;父母是覺得孩子應該怎麼樣,如果做不到這樣,就是孩子的問題。

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把這三個立場搞混。很多時候,我們情緒出現動盪,可能就是因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採取了不恰當的立場。案例::

1. 飛機上的噪音 Vs. 院子裡的噪音

坐飛機的噪音是非常大的,但常坐飛機的人從來不會抱怨噪音,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原因是他對飛機的噪音持有的是物理立場,就該這樣。但是,假如你在家裡休息,鄰居家小孩突然在院子裡製造了某種噪音,雖然這個噪音的分貝可能比飛機的噪音分貝要低得多,還是會很生氣,因為這時候採取的是意向立場。

2. “小孩什麼時候最煩人?”

客觀講,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最煩人,因為他有什麼需求你也不清楚,除了哭沒有其他表達方式,一晚上能醒十幾次,拉屎拉尿……所有這些你從來沒做過的事情,你就得去做。但所有的父母都不覺得小孩那個時候最煩人。因為父母對那時候的小孩是物理立場:孩子本來就是這樣的。等孩子再大一點兒,有一天,小孩突然說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的髒話,大人是不太會生氣的,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我是不是說過類似的話”或者“這孩子一定是接觸了不該接觸的人”。這個時候,父母採取的是設計立場。有問題出現,原因歸結到自己,同時還想著如何去改變這種狀况。

但是,等孩子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就會覺得:這是他最煩人的時候。這時候孩子生活能自理,有什麼需求也會直接說,很好溝通,結果你發現他是最煩人、最不好溝通的——因為你的立場在他成長過程當中,逐漸從物理立場轉到設計立場,現在又轉到了意向立場,也就是一個潛台詞出現了, “他應該怎麼樣”。意向立場的核心關鍵詞就是“應該怎麼樣”,如果孩子不是這樣的,父母自然就會產生一種 “怨恨惱怒煩”的狀態。

警惕意向立場的濫用

意向立場是我們難以擺脫的一種立場,它跟所有情绪一樣,有它特定的適用範圍,不能够超出它的場景,一旦超出使用,就是“濫用”。情緒無所謂好壞,但超出場景就是壞情緒,就會形成一種心理黑洞,把我們的心智能量吸進去,你的注意力就會始終聚焦在“應該怎麼樣,而又不怎麼樣”上。當情緒處於“怨恨惱怒煩”的狀態時,要自問 “我現在是不是在濫用意向立場?”這時,比較有效、簡便的方法就是重新回到物理立場和設計立場,上心智能量重新回到認知狀態。

意向立場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立場,它很容易讓我們處在失控狀態。有一核心觀點是把世界進行二分: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不可控的是物理立場,可控的是設計立場。不要讓自己的心智長時間地逗留在意向立場上,生活就會祥和的多。這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並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