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解放世家大族的地方權力基礎
人總是愛走便利的捷徑,但往往忽略可能付出的代價。
魏晋南北朝時,世家大族要維持自己權力基礎的成本甚高,至少得是當地的大地主,能掌握很多人,而且能組織起武装力量、憑藉自己在地方上的勢力來和皇權合作或抗衡。因此,朝廷和世族是合作和對抗的關系:要麼你好我好,要麼你死我活。
而隋唐的辦法是讓世族盡入自己設計的權力制度,讓他們慢慢的喪失地方權力的基礎。楊堅創科舉之后,世家大族獲得權力的途徑就簡單多了,他們有錢請老師讀書,再走點關係,很容易就能進入國家的政治體系。時間一長,世家大族漸漸地消蝕了在地方上的權力基礎,全部遷到長安去了。李世民看見天下的舉子都來長安参加考試,高興脱口而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的意思是弓箭的射程。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全天下的英雄,都在我射程( 控制) 範圍內。所以理解這句話的重點是後四個字“入吾彀中”。最終的结果是公元905年,後來的梁武帝朱全忠攻進長安,在黄河邊一口氣殺掉了30個世族的高官,世族這才真正的没落。這代價極大也極悲慘 !(李世民這句話,傳統我們把重點放在天下英雄。哈佛中國史則強調後四個字。)
所以,無論表面上看起來多麼聲勢奪人的權力,其實都有一層基礎。基礎一旦喪失,權力就非常脆弱。天下英雄還是那些英雄,還是世家大族,但是一旦走上科舉捷徑,不知不覺進入失控狀態了。皇權通過糖衣砲彈,釜底抽薪地替換了世家大族的權力基礎,完成了對它們的削弱。所以世家大族衰落的原因,並不是平民的崛起,而是失去了原有的權力基礎。
類比到現代歷史看,英國就好比是楊堅,體會到對殖民地的統治不能一昧鐵血高壓,試圖採行經濟貿易的手段來施行軟控制,對象不同手段也有差異,對待印度這顆王冠上的明珠極盡以夷制夷方式的拉攏控制,對同出一源的北美則是蘿波大棒同下,無奈受限於當時的通信、運輸、貿易規則律定等不成熟,效果有限,殖民地的"世家大族"紛紛先後脫離控制走向獨立,英國沒落。二次大戰時期的美國就好比李世民,對老霸主是對著幹毫不手軟,透過如租借法案、馬歇爾計畫、布雷頓森林會議等來設計制度,把奄奄一息的各國控制在手上,羅斯福等人想必當時也在白宮陽台上興奮的說 "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隨後又更高明的利用自己一手可操控的軟服務如 GPS、SWIFT、INTERNET、黑金美元等在各國脖子上加上數道枷鎖,美國的笑聲更大了。美國不是占有模式的帝國,而是影響力模式帝國。這就是各國享受糖衣服務的代價而不自知的原因。
百年富強的美國是否已逐漸落入"富裕陷阱",也難逃不過三代的宿命 !? 美國人有可愛的一面,他的對手往往都曾受美國的軍經援助。賓拉丁、ISIS等就不必說,蘇聯軍火工業的進步是一戰後受德國之惠、二戰時期受美國大力援助;中國自1949也先受蘇聯、改革開放後得到日本、美國的經濟援助,奠定工業基礎,至少說明美國不夠遠視。現在美國透過鏡子看到崛起的中國模式不是他想要的,鏡子裡呈現出得影像是昔日美國崛起的樣子,中國正在抄美國的後路,掙脫枷鎖對著幹,在全球投放其商品、服務、資本、制度、文化和影響力,挖美國的牆角,因而使美國驚慌。唐朝自李隆基後再無賢君,同樣美國自雷根後也未見明主。以經營自己相對國家是小規模家族企業的成功川普經驗,運用在龐大複雜國家、世局的博弈上,是否同樣有效 !?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美國社會貧富分化嚴重、種族對立尖銳、債務臃腫等百病叢生,政府高層因權力鬥爭致換人如走馬燈、眾多職位仍虛懸,對外過分強調美國至上,貪婪嘴臉惹人厭、6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早已維持力有未逮、出賣盟友與美軍個別的惡行卻足以犯眾怒有損美國信譽,美國是在吃老本,都不是好徵兆。當然崛起中的大陸也有不少自身的海內外問題要面對,期待一個強調互利共贏、愛好和平的" 朱全忠 "終結美國霸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