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心距才是最遠的距離
隔山跨海的天塹,與舟車騾馬難通的路途距離,是古人旅行,交流互動的極大困難之一。拜今日科技之賜,自然界的空間距離已不成阻礙。朝發夕至真正是天涯若比鄰,網路視訊線上面對面,很大程度的消弭了距離與思念。但可惜的是這"功能",因停留時間與費用的限制,似乎僅止於表面事務方面,無法深入人心作情感交流。再加上現代一切講求個人自我舒發的社會走向,致造成現代人疏遠不親的真正距離是人心的冷漠。君不見"宅"字號、低頭族男女越來越多,憂鬱症患者更是普遍現象,只是程度輕重差別,且年齡日趨年輕化。 "家"也慢慢變成 "同居的陌生親人"的載體,沒有互動歡樂,更引發不少人倫悲劇,此一社會現象值得注意。
日前報載,彰化永靖鄉一位陳姓婦女在家中 "自殺失蹤"長達四個月,同居的丈夫,兩個成年子女,兩個就讀國中的雙包胎共五人,竟渾然不覺。後因惡臭經鄰居反應,才在屋後排水口陰濕處發現一堆腐爛"物", 還把腐臭的頭顱誤當作死貓頭丟棄。媒體去採訪報導,23歲的大女兒猶悍然的阻斥說 "這是我家私事" 。丈夫說 "請體諒家人心情"。 這能說是私事嗎? 他們還有"家人"的關心嗎? 這節社會新聞讀之令人難過又費解,簡直不可思議。這個"親人同居" 的家,連每日生張熟魏陌生人的旅館尚不如,冷漠地家人變天涯過客,不是嗎!
民國60年代末起,青少年問題迭興,親情疏離現象開始被關注。有人說原因是媽媽走出了廚房。20餘年前始,親情疏離的現象日益嚴重。當時大家怪罪的羔羊是電視機,認為看電視剝奪了家人交談,互通情感的時間。但至少看電視大多仍是一家人同樂歡聚。現今的電腦手機,價錢日益低廉,並講求個性化,多是一人一台,甚至數台,個玩個的,獨樂樂完全取代眾樂樂。年輕人可以一個人關在冷氣房間裡一連數日夜,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雙眼只看網中物,董仲舒三年不窺園尚自嘆不如。所得是自私淺薄,代價是深度的近視,孱弱的身體與疏離的人際親情,還自詡獨善其身,關卿底何事? 流行的一句話説" 要殺一個大學生,就把他的網路線卡拔掉停掉",確切的反應了這個現況。其實不只大學生,中壯年人也一大票,而這種現象會日益加劇,似乎誰也無能為力去扭轉。
處在物質不虞匱乏的時代,人們缺少同勞動,共甘苦的共同參與感,形成我不須與他人互動依賴,就能自在生活的假象。越是年輕好手好腳時,這種感覺愈盛,疏離冷漠造成心際間的無形距離就愈遠。當假象被戳破時,自己已深陷不能自拔。怪社會嗎? 太籠統;怪個人嗎? 他已是受害者;怪電子產品嗎,它本來就是雙刃劍利弊參半。借佛家語,這是共業。何時會止不知道,或許到某一臨界點社會自然會轉向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